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电深、浅层偶极子源的一种分离方法
1
作者 张彤 唐庆玉 杨福生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9-63,共5页
从头皮测到的脑电信号中把由深层源和浅层源产生的部分分离开,并根据深层源产生的部分观察大脑内部深层的电活动细节,在理论和临床上都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比较深、浅脑电偶极子在头皮一组电极上所产生脑电的空间频率,提出了利用脑... 从头皮测到的脑电信号中把由深层源和浅层源产生的部分分离开,并根据深层源产生的部分观察大脑内部深层的电活动细节,在理论和临床上都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比较深、浅脑电偶极子在头皮一组电极上所产生脑电的空间频率,提出了利用脑电的空间高频分量定位浅层源,进而把浅层源产生的电位从脑电中分离出去的方法,并且将Mar-quardt优化算法由空域推广到了空间频率域。仿真实验表明利用高频分量在空频域求逆可以较准确地定位浅层源,从而有效地把浅层源和深层源的贡献区分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极子定位 脑电信号 深层源 浅层源 分离
原文传递
利用脑电空间高频分量分离深、浅层偶极子源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彤 杨福生 唐庆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83-86,共4页
从头皮观测脑电中把由深层源产生的部分与浅层源产生的部分分开,据以观察大脑内的深层电活动细节是在理论和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本文根据对深、浅层偶极子源在头皮上产生电位的空间频率分析,提出利用脑电的空间高频分量对浅层源... 从头皮观测脑电中把由深层源产生的部分与浅层源产生的部分分开,据以观察大脑内的深层电活动细节是在理论和临床上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本文根据对深、浅层偶极子源在头皮上产生电位的空间频率分析,提出利用脑电的空间高频分量对浅层源定位,进而把浅层源产生的电位从脑电中分离出去的方法,并将Marquardt优化算法由空域推广到空频域。仿真实验表明,此法可以较准地定位浅层源,从而有效地把脑电中深、浅层源的贡献区分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 脑电空间频率 偶极子定位 频域求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