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mimetic adsorbent from poly-3-hydroxybutyrate 被引量:4
1
作者 Xiaoxuan Zhang Chaohai Wei +1 位作者 Qincong He Yuan Re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8期1267-1272,共6页
Biomimetic adsorbent named as PHBBMA was prepared from lipophilic poly-3-hydroxybutyrate (PHB) by a modified double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 PHBBMA, characterized by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 Biomimetic adsorbent named as PHBBMA was prepared from lipophilic poly-3-hydroxybutyrate (PHB) by a modified double emulsion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 PHBBMA, characterized by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nitrogen adsorption/desorption measurements, is porous spherical particles. The characterization with the 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1 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showed that PHBBMA preparation was a physical process without chemical reaction. The adsorption of PHBBMA for o-nitrochlorobenzene (o-NCB) was fitted better by Langmuir model than by Freundlich model, while the pseudo second-order model fitting was better than the pseudo first-order model fitting. The maximal adsorption capacity of PHBBMA for o-NCB was 57.83 mg/g at 30°C, although its specific surface area (S BET ) was only 8.45 m 2 /g. PHBBMA is a safe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adsorbent with high adsorption capacity because its component is innocuous and biodegradable PHB produced reusing wastes and contaminants, no byproduct can produced, and its ester and hydrocarbyl groups have strong affinity with organochlorine compounds. The further work will focus on the modific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PHBBMA in order to increase its S BET and adsorption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3-hydroxybutyrate solvent evaporation technique biomimetic adsorbent ADSORPTION
原文传递
长春西汀两亲性壳聚糖共聚物自组装胶束的制备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宇 乔明曦 +1 位作者 沈庆文 陈大为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495-1498,共4页
目的:制备长春西汀两亲性壳聚糖共聚物自组装胶束载药系统。方法: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载药胶束,考察处方因素及工艺条件对载药共聚物胶束的包封率及平均粒径的影响,并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进行优化。结果:制得的载药胶束平均粒径为(127.4... 目的:制备长春西汀两亲性壳聚糖共聚物自组装胶束载药系统。方法: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载药胶束,考察处方因素及工艺条件对载药共聚物胶束的包封率及平均粒径的影响,并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进行优化。结果:制得的载药胶束平均粒径为(127.4±8.0)nm,载药量为7.8%,包封率为75.7%。结论:溶剂蒸发法制备两亲性壳聚糖载药胶束工艺简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西汀 两亲性壳聚糖 溶剂蒸发法 胶束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Jiawei Qing'e Oral Fast Disintegrating Tablets Based on Response Surface-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被引量:3
3
作者 ZHANG Wei-ling WANG Ya-jing +4 位作者 GAO Xiu-mei GAO Xu PENG Shu-juan ZHENG Yin OKEKE Chukwunweike Ikechukwu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AS 2013年第2期138-144,共7页
