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rared-controlled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被引量:8
1
作者 Ya-Lun Sun Xin-Ge Zhang +2 位作者 Qian Yu Wei-Xiang Jiang Tie-Jun Cui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883-888,M0003,共7页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enables controlling electromagnetic (EM) waves in real time. By programming the states of active device embedded in metasurface element, the EM properties of the digital metasurface can be cha...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enables controlling electromagnetic (EM) waves in real time. By programming the states of active device embedded in metasurface element, the EM properties of the digital metasurface can be changed quickly without redesigning their structures. However, large numbers of long-distance wires are required to connect the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to provide the coded signals from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 when controlling the metasurface at a long distance, which is complicated and inconvenient. Here, we propose an infrared-controlled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that can be programmed remotely. The infrared transceiver is able to switch the coding sequences stored in the FPGA controller, thus controlling the voltage on the varactors integrated in the metasurface. Experiment is performed at microwave frequencies, and the measured results verify that the scattering beams of the metasurface sample can be changed remotely by using infrared ray. The proposed infrared-controlled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 opens up avenues for constructing a new class of remotely-tuning dynamic metasurf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rared-controlled programmable metasurfaces Remotely-tuning beam splitting beam scanning
原文传递
短时互谱法目标尺度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明洲 郝重阳 黄晓文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2003年第4期440-443,共4页
讨论了基于水下高频 ( 2 0~ 3 5 k Hz)目标回波亮点的分裂波束目标尺度识别方法。提出了利用分裂波束双通道短时互谱算法提取水下目标亮点回波方位特征的算法 ,给出了目标回波方位走向的线性拟合估计及目标视在空间张角的估计方法 ,推... 讨论了基于水下高频 ( 2 0~ 3 5 k Hz)目标回波亮点的分裂波束目标尺度识别方法。提出了利用分裂波束双通道短时互谱算法提取水下目标亮点回波方位特征的算法 ,给出了目标回波方位走向的线性拟合估计及目标视在空间张角的估计方法 ,推导了目标视在张角估计方差 ,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 :对于目标长度为1 0 0 m、发射信号 ( CW)的脉宽为 40~ 5 0 ms、舷角为 2 0~ 40°、信噪比为 1 0 d B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声学 水下目标识别 短时互谱法 目标尺度识别 时空频特征
下载PDF
Spin splitting of vortex beams on the surface of natural biaxial hyperbolic materials
3
作者 梁红 宋浩元 +2 位作者 李宇博 于迪 付淑芳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372-381,共10页
We investigated the spin splitting of vortex beam on the surface of biaxial natural hyperbolic materials(NHMs)rotated by an angle with respect to the incident plane. An obvious asymmetry of spatial shifts produced by ... We investigated the spin splitting of vortex beam on the surface of biaxial natural hyperbolic materials(NHMs)rotated by an angle with respect to the incident plane. An obvious asymmetry of spatial shifts produced by the left-handed circularly(LCP) component and right-handed circularly polarized(RCP) component is exhibited. We derived the analytical expression for in-and out-of-plane spatial shifts for each spin component