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7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种植样式对高密度夏玉米产量和株高整齐度的影响 被引量:60
1
作者 杨利华 张丽华 +3 位作者 张全国 姚艳荣 贾秀领 马瑞崑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2-124,共3页
在种植密度7万株/hm2条件下设置40、50、60、70cm等行距和40+80cm大小垄5种种植样式进行试验,以50cm等行距种植产量最高,较60、70和40+80cm处理增产5.15%~5.77%;40cm等行距种植产量次之;40+80cm大小垄与40、60、70cm等行距种植产量无... 在种植密度7万株/hm2条件下设置40、50、60、70cm等行距和40+80cm大小垄5种种植样式进行试验,以50cm等行距种植产量最高,较60、70和40+80cm处理增产5.15%~5.77%;40cm等行距种植产量次之;40+80cm大小垄与40、60、70cm等行距种植产量无显著差异。高密度夏玉米最佳种植样式应为50cm左右等行距,最优行株比约为1.821∶。行距缩小,公顷粒数、千粒重和株高整齐度呈提高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高密度种植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负影响。5种种植样式的次生根层数与条数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行距 种植样式
下载PDF
检波器野外组合因素对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魏继东 丁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2-318,共7页
检波器组合是地震资料野外采集阶段衰减噪声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决定组合衰减噪声效果的因素有组合因素(组合基距,组内距,检波器数量,组合高差,组合形式等)以及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噪声的类型与强度等。从验证不同组合因素对地震资料的... 检波器组合是地震资料野外采集阶段衰减噪声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决定组合衰减噪声效果的因素有组合因素(组合基距,组内距,检波器数量,组合高差,组合形式等)以及施工地区的地质条件、噪声的类型与强度等。从验证不同组合因素对地震资料的影响出发,通过计算组合的方向特性曲线及野外试验,量化分析了组合因素对地震资料的影响,提出一种组合基距在Inline方向设置为一个道距,在Crossline方向设置为一个最大干扰波波长的组合方案,以有效衰减来自各个方向的规则干扰波。计算表明,在组合基距确定的前提下,缩小组内距、增加检波器数量有利于提高资料的信噪比,但当检波器数量增加到某个临界点后,继续缩小组内距、增加检波器个数则不能显著提高组合的压噪能力。实践证明,在地表复杂、地层吸收严重、次生干扰发育的地区,组内高差允许值应适当放宽,这有利于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分析认为,Inline方向大致等于一个道距,Crossline方向大致等于一个最大干扰波波长的矩形组合是具有良好方向特性,又便于野外施工的检波器最佳组合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基距 组内距 检波器数量 组内高差 组合方式 信噪比
下载PDF
行距配置和化控对冬小麦茎秆质量和抗倒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振丽 程瑞婷 +1 位作者 李瑞奇 李雁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7-513,共7页
为明确行距配置和多效唑化控对小麦茎秆质量和抗倒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了行距配置(12cm等行距、15cm等行距、12.5cm+12.5cm+20cm共3个水平)和多效唑化控(对照、起身期化控、拔节期化控3个水平)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的影响。结... 为明确行距配置和多效唑化控对小麦茎秆质量和抗倒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了行距配置(12cm等行距、15cm等行距、12.5cm+12.5cm+20cm共3个水平)和多效唑化控(对照、起身期化控、拔节期化控3个水平)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茎秆重心高度和节间长度基本上以15cm等行距处理的最小,12cm等行距处理的最大,这2种行距配置之间拔节期和开花以后的株高及成熟时基部节间长度差异均显著(P<0.05);而基部节间粗度、秆壁厚度、单位长度节间干重、茎秆机械强度及抗倒伏指数基本上以15cm等行距处理的最大或较大,12cm等行距处理的最小。起身期和拔节期喷施多效唑处理的小麦株高、节间长度和茎秆重心高度显著降低,基部节间粗度、秆壁厚度、茎秆机械强度有所增加,抗倒伏指数显著增大。除基部第二节间长度外,行距配置与化控互作对其他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抗倒伏指数与株高、节间长度、重心高度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76和-0.63),与茎秆机械强度、第1和第2节间单位长度干重、第2节间秆壁厚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42、0.64和0.64),与第2、第3节间粗度和第3节间秆壁厚度相关不显著。因此,15cm等行距种植配合起身期或拔节期多效唑化控,可提高小麦茎秆质量和抗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行距配置 化控 茎秆形态特征 抗倒伏指数
下载PDF
多层复杂断块油藏开发策略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劳斌斌 刘月田 +2 位作者 屈亚光 李雷 胥小伟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8-350,共3页
开采低渗复杂断块油藏时,为了获得最大的开发效益,需要设计最优的开发策略与方案。对于多层复杂断块油藏,划分和组合开发层系总的原则是一套开发层系内小层数不能太多,层间差异不能太大,并且开发层系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达到一定的生产... 开采低渗复杂断块油藏时,为了获得最大的开发效益,需要设计最优的开发策略与方案。对于多层复杂断块油藏,划分和组合开发层系总的原则是一套开发层系内小层数不能太多,层间差异不能太大,并且开发层系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达到一定的生产能力。在细分调整时,一套开发层内主力小层数一般不超过3个,小层总数约为5~8层。注采井距过大,砂体储量控制程度低,注采连通率低;注采井距过小,水淹早。因此,需要对井距进行优化设计。针对多层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特点,井网形式以三角形井网为好,采用分套逐段上返开发方式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复杂断块油藏 开发层系 井距 井网
