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灵芝、紫芝担孢子及其孢壁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31
1
作者 陈体强 李开本 +3 位作者 陈朝旭 陈曦 翁启勇 林兴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33-38,共6页
探讨了担孢子及其孢壁的超微结构在灵芝科真菌鉴定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灵芝、紫芝担孢子的显微形态相似(均呈卵圆形),但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的超微结构差异显著。灵芝担孢子大小为5.26~6.05μm×7.89~8.6... 探讨了担孢子及其孢壁的超微结构在灵芝科真菌鉴定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灵芝、紫芝担孢子的显微形态相似(均呈卵圆形),但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的超微结构差异显著。灵芝担孢子大小为5.26~6.05μm×7.89~8.64μm,顶端平截或钝圆锥形,表面分布着一些或明或暗的微小的凹陷或坑穴;而紫芝担孢子大小为6.84~7.37μm×10.26~11.05μm,顶端脐突,表面有纵向分布的或长或短的沟、嵴和数条环状波纹;这两种担孢子近基部处均有一疣状突起物。此外,采用超声波破壁-电子探针技术直接观察孢壁构造。研究表明,灵芝、紫芝的孢壁均分内外两层,中间由支柱连结;两者孢壁的厚度分别为0.8~1.1μm和1.1~1.4μm;在灵芝担孢子底部的内孢壁上观察到一种脐,其位置与孢子表面的疣状突起物相对应。X-射线能谱点扫描分析结果表明,构成灵芝孢壁的10多种无机元素中以硅(19.01%)、钙(24.31%)为主。通过对担孢子超微结构的观察比较,为灵芝科真菌的鉴定提出了一种直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紫芝 担孢子 孢壁 超微结构
全文增补中
水蕨孢子壁的形成和发育 被引量:11
2
作者 戴锡玲 曹建国 王全喜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9,共8页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水蕨科(Parkeriaceae)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L.)Brongn.)孢子壁的形成和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蕨孢子呈辐射对称,三裂缝,表面具肋条状纹饰。孢子壁由内壁、外壁和周壁三部分构成。在四...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水蕨科(Parkeriaceae)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L.)Brongn.)孢子壁的形成和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蕨孢子呈辐射对称,三裂缝,表面具肋条状纹饰。孢子壁由内壁、外壁和周壁三部分构成。在四分体阶段外壁已基本形成,其外壁显著,表面光滑,质地均匀,由孢粉素形成,外壁厚约3-5μm,脊高约5-7μm。周壁由绒毡层残余物在外壁表面沉积形成,较薄,厚度只有0.1μm,表面具有杆状突起。研究结果对揭示孢子纹饰和孢子壁各层的形成过程、来源和稳定性有一定的意义,并为蕨类植物孢粉学和系统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蕨 孢子发育 孢子壁
下载PDF
瓦韦孢子壁的结构和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戴锡玲 曹建国 +1 位作者 王全喜 朱瑞良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5-550,共6页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水龙骨科(Polypod iaceae)瓦韦(Lepisorus thunbergianus(Kaulf.)Ching)孢子壁的结构和发育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瓦韦孢子两侧对称、单裂缝,表面具波纹状纹饰。孢壁从内到外由内壁、外壁和周壁三部...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水龙骨科(Polypod iaceae)瓦韦(Lepisorus thunbergianus(Kaulf.)Ching)孢子壁的结构和发育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瓦韦孢子两侧对称、单裂缝,表面具波纹状纹饰。孢壁从内到外由内壁、外壁和周壁三部分构成。外壁来源于绒毡层物质,由外壁内层和外壁外层构成,外壁外层表面的波纹状纹饰形成孢子表面的纹饰轮廓。周壁薄,紧贴外壁表面,由2层片状结构叠合而成。在外壁外层形成过程中,孢子表面和周围出现较多小球。本文探讨了孢壁各层的结构、来源和发育过程,为蕨类植物系统学和孢粉学研究积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韦 孢子发育 孢壁
下载PDF
乌蕨孢子壁的形成和发育 被引量:8
4
作者 戴锡玲 曹建国 王全喜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1-586,共6页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鳞始蕨科(Lindsaeaceae)乌蕨(StenolomachusanumChing)孢壁的形成和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蕨孢子两侧对称、单裂缝,表面具疣状纹饰。孢壁由内壁、外壁和周壁三部分构成。外壁在四分体阶段已基本形成...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鳞始蕨科(Lindsaeaceae)乌蕨(StenolomachusanumChing)孢壁的形成和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蕨孢子两侧对称、单裂缝,表面具疣状纹饰。孢壁由内壁、外壁和周壁三部分构成。外壁在四分体阶段已基本形成,其表面光滑,质地均匀,由孢粉素形成。周壁是由绒毡层残余物在外壁表面沉积形成,可分为周壁内层、周壁中层和周壁外层三部分。在周壁中层与外层之间有一层均匀的空间。最后,本文探讨了孢壁的形成和发育规律,研究结果对揭示孢子纹饰和孢壁各层的形成过程、来源和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并为孢粉学和系统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蕨 孢子发育 孢壁
