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主要城市专业市场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
作者 谢守红 周驾易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5-60,共6页
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2011年我国35个城市的专业市场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并运用SYS-GMM估计方法对影响专业市场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主要城市专业市场的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东部城市的专业市场发展水平... 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2011年我国35个城市的专业市场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并运用SYS-GMM估计方法对影响专业市场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主要城市专业市场的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东部城市的专业市场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城市,中西部城市专业市场的发展亦十分迅速,与东部的差距有所缩小;在影响专业市场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专业市场起到了最为明显的推动作用,市场化程度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也是影响专业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外开放有利于专业市场参与国际分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市场 大城市 空间差异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中国入境旅游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析——基于地理加权回归的视角 被引量:48
2
作者 方远平 谢蔓 +1 位作者 毕斗斗 肖佑兴 《旅游科学》 CSSCI 2014年第3期22-35,共14页
国内外关于入境旅游的研究已有丰富积累,但现有关于我国入境旅游影响因素的研究均较少考虑地理邻近与空间关联性、空间非平稳性等特征。本文基于修正的旅游引力模型,首次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析经济外向度、旅游资源和地理距离对我... 国内外关于入境旅游的研究已有丰富积累,但现有关于我国入境旅游影响因素的研究均较少考虑地理邻近与空间关联性、空间非平稳性等特征。本文基于修正的旅游引力模型,首次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析经济外向度、旅游资源和地理距离对我国31个省域入境旅游影响的空间差异。研究表明:入境游客在空间上具有正相关性(空间依赖性)和集聚特征;经济外向度和旅游资源对入境游客数量都有积极的影响,旅游资源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大,而地理距离的增加对入境游客数量有负向的影响。并且,各影响因素的系数存在空间非平稳性,经济外向度和地理距离估计系数形成了以东北地区为核心,不断向西南方向扩散的圈层;相反的是,旅游资源对入境旅游的作用程度形成了由西南向东北地区逐渐递减的格局。研究也发现,邻近地区的入境游客数量对本地区具有正向影响,境外游客从目的地向周边地区扩散,省区之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境旅游 影响因素 地理加权回归 空间差异 空间计量
下载PDF
基于县域尺度的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34
3
作者 管栩 金晓斌 +1 位作者 潘倩 周寅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26-233,共8页
为探索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在数量及来源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2006-2012年土地整治项目信息,基于县域尺度,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近年来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数量及来源结构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合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土地... 为探索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在数量及来源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2006-2012年土地整治项目信息,基于县域尺度,采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近年来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数量及来源结构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合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政策等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得到以下研究结论:在空间分布上,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总体呈现东部高于西部、经济发达区高于欠发达区、粮食主产区高于非粮食主产区、平原地区高于山地丘陵区;在空间关联性上,县域尺度下新增耕地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区、土地开发重点区为新增耕地高-高集聚区,中、西部欠发达、自然资源条件较差及后备资源有限的地区为新增耕地低-低集聚区;在新增耕地来源结构上,具有显著的区域及省际间差异。东部发达地区主要以整理和复垦来源为主,北方地区的新增耕地多由土地开发和整理获得,中部地区来源复杂,四川、重庆以整理来源居多,陕西中部、湖北大部多为整理、复垦类型;南方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江西多为开发类型。经济水平及资源条件相似的广东与浙江、辽宁与吉林等省份之间具有明显的省际差异。该研究结果为相关宏观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农村地区 新增耕地 来源结构 空间差异 县域
下载PDF
黄河下游滩区开封段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异规律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鹏岩 秦明周 +4 位作者 闫江虹 杨林 李瑾 孙超 陈龙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1-430,共10页
