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粗铜冶炼电收尘烟灰的湿法处理 被引量:14
1
作者 付运康 《四川有色金属》 2000年第3期47-50,共4页
粗钢冶炼电收尘烟灰按原设计经过配料、混捏,返回炼钢炉熔炼,不仅不经济,也给炼钢生产带来危害。本文寻求水浸处理该烟灰的湿法封闭流程,既可合理回收烟灰中有价金属,做到无废水排放,又能在低投资下获得明显经济效益。
关键词 粗铜冶炼 电收尘烟灰 水浸 海绵铜 湿法处理
下载PDF
硫脲法处理银精矿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军 党晓娥 +2 位作者 王正民 安小康 周熙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3,共4页
以某厂湿法炼锌浸出渣浮选所得的银精矿为原料,用硫脲对其进行络合浸出,并用锌粉分步还原回收浸出液中的银和铜。结果表明,银浸出率保持在90%左右,锌粉分步还原可得到含银80%左右的银绵和含铜60%左右的铜渣。银绵经火法处理得粗银锭,再... 以某厂湿法炼锌浸出渣浮选所得的银精矿为原料,用硫脲对其进行络合浸出,并用锌粉分步还原回收浸出液中的银和铜。结果表明,银浸出率保持在90%左右,锌粉分步还原可得到含银80%左右的银绵和含铜60%左右的铜渣。银绵经火法处理得粗银锭,再经电解可得精银,二次还原后液可直接返回浸出流程,可使硫脲得到循环利用。经生产中试,该工艺可应用于工业生产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精矿 硫脲 锌粉还原 银绵 铜渣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宁夏某氧化铜矿柱浸—置换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中生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03年第1期38-40,共3页
根据宁夏某氧化铜矿物性质,提出了稀硫酸柱浸—置换生产海绵铜工艺流程。试验得出的最佳条件为:碎矿粒度-20mm,硫酸溶液浓度2%,喷淋强度10L/m2·h,浸出35d,铜浸出率达89.47%,置换率96.70%~99.27%,海绵含铜77.44%~72.66%。
关键词 氧化铜矿 稀硫酸柱浸 置换 海绵铜 工艺条件 浸出率
下载PDF
铁屑置换沉淀海绵铜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江丽 李义连 张富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8-151,共4页
从动力学角度研究了铁屑置换沉淀海绵铜的化学反应机理,探讨了溶液pH,Cu2+初始浓度,振荡强度和温度等因素对铜置换率的影响及动力学模型。通过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求得置换反应活化能为16.21kJ/mol。试验结果表明... 从动力学角度研究了铁屑置换沉淀海绵铜的化学反应机理,探讨了溶液pH,Cu2+初始浓度,振荡强度和温度等因素对铜置换率的影响及动力学模型。通过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求得置换反应活化能为16.21kJ/mol。试验结果表明,置换反应的所有动力学数据服从一级反应速率规律,置换过程符合扩散控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屑 置换 海绵铜 动力学
下载PDF
多孔基体-Na_2HPO_4·12H_2O复合材料体系的相变特性 被引量:7
5
作者 祝盼盼 黄金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28-132,共5页
将熔融的相变储能材料Na2HPO4·12H2O浸渗到多孔材料碳海绵、泡沫镍、泡沫铜中,制备出3种多孔基体-Na2HPO4·12H2O复合材料体系.复合相变材料体系在55℃的恒温水浴箱中熔融,然后放置在20℃空气中冷却,并进行多次循环试验.采用... 将熔融的相变储能材料Na2HPO4·12H2O浸渗到多孔材料碳海绵、泡沫镍、泡沫铜中,制备出3种多孔基体-Na2HPO4·12H2O复合材料体系.复合相变材料体系在55℃的恒温水浴箱中熔融,然后放置在20℃空气中冷却,并进行多次循环试验.采用温度数据采集仪采集复合相变材料体系的熔融和冷却时的温度变化数据,测得相变材料的相变熔化温度和过冷度;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复合相变材料的结构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多孔材料对相变材料的熔化温度几乎没有影响,但减小了Na2HPO4·12H2O的过冷度,缩短了相变材料开始相变的时间和加快了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水磷酸氢二钠 过冷 碳海绵 泡沫镍 泡沫铜 相变材料复合体系
下载PDF
高铁低铜萃余液铜回收研究
6
作者 刘琦 孙贯永 +3 位作者 郭持皓 梁东东 李拓夫 袁朝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3,共7页
