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盒8期源-汇系统时空耦合控砂机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克永 李文厚 +1 位作者 宇振昆 梁积伟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3-192,共10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盒8期物源区周缘的古陆特征、重矿物特征、稀土元素富集规律的研究,分析沉积区不同沉积环境的沉积特征,总结不同类型源-汇系统的控砂机制。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是主要的物源方向,西南部及南部物源的影响...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盒8期物源区周缘的古陆特征、重矿物特征、稀土元素富集规律的研究,分析沉积区不同沉积环境的沉积特征,总结不同类型源-汇系统的控砂机制。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是主要的物源方向,西南部及南部物源的影响较小,控制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相带及沉积特征;不同的沉积相类型控制着不同的砂体发育特征及不同的砂体叠加样式,其中冲积扇为多个砾石厚旋回叠加的巨型砂体,河流相为数个偏粗碎屑中厚旋回叠加的大型砂体,洪泛平原为数个偏细碎屑中等旋回叠加的中型砂体。研究认为,源-汇系统理论不仅为不同沉积环境提供理论基础,也为不同类型斜坡型砂体叠加样式的时空耦合控砂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系统 控砂机制 沉积路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如何发挥污染源头控制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太海 赵志远 《绿色科技》 2016年第10期58-60,共3页
指出了预防是环保的第一要务,规划环评作为污染源头控制的重要手段,在环境管理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由于规划本身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实施过程中过多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目前的规划环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结合近期... 指出了预防是环保的第一要务,规划环评作为污染源头控制的重要手段,在环境管理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由于规划本身的复杂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实施过程中过多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目前的规划环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结合近期环保部颁发的相关文件,以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为例,从加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机制、切实发挥规划环评优化空间开发布局、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规划环评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源头预防作用,以对相关规划开展环评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环评 源头控制 联动机制 环境质量 环境准入
下载PDF
畜产品供应链源头污染治理机制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任东峰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年第2期88-89,共2页
畜产品供应链源头污染直接影响到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其主要成因在饲料生产、养殖、监管等环节。其治理机制主要包括:加强政府监督和管理,强化饲料生产企业责任意识,推广科学养殖方式,实施畜产品供应链逆向控制。
关键词 供应链 畜产品 源头污染 治理机制
下载PDF
发展低碳经济的进展、挑战和机遇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岩 杨志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6-111,共6页
近年来,英、美、日、法、德、等国家以及中国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做了不同程度的推进。中国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在新能源发展、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研发和资金支持、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和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获得发达国... 近年来,英、美、日、法、德、等国家以及中国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做了不同程度的推进。中国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在新能源发展、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研发和资金支持、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和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获得发达国家提供的减排资金和技术等方面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对一些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进展回顾表明,已经初步形成的低碳经济的基本发展路径为:首先是政府有计划地推动,其次是制定适当的法律法规作为约束手段,再次是政策引导和市场经济手段的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国家行动 源头治理 末端治理 机制
下载PDF
信息化背景下社会突发事件的源头治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天书 《科教导刊》 2018年第5期169-170,186,共3页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矛盾转移变化,社会突发事件呈现上升趋势,给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本文应用信息化手段,在对社会突发事件内涵、特点和产生原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突发事件的源头治理机制改革创新提出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信息化 社会突发事件 源头治理机制
