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视角下工业集聚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理论与经验研究 被引量:62
1
作者 东童童 李欣 刘乃全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9-41,共13页
本文考察了工业集聚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首先拓展了Ciccone&Hall的产出密度理论模型,将雾霾污染作为工业活动的附产品纳入到产出密度模型中,推导出雾霾污染与工业集聚关系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中国31个省份2... 本文考察了工业集聚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首先拓展了Ciccone&Hall的产出密度理论模型,将雾霾污染作为工业活动的附产品纳入到产出密度模型中,推导出雾霾污染与工业集聚关系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中国31个省份2001—2010年的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工业劳动和资本集聚会加重雾霾污染程度,而工业产出集聚则会降低雾霾污染程度;工业效率可以有效降低工业劳动和资本集聚造成的雾霾污染程度;工业劳动集聚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库兹涅兹曲线关系。同时,雾霾污染和工业产出集聚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认为,当前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应当权衡集聚、效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要重视区域间协调机制的建立,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治理的有效模式;工业化发展和雾霾治理应当考虑区域发展现状,同时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政策,从而实现高质量引进外资和提升内资工业质量并重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污染 工业集聚 空间视角
原文传递
基于空间视角的资源流动内涵与构成要素的再思考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新林 赵媛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11-1623,共13页
资源流动研究已成为资源科学领域新的研究视角和学科成长点,但对资源流动的理论提升、方法总结和范式探讨依然相对较少。论文从地理学的空间视角,对资源流动的内涵及构成要素进行分析。论文给出资源流动的定义,并指出,节点具有业务职能... 资源流动研究已成为资源科学领域新的研究视角和学科成长点,但对资源流动的理论提升、方法总结和范式探讨依然相对较少。论文从地理学的空间视角,对资源流动的内涵及构成要素进行分析。论文给出资源流动的定义,并指出,节点具有业务职能功能、效用功能及社会经济功能,空间位置和流量是节点两个突出的空间特征,不同的节点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等级,未来应加强对节点功能的量化分析以及完善和发展节点分布特征及等级划分的研究方法;通道和网络具备从属和引导功能,衡量其发育程度主要根据网络的结构特征与网络节点特征,未来应探讨伴随新的交通方式而出现的新功能,系统地对通道网络进行优化分析,构建集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多方式的资源流动通道网络优化模型,针对资源流动流量、强度以及成本等因素进行优化研究;域面是节点、通道网络的载体,根据资源流动节点吸引和辐射的范围,可以将域面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加强国际市场因素对我国资源流动域面影响的研究。同时指出,进一步从理论上探讨节点、通道、流动网络及流场的类型,在流动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彼此之间的作用机制等,将是对资源流动构成要素研究的重要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流动 空间视角 节点 通道 网络 域面
原文传递
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三个新观点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小建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56-58,共3页
根据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研究实践 ,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三个观点 ,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时段观、空间观。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时段观 空间观 主体参与观 区域规划
下载PDF
城市更新背景下色彩规划的困境与改进策略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岳颐 李煜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5-44,共10页
伴随着我国城市色彩面貌的失序与对城市特色品质的追求,城市色彩规划在国内很多城市得到推广运用。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现行城市色彩规划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在城市发展转向内向更新的背景下,本文依托空间视角对城市色彩规划的宏观... 伴随着我国城市色彩面貌的失序与对城市特色品质的追求,城市色彩规划在国内很多城市得到推广运用。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现行城市色彩规划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在城市发展转向内向更新的背景下,本文依托空间视角对城市色彩规划的宏观目标选取、中观路径设计、微观操作方法、成果维护参与等四方面进行了梳理。分别找出城市色彩规划面临的困境、影响可操作性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本文认为,现行城市色彩规划的宏观目标选取过于单一,需要拓展规划目标的选择范围;中观路径的设计较为机械,需要依据空间意向规划色彩;微观操作方法缺乏时效性,需要构建街道空间色彩界面并在此之上进行色彩设计;成果维护的参与主体较为单一,需要搭建相关利益群体的参与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城市色彩规划 可操作性 空间视角
下载PDF
空间视角下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路向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郭璇蠧 林德荣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0-55,共6页
研学旅行现已被纳入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然而,教育空间变换导致了研学旅行的实然意义发生了转变,传统教育路径难以实现研学旅行应然目标。为此应转变视角,结合研学旅行空间的形成过程,把其划分为物理、人际、知识和体验空间,每... 研学旅行现已被纳入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然而,教育空间变换导致了研学旅行的实然意义发生了转变,传统教育路径难以实现研学旅行应然目标。为此应转变视角,结合研学旅行空间的形成过程,把其划分为物理、人际、知识和体验空间,每个空间都有独特的教育样态,分别承载自然、社会、探索和具身的教育价值。研学旅行课程化实施应围绕各空间中的教育意蕴展开,即回到自然性的教育环境,依托点线面的教育关系,立足广域知识的教育内容和沉浸于体验学习的教育过程,以实现研学旅行的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旅行 课程 空间视角 实施路向
下载PDF