浸出—萃取—反萃—电积工艺中,残留在萃余液中的铜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针对现有研究在机理和产物形貌方面分析的不足,开展了置换法从高铁低铜萃余液中回收铜的研究。系统考察时间、温度、加料方式、铁粉用量等条件对置换效果的影响,... 浸出—萃取—反萃—电积工艺中,残留在萃余液中的铜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针对现有研究在机理和产物形貌方面分析的不足,开展了置换法从高铁低铜萃余液中回收铜的研究。系统考察时间、温度、加料方式、铁粉用量等条件对置换效果的影响,实现了铜的高效置换回收。研究表明:在20℃机械搅拌30 min条件下,一次加入用量为Cu^(2+)完全反应所需理论用量7倍的铁粉,Cu^(2+)和Fe^(3+)的转化率分别为99.96%和95.86%,而H+转化率仅为2.37%。对试验结果进行热力学分析,发现反应的优先顺序和限度与热力学计算结果具有一致性。产物铜形貌表征分析表明,产物海绵铜主要由海绵状和类球状两种结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回收 萃余液 置换 海绵铜
低品位氧化铜矿酸浸制取海绵铜 被引量:4
7
作者 段志毅 孙胜奇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9年第5期20-22,共3页
根据金堆地区某低品位氧化铜矿的性质,进行海绵铜的制备研究,确定了较佳的工艺参数:颗粒-4mm占85%、浸出剂浓度20%、液固比3∶2、搅拌酸浸24h,铜的浸出率为90%以上;当铜浸出液浓度10.0g/L、置换时间16h,置换率大于99%。
关键词 氧化铜矿 酸浸 海绵铜
下载PDF
用海绵铜为原料生产试剂纯硫酸铜 被引量:2
8
作者 谢东 《湖北化工》 2002年第3期33-34,共2页
分析探讨了以矿山出产的海绵铜为原料 ,经化学分离 ,提纯制得高纯铜粉 ,再进一步氧化、合成生产出试剂级的硫酸铜的工艺原理、方法、流程和经济效益 ,该法对中小企业开发有关产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海绵铜 原料 试剂 纯硫酸铜 合成
下载PDF
铜离子印迹改性壳聚糖海绵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夏娟娟 杨明 +1 位作者 黄昱 张观流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9-41,共3页
以醋酸铜为模板,甲醇、氯仿为溶剂,2-乙烯吡啶、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铜离子印迹聚合物;然后掺入到壳聚糖海绵的制备中,使壳聚糖海绵对铜离子的吸附率由27.1%提高到72.3%。制备的铜离子... 以醋酸铜为模板,甲醇、氯仿为溶剂,2-乙烯吡啶、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铜离子印迹聚合物;然后掺入到壳聚糖海绵的制备中,使壳聚糖海绵对铜离子的吸附率由27.1%提高到72.3%。制备的铜离子印迹改性壳聚糖海绵需要2 d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解吸5次后,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离子印迹 壳聚糖海绵 铜离子 吸附
下载PDF
氯化液的海绵铜回收试验研究
10
作者 胡磊 梁新星 +2 位作者 郭持皓 孙贯永 梁东东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1期9-12,18,共5页
本文采用石灰乳沉淀-铁粉置换法从氯化液中回收海绵铜,获得较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Ca(OH)2乳液浓度为20%,沉淀反应pH=0,沉淀时间为3 h,置换时间为3 h,终点pH=0.42时,小型试验获得的产品海绵铜纯度为91.8%,二次滤液Cu浓度为4.13 mg/L... 本文采用石灰乳沉淀-铁粉置换法从氯化液中回收海绵铜,获得较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Ca(OH)2乳液浓度为20%,沉淀反应pH=0,沉淀时间为3 h,置换时间为3 h,终点pH=0.42时,小型试验获得的产品海绵铜纯度为91.8%,二次滤液Cu浓度为4.13 mg/L;中间试验获得的产品海绵铜纯度为88.2%,二次滤液Cu浓度为15.1 mg/L。结果显示,产品海绵铜纯度均超过88%,Cu基本全部被置换,中间试验指标略低于小型试验指标。该工艺切实可行,达到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乳沉淀 铁粉置换 氯化液 海绵铜
下载PDF
从铜镉渣中回收铜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懋华 奚长生 +1 位作者 彭翠红 龙来寿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4-319,共6页
对不同的金属还原剂从铜镉渣中置换铜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用新制海绵镉置换铜的新方法,减少了共存离子的置换,有效地防止了有毒气体的生成. 用含铜2%的铜镉渣制得了纯度高达95%的海绵铜,铜的回收率达到99%以上.