下载PDF
黑土区城郊耕地重金属污染空间扩散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文博 闫卓冉 祝元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679-5688,共10页
城郊复杂环境条件下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扩散机制是落实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和保障黑土地质量安全的基础.针对以往溯源研究中污染源头难定位和扩散趋势不明确等问题,以长春市城郊地区为例,以耕地土壤As、Pb、Hg和Cd元素为研究对象,采... 城郊复杂环境条件下的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扩散机制是落实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和保障黑土地质量安全的基础.针对以往溯源研究中污染源头难定位和扩散趋势不明确等问题,以长春市城郊地区为例,以耕地土壤As、Pb、Hg和Cd元素为研究对象,采用近邻传播(AP)算法和空间自回归的扩散格局-驱动因素组合分析法尝试揭示黑土区城郊耕地重金属污染空间扩散机制.结果表明,ω(As)和ω(Cd)均值分别为39.35mg·kg^(-1)和0.183 mg·kg^(-1),累积水平较高.内梅罗指数显示研究区有52.38%的耕地已出现轻度污染.AP算法识别出As存在3个影响幅度相似的潜在污染源地,均位于远离城市的典型农耕区;Pb元素的2个潜在污染源地集中分布于范家屯镇附近的工业区;Hg和Cd元素的扩散格局复杂,尤其是Cd元素,呈现多地并发的污染扩散特征.空间滞后模型表明,As元素的空间扩散格局和农药施用强度有关;Cd元素主要受土壤类型和设施农业布局的制约;Pb元素受区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影响;Hg元素和区域污染迁移条件相关.污染调蓄功能未对4种元素的空间扩散格局产生显著影响.研究丰富了耕地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析理论和方法,对落实城郊黑土地的污染源头防控具有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地区 黑土耕地 重金属 源头防控 空间扩散机制
原文传递
歧口凹陷港西凸起物源特征及控砂机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牟延群 林常梅 +4 位作者 周静 汪津 杨艳 孙博 杨飞 《录井工程》 2019年第1期93-101,140,141,共11页
为进一步明确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板桥高斜坡物源特征、控砂机制及油气成藏富集规律,通过地震、测井、岩心测试化验分析资料,采用源汇分析方法对港西凸起物源轻重矿物组合特征、沟槽输砂通道与沉积微相空间分布规律进行详细论述,并进一... 为进一步明确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板桥高斜坡物源特征、控砂机制及油气成藏富集规律,通过地震、测井、岩心测试化验分析资料,采用源汇分析方法对港西凸起物源轻重矿物组合特征、沟槽输砂通道与沉积微相空间分布规律进行详细论述,并进一步总结板桥高斜坡控砂机制与油气成藏富集规律。研究认为,港西凸起作为板桥高斜坡主要物源,其在沙二段和东营组高位体系域(HST)沉积时期,凸起出露面积相对较大,物源供给能力增强,在地震剖面上能够识别出数个与近岸小型扇三角洲相对应的下切侵蚀沟槽,组成相对闭合的"源-渠-汇"系统,进一步总结出港西凸起沟槽控砂模式;同时,沙二段不整合面与港东、滨海断裂系组成的油气疏导系统使得该地区具备形成地层上倾尖灭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和地层岩性油气藏3种油气成藏条件。针对该勘探目标区,实施多口探井,获得千万吨级探明储量,证实歧口凹陷港西凸起作为内部物源能够形成有利砂体并具备油气成藏条件,为下一步勘探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板桥高斜坡 源汇系统 控砂机制 油气成藏
下载PDF
基于源抑制的转运中心货运量控制机制
8
作者 黄晓俊 徐劲松 《物流技术》 2023年第4期98-102,共5页
针对转运中心在物流高峰时期面临的爆仓风险,提出了一种基于源抑制的货运量控制机制。该机制将基于网络流量控制相关的源抑制技术改进并应用于物流运输仓储环节,在仓储控制模型的应用层动态监视整个转运中心群,当某个转运中心的剩余容... 针对转运中心在物流高峰时期面临的爆仓风险,提出了一种基于源抑制的货运量控制机制。该机制将基于网络流量控制相关的源抑制技术改进并应用于物流运输仓储环节,在仓储控制模型的应用层动态监视整个转运中心群,当某个转运中心的剩余容量大于设定的阈值时,不执行货运量的控制,当剩余容量小于阈值时,自动对以该转运中心为输入对象的输入量头部企业进行源抑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源抑制的货运量控制机制能够有效控制转运中心群的货运流量,降低爆仓的可能性,同时降低了受限制企业承受的额外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抑制 转运中心 货运量 货运调度 控制机制
下载PDF
“七音工作法”在安全源头管理中的运用
9
作者 卞朝东 樊志强 徐飞龙 《山西建筑》 2020年第9期171-173,共3页
对新形势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面临的难题和出路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建立企业安全源头管理控制机制的方法,对"七音工作法"引入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源头管理进行了研究和运用,达到了企业不断完善和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的效果,解决了建筑... 对新形势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面临的难题和出路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建立企业安全源头管理控制机制的方法,对"七音工作法"引入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源头管理进行了研究和运用,达到了企业不断完善和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的效果,解决了建筑施工企业粗放安全管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音工作法” 源头管理 控制机制 安全管理
下载PDF
