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夏季产卵种群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林东明 陈新军 方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3-852,共10页
根据我国鱿钓船于2012年12月—2013年3月渔汛期间,在西南大西洋公海海域作业时随机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夏季产卵种群样本(雌性148尾,雄性99尾),初步研究了其种群繁殖生物学。结果表明,渔汛期间阿根廷滑柔鱼夏季产卵种群雌性胴长172~252... 根据我国鱿钓船于2012年12月—2013年3月渔汛期间,在西南大西洋公海海域作业时随机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夏季产卵种群样本(雌性148尾,雄性99尾),初步研究了其种群繁殖生物学。结果表明,渔汛期间阿根廷滑柔鱼夏季产卵种群雌性胴长172~252 mm,雄性胴长164~248 mm。随着月份推移,雌性占比逐月递减,从12月份的84.21%递减至次年3月份的27.03%;雄性个体占比则逐月递增,从12月份的15.79%递增至次年3月份的72.97%。雌性样本超过30%的个体性腺发育成熟并且部分处于繁殖期,雄性个体超过60%的个体性腺发育成熟并且部分处于繁殖期。雌雄个体的胴长和体质量均在性腺功能发育成熟时达到最大值,但是雌性胴长大于雄性,体质量却小于雄性。性腺指数、缠卵腺指数和精荚复合体指数随着个体生长逐渐增长。雌性个体性腺指数为0.001 2~0.31,平均值0.074;缠卵腺指数为0.003 1~0.55,平均值0.29;两者随着个体生长逐渐增长,在性腺功能成熟时达到最大值。雄性个体性腺指数为0.007 5~0.084,平均值0.038;精荚复合体指数为0.000 79~0.035,平均值0.012;两指数在繁殖期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夏季产卵种群 繁殖生物学 西南大西洋
下载PDF
个体差异对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角质颚外部形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陆化杰 陈新军 刘必林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40-1049,共10页
角质颚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广泛用于头足类分类及资源量估算等研究中。根据2010年中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海域采集的2 916对阿根廷滑柔鱼角质颚样本,对角质颚12项外部形态参数进行测量,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以角质颚的上头盖长(UHL)、... 角质颚是头足类重要的硬组织,广泛用于头足类分类及资源量估算等研究中。根据2010年中国鱿钓船在西南大西洋海域采集的2 916对阿根廷滑柔鱼角质颚样本,对角质颚12项外部形态参数进行测量,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以角质颚的上头盖长(UHL)、上脊突长(UCL)、上翼长(UWL)、下头盖长(LHL)、下脊突长(LCL)和下翼长(LWL)作为角质颚各区外部形态变化的特征指标,以头盖长和脊突长之比(HL/CL)、喙长和脊突长之比(RL/CL)、喙宽与脊突长之比(RW/CL)、侧壁长和脊突长之比(LWL/CL)、翼长和脊突长之比(WL/CL)分别作为角质颚各区外形变化的指标,利用方差分析(ANOVA)和最小显著差多重比较法(LSD)研究不同性别、性腺成熟度和胴长范围对角质颚各区生长和外形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性别间UHL、UCL、UWL、LHL、LCL和LWL的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同性别不同性腺成熟度、不同胴长范围内的UHL、UCL、UWL、LHL、LCL和LWL的变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不同性别、不同性腺成熟度和不同胴长范围间上、下颚的HL/CL、RL/CL、RW/CL、LWL/CL、WL/CL的变化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其值基本恒定,上、下颚分别为78.04%、22.46%、17.28%、81.41%、23.07%和50.69%、43.31%、41.13%、144.98%、93.68%。研究表明,不同个体对阿根廷滑柔鱼角质颚外部形态变化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角质颚 性别 性腺成熟度 个体大小 西南大西洋
下载PDF
西南大西洋公海阿根廷滑柔鱼角质颚色素变化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方舟 陈新军 李建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2-229,共8页
根据2010年1—3月中国鱿钓船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样本(胴背长范围为166~266 mm),提取出264对角质颚(雌性143对,雄性121对),测定下头盖长(LHL)、下脊突长(LCL)、下喙长(LRL)、下喙宽(LRW)、下侧壁长(LLWL)、下翼长(LWL)等6个形态参数,按... 根据2010年1—3月中国鱿钓船采集的阿根廷滑柔鱼样本(胴背长范围为166~266 mm),提取出264对角质颚(雌性143对,雄性121对),测定下头盖长(LHL)、下脊突长(LCL)、下喙长(LRL)、下喙宽(LRW)、下侧壁长(LLWL)、下翼长(LWL)等6个形态参数,按角质颚色素沉积等级0~7级进行了划分,分析阿根廷滑柔鱼角质颚色素变化,及其与个体生长、性腺成熟度以及角质颚生长等因素的关系。分析认为,1—3月阿根廷滑柔鱼角质颚色素沉积以3级为优势,占总样本的35.98%。色素沉积的平均等级总体上随着月份推移而增加。胴背长与体质量随着色素沉积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相关关系显著(P<0.01)。雌雄个体的性腺成熟度与角质颚色素沉积等级的关系有差异,其中雌性个体的色素沉积等级与性成熟度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雄性个体则不显著(P>0.05)。角质颚各外部形态参数与色素沉积等级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与LHL、LLWL、LWL关系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角质颚 色素沉积 胴背长 性成熟度 西南大西洋
下载PDF
西南大西洋拉氏南美南极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清源 王少琴 +1 位作者 朱国平 宋旗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92,共7页
