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6XN超级奥氏体钢高温拉伸时的动态应变时效 被引量:9
1
作者 孟丽君 庞淦文 +1 位作者 邢辉 孙坚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4,共5页
研究了固溶处理AL6XN超级奥氏体钢在温度773~973K以及3.3×10-5~3.3×10-3s-1应变速率范围的高温拉伸力学行为。结果表明,AL6XN奥氏体钢在以上实验条件下(不包括873K,3.3×10-5s-1)均存在动态应变时效,具体表现为在真应力... 研究了固溶处理AL6XN超级奥氏体钢在温度773~973K以及3.3×10-5~3.3×10-3s-1应变速率范围的高温拉伸力学行为。结果表明,AL6XN奥氏体钢在以上实验条件下(不包括873K,3.3×10-5s-1)均存在动态应变时效,具体表现为在真应力-真应变曲线上出现锯齿形,同时屈服强度在773~973K范围呈现平台区;临界应变量随着温度从773K升高到923K逐渐降低,并且在此温度范围激活能为304kJ/mol,说明动态应变时效的机制为AL6XN奥氏体钢中Cr和Mo等置换原子与位错的交互作用。透射电镜分析同时表明AL6XN奥氏体钢形变后位错结构呈平面滑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6XN奥氏体钢 高温变形 溶质原子 动态应变时效
原文传递
镁及其合金导热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曾小勤 王杰 +1 位作者 应韬 丁文江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0-411,共12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镁合金导热行为和导热机制的研究工作,梳理了影响镁合金导热的因素,如固溶原子、变形和温度等。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高导热镁合金的发展,并讨论了导热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倒置关系,最后提出高导热镁合金的设计思路...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镁合金导热行为和导热机制的研究工作,梳理了影响镁合金导热的因素,如固溶原子、变形和温度等。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高导热镁合金的发展,并讨论了导热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倒置关系,最后提出高导热镁合金的设计思路和发展方向。主要结论如下:固溶原子会导致晶格畸变而降低镁合金热导率,与其化合价、原子半径和原子核额外电子有关;第二相与Mg基体的界面会对电子运动产生阻碍作用,进而削弱热导性能,具体与其形貌、尺寸、分布和含量相关;对于变形镁合金,沿径向或法向方向的导热性能往往优于挤压或轧制方向;温度是影响镁合金热导率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温度区间内,热导率的主要散射机制不同,一般需要对各温度区间分开讨论。未来关于导热镁合金的研究仍有必要继续深入,可以重点聚焦于以下方面:镁合金显微组织与其导热性能的关系量化;多元镁合金的导热行为及其导热模型的建立;高导热镁合金成分设计与组织控制;镁合金导热行为的物理本质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热导率 电阻率 固溶原子 热处理
原文传递
一种镍基高温合金PLC效应的温度依赖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国明 崔传勇 +2 位作者 谷月峰 胡壮麒 孙晓峰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43-1247,共5页
研究了温度对一种镍基高温合金Portevin-Le Chatelier(PLC)效应的影响.在恒定的拉伸速率5×10^(-4)s^(-1)下,从室温到900℃温度范围内进行拉伸实验,分析PLC效应发生的临界应变、应力跌幅、等待时间和飞行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揭示... 研究了温度对一种镍基高温合金Portevin-Le Chatelier(PLC)效应的影响.在恒定的拉伸速率5×10^(-4)s^(-1)下,从室温到900℃温度范围内进行拉伸实验,分析PLC效应发生的临界应变、应力跌幅、等待时间和飞行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揭示PLC效应的温度依赖性,探讨不同温度范围内PLC效应产生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从室温到450℃,随着温度升高PLC效应发生的临界应变减小,应力跌幅增大,表现为正常PLC效应,该过程为溶质原子气团向可动位错扩散并对其形成有效钉扎控制;而从450℃到600℃,随温度的升高临界应变增加,表现为反常PLC效应,该过程为位错第一次摆脱溶质原子气团的钉扎而脱钉自由飞行的过程控制.当超过一定温度后,由于不能形成有效的溶质原子气团对位错进行钉扎,因此不会发生PLC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Portevin-Le Chatelier(PLC)效应 临界应变 位错 溶质原子 动态应变时效
原文传递
温度对合金塑性变形行为影响的蒙特卡罗模拟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克廷 陈忠家 +1 位作者 郭煜泽 张秋婉 《有色金属加工》 CAS 2014年第1期9-11,40,共4页