of the vortex beam. The orientation angle of the optical axis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spin splitting between the two spin components, which can be reflected in the simple expressions for spatial shifts without the rotation angle. Based on an α-MoO_(3) biaxial NHM, the spatial shifts of the two spin components with the topological charge were investigated. As the topological charge increases, the spatial shifts also increase;in addition, a tiny spatial shift close to zero can be obtained if we control the incident frequency or the polarization of the reflected beams. It can also be concluded that the maximum of the spin splitting results from the LCP component at p-incidence and the RCP component at s-incidence in the RB-Ⅱ hyperbolic frequency band. The effect of the incident angle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α-MoO_(3) film on spin splitting is also considered. These results can be used for manipulating infrared radiation and optical det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 splitting hyperbolic material vortex beam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下载PDF
线列阵声诱饵模拟尺度目标回波方位特性
4
作者 张仪 李华 《舰船电子工程》 2023年第1期182-185,共4页
针对声自导鱼雷目标识别和分类过程中的目标回波特征提取方法,论文基于目标回波的空间域特征,分析了在线列阵声诱饵中应用分裂波束双通道短时互谱方位提取方法模拟尺度目标回波方位的延展特性和起伏特性,通过仿真验证了线列阵声诱饵可... 针对声自导鱼雷目标识别和分类过程中的目标回波特征提取方法,论文基于目标回波的空间域特征,分析了在线列阵声诱饵中应用分裂波束双通道短时互谱方位提取方法模拟尺度目标回波方位的延展特性和起伏特性,通过仿真验证了线列阵声诱饵可以有效模拟尺度目标的方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列阵声诱饵 分裂波束 尺度目标 方位延展 方位起伏
下载PDF
2D HyperBeam在主动阵列信号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周霖仪 《舰船科学技术》 2009年第6期112-114,共3页
对分裂波束的阵列信号特性进行了分析,对HyperBeam的1D和2D定义及工作原理进行了讨论,给出主动阵列信号处理中基于2D HyperBeam频域检测的信号处理方法。仿真结果表明,2D HyperBeam波束形成使得主瓣束宽得到锐化,同时旁瓣级也有较大幅... 对分裂波束的阵列信号特性进行了分析,对HyperBeam的1D和2D定义及工作原理进行了讨论,给出主动阵列信号处理中基于2D HyperBeam频域检测的信号处理方法。仿真结果表明,2D HyperBeam波束形成使得主瓣束宽得到锐化,同时旁瓣级也有较大幅度降低,在主动阵列信号检测中性能超过常规波束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beam 分裂波束 主动检测
下载PDF
Acoustic beam splitting in a sonic crystal around a directional band gap
6
作者 Ahmet Cicek Olgun Adem Kaya Bulent Ulu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350-355,共6页
Beam splitting upon refraction in a triangular sonic crystal composed of aluminum cylinders in air is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demonstrated to occur due to finite source size, which facilitates circumvention of ... Beam splitting upon refraction in a triangular sonic crystal composed of aluminum cylinders in air is experimentally and numerically demonstrated to occur due to finite source size, which facilitates circumvention of a directional band gap. Experiments reveal that two distinct beams emerge at crystal output, in agreement with the numerical results obtained through the finite-element method. Beam splitting occurs at sufficiently-small source sizes comparable to lattice periodicity determined by the spatial gap width in reciprocal space. Split beams propagate in equal amplitude, whereas beam splitting is destructed for oblique incidence above a critical incidence ang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ic crystal directional band gap source size beam splitting
下载PDF
分裂波束自适应方位分析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明洲 郝重阳 黄晓文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1-34,共4页
