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赵莹 刘小鹏 郭永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7-162,2,共6页
宁夏六盘山连片特困区生态安全评价对其环境保护和脱贫工作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以2001—2011年统计数据为基础,依据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由19项指标组成的生态安全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出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7个国家级贫困... 宁夏六盘山连片特困区生态安全评价对其环境保护和脱贫工作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以2001—2011年统计数据为基础,依据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由19项指标组成的生态安全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出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7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并分析其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时间尺度上有3个明显阶段。研究区的生态安全指数首先呈现出缓慢下降(2001—2006年)至最低点(2007—2008年)之后,逐渐上升(2009—2011年)的U形趋势,表明研究区的生态安全状况经历了不断恶化之后又开始逐渐好转的过程。(2)生态安全的空间分异明显,具体可分为4类地区:彭阳、隆德和泾源县的生态安全状况优于其它地区且保持稳定;西吉和海原县的生态安全指数始终低于其它地区;原州区的生态安全状态逐渐好转,到2011年其生态安全指数(0.528 2)仅次于彭阳县(0.619 4);同心县生态安全状况不断恶化,但仍高于西吉县和海原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连片特困地区 六盘山
下载PDF
我国特殊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强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9-114,共6页
我国特殊贫困地区加快发展,需要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与开发、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制度创新等6个方面构建目标体系;从法律制度保障、政府间分工协作、组织动员全社会参与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构建产业发展、财政... 我国特殊贫困地区加快发展,需要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与开发、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制度创新等6个方面构建目标体系;从法律制度保障、政府间分工协作、组织动员全社会参与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构建产业发展、财政金融支持、劳务输出和移民安置、民族和生态扶贫、科教发展、对口支援等政策体系,确保特殊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贫困地区 发展 扶贫开发
下载PDF
吕梁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的空间耦合特征 被引量:51
3
作者 李静怡 王艳慧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15-1724,共10页
保持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平衡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之一.本文以国家连片特困区——吕梁片区20县及其周边36县为多类型、多尺度典型研究区,研究连片特困区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之间的关系.首先系统建立该地区生态... 保持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平衡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之一.本文以国家连片特困区——吕梁片区20县及其周边36县为多类型、多尺度典型研究区,研究连片特困区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贫困之间的关系.首先系统建立该地区生态贫困角度下的指标体系,利用主客观一体化赋权法评价自然环境视角下的生态环境质量;然后与各县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耦合,计算耦合协调度;最后分别在片区-省-市-县尺度上对其耦合特征进行空间分异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自相关系数较高,东部耦合协调度高于西部;山西省境内研究区整体耦合协调度稍高于陕西省境内研究区;国家级贫困县整体呈现衰退失调,协调发展程度远低于非国家级贫困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连片特困区 经济贫困 耦合协调度 耦合度 空间分异
原文传递
大别山连片特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宁方馨 王艳慧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99,105,共6页
大别山连片特困区是国家划定的连片贫困区,摸清片区自然、生态质量、经济及综合资源承载力空间分布并进行资源承载力评价,是对该区域扎实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采用改进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分别以片区所属三省及... 大别山连片特困区是国家划定的连片贫困区,摸清片区自然、生态质量、经济及综合资源承载力空间分布并进行资源承载力评价,是对该区域扎实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采用改进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分别以片区所属三省及中部六省作为参照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片区内每个县域的自然资源、生态质量、经济资源及综合资源相对承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片区内大部分县域的自然资源承载力好于参照区,基本呈现北弱南强的地理分布特点;各县域生态质量资源承载力一般,经济资源承载力普遍较差,大多数县域综合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但超载程度不高。进一步优化片区内产业结构、提高科学用地水平是大别山连片特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效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片特困区 精准扶贫 相对资源承载力 评价
下载PDF
乌蒙山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衔接融合分析
5
作者 崔华勇 《昭通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7-12,共6页
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的发展在国家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强力推进下,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在国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融合成为当前一个重要课题.要实现乌蒙山贫困地区两大战略有效衔接融合,首... 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的发展在国家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强力推进下,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在国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衔接融合成为当前一个重要课题.要实现乌蒙山贫困地区两大战略有效衔接融合,首先要深刻把握二者衔接融合的必要性、必然性及衔接融合逻辑,其次要精准把握二者构成要素、融合要点及其地域特殊表现形式,基于此,从"发展经验、时间空间、政策制度、目标方向、路径方法、系统战略"等方面全面推进两大战略在乌蒙山贫困地区实现有效衔接和融合,才能让国家战略在乌蒙山区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蒙山贫困地区 乡村振兴 精准扶贫 衔接融合
下载PDF
收益分配视角下政府嵌入式合作脱贫——以吕梁市岚县合作脱贫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幸绣程 黄杰龙 +1 位作者 王旭 王立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87,共7页
“地方政府+专业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合作脱贫模式是建立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一种以市场为基础同时嵌入政府主体的新脱贫模式。通过研究发现,该模式具有显著脱贫作用,但现阶段在脱贫成果分配过程中还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1)地方政府发... “地方政府+专业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合作脱贫模式是建立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一种以市场为基础同时嵌入政府主体的新脱贫模式。通过研究发现,该模式具有显著脱贫作用,但现阶段在脱贫成果分配过程中还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1)地方政府发挥的引导作用明显,但其实际收益远低于理论收益,应建立补偿和奖惩等配套机制来提高地方政府积极性;(2)专业合作社作为风险主要承担者,其实际回报已经高于其理论收益,对不合规的合作社应进行规范和淘汰;(3)村集体在合作脱贫中边际贡献最大,但其实际收益远低于其理论收益,村集体经营管理能力急需提高;(4)贫困户在脱贫中属于弱势群体,虽然多数已达到脱贫的基本标准,但在利益分配过程中仍处于被动地位,贫困户的利益保障机制急需建立,以此来巩固脱贫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连片特困区 嵌入式 合作脱贫 利益分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