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与区域性雾霾污染——来自长江经济带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东童童 邓世成 《消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76,共13页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在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下,坚持走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对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基于Kaya恒等式与现有能源消费理论,对能源消费结构与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和路径进行理论推导与阐述。在此...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在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下,坚持走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对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基于Kaya恒等式与现有能源消费理论,对能源消费结构与雾霾污染的作用机制和路径进行理论推导与阐述。在此基础之上,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选取多重指标对能源消费结构和雾霾污染现状进行测度,采用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2001-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能源消费结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认为:能源消费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取决于能源消费规模与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的共同作用,当经济增长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时,能源消费模式将彻底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终实现污染气体排放的有效降低。实证结果发现:整体上,长江经济带现有能源消费结构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雾霾污染,且长江经济带现有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消费虽占比最高,但其单位消费提高所带来的雾霾污染程度低于汽油和电力消费的作用程度;具体而言,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更加多样化,对煤炭能源的依赖性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能源消费结构多样化 雾霾污染 空间视角
原文传递
森林旅游解说规划中的空间、信息与媒体关系模型构建——以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被引量:11
7
作者 罗芬 罗翊祯 +2 位作者 李雪丽 何嘉文 曲佩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8-134,共7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促进生态、文化和旅游的相互融合。森林旅游解说作为森林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传播手段,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往的文献中,多从游客角度来研究旅游解说规划,空间视角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促进生态、文化和旅游的相互融合。森林旅游解说作为森林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传播手段,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往的文献中,多从游客角度来研究旅游解说规划,空间视角的相关文献甚少,且研究单一。旅游移动性作为旅游的本质属性,从空间视角认识旅游解说规划中的信息与媒体关系将有助于编制科学的旅游解说规划。以湖南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基于实地访谈法与内容分析法,通过对点-线-功能区-公园-区域等5个空间尺度下的80名游客解说需求与媒体偏好进行研究,构建了森林公园解说规划空间尺度、信息需求与媒体偏好概念模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发现,处于不同空间尺度下的游客对解说信息与媒体偏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并指出游客解说信息需求呈现一定的尺度上升趋势,反之则表现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旅游 森林旅游解说 空间视角 信息需求 媒体偏好 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 湖南
下载PDF
空间视角下的能源——经济——环境关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9
8
作者 马诗萍 刘倩倩 张文忠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30-1541,共12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地缘政治复杂的背景之下,地理学的空间视角为能源—经济—环境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论文通过梳理、评述能源—经济、能源—环境以及能源—经济—环境关系研究文献发现:(1)能源—经济关系研究出现“空间转...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地缘政治复杂的背景之下,地理学的空间视角为能源—经济—环境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论文通过梳理、评述能源—经济、能源—环境以及能源—经济—环境关系研究文献发现:(1)能源—经济关系研究出现“空间转向”趋势,区位特征被用于解释能源—经济关系的空间异质性;(2)能源—环境关系研究多关注能源污染及政策的空间效应,出现了能源景观研究等新研究话题;(3)能源—经济—环境关系研究刚刚兴起,出现了因果关系实证、耦合协调度评价、多目标规划预测3种研究思路;(4)当前研究存在实证分析高度同质化、空间差异机制解释不足、可再生能源相关研究较少等不足之处。据此,论文尝试构建了空间视角下能源—经济—环境(3E)关系研究基础框架,并基于中国研究现状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即完善理论框架建设、加强可再生能源研究以及开展碳减排目标下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模拟预测,从而为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环境关系 空间视角 能源地理学 碳排放
原文传递
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空间障碍及其突破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志忠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1,共8页
大学跨学科研究推进的空间视角是一种有别于组织、制度和文化等的视角,为此,在大学跨学科研究推进的探索中亟待来一次“空间转向”。在空间视域下,中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空间障碍昭然若揭,主要包括物质性空间障碍、精神性空间障碍和社会... 大学跨学科研究推进的空间视角是一种有别于组织、制度和文化等的视角,为此,在大学跨学科研究推进的探索中亟待来一次“空间转向”。在空间视域下,中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空间障碍昭然若揭,主要包括物质性空间障碍、精神性空间障碍和社会性空间障碍。为了克服这些空间障碍,可以在空间实践中以物为抓手,打造跨学科研究场所;在空间表象中以秩序为突破口,使跨学科研究精神深入人心;在表征性空间中以实践为切入点,涵养跨学科研究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研究 空间视角 物质性空间障碍
下载PDF
时间城市规划的概念、内容与方法——兼论时间城市规划的时间观、空间观与人间观
10
作者 柴彦威 陈昱龙 罗雪瑶 《国际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1,22,共10页
在梳理总结多学科背景下的城市时间理论以及近期国内外时间城市规划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以时间地理学理论和行为地理学理论为核心视角,提出时间城市规划的概念与内容,阐释时间城市规划的时间观、空间观和人间观等理论基础,... 在梳理总结多学科背景下的城市时间理论以及近期国内外时间城市规划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以时间地理学理论和行为地理学理论为核心视角,提出时间城市规划的概念与内容,阐释时间城市规划的时间观、空间观和人间观等理论基础,论证时间城市规划的实践方式和未来展望。时间城市规划采用“时—空—人”的整合视角,以时空间行为规划为核心方法论,从空间规划、时间规划、现代技术背景等三个角度讨论具体实现路径,并强调规划者应具备相应的时间意识,创新城市规划的理论视角和实践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城市规划 时间性 时间观 空间观 人间观 时空间行为规划
