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2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省域空间开发功能区划方法探讨 被引量:63
1
作者 段学军 陈雯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0-545,共6页
空间开发功能区划通过划定各类功能区,使尽可能多的经济社会活动配置在低环境敏感性、低开发成本、高发展潜力的空间,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初步探讨了省域空间开发功能区划的方法和指标体系,提出了经... 空间开发功能区划通过划定各类功能区,使尽可能多的经济社会活动配置在低环境敏感性、低开发成本、高发展潜力的空间,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初步探讨了省域空间开发功能区划的方法和指标体系,提出了经济发展潜力、资源利用成本、生态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区域分异规律研究思路,确定了不同经济、资源和生态组合对应的空间开发功能类型,并引入三维魔方图方法进行综合分类。在此基础上,对江苏省进行了以县市为单元的功能分区,将其作为江苏省进行空间开发秩序调整和管制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开发功能区划 经济发展潜力 资源利用成本 生态保护价值 江苏 三维魔方分类
下载PDF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兴起与作用 被引量:63
2
作者 陆大道 樊杰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年第3期290-300,319,共12页
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兴起,是在全球可持续性科学蓬勃发展中、以着力解决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特色的学科创新。将区域作为一个开放、动态变化的系统,探讨其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状态及应对能力,研究区域系统中区... 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兴起,是在全球可持续性科学蓬勃发展中、以着力解决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特色的学科创新。将区域作为一个开放、动态变化的系统,探讨其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状态及应对能力,研究区域系统中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以及区域内部不断增长的发展需求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协调程度,解剖在科技、体制、文化不断创新驱动下的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竞争能力,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领域最受关注的科学命题,也使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在弥补地球系统科学重自然圈层相互作用、轻自然与人文圈层相互作用的缺陷方面具有独到的学科价值。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在助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可持续城市化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咨询报告、主体功能区划和灾后重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家和地方重大地域规划的研制,在促进区域差异化发展、重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经济布局、走可持续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方面,影响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决策,转换为政府行为,已经或正在改变着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性科学 地球系统科学 空间结构 地域功能
原文传递
国土空间管控的方法与途径 被引量:60
3
作者 周侃 樊杰 盛科荣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527-2540,共14页
国土空间管控是对国土空间各类开发保护活动的科学谋划与管理安排,是进行国土空间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的重要政策工具。探讨以地域功能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科学基点的国土空间管控体系框架,并以福建省和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解析“三区三... 国土空间管控是对国土空间各类开发保护活动的科学谋划与管理安排,是进行国土空间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的重要政策工具。探讨以地域功能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科学基点的国土空间管控体系框架,并以福建省和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解析“三区三线”协同划定和国土开发强度并测算两个国土空间管控中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功能管控和参数管控为核心的多尺度、多时序国土空间管控途径。研究发现:①功能管控以主体功能区划和“三区三线”划定方案为基础,按照四类主体功能定位、三类空间(生态、农业和城镇空间)、六类分区(生态保护红线及一般生态区、永久基本农田及一般农业区、城镇开发边界及城镇预留区)以及N类建设和非建设类用途分层级实施;②参数管控则以国土开发强度为关键目标参数,实施基于总量-目标和过程-增幅双控的阈值管控,以及基于上限和下限双控的分类型管控途径,旨在实现各类空间内和区域整体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结构均衡协调,促进形成高质量、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管控 国土开发强度 资源环境承载力 地域功能 “三区三线” 多尺度
原文传递
Kriging空间分析法及其在城市大气污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4
作者 孟健 马小明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09-312,共4页
目前常用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插值方法没有考虑变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无法检验插值结果 ,不适用于复杂的城市大气环境的空间分析 .本文引用非参数地质统计学的指示克立格法 ,定义了大气环境研究领域的指示函数 ,据此分析了某市 SO2 的空间... 目前常用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插值方法没有考虑变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无法检验插值结果 ,不适用于复杂的城市大气环境的空间分析 .本文引用非参数地质统计学的指示克立格法 ,定义了大气环境研究领域的指示函数 ,据此分析了某市 SO2 的空间变异特征 ,估计了其 SO2 的空间分布 ,并给出了估计的精度 (估计误差 ) ,最后研究了监测点位置与估计误差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指示克立格法是城市大气污染空间分析、插值的有力工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iging空间分析法 大气污染中 指示克里格法 指示函数 估计误差 地质统计学
