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达煤田煤层自燃内因分析与自燃类型划分 被引量:26
1
作者 曹代勇 樊新杰 +2 位作者 时孝磊 吴查查 魏迎春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8-292,共5页
采用野外地质调查、测试分析和数据处理等综合手段,研究内蒙古乌达煤田煤层自然发火的内因条件,揭示了煤层自燃趋向性与煤层厚度、煤变质程度、灰分含量、发热量、硫含量、硫化物矿物以及有机显微组分含量等煤物质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采用野外地质调查、测试分析和数据处理等综合手段,研究内蒙古乌达煤田煤层自然发火的内因条件,揭示了煤层自燃趋向性与煤层厚度、煤变质程度、灰分含量、发热量、硫含量、硫化物矿物以及有机显微组分含量等煤物质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以煤测试统计分析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为依据,从内因条件控制角度,将乌达煤田主要发火煤层划分为三大类:以高硫含量和富硫化物矿物为特征的高硫助燃类型;以煤层厚度大和低变质程度为特征的厚层氧化类型;过渡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达煤田 煤层自燃 内因分析 自燃类型
下载PDF
无煤柱综放面沿空巷道煤层自燃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9
2
作者 邓军 徐精彩 徐通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6-20,共5页
根据综放面巷道的自燃特点 ,简化了巷道煤层自然发火物理模型 ,建立了巷道自燃过程二维数学模型 ,提出了巷道断面煤 (岩 )层不同区域的非均质处理方法以及模型主要参数的定量测算方法 .然后 ,应用有限差分法对自然发火模型进行数值计算 ... 根据综放面巷道的自燃特点 ,简化了巷道煤层自然发火物理模型 ,建立了巷道自燃过程二维数学模型 ,提出了巷道断面煤 (岩 )层不同区域的非均质处理方法以及模型主要参数的定量测算方法 .然后 ,应用有限差分法对自然发火模型进行数值计算 ,并开发了计算程序 .最后 ,以东滩矿 4 30 8综放面沿空轨顺自然发火为例 ,证明该模型基本能满足现场自燃预测的需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巷道 煤层自燃 数值模拟 综放面巷道 预测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突变理论的煤矿自燃火灾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波 谢雄刚 刘洋成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0-125,共6页
针对我国煤矿自燃火灾影响因素多、发生过程复杂多样的问题,提出熵值法和突变理论相结合的煤矿自燃火灾安全评价方法,建立了4级煤矿自燃火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二级指标: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与管理,7个三级指标和19个四级指... 针对我国煤矿自燃火灾影响因素多、发生过程复杂多样的问题,提出熵值法和突变理论相结合的煤矿自燃火灾安全评价方法,建立了4级煤矿自燃火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个二级指标: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与管理,7个三级指标和19个四级指标。根据贵州松河煤矿的实际情况,运用该评价方法对其进行了自燃火灾评价,得到该矿总突变隶属值为0.612,属于一般安全煤矿,且在环境与管理指标中采空区漏风较为严重、聚热散热条件较差、遗煤落煤较多是造成煤矿安全性较低的主要原因,符合该矿基本安全状况,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理论 熵值法 煤层自燃 安全评价 煤矿火灾
下载PDF
综合防灭火技术在15101综放工作面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温衍强 《山西煤炭》 2020年第1期81-85,共5页
矿井火灾为煤矿"五大"灾害之一,通过描述15101综放首采工作面采空区的瓦斯综合治理现状,制定了综合防灭火方案,加强采空区顶板管理,采取了在上下隅角悬顶时砌筑袋墙,在回风上隅角加设风水射流器,工作面埋设干冰降温等相应的... 矿井火灾为煤矿"五大"灾害之一,通过描述15101综放首采工作面采空区的瓦斯综合治理现状,制定了综合防灭火方案,加强采空区顶板管理,采取了在上下隅角悬顶时砌筑袋墙,在回风上隅角加设风水射流器,工作面埋设干冰降温等相应的防灭火措施,为类似煤矿采空区的瓦斯综合治理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采空区 瓦斯 煤层自燃
下载PDF
淮南矿区13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云辉 程功林 +1 位作者 方良才 夏仕伯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12,共4页
通过分析淮南矿业集团谢一矿13煤层在升温条件下产生气体变化情况,提出了淮南矿区13煤层氧化自燃预测预报的标志性气体与指标。
关键词 煤层自燃 预测预报 标志性气体
原文传递
测氡法和红外热成像法在小窑区火源位置探测的综合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刚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73-578,共6页