Abstract: Objective To apply the response surface-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to developing and optimizing the oral fastdisintegrating tablets (ODT) formulation for Jiawei Qing’e, a kind of prescription of Chinese herb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pply the response surface-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to developing and optimizing the oral fastdisintegrating tablets (ODT) formulation for Jiawei Qing’e, a kind of prescrip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Methods The bitterness of Jiawei Qing’e was masked using Eudragit E-100 by solvent evaporation technique.Response surface approach was applied to investigating the interaction of formulation parameters in optimizing theformulation.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Eudragit E-100/drug ratio (X1), amount of disintegrants (X2), and theamount of diluents (X3). The disintegration time (Y1), hardness (Y2), and weight variations of the tablets werecharacterized. Results The models predicted levels of X1= 4.63%, X2= 5.25%, and X3= 34.33%, for the optimalformulation having a hardness of 3.0 kg with the disintegration time of 30 s within experimental region. The observedresponse of Y1= 26.5 s and Y2= 3.14 kg reasonably agreed with the predicted response. Conclusion Responsesurface methodology shows the good predic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in optimizing the formulation. The optimized ODTof Jiawei Qing’e has acceptable taste, rapid disintegrating ability, and good mechanical streng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oral fast disintegrating tablets response surface-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solvent evaporation technique taste masking
原文传递
乳化交联法和蒸发溶剂法制备柠檬精油微球的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常香玉 李慧卿 +1 位作者 曹叶霞 张馨蕊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0-65,共6页
目的:为了克服精油易挥发、易降解等缺点,用高分子壁材制备微球以包结精油实现其缓释。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柠檬精油,乳化交联法(以海藻酸钠/明胶为壁材)和蒸发溶剂法(以PLGA为壁材)制备精油微球;扫描电镜表征微球形貌;通过两种微球... 目的:为了克服精油易挥发、易降解等缺点,用高分子壁材制备微球以包结精油实现其缓释。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柠檬精油,乳化交联法(以海藻酸钠/明胶为壁材)和蒸发溶剂法(以PLGA为壁材)制备精油微球;扫描电镜表征微球形貌;通过两种微球的产率、包封率等参数与缓释行为等,比较微球性能;热重分析检测其热稳定性。结果:两种微球粒径都在10μm以下,粒径较小;通过两种微球的产率、包封率比较,发现海藻酸钠/明胶微球对柠檬精油的包结效果较好;随着精油逐渐释放,两种微球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都逐渐增强;热稳定性分析则证明了PLGA精油微球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结论:两种方法制备的微球都有较小的径粒,易于分散,根据其不同特征可适用于不同食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精油 微球 乳化交联法 蒸发溶剂法 缓释 热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生物可降解壁材制备丁草胺微胶囊的工艺条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同磊 李晓刚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研究制备丁草胺微胶囊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己二酸丁二醇酯)(PBSA)为载体,水为连续相,讨论分散剂种类及用量、芯壁比、乳化剪切速度对溶剂挥发法制备的微胶囊成囊影响。[结果]当芯壁材比为1:2,1%的PVA-1788为... [目的]研究制备丁草胺微胶囊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己二酸丁二醇酯)(PBSA)为载体,水为连续相,讨论分散剂种类及用量、芯壁比、乳化剪切速度对溶剂挥发法制备的微胶囊成囊影响。[结果]当芯壁材比为1:2,1%的PVA-1788为分散剂,在14 000 r/min下剪切,制备的微胶囊为规则的球形。载药量为13.92%,包封率为81.41%,平均粒径为9.01μm,规则的球形。[结论]该方法可制备良好的载药和包覆性能的丁草胺微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草胺 微胶囊 溶剂挥发法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己二酸丁二醇酯)
原文传递
可生物降解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明星 马丽 +1 位作者 刘燕群 张琪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8-80,90,共4页
采用乳化 -溶剂蒸发法 ( O/W)制备聚乳酸 ( PLA)纳米粒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对纳米粒进行了表征 ,纳米粒具有规整的球形且正态分布 ,同时从有机相和水相的体积比、聚合物的浓度、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等几个因... 采用乳化 -溶剂蒸发法 ( O/W)制备聚乳酸 ( PLA)纳米粒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对纳米粒进行了表征 ,纳米粒具有规整的球形且正态分布 ,同时从有机相和水相的体积比、聚合物的浓度、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等几个因素对纳米粒粒径大小的影响作了较详细地讨论。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从 1∶ 3减小到 1∶ 30 ,纳米粒的粒径从 ( 30 6.2 + 1 1 ) nm减小到( 1 87.1 + 2 .4) nm;聚合物在有机相的浓度从 1 %(质量分数 )增加到 5 %(质量分数 ) ,纳米粒的粒径从 1 94nm增加到 32 1 nm;随着水相中表面活性剂浓度从 0 .5 (质量体积分数 )增大到 3.5 %(质量体积分数 ) ,纳米粒粒径从 2 0 2 nm减小 1 78nm且有一个低的多分散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性 聚乳酸纳米粒 制备 乳化-溶剂蒸发法 表征 药物载体 生物医学材料
