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启蒙的缺失与重建——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35
1
作者 俞吾金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3,共9页
从马克思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形态学时间"即"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时间观念来考察当代中国社会,我们发现它与启蒙时期的欧洲社会在文化心态上应该是"同时代的"。众所周知,启蒙运动发生在18世纪的欧洲,因而... 从马克思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形态学时间"即"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时间观念来考察当代中国社会,我们发现它与启蒙时期的欧洲社会在文化心态上应该是"同时代的"。众所周知,启蒙运动发生在18世纪的欧洲,因而启蒙精神也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课题。然而,从近代中国以降,启蒙精神一直处于边缘的,甚至缺失的状态。在某种意义上,"文革"就是启蒙缺失的一个结果。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中重建启蒙精神,并不意味着重走欧洲人的老路,我们追求的是一种经过反思和修正的启蒙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时间 启蒙精神 缺失 修正 重建
下载PDF
“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从霍克海默到马尔库塞再到哈贝马斯 被引量:6
2
作者 崔永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8-73,共6页
"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共同理论观点。在其创始人霍克海默那里,"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论已成雏形;马尔库塞在继承其前辈思想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的政治倾向及... "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共同理论观点。在其创始人霍克海默那里,"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论已成雏形;马尔库塞在继承其前辈思想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的政治倾向及其充当控制工具的消极作用,使"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理论趋于成熟;哈贝马斯则在考察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及虚假性本质,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新的意识形态的同时,进一步论述了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从而使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论得以系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精神 科学技术 工具理性 意识形态
下载PDF
勇气、自由与人的本性——康德的启蒙精神新解 被引量:7
3
作者 陈高华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3-18,共6页
启蒙是一个始终绕不过去的问题,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因此,要真正地理解启蒙,就得把握住启蒙的精神,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回到康德的文本。以往研究者谈论康德的启蒙精神,多强调自主和理性,但从康德的文本出发,可以... 启蒙是一个始终绕不过去的问题,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因此,要真正地理解启蒙,就得把握住启蒙的精神,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回到康德的文本。以往研究者谈论康德的启蒙精神,多强调自主和理性,但从康德的文本出发,可以发现其中透露出来的启蒙精神体现为三个不同的维度,即勇气、自由和人的本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勇气 自由 人的本性 启蒙精神
下载PDF
在启蒙的地平线上——关于中国语境中的现代性问题的对话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万盛 衣俊卿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17,共13页
近年来,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五四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质疑,如何站在历史高度正确看待五四运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首先,我们要采取事实分析的而不是情绪化和观念化的态度;其次,我们既要看到五四精英所具有的历史局限性... 近年来,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五四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质疑,如何站在历史高度正确看待五四运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首先,我们要采取事实分析的而不是情绪化和观念化的态度;其次,我们既要看到五四精英所具有的历史局限性,又要看到他们的历史贡献;再次,对五四运动的不同态度实质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关系的不同理解,即中国传统文化是否适合现代社会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强调现代性的建构必须有传统文化资源参与其中才能成功,也即“全球化”必须“本土化”;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性作为一套普世化的文化模式和价值观念,是与地方性文化截然不同的体系,地方性文化对现代性只能产生阻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精神 五四运动 现代性
