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社会学的缘起及发展——社会研究的一种新视角 被引量:59
1
作者 叶涯剑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3-77,共5页
从学术史角度观察,社会学领域的一种新兴分支学科——空间社会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而齐美尔、列斐伏尔和吉登斯分别是这三个阶段的代表性学者。通过展示空间社会研究从古典社会学到现代社会学的演变,表明了空间在本质上是... 从学术史角度观察,社会学领域的一种新兴分支学科——空间社会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而齐美尔、列斐伏尔和吉登斯分别是这三个阶段的代表性学者。通过展示空间社会研究从古典社会学到现代社会学的演变,表明了空间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的产物。对于社会学来说,从空间观察社会是推动社会学发展的一种新颖且有力的前沿方法,值得学界的关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社会学 起源 发展 新视角
下载PDF
空间社会学:理解与超越 被引量:45
2
作者 许伟 罗玮 《学术探索》 CSSCI 2014年第2期15-21,共7页
空间社会学在后现代的思潮中产生,引导了社会学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空间转向,其最终目的是利用空间的方法将微观与宏观,能动与结构进行融合,进而实现空间、时间、社会三元化视角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目前主要面临的困难在于从哲学思辨... 空间社会学在后现代的思潮中产生,引导了社会学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空间转向,其最终目的是利用空间的方法将微观与宏观,能动与结构进行融合,进而实现空间、时间、社会三元化视角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目前主要面临的困难在于从哲学思辨层次向实证层次的转向,以及如何将时间的维度纳入空间分析中来。空间社会学未来的发展将是一个多维度、深层次的空间分析模式和更加广阔的时空社会学研究远景。本文从理解与超越两个部分论述空间社会学,对空间社会学晦涩的理论进行解读,试图对空间社会学的超越性发展提出个人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社会学 理解与超越 后空间转向 多重空间 时空统一 社会学三大终极疑问
下载PDF
作为社会空间的学校——基于西方空间社会学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石艳 田张霞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6,共6页
在经历了经典的灵光、现代性的转向和后现代性的分解三个阶段之后,西方社会学对于空间社会性内涵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空间的浮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学校的全新视角。将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空间,可以全面揭示学校所蕴育的社会... 在经历了经典的灵光、现代性的转向和后现代性的分解三个阶段之后,西方社会学对于空间社会性内涵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空间的浮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学校的全新视角。将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空间,可以全面揭示学校所蕴育的社会性内涵,同时也为超越已有的教育社会学中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分野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空间 学校 空间社会学
下载PDF
作为社会学对象的空间:关系空间及其理论的层次探索 被引量:14
4
作者 常进锋 陈国栋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26-37,124,125,共14页
空间社会学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使得空间逐渐成为社会学的主流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之一。关系空间从地理空间发生发展,并在空间内部充斥着各色各样的权力关系、政治与经济关系,还有社会与人之能动性的关系。从社会学倡导的关系空间入手,... 空间社会学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使得空间逐渐成为社会学的主流研究对象和核心内容之一。关系空间从地理空间发生发展,并在空间内部充斥着各色各样的权力关系、政治与经济关系,还有社会与人之能动性的关系。从社会学倡导的关系空间入手,梳理有关宏观层次的关系空间、中观层次、微观层次和投射现实的关系空间理论论述,旨在针对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社会学视角下的关系空间理论作综合性论述与开放性展望,以增强整个空间社会学理论的逻辑性与阐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空间社会学 关系空间 社会空间 理论综述
下载PDF
空间社会学视阈下城乡空间关系演进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宗海勇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9-115,共7页
