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P固相接枝物增容PP/PA6共混物的界面相互作用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笃信 贾德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0-123,共4页
研究了 PP固相接枝混合三单体 (g PP)增容 PP/ PA6共混物的界面相互作用和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 ,该 g PP是 PP/ PA6共混物的有效增容剂 ,在 PP/ PA6共混物的所有组成范围内 ,加入少量的 g PP均可达到良好的增容效果 ,能显著提高共混物的... 研究了 PP固相接枝混合三单体 (g PP)增容 PP/ PA6共混物的界面相互作用和力学性能 ,结果表明 ,该 g PP是 PP/ PA6共混物的有效增容剂 ,在 PP/ PA6共混物的所有组成范围内 ,加入少量的 g PP均可达到良好的增容效果 ,能显著提高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固相接枝物对 PP/ PA6共混体系的增容效果与固相接枝物用量及制备固相接枝物时第三单体的用量相关。通过 Molau实验、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测试、抽提实验等证实 :g PP的加入使得 PP/ PA6共混物在共混过程中就地形成了两相之间的增容剂 PP-g- PA6,增强了两相界面间的相互作用 ,g PP用量越大 ,PP- g- PA6的生成量越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A6共混物 增容 固相接枝物 力学性能 界面相互作用 聚丙烯 尼龙6
下载PDF
聚丙烯固相接枝聚合及接枝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小波 詹晓力 陈丰秋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72,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聚丙烯固相接枝机理的文献报道,讨论了引发剂、催化剂、接枝单体、界面剂等反应物的种类与用量以及反应温度、搅拌转速等影响因素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对聚丙烯固相接枝反应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 聚丙烯 固相接枝聚合 接枝 机理 研究进展 接枝共聚合
下载PDF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固相接枝马来酸酐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唐进伟 童身毅 《化工科技》 CAS 2007年第3期5-8,共4页
利用固相接枝技术,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用2种不同熔体流动速率(MFR)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物(LLDPE-g-MA),研究了工艺条件对产物接枝率(DG)和凝胶含量(DC)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反应6 h后,接枝率... 利用固相接枝技术,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用2种不同熔体流动速率(MFR)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物(LLDPE-g-MA),研究了工艺条件对产物接枝率(DG)和凝胶含量(DC)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反应6 h后,接枝率都保持在2%以上,但低MFR的LLDPE原料,在接枝反应过程中容易发生交联,产品的凝胶含量接近60%,而用高MFR的LLDPE原料得到的产品凝胶含量低于2%。同时用IR、DSC和X衍射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MA接枝主要发生在PE的非晶区,对PE的结晶结构没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 聚乙烯 固相接枝 化学改性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固相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郑玉婴 翁祖华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05-108,共4页
用固相接枝共聚方法制备甲基丙烯酸 (MMA)接枝粉料聚丙烯共聚物 (PP -g -MAA) ,讨论了单体MAA与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 (BPO)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 .采用红外光谱和化学滴定方法对接枝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表征 ... 用固相接枝共聚方法制备甲基丙烯酸 (MMA)接枝粉料聚丙烯共聚物 (PP -g -MAA) ,讨论了单体MAA与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 (BPO)的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 .采用红外光谱和化学滴定方法对接枝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表征 ,同时用TGA考察了接枝物的热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当反应温度为12 0℃ ,反应时间为 2h ,PP∶MAA∶BPO为 10 0∶2 0∶2 .5时 ,可获得最大接枝率 12 .8% .PP - g -MAA可作为PP/CaCO3 复合体系的增容剂 ,它明显改善了两相的相间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容剂 甲基丙烯酸 聚丙烯 固相接枝法 接枝率 引发剂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PP-g-MAA