下载PDF
凤丫蕨孢子壁的结构和发育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戴锡玲 王全喜 +1 位作者 朱瑞良 曹建国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9-125,共7页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裸子蕨科(Hemionitidaceae)凤丫蕨(Coniogramme japonica(Thunb.) Diels)孢壁的结构和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凤丫蕨孢子外壁表面光滑,由2层构成,即薄的内层和厚的外层。周壁分为周壁内层和周壁外层...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裸子蕨科(Hemionitidaceae)凤丫蕨(Coniogramme japonica(Thunb.) Diels)孢壁的结构和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凤丫蕨孢子外壁表面光滑,由2层构成,即薄的内层和厚的外层。周壁分为周壁内层和周壁外层两部分,周壁内层中上部具辐射状排列的小柱状成分,周壁外层由鳞片和小球体疏松交织成平面或立体网状,由两层周壁共同构成孢子表面皱状纹饰的轮廓。探讨了凤丫蕨孢子周壁的来源,为孢粉学和蕨类植物系统演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丫蕨 孢子发育 孢壁
下载PDF
海金沙孢子壁结构和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戴锡玲 曹建国 +1 位作者 朱瑞良 王全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28-1334,共7页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海金沙科(Lygodiaceae)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孢壁的形成和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金沙孢子壁由内壁、外壁和周壁3部分构成。外壁由2层构成,即薄的内层和厚的外层,其中外层是在四...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海金沙科(Lygodiaceae)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孢壁的形成和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金沙孢子壁由内壁、外壁和周壁3部分构成。外壁由2层构成,即薄的内层和厚的外层,其中外层是在四分体分离前通过孢粉素的逐层沉积并浓缩凝聚而形成的均质层,其表面具不明显的疣状突起。周壁由绒毡层残余物在外壁表面逐层沉积形成,可分为周壁内层、周壁中层和周壁外层3部分;周壁中层具辐射状排列的长条形成分,周壁外层形成瘤状纹饰的轮廓。本研究为孢粉学和蕨类植物系统演化分析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金沙 孢子发育 孢壁
下载PDF
贯众孢子壁的结构和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戴锡玲 王全喜 朱瑞良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4期402-407,共6页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贯众(Cyrtomium fortuneiJ.Sm.)孢壁的形成和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贯众成熟孢子两侧对称,单裂缝,表面具耳状褶皱纹饰,孢子外壁由外壁内层和外壁外层构成,表面光滑;周...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贯众(Cyrtomium fortuneiJ.Sm.)孢壁的形成和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贯众成熟孢子两侧对称,单裂缝,表面具耳状褶皱纹饰,孢子外壁由外壁内层和外壁外层构成,表面光滑;周壁可分为周壁内层和周壁外层两部分,周壁内层薄,周壁外层是由绒毡层残余物在周壁内层表面疏松沉积的同时逐渐隆起形成的,隆起进而形成了孢子的耳状褶皱纹饰.探讨了孢壁各层的形成和发育规律,为孢粉学和蕨类植物系统演化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众 孢子发育 孢壁 鳞毛蕨科
下载PDF
蜈蚣草孢壁发育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戴锡玲 曹建国 王全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10-2414,共5页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凤尾蕨科(Pteridaceae)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孢壁的形成和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蜈蚣草孢子四面体型,极面观钝三角圆形,赤道面观半圆形或超半圆形,近极面具瘤状纹饰和近极脊,远极面具脊并连成网状...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凤尾蕨科(Pteridaceae)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孢壁的形成和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蜈蚣草孢子四面体型,极面观钝三角圆形,赤道面观半圆形或超半圆形,近极面具瘤状纹饰和近极脊,远极面具脊并连成网状,具赤道环;孢子具乌毛蕨型外壁,由外壁外层构成纹饰的轮廓;实心型周壁由2层构成,且内层薄、外层具小球体。结合孢子外壁和周壁的发育特征,认为凤尾蕨科与裸子蕨科和水蕨科的亲缘关系较近,支持将裸子蕨科和水蕨科置于凤尾蕨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蜈蚣草 孢子发育 孢壁
