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2
1
作者 郝琳 《科技视界》 2013年第30期251-251,331,共2页
本文介绍了针对传统《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与计算机三维实体造型软件《Solidworks》课程相结合,教师做到在课堂上边演示边授课,生动形象;学生做到边学习边自己解决问题。教学效果表明此教学改革方案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空间... 本文介绍了针对传统《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与计算机三维实体造型软件《Solidworks》课程相结合,教师做到在课堂上边演示边授课,生动形象;学生做到边学习边自己解决问题。教学效果表明此教学改革方案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又能对学习产生兴趣和增强探索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图 SOLIDWORKS 空间想象 抽象思维
下载PDF
影视艺术与文学审美的日常生活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梁静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20-23,共4页
影视艺术的发展,使文学与新的大众传媒结合.使文学的阅读由高雅趋于平常,成为审美日常生活化的重要内容;影视艺术审美意象的营造表现出省略营造的想象空间以及通过时空变异增强抒情色彩等重要特征。
关键词 影视艺术 文学审美 想象空间 时空变异
下载PDF
几何元素在会展设计中的视觉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艺湘 常思宇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8期103-104,共2页
在会展设计中,几何元素是运用广泛、使用多样化的一种设计语言。几何元素的应用是设计中比较能够表达多样化思维的一种艺术手法。在研究几何元素的形态使用中,采取了对多边形形体结构的视觉表达,来现实性地挖掘它传递的想象空间。这种... 在会展设计中,几何元素是运用广泛、使用多样化的一种设计语言。几何元素的应用是设计中比较能够表达多样化思维的一种艺术手法。在研究几何元素的形态使用中,采取了对多边形形体结构的视觉表达,来现实性地挖掘它传递的想象空间。这种想象空间能否带给观展者正确的图像信息,是研究的重点。策展人对几何元素运用的深入性和灵活性,是能否突显几何元素魅力的关键所在。一个好的设计师,需要有丰富的设计经验,根据受众对几何形体组成的认识来进行创作。几何元素的完美组合能把一个设计师的作品带入至上的艺术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元素 会展设计 策展人 当代艺术 想象空间
下载PDF
论诗与画想象空间的共同性
4
作者 林新华 《台州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3-47,共5页
艺术,首先是一种“物”的呈现。“物”是建构想象空间的物质承担者。诗画由于其不同的“物性”因素,因而构成的想象方式是不同的。但是,它们都包含了由“物”直接激发的、超然于“物”外的外围的想象的多层次的想象空间。真正的魅力也... 艺术,首先是一种“物”的呈现。“物”是建构想象空间的物质承担者。诗画由于其不同的“物性”因素,因而构成的想象方式是不同的。但是,它们都包含了由“物”直接激发的、超然于“物”外的外围的想象的多层次的想象空间。真正的魅力也正在于这种有别于生活的想象空间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性 想象空间
下载PDF
清末民初出版法的变迁与社会幻想小说的想象空间
5
作者 任冬梅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8期6-11,共6页
"社会幻想小说"于晚清时候出现,是一种与现实主义文学相对的理想型文学,小说着力于向读者展示作者想象中的人类社会的形态。"社会幻想小说"的出版与传播与清末民初的出版法规密切相关。《大清印刷物专律》与《大清... "社会幻想小说"于晚清时候出现,是一种与现实主义文学相对的理想型文学,小说着力于向读者展示作者想象中的人类社会的形态。"社会幻想小说"的出版与传播与清末民初的出版法规密切相关。《大清印刷物专律》与《大清著作权律》一方面规范了文学的出版和传播,另一方面由于初次制定的不完善性,并不能行之有效的对文学作品进行"钳制"。而民国初期颁布的《出版法》与《著作权法》与晚清时候相比,对书籍出版规定更为细致严苛,不过由于民主政体的存在,再加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对于言论出版自由的保障,使得民国初期的社会幻想小说在想象空间上更为宽广,种类更加多样,对政府的批判更加犀利,因而获得了比晚清时候更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幻想小说 出版法 言论自由 想象空间
下载PDF
影视剧美术生命的3D技术表现
6
作者 吴雷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28-130,共3页
3D技术为当前的影视剧美术设计提供了理念和技法上的支撑,也让当前的影视剧美术设计更具有当代性。然而,正像Dieter Kosslick所说3D应该留给观众接吻的时间,给观众以审美的距离感和体验的深度和厚度,而不仅仅是纯形式主义的直观感性体... 3D技术为当前的影视剧美术设计提供了理念和技法上的支撑,也让当前的影视剧美术设计更具有当代性。然而,正像Dieter Kosslick所说3D应该留给观众接吻的时间,给观众以审美的距离感和体验的深度和厚度,而不仅仅是纯形式主义的直观感性体验。丰富影视剧美术设计的内涵,提供想象的空间和理性思维的维度,是3D美术设计面临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 影视剧 美术设计 形式 想象空间
下载PDF
马华文学的记忆与想象空间——《赤道形声:马华文学读本Ⅰ》谈片
7
作者 史育婷 冯昊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72-75,共4页
马华文学正在进行着自身的典律化过程。通过对热带雨林的描写、传统文化的追忆、土地的眷恋、历史的回忆以及个人生命体验的感悟,马华文学历史记忆在新一代马华作家的努力开拓下,显示出了马华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已经形成广阔的文... 马华文学正在进行着自身的典律化过程。通过对热带雨林的描写、传统文化的追忆、土地的眷恋、历史的回忆以及个人生命体验的感悟,马华文学历史记忆在新一代马华作家的努力开拓下,显示出了马华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已经形成广阔的文学想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华文学 《赤道形声》 记忆 想象空间
