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圆磨削力测试方法及高速磨削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强 庞静珠 +1 位作者 李蓓智 张电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12,共4页
在砂轮线速度为30~120m/s的磨削条件下,基于陶瓷CBN砂轮,对40Cr进行了高速外圆磨削工艺实验。通过采集磨削力的实验数据,考察了砂轮线速度、工件转速、切深对磨削力的作用机制,以及比磨削能随比磨除率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提高砂轮线速度... 在砂轮线速度为30~120m/s的磨削条件下,基于陶瓷CBN砂轮,对40Cr进行了高速外圆磨削工艺实验。通过采集磨削力的实验数据,考察了砂轮线速度、工件转速、切深对磨削力的作用机制,以及比磨削能随比磨除率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提高砂轮线速度、工件线速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去除能力或改善磨削工件的表面质量等高速磨削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圆磨削力 测试方法 高速磨削特性 比磨除率 比磨削能
下载PDF
温度对生物滤池净化及合浦绒螯蟹存活率和摄饵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书迪 廖永岩 冯国禄 《钦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设计5个温度实验组(18℃、22℃、26℃、30℃、32℃)、添加氯化铵和亚硝酸钠使养殖水环境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分别至1.0mg/L、0.9mg/L的试验条件,探讨了温度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净化效率及合浦绒螯蟹生存摄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 通过设计5个温度实验组(18℃、22℃、26℃、30℃、32℃)、添加氯化铵和亚硝酸钠使养殖水环境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分别至1.0mg/L、0.9mg/L的试验条件,探讨了温度对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净化效率及合浦绒螯蟹生存摄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在18~32℃范围内,氨氮的平均表面去除率(STR)在0.043~0.109 gN/(m^2·d),亚硝酸盐氮的平均表面去除率(SNR)0.008~0.015 gN/(m^2·d)且随温度升高不断增大;在18~22℃温度范围内,STR和SNR的温度系数分别为1.072和1.042;实验进行6d后,合浦绒螯蟹在22~30℃时的存活率在94%以上,显著高于18℃和32℃温度组(p<0.05);温度在26~30℃范围内的合浦绒螯蟹的摄食率显著高于18℃、22℃和32℃(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循环水养殖系统 合浦绒螯蟹(Eriocheir hepuensis) 平均表面去除率 存活率 摄食率
下载PDF
异养条件下双酚基丙烷对小球藻生长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闫龙 章斐 +1 位作者 陈秀荣 王璐 《净水技术》 CAS 2017年第7期45-50,共6页
在1 g/L葡萄糖和BPA共同异养培养普通小球藻的情况下,考察了BPA对小球藻生长特性影响和小球藻对BPA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BPA浓度<10 mg/L时,可促进小球藻的异养生长,而BPA浓度大于10 mg/L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单位量普通小球藻对... 在1 g/L葡萄糖和BPA共同异养培养普通小球藻的情况下,考察了BPA对小球藻生长特性影响和小球藻对BPA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BPA浓度<10 mg/L时,可促进小球藻的异养生长,而BPA浓度大于10 mg/L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单位量普通小球藻对BPA的去除速率(比去除率)与BPA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当BPA浓度为50 mg/L、培养时间为24~48 h时,BPA的最大比去除速率为3.51×10^(-7)mg/(cell·h)。普通小球藻在不同浓度BPA与1 g/L葡萄糖混合培养条件下,其生长动力学中最大比生长速率μ_(max)、最大生物量B_f值皆随BPA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球藻 双酚基丙烷 比去除率 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 最大生物量Bf
下载PDF
不同混凝剂处理高藻水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何文杰 李玉仙 黄廷林 《净水技术》 CAS 2007年第2期17-20,共4页
针对北方某水源有机物和藻类较高这一问题,进行了混凝、气浮,砂滤等常规工艺下FeCl_3和高效聚合铝盐(HPAC)混凝剂对浊度、有机物和藻类去除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低投量下的Fe盐混凝剂去除TOC的效果优于低投量的Al盐,但高投量下却相反... 针对北方某水源有机物和藻类较高这一问题,进行了混凝、气浮,砂滤等常规工艺下FeCl_3和高效聚合铝盐(HPAC)混凝剂对浊度、有机物和藻类去除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低投量下的Fe盐混凝剂去除TOC的效果优于低投量的Al盐,但高投量下却相反;从除藻效果分析,两种混凝剂差别不大。考虑混凝剂价格时,相同混凝剂费用下二者投量比(分别以FeCl+3和Al_2O_3计)为FeCl_3:HPAC=13:1,且在满足浊度出水水质情况下,最优Al盐费用少于Fe盐,但在以COD_(Mn)为控制指标时却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比去除率 最优混凝剂投量 出水水质保障率
下载PDF