通过蒙特卡罗方法分别模拟研究了在一定的外力、不同温度下,合金材料塑性变形时位错与溶质原子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提高,位错具有更高的能量,位错运动整体呈现出加剧现象,溶质原子愈发难以对位错形成有效钉扎;在一定的外力... 通过蒙特卡罗方法分别模拟研究了在一定的外力、不同温度下,合金材料塑性变形时位错与溶质原子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提高,位错具有更高的能量,位错运动整体呈现出加剧现象,溶质原子愈发难以对位错形成有效钉扎;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温度的提高可以引起位错运动速度的增加,在宏观上即提高材料变形的应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错 溶质原子 温度 蒙特卡洛模拟
下载PDF
经验原子势下铝镁合金中溶质原子向位错芯迁移的最低能量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晓彤 汤笑之 郭雅芳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98-905,共8页
铝镁合金在制造业中应用广泛,但其在特定应变率下的塑性失稳不利于加工应用.溶质原子与位错的交互作用是塑性失稳的微观机理.本文采用势能曲面过渡态搜索技术计算了铝镁合金中替代型溶质镁原子向位错芯迁移的过渡态,确认了溶质原子与位... 铝镁合金在制造业中应用广泛,但其在特定应变率下的塑性失稳不利于加工应用.溶质原子与位错的交互作用是塑性失稳的微观机理.本文采用势能曲面过渡态搜索技术计算了铝镁合金中替代型溶质镁原子向位错芯迁移的过渡态,确认了溶质原子与位错芯的交互作用范围,并采用过渡态理论估算了迁移扩散所需的时间,且区分了无空位及有空位参与迁移两种情况.结果表明,位错压应力区内的溶质原子迁移无明显规律,而在位错拉应力区内,随着溶质原子与位错间距的缩短,迁移势能垒和系统总能量均逐渐降低.说明目前广泛采用的经验原子势可以很好地反映溶质原子易朝位错拉应力区偏聚这一现象.溶质原子迁移的过渡态证实迁移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因溶质原子所处位置不同而各异,而交互作用范围不超过约2nm.空位参与对迁移的辅助作用被量化为迁移热激活时间的缩短,并得出其可在微秒量级.当溶质原子完成迁移稳定至位错芯附近,并不倾向于沿位错线密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镁合金 溶质原子 位错 扩散 最低能量路径
原文传递
HCP晶体中溶质原子异常快速扩散现象的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宁 余宗森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A112-A116,共5页
根据本文提出的置换溶质原子-空位复合体扩散的机制,估算了HCP晶体中某些具有异常快速扩散现象的溶质原子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复合体扩散机制可以很好地解释此现象。
关键词 HCP晶体 溶质原子 异常快速扩散
下载PDF
Mechanism of fast diffusion of substitutional solute atoms in FCC crystals
7
作者 陈宁 余宗森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5年第11期894-897,共4页
In the alloy systems of face-centred cube(FCC)structure,the diffusivites of some solute atomsare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 more than those of the matrix atoms,such as Au and Ag in Pb,S in Ni,as well as B in γ-Fe.Ma... In the alloy systems of face-centred cube(FCC)structure,the diffusivites of some solute atomsare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 more than those of the matrix atoms,such as Au and Ag in Pb,S in Ni,as well as B in γ-Fe.Many people think that these solute atoms with anomalouslyfast diffusivities diffuse as interstitial atoms.So far this theory has been widely used.For ex-ample,the latest edition of Metal Reference Book says,about diffusion in metals,that somesolutes "may dissolve interstitially,at least in part,and diffuse by an interstitial-type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usion VACANCY solute atom complex.