主要研究了主动高频声纳(20~35kHz)的体目标识别方法。提出了基于水下分裂波束布阵体制下,目标短时方位特征的自适应提取方法,利用分裂波束双通道的自适应结构,克服了目标回波多卜勒对自适应短时方位(相位)的影响,提高了抗噪声性能。... 主要研究了主动高频声纳(20~35kHz)的体目标识别方法。提出了基于水下分裂波束布阵体制下,目标短时方位特征的自适应提取方法,利用分裂波束双通道的自适应结构,克服了目标回波多卜勒对自适应短时方位(相位)的影响,提高了抗噪声性能。同时利用目标方位走向特征向量,给出了体目标的目标视在张角估计值,做为识别判据。文章给出了目标方位走向的提取方法、试验结果,同时给出了目标视在张角估计方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裂波束 自适应 主动声纳 识别
下载PDF
Beam Splitting in Induced Inhomogeneous Media
8
作者 WANG Chun-Fang BAI Yan-Feng +1 位作者 GUO Hong-Ju CHENG Jing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6期155-158,共4页
We study the spatial behavior of a deflected beam in a coherent A-type three-level atomic medium with an inhomogeneous control laser.When the Rabi coupling by the control laser is in a Gaussian profile,the spatialdepe... We study the spatial behavior of a deflected beam in a coherent A-type three-level atomic medium with an inhomogeneous control laser.When the Rabi coupling by the control laser is in a Gaussian profile,the spatialdependent refraction index of the atomic medium will result in a beam splitting as well as the deflection of the slow probe light under 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In terms of the phas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plitting beams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splitting,the possible interpretation of the splitting is given in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ORY splitting beam
下载PDF
Design of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 for Implementing Optical Interconnects and Beam Splitting
9
作者 CHEN Yansong LI Dehua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8期457-460,共4页
A design approach for optical interconnect system and beam splitting composed of a phase-only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is described.The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is of 16 phase levels,so its efficiency may reach ... A design approach for optical interconnect system and beam splitting composed of a phase-only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is described.The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is of 16 phase levels,so its efficiency may reach very high.Three examples of interconnect and beam splitting patterns are carried out with this design approach and the satisfactory results are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litting ELEMENT beam
下载PDF
红外线治疗仪中宽波段带通滤光片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冬梅 刘爽 +2 位作者 付秀华 张静 何松霖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共6页
研究了一种用于红外线治疗仪的新型滤光片.该滤光片通过对红外线治疗仪光源所发出的光进行选择性滤波,能够降低部分波段光的承载能量,提高治疗仪的安全使用性能.针对红外线治疗仪对滤光片的使用要求,选择Ti3O5和SiO2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 研究了一种用于红外线治疗仪的新型滤光片.该滤光片通过对红外线治疗仪光源所发出的光进行选择性滤波,能够降低部分波段光的承载能量,提高治疗仪的安全使用性能.针对红外线治疗仪对滤光片的使用要求,选择Ti3O5和SiO2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采用电子束加热蒸发方式,配合离子辅助淀积技术,利用石英晶控控制法对膜层厚度进行监控,通过反复优化各项工艺参量,制备出在600~1 200nm波段平均透过率高于92%,300~550nm、1 270~2 000nm波段平均透过率低于2%的宽波段带通滤光片.研究中运用“拆分技术要求”的设计思想,对颜色片进行双面镀制,解决了单面膜层过厚难以制备的问题,降低了制备难度,易于批量生产.测试结果表明,该滤光片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通滤光片 膜系设计 拆分技术要求 红外线治疗仪 电子束蒸发 离子辅助淀积技术 石英晶控控制法
下载PDF
Wollaston式对称分束偏光棱镜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旭 吴福全 +3 位作者 彭捍东 郝殿中 张霞 闫斌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2,共2页