下载PDF
科学与启蒙精神 被引量:4
5
作者 郝苑 孟建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62,共8页
科学与启蒙精神有着紧密的关联。启蒙精神从科学中获得了巨大灵感,包括以自然的权威取代上帝的权威,以人的科学改造传统文化,以科学的理性建构新的社会政治体制。启蒙精神又推动了科学研究纲领的社会化,巩固和发展了科学的社会建制,增... 科学与启蒙精神有着紧密的关联。启蒙精神从科学中获得了巨大灵感,包括以自然的权威取代上帝的权威,以人的科学改造传统文化,以科学的理性建构新的社会政治体制。启蒙精神又推动了科学研究纲领的社会化,巩固和发展了科学的社会建制,增强了科学的社会效用,从而使科学在启蒙精神的感召下走向成熟。启蒙精神以科学的典范作为人类文化的典范,以科学的进步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以科学的解放推进人类社会的解放,从而赋予科学以至高无上的文化使命和社会使命。科学与启蒙精神的关系,是理解西方科学文化的动力、目的、意义和价值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启蒙精神 典范 进步 解放
原文传递
启蒙或反启蒙——中国语境下对启蒙的反思 被引量:1
6
作者 熊艳艳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45-48,176,共5页
启蒙的悖论所引起的困境业已显现在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中。面对陷入困境的启蒙,简单地质疑、否定、反对启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应该把启蒙视为人类走向进步、文明的精神诉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启蒙在中国还远未完成,还需要继续进... 启蒙的悖论所引起的困境业已显现在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中。面对陷入困境的启蒙,简单地质疑、否定、反对启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应该把启蒙视为人类走向进步、文明的精神诉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启蒙在中国还远未完成,还需要继续进行下去。但同时也必须警惕这种生发于西方语境中的启蒙和现代性所带有的西方中心主义影响,进而打破西方话语操控下的现代性标准,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可以弥补启蒙理性弊端的成分从而让启蒙精神和现代性成为符合中国文化及民族性的价值尺度,以便彻底实现中国的启蒙和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 反启蒙 启蒙理性 工具理性 启蒙精神
下载PDF
“小人物”与“大世界”——读池莉小说《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被引量:2
7
作者 康南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81-84,共4页
池莉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体现出了新写实小说的鲜明特色,还原了武汉市民的生活图景。池莉笔下的这群"小人物"平凡却不枯涩,在极端的生活环境和平淡的生活中也饱含了饮食男女间的爱情、... 池莉作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体现出了新写实小说的鲜明特色,还原了武汉市民的生活图景。池莉笔下的这群"小人物"平凡却不枯涩,在极端的生活环境和平淡的生活中也饱含了饮食男女间的爱情、琐碎日常中的亲情、市民群体间的温情以及新时代青年们的友情。池莉对日常生活小事件、小人物关注的背后是其浓厚的生命意识,她极力张扬一种自然自在的生命观,具体表现为在写作中去阶级化的写作立场,以及对传统文学启蒙精神的变革与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莉 “小人物” 生命意识 启蒙精神
下载PDF
回归贝林 被引量:2
8
作者 邓子滨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7年第3期138-146,共9页
回归贝林,就是要回归古典学派,提倡以客观的、形式的、价值无涉的构成要件为基础的犯罪构成体系;回归贝林,就是要肃清实证学派对古典学派的反叛,重塑刑法古典学派的丰碑,践履启蒙精神所倡导的刑事法治;以法律限制权力,保障国民自由,防... 回归贝林,就是要回归古典学派,提倡以客观的、形式的、价值无涉的构成要件为基础的犯罪构成体系;回归贝林,就是要肃清实证学派对古典学派的反叛,重塑刑法古典学派的丰碑,践履启蒙精神所倡导的刑事法治;以法律限制权力,保障国民自由,防范国家走上专制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林 古典学派 实证学派 启蒙精神 刑事法治
下载PDF
八十年代:“新启蒙”背景下的苦难叙事 被引量:1
9
作者 毕光明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35,共8页