下载PDF
团扇蕨孢子发生和发育的显微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戴锡玲 王赛赛 +1 位作者 曹建国 王全喜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9-663,共5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膜蕨科(Hymenophyllaceae)团扇蕨(Gonocormus minutus(Blume)Bosch)孢子的发生和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团扇蕨孢子为多边圆形,三裂缝不明显,外壁表面光滑,周壁薄,紧贴外壁表面,由周壁形成乳头状或颗粒状纹饰。...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膜蕨科(Hymenophyllaceae)团扇蕨(Gonocormus minutus(Blume)Bosch)孢子的发生和发育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团扇蕨孢子为多边圆形,三裂缝不明显,外壁表面光滑,周壁薄,紧贴外壁表面,由周壁形成乳头状或颗粒状纹饰。在外壁形成后期,孢子表面和囊腔中出现大量小球;在周壁形成时期,孢子表面和周围出现较多小球体;小球和小球体参与孢子壁的形成。团扇蕨绒毡层为混合型,内层为周原质团绒毡层;外层为腺质型绒毡层。本文为膜蕨科系统演化和发育生物学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扇蕨 孢子发育 孢壁 绒毡层
下载PDF
孢粉壁准晶体结构研究进展
10
作者 耿越 王开发 《植物学通报》 CAS CSCD 1998年第A00期29-31,共3页
论述了近十年来有关准晶体结构在生物组织中的研究和发现,对Kedves提出的生物聚合体准晶体结构和其三维构象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其研究方法,指出其结构存在之不足。
关键词 准晶体 生物聚合体 孢粉壁
下载PDF
灵芝粉抗肿瘤及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李怡岚 乔珊珊 李国星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04年第4期156-157,160,共3页
目的研究破壁灵芝孢子粉和灵芝精粉对小鼠移植性肿瘤和机体免疫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分别以500、1000、1500mg/kg的破壁灵芝孢子粉和灵芝精粉,给小鼠经口连续灌胃20天后分别接种S-180、EAC瘤液(1×106个/ml)0.2ml。10天后,取肿瘤并... 目的研究破壁灵芝孢子粉和灵芝精粉对小鼠移植性肿瘤和机体免疫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分别以500、1000、1500mg/kg的破壁灵芝孢子粉和灵芝精粉,给小鼠经口连续灌胃20天后分别接种S-180、EAC瘤液(1×106个/ml)0.2ml。10天后,取肿瘤并进行NK细胞活性、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结果2种灵芝粉均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在同等剂量时,破壁型灵芝孢子粉的作用明显优于灵芝精粉,并能增强NK细胞活性,提高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结论破壁型灵芝孢子粉在抑制肿瘤作用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方面优于灵芝精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壁灵芝孢子粉 灵芝精粉 移植性肿瘤实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破壁与去壁灵芝孢子粉的化学成分与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19
12
作者 沐华 蔡铭 +2 位作者 徐靖 王晓彤 孙培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2-37,51,共7页
本研究以去壁灵芝孢子粉与破壁灵芝孢子粉为原料,探究不同孢子壁加工工艺对灵芝孢子粉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实验对比了两种灵芝孢子粉的水分、灰分、膳食纤维、蛋白质、总三萜、总多糖、微量元素、氨基酸等主要指标及其体外抗... 本研究以去壁灵芝孢子粉与破壁灵芝孢子粉为原料,探究不同孢子壁加工工艺对灵芝孢子粉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实验对比了两种灵芝孢子粉的水分、灰分、膳食纤维、蛋白质、总三萜、总多糖、微量元素、氨基酸等主要指标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去壁灵芝孢子粉在灰分、水溶性膳食纤维、蛋白质、总多糖、总三萜和水解氨基酸的含量分别是2.227%、8.810%、15.922%、12.129%、2.556%、6.744%,均高于破壁灵芝孢子粉,其中总多糖含量较破壁提高了近12倍。三萜的色谱图显示,去壁孢子粉中含有更丰富的萜类物质。对比两种孢子粉醇提相与水提相的抗氧化活性,去壁灵芝孢子粉醇提相显示出最强的抗氧化活性,在2 mg/mL的浓度下,总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1.114和89.860%;在0.5 mg/mL的浓度下,其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99.714%,与同浓度下V_C阳性对照组结果相当;在10 mg/mL浓度时,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4.301%。因此,去壁技术提高了灵芝孢子粉中关键物质含量,增强了其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粉 去壁 破壁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不同破壁方法对灵芝孢子粗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董扬 郝利民 +4 位作者 刘宇琪 张黎明 鲁吉珂 江庆伍 贾士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01-106,共6页