原文传递
新型相容剂对PP/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丁超 何慧 +2 位作者 贾德民 洪浩群 徐焕翔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57,共5页
采用高接枝率的聚丙烯(PP)三单体固相接枝物(TMPP)为相容剂,制得PP/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相容剂用量对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ω(TMPP)和ω(MMT)均为3%时,纳米复合材料的最大结晶峰温度从PP的113.9... 采用高接枝率的聚丙烯(PP)三单体固相接枝物(TMPP)为相容剂,制得PP/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相容剂用量对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ω(TMPP)和ω(MMT)均为3%时,纳米复合材料的最大结晶峰温度从PP的113.9℃提高到125.5℃;当m(TMPP)/m(MMT)为1∶1时,纳米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提高25%,弯曲模量提高50%,相容剂含量继续增加,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没有进一步提高;纳米复合材料热失重20%时的温度与PP相比提高了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容剂 纳米复合材料 PP 蒙脱土 新型 固相接枝 接枝率 MMT 结构与性能 弯曲模量
下载PDF
高接枝率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檀革江 李天金 +1 位作者 马竞涛 房江华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5,共5页
利用正交试验,初步确定生产高接枝率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产品的反应条件。通过改进反应装置和添加第二单体,降低了生产高接枝率PP-g-MAH产品的生产成本。根据试验结果,中试生产500千克马来酸酐(MAH)转化率70%,接枝率为3.0%的... 利用正交试验,初步确定生产高接枝率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产品的反应条件。通过改进反应装置和添加第二单体,降低了生产高接枝率PP-g-MAH产品的生产成本。根据试验结果,中试生产500千克马来酸酐(MAH)转化率70%,接枝率为3.0%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产品。用户对比应用表明,本文研究所开发的PP-g-MAH具有明显优良的使用性能,也具备放大生产和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马来酸酐 固相接枝 接枝率
下载PDF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固相接枝丙烯酸丁酯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俊龙 刘克勇 +2 位作者 何亮 张桂霞 王少廷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39,共4页
利用固相接枝共聚的方法,制备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接枝丙烯酸丁酯(LLDPE-g-BA)共聚物。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的延长,引发剂用量以及单体/聚合物比例的增... 利用固相接枝共聚的方法,制备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接枝丙烯酸丁酯(LLDPE-g-BA)共聚物。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的延长,引发剂用量以及单体/聚合物比例的增加,接枝率提高,最高接枝率达到10.12%。并用红外光谱表征产物的结构。LLDPE-g-BA可明显改善PET/LLDPE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及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丙烯酸丁酯 固相接枝
下载PDF
界面改性剂对聚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丁超 贾德民 +2 位作者 何慧 郭宝春 宁凯军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23,共5页
通过多固相接枝技术合成了接枝率相当而极性有较大差异的多单体接枝聚丙烯(TMPP),以其为界面改性剂制备了PP/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通过XRD和扫描电镜表征了其结构,实验表明接枝物的极性对蒙脱土在聚丙烯中有一定影响,极性合适的接枝物TM... 通过多固相接枝技术合成了接枝率相当而极性有较大差异的多单体接枝聚丙烯(TMPP),以其为界面改性剂制备了PP/有机蒙脱土复合材料。通过XRD和扫描电镜表征了其结构,实验表明接枝物的极性对蒙脱土在聚丙烯中有一定影响,极性合适的接枝物TMPP2有助于蒙脱土的纳米分散,接枝物极性过高或者过低不利于蒙脱土的分散。力学性能结果也证实采用TMPP2为界面改性剂的纳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与纯PP相比,其弯曲模量提高60%,弯曲强度提高25%,缺口冲击强度提高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接枝 聚丙烯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固相法生产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使用性能研究