下载PDF
叙述海外移民:移民受众与移民经验的建构 被引量:1
8
作者 罗莎.萨嘉鲁西阿诺 文婷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 CSSCI 2008年第1期16-31,251,共20页
本文通过对移民媒体连线节目的考察,说明了移民文化消费者创造性的参与文化协商和文化转化的过程。通过移民媒体依赖的时空伸延技术,让海外移民在互动时不依赖空间上的共同在场就能产生一种共时感和一起存在的感觉,由此移民和媒体想象... 本文通过对移民媒体连线节目的考察,说明了移民文化消费者创造性的参与文化协商和文化转化的过程。通过移民媒体依赖的时空伸延技术,让海外移民在互动时不依赖空间上的共同在场就能产生一种共时感和一起存在的感觉,由此移民和媒体想象并构建了这种跨国联系并产生了对应的话语和集体行为的汇集,从而构成散居海外移民的一个想象的地理空间。然后这种自我意识和移民者的自我想象慢慢制度化,并维持着相当长的时间。他们需要这些移民制度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和维持充满想象、沟通和交流的移民者空间,在这个空间里,移民者的定义才能得到阐述和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移民 移民媒体 想象空间
原文传递
朝圣:英国旅行文学的精神内核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德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9-166,共8页
14—17世纪,以《曼德维尔游记》、《坎特伯雷故事集》和《天路历程》为代表的三个朝圣文本,建构了一个从西方到东方、从本土到异域、从内心世界到外部世界的立体的朝圣—旅行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东方的圣地与异域的奇迹互相并置,基督教... 14—17世纪,以《曼德维尔游记》、《坎特伯雷故事集》和《天路历程》为代表的三个朝圣文本,建构了一个从西方到东方、从本土到异域、从内心世界到外部世界的立体的朝圣—旅行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东方的圣地与异域的奇迹互相并置,基督教的世界观与异教的信仰互为镜像,虔诚的宗教信念与粗鄙的世俗欲望互相交织,形成一个源远流长的叙事传统。近代英国的旅行文学正是在这个朝圣传统的影响下逐渐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空间想象、主体性意识、跨文化交往原则,以及相应的叙事策略和结构模式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朝圣文学是英国乃至欧洲旅行文学之精神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圣文学传统 英国旅行文学 空间想象 跨文化交往
下载PDF
从空间表征到文化实践:对电子地图的批判性反思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致远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209-215,共7页
基于网络和移动信息新技术发展起来的电子地图不仅是传统地图的延伸和扩展,还是一种全新的空间表征形式和媒介文本。它典型地体现了后现代时期"时空压缩"这一现象,其中,消费文化在技术的主导下介入这一空间的再现/表征形式,... 基于网络和移动信息新技术发展起来的电子地图不仅是传统地图的延伸和扩展,还是一种全新的空间表征形式和媒介文本。它典型地体现了后现代时期"时空压缩"这一现象,其中,消费文化在技术的主导下介入这一空间的再现/表征形式,使其具有隐含的生产性:电子地图激发个体的空间想象和消费实践,推动个体的身份认同,并通过权力分配、欲望塑造等途径对个体的主体性的再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地图 空间表征 空间想象 主体性
下载PDF
土木工程专业形象化教学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进 曾祥蓉 +3 位作者 王薇 周凌 王仲刚 张蕾 《高等建筑教育》 2012年第6期36-39,共4页
文章探讨了创新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必要性,提出以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教学实体模型库、三维数字教学模型库、工程案例库为基础的"形象化教学"新方法,从而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 形象化教学 空间想象力
下载PDF
试论UG技术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宝军 毛敬涛 李彩霞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8年第6期58-60,共3页
利用UGNX的建模和制图模块的强大功能,结合教学实践,就建立3D虚拟模型库、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增强课堂互动效果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做了探讨和论述。
关键词 UG 机械制图 虚拟模型 空间想象力
下载PDF
《工程制图》课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兰文清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8年第4期53-55,共3页
制图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新旧观察思维的更新过程,也是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初学者缺乏空间想象能力,部分学生往往用观察美术图的方法来观察工程制图,因而不能步入制图学习的领域,所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制图教学的... 制图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新旧观察思维的更新过程,也是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初学者缺乏空间想象能力,部分学生往往用观察美术图的方法来观察工程制图,因而不能步入制图学习的领域,所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制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机械制图教学 培养 空间想象力