基于Wollaston棱镜的结构,给出了对称分束偏光棱镜的一种新的设计,即通过修正光束的出射端面来实现对称分束。给出了出射端面的修正角与棱镜的结构角之间的关系式。以632.8nm波长为例分析了出射端面的修正角与棱镜的结构角之间的关系曲... 基于Wollaston棱镜的结构,给出了对称分束偏光棱镜的一种新的设计,即通过修正光束的出射端面来实现对称分束。给出了出射端面的修正角与棱镜的结构角之间的关系式。以632.8nm波长为例分析了出射端面的修正角与棱镜的结构角之间的关系曲线,并且分析了此修正角与波长的关系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光学 偏光分束镜 WOLLASTON棱镜 对称分束
下载PDF
基于偏振分光棱镜的高精度偏振分光系统 被引量:8
12
作者 罗敬 刘东 +7 位作者 徐沛拓 白剑 刘崇 汪凯巍 杨甬英 唐培钧 成中涛 刘艳阳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3-239,共7页
针对现有普通偏振分光棱镜(PBS)消光比低、偏振串扰等不足,提出一种由PBS和偏振片构成的高精度偏振分光系统。在PBS的反射通道和透射通道插入偏振片,并调整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以便最大程度地抑制偏振串扰。理论计算和数值仿真一致表明... 针对现有普通偏振分光棱镜(PBS)消光比低、偏振串扰等不足,提出一种由PBS和偏振片构成的高精度偏振分光系统。在PBS的反射通道和透射通道插入偏振片,并调整偏振片的透光轴方向,以便最大程度地抑制偏振串扰。理论计算和数值仿真一致表明,该偏振分光系统能够实现更高精度的偏振分光。实验测得,当入射光强度比为-47.5dB时,普通PBS的偏振分光误差为57.3%,添加了偏振片的偏振分光系统的偏振分光误差为14.3%;而当入射光强度比为47.8dB时,普通PBS的偏振分光误差为15.5%,添加了偏振片的偏振分光系统的偏振分光误差为8.6%。提出的偏振分光系统简单实用,可广泛应用于偏振光学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偏振分光 偏振激光雷达 偏振串扰 偏振分光棱镜 偏振分光精度
原文传递
激光导星共孔径发射接收的偏振分光效率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叶一东 易亨瑜 +4 位作者 雒仲祥 彭勇 向汝建 李建民 苏毅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301-1304,共4页
在地平式折轴望远镜上开展自适应光学瑞利激光导星实验 ,研究了信标光束同孔径发射和接收偏振分光技术。基于镜面膜层复振幅反射特性 ,采用琼斯矩阵描述方法 ,建立了偏振分光物理模型 ,研究了共孔径发射和接收偏振耦合分光的效率问题 ,... 在地平式折轴望远镜上开展自适应光学瑞利激光导星实验 ,研究了信标光束同孔径发射和接收偏振分光技术。基于镜面膜层复振幅反射特性 ,采用琼斯矩阵描述方法 ,建立了偏振分光物理模型 ,研究了共孔径发射和接收偏振耦合分光的效率问题 ,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由于镜面膜层对s光和p光的相位延迟差异 ,系统偏振分光效率随着望远镜的方位角旋转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同时也受望远镜天顶角变化的影响。在研究光路反射镜相位延迟对往返分光效率影响规律的基础上 ,提出了提高地平式折轴望远镜激光导星共孔径发射和接收偏振分光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激光导星 偏振分光 分光效率 地平式折轴望远镜
原文传递
太赫兹多波束调控反射编码超表面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若彤 李九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3-131,共9页
已报道的大多数编码超表面仅利用相位或幅度编码进行电磁波调控,限制了太赫兹波调控灵活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反射超表面单元,通过相位编码构造超表面,在圆极化波入射下获得反射波束分裂和偏转功能,实现对圆极化波束的灵活调控;同一超表面... 已报道的大多数编码超表面仅利用相位或幅度编码进行电磁波调控,限制了太赫兹波调控灵活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反射超表面单元,通过相位编码构造超表面,在圆极化波入射下获得反射波束分裂和偏转功能,实现对圆极化波束的灵活调控;同一超表面单元结构利用幅度编码构造超表面在线极化太赫兹波入射下,实现空间成像功能.通过相位编码和幅度编码结合构造超表面,提高了对太赫兹波操控的灵活性,该编码超表面构造思路可以为太赫兹器件设计提供一种全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太赫兹分束 波束偏转 太赫兹成像
下载PDF
铁路客站预制装配式站台雨棚结构设计
15
作者 鲍本林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9期86-90,共5页
以白银南站的装配式站台雨棚结构设计为切入点,介绍了装配式结构构件的拆分。对于装配式构件的节点连接,采用在现浇构件端部设置钢筋混凝土牛腿,并在牛腿顶面布置板式橡胶支座的方式来实现。通过多遇地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计算分析... 以白银南站的装配式站台雨棚结构设计为切入点,介绍了装配式结构构件的拆分。对于装配式构件的节点连接,采用在现浇构件端部设置钢筋混凝土牛腿,并在牛腿顶面布置板式橡胶支座的方式来实现。通过多遇地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结构计算分析,验证了该工程设计满足“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最后,通过设置防落梁及变形缝处附加防水层的方式,既解决了地震作用下预制梁体与现浇构件间的碰撞及坠落问题,又避免了变形缝处屋顶渗漏,达到良好的实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雨棚 构件拆分 梁柱节点构造 地震响应分析 防落梁
下载PDF
波束分裂模式检测下的太赫兹稀疏信道估计方案
16
作者 吴君钦 刘小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55-3461,共7页