原文传递
Portevin–Le Chatelier Effect in Nimonic 263 Superalloy
8
作者 Guo-Ming Han Cheng-Gang Tian +2 位作者 Chuan-Yong Cui Zhuang-Qi Hu Xiao-Feng Sun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542-549,共8页
The Portevin-Le Chatelier (PLC) effect in the Nimonic 263 superalloy was investigated by tensile test at a wide temperature ranges from 293 to 1033 K and strain rates between 0.1 and 6.25 × 10^-6 s-1. Simple bi... The Portevin-Le Chatelier (PLC) effect in the Nimonic 263 superalloy was investigated by tensile test at a wide temperature ranges from 293 to 1033 K and strain rates between 0.1 and 6.25 × 10^-6 s-1. Simple binary alloys Ni- 0.4C, Ni-24Cr and Ni-5(8)Mo were also tested in order to identify which elements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PLC effect in the Nimonic 263 allo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for Nimonic 263 alloy, PLC effect occurred at certain temperatures and low strain rates. Normal PLC effect exhibiting type-A and -(A + B) serrations was attributed to the enhanced solute diffusion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while inverse PLC effect with type-C serration was caused by unlocking process. The activation energy for the normal PLC effect was calculated to be 68 kJ/mol, and diffusion of substitutional solutes such as Cr and Mo was identifi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PLC effect. In comparison with the PLC effect in simple binary alloys, solute atmospheres formed by different kinds of atoms in Nimonic 263 alloy work more effectively, increasing locking strength and corresponding mean stress drop magnitu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effect Dynamic strain aging Nickel-base alloys solute atom
原文传递
位错和溶质原子交互作用的蒙特卡罗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何艳生 陈忠家 韩永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89-991,1015,共4页
文章运用动态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二维条件下单个刃型位错和置换溶质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在假设位错始终静止的情况下,模拟得到位错中心形成密集的溶质气团,远离中心处形成弥散的溶质云层;动态结果反映,在低外加应力下位错受到溶质原子... 文章运用动态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二维条件下单个刃型位错和置换溶质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在假设位错始终静止的情况下,模拟得到位错中心形成密集的溶质气团,远离中心处形成弥散的溶质云层;动态结果反映,在低外加应力下位错受到溶质原子的有效钉扎,运动速度很小;高外加应力下位错运动几乎不受溶质原子的影响,速度较大;而在中间应力范围内,位错的运动状态具有歧义性,速度处于高低跳跃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模拟 位错 溶质原子
下载PDF
铸造Cu−La−Zn合金的强化及导热行为
10
作者 胡波 韩嘉璇 +6 位作者 李德江 于铭迪 王静雅 王雪杨 李子昕 黄彧 曾小勤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2712-2725,共14页