对黄河下游滩区开封段及滩外土壤采样48个,按照土壤化学分析方法,对铅(Pb)、铬(Cr)、汞(Hg)、砷(As)和镉(Cd)5种重金属进行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普通克里格法和相关分析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污染状况和分布特征进行了计算... 对黄河下游滩区开封段及滩外土壤采样48个,按照土壤化学分析方法,对铅(Pb)、铬(Cr)、汞(Hg)、砷(As)和镉(Cd)5种重金属进行分析,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普通克里格法和相关分析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污染状况和分布特征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土壤5种重金属Pb、Cr、Hg、As和Cd含量就平均值而言,Cr的平均含量最大,Pb、Hg的平均含量最小。Pb、Cr、Hg、As和Cd4种重金属元素的变异系数在0.13~0.28之间,属于中等变异强度,Hg变异系数较大,Hg的空间差异相对较大;②重金属元素Pb、Cr、Hg、As、Cd之间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可能具有共同来源——水沙输入;③主要污染元素为Hg、As、Pb,其中Pb的污染为中度污染且范围较广,而As和汞Hg构成三级轻度污染。Cr和Cd在各村间变化不大,Cr,Cd没有构成污染,且Cd是全部清洁表现出污染没有积累;④土壤各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在研究区内上下段之间分异明显,上段呈清洁状态,中段有少量污染,下段表现出明显富集的分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滩区 土壤重金属 相关分析 空间分异 开封
原文传递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何春燕 薛鹏 刘邵权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10-1116,共7页
经济发展可决定一个地区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和发展格局,探究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可为区域发展规划、发展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以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为评价单元,建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县域... 经济发展可决定一个地区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和发展格局,探究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可为区域发展规划、发展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以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为评价单元,建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值,将其划分为最高、较高、中等、较低和最低5个等级,进而运用多元变量回归分析探究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显著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该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总体趋势为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地形、区位及交通3者是造成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远离重庆主城区、海拔高、坡度大的山区,交通通达性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因而,要缩小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各县域协调发展,应首要解决交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生态经济区 经济发展 空间差异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中国水资源禀赋及其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志锋 宿星 常慧丽 《甘肃科学学报》 2007年第1期145-148,共4页
在构造区域水资源自然禀赋指数的基础上,引入以水技术和人文发展为代表的社会化因素,构造了水资源社会化禀赋指数,对2种指数的关系及其地域空间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阐明了社会因素与水资源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社会化因素对自然水资源布... 在构造区域水资源自然禀赋指数的基础上,引入以水技术和人文发展为代表的社会化因素,构造了水资源社会化禀赋指数,对2种指数的关系及其地域空间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阐明了社会因素与水资源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社会化因素对自然水资源布局具有重要的“空间调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禀赋 人文因素 技术水平 社会适应能力 空间差异
下载PDF
虚拟阵列下的相干信号测向算法 被引量:5
7
作者 甄佳奇 丁群 赵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32-2036,共5页
大多数解相干测向算法只能应用于均匀线阵,而不能用于均匀圆阵。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均匀线阵的快速解相干波达方向估计算法,该算法对均匀圆形阵列的输出信号进行模式激励,使其成为虚拟均匀线阵,在色噪声协方差矩阵为复对称T... 大多数解相干测向算法只能应用于均匀线阵,而不能用于均匀圆阵。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均匀线阵的快速解相干波达方向估计算法,该算法对均匀圆形阵列的输出信号进行模式激励,使其成为虚拟均匀线阵,在色噪声协方差矩阵为复对称Toeplitz结构的情况下,利用空间差分方法和矩阵重构相结合来估计相干信号,并且去除非相干信号以及色噪声。该算法提高了阵列的信源过载能力,不需要进行高阶累积量的计算以及特征分解,计算机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处理技术 波达方向估计 虚拟阵列 空间差分 传播算子
下载PDF
我国生态压力与承载力重心动态演变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振 梁小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5-138,144,共5页
人类生态压力与生态承载力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偏差,研究二者的相对变化特征有助于理解和解决当前日趋严峻的区域发展不均等问题.文章在测算我国1980~2005年生态压力和生态承载力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生态压力重心和承载力重心坐标及重... 人类生态压力与生态承载力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偏差,研究二者的相对变化特征有助于理解和解决当前日趋严峻的区域发展不均等问题.文章在测算我国1980~2005年生态压力和生态承载力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生态压力重心和承载力重心坐标及重心间的空间重叠性与变动一致性指标考察二者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25年来我国生态压力重心变动幅度较大,受到人口与经济变动的强烈牵引;(2)生态承载力重心多分布于内陆地区,与生态压力重心的空间偏离较大;(3)生态压力和承载力的空间偏离是生态服务跨区占用和区域发展不均等的基本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压力 生态承载力 几何重心 时空差异 区域不均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