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叶瘟对水稻光谱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9
1
作者 吴曙雯 王人潮 +2 位作者 陈晓斌 沈掌泉 史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3-76,84,共5页
本文通过对 4个感染不同等级稻叶瘟的水稻冠层反射光谱进行测试 ,并对光谱反射曲线进行微分分析 ,研究了绿光区、红光区和近红外区反射光谱的变异特征。结果表明 :绿光区、红光区和近红外区的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随病情程度的加重分别呈... 本文通过对 4个感染不同等级稻叶瘟的水稻冠层反射光谱进行测试 ,并对光谱反射曲线进行微分分析 ,研究了绿光区、红光区和近红外区反射光谱的变异特征。结果表明 :绿光区、红光区和近红外区的水稻冠层光谱反射率随病情程度的加重分别呈现下降、上升和下降的趋势 ;绿光吸收边缘的特征波长值发生红移 ,红光吸收边缘和近红外吸收边缘的特征波长值发生蓝移。受害轻时近红外区反射率变化幅度大 ,受害重时绿光区和红光区反射率变化幅度大。本研究为应用遥感技术早期探测稻叶瘟的发生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叶瘟 光谱反射特性 微分光谱 遥感技术 早期诊断 稻瘟病
下载PDF
麦蚜对小麦冠层光谱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乔红波 程登发 +3 位作者 孙京瑞 田喆 陈林 林芙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26,共6页
通过对田间不同程度麦蚜危害的小麦冠层反射光谱测量,研究了各波段反射光谱的变异特征,并对光谱反射曲线进行微分分析。结果表明:在麦蚜危害的初期,近红外反射率明显降低,即陡坡效应受到明显的削弱,随着麦蚜危害程度加重,小麦冠层的反... 通过对田间不同程度麦蚜危害的小麦冠层反射光谱测量,研究了各波段反射光谱的变异特征,并对光谱反射曲线进行微分分析。结果表明:在麦蚜危害的初期,近红外反射率明显降低,即陡坡效应受到明显的削弱,随着麦蚜危害程度加重,小麦冠层的反射率在不同波段有明显下降,尤其在近红外区下降更为显著。利用光谱微分技术,对受麦蚜不同程度危害的小麦冠层反射率求一阶导数,得到红边斜率。结果表明,麦蚜危害后小麦冠层的红边斜率在近红外波段发生剧烈的变化,且随着危害程度的加重其值逐步下降。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别和百株蚜量进行相关及回归分析,并对监测蚜虫敏感波段的选择做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蚜 冠层 小麦 光谱特性 归一化植被指数 光谱反射曲线 危害程度 红外反射率 近红外波段 光谱测量 变异特征 反射光谱 微分分析 近红外区 一阶导数 回归分析 下降 行相关 加重 斜率 红边 田间 蚜虫
下载PDF
基于光谱特征参数的果树树种的遥感识别 被引量:2
3
作者 闫晓勇 王振锡 岳俊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9期28-33,共6页
本研究通过对南疆盆地主栽5种果树(苹果、香梨、核桃、红枣、杏)的冠层光谱数据进行特征参量的选取,旨在提高林果树种的树种分类精度并筛选出用于这5种树种的冠层光谱树种识别的有效特征参量,从而为完善高光谱果树树种识别研究中大量数... 本研究通过对南疆盆地主栽5种果树(苹果、香梨、核桃、红枣、杏)的冠层光谱数据进行特征参量的选取,旨在提高林果树种的树种分类精度并筛选出用于这5种树种的冠层光谱树种识别的有效特征参量,从而为完善高光谱果树树种识别研究中大量数据处理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采用美国PP Systems公司生产的UniSpec-SC(单通道)便携式光谱分析仪对不同树种的冠层进行光谱测量,利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对高光谱数据进行树种识别与有效特征参量的选择。结果表明,采用特征参量进行树种识别的总分类精度可达到86.67%,明显高于全波段参与下的72.00%。逐步判别分析法入选的有效特征参量为蓝边面积、蓝边斜率、黄边面积、近红外平台、红边面积、蓝边位置、黄边位置、红边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冠层光谱反射率 逐步判别分析 特征参量选取
下载PDF
典型块状煤的可见-近红外光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恩 王世博 葛世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17-1723,共7页