城乡关系表现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物质文化形态和社会关系。工业革命以来以资本为中心、忽略主体价值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凸显。我国城乡关系在城乡二元体系弊端下,主要表现为城乡生态生活空间的不协调、经济市场空... 城乡关系表现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物质文化形态和社会关系。工业革命以来以资本为中心、忽略主体价值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凸显。我国城乡关系在城乡二元体系弊端下,主要表现为城乡生态生活空间的不协调、经济市场空间的不平等、文化教育空间不一致、福利保障空间的不均衡等。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应当在保持城市乡村独立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通过实现农业人口城市化,实现城乡地理空间的融合、发展方式的融合、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融合、空间正义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排斥 城乡融合 城乡二元体制 空间社会学 空间正义
下载PDF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分层与优化策略 被引量:12
6
作者 马小婷 王瑜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4-161,共8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开展民族工作、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也是维护我国团结统一的重要基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活动置于高校空间结构中,并划分为凸显符号特征和象征意义的物质空间、强调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开展民族工作、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也是维护我国团结统一的重要基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活动置于高校空间结构中,并划分为凸显符号特征和象征意义的物质空间、强调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认知空间、基于共同生活和实践互动的情感空间,借以考察高校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结构和生产关系。基于此,以政治象征符号作为强化高校物质空间的主要手段,以思政课程体系作为构建高校认知空间的重要载体,以师生交往实践作为构筑高校情感空间的根本途径,进而优化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结构,加强各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空间社会学 高校 优化策略
下载PDF
空间社会学视域中网络空间的生产及其正义 被引量:6
7
作者 管其平 《学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8期52-59,共8页
空间社会学内涵主要由以生产为核心的空间生产论和以权利为中心的空间正义论构成,前者回答了空间因何生产、怎样生产以及生产什么的实践论问题,后者诠释了空间因何正义、正义什么以及怎样正义的价值论问题。网络空间蕴含物质性、精神性... 空间社会学内涵主要由以生产为核心的空间生产论和以权利为中心的空间正义论构成,前者回答了空间因何生产、怎样生产以及生产什么的实践论问题,后者诠释了空间因何正义、正义什么以及怎样正义的价值论问题。网络空间蕴含物质性、精神性及社会性属性,其生成和发展遵循空间生产的基本实践取向和空间正义的基本价值取向。网络空间的生成和发展本质上是资本、权力以及社会公众等多重主体联合推动的连续性空间生产的过程,但权力和资本在空间生产中对空间的占有、挪用、改造以及支配的能力远远超过作为个体,引起一系列以空间剥夺为主要存在的空间非正义的事实。这需通过规范网络空间秩序,节制资本无序扩张;打破精英技术垄断,完善科技伦理体制;回归日常生活世界,营造差异性社会空间等方式实现网络空间的正义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社会学 网络空间 空间生产 空间异化 空间正义
下载PDF
空间社会学视野下大学生寝室的文化共同体建构 被引量:6
8
作者 金明磊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300-306,共7页
大学生寝室是一个具有复杂社会属性的空间场所,仅仅关注其教育属性或社交属性难以完全解决大学生寝室存在的矛盾冲突。空间社会学视野下,大学生寝室存在价值认知不一致、文化资本差异明显、个体与群体间关系越界的矛盾冲突。寝室文化共... 大学生寝室是一个具有复杂社会属性的空间场所,仅仅关注其教育属性或社交属性难以完全解决大学生寝室存在的矛盾冲突。空间社会学视野下,大学生寝室存在价值认知不一致、文化资本差异明显、个体与群体间关系越界的矛盾冲突。寝室文化共同体作为由个体凝聚而成的群体,它基于空间成员从主观感性到关系理性的追求,能够实现寝室成员在理想目标上由现实目标到价值目标的超越。寝室文化共同体的这些特性不但让共同体更加稳固长远,而且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寝室存在的矛盾冲突。挖掘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最大公约数,凝聚寝室文化共识,是构建该文化共同体的有效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共同体 文化共识 空间社会学 大学生寝室 构建
下载PDF
