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蕨孢子囊早期发育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3
1
作者 王赛赛 戴锡玲 王全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58-1764,共7页
利用透射电镜对模式植物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孢子囊的早期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蕨的孢子囊是由叶片表皮的原始细胞发育而来,经过横向和纵向分裂形成外套层原始细胞和内部细胞,此过程中各个细胞内线粒体和叶绿体逐渐变... 利用透射电镜对模式植物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孢子囊的早期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蕨的孢子囊是由叶片表皮的原始细胞发育而来,经过横向和纵向分裂形成外套层原始细胞和内部细胞,此过程中各个细胞内线粒体和叶绿体逐渐变大,变发达;之后外套层原始细胞继续纵分裂形成孢子囊壁细胞,内部细胞分裂形成内外两层绒毡层和孢子母细胞,此过程中电子密集物在分裂最为旺盛的细胞内体积最大,数量最多;最后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孢子,此时可见孢子之间以及孢子与原生质团之间均存在着表面膜.内层绒毡层为周原质团绒毡层,外层绒毡层为腺质型绒毡层.水蕨孢子囊的早期发育属于薄囊蕨型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蕨 孢子囊发育 超微结构 绒毡层
下载PDF
红盖鳞毛蕨孢子囊早期发育与质体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戴锡玲 王赛赛 +1 位作者 曹建国 王全喜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7-505,共9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红盖鳞毛蕨(Dryopteris erythrosora(Eaton)O.Ktze.)孢子囊的发育及在此期间质体的分化过程。研究表明:(1)红盖鳞毛蕨孢子囊的发育类型属于薄囊蕨型;(2)绒毡层为混合型,即内层绒毡层为原生质团型,...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红盖鳞毛蕨(Dryopteris erythrosora(Eaton)O.Ktze.)孢子囊的发育及在此期间质体的分化过程。研究表明:(1)红盖鳞毛蕨孢子囊的发育类型属于薄囊蕨型;(2)绒毡层为混合型,即内层绒毡层为原生质团型,外层绒毡层为腺质型;(3)孢子囊原始细胞中的质体通过3条路径分化,其一,原始细胞中含淀粉粒的质体通过分裂分配到下方细胞,继而进入孢子囊柄;其二,原始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生质体被分配到上方细胞,进而被分配到除顶细胞外的原基细胞中,顶细胞将含淀粉粒的质体通过分裂分配到外套层原始细胞中;其三,顶细胞也将具淀粉粒的质体通过分裂分配到内部细胞,使分裂产生的孢原细胞和绒毡层原始细胞具新生质体;造孢细胞和孢子母细胞的质体具淀粉粒,孢子母细胞还具油体,新生孢子中具造粉体和油体;两层绒毡层具新生质体,随着退化外层绒毡层出现造粉体,内层绒毡层出现油体;(4)红盖鳞毛蕨与少数被子植物小孢子发育阶段质体分化模式类似,由前质体分化为造粉体再到油体。研究结果为蕨类植物质体在孢子囊发育过程不同组织细胞中的差异分化提供了新观察资料,为蕨类植物发育生物学和系统演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盖鳞毛蕨 孢子囊发育 质体分化
下载PDF
对马耳蕨孢子囊早期发育的显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赛赛 王全喜 戴锡玲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1期89-93,共5页
利用光镜对对马耳蕨(Polystichum tsus-simense)孢子囊的早期发育进行研究.结论如下:对马耳蕨孢子囊起源于羽状叶的一个表皮细胞,经过横分裂和斜向分裂形成外套层原始细胞和内部细胞,外套层原始细胞分裂分化成孢子囊壁,内部细胞发育形... 利用光镜对对马耳蕨(Polystichum tsus-simense)孢子囊的早期发育进行研究.结论如下:对马耳蕨孢子囊起源于羽状叶的一个表皮细胞,经过横分裂和斜向分裂形成外套层原始细胞和内部细胞,外套层原始细胞分裂分化成孢子囊壁,内部细胞发育形成内外绒毡层和孢子母细胞,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孢子四分体.在发育过程中,孢子囊腔内先后出现了孢囊被和孢子被.对马耳蕨孢子囊的发育类型属于薄囊蕨型.揭示了对马耳蕨孢子囊的早期发育规律,为蕨类植物的发育生物学和系统进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马耳蕨 孢子囊发育 光镜
下载PDF
紫萁孢子囊发育中多糖和脂滴的细胞化学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戴锡玲 任媛媛 +1 位作者 曹建国 王全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89-2395,共7页
采用光镜、透射电镜和细胞化学技术,对紫萁孢子囊发育过程中孢壁的超微结构和孢子囊内多糖和脂滴的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研究,以探讨紫萁孢子囊发育过程中多糖和脂滴的代谢特征,为蕨类孢子发生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紫萁孢... 采用光镜、透射电镜和细胞化学技术,对紫萁孢子囊发育过程中孢壁的超微结构和孢子囊内多糖和脂滴的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研究,以探讨紫萁孢子囊发育过程中多糖和脂滴的代谢特征,为蕨类孢子发生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紫萁孢子囊由1层囊壁细胞、2层绒毡层和产孢组织构成。(2)紫萁孢子壁由发达而分2层的外壁(外壁内层和外壁外层)和薄的不连续的周壁构成,由外壁形成棒状纹饰的轮廓;孢子外壁内层由多糖类物质构成,外壁外层和周壁均含有脂类物质。(3)在紫萁孢原细胞中观察到少量脂滴;随着紫萁孢壁的形成,囊壁细胞中淀粉粒的大小逐渐变小、数目先增加后减少,它们转运到内层绒毡层原生质团并转化为孢粉素前体物质,再穿过原生质团内膜表面进入囊腔,成为孢粉素团块或以小球形式填加到孢子表面形成孢壁。(4)紫萁孢子囊将多糖类营养物质转化为脂类,以脂滴的形式储藏在孢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萁 孢子囊发育 细胞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