原文传递
空间视角下国外风险投资的研究进展及启示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晓红 潘峰华 +1 位作者 夏亚博 梁进社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18,共7页
风险投资在创新型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随着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壮大和影响力的提升,风险投资成为金融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外基于空间视角下的风险投资研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在创新型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随着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壮大和影响力的提升,风险投资成为金融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外基于空间视角下的风险投资研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风险投资的空间分布及区位特征、风险投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风险投资的区域政策研究、投资的空间邻近性及联合投资研究、风险投资全球化等几个方面。虽然近些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目前国内地理学对风险投资的研究仍然非常欠缺。对国外空间视角下风险投资研究内容的整理和分析,旨在为中国金融地理学的风险投资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 股权投资基金 空间视角 金融地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空间视角的风险投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
12
作者 杜德林 王姣娥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7-487,共11页
风险投资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随着行业整体的发展以及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对信息、时间和成本等要素的较高要求,空间的约束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成为重要的研究视角。在此背景下,梳理总结国内外空间视角下的风险投资研究... 风险投资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随着行业整体的发展以及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对信息、时间和成本等要素的较高要求,空间的约束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成为重要的研究视角。在此背景下,梳理总结国内外空间视角下的风险投资研究进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可以为相关学科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论文首先明确风险投资概念并梳理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空间视角下的风险投资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针对风险投资机构、被投企业与投资活动,归纳风险投资的空间分布特征;再结合风险投资过程,就风险投资的本地偏好以及距离对投资策略和投资绩效方面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结合交通发展对空间约束作用的克服,总结现有研究对交通影响作用的探讨;最后基于已有研究进展与不足,探讨相关研究启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 空间视角 距离 交通 地理学
原文传递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雾霾污染的关系——基于中国省域空间数据的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7
13
作者 东童童 邓世成 晏琪 《资源与产业》 2019年第6期69-81,共13页
首先选取多重指标对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雾霾污染现状进行描述,然后选取中国30个省市2001—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能源消费结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对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能源消费结构对雾霾污... 首先选取多重指标对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雾霾污染现状进行描述,然后选取中国30个省市2001—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能源消费结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对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能源消费结构对雾霾污染的影响进行预测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整体上,我国现有能源消费结构一定程度上会加剧雾霾污染,尽管煤炭消费占比最高,但其单位消费占比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并非最大;2)我国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更加多样化,对煤炭能源的依赖性较低;3)不同雾霾污染物的空间分布也不尽相同,就全国而言,雾霾污染呈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结构 雾霾污染 预测分析 空间视角
下载PDF
空间视阈下研学旅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与实证研究
14
作者 何亚琼 黄子闻 陈琛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24年第4期3-13,共11页
基于法国社会学家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对中学研学旅行课程进行物理空间、知识空间、人际空间以及体验空间的解构,并构建具有4个评价内容层、11个评价项目层、39个评价指标层的中学研学旅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将该指标体系应用到广州... 基于法国社会学家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理论对中学研学旅行课程进行物理空间、知识空间、人际空间以及体验空间的解构,并构建具有4个评价内容层、11个评价项目层、39个评价指标层的中学研学旅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将该指标体系应用到广州市某中学的研学旅行课程评价中,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系统量化,最终得出此次研学旅行综合总体得分为3.470分,介于一般与较好之间。根据各空间的得分情况,建议未来的研学旅行课程增加物理空间资源的广度,提升研学资源的可感知性;重视基于广域性知识的课程设计,增强知识空间对学生的适宜度;丰富研学人际交往的角色构建,促进良性人际空间的生成;关注直接和间接体验空间的交互,增强研学体验的反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视阈 研学旅行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空间视角下最优税收理论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华 马卓 陈力朋 《经济学动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6-160,共15页