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自由基清除法、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2,2’-azinobis(3-ehtylbenzothiazolin-6-sulfnicacid)diammonium salt... 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法、羟自由基清除法、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2,2’-azinobis(3-ehtylbenzothiazolin-6-sulfnicacid)diammonium salt,ABTS+·)清除法和铁氰化钾法以及酵母细胞氧化损伤保护模型,分别对未破壁灵芝孢子(unbroken Ganoderma lucidum spore,UGS)、机械法破壁灵芝孢子(mechanically broken Ganoderma lucidum spore,MGS)、生物法与机械法复合破壁的灵芝孢子(biologically and mechanically broken Ganoderma lucidum spore,BGS)提取粗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3种处理方法的灵芝孢子粗多糖表现出不同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与多糖质量浓度呈一定效量关系,多糖质量浓度越高,抗氧化活性越强。BGS所得粗多糖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ABTS+.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力在3种处理方法中均为最强。多糖质量浓度为5.0mg/mL时,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4.6%、91.0%、99.9%,还原力为1.09;BGS所得粗多糖对紫外损伤酵母细胞保护能力也相对较强。表明BGS粗多糖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 生物破壁 机械破壁 粗多糖 抗氧化
下载PDF
破壁处理对灵芝孢子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赵晓燕 倪伟锋 +2 位作者 邢增涛 门殿英 白冰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73,共3页
对机械法破壁前后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粉中粗脂肪、粗多糖、三萜、微量元素铬以及氧化程度(酸值、过氧化值和羰基值)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破壁处理有利于灵芝孢子粉中三萜、粗多糖、粗脂肪等成分的溶出,增加了人体对上... 对机械法破壁前后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粉中粗脂肪、粗多糖、三萜、微量元素铬以及氧化程度(酸值、过氧化值和羰基值)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破壁处理有利于灵芝孢子粉中三萜、粗多糖、粗脂肪等成分的溶出,增加了人体对上述物质吸收和利用的可能性,但破壁后微量元素铬的含量及代表油脂酸败程度的过氧化值和羰基值亦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粉 破壁 粗脂肪 粗多糖 三萜 酸值 过氧化值 羰基值
下载PDF
不同破壁技术对灵芝孢子油提取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新新 刘元法 +1 位作者 李进伟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7,共3页
通过比较酸热法、超声波冻融法和高能纳米冲击磨法对灵芝孢子粉破壁效果,找到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孢子油提取的最佳破壁技术。结果显示:采用高能纳米冲击磨法可显著提高灵芝孢子的破壁率和孢子油得率,在球料比3∶1(质量比),球磨时间6 h的... 通过比较酸热法、超声波冻融法和高能纳米冲击磨法对灵芝孢子粉破壁效果,找到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孢子油提取的最佳破壁技术。结果显示:采用高能纳米冲击磨法可显著提高灵芝孢子的破壁率和孢子油得率,在球料比3∶1(质量比),球磨时间6 h的条件下,破壁率为90.36%,灵芝孢子油得率为30.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 破壁技术 孢子油 得率 高能纳米冲击磨
下载PDF
赤芝孢子粉破壁前后多糖释放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鲍幸峰 方积年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6-328,共3页