开发一种适合于压铸的高导热Cu−La−Zn合金,该合金的导热系数高达200~300 W/(m·K),约为普通黄铜的两倍。分别定量研究铸态二元Cu−La(2.0%~4.5%La,质量分数)和三元Cu−2La−xZn(0~3.0%Zn,质量分数)合金中Cu6La金属间化合物和Zn固溶原... 开发一种适合于压铸的高导热Cu−La−Zn合金,该合金的导热系数高达200~300 W/(m·K),约为普通黄铜的两倍。分别定量研究铸态二元Cu−La(2.0%~4.5%La,质量分数)和三元Cu−2La−xZn(0~3.0%Zn,质量分数)合金中Cu6La金属间化合物和Zn固溶原子对强化和导热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增加1%(质量分数)的La或Zn,合金导热系数下降约34 W/(m·K)。Cu−2La−xZn合金中α-Cu基体的晶格常数随Zn固溶原子的增加由3.6163Å增加到3.6239Å;在Zn原子的固溶强化作用下,α-Cu基体的硬度由1.495 GPa呈抛物线增加至1.597 GPa。根据基于显微组织的Maxwell−Eucken模型计算结果,确定Cu6La的导热系数约为35.37 W/(m·K);而每增加1%Zn(摩尔分数)的固溶原子,α-Cu基体的导热系数下降51.38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a−Zn合金 强化 导热系数 金属间化合物 固溶原子
下载PDF
稀 Al 合金中溶质原子对疲劳早期阶段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费广涛 朱震刚 《材料科学进展》 CSCD 1992年第6期503-506,共4页
本文研究了退火 Al-0.025wt-%Mg 和99.6wt-%Al 多晶在疲劳早期阶段应力、内耗、超声衰减的变化,并与99.999wt-%Al 对比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稀 Al 合金中少量溶质原子的存在提高应力的整体高度,推迟循环软化的出现,降低疲劳过程中的内... 本文研究了退火 Al-0.025wt-%Mg 和99.6wt-%Al 多晶在疲劳早期阶段应力、内耗、超声衰减的变化,并与99.999wt-%Al 对比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稀 Al 合金中少量溶质原子的存在提高应力的整体高度,推迟循环软化的出现,降低疲劳过程中的内耗值及超声衰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应力 内耗 铝合金
原文传递
多晶材料的晶界应力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澍 何家胜 +4 位作者 朱晓明 杨峰 贾长清 杨家兵 张林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4-1019,共6页
许多有关多晶材料的研究表明:溶质原子偏聚到晶界上是引起材料性能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晶界张应力或压应力会引发溶质非平衡晶界偏聚或贫化。目前,材料内的宏观应力分析还不能准确描述晶界处的应力情况。本文建立了简化的奥氏体钢晶... 许多有关多晶材料的研究表明:溶质原子偏聚到晶界上是引起材料性能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晶界张应力或压应力会引发溶质非平衡晶界偏聚或贫化。目前,材料内的宏观应力分析还不能准确描述晶界处的应力情况。本文建立了简化的奥氏体钢晶粒晶界模型,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拉伸载荷作用下材料微观结构上晶界处的应力情况。分析表明:(1)晶界与拉伸载荷方向的夹角发生改变时,晶界上应力分布情况也发生改变,晶界上最大拉应力可达到宏观拉伸应力的1.26倍;(2)随着晶界厚度增大,晶界上最大应力增大,最小应力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原子 偏聚 有限元 晶界应力
下载PDF
铝镁合金中溶质分布形态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海龙 陈忠家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6-349,436,共5页
文章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三维条件下铝镁合金中刃型位错和溶质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在静态弛豫条件下,溶质原子聚集在位错线周围,其密度随着离位错线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当给体系施加一定的应变量后,溶质原子相对于位错线的偏聚效应... 文章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三维条件下铝镁合金中刃型位错和溶质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在静态弛豫条件下,溶质原子聚集在位错线周围,其密度随着离位错线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当给体系施加一定的应变量后,溶质原子相对于位错线的偏聚效应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减小。位错和溶质原子间的交互作用存在有效钉扎、动态应变时效和脱钉3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位错 溶质原子 铝镁合金