下载PDF
插秧量与行距配置对北方杂交稻和常规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建林 徐正进 衣先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1-637,共7页
比较了在不同插秧量和行距配置方式下杂交稻和常规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杂交稻穗大、粒多、千粒重大、经济系数高、灌浆持续期长、同化物向籽粒转移比率高。杂交稻比常规稻平均增产7.27%。但不同类型品种适宜的栽培方式不同:杂交稻适... 比较了在不同插秧量和行距配置方式下杂交稻和常规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杂交稻穗大、粒多、千粒重大、经济系数高、灌浆持续期长、同化物向籽粒转移比率高。杂交稻比常规稻平均增产7.27%。但不同类型品种适宜的栽培方式不同:杂交稻适宜插单苗,而常规稻适宜插3苗;不论是杂交稻还是常规稻,直立穗型和半直立穗型品种适宜等行距栽培以减少群体漏光,弯曲穗型品种适宜宽窄行栽培以改善中下层叶片的光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秧量 行距配置 移栽方式 杂交稻 常规稻 产量
下载PDF
机采种植模式对不同株型棉花脱叶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李健伟 吴鹏昊 +2 位作者 肖绍伟 崔建平 张巨松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88,共7页
以新陆中54号(株型较松散)和新陆中75号(株型较紧凑)为试验材料,代表南疆早中熟品种类型,以一膜六行、一膜四行、一膜三行模式代表目前机采种植模式,研究了机采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和不同株型果枝交错程度与脱叶效果的... 以新陆中54号(株型较松散)和新陆中75号(株型较紧凑)为试验材料,代表南疆早中熟品种类型,以一膜六行、一膜四行、一膜三行模式代表目前机采种植模式,研究了机采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和不同株型果枝交错程度与脱叶效果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相同密度下,新陆中54号一膜三行较一膜六行模式籽棉产量增加10.0%,皮棉产量增加8.9%,但新陆中75号一膜三行较一膜六行模式籽棉和皮棉产量分别下降5.8%和8.2%,而一膜四行模式产量下降幅度较小;一膜三行脱叶率、挂枝率均高于一膜四行和一膜六行模式;果枝交错系数α1与脱叶率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685,果枝交错系数α2与挂枝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824,吐絮期LAI与脱叶率和挂枝率相关性不明显;相同品种三种机采种植模式之间纤维品质差异不明显。新陆中54号在一膜三行模式下增产显著,脱叶效果好;新陆中75号一膜六行、四行模式产量较高,但综合考虑脱叶效果和纤维品质,一膜四行模式更适宜机采。因此,对于南疆株型松散型品种推荐采用一膜三行模式,株型紧凑型品种推荐采用一膜四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机采种植模式 脱叶率 纤维品质 株行距配置
下载PDF
杨树固沙林密度、配置与林木生长过程的关系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文斌 卢琦 +4 位作者 吴波 王晶莹 王晓江 刘士和 李显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4-59,共6页
在科尔沁沙地证明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具有显著的防风效果后,进一步对雨养条件下杨树(赤峰-36号)固沙林的密度、配置及林木生长过程与林龄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5a林木的生长基本不受密度的影响,密度大单位面积材积量大;6... 在科尔沁沙地证明低覆盖度行带式固沙林具有显著的防风效果后,进一步对雨养条件下杨树(赤峰-36号)固沙林的密度、配置及林木生长过程与林龄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5a林木的生长基本不受密度的影响,密度大单位面积材积量大;6~11a是密度对林木生长的显著影响阶段,杨树固沙林的胸径、株高和材积量的增长率随林龄增大而逐年加快;大约在11a之后趋于稳定;单位活立木蓄积最大(153.39m3.hm-2)的固沙林密度是825株.hm-2,其他密度按蓄积大小排序依次为540株.hm-2、420株.hm-2和1215株.hm-2;2)边缘林木的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量分别比林内高20%~70%和90%~260%,且低密度林分的边缘林木的生长优势比高密度林分边缘林木的生长优势更加明显;3)同密度(500株.hm-2)13a的一行一带式固沙林,其胸径、树高和材积量分别比等株行距的片林高37.4%、17.4%和81%;而10a的两行一带式的胸径、树高和材积量分别比等株行距的片林高19.8%、16.2%和64.8%,说明行带式配置还具有生物生产力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密度效应 配置模式 生长过程
下载PDF
FLOW PATTERNS AND FORCE CHARACTERISTICS OF LAMINAR FLOW PAST FOUR CYLINDERS IN DIAMOND ARRANGEMENT 被引量:13
8
作者 ZOU Lin LIN Yu-feng LU Hong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1期55-64,共10页
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cross-flow past four circular cylinders in a diamond arrangement at Reynolds number of 200 is carried out.With the spacing ratios(L /D)ranging from 1.2 to 5.0,the flow ... 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cross-flow past four circular cylinders in a diamond arrangement at Reynolds number of 200 is carried out.With the spacing ratios(L /D)ranging from 1.2 to 5.0,the flow pattern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basic regimes.The critical spacing ratio for the transition from narrow gap flow pattern to vortex impingement flow pattern around the cylinders is found to beL /D=3.0,while a single bluff-body flow pattern is observed atL /D=1.2.