无论从叙事对象还是叙事主体来看,上世纪80年代的苦难叙事都带有深沉的人道主义情愫。这种人道主义属性,明显继承了"五四"人的文学的传统,也可以看到西方人文主义文学精神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苦难叙事自然地具有启蒙主义精... 无论从叙事对象还是叙事主体来看,上世纪80年代的苦难叙事都带有深沉的人道主义情愫。这种人道主义属性,明显继承了"五四"人的文学的传统,也可以看到西方人文主义文学精神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苦难叙事自然地具有启蒙主义精神。书写苦难,是对人遭受身体和精神痛苦的同情与悲悯,也是对社会正义的期待和认同,它的潜话语是在这个世界上,人的生存和幸福才是最高的准则。这样的苦难书写,反过来也推动了上世纪80年代人的发现的启蒙思潮的澎湃向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年代 新启蒙 反思文学 苦难叙事 启蒙主义精神
下载PDF
论刘慈欣科幻小说“启蒙精神”的三个维度
10
作者 王佳伟 夏雨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9-74,共6页
刘慈欣的作品继承了五四启蒙所强调的救亡、解放、反叛等主题,以期打破人性的麻木。此外,他还试图剥离“启蒙”所带有的工具性、实用性特质,去高扬一种基于现实社会发展之上的科学理性精神。这是从后现代理论的角度,对启蒙以来的现代体... 刘慈欣的作品继承了五四启蒙所强调的救亡、解放、反叛等主题,以期打破人性的麻木。此外,他还试图剥离“启蒙”所带有的工具性、实用性特质,去高扬一种基于现实社会发展之上的科学理性精神。这是从后现代理论的角度,对启蒙以来的现代体系提出质疑而产生的思辨策略,是“不屈服于‘启蒙的讹诈’”态度。刘慈欣借“未来”观照“当下”,将个体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联系,对科学技术发展造成的人性“异化”与人类生存危机这一宏观问题进行了反思。刘慈欣以科学和人性为根本构建起了其小说宇宙背景下的宏大叙事,并以科幻文学为底构建起了一套后现代启蒙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慈欣 新科幻小说 启蒙精神
下载PDF
分化与弱化——试论1990年代探索戏剧启蒙精神之表征
11
作者 李汇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23-129,共7页
在20世纪90年代,探索戏剧作家在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语境中开始了不可避免的分化。创作的分化,是启蒙精神萎缩的表现。但是,精神言说的命运在使人困惑的同时,并没有终结,戏剧的启蒙精神也没有中止。对于具有启蒙精神的戏剧,我们所希望... 在20世纪90年代,探索戏剧作家在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语境中开始了不可避免的分化。创作的分化,是启蒙精神萎缩的表现。但是,精神言说的命运在使人困惑的同时,并没有终结,戏剧的启蒙精神也没有中止。对于具有启蒙精神的戏剧,我们所希望的是这样一种姿态——退守,而不是销声匿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戏剧 分化 弱化 启蒙精神 90年代
下载PDF
启蒙意识与实证精神光照下的课题式科幻创作——评刘兴诗科幻小说
12
作者 王一平 《科普研究》 2013年第1期74-80,共7页
刘兴诗乃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往往体现出一种鲜明的启蒙精神,以及通过实证研究与科学技术来振兴国族的强烈愿望;此外,刘兴诗的作品还受到其所处的学院体制环境的影响,形成了"... 刘兴诗乃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往往体现出一种鲜明的启蒙精神,以及通过实证研究与科学技术来振兴国族的强烈愿望;此外,刘兴诗的作品还受到其所处的学院体制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一事一文"的类课题研究式的写作模式。同时,刘作在选材上偏好各国的历史、地理题材,并多将史、地内容相结合,辅之以奔腾的想象力、巧妙的悬念设计和浪漫主义笔法。由此,刘兴诗的小说确立了中国"硬科幻"的某种标准,拓展了科幻小说的题材领域,提升了写作技巧,为一个时代的科幻小说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刘兴诗小说的此类特色在其名作《美洲来的哥伦布》中得到了颇为充分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兴诗 科幻小说 启蒙精神 实证主义 课题研究
原文传递
走向自由与理性的主体性教育——“启蒙”精神对我国教育之启示
13
作者 马鹏巍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20,共3页
自由与理性的主体性教育是对传统灌输式教育的颠覆,对师生双方自主发展与自我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积极探求通往自由与理性的教育之路,对教师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启蒙精神 主体性教育 自由与理性 现实教育
下载PDF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启蒙精神”缘由探析
14
作者 张春艳 《宜宾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48-49,共2页
法兰克福学派无情揭露和批判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病,以社会批判理论而闻明于世。他们认为,“启蒙精神”虽然给人类带来文明与进步,推动了发达工业社会的进程。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启蒙精神”已经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法兰克福学派无情揭露和批判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病,以社会批判理论而闻明于世。他们认为,“启蒙精神”虽然给人类带来文明与进步,推动了发达工业社会的进程。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启蒙精神”已经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必须对启蒙精神、科学技术进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兰克福学派 启蒙精神 技术理性