下载PDF
Y对Mg-3Nd-0.3Zr合金动态应变时效的影响
14
作者 吴皓月 上官晓峰 +2 位作者 刘秀兰 陈建 刘栩东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45-249,285,共6页
针对稀土元素Y对Mg-3Nd-0.3Zr合金动态应变时效的影响.文中在恒定应变速率4.17×10^(-5) s^(-1)下,室温和200℃条件下进行压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Y的添加引起锯齿形态和力学性能发生变化.Mg-3Nd-0.3Zr和Mg-5Y-3Nd-0.3Zr在20... 针对稀土元素Y对Mg-3Nd-0.3Zr合金动态应变时效的影响.文中在恒定应变速率4.17×10^(-5) s^(-1)下,室温和200℃条件下进行压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Y的添加引起锯齿形态和力学性能发生变化.Mg-3Nd-0.3Zr和Mg-5Y-3Nd-0.3Zr在200℃时出现动态应变时效(DSA)现象,锯齿类型分别为B型和C型,临界应变量分别为4.98%和2.20%,应力跌幅的概率统计分布分别为单峰型和双峰型;DSA对Mg-5Y-3Nd-0.3Zr合金200℃的屈服强度提高不明显.锯齿类型的改变与Y原子的添加使溶质原子扩散困难和可动位错运动受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镁合金 动态应变时效 溶质原子 可动位错
下载PDF
Al-Mg-Si合金时效早期显微组织演变及其对强化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汪波 王晓姣 +4 位作者 宋辉 严菊杰 邱涛 刘文庆 李慧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5-690,共6页
采用显微硬度测试、HRTEM和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等测试手段分析了核元件燃料包壳备选材料LT24铝合金在180℃人工时效早期显微硬度、组织变化及析出序列中析出物的Mg与Si原子比(r).结果表明,在180℃时效初期,合金的硬度显著增加,... 采用显微硬度测试、HRTEM和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等测试手段分析了核元件燃料包壳备选材料LT24铝合金在180℃人工时效早期显微硬度、组织变化及析出序列中析出物的Mg与Si原子比(r).结果表明,在180℃时效初期,合金的硬度显著增加,析出高数量密度的溶质原子团簇和球状Guinier-Preston(GP)区;时效4 h后达到硬度峰值,析出物以高数量密度的针状β″相为主;进一步时效,合金处于一硬度平台,析出物仍以β″相为主.随时效时间的延长,析出相逐渐长大,r逐渐增加,β″相中r在1.23-1.35之间,β″相对合金的强化起最重要作用.在早期时效过程中合金析出物的析出序列为过饱和固溶体→溶质原子团簇→溶质原子团簇+GP区→溶质原子团簇+GP区+β″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溶质原子团簇 纳米析出相 析出强化 原子探针层析技术
原文传递
固体中一种新发现的扩散机制──复合体扩散机制 被引量:8
16
作者 余宗森 陈宁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A007-A010,共4页
置换溶质原产可以以溶质原子-空位复合体形式扩散,这一扩散机制可以圆满的说明非平衡偏聚现象发生的规律,密排晶体中溶质原子的异常快速扩散现象,B在γ-Fe中快速扩散和晶界非平衡偏聚,溶质原子在Al表面空位坑中的聚集以及S... 置换溶质原产可以以溶质原子-空位复合体形式扩散,这一扩散机制可以圆满的说明非平衡偏聚现象发生的规律,密排晶体中溶质原子的异常快速扩散现象,B在γ-Fe中快速扩散和晶界非平衡偏聚,溶质原子在Al表面空位坑中的聚集以及Si在Al晶界处析出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 固体 溶质原子 非平衡偏聚
下载PDF
铝合金中的溶质原子团簇及其强韧化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刚 张鹏 +2 位作者 杨冲 张金钰 孙军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84-1498,共15页
