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工程建设弃渣流失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美芝 许兆义 杨成永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6,共3页
铁路工程建设施工期长 ,工程建设产生的弃渣量大且分散 ,极易造成严重的弃渣流失。以胶州—新沂铁路工程窑峪子沟的弃渣为研究对象 ,通过雨后对弃渣流失的观测 ,分析了弃渣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 ,提出了积极的防护建议。
关键词 工程建设 铁路 弃渣流失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弃土场水土流失规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蔡小麟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3年第7期53-54,57,共3页
随着开发建设项目的日益增加,水土流失问题的研究愈发重要。综合目前对公路建设、发电厂兴建等生产建设项目所产生的弃土场、弃渣场的水力侵蚀规律开展的研究,总结其采取的研究方法与试验结果,以期为弃土场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弃土场 建设项目 规律 流失量 降水 弃土性质 堆积特征
下载PDF
高速公路弃土场的水土流失监测及其生态治理 被引量:9
3
作者 卓慕宁 李定强 郑煜基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6-99,共4页
高速公路弃土场边坡的生态治理是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在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弃土场开展水土流失监测研究,探讨了弃土场的水土流失及其生态治理的水土保持效果。结果表明,弃土场水土流失剧烈,侵蚀模数平均为3.24×104t/(km... 高速公路弃土场边坡的生态治理是公路建设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在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弃土场开展水土流失监测研究,探讨了弃土场的水土流失及其生态治理的水土保持效果。结果表明,弃土场水土流失剧烈,侵蚀模数平均为3.24×104t/(km2.a),边坡沟蚀现象明显。采用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des)生态护坡技术治理弃土场边坡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效果显著,坡面土壤流失量比对照小区减少92.24%,边坡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浆砌片石骨架植草护坡措施。因此,高速公路弃土场的水土流失生态治理可大力推广应用香根草生态护坡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弃土场 水土流失 生态治理 香根草
下载PDF
重庆市典型工程堆积体边坡物理力学变化及稳定性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丁文斌 李叶鑫 +1 位作者 史东梅 蒋光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9-115,共7页
以重庆市城镇建设活动形成的典型工程堆积体为研究对象,对工程堆积体边坡物理力学特性和入渗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确定了工程堆积体边坡的危险滑动面及安全系数。在工程堆积体边坡上、中、下设置采样点,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土壤物理力学性... 以重庆市城镇建设活动形成的典型工程堆积体为研究对象,对工程堆积体边坡物理力学特性和入渗特征进行了研究,同时确定了工程堆积体边坡的危险滑动面及安全系数。在工程堆积体边坡上、中、下设置采样点,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土壤物理力学性质分析,采用野外双环入渗法进行入渗过程研究,运用GEO-SLOPE软件分析工程堆积体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1)工程堆积体粒度分布不均匀,且<2mm粒径的含量随着堆放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各工程堆积体分形维数在2.04~2.47之间变化,且表现为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2)工程堆积体饱和含水量随坡位下降呈逐渐增加趋势;入渗率随时间变化呈快速减小、缓慢减小、稳定入渗3个阶段,2m、2a和4a堆积体稳定入渗率分别为4.53,3.17,7.02mm/min。(3)不同堆放时间的工程堆积体剪切力和剪切位移的关系呈硬化型曲线;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在16.43~31.88kPa和2.23°~41.69°之间;不同堆放时间的工程堆积体安全系数均大于1.5,其稳定性大小依次为2a>2m>4a,最危险滑动面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77,2.23,1.66。比较而言,堆放2a的工程堆积体稳定性最好,堆放2m的次之,堆放4a的工程堆积体稳定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工程堆积体 水土流失 物理力学特性 入渗特征 GEO-SLOPE软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