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4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神经后支性腰痛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56
1
作者 陈志伸 邵振海 +1 位作者 朱青安 钟世镇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4年第2期116-118,共3页
在8具新鲜成人尸体上解剖了腰段脊神经后支及其分支的走行与毗邻关系,并测定了后支在腰椎三维运动时所受的拉力。结果表明:1、后支从发出至过横突点是最易受损伤的部位。2、腰2后支所受牵拉力最大,最易受损伤。3、当腰椎不稳时,易发生... 在8具新鲜成人尸体上解剖了腰段脊神经后支及其分支的走行与毗邻关系,并测定了后支在腰椎三维运动时所受的拉力。结果表明:1、后支从发出至过横突点是最易受损伤的部位。2、腰2后支所受牵拉力最大,最易受损伤。3、当腰椎不稳时,易发生后支性腰痛。4、X线片上有腰椎椎体后缘重影,双侧小关节间隙不对称,双侧椎弓根不对称等阳性发现是后支性腰痛诊断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脊神经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神经根型颈椎病压痛部位分布及其与神经节段的关系 被引量:26
2
作者 于杰 朱立国 +9 位作者 房敏 林定坤 李俊杰 洪毅 王平 高景华 王尚全 王乾 魏戌 甄朋超 《环球中医药》 CAS 2011年第4期250-252,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压痛部位分布特征及其与神经节段的关系。方法本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80例(剔除3例),研究者以拇指逐次按压患者颈肩部进行压痛的体格检查,并参照主要颈肩压痛点记录压痛点。采用关联规则的研究方法作神经根节段...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压痛部位分布特征及其与神经节段的关系。方法本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80例(剔除3例),研究者以拇指逐次按压患者颈肩部进行压痛的体格检查,并参照主要颈肩压痛点记录压痛点。采用关联规则的研究方法作神经根节段与压痛部位作相关性分析。结果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主要发病的神经根为C6(53·04%)、C5(24·53%)、C7(18·87%)。神经根节段与压痛部位的关联分析显示压痛部位集中于受累神经根节段棘突旁、斜方肌颈肩移行部即肩井穴、斜方肌颈肩移行部即肩井穴)、肩胛骨上角即肩胛提肌止点等部位。结论压痛点的检查与分析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压痛 脊神经
下载PDF
经皮穿刺冷冻腰神经后支治疗腰痛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9
3
作者 汤事能 邵振海 胡耀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8-20,共3页
在15具成人尸体和6套成人骨架上,观测了腰神经后支。结合冷冻腰神经后支止痛术式,按本文提供的表面投影数据,垂直刺入4~5cm,即能贴近各腰神经的后支。对 L_5神经后支的穿刺,应在骶骨上关节突下内或 L_5神经横突占内下方1.5cm 处进针。
关键词 脊神经 冷冻外科 腰痛 解剖
下载PDF
免疫组化法鉴别感觉与运动神经纤维 被引量:17
4
作者 顾晓松 陈昌富 +1 位作者 张沛云 严志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9-121,共3页
实验用新西兰大白兔6只,取脊神经根,神经干、肌支和皮支,即刻作冰冻切片。切片与抗体液孵育20min;然后再与酶联A蛋白液孵育20min;最后将切片与二氨基联苯胺成色反应5min。光镜下观察,感觉神经纤维呈深染的阳性反应,而运动神经纤维和其... 实验用新西兰大白兔6只,取脊神经根,神经干、肌支和皮支,即刻作冰冻切片。切片与抗体液孵育20min;然后再与酶联A蛋白液孵育20min;最后将切片与二氨基联苯胺成色反应5min。光镜下观察,感觉神经纤维呈深染的阳性反应,而运动神经纤维和其它神经组织以及对照组均为阴性反应。结果表明,免疫染色技术可准确、快速地显示神经干中的感觉神经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 感觉神经单抗 免疫组化法
下载PDF
非特异性腰痛的对因治疗 被引量:20
5
作者 靳安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057-1060,共4页
非特异性腰痛是长期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目前存在着诊断混乱、疗效差的状况。为了明确病因以及做到对因治疗,我院进行了长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并做了大量的文献调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几类非特异性腰痛的病因诊断及对因治疗措施。(1)... 非特异性腰痛是长期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目前存在着诊断混乱、疗效差的状况。为了明确病因以及做到对因治疗,我院进行了长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并做了大量的文献调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几类非特异性腰痛的病因诊断及对因治疗措施。(1)脊神经后支综合征:因脊神经后支主干受机械刺激所致,治疗方法有液氮冷冻脊神经后支等。(2)腰椎间盘源性腰痛:由于腰椎间盘变性所致,可行腰椎间盘切除。(3)小关节综合征:小关节本身病变引发腰痛的情况很少,多数是由于小关节脱位刺激了旁边的脊神经后支所致。治疗方法同脊神经后支综合征。(4)腰椎不稳:由椎间连接松弛所致,可行腰椎融合。(5)棘上棘间韧带损伤:因棘间韧带损伤所致,疗法有封闭加小针刀松解术等。(6)内脏源性腰痛:是盆腔疾患的牵涉性痛,治疗原发病是关键。此几类非特异性腰痛的病因诊断及对因治疗措施供同行参考、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因治疗 非特异性腰痛 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腰椎间盘源性腰痛 小关节综合征 腰椎不稳 内脏源性腰痛
下载PDF
C形臂X线引导下针刀切断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腰椎关节突骨关节炎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卢笛 徐卫星 +3 位作者 丁伟国 郭峭峰 马苟平 祝卫民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3期214-217,共4页
目的:研究C形臂X线引导下针刀切断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治疗腰椎关节突骨关节炎引起的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治疗腰椎关节突骨关节炎的下腰痛患者60例,年龄39~73岁,平均61.9岁;病史6~120个月,平均18.9个月。将患... 目的:研究C形臂X线引导下针刀切断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治疗腰椎关节突骨关节炎引起的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治疗腰椎关节突骨关节炎的下腰痛患者60例,年龄39~73岁,平均61.9岁;病史6~120个月,平均18.9个月。