以农业面源污染阻控为目标的河流生态缓冲带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刘瑞霞 王立阳 +3 位作者 孙菲 李晓洁 高红杰 袁鹏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5-39,共15页
河流生态缓冲带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国家已将河流生态缓冲带的构建与维护作为控制流域面源污染的关键措施。针对河流生态缓冲带的农业面源污染阻控功能,梳理了河流生态缓冲带的研究进展。基于河流生态缓冲带类型的划定,... 河流生态缓冲带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国家已将河流生态缓冲带的构建与维护作为控制流域面源污染的关键措施。针对河流生态缓冲带的农业面源污染阻控功能,梳理了河流生态缓冲带的研究进展。基于河流生态缓冲带类型的划定,重点总结了河岸植被缓冲带的阻控机制及影响阻控效果的主要因素、氮磷削减途径和缓冲带生态构建模式,并就植被缓冲带对污染物的削减机理及量化方法、缓冲带的设计理念与构建模式、缓冲带的长期效果评估和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我国河流生态缓冲带的科学划定、生态构建以及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河流生态缓冲带 河岸植被缓冲带 阻控机制和影响因素 氮磷削减途径 河岸植被缓冲带构建
原文传递
面向流域的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机制改革——以长江经济带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开元 孙芳城 郭海蓝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1-98,共8页
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是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保护工程的重心之一。由于横向管理职权划分不清、纵向末端监管缺位,生态补偿制度缺位、罚则设计不当以及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制度漏洞丛生等诸多原因,导致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 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是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保护工程的重心之一。由于横向管理职权划分不清、纵向末端监管缺位,生态补偿制度缺位、罚则设计不当以及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制度漏洞丛生等诸多原因,导致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污染呈现恶化趋势,主要表现为由局部性污染转向普遍性污染、由单一型城市污染转向城市农村复合型污染以及工农业点源、面源污染成为主要污染源。破解当前饮用水源污染防治监管困境应当借助创新管理体制、厘清横纵关系,健全饮用水水源生态补偿制度、增加违法成本和完善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制度等多项措施协同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饮用水水源 污染防治机制
下载PDF
水污染治理工程管理体制与机制研究——以洱海流域污染源治理工程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叶桦 胡椿 杨绪东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8-24,共7页
洱海是我国保护得较好的湖泊之一,但随着人口的增长,旅游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洱海保护的难度越来越大。从"十一五"以来,一大批洱海流域污染源治理工程相继实施,但在工程管理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在从管理体制... 洱海是我国保护得较好的湖泊之一,但随着人口的增长,旅游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洱海保护的难度越来越大。从"十一五"以来,一大批洱海流域污染源治理工程相继实施,但在工程管理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在从管理体制机制、工程建设、工程运行管理三个方面查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水污染治理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工程管理长效机制的一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流域 污染源治理工程 管理体制 管理机制
下载PDF
基于改进属性加密的多源大数据安全访问控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燕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10期102-108,共7页
用户在访问多源大数据的共享过程中,易被恶意用户盗取隐私数据,导致多源大数据文件的安全性较低。为此,提出基于改进属性加密的多源大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方法。构建基于密文策略属性加密(CP-ABE)的多源大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模型,利用属性、... 用户在访问多源大数据的共享过程中,易被恶意用户盗取隐私数据,导致多源大数据文件的安全性较低。为此,提出基于改进属性加密的多源大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方法。构建基于密文策略属性加密(CP-ABE)的多源大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模型,利用属性、访问结构、访问树三部分组成CP-ABE,通过生成主密钥和私钥、加密多源大数据、生成私钥以及解密密文四个步骤控制多源大数据安全访问,并通过全面定义主密钥和公钥的生成、加密多源大数据文件、获取访问用户授权和读写该数据文件、控制访问用户权限,改进CP-ABE,将CP-ABE与多源大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模型有效结合,提高多源大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产生私钥的效率较高、存储开销较低,可提高加密多源大数据的安全性,阻止恶意用户任意访问多源大数据文件,保障数据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属性加密 多源大数据 安全访问控制 控制机制 CP-ABE算法
下载PDF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研究的最新进展:水质量交易
14