关键词 铜镉渣 置换 新制海绵镉 海绵铜
下载PDF
海绵钛生产中铜丝除钒废弃物的回收实验与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莹 王宁 +2 位作者 袁继维 田元江 李惠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四氯化钛精制除钒是海绵钛生产中的重要工艺环节,铜丝除钒是目前应用得较多的技术之一,其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是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利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对铜丝除钒工艺产生的废弃物及... 四氯化钛精制除钒是海绵钛生产中的重要工艺环节,铜丝除钒是目前应用得较多的技术之一,其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是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利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对铜丝除钒工艺产生的废弃物及其综合回收工艺中各种产物的化学成分、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废弃物的主要成分是铜和钒,通过适当的工艺处理可获得电解铜、五氧化二钒等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钛 环境矿物学
下载PDF
湿法(催化氧化法)炼铜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裴世红 吴迪 孙怀宇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1-32,43,共3页
提出了一种催化氧化酸浸硫化铜矿的湿法冶炼方法。采用纯氧作氧化剂,找到了一种新型催化剂,降低了反应温度,缩短了反应时间,在密闭条件下,通过两步反应,利用中间脱硫方法,解决硫磺包膜阻碍反应速度问题,最终制得海绵铜,副产硫酸亚铁及硫... 提出了一种催化氧化酸浸硫化铜矿的湿法冶炼方法。采用纯氧作氧化剂,找到了一种新型催化剂,降低了反应温度,缩短了反应时间,在密闭条件下,通过两步反应,利用中间脱硫方法,解决硫磺包膜阻碍反应速度问题,最终制得海绵铜,副产硫酸亚铁及硫磺(在得到硫磺的基础上进而制备硫化钠)。考察了反应温度、固体质量与液体体积之比、氯离子浓度、反应时间对铜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铜的浸出率达到了98%以上。采用闭路循环,充分利用了资源,并且克服了火法炼铜中副产二氧化硫污染环境的缺点,污染小,体现了环保意识,为硫化铜矿的湿法冶炼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冶金 催化氧化法 酸浸 海绵铜 硫化钠
下载PDF
从铜冶炼厂电收尘灰中回收铜、锌 被引量:2
14
作者 裴世红 张翔 +2 位作者 田野 张兵 郝文峰 《沈阳化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4-17,共4页
对某铜冶炼厂的电收尘灰进行分析测试 ,以回收锌、铜为目的 ,通过正交实验 ,确定最佳反应工艺条件 .根据该电收尘灰组成的特点 ,选择用水浸取锌、铜工艺 ;因浸出液中含铁量高 ,采取空气 双氧水联合除铁工艺 ,取得满意效果 .