原文传递
毛乌素沙地不同林龄沙柳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40
5
作者 姚月锋 满秀玲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利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毛乌素沙地不同林龄沙柳表层土壤(0-20 cm)水分空间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长,表层土壤水分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增加幅度为5.46%-6.60%;不同林龄沙柳表层土壤之间水分含量差异极... 利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毛乌素沙地不同林龄沙柳表层土壤(0-20 cm)水分空间异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长,表层土壤水分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增加幅度为5.46%-6.60%;不同林龄沙柳表层土壤之间水分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变异函数分析显示,2-4年的沙柳林中,随着林龄的增长,使得基台值和空间结构比增大,沙柳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其空间异质性以空间自相关部分为主,从占总空间异质性的63%增大到87%;各向异性分析也表明,在空间上不同林龄表层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其空间格局有明显的差异,2年生沙柳林表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分数维较低,4年生沙柳林的分数维最大,斑块形状复杂程度增大,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分布趋于离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沙柳 土壤水分 空间异质性 变异函数
下载PDF
大空间尺度土壤质量评价研究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37
6
作者 杨淇钧 吴克宁 +3 位作者 冯喆 赵瑞 张小丹 李晓亮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5-578,共14页
土壤质量评价的空间尺度决定了评价结果的适用范围与功能,然而一直以来大空间尺度相关研究相对缺乏。为了分析其核心内容、方法论特征和发展趋势,构建了土壤质量评价相关概念认知框架,综述了当前大空间尺度理论研究和多国实践。分析结... 土壤质量评价的空间尺度决定了评价结果的适用范围与功能,然而一直以来大空间尺度相关研究相对缺乏。为了分析其核心内容、方法论特征和发展趋势,构建了土壤质量评价相关概念认知框架,综述了当前大空间尺度理论研究和多国实践。分析结果表明:(1)全球-地区尺度土壤质量评价研究基本遵循了"制定评价目标-明确评价对象和涉及的土壤功能-选取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输出评价结果"的技术路线,在评价目标、对象和指标选取等方面侧重反映土壤的自然资源属性与固有质量,常见综合评价模型应用;(2)土壤功能分解与表达逐渐成为土壤质量评价的核心,驱动了相关研究的多维度、多尺度发展。目前亟待开展:对应复合管理目标的广域空间土壤质量统一评价,根据土壤功能分布、土壤类型特征及土地利用方式,明确国家土壤资源分区利用与保护策略;通过多源地学数据集成与基于土壤功能的评价模型研发,发现大空间尺度土壤质量演变规律,协同大、中、小空间尺度研究以探明土壤质量评价的尺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评价方法 空间尺度 土壤功能
下载PDF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与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张建丽 李雪铭 张力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2-88,共7页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当今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基于大连市300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从外部环境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情况两方面,构建了市民化指标体系,修正了基于C-D函数的市民化进程模型,采用SPSS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当今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基于大连市300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从外部环境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情况两方面,构建了市民化指标体系,修正了基于C-D函数的市民化进程模型,采用SPSS软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定量分析了大连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特点,运用MapInfo作出空间分异图,得出大连市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空间分异特征:①市内四个主城区的市民化水平低于副城区;②市中心及其辐射地带市民化水平较低,城乡结合部市民化水平较高;③市民化指标与市民化水平空间分异不匹配。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制度环境处于阻碍阶段,城市居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和接纳程度较好,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已经具备市民化的能力,城乡结合部和副城区(郊区)是其定居城市的最佳区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国家、社会应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一个平台,加快农民工到市民的转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进程 定量分析 空间分异 C-D函数
下载PDF
污灌区土壤重金属空间结构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36
8
作者 吴文勇 尹世洋 +2 位作者 刘洪禄 潘兴瑶 宝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5-173,共9页
该文探讨了地统计学插值模型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适用条件,分析了北野场污灌区土壤重金属的正态分布特征和主导分布趋势,提出了不同重金属因子适宜的地统计插值模型。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系数处于12%~37%之间,整体变异... 该文探讨了地统计学插值模型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适用条件,分析了北野场污灌区土壤重金属的正态分布特征和主导分布趋势,提出了不同重金属因子适宜的地统计插值模型。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系数处于12%~37%之间,整体变异性不大;Pb、Cd等因子的块金效应分别为0.90、0.87,空间相关性较弱,受人为随机因素的影响较大,As、Cr、Zn、Cu值等因子的块金效应分别为0.52、0.51、0.51和0.46,空间相关性中等,受人为随机因素和空间结构因素的共同作用,Hg和Ni的块金效应分别为0.253和0.06,空间相关性较强,受空间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较大,可能受原生地质的影响较大。污灌区重金属含量存在增加趋势,灌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自北向南总体呈现较少趋势,这与灌区上下游灌溉保证率不同有关,表明长期污水灌溉可导致土壤重金属富集,但与全国其他污灌区相比,北野场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对较轻,应加强污水处理利用避免土壤重金属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灌溉 地统计学 空间结构 变异函数