空间社会学视阈下易地搬迁社区治理路径——以湖北省巴东县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覃美洲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119,185,186,共10页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脱贫攻坚重要政策之一,对成功实施精准扶贫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但由易地扶贫搬迁引起的物理空间、生产空间、社会关系空间及心灵空间的改变,打破了原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带来一系列的社会治理问题,需要完善配套...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脱贫攻坚重要政策之一,对成功实施精准扶贫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但由易地扶贫搬迁引起的物理空间、生产空间、社会关系空间及心灵空间的改变,打破了原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带来一系列的社会治理问题,需要完善配套制度和治理政策。对湖北巴东的考察表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及其空间变化引发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邻里关系空间及心灵归属等问题,需要从社区治理创新视角,探寻重构物理空间、再造生产空间、重塑社会关系空间、建构心灵空间的社区治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社会学 易地搬迁 空间社会治理 社区治理
下载PDF
空间社会学视角下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的境遇、动因及其治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瑜 汤同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9-65,共7页
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教育水平和文化知识技能水平的重要路径,对于打造出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具有重要作用。中职学校中的社会关系为职校生隐性辍学提供了行动空间及空间生产基础,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对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的境... 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教育水平和文化知识技能水平的重要路径,对于打造出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具有重要作用。中职学校中的社会关系为职校生隐性辍学提供了行动空间及空间生产基础,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对中职学校学生隐性辍学的境遇进行划分,表现为物质空间中座次边缘的“混学”群体、知识空间中课堂游离的“困学”体验以及生活空间中网络沉迷的“厌学”情绪。基于这种空间结构进行成因分析发现,区隔化物质空间中功利的办学理念产生“读书无用”的辍学观念,标准化知识空间中受限的文化资本滋生“读书无望”的辍学心态,虚拟化生活空间中迷失的身份认同催生“读书无趣”的辍学体验。基于此,应营造文化平等环境以强调对个体差异性的尊重包容,开展文化补偿教育以改善弱势学生群体的文化惯习,畅通文化沟通途径以重塑立足现实生活的身份认同,从而加强对中职学生隐性辍学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学校 中职学生 隐性辍学 空间社会学
下载PDF
红色文化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一个空间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泽西 常进锋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空间社会学理论为红色文化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新的路径。通过红色文化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生产机制以文化空间、情感空间为生产基础,现实空间、虚拟空间为生产场域,实践空间与交往空间为生产具现。整个... 空间社会学理论为红色文化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新的路径。通过红色文化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生产机制以文化空间、情感空间为生产基础,现实空间、虚拟空间为生产场域,实践空间与交往空间为生产具现。整个过程循环往复,强化了空间之间的链接。最后,从“文化赓续:整合红色文化资源空间”“主体协同:搭造多方主体参与空间”“意识孕育:构设青少年红色学习空间”三个维度提出红色文化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青少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空间社会学
下载PDF
教育元宇宙空间:形态重塑、价值意蕴及实现路径
12
作者 孙丽芝 赵可云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8,共9页
教育空间是承载教育活动的场域,是反映教育发展与变革的重要维度。元宇宙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可以重塑教育空间形态,表现在打造虚实相融的开放空间样貌,实现具身沉浸的动态交互空间功能,构建民主平等的共享空间关系三个方面。教育元宇宙... 教育空间是承载教育活动的场域,是反映教育发展与变革的重要维度。元宇宙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可以重塑教育空间形态,表现在打造虚实相融的开放空间样貌,实现具身沉浸的动态交互空间功能,构建民主平等的共享空间关系三个方面。教育元宇宙空间蕴含多重价值,从传统物理空间到虚拟数字空间,发挥技术赋能效应;从强调身体规训到促进身心解蔽,有利于学生发展;从彰显权力权威到追求公平公正,促进正义实现。教育元宇宙空间的实现面对诸多挑战,应从避免技术中心主义,坚守教育本质;突破空间控制,化解师生主体性危机;深化教师主导,促进人技和谐共进等方面积极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元宇宙 教育空间 数字技术 空间社会学