将患者分为两组,30例采用C形臂X线引导下针刀切断脊神经后内侧支治疗(针刀组),30例采用C形臂X线引导下腰椎关节突关节局部封闭治疗(局封组),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12、26周进行JOA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9);治疗后1周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且局封组的改善率优于针刀组,其中针刀组(58.73±18.20)%,局封组(71.10±22.19)%;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9),两组的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针刀组(50.09±19.33)%,局封组(48.70±18.36)%);治疗26周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针刀组的改善率优于局封组,其中针刀组(48.56±28.24)%,局封组(15.62±11.23)%。结论:针刀切断脊神经后内侧支比腰椎关节突关节局部封闭治疗腰椎关节突骨关节炎具有更远期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脊神经 骨关节炎 腰椎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下颈椎经关节螺钉和Magerl侧块螺钉与脊神经关系的解剖学比较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观燚 徐荣明 +1 位作者 马维虎 阮永平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965-969,共5页
目的对比下颈椎经关节螺钉和Magerl侧块螺钉固定技术神经根(前支和后支)损伤的潜在风险。方法应用经关节螺钉和Magerl侧块螺钉两种固定技术,固定C_(3-7)节段,每种技术使用2具标本和20枚螺钉。使用直径为3.5mm、长度为20mm的螺钉进行过... 目的对比下颈椎经关节螺钉和Magerl侧块螺钉固定技术神经根(前支和后支)损伤的潜在风险。方法应用经关节螺钉和Magerl侧块螺钉两种固定技术,固定C_(3-7)节段,每种技术使用2具标本和20枚螺钉。使用直径为3.5mm、长度为20mm的螺钉进行过度穿透侧块腹侧皮质固定。仔细解剖颈部的前侧方,观察螺钉与脊神经前、后支的关系。结果下颈椎经关节螺钉固定技术总体神经损伤比例(45%)明显低于Magerl侧块螺钉固定技术(9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关节螺钉和Magerl侧块螺钉固定技术引起的神经损伤均最多见于脊神经后支,分别为25%和45%。结论经关节螺钉固定技术神经根损伤的风险低于Magerl侧块螺钉固定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 经关节螺钉 侧块螺钉 脊神经 解剖学
原文传递
C_7神经移位重建截瘫双下肢功能的实验研究及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树锋 周忠水 +5 位作者 吕站辉 张高孟 路培法 王明山 张克民 孔令贵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79-482,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桡神经移位修复股神经,重建股四头肌功能的效果,并应用C7神经根移位,通过长段神经桥接修复股神经,重建截瘫患者双下肢的部分功能。方法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两组。A组:将左侧桡神经切断,近端牵至锁骨下切口内,经吻合血管的... 目的观察大鼠桡神经移位修复股神经,重建股四头肌功能的效果,并应用C7神经根移位,通过长段神经桥接修复股神经,重建截瘫患者双下肢的部分功能。方法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两组。A组:将左侧桡神经切断,近端牵至锁骨下切口内,经吻合血管的坐骨神经进行桥接,一期修复同侧股神经;B组:行桡神经与桥接神经吻合,术后3个月再切断同侧股神经并与桥接神经吻合。观察指标为电生理、股四头肌湿重恢复率、肌纤维截面积恢复率、有髓神经纤维通过率及截面积恢复率。临床上应用C7神经根为动力神经源,将胫神经自小腿远端切断并向近端游离至臀部,应用带血管蒂的胫神经反转至颈部与C7神经吻合,待胫神经自颈部再生到臀部后,再将胫神经与股神经吻合来治疗2例截瘫患者。结果B组股四头肌湿重、肌纤维截面积恢复率均优于A组;两组有髓神经纤维通过率、截面积恢复率及肌肉复合动作电位波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例随访41个月,左侧股四头肌肌力恢复至4-级,右侧3级;另1例随访24个月,双侧股四头肌肌力恢复至2-级。结论周围神经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C7移位分期修复股神经可重建截瘫患者下肢的部分感觉、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 股四头肌 临床应用 截瘫患者 胫神经 桡神经 重建 恢复率 桥接 再生能力
原文传递
人的周围神经拉伸强度测定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海 师江明 李国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87-190,共4页
本文取材于7具男性成年尸体,98条周围神经,进行拉伸强度的测试,得出视神经、动眼神经、上颌神经、迷走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及坐骨神经的拉伸强度数值,发现脑神经与脊神经之间,拉伸强度存在明显的差别。迷走神经与脊神经的拉伸强度几... 本文取材于7具男性成年尸体,98条周围神经,进行拉伸强度的测试,得出视神经、动眼神经、上颌神经、迷走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及坐骨神经的拉伸强度数值,发现脑神经与脊神经之间,拉伸强度存在明显的差别。迷走神经与脊神经的拉伸强度几乎完全相同。尽管神经是粘弹性材料,但通过测试其拉伸强度,还是表现出一定的集中趋势,符合生物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拉伸强度 测定
下载PDF
腰骶神经根的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徐林 洪毅 万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52-254,共3页
采用动物腰骶神经根和人体新鲜腰骶神经后根标本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发现电刺激诱发痉挛的后根小束的神经纤维为 AchE 反应阳性,高位后根内感觉和肌支传入纤维相混合,不利于手术中进行电刺激选择。本研究结果为临床选择性腰骶神... 采用动物腰骶神经根和人体新鲜腰骶神经后根标本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发现电刺激诱发痉挛的后根小束的神经纤维为 AchE 反应阳性,高位后根内感觉和肌支传入纤维相混合,不利于手术中进行电刺激选择。本研究结果为临床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的手术部位和电刺激选择的必要性等问题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 腰骶神经后根 组织化学
下载PDF
DESS与MEDIC磁共振序列在腰骶部脊神经成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泮智勇 许茂盛 +2 位作者 丁雪委 王世威 喻迎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4期581-584,共4页
目的评价双回波稳态进动(dual echo steady state,DESS)序列与多回波数据图像重合(multi echo data im-age combination,MEDIC)序列在腰骶部脊神经的显示情况及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腰疾患者行腰椎MRI常规序列(矢状位T1WI,T2WI,... 目的评价双回波稳态进动(dual echo steady state,DESS)序列与多回波数据图像重合(multi echo data im-age combination,MEDIC)序列在腰骶部脊神经的显示情况及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腰疾患者行腰椎MRI常规序列(矢状位T1WI,T2WI,横轴位T2WI),双回波稳态进动(DESS)序列和多回波数据联合(MEDIC)序列扫描,DESS序列和MEDIC序列的所有图像均用3D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后处理,由2位高级职称MRI影像诊断医师通过对MIP重建后图像所显示的腰骶部脊神经的形态、长度以及脊神经与病变的影像表现,评价DESS序列和MEDIC序列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结果 DESS序列扫描时间较短、空间分辨率及信噪比高、神经分支显示多,获得的原始图像及重建图像可以清晰显示病灶与腰骶脊神经的关系。结论 DESS序列在腰骶脊神经磁共振成像的图像优于MEDIC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 磁共振成像 水激发脉冲