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dimensional flow patterns and force characteristics around the four cylinders shows that the variation of forces and Strouhal numbers againstL /D are generally governed by these three kinds of flow patterns.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pacing ratio has important 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ee shear layers about the cylinders and hence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force and press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ur cylinders with different spacing rati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r cylinders spacing ratio flow pattern force characteristics
原文传递
考虑压裂裂缝的煤层气藏井网井距确定方法 被引量:14
9
作者 徐兵祥 李相方 +3 位作者 邵长金 陈东 黄勇 胡小虎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19,共4页
煤层气藏具有低渗透率特点,这使得其在直井排采前须对产层进行压裂改造,而压裂裂缝参数对井距的确定影响很大,因此研究裂缝长度、导流能力与井距的关系具有实际意义。通过对比不同裂缝穿透比和导流能力下的煤层气产量与采出程度,探讨裂... 煤层气藏具有低渗透率特点,这使得其在直井排采前须对产层进行压裂改造,而压裂裂缝参数对井距的确定影响很大,因此研究裂缝长度、导流能力与井距的关系具有实际意义。通过对比不同裂缝穿透比和导流能力下的煤层气产量与采出程度,探讨裂缝参数对煤层气产出的影响规律;并以煤层气开采15 a采出程度达到50%时的井距作为评价指标,研究压裂效果与井距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裂缝越长,导流能力越大,井距就越大—尤其在渗透率较小时,裂缝参数对井距的影响更明显。因此,在确定煤层气藏井距时,由于人工裂缝影响,裂缝方向的井距可适当放大。以我国韩城矿区煤层气区块储层参数为例,在给定优化指标下,宜选择矩形井网(350 m×300 m),或菱形井网(对角线长度为700 m×4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裂缝长度 裂缝导流能力 井距 井网
下载PDF
轴向间距对压气机失速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传鹏 胡骏 +1 位作者 王英锋 张燎原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6-248,共3页
采取在静子叶片表面埋入微型压力传感器的方法,对叶尖、叶中和叶根三个截面上的动态压力进行测量,实验研究了六个轴向间距下压气机的旋转失速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轴向间距对压气机失速点的流量系数影响很大,转静子轴向间距减少,压气机... 采取在静子叶片表面埋入微型压力传感器的方法,对叶尖、叶中和叶根三个截面上的动态压力进行测量,实验研究了六个轴向间距下压气机的旋转失速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轴向间距对压气机失速点的流量系数影响很大,转静子轴向间距减少,压气机失速推迟;压气机刚进入旋转失速的模态与轴向间距有关,轴向间距较大时,压气机首先进入多团全叶高旋转失速,当轴向间距为21%CR时,压气机直接进入单团全叶高旋转失速;轴向间距不同,近失速点的压力扰动也存在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间距 失速模态 失速特性
下载PDF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低雷诺数四圆柱绕流流动模式与受力特性模拟 被引量:6
11
作者 龚志军 杨佼 +1 位作者 武文斐 李保卫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56,171-172,共5页
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了雷诺数为100时,均匀来流条件下的二维菱形排布的四柱绕流现象,得到了不同柱间距比下的绕流流动模式及阻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圆柱互扰效应与柱间距比有关,当L/D≤1.2时为单钝体模式,圆柱互扰效应以临近效... 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了雷诺数为100时,均匀来流条件下的二维菱形排布的四柱绕流现象,得到了不同柱间距比下的绕流流动模式及阻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圆柱互扰效应与柱间距比有关,当L/D≤1.2时为单钝体模式,圆柱互扰效应以临近效应为主;当1.2<L/D≤3.5时为间隙流模式,互扰效应以临近效应和剪切层干扰为主;当3.5<L/D≤5.0时为涡冲击模式,且存在一个临界间距比(L/D=3.5)使得此时柱群尾涡最复杂,各圆柱的阻力系数在此时达到极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菱形排布 间距比 流动模式 受力特性
下载PDF
管间距对水平管降膜蒸发流动形态和传热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沈胜强 陈学 +2 位作者 牟兴森 王耀萱 高宏达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92-1496,共5页
为了探讨管间距对水平管降膜蒸发的影响,以水为工质,研究了19 mm直径的铝黄铜水平管上降膜蒸发的传热与流动状况。通过对3种管间距在Re范围35~347下液膜流动形态的观测,归纳出水平管降膜流动流态转变时的临界Re数;测量了管壁表面... 为了探讨管间距对水平管降膜蒸发的影响,以水为工质,研究了19 mm直径的铝黄铜水平管上降膜蒸发的传热与流动状况。通过对3种管间距在Re范围35~347下液膜流动形态的观测,归纳出水平管降膜流动流态转变时的临界Re数;测量了管壁表面温度和饱和蒸汽温度,计算得到管子表面的平均传热系数和局部传热系数,分析了管间距对局部和平均传热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较大管间距情况下,不同流态间转变的临界Re数没有明显区别,但是在小管间距情况下,滴柱状向柱状以及柱状向柱帘状转变的Re数会变小;平均传热系数会随着管间距变小而降低,且当管间距为0.3倍管径时,喷淋密度的变化对平均传热系数的影响将变得不明显。此外,沿管周方向顶部的局部传热系数也随管间距变小而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间距 传热系数 流动形态 水平管降膜蒸发 喷淋密度 管周角度