下载PDF
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载药纳米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2
7
作者 牛文强 傅国旗 +3 位作者 吴俊丽 石可瑜 袁直 何炳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69-1371,M010,共4页
Biodegradable triblock copolymer PLA/PEG/PLA was synthesized by ring-opening bulk polymerization of D,L-lactide in the presence of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in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which, the length of PEG an... Biodegradable triblock copolymer PLA/PEG/PLA was synthesized by ring-opening bulk polymerization of D,L-lactide in the presence of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in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which, the length of PEG and PLA chain segments was made to be quite different.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the copolymer via a double emulsion-evaporation technique. The paticles tended to form the configuration like capsules, i.e., the nanocapsules, because of the great size difference in PEG and PLA segments of the copolymer. Insulin, chosen as a model drug, was encapsulated into nanocapsules. The effect of preparation conditions on the size, insulin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and in vitro drug release behavour of the nanoparticl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anocapsules had a smooth spherical surface and the mean diameter was in the range from 180 nm to 350 nm, and the entrapment of insulin achieved up to 78.4. The drug-loaded nanocapsules released their content continuously, remarkably different from the corresponding micelles which gave a significant initial burst release followed by a slow rel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PEG/PLA三嵌段共聚物 双乳化溶剂蒸发法 纳米微胶囊 胰岛素
下载PDF
改性2-乙基-4-甲基咪唑固化剂的胶囊化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邢素丽 曾竟成 +3 位作者 肖加余 邱求元 王遵 杨孚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36-939,共4页
利用正丁基缩水甘油醚(BGE)对2-乙基-4-甲基咪唑(EMZ)进行了改性,合成了含有羟基的EMZ固化剂(M-EMZ)。以所合成的M-EMZ为芯材、以聚醚酰亚胺(PEI)为壁材,采用乳液-溶剂蒸发技术,成功制备了M-EMZ固化剂微胶囊。该固化剂微胶囊均具有规则... 利用正丁基缩水甘油醚(BGE)对2-乙基-4-甲基咪唑(EMZ)进行了改性,合成了含有羟基的EMZ固化剂(M-EMZ)。以所合成的M-EMZ为芯材、以聚醚酰亚胺(PEI)为壁材,采用乳液-溶剂蒸发技术,成功制备了M-EMZ固化剂微胶囊。该固化剂微胶囊均具有规则的球形,粒径分布较窄,平均粒径约为25μm。所制备的固化剂微胶囊具有优良的固化活性、释放性能和潜伏性能,可以在100℃下使E-51环氧树脂在2h内固化且室温储存期在3个月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潜伏性固化剂 环氧树脂 乳液溶剂 蒸发法
下载PDF
W/O/W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的影响因素及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曹梅 管萍 +1 位作者 胡小玲 陈晓佩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9期1-6,10,共7页
重点综述了W/O/W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微胶囊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并结合SPG膜乳化法阐述了其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W/O/W复乳液 复乳溶剂蒸发法 微胶囊 SPG膜乳化法
下载PDF
姜黄素PLGA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迪冰 赵海燕 +2 位作者 何建丹 杜雨涵 王少兵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3期46-49,共4页