下载PDF
安徽省县域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演变 被引量:35
9
作者 杨新刚 张守文 强群莉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4-91,共8页
以安徽省61个县(市)4个年份作为研究断面,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县域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ESDA方法,揭示了安徽省县域城镇化质量时空分异特征、演化及成因。研究表明:12000—2013年,安徽省县域城镇化质量逐年提升,但各县域间相对... 以安徽省61个县(市)4个年份作为研究断面,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县域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ESDA方法,揭示了安徽省县域城镇化质量时空分异特征、演化及成因。研究表明:12000—2013年,安徽省县域城镇化质量逐年提升,但各县域间相对差异逐步拉大;2005年之前,县域城镇化质量增速缓慢,之后则中东部区域县域城镇化增速和质量高于其他地区;全省县域城镇化全局自相关由不显著逐步增强,出现空间聚集倾向;局部自相关不显著,仅出现少数小范围的高值和低值区。2县域城镇化整体空间格局呈现"东高西低"、"中部凸起、南北低洼"的特征;热点区格局由离散分布逐步集中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3安徽省县域城镇化发展受区域发展政策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城镇化 主成分分析法 空间相关性 热点识别 变异函数 安徽省
原文传递
上海市主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网点分布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34
10
作者 刘承良 薛帅君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2-130,150,共10页
城市内部格局与过程空间异质性的复杂性规律成为当前人文地理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以上海市主城区为例,从结构与功能视角刻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异质性并发现有趣现象:上海市公共服务网点呈典型"核心—边缘"圈层特点;由于占地... 城市内部格局与过程空间异质性的复杂性规律成为当前人文地理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以上海市主城区为例,从结构与功能视角刻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异质性并发现有趣现象:上海市公共服务网点呈典型"核心—边缘"圈层特点;由于占地面积、租金、服务性质等因素五大设施形成类似金融类网点的强邻近性群集聚与类似科教类网点的弱向心集聚(逆增长点)两种模式;弱向心集聚呈现空间差异扩大、空间集聚增强的新特征,与多中心空间结构会促进设施均衡化布局的构想相反;主城区边缘地带交通发展未受重视导致其运输功能空间差异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空间异质性 结构与功能 上海主城区
原文传递
The scientific foundation of Major Function Oriented Zoning in China 被引量:30
11
作者 樊杰 李平星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9年第5期515-531,共17页
Major function oriented zoning (MFOZ hereafter) is the guideline for optimizing the spatial patter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which entails both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academic fiel... Major function oriented zoning (MFOZ hereafter) is the guideline for optimizing the spatial patter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which entails both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academic field of economic geography.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basic features of territorial function and puts forward a spatial equilibrium model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for the first time. It argues that there exists a trend of regional convergence in the average value which indicates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tatus of any region. Based on this finding, the study illustrates that the formation of functional zone should be conducive to the narrowing of regional gap and that free flow of resources between regions is the prerequisite to spatial equilibrium. It also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territorial functional evolution on the process of spatial equilibrium and suggests that the maximization of benefits derived from zoning proposal is interrelative with the method of regional division and the degree of understanding towards the temporal changes of territorial function. Furthermore, this study goes on to examine the scientific foundation of several issues concerning the reconciliation between contradictory functions of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the selection of indicators an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features of MFOZ. It is then probes into the rationality of achieving dual goals of efficiency and equality simultaneously through three-dimensional flow and spatial equilibrium. The paper ends with discussions on the position, implement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MFOZ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of spatial governance including law, planning and government poli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ritorial function MFOZ regional development spatial equilibrium spatial governance spatialplanning regional policy