下载PDF
新疆后峡矿区不同倾斜程度储层井网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超 秦全灵 +1 位作者 李鑫 田继军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0,共4页
为科学设计矿区煤层气开发井网,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对矿区内井网进行了设计。结果显示:矿区内缓倾斜区域煤层气井的布置方式采用矩形井网较合适,最优走向井间距为500 m,最优倾向井间距为350 m;矿区内急倾斜区域煤层气井的布井方式采用... 为科学设计矿区煤层气开发井网,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对矿区内井网进行了设计。结果显示:矿区内缓倾斜区域煤层气井的布置方式采用矩形井网较合适,最优走向井间距为500 m,最优倾向井间距为350 m;矿区内急倾斜区域煤层气井的布井方式采用菱形井网较合适,最优走向井间距为300 m,最优倾向井间距为350 m。该研究为确定不同倾斜程度煤储层条件下煤层气井的合理井间距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距 煤层气 井网 含气量 渗透率
下载PDF
乌里雅斯太特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发军 孟庆春 +3 位作者 鲁秀芹 王霞 闫爱华 赵玉芝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26-129,177,共4页
乌里雅斯太油田是近年来华北油田发现的相对整装、规模相对较大的低孔特低渗透油藏。由于该区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存在较大开发风险。为合理、有效地开发该油藏,在常规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沉积相及沉积微相研究、天然裂缝发育状... 乌里雅斯太油田是近年来华北油田发现的相对整装、规模相对较大的低孔特低渗透油藏。由于该区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存在较大开发风险。为合理、有效地开发该油藏,在常规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沉积相及沉积微相研究、天然裂缝发育状况研究、恒速压汞室内实验及可动流体饱和度研究、开发试验井组试验以及合理井网井距、合理产能规模等开发技术政策研究工作,落实了该区有利建产层位及建产规模,实现了该油田的合理、有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气藏 沉积相 裂缝 井网 井距 建产规模 乌里雅斯太油田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对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机收效率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少坤 贾春兰 +4 位作者 王贵 孙志强 杨今胜 王燕 柳京国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51-54,共4页
以黄淮海地区当前主推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材,于2010-2013年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夏玉米收获效率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方式对郑单958的机收效率影响不显著;60 cm行距种植模式下,郑单958的产量显著高于行距55 cm和65 cm模式,且... 以黄淮海地区当前主推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材,于2010-2013年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夏玉米收获效率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方式对郑单958的机收效率影响不显著;60 cm行距种植模式下,郑单958的产量显著高于行距55 cm和65 cm模式,且机收效率在行距60 cm模式下最高;3种收获机械以金亿春雨收获效率最高,雷沃谷神散穗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行距 施肥方式 收获效率 产量 收获机械
下载PDF
Analyzing Changes in Maize Leaves Orientation due to GxExM Using an Automatic Method from RGB Images
16
作者 Mario Serouart Raul Lopez-Lozano +4 位作者 Gaëtan Daubige Maëva Baumont Brigitte Escale Benoit De Solan Frédéric Baret 《Plant Phenomics》 SCIE EI CSCD 2023年第2期239-252,共14页
The sowing pattern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light interception efficiency in maize by determin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eaves within the canopy.Leaves orientation is an important architectural trait determini... The sowing pattern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light interception efficiency in maize by determin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eaves within the canopy.Leaves orientation is an important architectural trait determining maize canopies light interception.Previous studies have indicated how maize genotypes may adapt leaves orientation to avoid mutual shading with neighboring plants as a plastic response to intraspecific competition.The goal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2-fold:firstly,to propose and validate an automatic algorithm(Automatic Leaf Azimuth Estimation from Midrib detection[ALAEM])based on leaves midrib detection in vertical