为了研究红外热成像法和测氡法联合探测技术在探测上覆煤层小窑区自然发火火源位置的应用效果。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分析了2种方法在实践应用中的优缺点;其次,研究了自燃煤层释放氡在裂隙岩体中的运移和扩散规律,... 为了研究红外热成像法和测氡法联合探测技术在探测上覆煤层小窑区自然发火火源位置的应用效果。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分析了2种方法在实践应用中的优缺点;其次,研究了自燃煤层释放氡在裂隙岩体中的运移和扩散规律,同时建立了自燃火源传热模型,分析了红外热成像法的探测机理;最后,以公乌素煤业有限责任公司1604工作面上覆9#煤层小窑火区为现场探测对象,综合采用RAD7专业电子测氡仪和T335型红外成像仪对火源位置及其范围进行了探测。研究表明:在测氡法中,裂隙岩体中任意位置处的氡气浓度均可由岩体表面氡气浓度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但氡的扩散系数及衰减常数等参数受地形变化影响差异很大,不易确定;而红外热成像探测深度一般为10 m左右,火源位置越深,探测难度越大;现场氡气浓度测试及红外热成像方法探测结果显示在1604工作面上部地表存在2个氡异常区域,且两区域的位置与红外热成像探测结果相符。总体而言,红外热成像法和测氡法联合使用可以互补缺陷,可确保火源位置的进一步精确定位,对火区的治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氡法 红外热成像法 煤层自燃 灭火
下载PDF
背斜区域窄煤柱沿空掘巷煤层自燃机理及防治 被引量:6
7
作者 金明方 廉洁 姚小帅 《山东煤炭科技》 2018年第4期91-93,共3页
为了防范煤层自燃事故,针对背斜轴部区域内厚煤层窄煤柱沿空掘巷引起的煤层自燃事故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发生自燃事故的主要因素,得出结论:煤层厚度、煤体结构和煤层所处的构造形态以及掘进方式都对煤层自燃产生影响。并提出了粘土浆直接... 为了防范煤层自燃事故,针对背斜轴部区域内厚煤层窄煤柱沿空掘巷引起的煤层自燃事故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发生自燃事故的主要因素,得出结论:煤层厚度、煤体结构和煤层所处的构造形态以及掘进方式都对煤层自燃产生影响。并提出了粘土浆直接灭火、采空区注浆填实、帷幕注浆和全断面喷浆四位一体的灭火方案,有效防范煤层自燃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安背斜 沿空掘巷 窄煤柱 煤层自燃 防灭火
下载PDF
和协煤矿14030采煤工作面防灭火治理技术 被引量:5
8
作者 吴洪峰 王英明 孙书林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2-73,共2页
根据和协煤矿14030工作面自燃发火机理分析,结合该工作面的地质特点,采取黄土掺水泥抹面阻止气体涌出,再采用粉煤灰复合胶体灭火技术治理工作面上火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煤层自燃 工作面 防灭火
下载PDF
黄泥注浆防治采空区自然发火实践 被引量:5
9
作者 邢伟 孟凡新 夏永中 《中州煤炭》 2010年第3期73-74,80,共3页
黄泥注浆技术是大平煤矿近年来在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方面的有益探索。该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劳动强度和材料成本均比较低,且煤体内温度下降快,阻燃效果明显,改变了处理内因火灾一直沿用化学方法的策略。通过注浆,有效遏制了采空区内温... 黄泥注浆技术是大平煤矿近年来在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方面的有益探索。该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劳动强度和材料成本均比较低,且煤体内温度下降快,阻燃效果明显,改变了处理内因火灾一直沿用化学方法的策略。通过注浆,有效遏制了采空区内温度升高势头,消除了火灾隐患,为工作面安全回采创造了良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泥注浆 钻孔 煤层自燃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煤层自燃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昱辰 王文才 杨磊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9-112,共4页
为了确定多因素耦合对煤层自燃危险性影响作用的重要程度,建立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煤层自燃危险性综合评价模型和知识库,分析了煤层自燃灾害的特征,并应用粗糙集理论和信息熵理论对影响煤层自燃危险性的因素进行数据挖掘。通过对淮北某... 为了确定多因素耦合对煤层自燃危险性影响作用的重要程度,建立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煤层自燃危险性综合评价模型和知识库,分析了煤层自燃灾害的特征,并应用粗糙集理论和信息熵理论对影响煤层自燃危险性的因素进行数据挖掘。通过对淮北某矿区多个煤层自燃危险性决策表约简表明,影响煤层自燃的核心因素有5个,其重要程度排序为漏风条件、变质程度、开采方式、地质构造、含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理论 煤层自燃 综合评价 信息熵
下载PDF
煤层自燃电导成像动态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建民 何彬 +1 位作者 王梅 凌怡淙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6-240,共5页