下载PDF
三叉神经和颈神经初级传入纤维在延髓内重叠投射的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佐庆 李惠民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5年第4期272-274,共3页
作者以HRP跨节追踪法研究了三叉神经中的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及下牙槽神经在上部颈髓后角的下行投射和上部颈神经在三叉神经脊束核的上行投射.结果表明: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及下牙槽神经分别向第1,2,3颈髓后角的腹外侧、中间部... 作者以HRP跨节追踪法研究了三叉神经中的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及下牙槽神经在上部颈髓后角的下行投射和上部颈神经在三叉神经脊束核的上行投射.结果表明: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及下牙槽神经分别向第1,2,3颈髓后角的腹外侧、中间部及背内侧投射,第2,3颈神经向脊髓后角的广泛区域投射.此外,在三叉神经尾侧亚核和吻侧亚核也能见到来自上部颈神经的阳性纤维和终末.眶上神经、眶下神经、下牙槽神经及上部颈神经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上部颈髓内的重叠定位投射可能与头面部痛觉的产生和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颈神经 传入纤维 中枢投射 经络
下载PDF
脊神经射频脉冲调节术治疗腰椎源性疼痛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9
13
作者 范顺意 李亦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361-365,共5页
目的:根据目前临床研究证据系统评价脊神经脉冲射频调节治疗腰椎源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收集相关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按照Co... 目的:根据目前临床研究证据系统评价脊神经脉冲射频调节治疗腰椎源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收集相关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的数据用Rev Man 5.2软件及stata 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106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脉冲射频治疗腰椎源性疼痛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镇痛组,治疗终点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脉冲射频组与口服药物、神经阻滞治疗组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在安全性方面相比有较显著优势。结论:脉冲射频治疗方法对于缓解腰椎源性疼痛具有较满意短期及长期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 脉冲射频 神经病理性疼痛 腰椎源性 系统评价
下载PDF
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对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脊神经压迫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丹 陈小宇 +4 位作者 左小华 潘伟 周昌冬 陆小庆 张小兵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4期31-34,46,共5页
目的研究磁共振神经成像(MRN)技术对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脊神经压迫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67例,均行磁共振成像及MRN检查,包括腰椎T1(加权成像)WI矢状位、... 目的研究磁共振神经成像(MRN)技术对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脊神经压迫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67例,均行磁共振成像及MRN检查,包括腰椎T1(加权成像)WI矢状位、T2WI矢状位、T2WI轴位、短时间反转恢复(STIR)序列、三维-多回波恢复梯度回波(3D-MERGE)序列。比较STIR、3D-MERGE序列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脊神经显示评分。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二者对脊神经压迫的诊断效能。结果3D-MERGE序列的SNR、CNR均大于STIR序列,脊神经显示评分等级优于STIR序列(P<0.05)。STIR序列诊断显示,67例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中发生脊神经压迫扭曲6例,3D-MERGE序列诊断显示为9例,手术结果显示为10例。3D-MERGE序列诊断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脊神经压迫的准确度高于STIR序列(P<0.05),二者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N对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脊神经压迫扭曲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为临床脊神经病变的诊治提供科学合理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腰椎骨折 磁共振神经成像技术 脊神经
下载PDF
One Case of Right Posterior Mediastinum Intraneural Hemangioma Misdiagnosed as Neurilemmoma
15
作者 Xiaoxia Tan Ruifen Zhang Liangping Luo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4年第7期30-37,共8页