下载PDF
基于空间视角的城市公共图书馆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廉志强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73,共8页
对城市公共图书馆进行空间社会学分析,可以拓展图书馆社会学空间研究论域。根据列斐伏尔的空间社会学理论和图书馆史以及经验性材料,城市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呈现出生产性空间、教育和消遣空间、流动性网络空间三种空间形态的交织共... 对城市公共图书馆进行空间社会学分析,可以拓展图书馆社会学空间研究论域。根据列斐伏尔的空间社会学理论和图书馆史以及经验性材料,城市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呈现出生产性空间、教育和消遣空间、流动性网络空间三种空间形态的交织共存。尽管公共图书馆有着当代流动空间的新空间形态性质,但其仍处于一个与总体性空间和局部性空间相互作用、相互冲突的平行层次,当代公共图书馆在一个三重层次的冲突体中发生着新时代的变迁与变革。参考文献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空间社会学 列斐伏尔 人文图书馆学
下载PDF
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空间实践:现实表征与优化治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毛清芸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6,共10页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提高乡村教育质量,需要不断正视乡村学校所面临的空间挑战。本研究从空间社会学角度切入,采用“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研究身份,以主次与方位的观察程序对乡村小规模个案学校进行时长六个月的田野考察。基于空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提高乡村教育质量,需要不断正视乡村学校所面临的空间挑战。本研究从空间社会学角度切入,采用“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研究身份,以主次与方位的观察程序对乡村小规模个案学校进行时长六个月的田野考察。基于空间三维理论框架,本研究发现在“空间的实践”中,教育城镇化浪潮下乡村小规模学校逐步呈现空间阻隔、管控严格和校舍闲置的物理性空间特征。在“空间的表征”中,叠加形态下教室空间内教师依旧执着秉持聚合性惯习,校园空间中出现偶发性空间优势使用策略,乡村空间里存在着消极认识观念的符号性空间特征;在“表征的空间”之中,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在自我、师生与同伴的教育关系中交织呈现消极、纵容和竞争虚设的空间发展态势。要实现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治理优化,需要将空间资源作为治理的突破点,不断革新教师传统空间认知观念,充分重视空间资源与空间创造,并最终构筑乡村小规模学校良性共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 空间社会学 空间三维理论 空间
下载PDF
怒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的空间整合和关系再造
15
作者 楼艺婵 王胜嫔 储晨昕 《重庆建筑》 2024年第11期55-58,共4页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居民从闭塞山村到城市楼房的空间置换,但搬迁后居民面临生活空间压缩、社区适应困难、意义空间碎片化等问题,社区融合与治理成为新挑战。基于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在空间社会学的视域下从物...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居民从闭塞山村到城市楼房的空间置换,但搬迁后居民面临生活空间压缩、社区适应困难、意义空间碎片化等问题,社区融合与治理成为新挑战。基于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在空间社会学的视域下从物质、精神和社会三元空间的结构性出发,结合怒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的具体情况,提炼出拓展创新生计空间、合理规划运营公共空间、引导构建意义空间等策略,以实现怒江安置社区的空间整合与居民关系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 空间社会学 社区融入 社会交往
下载PDF
整体智治:基层数字治理的空间重构
16
作者 邵力 刘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60-66,共7页
当前,信息技术手段已在中国基层治理实践中强势入场,发挥着巨大的基层减负、协助决策的技术作用。然而,空间作为一种最自然的客观存在却鲜少被作为一个剖析视角。通过分析空间理论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指出空间不仅是治理实践的载体,也... 当前,信息技术手段已在中国基层治理实践中强势入场,发挥着巨大的基层减负、协助决策的技术作用。然而,空间作为一种最自然的客观存在却鲜少被作为一个剖析视角。通过分析空间理论在社会治理中的应用,指出空间不仅是治理实践的载体,也深刻影响着治理的形态和手段,从而探讨了空间理论与社会治理的耦合作用,揭示了数字技术如何塑造治理结构。在基层治理实践中,为了应对数据孤岛、技术悬浮和科层空间紧张等问题,整体智治应运而生,其不仅是一种治理理念、一种实践模式,也是对治理空间的全面整合。通过顶层设计重塑、智慧空间建构、权责匹配和专业队伍建设,推动规范性向场景性治理思维转变,促进技术与人类决策的协同,旨在实现更高效、人性化的基层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智治 空间社会学 基层数字治理