取代芳烃生物降解性的新型连接性指数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冯长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8-111,共4页
为了研究60种取代芳烃生物降解最大去除率(QTOD)的定量构效关系,利用最佳变量子集回归建立50种有机污染物(训练集)QTOD与新型分子连接性指数(mGtv)的五元QSBR(定量结构-生物降解相关性)模型,其传统判定系数(R2)、逐一剔除法(LOO)的交互... 为了研究60种取代芳烃生物降解最大去除率(QTOD)的定量构效关系,利用最佳变量子集回归建立50种有机污染物(训练集)QTOD与新型分子连接性指数(mGtv)的五元QSBR(定量结构-生物降解相关性)模型,其传统判定系数(R2)、逐一剔除法(LOO)的交互验证系数(Q2)分别为0.841和0.792.据此模型可知取代芳烃生物降解控制步骤为酶催化反应,其中包含"诱导契合机理".利用反向传播(BP)算法获得了一个QSBR模型,其R2和估计标准误差分别为0.993和2.151,表明QTOD与这5个结构参数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芳烃 新型分子连接性指数 生物降解性 最大去除率 定量结构-生物降解相关性
原文传递
氮化硅陶瓷轴承套圈滚道的高效高质量磨削试验研究
6
作者 李颂华 石广大 +4 位作者 孙健 吴玉厚 高龙飞 魏超 关自旺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13,共8页
为提高氮化硅陶瓷圆柱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的表面质量及磨削效率,使用超高速万能外圆磨床对套圈滚道进行高速磨削试验,分析了工件线速度、砂轮线速度和进给速度等磨削参数对套圈滚道磨削表面质量与磨削效率的影响机制与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为提高氮化硅陶瓷圆柱滚子轴承套圈滚道的表面质量及磨削效率,使用超高速万能外圆磨床对套圈滚道进行高速磨削试验,分析了工件线速度、砂轮线速度和进给速度等磨削参数对套圈滚道磨削表面质量与磨削效率的影响机制与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套圈滚道表面粗糙度随着工件线速度及砂轮线速度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磨削速比为200时,随着砂轮线速度的增大,套圈滚道表面粗糙度变化不大,比磨除率增大,磨削效率提高;当砂轮线速度为150 m/s、工件线速度为0.75 m/s时,进给速度的增大使比磨除率增大,但套圈滚道表面质量变差;在试验条件下,套圈滚道高速磨削后表面粗糙度值在0.0650~0.0985μm范围内,满足精密加工要求。为提高磨削效率,推荐磨削速比为200、砂轮线速度为120~150 m/s和进给速度为18~28μm/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轴承 氮化硅套圈滚道 高速磨削 比磨除率 表面粗糙度
下载PDF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滤层反应器基质降解动力学模型探讨
7
作者 孙慧修 周琪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74-82,共9页
本文运用生物化学理论基础和化学反应器理论,对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滤层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填料表面比基质去除率和污泥床体积比基质去除率的概念,建立了形式为U=U_(max)S/K+S的厌氧处理有机废水动力学模型,并利用... 本文运用生物化学理论基础和化学反应器理论,对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滤层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的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填料表面比基质去除率和污泥床体积比基质去除率的概念,建立了形式为U=U_(max)S/K+S的厌氧处理有机废水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反应器试验装置测定了处理啤酒废水的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床 滤层反应器 啤酒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不同反应时间内碳源转化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张建华 王淑莹 +2 位作者 张淼 王聪 彭永臻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89-997,共9页
以A^2/O-生物接触氧化(BCO)系统反硝化除磷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投加适宜的碳源(乙酸钠,折合COD为200mg/L)和NO_3--N(30mg/L),考察了反硝化聚磷菌(DPAOs)在不同厌/缺氧反应时间下的内碳源转化利用情况对脱氮除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A^2/O-生物接触氧化(BCO)系统反硝化除磷活性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投加适宜的碳源(乙酸钠,折合COD为200mg/L)和NO_3--N(30mg/L),考察了反硝化聚磷菌(DPAOs)在不同厌/缺氧反应时间下的内碳源转化利用情况对脱氮除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反应时间为90min时,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合成量最大,释磷基本结束;厌氧时间过长(120,150min)导致PHA的无效损失,会直接影响缺氧反硝化除磷作用,且对于吸磷作用的抑制明显强于硝酸盐反硝化作用.厌氧释磷良好的条件下,缺氧反应120min时PHA消耗量较大,内碳源利用充分,氮磷去除完全;缺氧时间过短(60min)则反应不完全,时间过长(180,240,300min)会导致糖原(Gly)部分降解,间接影响反硝化除磷作用,不利于反应的长期进行.此外,在短期试验中,因厌氧时间过长造成的PHA无效损失,对反硝化除磷作用的影响明显大于缺氧时间设定过长时Gly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厌/缺氧反应时间 PHA 糖原 比反硝化吸磷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