Although rare, intraneural hemangioma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eripheral nerve lesions. We report on a 59-year-old female patient, who wa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due to the discovery o... Although rare, intraneural hemangioma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eripheral nerve lesions. We report on a 59-year-old female patient, who wa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due to the discovery of bilateral breast masses for 3 months, there was no paresthesia or dyskinesia. The patient accidentally found a mass in the right upper mediastinum while completing a plain chest X-ray, initially suspected as a benign neurilemmoma on CT. Surgical resection and pathological analysis confirmed an intraneural hemangioma. Unexpectedly, the patient developed new-onset right upper limb numbness and paresthesia 3 months post-operatively, probably related to surgical nerve injury. This case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maintaining a broad differential for mediastinal masses, and the potential for iatrogenic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when managing these rare, yet vascular le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neural Hemangioma Mediastinal Tumors spinal nerve
下载PDF
Different protein expression patterns in rat spinal nerves during wallerian degeneration assessed using 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 proteomics profiling 被引量:3
16
作者 Shuai Wei Xue-Zhen Liang +12 位作者 Qian Hu Wei-Shan Wang Wen-Jing Xu Xiao-Qing Cheng Jiang Peng Quan-Yi Guo Shu-Yun Liu Wen Jiang Xiao Ding Gong-Hai Han Ping Liu Chen-Hui Shi Yu W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2期315-323,共9页
Sensory and motor nerve fibers of peripheral nerves have different anatomies and regeneration functions after injury. To gain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biological processes behind these differences, we used a label... Sensory and motor nerve fibers of peripheral nerves have different anatomies and regeneration functions after injury. To gain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biological processes behind these differences, we used a labeling technique termed 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in profiles of spinal nerve tissues from Sprague-Dawley rats. In response to Wallerian degeneration, a total of 626 proteins were screened in sensory nerves, of which 368 were upregulated and 258 were downregulated. In addition, 637 proteins were screened in motor nerves, of which 372 were upregulated and 265 were downregulated. All identified protein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Gene Ontology and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analysis of bioinformatics, and the presence of several key proteins closely related to Wallerian degeneration were tested and verified using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alyses.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only identified in the sensory nerves were mainly relevant to various biological processes that included cell-cell adhesion, carbohydrate metabolic processes and cell adhesion, wherea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only identified in the motor nerves were mainly relevant to biological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the glycolytic process, cell redox homeostasis, and protein folding. In the aspect of the cellular component,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in the sensory and motor nerves were commonly related to extracellular exosomes, the myelin sheath, and focal adhesion. According to the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identified are primarily related to various types of metabolic pathways. In conclusion, the present study screened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to reveal more about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sensory and motor nerves during Wallerian degeneration. The present findings c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point for a futur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 ontology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 motor nerve PROTEOMICS sensory nerve spinal nerve Wallerian degeneration
下载PDF
脊神经脉冲射频联合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远军 黄海兰 +5 位作者 李宁怡 吴文强 李洪广 黄春桥 黎菊 王林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069-1073,共5页