9
作者 檀革江 李天金 +2 位作者 马竞涛 胡富陶 房江华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06年第4期513-516,共4页
研究用固相法生产的接枝率为2.0%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作相容剂,添加玻璃纤维于聚丙烯中,通过考察改性后的聚丙烯性能,获得固相法生产的接枝聚丙烯的使用性能.研究表明:接枝聚丙烯具有添加量少、使用性能好的优点,可做为相容剂用于聚丙... 研究用固相法生产的接枝率为2.0%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作相容剂,添加玻璃纤维于聚丙烯中,通过考察改性后的聚丙烯性能,获得固相法生产的接枝聚丙烯的使用性能.研究表明:接枝聚丙烯具有添加量少、使用性能好的优点,可做为相容剂用于聚丙烯等材料的塑料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固相 聚丙烯 使用性能
下载PDF
聚羟基丁酸-戊酸的固相接枝及蛋白吸附性能研究
10
作者 袁军 胡洁 +3 位作者 罗晓刚 吕文娟 关健平 郑启新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9期37-39,共3页
采用固相接枝的方法在聚羟基丁酸-戊酸膜表面上接枝丙烯酰胺,用红外光谱对接枝膜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对蛋白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接枝丙烯酰胺使膜的表面接触角从107°下降到60°,降低了膜表面对蛋白的吸附量,改善了聚羟基丁酸... 采用固相接枝的方法在聚羟基丁酸-戊酸膜表面上接枝丙烯酰胺,用红外光谱对接枝膜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对蛋白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接枝丙烯酰胺使膜的表面接触角从107°下降到60°,降低了膜表面对蛋白的吸附量,改善了聚羟基丁酸-戊酸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接枝 聚羟基丁酸-戊酸 蛋白吸附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聚乙烯固相接枝马来酸二丁酯 被引量:9
11
作者 钱翼清 韦亚兵 +2 位作者 张仲华 关瑞芳 万闻华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6-11,共6页
采用固相接枝技术,以马来酸二丁酯(DBM)为单体,制备了PE-g-DBM接枝物。研究了单体用量、反应时间、界面活性剂、引发剂对接枝率的影响,并用IR、MI、力学性能、DSC测试方法对接枝物进行了表征与分析。
关键词 马来酸二丁酯 聚乙烯 固相 接枝聚合
下载PDF
固相接枝共聚法制备PP-g-PS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乔钧 李春成 +2 位作者 芮峥嵘 朱学海 潘恩黎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1996年第1期14-17,共4页
用固相接枝共聚方法制备了聚丙烯接枝苯乙烯(PP-g-PS),详细地考察了聚丙烯与引发剂的品种、反应温度、苯乙烯及引发剂的浓度等因素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P-g-PS具有较高的接技率,应用于聚丙烯/聚苯乙烯(PP/PS)共混物... 用固相接枝共聚方法制备了聚丙烯接枝苯乙烯(PP-g-PS),详细地考察了聚丙烯与引发剂的品种、反应温度、苯乙烯及引发剂的浓度等因素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P-g-PS具有较高的接技率,应用于聚丙烯/聚苯乙烯(PP/PS)共混物中,能降低分散相PS的粒径,提高PP/PS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苯乙烯 固相 接枝共聚 共聚
下载PDF
多单体固相接枝共聚物对废聚丙烯/稻糠复合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焕翔 何慧 +1 位作者 洪浩群 贾德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52,共4页
用固相接枝法接枝合成了聚丙烯(PP)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马来酸酐(MAH)/丙烯酸丁酯(BA)的多单体接枝共聚物(GPP),将其应用于废聚丙烯(RPP)/稻糠(RC)复合体系,研究了接枝共聚物对体系的力学性能、微观形态、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R... 用固相接枝法接枝合成了聚丙烯(PP)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马来酸酐(MAH)/丙烯酸丁酯(BA)的多单体接枝共聚物(GPP),将其应用于废聚丙烯(RPP)/稻糠(RC)复合体系,研究了接枝共聚物对体系的力学性能、微观形态、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RPP/RC复合体系中加入固相接枝共聚物,可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维卡软化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PP 稻糠 复合体系 多单体固相接枝共聚物
下载PDF
聚丙烯与三单体固相接枝物的等温结晶行为 被引量:4
14
作者 洪浩群 何慧 贾德民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9-84,共6页