因可见-近红外波段反射光谱测试方便,仪器成本较低,适用于在线分析,为此针对煤在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光谱曲线特征规律及其产生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从晋、鲁、宁、吉地区煤矿收集了无烟煤、烟煤、褐煤三大类型中的12种典型煤样,按煤... 因可见-近红外波段反射光谱测试方便,仪器成本较低,适用于在线分析,为此针对煤在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光谱曲线特征规律及其产生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从晋、鲁、宁、吉地区煤矿收集了无烟煤、烟煤、褐煤三大类型中的12种典型煤样,按煤阶从高到低具体包括无烟煤一号、无烟煤二号、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褐煤一号、褐煤二号,在实验室利用地物光谱仪采集了块状煤样在可见-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光谱曲线。通过对光谱曲线特征分析,发现无烟煤的反射光谱曲线整体上趋于水平方向,吸收谷特征不明显,随煤阶的降低,光谱反射率、近红外波段光谱斜率整体上呈增加趋势,较明显的吸收谷特征增多且吸收强度增加,有13个较明显的吸收谷特征波段。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测定了煤样的碳材料结构和矿物成分,煤非晶质性分子结构的芳构化趋势对煤阶升高时光谱反射率降低、反射曲线趋于平缓起到主要作用。当煤阶降低时,以脂肪侧链为主的有机吸收基团的中红外波段基频在近红外波段的倍频和合频产生众多吸收叠加,绝大多数吸收谷特征不明显,相对较为明显的吸收谷产生在1700和2300nm附近。同时含Fe等过渡金属的矿物、H2O、粘土矿物等无机物成分也是煤反射光谱曲线吸收谷特征增多的因素。通过对实验煤样X射线荧光分析(XRF)和工业分析测定了煤样中Fe和Al等矿物元素成分含量和空气干燥基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含量,得出煤反射光谱曲线的近红外波段光谱斜率与挥发分产率、固定碳含量分别呈正、负相关性。H2O谱带吸收深度之和与内在水分含量线性相关性较好,Fe和Al含量与相关波段吸收谷深度之和基本呈线性关系,而主要由有机基团倍频和合频所产生的1700和2300nm附近两处吸收谷深度之和与挥发分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类 可见-近红外光谱 反射率 光谱特征 成分分析
下载PDF
典型煤系岩石的可见-近红外光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恩 王世博 葛世荣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51,89,共8页
为研究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煤岩识别方法,从山西、山东4个煤矿收集了页岩、砂岩、灰岩三大类11种典型煤系岩石,测定了其可见-近红外波段(400~2 450nm)的反射光谱,分析了其矿物、元素组成对反射光谱特征的影响,获得了碳质物质含... 为研究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煤岩识别方法,从山西、山东4个煤矿收集了页岩、砂岩、灰岩三大类11种典型煤系岩石,测定了其可见-近红外波段(400~2 450nm)的反射光谱,分析了其矿物、元素组成对反射光谱特征的影响,获得了碳质物质含量对煤系页岩反射光谱曲线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绝大多数煤系岩石的反射光谱曲线在可见光波段(400~780nm)和短波近红外波段(780~1 100nm)呈现出随波长增加的多重吸收谷。在长波近红外波段(1 100~2 450nm),明显的吸收谷主要集中在1 400,1 900,2 200,2 350nm波长,页岩、灰岩吸收谷的波长相对固定,而不同砂岩吸收谷的波长呈现出多种变化。②除碳质物质含量较高的碳质页岩外,同一煤矿各类煤系岩石与煤的可见-近红外波段反射光谱吸收特征差异明显。③当煤系页岩中碳质物质含量增大时,可见-近红外波段反射光谱曲线的光谱斜率和各明显吸收谷深度均呈先快速减小后趋于平缓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识别 煤系岩石 可见-近红外光谱 反射光谱特征 光谱吸收特征 吸收谷 碳质页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