下载PDF
康德“自主性”概念及其超越 被引量:7
15
作者 董山民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626-631,共6页
在有关现代性的讨论中,标志性的概念"理性"已经被人们解构,但是另一概念"成熟"及其相关的词汇"自主性"则被学人忽略。自主性在康德的视野中是摆脱监护和控制状态实现启蒙的重要预设。福柯不满意康德的普... 在有关现代性的讨论中,标志性的概念"理性"已经被人们解构,但是另一概念"成熟"及其相关的词汇"自主性"则被学人忽略。自主性在康德的视野中是摆脱监护和控制状态实现启蒙的重要预设。福柯不满意康德的普遍理性概念,从而引进历史本体论来批判理性及其公开运用的可能性.在对理性进行拆解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自主性的背谬。自主性在中国现代性和后现代皆有体现的语境中,有其特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自主性 理性 立法 启蒙精神 自我创造
下载PDF
鲁迅精神与21世纪中国文学
16
作者 周成平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54-57,共4页
鲁迅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学的宝贵财富。 2 1世纪的当代中国文学应该努力继承鲁迅留下的丰富遗产 ,当前尤其应在学习和弘扬鲁迅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
关键词 21世纪 鲁迅精神 中国文学 现实主义 批判精神 独立人格精神
下载PDF
试析中国古代狱政文化的基本精神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永东 《北方法学》 2010年第6期133-139,共7页
"仁道"精神与"教化"精神构成了中国古代狱政文化的基本精神,并且在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以同情和怜悯的态度对待监狱行刑及罪犯改造等方面与现代的"人道主义"也有相通之处。这对我们今天建构一种体现人道... "仁道"精神与"教化"精神构成了中国古代狱政文化的基本精神,并且在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以同情和怜悯的态度对待监狱行刑及罪犯改造等方面与现代的"人道主义"也有相通之处。这对我们今天建构一种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狱政文化也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狱政文化 仁道精神 教化精神
下载PDF
试论江南文化的启蒙精神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发贵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1-14,共4页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乡江南,其文化富灵性与诗意,在独抒胸臆中,也往往洋溢着理性品格、批判意识和启蒙精神。对社会俗见、对经籍、对圣贤成说,江南智者常持反思的态度,独立的见解,显示出可贵的自由思想的风骨。
关键词 江南文化 批判意识 启蒙精神
下载PDF
超越启蒙时代精神 被引量:1
19
作者 E.莫兰 陈一壮 《系统科学学报》 CSSCI 2013年第4期7-9,27,共4页
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把人类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使理性大放光华,但也坠入理性崇拜之中兼有成就和缺失。片面的理性忽略人类的人性存在和用简单性思维方式看待事物,这造成近现代史上新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现在需要超越启蒙时代精神... 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把人类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使理性大放光华,但也坠入理性崇拜之中兼有成就和缺失。片面的理性忽略人类的人性存在和用简单性思维方式看待事物,这造成近现代史上新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现在需要超越启蒙时代精神,把理性与人类的人文精神价值结合起来,并建立起适应复杂世界的复杂性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运动精神 理性 人性 复杂性思维方式
原文传递
现代启蒙精神的式微与大众娱乐理念的狂欢——论新世纪的第五代导演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冀川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8-153,共6页
现代启蒙精神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之魂,第五代导演在八十年代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用特有的影像和镜头传递了这一精神。但是到了新世纪,在第五代导演那里,个性意识丧失、批判意识疏离、人道主义精神迷失,与此相对应的是票房为王、游戏性和... 现代启蒙精神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之魂,第五代导演在八十年代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用特有的影像和镜头传递了这一精神。但是到了新世纪,在第五代导演那里,个性意识丧失、批判意识疏离、人道主义精神迷失,与此相对应的是票房为王、游戏性和纵"娱"主义的追求。在第五代导演的引领下,中国电影中历史和现实的真实正变得越来越遥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启蒙精神 游戏性 纵“娱”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