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近岸定点降水的化学组成及来源分析——2006年7月14日热带风暴“碧利斯”影响厦门期间 被引量:2
1
作者 杜俊民 陈立奇 +4 位作者 张远辉 林奇 杨绪林 孙霞 李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7-154,共8页
关键词 台风“碧利斯” 海洋来源 人为污染来源 厦门海域
下载PDF
潮汕坳陷地壳结构探测初步成果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嘹亮 张志荣 +1 位作者 阎贫 罗文造 《南海地质研究》 2003年第1期62-67,共6页
应用长排列大容量震源地震采集系统与海底地震仪同步联合作业技术,在潮汕坳陷采集了228km多道反射地震资料和5个海底地震仪(OBS)站位的地震数据。多道地震剖面显示,珠江口盆地潮汕坳陷的沉积盖层可分为三个构造层。初步分析认为,上构造... 应用长排列大容量震源地震采集系统与海底地震仪同步联合作业技术,在潮汕坳陷采集了228km多道反射地震资料和5个海底地震仪(OBS)站位的地震数据。多道地震剖面显示,珠江口盆地潮汕坳陷的沉积盖层可分为三个构造层。初步分析认为,上构造层为新近系-第四系,中构造层为下白垩统,下构造层为上三叠统到下侏罗统。OBS记录到了包括莫霍面在内的地震波,可以识别地壳内沉积层、上地壳层、下地壳层等多个层位的折射波地震相。莫霍面深度自北往南减小,在200m水深线附近为27km,至2000m水深线附近为14km。多道地震记录与海底地震仪记录相结合,可以控制从海底到莫霍面的地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潮汕坳陷 长排列 大容量震源 海底地震仪
原文传递
海上风电运维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建民 《风力发电》 2020年第2期43-49,共7页
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如火如荼,江苏、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大批量的风电场项目已经建成投产。由此衍生出来的海上风电机组运行维护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重点从海洋探测技术、在线监测技术、无人智能装备、基于多源异构数据... 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如火如荼,江苏、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大批量的风电场项目已经建成投产。由此衍生出来的海上风电机组运行维护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重点从海洋探测技术、在线监测技术、无人智能装备、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监测数据管理与应用技术、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等方面探讨了海上风电运行维护技术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运维技术 在线监测 多源异构数据 海洋牧场 展望
下载PDF
北冰洋罗蒙诺索夫海岭晚白垩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与烃源岩特征:IODP302证据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学杰 万荣胜 万玲 《南海地质研究》 2008年第1期35-45,共11页
北冰洋首次大洋钻探(IODP302)在罗蒙诺索夫海岭获取了晚白垩世以来的沉积记录,为认识该区的沉积环境演变及烃原岩特征提供依据。该区晚白垩世以来有两次大的沉积间断:晚白垩世—晚古新世(80~56Ma)和中始新世—早中新世(44~17.5Ma)。... 北冰洋首次大洋钻探(IODP302)在罗蒙诺索夫海岭获取了晚白垩世以来的沉积记录,为认识该区的沉积环境演变及烃原岩特征提供依据。该区晚白垩世以来有两次大的沉积间断:晚白垩世—晚古新世(80~56Ma)和中始新世—早中新世(44~17.5Ma)。有沉积纪录的晚古新世—中始新世(56~44Ma),平均沉积速率为12.8m/Ma;早中新世以来(0~17.5Ma),平均沉积速率11.4m/Ma。从沉积物特征及有机碳含量来看,该钻孔可以分成上下两部分:下部,古新世—中始新世,主要为灰黑色粉砂质泥岩,处于还原环境,TOC含量很高,为1.77%~6.30%;上部,中中新世以来,沉积物颜色呈条带状,主要为氧化环境,TOC含量很低,<0.4%。对全岩进行Rock-Eval指标测定,表明中始新世富有机碳沉积物大多有很好的生烃潜力,而晚白垩世、晚古新世生烃潜力较差。T_(max)与R_o值表明,钻孔的晚白垩世和古新世沉积物有机质尚处于未成熟状态,没有生烃;因此中始新统的中部较高的S1值,可能是由于烃类产生于其他更成熟的层位后运移至该处聚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烃源岩 北冰洋 罗蒙诺索夫海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