下载PDF
城市开放空间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苏伟忠 王发曾 杨英宝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4年第5期24-27,共4页
基于城市建设实践的新需求和理论研究的新发展,在总结评价目前国内外城市开放空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文章对城市开放空间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包括概念的界定、多角度分类、多层次空间结构和多重功能。
关键词 城市 开放空间 空间结构 功能
下载PDF
黄土区不同土层土壤容重空间变异与模拟 被引量:26
13
作者 于冬雪 贾小旭 +2 位作者 黄来明 邵明安 王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64,共10页
容重(ρ_b)是土壤最基本物理性质之一,是衡量土壤质量和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土壤碳氮贮量估算的重要参数。为探明黄土区不同土层ρ_b的分布特征并建立预测模型,在黄土区布设243个样点,获取0~10、10~20和20~40 cm土壤ρ_b及环境因子... 容重(ρ_b)是土壤最基本物理性质之一,是衡量土壤质量和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土壤碳氮贮量估算的重要参数。为探明黄土区不同土层ρ_b的分布特征并建立预测模型,在黄土区布设243个样点,获取0~10、10~20和20~40 cm土壤ρ_b及环境因子,采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不同土层ρ_b的空间变异特征,并利用逐步回归和传递函数方程对ρ_b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黄土区不同土层ρ_b均为中等程度变异,ρ_b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土层农地ρ_b最大,其次为林地和草地。0~10、10~20和20~40 cm土壤ρ_b半方差函数最佳拟合模型分别为指数模型、指数模型和球状模型,变程为22~780km。粉粒含量、坡度、海拔、多年平均降水量、气温、干燥度和土地利用是影响区域尺度黄土区ρ_b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基于相关因子建立的传递函数模型可以解释0~40cm深度ρ_b变异的38%~52%,且预测效果优于逐步回归方程,可用于田间条件下ρ_b空间分布特征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区 容重 空间变异 土地利用 传递函数
下载PDF
考虑参数空间变异性的边坡可靠度及其敏感性分析多重响应面法 被引量:26
14
作者 蒋水华 李典庆 +1 位作者 曹子君 唐小松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2-598,共7页
提出考虑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的边坡可靠度及其敏感性分析多重响应面法,研究了该方法在考虑参数空间变异性边坡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和边坡可靠度对空间变异性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自相关函数对边坡可靠度有一定的影响。基于指数型自相关函... 提出考虑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的边坡可靠度及其敏感性分析多重响应面法,研究了该方法在考虑参数空间变异性边坡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和边坡可靠度对空间变异性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自相关函数对边坡可靠度有一定的影响。基于指数型自相关函数得到的边坡失效概率明显偏小,由指数余弦型自相关函数得到的失效概率总体偏大,由高斯型、二阶自回归型和三角型自相关函数得到的边坡可靠度十分接近。此外,当土体参数间变异系数较小和波动范围较大时,自相关函数对边坡可靠度的影响更加明显。在失效概率较小的情况下,采用指数型自相关函数会高估边坡可靠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可靠度 空间变异性 自相关函数 响应面法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初探——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22
15
作者 张序强 李华 +1 位作者 董雪旺 张桂兰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6-279,共4页
以生态学中的阻力面理论为依托,创建了符合旅游规划需要的旅游地阻力面理论模型,构建了旅游景点、景区、旅游地、旅游区域之间联系的阻力层次体系,建立了旅游空间联系关系的影响因子系统,提出了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指导区域、地方及旅游... 以生态学中的阻力面理论为依托,创建了符合旅游规划需要的旅游地阻力面理论模型,构建了旅游景点、景区、旅游地、旅游区域之间联系的阻力层次体系,建立了旅游空间联系关系的影响因子系统,提出了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指导区域、地方及旅游区规划中的作用,并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大连池为例展示了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地方旅游开发建设实践中的现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力面 旅游地 空间联系 作用
下载PDF
空间功能视角下的公共服务对房价的影响——以成都市为例 被引量:26
16
作者 张少尧 宋雪茜 邓伟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95-1005,共11页
房价的快速上涨和城市内部房价的巨大差异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调控房价,防止局部区域房价过热势在必行。本文从城市空间功能的视角出发,以成都市2016年房价为例,基于地理探测器分析公共服务对房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成都平均房价为8480元/... 房价的快速上涨和城市内部房价的巨大差异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调控房价,防止局部区域房价过热势在必行。本文从城市空间功能的视角出发,以成都市2016年房价为例,基于地理探测器分析公共服务对房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成都平均房价为8480元/m2,并从市中心沿交通环线和放射状干线同时向郊区递减,形成圈层加放射格局,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特点。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医疗、金融和教育服务)对房价的影响以第三圈层和西南方最为显著,且高于城市层面上整体的影响。公共服务对房价的影响显著受不同区域的空间功能差异的影响,公共服务和空间功能差异会加剧房价的分异格局,并推动局部房价过热。因此,显著地受到在房价调控中,不仅要有传统的金融、经济政策,还要注重空间功能和公共服务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 公共服务 空间功能 地理探测器 成都