关键词 电收尘灰 七水硫酸锌 海绵酮 回收 空气-双氧水 联合除铁 工艺
下载PDF
海绵铜浸出液还原沉淀氯化亚铜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万祥 张卜升 +2 位作者 李波 王治钧 王靖坤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研究了以还原沉淀法用海绵铜浸出液制备氯化亚铜,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NaCl加入量、溶液pH等对氯化亚铜沉淀率的影响,对所得沉淀产物分别进行XRD分析和EDS能谱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溶液pH对氯化亚铜还原率影响最大;在pH=2.0、温度80℃... 研究了以还原沉淀法用海绵铜浸出液制备氯化亚铜,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NaCl加入量、溶液pH等对氯化亚铜沉淀率的影响,对所得沉淀产物分别进行XRD分析和EDS能谱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溶液pH对氯化亚铜还原率影响最大;在pH=2.0、温度80℃、反应时间1.0h、NaCl加入量为理论量的1.2倍最佳条件下,铜沉淀率达96.4%,沉淀产物为纯度较高的氯化亚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铜 浸出液 还原 沉淀 氯化亚铜
下载PDF
氧气酸浸法处理硫化铜矿制取海绵铜 被引量:1
16
作者 邱广义 崔文静 +3 位作者 李永霞 苗苗 韩志钢 邱广亮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22期1-3,共3页
采用氧气湿法酸浸技术对内蒙霍格旗低品位难选硫化铜矿进行了浸铜试验,以纯氧作氧化剂,氯离子为催化剂,在密闭条件下,硫酸浸出Cu2+,经铁屑还原制备出海绵铜。考察了矿石粒度、酸用量、固液比、温度、三氯化用铁量对铜浸出率的影响,确定... 采用氧气湿法酸浸技术对内蒙霍格旗低品位难选硫化铜矿进行了浸铜试验,以纯氧作氧化剂,氯离子为催化剂,在密闭条件下,硫酸浸出Cu2+,经铁屑还原制备出海绵铜。考察了矿石粒度、酸用量、固液比、温度、三氯化用铁量对铜浸出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浸出工艺条件,在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下,铜的浸出率达到98%;浸出液除杂后,采用还原铁粉置换,考察了置换时间、pH、温度和还原铁粉用量对铜单质生成的影响,在最佳置换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的海绵铜含量为80.1%。工艺采用闭路循环,可充分利用资源,反应时间缩短,反应温度降低,且克服了火法炼铜中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为硫化铜矿的湿法冶炼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冶金 催化氧化法 酸浸 海绵铜 硫化铜矿
下载PDF
海绵铜合成碱式氯化铜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皓 王伍 +2 位作者 黄智源 查正炯 胡德焯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9期53-54,49,共3页
本文以线路板含铜污泥与棕化废液协同处理制得的海绵铜为原料,对海绵铜采用液碱除有机物的方法,利用氨水-氯化铵浸出铜形成铜氨溶液,并与酸蚀刻液合成制取碱式氯化铜。经研究表明:在液碱浓度为15%,液固比为3︰1,搅拌时间10 min,常温的... 本文以线路板含铜污泥与棕化废液协同处理制得的海绵铜为原料,对海绵铜采用液碱除有机物的方法,利用氨水-氯化铵浸出铜形成铜氨溶液,并与酸蚀刻液合成制取碱式氯化铜。经研究表明:在液碱浓度为15%,液固比为3︰1,搅拌时间10 min,常温的条件下,液碱对海绵铜中有机杂质的去除率高达90%,制得的碱式氯化铜完全符合碱式氯化铜饲料级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铜 碱式氯化铜 除油
下载PDF
用粗铜分析废液加不同粒度铁屑制取海绵铜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解正军 《四川有色金属》 2014年第2期35-36,54,共3页
本次实验用粗铜中金银分析后产生的铜废液,加不同粒度的铁屑进行置换试验,观察反应情况,测定置换出的海绵铜及余留废液含铜情况,得出加不同粒度铁屑制取海绵铜的规律,为海绵铜的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关键词 铜废液 铁屑 海绵铜 置换
下载PDF
从含铜电镀污泥中回收海绵铜
19
作者 丘能 谢黄琼 《世界有色金属》 2022年第8期164-166,共3页
为了研究从含铜电镀污泥中回收海绵铜,利用酸浸剂进行酸溶处理后,加入石灰乳进行除杂,然后采用铁粉进行置换得到海绵铜。考察了矿浆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终点pH对含铜电镀污泥金属浸出率的影响,以及不同pH条件对酸溶液除杂效果和... 为了研究从含铜电镀污泥中回收海绵铜,利用酸浸剂进行酸溶处理后,加入石灰乳进行除杂,然后采用铁粉进行置换得到海绵铜。考察了矿浆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终点pH对含铜电镀污泥金属浸出率的影响,以及不同pH条件对酸溶液除杂效果和不同反应时间对铜回收率影响。结果表明:在矿浆浓度为20%、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小时,终点pH1.5时,镍浸出率为93.2%、铜浸出率为92.1%,浸出效果较好;酸溶液pH控制为2.5h时,除杂效果最佳;脱铜反应时间为1h时,脱铜率可达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电镀污泥 铜回收 酸溶 除杂 海绵铜
下载PDF
银渣综合回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俊红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1,共2页
介绍了银渣综合回收的试验研究情况,试验所采用的工艺简单,综合回收能力强,金属回收率高,分别为:铜91%、铋91%、银99%。
关键词 银渣 浸出 置换 海绵铜 铋精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