得益于先进表征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可以初步实现在时间和空间上高精度、大范围地定量表征金属材料中的溶质原子团簇,这极大地促进了溶质原子团簇的深入研究。对于广泛应用的铝合金而言,溶质原子团簇不仅是作为时效析出的前驱体而得到重... 得益于先进表征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可以初步实现在时间和空间上高精度、大范围地定量表征金属材料中的溶质原子团簇,这极大地促进了溶质原子团簇的深入研究。对于广泛应用的铝合金而言,溶质原子团簇不仅是作为时效析出的前驱体而得到重视,更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强韧化手段,在强塑性匹配上显示出了一定的调控潜力和自由度。本文针对铝合金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从溶质原子团簇精确表征、形成热/动力学、影响因素、强韧化机理以及应用举例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对未来可能的重点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溶质原子团簇 强韧化 微观表征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Mg-Y-Nd合金{1011}孪晶界面稀土原子偏聚的电子显微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万鹏 刘翠秀 +2 位作者 陈斌 毕建军 孙威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3-570,共8页
本文综合利用电子显微镜表征手段对冷轧后时效处理Mg-4Y-3Nd(wt.%)合金中[1102](1101)共格孪晶界面的稀土溶质原子偏聚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在经423 K+5 h时效后,合金中Nd元素在孪晶界面存在明显的偏聚析出,而Y元素的偏聚则并不明显。这表... 本文综合利用电子显微镜表征手段对冷轧后时效处理Mg-4Y-3Nd(wt.%)合金中[1102](1101)共格孪晶界面的稀土溶质原子偏聚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在经423 K+5 h时效后,合金中Nd元素在孪晶界面存在明显的偏聚析出,而Y元素的偏聚则并不明显。这表明镁合金中固溶的Nd原子相较Y原子具有更高的扩散速率和向{1011}孪晶界偏聚析出的驱动力。另外,本实验还揭示了相较于共格孪晶界面,孪晶界面上存在的孪晶台阶具有较大的晶格错配,稀土溶质原子优先选择在孪晶台阶处偏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Y-Nd合金 (1101)孪晶 时效 溶质原子偏析 电子显微表征
下载PDF
自然时效Al-Zn-Mg合金团簇长大动力学及其变形断裂特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史坤坤 赵小龙 +4 位作者 张鹏 匡杰 张金钰 刘刚 孙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13-2525,共13页
利用电导率、显微硬度和宏观拉伸测试,结合SEM、TEM、APT和XRD等表征手段对Al-Zn-Mg合金中的团簇长大动力学以及团簇对合金变形断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Zn-Mg合金经过约1000 h自然时效进入稳定状态,基体中形成了超高密度的Mg... 利用电导率、显微硬度和宏观拉伸测试,结合SEM、TEM、APT和XRD等表征手段对Al-Zn-Mg合金中的团簇长大动力学以及团簇对合金变形断裂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Zn-Mg合金经过约1000 h自然时效进入稳定状态,基体中形成了超高密度的Mg-Zn团簇,材料得到有效强化;人工时效态Al-Zn-Mg合金中析出相随高温时效时间的延长发生长大,类型以亚稳η′与稳定η相为主,部分析出相逐渐不可被位错切过。T6/T7态合金小应变下可迅速形成大量位错引起材料强化,但在大应变时会发生剧烈的动态回复,造成其较弱的加工硬化能力与较低的均匀伸长率(约13%);而在T4态Al-Zn-Mg合金中,团簇和溶质原子的存在能有效抑制动态回复,并可在变形时伴生动态应变时效效应,造成材料较强的加工硬化和更优的均匀延伸性能(约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系铝合金 溶质原子团簇 三维原子探针 长大动力学 加工硬化
下载PDF
铝合金中溶质原子团簇强韧化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杨冲 刘刚 +3 位作者 薛航 张鹏 张金钰 孙军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93,共10页
溶质原子团簇是指合金中几个到几十个溶质原子的无序聚集。作为时效析出序列的重要一环,溶质原子团簇不仅可以通过调控铝合金时效析出行为而改善显微组织,而且可以有效地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对铝合金中溶质原子团簇的表征方法、强韧化... 溶质原子团簇是指合金中几个到几十个溶质原子的无序聚集。作为时效析出序列的重要一环,溶质原子团簇不仅可以通过调控铝合金时效析出行为而改善显微组织,而且可以有效地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对铝合金中溶质原子团簇的表征方法、强韧化调控机制及其在铝合金中的典型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对溶质原子团簇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原子团簇 铝合金 强韧化 显微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