red green blue(RGB)images to describe leaves orientation at the canopy level;and secondly,to describe genotypic and environmental differences in leaves orientation in a panel of 5 maize hybrids sowing at 2 densities(6 and 12 plants.m^(−2))and 2 row spacing(0.4 and 0.8 m)over 2 different sites in southern France.The ALAEM algorithm was validated against in situ annotations of leaves orientation,showing a satisfactory agreement(root mean square[RMSE]error=0.1,R^(2)=0.35)in the proportion of leaves oriented perpendicular to rows direction across sowing patterns,genotypes,and sites.The results from ALAEM permitted to identif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eaves orientation associated to leaves intraspecific competition.In both experiments,a progressive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leaves orie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row is observed when the rectangularity of the sowing pattern increases from 1(6 plants.m^(−2),0.4 m row spacing)towards 8(12 plants.m^(−2),0.8 m row spacing).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5 cultivars were found,with 2 hybrids exhibiting,systematically,a more plastic behavior with a significantly higher proportion of leaves oriented perpendicularly to avoid overlapping with neighbor plants at high rectangularity.Differences in leaves orientation were also found between experiments in a squared sowing pattern(6 plants.m^(−2),0.4 m row spacing),indicating a possible co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IVAR spacing pattern
原文传递
低渗气田的合理开发方案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晓慧 邓景夫 +2 位作者 杨浩 王呈呈 蒋文超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1期77-79,共3页
M气田为典型的低渗干气气藏,由于面积大、储量高,投产井数少且时间短,故各沉积单元的储量动用程度很低。为了使单井能够控制足够的储量且具有一定的供气能力和经济效益,文中通过经济极限井网密度法来确定该气田的经济极限井距;综合分析... M气田为典型的低渗干气气藏,由于面积大、储量高,投产井数少且时间短,故各沉积单元的储量动用程度很低。为了使单井能够控制足够的储量且具有一定的供气能力和经济效益,文中通过经济极限井网密度法来确定该气田的经济极限井距;综合分析了M气田的地质特征及开采动态,采用均匀井网形式进行衰竭式开采。依据M气田地质特征及井网井距论证成果,共设计了8套对比方案,通过对各方案的数模预测,对比分析经济评价结果,推荐方案3(1 000 m井距的正方形井网)为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 气田 井距 井网形式
下载PDF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s, key technologies and practices of tight conglomerate oilfield efficient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Mahu oilfield, Junggar Basin, NW China 被引量:4
18
作者 LI Guoxin QIN Jianhua +3 位作者 XIAN Chenggang FAN Xibin ZHANG Jing DING Yi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0年第6期1275-1290,共16页
A series of theoretical explorations and field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efficiently develop the Mahu tight conglomerate oilfield in the Junggar Basin.Concepts of steered-by-edge fracturing and proactive fracturi... A series of theoretical explorations and field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efficiently develop the Mahu tight conglomerate oilfield in the Junggar Basin.Concepts of steered-by-edge fracturing and proactive fracturing interference were proposed.A series of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were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including optimization of 3-D staggered well pattern,proactive control and utilization of spatial stress field,and synergetic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elements.Different from shale,the unique rock fabric and strong heterogeneities of tight conglomerate formation are favorable factors for forming complex fractures,small space well pattern can proactively control and