作者 王景 李胜文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69-79,共11页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命令控制型和经济激励型机制存在缺乏经济激励、监督成本高、实施困难等缺陷。水质量交易机制,通过政府控制排污容量和分配排污权,能够以最小成本实现环保目标。排污权交易制度设计,首先要确定能接受的排污总量,然...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命令控制型和经济激励型机制存在缺乏经济激励、监督成本高、实施困难等缺陷。水质量交易机制,通过政府控制排污容量和分配排污权,能够以最小成本实现环保目标。排污权交易制度设计,首先要确定能接受的排污总量,然后按比例将其分配给个体排放者,同时建立合法的水质量交易市场。从国外实践和国内试点研究可见,实施水质量交易能产生很好的环境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命令控制型机制 经济激励型机制 水质量交易
下载PDF
人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琦 周洲 +2 位作者 贾丽 梁振明 郑玥 《环保科技》 2022年第2期58-64,共7页
农业面源污染是引起水体污染的途径之一,通过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农田排水等方式流入水体的污染物主要有氮、磷、重金属和农药。人工湿地已被广泛应用于水污染控制,具有投资少、管理方便等优点,它可以有效的去除来源于农业生产的氮、磷... 农业面源污染是引起水体污染的途径之一,通过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农田排水等方式流入水体的污染物主要有氮、磷、重金属和农药。人工湿地已被广泛应用于水污染控制,具有投资少、管理方便等优点,它可以有效的去除来源于农业生产的氮、磷,对重金属、农药等特殊污染物去除效果也不可小觑。因此,本文从不同污染物的去除途径阐述了人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以期为人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人工湿地 去除机制
下载PDF
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的成效与启示 被引量:5
16
作者 林壁润 杨少海 +2 位作者 杨祁云 许俊仟 胡学应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2期158-165,共8页
通过介绍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的基本概况、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和启示,对项目的治理模式和经验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项目创新了管理模式和技术推广方法,项目农户的农药、化肥使用量较项目实施前减少30.9%、30.6%,比非... 通过介绍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的基本概况、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和启示,对项目的治理模式和经验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项目创新了管理模式和技术推广方法,项目农户的农药、化肥使用量较项目实施前减少30.9%、30.6%,比非项目农户减少19.9%、22.1%,2014—2019年,项目累计减施化肥(折纯)1.7万t、减施农药(有效成分)813 t。农田总氮减排率平均达26.3%,总磷减排率平均达36%。水稻产量普遍增幅18.9%,99.3%的农户自觉把农药包装废弃物交回指定收集点;农田水质和土壤健康改善,生物种群增多。项目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率和设施装备配套率均达100%,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磷去除率分别达98.68%、95.61%、96.89%,环保投诉大幅度减少。2020年上半年,按照设计存栏量测算,养殖业主要污染物COD减排能力达43871 t,氨氮减排能力2966 t,生物需氧量(BOD)减排能力15639 t,总磷减排能力708 t;按照实际存栏量测算,COD减排能力达15675 t,氨氮减排能力961 t,BOD减排能力5263 t,总磷减排能力220 t。加快了农业绿色发展和广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创新模式 管理模式 推广应用模式 可持续治理机制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信息管理及监管机制创新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晓贺 周爱莲 +1 位作者 远铜 张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41-2549,共9页
针对当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存在因机制不完备导致的治理信息安全隐患大、问题企业追责难、监管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信息管理及监管机制。在探讨区块链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系统结构协同和机制功能协... 针对当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存在因机制不完备导致的治理信息安全隐患大、问题企业追责难、监管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信息管理及监管机制。在探讨区块链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系统结构协同和机制功能协同的基础上,搭建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Fabric联盟链框架体系,并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信息管理和监管两个方面进行了机制创新。研究表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应用将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制度和模式上进行突破,保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信息的安全性,促进相关利益主体行为得到有效监管,降低治理成本和复杂度,形成政府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间信息自由传递、流动的立体网络和治理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信息管理机制 监管机制 联盟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