目的:评价脊神经脉冲射频联合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LDH患者均分为脊神经脉冲射频联合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组(治疗组)及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组(对照组),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术后第3天、... 目的:评价脊神经脉冲射频联合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LDH患者均分为脊神经脉冲射频联合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组(治疗组)及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组(对照组),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术后第3天、第1月、第3月、第6月时采用数字评价量表评分(NRS)评估疼痛程度、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椎功能、治疗6月时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相比,两组LDH患者NRS评分和ODI评分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之间NRS评分和ODI评分均表现为治疗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6月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LDH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脊神经脉冲射频联合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且起效快、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 臭氧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脉冲射频 数字评价量表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长针深刺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疼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谢鸿康 傅云其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3期314-316,共3页
目的观察长针深刺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采用长针(75 mm)深刺刺激脊神经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长针深刺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采用长针(75 mm)深刺刺激脊神经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3%,对照组为5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针深刺配合电针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疼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巨刺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电针 脊神经 椎间盘移位
下载PDF
后路减压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向伟 薛栋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051-1055,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于信阳市中心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15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于信阳市中心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15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减压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于术后1个月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评估2组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行X线、CT检测2组患者的伤椎修复指标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固定物断裂及松动、感染及胃肠道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45/50)、100.00%(50/5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263,P<0.05)。术前,2组患者的ASIA分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0.632,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ASIA分级分布情况较术前改善(Hc=22.538、45.637,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ASIA分级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Hc=17.589,P<0.05)。术前,2组患者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Cobb角显著小于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Cobb角显著小于术前、伤椎前缘高度显著大于术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9,P>0.05)。结论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后路减压植骨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可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减压植骨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脊柱骨折 脊髓神经
下载PDF
胸椎旁神经阻滞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邱柳基 侯芝琦 +1 位作者 罗德兴 孙来保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5期64-67,共4页
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是指将局麻药注射到胸椎体两侧、出椎间孔的脊神经根附近,即胸椎旁间隙,达到阻滞胸椎旁脊神经的目的。该技术可引起同侧躯体神经和交感神经阻滞,是单侧条带状的节段性阻滞,所产生的麻醉和镇痛效果类似于单侧硬膜外... 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是指将局麻药注射到胸椎体两侧、出椎间孔的脊神经根附近,即胸椎旁间隙,达到阻滞胸椎旁脊神经的目的。该技术可引起同侧躯体神经和交感神经阻滞,是单侧条带状的节段性阻滞,所产生的麻醉和镇痛效果类似于单侧硬膜外阻滞。在所需阻滞平面的较高或较低水平进行TPVB可获得单侧条带状的节段性阻滞,而且不会引起剧烈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最近的Meta分析结果也表明,相对于其他镇痛方法,TPVB能够提供更好的围术期镇痛且不良反应较少。因此,TPVB已经成为临床胸部、乳腺等手术围术期镇痛的重要方法,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神经阻滞 胸椎旁间隙 脊神经 围术期镇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