原文传递
市县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中的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实践研究——以江苏省如东县为例 被引量:26
17
作者 陶岸君 王兴平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25,共9页
为解决市县层级空间规划"多规合一"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探讨了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在县域空间规划中的关键性作用,从地域系统功能的空间组织规律出发,阐述了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的科学原理,提出了"多规合一"对... 为解决市县层级空间规划"多规合一"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探讨了国土空间功能分区在县域空间规划中的关键性作用,从地域系统功能的空间组织规律出发,阐述了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的科学原理,提出了"多规合一"对国土空间功能分区的要求。本文以江苏省如东县为案例,介绍了通过国土空间功能分区来推动空间规划"多规合一"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对其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估,并对该方法的应用推广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规合一 空间规划 功能分区 县域 如东
下载PDF
降雨量分布的空间插值方法研究——以美国爱达荷州为例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李朝奎 陈良 王勇 《矿产与地质》 2007年第6期684-687,共4页
以美国爱达荷州为例,根据105个气象站点及其30年年平均降水量数据,采用反距离加权平均法、普通克立金法、规则样条函数法及趋势面法等方法进行插值,分析了不同插值方法中站点数量变化、像元尺度变化对降雨数据空间插值结果的影响。通过... 以美国爱达荷州为例,根据105个气象站点及其30年年平均降水量数据,采用反距离加权平均法、普通克立金法、规则样条函数法及趋势面法等方法进行插值,分析了不同插值方法中站点数量变化、像元尺度变化对降雨数据空间插值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数据和精度指标的对比分析,得出每一种插值方法在某一标度范围插值的精度及适用范围。研究表明:①插值精度并不与样本点数量成正比例关系;②像元尺度的变化对空间插值精度的影响很小;③不同插值方法对插值结果有很大的影响,规则样条函数具有优秀的插值精度。要得到最理想的插值结果,须对不同研究区,进行实测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反复试验比较,以选择最佳插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插值 反距离加权平均法(IDW) 克里金 样条函数
下载PDF
暗管排水条件下土壤特性和作物产量的空间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法虎 R.Keren M.Benhur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69,共6页
土壤水盐及作物参数空间结构的研究是改善农田管理水平的基础。该文对暗管排水条件下玉米试验田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率、盐碱度及作物植株高度和产量的空间结构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 ,土壤含水率的自相关距离除在 0 .3~ 0 .6... 土壤水盐及作物参数空间结构的研究是改善农田管理水平的基础。该文对暗管排水条件下玉米试验田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率、盐碱度及作物植株高度和产量的空间结构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 ,土壤含水率的自相关距离除在 0 .3~ 0 .6m土层为 2 0m外 ,其它深度均小于 5m。土壤电导率和钠吸附比的自相关距离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但随玉米的生长而减小 ,一般都小于 40m。玉米植株高度、干物质量和籽粒产量的自相关距离分别为 2 0~ 2 5 ,10和 2 2~ 42m。玉米高度和产量与土壤含水率正相关而与土壤含盐量负相关。土壤盐分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远大于对干物质形成的影响 ,因此盐碱地更适宜于种植饲料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变异性 自相关系数 半方差函数 互相关系数 土壤盐碱度
下载PDF
国土空间结构演变解析与主体功能区格局优化思路 被引量:21
20
作者 王亚飞 郭锐 樊杰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55-866,共12页
主体功能区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大战略,解析其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和趋势是国土空间开发与主体功能区格局优化的重要依据。文章通过探索主体功能区空间结构演变的科学与政策内涵,以城市化地区、农业发展地区和生态安全地区三者... 主体功能区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大战略,解析其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和趋势是国土空间开发与主体功能区格局优化的重要依据。文章通过探索主体功能区空间结构演变的科学与政策内涵,以城市化地区、农业发展地区和生态安全地区三者人口或经济的比例关系为基本参数,测度颁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年)前后5年的主体功能区核心-边缘结构、点-轴结构的演变特征,揭示核心区域、边缘区域、距离轴线的国土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结合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要求,从区域差距、资源环境效应、对外联系等方面分析国土空间结构演变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人口、经济进一步向城市化地区、城市群区域、主要开发轴线集聚,人口集聚过程快于经济集聚过程,人口与经济呈现相互均衡的趋势,且与全国自然承载力及考虑地理区位和系统整体性的地域功能适宜性的格局趋于吻合;不同功能区之间、区域板块之间、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沿轴线区域与远离轴线区域的区域差距呈现出不断缩小的态势,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资源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国家"两横三纵"轴线无法适应我国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及"一带一路"对外开放的战略需求。据此提出:推动人口进一步向城市群及主要轴线核心区域集聚,实现人口与经济相均衡;进一步减少北方地区边缘区域的人口压力,从而促进人口规模与自然承载力相均衡;增加珠江-西江发展轴带,完善"三横三纵"的国土空间开发战略;向外延伸沿长江通道、陆桥通道与包昆通道等主要轴线从而适应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空间结构 地域功能 演变过程 高质量发展 格局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