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gand-free monophasic CuPd alloys endow boosted reaction kinetics toward energy-efficient hydrogen fuel production paired with hydrazine oxid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Yujeong Jeong Shreyanka Shankar Naik +5 位作者 Yiseul Yu Jayaraman Theerthagiri Seung Jun Lee Pau Loke Show Hyun Chul Choi Myong Yong Choi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20-29,共10页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and components is a prevalent strategy for increasing electrocatalytic energy-saving H 2 fuel production.One of the sustainable and efficient techniques is electr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fo...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and components is a prevalent strategy for increasing electrocatalytic energy-saving H 2 fuel production.One of the sustainable and efficient techniques is electr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for H 2 generation,but it is still restricted by the kinetically sluggish OER.Due to the lower standard oxidation potential of−0.33 V,replacing the OER with anodic hydrazine oxidation reaction(HzOR)is an effective way to extensively reduce the use of electricity in water electrolysis.Through alloying,the semiconductor and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u,interlaced by Pd 2+solution on the Pd surface by pulsed laser ablation(PLA)in methanol,are selectively altered to maximize cathodic HER and anodic HzOR performance.The optimal Cu1Pd3/C ratio demonstrates outstanding HER performance with a low overpotential of 0.315 V at 10 mA cm^(−2),as well as an ultralow overpotential of 0.560 V for HzOR in 0.5 M N_(2) H_(4)/1.0 M KOH.Furthermore,the constructed HzOR-assisted electrolyzer cell with Cu1Pd3/C||Cu1Pd3/C as anode and cathode exhibits a cell voltage of 0.505 V at 10 mA cm^(−2) with exceptional en-durance over 5 h.The current study advances competent CuPd alloys as multifunctional electrocatalysts for H 2 fuel production using a HzOR-assisted energy-efficient electrolyz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 CuPd alloy sonochemical process HzOR Hydrazine evolution reaction Hydrazine splitting Water splitting
原文传递
声化学-微波水热法合成α-ZnS纳米晶及其光学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柳青 黄剑锋 +3 位作者 李吉蓉 曹丽云 吴建鹏 贺海燕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9-722,共4页
采用声化学法制备了ZnS纳米前驱体,经过一定时间的微波水热后处理得到ZnS纳米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分析(SAED),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IR)以及光致发光光谱(PL)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测... 采用声化学法制备了ZnS纳米前驱体,经过一定时间的微波水热后处理得到ZnS纳米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分析(SAED),紫外可见光谱(UV-Vis),红外光谱(IR)以及光致发光光谱(PL)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ZnS纳米粒子粒径约为5~10 nm,为α-ZnS纤锌矿结构,六方晶系,禁带宽度Eg为3.91 eV。经微波水热处理30 min所制备的试样具有最佳的光致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 纳米晶 声化学法 微波水热 光致发光
下载PDF
高岭石声化学插层的XRD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新震 黄剑锋 曹丽云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6期64-67,共4页
以乙二醇、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及双氧水/冰醋酸等为插层剂,采用声化学法对高岭石进行了插层研究,考察了插层剂种类对高岭石插层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以二甲基亚砜作为插层剂的情况下超声波功率、插层时间及插层剂的质... 以乙二醇、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及双氧水/冰醋酸等为插层剂,采用声化学法对高岭石进行了插层研究,考察了插层剂种类对高岭石插层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以二甲基亚砜作为插层剂的情况下超声波功率、插层时间及插层剂的质量分数等工艺因素对插层率的影响,并采用XRD分析方法测试了高岭石的插层效率.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砜作为插层剂时插层率最高,插层率可达100%,二甲基甲酰胺和乙二醇次之,双氧水/冰醋酸插层率最低,插层率仅为14.9%.以二甲基亚砜为插层剂时,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大,插层率先升高后降低;随着插层时间的延长,插层率呈增长趋势,而二甲基亚砜的质量分数对插层率的影响不大.在二甲基亚砜质量分数为75%、超声功率为300W、插层时间为2h的条件下,插层率达到100%,高岭石层间距从0.71nm被有效增大到1.1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声化学法 插层
下载PDF
声化学法低温制备α-ZnS纳米粒子及其反应机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吉蓉 黄剑锋 +2 位作者 曹丽云 贺海燕 吴建鹏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33-1037,共5页
以无水氯化锌,硫代乙酰胺为原料,采用声化学法在低温成功制备了六方纤锌矿相硫化锌(α-ZnS)纳米晶,并对其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选区电子衍射分析(SAED)对所制... 以无水氯化锌,硫代乙酰胺为原料,采用声化学法在低温成功制备了六方纤锌矿相硫化锌(α-ZnS)纳米晶,并对其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选区电子衍射分析(SAED)对所制得的纳米粉末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ZnS为六方纤锌矿结构,粒子尺寸大约在20~30nm。合成ZnS纳米粒子的形貌接近于球形,选区电子衍射图中三个衍射环分别对应于α-ZnS的(002)、(110)和(112)晶面。在超声辐射下,反应溶液体系首先生成具有六方结构的碱式氯化锌(Zn5(OH)8Cl2.H2O),为α-ZnS纳米粒子的生长提供了很好的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ZnS 声化学法 纳米粒子 反应机理
下载PDF
声化学制备工艺对PAM/La_2O_3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曹丽云 黄剑锋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4-16,共3页
采用声化学方法制备了PAM/La2O3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研究了单体稀土比例、不同引发剂量、不同反应时间及不同反应温度对材料的光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杂化材料对200~250nm范围内的紫外光具有选择吸收的特性,随杂化材料中L... 采用声化学方法制备了PAM/La2O3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研究了单体稀土比例、不同引发剂量、不同反应时间及不同反应温度对材料的光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杂化材料对200~250nm范围内的紫外光具有选择吸收的特性,随杂化材料中La2O3含量的增加以及引发剂含量的提高、反应时间的延长和反应温度的提高,材料对低波段紫外光的选择性吸收趋势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声化学法 光学性能 稀土
下载PDF
声化学氧化-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34
6
作者 祁梦兰 郑自保 +1 位作者 杜静 郭晓红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32-336,共5页
介绍了声化学氧化反应机理。采用声化学氧化法作预处理,可使生物难降解的靛兰染料废水的BOD_5/COD由0.21—0.23提高到0.44—0.51,再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后,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GB8978—88《污水... 介绍了声化学氧化反应机理。采用声化学氧化法作预处理,可使生物难降解的靛兰染料废水的BOD_5/COD由0.21—0.23提高到0.44—0.51,再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后,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声化学氧化 染料废水 活性污泥法
下载PDF
声化学氧化-SBR法处理染料废水 被引量:28
7
作者 祁梦兰 杜静 郭晓红 《河北轻化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76-80,共5页
采用声化学氧化法作预处理,可使生物难降解的染料废水可生化性BOD5/COD值由0.22~0.28提高到0.44~0.51。再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后,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采用声化学氧化法作预处理,可使生物难降解的染料废水可生化性BOD5/COD值由0.22~0.28提高到0.44~0.51。再经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后,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化学氧化 染料废水 活性污泥法 废水处理 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