目的:筛选姜黄素PLGA纳米粒(Cur-PLGA-NPs)制备的最优处方,并对制备的纳米粒进行表征。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Cur-PLGA-NPs,通过单因素试验,以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筛选了Cur-PLGA... 目的:筛选姜黄素PLGA纳米粒(Cur-PLGA-NPs)制备的最优处方,并对制备的纳米粒进行表征。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Cur-PLGA-NPs,通过单因素试验,以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筛选了Cur-PLGA-NPs的最优处方,并以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按优化条件制备的Cur-PLGA-NPs包封率为(49.1±1.68)%,载药量为(4.5±0.15)%,平均粒径为(167.5±4.3)nm,药物和辅料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结论: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成功制备了Cur-PLGA-NPs,为Cur-PLGA-NPs的体内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PLGA纳米粒 乳化溶剂挥发法
下载PDF
PELGE纳米粒的制备及影响粒径大小的因素 被引量:6
11
作者 段友容 张志荣 唐永刚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 通过开环共聚方法合成三嵌段共聚物 (PEG- PL GA- PEG,简称 PEL GE)。采用超声乳化—溶剂蒸发法 (O/ W)制备 PEL GE纳米粒。方法 对可能影响纳米粒粒径大小的因素 ,如有机相和水相的体积比、聚合物的浓度、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等做... 目的 通过开环共聚方法合成三嵌段共聚物 (PEG- PL GA- PEG,简称 PEL GE)。采用超声乳化—溶剂蒸发法 (O/ W)制备 PEL GE纳米粒。方法 对可能影响纳米粒粒径大小的因素 ,如有机相和水相的体积比、聚合物的浓度、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等做了较详细的考察。结果 其优选方案为 :高分子载体材料的质量浓度为 10 m g/ml,有机溶剂为丙酮 /二氯甲烷 (体积比为 2 / 3)的混合溶剂 ,F6 8溶液的质量浓度为 30 g/ L,油相与水相体积比为1∶ 8。结论 制备的纳米粒大小均匀 ,呈规整球形 ,粒径分布范围为 6 0~ 10 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 PELGE 乳化-溶剂蒸发
下载PDF
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粒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永 程洪亮 +3 位作者 李京京 王影 朱厚础 陆兵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8年第4期562-565,共4页
目的:建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粒的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法和正交设计法考察不同影响因素对乳化溶剂挥发法所制得的纳米粒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结果: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通过改变处方和工艺因素所制得的纳米粒,外观圆整,大... 目的:建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粒的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法和正交设计法考察不同影响因素对乳化溶剂挥发法所制得的纳米粒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结果: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通过改变处方和工艺因素所制得的纳米粒,外观圆整,大小均匀,粒径可控,包封率多数可达50%以上。结论:优化确立了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粒的处方和工艺,可以制备满足不同要求的纳米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 制备 乳化溶剂挥发法
下载PDF
PLGA/PEG缓释微球的制备与载药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汪求精 孙新林 +2 位作者 祝爱萍 曾晨光 全大萍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74-677,共4页
目的以不同组成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为载体,制备载牛血清白蛋白(BSA)聚合物微球,考察共聚物组成、浓度及混合聚乙二醇(PEG)对聚合物微球粒径、BSA包封率和体外释放规律的影响。方法采用水/油/水(W/O/W)双乳化溶剂... 目的以不同组成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为载体,制备载牛血清白蛋白(BSA)聚合物微球,考察共聚物组成、浓度及混合聚乙二醇(PEG)对聚合物微球粒径、BSA包封率和体外释放规律的影响。方法采用水/油/水(W/O/W)双乳化溶剂挥发技术制备载BSA的PLGA/PEG聚合物微球。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聚合物微球表面形貌,激光动态粒度分析仪测定聚合物微球粒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聚合物微球药物包封率和体外释放速率。结果PLGA共聚物中GA含量越高,聚合物微球粒径越大,释放速率越快。同时,PEG的加入导致聚合物微球对BSA的包封率增加,最高达88.22%,且释放速率也加快。采用双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的BSA-PLGA/PEG聚合物微球包封率较高、突释量较小、缓慢释放时间达3周以上并能维持较高药物浓度。结论通过调整各组份的比例及添加PEG.可以得到较高包封率和适当载药量的BSA-PLGA/PEG缓释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PEG缓释微球 牛血清白蛋白 双乳化溶剂挥发法 控制释放
原文传递
银杏内酯K的PLGA-PEG纳米粒制备、表征和神经保护活性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舒伟 刘兴艳 +1 位作者 辛杨 殷华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62-1568,共7页