为寻求快速而有效的矿田煤层自燃三维动态监测方法,选择宁夏汝淇沟矿田进行高分辨率电导成像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在传统的张量阻抗分析基础上,提出适于煤层自燃条件的电导率计算公式,有效地显示了煤层自燃的热传导空间图像和煤层自燃... 为寻求快速而有效的矿田煤层自燃三维动态监测方法,选择宁夏汝淇沟矿田进行高分辨率电导成像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在传统的张量阻抗分析基础上,提出适于煤层自燃条件的电导率计算公式,有效地显示了煤层自燃的热传导空间图像和煤层自燃过程中导电和介电性的空间分布规律.据此建立了火区的监测模型,为煤层自燃的三维动态监测和灭火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又一种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自燃 电磁测量 数据分析 火区动态监测
下载PDF
补连塔煤矿12405采空区煤层自燃火灾的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虎生 吴玉国 《山西煤炭》 2014年第12期72-75,共4页
针对12406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临近12405采面采空区内煤自燃发火的情况,制订了预防与治理并举的综合治理措施。在精确探测火源确定发火范围后采取了种综合治理技术(措施主要包括12406工作面及与12405联络巷密闭处的监测监控;加强堵漏并... 针对12406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临近12405采面采空区内煤自燃发火的情况,制订了预防与治理并举的综合治理措施。在精确探测火源确定发火范围后采取了种综合治理技术(措施主要包括12406工作面及与12405联络巷密闭处的监测监控;加强堵漏并加固密闭以及在12406综采工作面采取均压措施防范火区有害气体流入;地面钻孔注浆、采空区注氮防灭火等技术手段),并经钻孔气体分析和同位素测氡法复查,12405采面采空区自燃火灾基本熄灭,保证了12406工作面的正常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自燃 测氡法 火源探测 火灾治理
下载PDF
采空区自燃火区温度场演化规律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岳小栋 王巨丰 +1 位作者 袁学强 郝永亮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7-109,共3页
鉴于采空区遗煤自燃环境的封闭、隐藏及动态等特殊性,根据传热学、燃烧学、多孔介质学等基础理论,运用FLAC软件自身携带的热力耦合功能,对石圪节煤矿3#煤层采空区A、B火区温度场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得出了遗煤厚度是自燃的物质基... 鉴于采空区遗煤自燃环境的封闭、隐藏及动态等特殊性,根据传热学、燃烧学、多孔介质学等基础理论,运用FLAC软件自身携带的热力耦合功能,对石圪节煤矿3#煤层采空区A、B火区温度场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得出了遗煤厚度是自燃的物质基础,采空区漏风量是自燃的决定因素,燃烧时间是温度场的关键因子,温度场则是自燃的宏观表现。模拟方案中改变遗煤厚度、漏风量等影响因素的参数,得出了火区温度场的时空演变趋势,为下层煤开采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自燃 热力耦合 数值模拟 动态温度场
下载PDF
平煤六矿戊_(9-10)煤层自燃特性与采空区“三带”数值模拟研究
14
作者 孙家锐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166-172,共7页
为研究综采面采空区煤自燃防治问题,以平煤股份六矿戊_(9-10)-22290回采工作面为例,通过实验分析、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自燃标志性气体和自燃特性以及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情况。结合煤层赋存情况以及程序升温实验结果,煤自燃潜伏期... 为研究综采面采空区煤自燃防治问题,以平煤股份六矿戊_(9-10)-22290回采工作面为例,通过实验分析、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自燃标志性气体和自燃特性以及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分布情况。结合煤层赋存情况以及程序升温实验结果,煤自燃潜伏期,选取CO作为预测预报标志气体;加速氧化阶段可选取CO和C_(2)H_(4)作为标志气体;计算判定戊_(9-10)煤层为自燃煤层;构建了采空区自燃“三带”模拟的数值模型,利用Comsol软件对采空区自燃“三带”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类似条件工作面采空区自燃火灾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自燃 标志气体 自燃“三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南露天煤矿煤层自燃防灭火方案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进贵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15年第8期74-76,共3页
由于南露天煤矿煤层自燃引发火灾给南露天煤矿安全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总结南露天煤矿煤层自燃发火的原因,从煤层自燃发火机理入手,充分考虑自燃发火因素,从预防、消灭、治理等方面提出综合性防灭火方案。