下载PDF
工程制图教学改革的研究和实践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培生 朱波 +3 位作者 吴巨龙 顾金凤 叶福民 庄宏 《科技信息》 2010年第3期I0188-I0189,共2页
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培养新的要求,本文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探索图学教学改革如何紧跟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
关键词 工程制图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空间想象能力
下载PDF
早期中国思想中的方圆观念及美学延伸
15
作者 周律含 《中国美学研究》 2024年第1期3-13,共11页
美学问题对中国古典文明的影响,绝不仅仅停留在文学艺术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了哲学的层面,以一种根本性的方式蕴藏在整个中国思想文化之中。以方圆观念为例,不论是早期“天圆地方”的宇宙论,还是随后“天道圆,地道方”的本体论展开,方、... 美学问题对中国古典文明的影响,绝不仅仅停留在文学艺术的层面,而是深入到了哲学的层面,以一种根本性的方式蕴藏在整个中国思想文化之中。以方圆观念为例,不论是早期“天圆地方”的宇宙论,还是随后“天道圆,地道方”的本体论展开,方、圆这两个基本形状始终是潜藏在民族深层文化结构当中的重要形象。其中“圆”所涉及的阴阳流转、往来循环的思想精神为中国哲学奠定了基调;“方”所涵括的方位意识及秩序要求则构成了中国人文历史的起点。方、圆这两个基本意象不仅构成中国美感的基础,更成为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思想的独具一格的美学特性,亦有助于在世界文明的视角下重新把握中国思想的发源及其基本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 方位 方圆 宇宙观 空间想象
原文传递
从“空间的想像与描述”开始——谈建筑理性教育框架下的“感性意识”培养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宇振 《建筑师》 2007年第2期16-20,共5页
当代中国建筑教育基本上是一种理性基础上的知识训练。然而创造性的思维需要将理性与感性结合起来。本文结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部分三年级课程设计内容,讨论在建筑理性教育框架下感性意识培养的试验性方法、措施及问题。文中指出,设... 当代中国建筑教育基本上是一种理性基础上的知识训练。然而创造性的思维需要将理性与感性结合起来。本文结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部分三年级课程设计内容,讨论在建筑理性教育框架下感性意识培养的试验性方法、措施及问题。文中指出,设计的不同阶段中通过文字的“空间想像与描述”,挖掘了设计者内心的感受和审美的趣味,强调了个人的体验,从而使得设计走向有独特的个人色彩和整体上的多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感性 空间想像 描述 建筑教育
下载PDF
制图教学中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被引量:4
17
作者 欧阳红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79-80,共2页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是制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直观教学、形象化教学、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多种形式的训练,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形体 空间想象力 制图教学
下载PDF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03-204,共2页
《工程制图》是一门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专业基础课,为了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绘图能力及空间想象力,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和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工程制图 空间想象能力 启发式教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培养空间想象力的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富平 王建华 杨文通 《机械管理开发》 2007年第4期4-5,共2页
以《工程制图》课中的换面法为例,在教学讲解过程中,如何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课堂中如何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提问和学生自己动手练习等手段,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增加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工程制图 换面法 空间想象力
下载PDF
浅谈如何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艳丽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95-96,共2页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学生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后面课程的学习。文章结合《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提高《机械制图》教学质量。
关键词 机械制图 空间想象 教学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