下载PDF
空间社会学视角下数字教材的空间建构和设计创新
17
作者 廖婧茜 王晓爱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3-128,共6页
数字教材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型教材形式,是未来教材建设的大趋势。空间是一切生产与人类活动的必备要素,任何社会实践都需将空间作为其发展考虑因素之一。文章以空间社会学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教材发展进行空... 数字教材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型教材形式,是未来教材建设的大趋势。空间是一切生产与人类活动的必备要素,任何社会实践都需将空间作为其发展考虑因素之一。文章以空间社会学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教材发展进行空间审视,并提出数字教材设计创新的未来路径。传统教材由于空间资源的限制,存在物理空间的单维性、虚拟空间的凝滞性、社会空间的同质性等困境,限制了教材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数字教材通过创设多维物理空间促进多重感官体验,通过创生虚拟空间加速自由信息流动,通过形成差异社会空间实现差别内容定制。这一变化彰显了技术对学习方式的革新,有利于推进新时代教材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教材 空间社会学 物理空间 虚拟空间 数字化
下载PDF
“切割”抑或“重组”:非教学时间大学教学空间使用的个案研究
18
作者 钟筱雨 李朝霞 +1 位作者 念家雯 李轶文 《现代教育论丛》 2024年第4期93-102,共10页
教学空间使用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着新的挑战,如“课后难以找到合适的空间自主开展活动”和“空间线上申请审批流程繁琐”等。本研究基于空间社会学视角,将教学空间同时视为物质空间和社会性空间,旨在考察当前... 教学空间使用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着新的挑战,如“课后难以找到合适的空间自主开展活动”和“空间线上申请审批流程繁琐”等。本研究基于空间社会学视角,将教学空间同时视为物质空间和社会性空间,旨在考察当前教学空间在非教学时间内的使用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大学教学空间管理提供参考建议,同时为认识高校行政管理伦理的具体表现形式提供新的视角。研究发现:非教学时间教学空间使用的主体是学生,但使用过程被行政管理人员主导。学生和管理人员给予拥有不同符号和布局的教学空间以不同定位,进而采用“灵活重组”的表层原则和“机械切割”的深层原则来分配教学空间。上述现象反映出空间使用之制度环境和互动关系的特征,即权力架构下的公平系统和规则体系中的协商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空间 非教学时间 高校管理 空间社会学
下载PDF
空间社会学视角下的图书馆治理——以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戴康 《图书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4-29,共6页
加强图书馆建设是推进民族文化振兴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路径。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的案例研究,完整呈现图书馆的治理路径与治理逻辑。运用空间社会学理论发现,为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打造出了三种... 加强图书馆建设是推进民族文化振兴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路径。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的案例研究,完整呈现图书馆的治理路径与治理逻辑。运用空间社会学理论发现,为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打造出了三种空间形式。其中,物质空间的图书馆用以进行人物叙事,虚拟空间的图书馆用来开展知识生产,象征空间的图书馆用作实现价值塑造。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的实践显示,加强图书馆治理需要开发空间的历史性、拓展空间的文化性、建构空间的政治性。在未来的图书馆治理中,应当立足于空间社会学理论,合理规划和设计图书馆,使之更好地发挥出以用户为中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社会学 图书馆 空间治理
原文传递
空间社会学:当代社会解释的新路径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彪 《社会工作》 2011年第12期30-33,共4页
20世纪70年代以后,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兴起。空间社会学的基本命题和方法论要求,实际上表达了对传统社会学知识范式的某种修正或理论拓展。社会空间的发展脉络,既可从西方经典社会学大师马克思、西美尔等寻找到源泉,更能在当... 20世纪70年代以后,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兴起。空间社会学的基本命题和方法论要求,实际上表达了对传统社会学知识范式的某种修正或理论拓展。社会空间的发展脉络,既可从西方经典社会学大师马克思、西美尔等寻找到源泉,更能在当下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进程中看到背影。总之,空间社会学逐渐成为当代社会理论转向的新路径,将空间概念带回社会理论或以空间思维重新审视社会,对促进当代中国社会学理论本土化进程具有开拓性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社会学 方法论 经典文本 经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