随着技术进步,要素流动加快,从空间维度研究税收问题显得愈加重要,基于空间视角的最优税收相关研究日趋丰富。本文从空间经济中最优税收研究问题、空间最优税收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最优税收的福利效应三个方面,梳理了空间视角下最优税收的... 随着技术进步,要素流动加快,从空间维度研究税收问题显得愈加重要,基于空间视角的最优税收相关研究日趋丰富。本文从空间经济中最优税收研究问题、空间最优税收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最优税收的福利效应三个方面,梳理了空间视角下最优税收的研究脉络和最新进展。研究表明:随着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空间视角下的人口迁移、产业分布、经济集聚等因素被纳入税收分析框架,拓展了最优税收的研究视角;要素流动、贸易关联和税收竞争等皆会影响生产力布局和经济集聚,从而影响最优税收设计;空间最优税收要考虑地理特征,通过恰当的税制设计使得生产和消费达到最优状态,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本文总结的空间视角下最优税收的相关研究,将为我国建设统一大市场背景下的新一轮税制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视角 最优税收 要素流动 资源配置
原文传递
企业地理位置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合法化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腾 周海炜 田鸣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6-73,107,共9页
近年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总体上得到改善,然而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空间不均衡现象也愈发明显。种种迹象表明,企业地理位置对其社会责任表现具有重要影响,为进一步探究企业地理位置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机制,基于空间视角,结合制度理论和... 近年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总体上得到改善,然而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空间不均衡现象也愈发明显。种种迹象表明,企业地理位置对其社会责任表现具有重要影响,为进一步探究企业地理位置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机制,基于空间视角,结合制度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地理位置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合法化机制进行全面梳理。以此为基础,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后发现,企业地理位置之所以会影响其社会责任表现,主要在于前者决定了企业周边利益相关者的构成、规模和距离,进而影响企业承受社会责任制度压力的类型和强弱,最终导致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分布空间不均现象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视角 企业社会责任 合法化机制 制度压力 地理制度场域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投资:挤入还是挤出?——区域异质性的空间视角 被引量:6
17
作者 涂强楠 何宜庆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5-77,共13页
文章基于2008—2018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GMM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中国国内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OFDI与国内投资呈显著倒U型关系,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区域内的溢出强于区域间的溢出。进一步研究发现,O... 文章基于2008—2018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GMM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中国国内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OFDI与国内投资呈显著倒U型关系,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区域内的溢出强于区域间的溢出。进一步研究发现,OFDI与国内投资的倒U型关系依赖于各省份的技术水平、金融深化程度、产业结构和劳动生产率水平,这些因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OFDI对各省投资影响效应的区域异质性。因此,在OFDI对国内投资促进作用逐步减弱的内蒙古、黑龙江等省份,应更多关注OFDI的质量,侧重投资于高科技行业的同时加强金融深化程度,并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而在上海、浙江等省份,OFDI规模对国内投资的促进作用还十分明显,这些省份仍有扩大对外投资的必要。此外,鉴于省份间OFDI的空间外溢效应以及倒U型效应的形成机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异质性 对外直接投资 国内投资 倒U型效应 空间视角
下载PDF
空间视阈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构建与实践——以胶东地区为例
18
作者 林聚任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3,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胶东地区在此方面的具体实践提供了典型经验,从空间视阈出发,讨论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构建与实践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胶东地区在此方面的具体实践提供了典型经验,从空间视阈出发,讨论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构建与实践路径,是十分必要的。在新人类生态学研究基础上发展出的生态空间观,为解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按照此观点,人类组织、社会活动与环境资源具有空间意义上的共生性关系,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具有某种空间逻辑或空间秩序。胶东地区作为相对独特的空间单元,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中具有自身的空间特点,注重利用空间资源要素和优势,形成了生态良好的人居环境,人口增长与空间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成为国内具有区域特征的现代化实践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空间视阈 胶东实践
下载PDF
空间视角下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翼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年第8期134-135,共2页
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研究热点。文中从空间视角对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层次研究,通过区域经济的发展实例确定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 空间视角 交通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
下载PDF
集聚与融合:空间视角下的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路径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晓华 陶诗琦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3,135,共11页
“博物馆之城”是以高品质的博物馆体系为前提、以城市的文化竞争力提升为目标的城市发展愿景。这首先要求城市具备高品质的博物馆体系,同时借助其他相关文化设施来整合各类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进而推动城市的转型提升。从空间角度来... “博物馆之城”是以高品质的博物馆体系为前提、以城市的文化竞争力提升为目标的城市发展愿景。这首先要求城市具备高品质的博物馆体系,同时借助其他相关文化设施来整合各类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进而推动城市的转型提升。从空间角度来说,博物馆之城的建设应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完善博物馆体系的空间布局,促进博物馆与城市功能高度融合,合理推动博物馆及文化产业的集聚,全面提升城市的文化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之城 文化产业 空间视角 北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