make use of interwell interference to increase the complexity of fracture network,and the"optimum-size and distribution"hydraulic fracturing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synergetic optimization.During pilot phase of this field,both depletion with hydraulically fractured vertical wells and volume fracturing in horizontal wells were tested after water injection through vertical wells,then the multi-stage fracturing with horizontal well was taken as the primary development technology.A series of engineering methods were tested,and key development parameters were evaluated such as well spacing,lateral length,fractures spacing,fracturing size,and fracturing operation process.According to geoengineering approach,the 100 m/150 m tridimensional tight-spacing staggered development method was established with systematic integration of big well clusters,multiple stacked pay zones,small well spacing,long lateral length,fine perforation clustering,zipper fracturing and factory operation.According to half-year production performance,100 m/150 m small spacing wells outperformed 500 m/400 m/300 m spacing wells.Its average estimated ultimate recovery(EUR)of wells was identical with those best wells from large-spacing area.Compared with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Mahu oilfield,the drainage efficiency and estimated recovery factor of this pilot were significantly boo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ght conglomerate tight oil Junggar Basin Mahu oilfield steered-by-edge fracturing proactive fracturing interference small spacing staggered well pattern
下载PDF
双河油田Ⅳ5-11层系二元复合驱合理井网井距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连锋 郭欢欢 +4 位作者 姜建伟 李洪生 董文龙 胡书奎 张海锋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57-460,共4页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聚/表二元复合驱技术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合理的井网井距是其成功的关键。在双河油田Ⅳ5-11层系实际地质条件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四点法面积井网、五点法面积井网、九点法面积井网、排状井网对...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聚/表二元复合驱技术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合理的井网井距是其成功的关键。在双河油田Ⅳ5-11层系实际地质条件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四点法面积井网、五点法面积井网、九点法面积井网、排状井网对二元复合驱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点法面积井网提高采收率的幅度最大。在考虑注入能力、采液能力及渗透率与注采井距关系、二元复合驱驱替液在不同井距下的流动速度、见效时间以及表面活性剂的有效作用距离的情况下,计算求得双河油田Ⅳ5-11层系二元复合驱合理注入速度为0.1~0.11PV/a,不同渗透率条件下的合理井距为170~283m,为Ⅳ5-11层系井网部署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数值模拟 井距 面积井网 双河油田
下载PDF
密度和行距对宽幅匀播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娜娜 王飞 +3 位作者 徐年龙 徐梦彬 王升 叶仁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小麦宽幅匀播在淮南地区的适应性。[方法]以扬麦19为材料,利用不同的密度(225万、300万、375万/hm^2)和行距(15、20、25 cm)组合,通过测定各处理从开花期到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探索适合宽幅匀播栽培技术... [目的]研究小麦宽幅匀播在淮南地区的适应性。[方法]以扬麦19为材料,利用不同的密度(225万、300万、375万/hm^2)和行距(15、20、25 cm)组合,通过测定各处理从开花期到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探索适合宽幅匀播栽培技术的最佳密度行距组合。[结果]各处理从开花期到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呈先上升再下降的单峰曲线,在灌浆1期时叶绿素含量到达高峰,并且此时基本苗为300万/hm^2,行距为25 cm的处理叶绿素含量最高。各处理的产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最佳基本苗为300万/hm^2,最佳行距为25 cm。产量和旗叶叶绿素含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灌浆1期的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11月初播种的小麦采用宽幅匀播高产栽培技术时,以基本苗300万/hm^2、行距20~25 cm为最佳栽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幅匀播 密度 行距 产量 叶绿素含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