针对现有的基于共同稀疏信道支持的理想假设的宽带信道估计方案中阵列增益严重损失的问题,提出一种波束分裂模式检测的信道估计改进方案。建立具有时延-相控模拟的混合预编码的宽带太赫兹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模型;通过波束分裂效应... 针对现有的基于共同稀疏信道支持的理想假设的宽带信道估计方案中阵列增益严重损失的问题,提出一种波束分裂模式检测的信道估计改进方案。建立具有时延-相控模拟的混合预编码的宽带太赫兹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模型;通过波束分裂效应估计出信道分量的物理方向,检测出不同子载波的信道支持度,实现每个信道分量的估计。仿真结果表明,与其它信道估计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减少了导频开销,降低了计算复杂度,鲁棒性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增益 波束分裂模式检测 混合预编码 太赫兹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波束分裂效应 信道估计
下载PDF
基于锥形束CT数据的下颌角截骨前后下颌骨形态变化的三维测量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树 上官文松 +5 位作者 张文文 赵杨 希吉日 乔祥 陈赫 吴国平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1年第6期499-504,共6页
目的用锥形束CT数据对下颌骨进行三维测量,探讨下颂角截骨手术对下颌骨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友谊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外科收集下领角肥大进行下颂角弧形截骨联合外板劈除术女性患者20例,年龄20〜35岁... 目的用锥形束CT数据对下颌骨进行三维测量,探讨下颂角截骨手术对下颌骨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友谊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外科收集下领角肥大进行下颂角弧形截骨联合外板劈除术女性患者20例,年龄20〜35岁、平均25.5岁。将手术前、手术后10 d、手术后6个月锥形束CT资料导入ProPlan CMF 3.01,三维重建后分别测量反映下颌骨形态的7个项目,用SPSS 12.0软件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和配对检验。结果手术前及手术后10 d各项测量指标经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所有测量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下颌角间距、下颌升支长度、角区最大宽度、下颌角外翻角缩小,而下颌体部长度、下领角开张度、下颂骨倾度增大,手术后双侧下颌骨形态基本对称。术后6个月与术后10 d测量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右两侧同一测量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锥形束CT数据三维重建的下颌骨模型可直观全面地显示三维解剖结构,对下颌骨的测量准确可靠,术前应精确规划下颁角截骨术的手术方案,术后定量评估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角肥大 下颌角弧形截骨术 下颌骨外板劈除术 锥形束CT 三维重建 三维测量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偏振分光棱镜的设计和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晟 黄德修 +1 位作者 殷东亮 陈斯杰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49,共4页
一种新型的偏振分光棱镜结构,实现了将偏振态相互垂直的光以不同的角度输入后合为一 束的功能,尤其能与双光纤准直器配合使用。通过计算说明二者角度可相互匹配,并分析了在准直器的角度加工出现小的偏差时,通过微量调节输入光束的方向... 一种新型的偏振分光棱镜结构,实现了将偏振态相互垂直的光以不同的角度输入后合为一 束的功能,尤其能与双光纤准直器配合使用。通过计算说明二者角度可相互匹配,并分析了在准直器的角度加工出现小的偏差时,通过微量调节输入光束的方向能予以补偿。实验将该棱镜用于偏振光合束器和光学环行器等无源器件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棱镜 分光棱镜 光纤准直器 偏振光合束器 光学元源器件
下载PDF
共孔径偏振耦合分光的旋转四分之一波片相位补偿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叶一东 颜宏 +4 位作者 王峰 李建民 李国会 雒仲祥 胡晓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9-752,共4页
在地平式折轴望远镜中开展自适应光学激光导星实验,研究了共孔径发射接收信标激光束偏振耦合分光效率随望远镜方位角和天顶角变化的补偿技术。提出了一种由四分之一波片和法拉第旋光器构成的相位补偿器,通过旋转四分之一波片以实时补偿... 在地平式折轴望远镜中开展自适应光学激光导星实验,研究了共孔径发射接收信标激光束偏振耦合分光效率随望远镜方位角和天顶角变化的补偿技术。提出了一种由四分之一波片和法拉第旋光器构成的相位补偿器,通过旋转四分之一波片以实时补偿由于望远镜旋转导致的光路相位延迟量的变化。数值计算表明,望远镜处于任意方位角和天顶角位置时,通过1°步长旋转四分之一波片,可使补偿后的偏振分光效率理论上达到99.90%以上。实验从原理上定性地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只要测量出镜面的相位延迟,便可计算得到望远镜处于不同方位角和天顶角情况下有效补偿所需的四分之一波片旋转角度,据此可建立实用的旋转波片偏振补偿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激光导星 偏振耦合分光 分光效率 相位补偿
下载PDF
改进型对称分束偏光棱镜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旭 吴福全 +3 位作者 何杰 彭捍东 郝殿中 闫斌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1-672,共2页
为了得到对称分束的偏光棱镜,采用了对常规渥拉斯顿棱镜进行改进的方法,即通过修正o光束的出射端面来实现对称分束。得到了o光束出射端面的修正角与棱镜的结构角之间的关系式。以632.8nm波长为例分析了o光束出射端面的修正角与棱镜的结... 为了得到对称分束的偏光棱镜,采用了对常规渥拉斯顿棱镜进行改进的方法,即通过修正o光束的出射端面来实现对称分束。得到了o光束出射端面的修正角与棱镜的结构角之间的关系式。以632.8nm波长为例分析了o光束出射端面的修正角与棱镜的结构角之间的关系曲线和修正角与波长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此种设计既可实现对称输出,并且具有设计简单,加工方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偏光分束镜 渥拉斯顿棱镜 对称分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