目的制备及表征银杏内酯K(GK)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GK-m PEG-PLGA-NPs),并评价其神经保护活性。方法采用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EG-PLGA-COOH)作为载体,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隐形纳米粒;HPLC法测定GK-m PEG-PL... 目的制备及表征银杏内酯K(GK)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GK-m PEG-PLGA-NPs),并评价其神经保护活性。方法采用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EG-PLGA-COOH)作为载体,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隐形纳米粒;HPLC法测定GK-m PEG-PLGA-NPs的包封率及载药量;动态光散射粒径仪和透射电镜测定GK-m PEG-PLGA-NPs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及表面形态;以p H 7.4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作为释放介质,考察GK-m PEG-PLGA-NPs的体外释放行为;采用体外细胞实验,考察GK-m PEG-PLGA-NPs对H2O2诱导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GK-m PEG-PLGA-NPs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3.40±2.85)%和(3.26±0.24)mg/g;GK-m PEG-PLGA-NPs平均粒径为(93.19±2.77)nm;Zeta电位为(-11.93±1.71)m V;60 h内GK-m PEG-PLGA-NPs累积释药量为(90.5±4.0)%。GK-m PEG-PLGA-NPs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存活率降低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乳酸脱氢酶(LDH)释放具有抑制作用,但其保护作用明显弱于GK对PC12细胞作用。结论 GK-m PEG-PLGA-NPs体外释放具有缓释性行为,对H2O2诱导PC12细胞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表明GK-m PEG-PLGA-NPs具有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K 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 体外释放 体外神经保护 复乳溶剂挥发法 HPLC
原文传递
黄芩苷纳米粒制备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卢燕香 张海燕 +4 位作者 郭兆荣 付丽娜 陈晓燕 张明令 杨明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47-50,共4页
目的:建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黄芩苷纳米粒的方法。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对黄芩苷原料药进行包合制备纳米粒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以浓度为10 mg/ml的聚合物,pH值7.0的磷酸盐缓冲液作... 目的:建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黄芩苷纳米粒的方法。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对黄芩苷原料药进行包合制备纳米粒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以浓度为10 mg/ml的聚合物,pH值7.0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内水相,油相中加入丙酮制成的纳米粒粒径可控、包封率可达50%以上。结论:该方法制成的纳米粒较稳定,重复性好,可作为制备黄芩苷纳米粒的一项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纳米粒 乳化溶剂挥发法 制备工艺
下载PDF
姜黄素半乳糖化十六酰壳聚糖聚合物胶束的制备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羽凤 王晓明 +1 位作者 胡巧红 黎燕君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465-469,共5页
目的制备姜黄素半乳糖化棕榈酰壳聚糖聚合物胶束,并考察制备工艺对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方法以半乳糖化十六酰壳聚糖(GHC)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姜黄素聚合物胶束;应用正交试验考察药物∶载体质量比、油相∶水相体积比... 目的制备姜黄素半乳糖化棕榈酰壳聚糖聚合物胶束,并考察制备工艺对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方法以半乳糖化十六酰壳聚糖(GHC)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姜黄素聚合物胶束;应用正交试验考察药物∶载体质量比、油相∶水相体积比、超声时间对载药聚合物胶束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以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透射电镜(TEM)和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DLS)对聚合物胶束的形态、粒径和Zeta电位进行测定。结果药物∶载体质量比对胶束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油相∶水相体积比和超声时间。最佳条件为药物∶载体质量比为1∶15,油相∶水相体积比为1∶7,超声时间为30min。制备的载药胶束的形状为球形,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179.7 nm,Zeta电位约为76.46 mV,包封率为96.3%,载药量为9.1%。结论所采用的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工艺适于制备姜黄素聚合物胶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化十六酰壳聚糖 乳化-溶剂挥发法 姜黄素 聚合物胶束
下载PDF