关键词 煤层自燃 自燃原因 措施 防灭火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综合防灭火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志敏 《江西煤炭科技》 2022年第1期180-182,共3页
常村煤业为保证1103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在采煤期间不受火灾威胁,采用工作面束管监测系统对煤层自燃情况进行预测预报,结合风量控制、惰性气体充填、阻化剂喷洒、端头封闭等防灭火技术综合治理后,监测到1103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空区一氧化... 常村煤业为保证1103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在采煤期间不受火灾威胁,采用工作面束管监测系统对煤层自燃情况进行预测预报,结合风量控制、惰性气体充填、阻化剂喷洒、端头封闭等防灭火技术综合治理后,监测到1103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空区一氧化碳浓度在78×10^(-6)左右,回风隅角一氧化碳浓度在25×10^(-6)左右,在采煤期间未监测出煤层自燃预兆,综合防灭火技术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遗煤 煤层自燃 综合防治 预测预报
下载PDF
新疆地区烧变岩分布特征与资源化利用对策
17
作者 单成方 吴来伟 +4 位作者 李亚锋 韩创业 龙岩 李俊孟 齐文跃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167,共6页
为研究新疆地区烧变岩的合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分析了新疆烧变岩地理分布特征及产生的地质背景,提出了烧变岩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布局模式,阐述了烧变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对策,并进一步对烧变岩的资源化开发利用进行展望。研究表明:新疆烧... 为研究新疆地区烧变岩的合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分析了新疆烧变岩地理分布特征及产生的地质背景,提出了烧变岩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布局模式,阐述了烧变岩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对策,并进一步对烧变岩的资源化开发利用进行展望。研究表明:新疆烧变岩资源呈现“北多南少”的分布特征,一般为大面积连片分布或沿山脉边缘走向线状分布;烧变岩孔隙发育、地貌独特,具有储水和旅游资源潜力;烧变岩固体废物中富集有大量的矿物元素,可作为建筑材料、高性能材料、矿物添加剂,实现综合资源化利用;有价元素提取、化工产品制备,以及作为寻矿标志是未来新疆烧变岩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烧变岩 分布特征 资源化利用 煤层自燃 火烧区
下载PDF
液压支架压死条件下易自燃煤层综放面末采回撤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梓 李春睿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49,共3页
官地矿28412工作面为首个煤层群开采的综放工作面,针对在工作面收尾回撤时,顶板破碎、矿压显现剧烈、大量支架压死、采空区遗煤多、存在漏风发火等安全隐患的条件,采取提前在支架底座下方超挖的方法,并配合双排沙袋墙封堵采空区的漏风... 官地矿28412工作面为首个煤层群开采的综放工作面,针对在工作面收尾回撤时,顶板破碎、矿压显现剧烈、大量支架压死、采空区遗煤多、存在漏风发火等安全隐患的条件,采取提前在支架底座下方超挖的方法,并配合双排沙袋墙封堵采空区的漏风通道、不间断注氮防灭火、喷洒Mg Cl2阻化剂,同时利用动滑轮配合绞车的措施进行快速拆架等措施,实现了工作面设备的安全回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回撤 自燃发火 末采
下载PDF
矿井综合防灭火体系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白庆华 《能源与节能》 2018年第6期40-41,140,共3页
就矿井综合防灭火措施的制定进行探究,结合工作实践,对如何全面有效地进行矿井综合防灭火提出见解,希望能够为其他矿井防灭火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防灭火 综合防火 煤层自然发火 措施
下载PDF
束管监测系统自动化升级改造及其应用
20
作者 曹艺钟 《矿山机械》 2024年第5期58-62,共5页
为提高矿井对采空区气体成分和自燃煤层的监测精度,及时发现火情,做好风险管控和处置预防管理工作,通过对束管监测系统中正负压输气方式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研究,选择了正压输气方式进行系统改造,形成了矿井数据连续监测,快速采集、传输... 为提高矿井对采空区气体成分和自燃煤层的监测精度,及时发现火情,做好风险管控和处置预防管理工作,通过对束管监测系统中正负压输气方式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研究,选择了正压输气方式进行系统改造,形成了矿井数据连续监测,快速采集、传输、分析的联动机制。经矿井实际试验,束管监测系统显示CO浓度范围为2.8×10^(-5)~3.1×10^(-5),比人工监测的数据更精准,且每年可降低成本23.7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管监测 气样采集 色谱分析 煤层自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