拉氏南美南极鱼Patagonotothen ramsayi为南极鱼科中数量最多、生态地位非常重要的次南极鱼种,为了解拉氏南美南极鱼的营养动力学与生态功能,利用脂肪酸生物标记法探究了该鱼种的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结果表明:从西南大西洋拉氏南美南... 拉氏南美南极鱼Patagonotothen ramsayi为南极鱼科中数量最多、生态地位非常重要的次南极鱼种,为了解拉氏南美南极鱼的营养动力学与生态功能,利用脂肪酸生物标记法探究了该鱼种的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结果表明:从西南大西洋拉氏南美南极鱼肌肉中共检测出16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脂肪酸包括C_(16∶0)、C_(18∶1n9)、C_(20∶5n3)(EPA)和C_(22∶6n3)(DHA),DHA平均含量显著高于EPA(P<0.05);多种特征脂肪酸含量与体长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7种脂肪酸含量与体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而指示摄食对象营养级高低的DHA/EPA值与体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研究表明,拉氏南美南极鱼主要摄食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其肉食性特性随体长的增大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氏南美南极鱼 脂肪酸 食性 西南大西洋
下载PDF
西南大西洋拉氏南美南极鱼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朱国平 许柳雄 陈新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77-1882,共6页
根据2009年12月-2010年1月在西南大西洋阿根廷外海测定的271尾拉氏南美南极鱼生物学数据,对拉氏南美南极鱼的全长(TL)和体长(SL)组成、全长和体重(BW)关系、性比、性腺成熟度等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体长组成:全长范围... 根据2009年12月-2010年1月在西南大西洋阿根廷外海测定的271尾拉氏南美南极鱼生物学数据,对拉氏南美南极鱼的全长(TL)和体长(SL)组成、全长和体重(BW)关系、性比、性腺成熟度等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体长组成:全长范围为145~302mm,优势全长组为200~260mm;体长范围为135~265mm,优势体长为160~220mm。雌、雄个体全长(F=1.930,P=0.167>0.05)和体长(F=1.965,P=0.163>0.05)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全长与体长关系为TL=0.8755SL+0.0076(R2=0.9846)(2)全长与体重关系:拉氏南美南极鱼全长与体重关系为BW=1.0845×10-6TL3.3968(R2=0.9818),雌雄拉氏南美南极鱼叉长与体重之间的关系不存在显著性差异(ANCOVA,F=1.755,P>0.05)。(3)拉氏南美南极鱼平均雌雄性比为1∶0.17。(4)12月至1月,西南大西洋拉氏南美南极鱼性成熟度基本上以Ⅱ为主,而Ⅲ~Ⅵ个体则非常少。各全长组拉氏南美南极鱼性成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χ2=569.59,P<0.05)。(5)首次性成熟全长为275mm,而成熟率为0.0263/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氏南美南极鱼 生物学特性 西南大西洋
下载PDF
西南大西洋春夏季阿根廷无须鳕脂肪酸组分的时空特性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少琴 杨清源 +1 位作者 朱国平 宋旗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067-2075,共9页
阿根廷无须鳕(Merluccius hubbsi)是西南大西洋较为重要的鱼种,具较高的商业价值,为底拖网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阿根廷无须鳕肌肉组织脂肪酸组成,探究各脂肪酸含量,包括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 阿根廷无须鳕(Merluccius hubbsi)是西南大西洋较为重要的鱼种,具较高的商业价值,为底拖网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阿根廷无须鳕肌肉组织脂肪酸组成,探究各脂肪酸含量,包括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随体长、月份和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各类脂肪酸含量高低次序依次为∑PUFA>∑SFA>∑MUFA;主要脂肪酸包括C22:6n3(DHA)、C16:0、C18:1n9c、C20:5n3(EPA)和C18:0,其中DHA的含量最高,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5.27%;高PUFA/SFA表明阿根廷无须鳕肌肉可作为PUFA的补充原料;∑SFA和∑PUFA在小体长组个体中(20.1~30.0 cm)的含量较高,特别是DHA和EPA,使得n-3/n-6增加,说明相对较大个体而言,小个体阿根廷无须鳕的营养价值更高;除n-3/n-6外,其余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的月份差异;1月最高的n-3/n-6说明肌肉组织在该月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鱼体各脂肪酸含量随纬度和表温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无须鳕 脂肪酸 西南大西洋 营养
原文传递
南半球夏季西南大西洋阿根廷外海巴西真鲳群体组成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国平 许柳雄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8-562,共5页
根据2009年12月-2010年1月在西南大西洋阿根廷外海测定的168尾巴西真鲳(Stromateus brasiliensis)生物学数据,对南半球夏季巴西真鲳的群体组成特征,尤其是全长(LT)和叉长(LF)组成、全长和体重(WB)关系、性比、性腺成熟度及性腺指数等基... 根据2009年12月-2010年1月在西南大西洋阿根廷外海测定的168尾巴西真鲳(Stromateus brasiliensis)生物学数据,对南半球夏季巴西真鲳的群体组成特征,尤其是全长(LT)和叉长(LF)组成、全长和体重(WB)关系、性比、性腺成熟度及性腺指数等基本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巴西真鲳全长范围为23.6~34.2 cm,优势全长组为24.0~28.0 cm;叉长范围为21.6~30.3 cm,优势叉长为22.0~26.0 cm;全长与叉长关系为LT=1.1411 LF-6.7702(R2=0.962 6)。(2)巴西真鲳全长与体重关系为WB=3×10-5 LT2.8789(R2=0.924 4)。(3)巴西真鲳平均雌雄性比为1∶0.3。(4)12月至1月,西南大西洋巴西真鲳性成熟度均为Ⅱ或Ⅲ级;各全长组巴西真鲳性成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04.86,P<0.05)。(5)性腺指数随着体长的增大而呈升高的趋势,性腺指数的范围为1.05~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大西洋 巴西真鲳 渔业生物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