利福平SiO_2纳米微球制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侃 李小旭 +1 位作者 郝葆青 伍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586-592,共7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纳米SiO_2微球各组分因素的不同水平进行优化组合,将各水平组合制备成相应的微球,以微球SiO_2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组分因素的水平组合.通过考察、表征和比较这些微球的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等指标,同时结合载药...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纳米SiO_2微球各组分因素的不同水平进行优化组合,将各水平组合制备成相应的微球,以微球SiO_2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组分因素的水平组合.通过考察、表征和比较这些微球的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等指标,同时结合载药微球-利福平纳米二氧化硅微球的释放试验,分别进行纳米SiO_2微球组分对微球制备、微球表征和药物释放影响的评价.获取的最佳水平组合为A1B3C3D3,即纳米SiO_2粒径10 nm、PLA 80 mg/mL、明胶40 mg/mL和二氯甲烷:丙酮=2∶2.该水平组合制备的利福平纳米SiO_2微球外观圆整,大小均匀,粒径可控,其载药量、包封率均在60%以上,且体外释放稳定,符合药物缓释的要求.实验结果也显示,聚乳酸含量为载药量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其次为两种溶剂(疏水与亲水)的比例,以及孔径和稳定剂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药微球 纳米SI O2 乳化溶剂挥发法 聚乳酸 载药量 利福平
下载PDF
扑尔敏PLGA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荣平 姚雯雯 +3 位作者 傅红兴 李慧 叶其纯 夏烽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9期52-53,共2页
目的以扑尔敏为模型药物,开发一种PLGA缓释微球给药系统。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扑尔敏PLGA缓释微球,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载药量、药物释放。结果制得的扑尔敏PLGA缓释微球平均粒径为(112±57)μm,含药量为(798.33±145.... 目的以扑尔敏为模型药物,开发一种PLGA缓释微球给药系统。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扑尔敏PLGA缓释微球,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载药量、药物释放。结果制得的扑尔敏PLGA缓释微球平均粒径为(112±57)μm,含药量为(798.33±145.00)μg,载药量为(0.32±0.12)%;药物9 d累积药物释放量可达87%。结论本研究扑尔敏PLGA缓释微球制备方法简单,药物能达到长期缓慢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尔敏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微球 复乳-溶剂挥发法
下载PDF
异烟肼肺靶向微球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淑平 王东凯 +1 位作者 邱志斌 孔俐文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 2006年第6期263-268,共6页
目的筛选制备异烟肼微球的最佳处方及工艺,并初步研究其粒径、外观形态及体外释放等性质。方法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异烟肼聚乳酸微球,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异烟肼乳酸微球制备工艺。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对所制备微球的... 目的筛选制备异烟肼微球的最佳处方及工艺,并初步研究其粒径、外观形态及体外释放等性质。方法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异烟肼聚乳酸微球,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异烟肼乳酸微球制备工艺。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对所制备微球的平均粒径、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放进行研究。结果异烟肼微球的最佳处方为:异烟肼的质量浓度为200 g·L-1,PLGA的质量浓度200 g·L-1,内水相与油相的体积比为1∶5,PVA的质量浓度为20 g·L-1。异烟肼微球的形态圆整,平均粒径为10.24μm,粒径在5~15μm内的微球约占总数的85%,载药量为10.49%,包封率分别为61.56%。结论筛选出了异烟肼微球较满意的制备工艺,有望达到肺靶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 微球 复乳溶剂挥发法 异烟肼 肺靶向
下载PDF
温敏性Pluronic-b-poly((ε-caprolactone)-co-(6-(benzyl-oxycarbonylmethyl)-ε-caprolactone))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杜征臻 张静 +1 位作者 张琰 郎美东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9-614,共6页
以聚乙二醇99-b-聚丙二醇69-b-聚乙二醇99(PEO99-b-PPO69-b-PEO99 Pluronic F127)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己内酯(CL)和6-乙酸苄酯-己内酯(BCL)开环聚合得到一系列不同BCL含量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luronic-b-poly((ε-caprolactone)-co-(6-(b... 以聚乙二醇99-b-聚丙二醇69-b-聚乙二醇99(PEO99-b-PPO69-b-PEO99 Pluronic F127)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己内酯(CL)和6-乙酸苄酯-己内酯(BCL)开环聚合得到一系列不同BCL含量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luronic-b-poly((ε-caprolactone)-co-(6-(benzyl-oxycarbonylmethyl)-ε-caprolactone))(Pluronic-b-P(CL-co-BCL)).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凝胶渗透色谱确定共聚物的结构、组成和分子量及其分布.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法的结果表明,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及结晶性均可通过调控共聚物中BCL的含量进行调控.通过乳化溶媒挥发法制备聚合物胶束,并用荧光光谱,扫描电镜和粒径分析仪研究聚合物胶束的形成,形态和大小,结果表明胶束呈现规整球形且分布较为均匀,均具有较小的临界胶束浓度且受聚合物中BCL比例的影响;由光散射的结果看出,随着BCL的引入,Pluronic-b-P(CL-co-BCL)胶束粒径呈现出可逆的温度敏感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能化己内酯 温度敏感 两亲性 PLURONIC 乳化溶媒挥发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