目的 :探讨一种较准确测定中草药中水溶性多糖的分析方法。方法 :改良苯酚 硫酸法测定多糖释放能力。结果 :37℃、沸水浴及水煮条件下 ,破壁比未破壁孢子的多糖释放能力分别强 118.4% ,87.5 %和 6 9.6 % ;多糖含量的测定RSD <1.3 %... 目的 :探讨一种较准确测定中草药中水溶性多糖的分析方法。方法 :改良苯酚 硫酸法测定多糖释放能力。结果 :37℃、沸水浴及水煮条件下 ,破壁比未破壁孢子的多糖释放能力分别强 118.4% ,87.5 %和 6 9.6 % ;多糖含量的测定RSD <1.3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芝孢子粉 多糖 破壁 苯酚-硫酸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破壁马尾松花粉中脂肪酸的成分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辉 石丽华 +2 位作者 张健 刘志和 耿越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6年第5期57-58,共2页
以石油醚为溶剂,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破壁马尾松花粉中的粗脂肪,进行甲酯化处理,并用GC-MS技术对脂肪酸甲酯进行分离鉴定,共鉴定出11种脂肪酸;测定其相对含量,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达73.14%,其中亚油酸相对含量最高,达36.53%。
关键词 破壁马尾松花粉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破壁灵芝孢子粉破壁率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倪伟锋 邢增涛 +3 位作者 赵晓燕 李明容 尚晓东 谢宝贵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45-49,共5页
通过筛选,得到7%的硫酸锌溶液与无水乙醇以10:1(体积比)的混合溶液能使灵芝孢子更好的悬浮。利用该悬浮体系,辅以超声60 min和涡旋处理30 s,通过血球计数板对不同质量的孢子粉进行计数,建立未破壁灵芝孢子粉质量和孢子数之间的标准曲线... 通过筛选,得到7%的硫酸锌溶液与无水乙醇以10:1(体积比)的混合溶液能使灵芝孢子更好的悬浮。利用该悬浮体系,辅以超声60 min和涡旋处理30 s,通过血球计数板对不同质量的孢子粉进行计数,建立未破壁灵芝孢子粉质量和孢子数之间的标准曲线,对同批未知破壁率的破壁孢子粉的破壁率进行检测,并人为混合7个标准破壁率的破壁孢子粉对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该悬浮体系下,灵芝孢子粉在0.01~0.05 g/25 mL与孢子数线性关系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破壁孢子粉 破壁率 血球计数法
下载PDF
灵芝破壁孢子粉总三萜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康 娜锟 王兴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7年第9期1219-1224,共6页
目的优选出破壁灵芝孢子粉中总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方法正交试验法优化灵芝总三萜的提取工艺;MTT法测定体外抗肿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筛选出的细胞株的凋亡率。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95%乙醇,液料比60... 目的优选出破壁灵芝孢子粉中总三萜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方法正交试验法优化灵芝总三萜的提取工艺;MTT法测定体外抗肿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筛选出的细胞株的凋亡率。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95%乙醇,液料比60∶1,在85℃条件下,回流提取2 h,提取2次,总三萜的含量可达6.45%;灵芝总三萜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人肺癌A549细胞、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29,1.68,3.81 mg·mL^(-1);不同浓度的灵芝总三萜(0.64,1.6,4.0,10 mg·mL^(-1))作用于结肠癌HCT116 36 h能显著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发生凋亡。结论该提取工艺提取效率较高,稳定、可行;灵芝总三萜在体外具有抗人结肠癌、人乳腺癌及人肺癌作用,并可显著诱导HCT116细胞产生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粉 总三萜 抗肿瘤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灵芝孢子粉破壁技术、质量分析与深加工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马艺沔 丁自勉 +3 位作者 陈向东 兰进 刘阳 吴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92-899,共8页
破壁灵芝孢子粉为一种灵芝深加工产品,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更易被人体吸收。灵芝孢子的破壁方法包括生物化学法、物理法和机械法等,工业生产多综合利用多种方法。破壁灵芝孢子粉的质量分析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灵芝孢子粉质量可以参考... 破壁灵芝孢子粉为一种灵芝深加工产品,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更易被人体吸收。灵芝孢子的破壁方法包括生物化学法、物理法和机械法等,工业生产多综合利用多种方法。破壁灵芝孢子粉的质量分析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灵芝孢子粉质量可以参考地方标准进行综合评价,还可以参考近期发表的一些分析方法。灵芝孢子粉提取物产品以孢子油为主,其它产品也有研发并推出市场。药理学研究表明,灵芝孢子油、灵芝孢子粉水提物和醇提物均具有抗癌活性,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粉 破壁技术 质量分析 灵芝孢子提取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