采用固相接枝法合成聚丙烯(PP)与3种单体(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的固相接枝物,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接枝物的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镜研究固相接枝物的等温结晶行为,采用Avrami方程研究固相... 采用固相接枝法合成聚丙烯(PP)与3种单体(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的固相接枝物,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接枝物的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镜研究固相接枝物的等温结晶行为,采用Avrami方程研究固相接枝物的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接枝物的Avrami指数n和PP的相近,在0~3之间,说明接枝物存在混合式的成核生长方式.接枝支链充当异相成核剂,提高了成核速率,降低了结晶活化能;同时,接枝支链阻碍了PP基体的结晶进程,延长了接枝物完成结晶的时间.PP和PP接枝物结晶参数的拟合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说明Avrami方程能有效地描述三单体固相接枝物的等温结晶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三单体固相接枝物 等温结晶 Avrami方程
下载PDF
废旧高密度聚乙烯/木粉复合材料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涛 何慧 +2 位作者 洪浩群 余应恒 贾德民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40,共5页
采用自制的聚乙烯与三单体固相接枝共聚物(GPE)对废旧高密度聚乙烯/木粉复合材料进行改性。与其他界面改性剂相比,GPE能有效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但对其流变性能影响不大。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木粉 木塑复合材料 固相接枝共聚物
下载PDF
废聚丙烯/滑石粉/三单体固相接枝共聚物复合体系的性能
16
作者 丁超 何慧 +2 位作者 贾德民 王松 周杨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6-69,共4页
采用固相接枝法,合成了聚丙烯(PP)与三种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马来酸酐(MAH)、丙烯酸丁酯(BA)的接枝共聚物PP-g-MMA/MAH/BA,将该接枝物应用于废聚丙烯(PP)/滑石粉填充体系,研究接枝物对体系的力学性能、微观形态、热性能等的影响... 采用固相接枝法,合成了聚丙烯(PP)与三种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马来酸酐(MAH)、丙烯酸丁酯(BA)的接枝共聚物PP-g-MMA/MAH/BA,将该接枝物应用于废聚丙烯(PP)/滑石粉填充体系,研究接枝物对体系的力学性能、微观形态、热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PP中加入滑石粉进行填充改性,在一定用量的三单体接枝物作用下,废PP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接枝法 废聚丙烯 三单体固相接枝共聚物 复合材料 滑石粉 甲基丙烯酸甲醋 马来酸酐 丙烯 酸丁酯 接枝率 力学性能 结构 热性能
下载PDF
内循环撞击流反应器中聚丙烯固相接枝共聚改性研究
17
作者 刘华彦 杨阿三 +1 位作者 陈银飞 伍沅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423-427,共5页
在内循环撞击流反应器中对固相接枝共聚法制备马来酸酐(MAH)接枝改性的聚丙烯过程进行了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为冷态实验,考察撞击流反应器中锥底至中心导管间距、气体流量对PP颗粒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空气流量、锥底与下... 在内循环撞击流反应器中对固相接枝共聚法制备马来酸酐(MAH)接枝改性的聚丙烯过程进行了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为冷态实验,考察撞击流反应器中锥底至中心导管间距、气体流量对PP颗粒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空气流量、锥底与下加速管间距的增加,撞击流反应器中颗粒循环量先增后降,存在最大值,空气流量为8.0~12.0m3/h、间距为30~35mm时较合适;其二为热态实验,考察了各种不同的反应条件对MAH在PP上的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时间增加,接枝率增加,60~75min后基本趋于一定值;接枝温度升高,接枝率增加,115℃时达到最大值;单体浓度增高,接枝率增加;减小聚丙烯颗粒,有利于提高接枝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撞击流反应器 聚丙烯 固相接枝共聚 改性 马来酸酐
下载PDF
固相接枝聚丙烯的晶态结构和热行为 被引量:21
18
作者 解孝林 童身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1-54,共4页
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固相接枝反应对聚丙烯晶态结构和热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用马来酸酐固相接枝后,晶面间距基本不变,微晶尺寸增大,熔点降低,结晶度略有提高。
关键词 聚丙烯 接枝反应 晶态结构 热力学性质
下载PDF
制备新型相容剂──聚丙烯固相接枝苯乙烯的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李乔钧 李春成 +2 位作者 芮峥嵘 朱学海 潘恩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0-44,共5页
用固相接枝共聚方法制备聚丙烯接枝苯乙烯共聚物(PP-g-PS),详细考察了聚丙烯与引发剂的品种、反应温度、苯乙烯与引发剂的浓度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P-g-PS具有较高的接枝率。共聚PPJ340与PP粉料... 用固相接枝共聚方法制备聚丙烯接枝苯乙烯共聚物(PP-g-PS),详细考察了聚丙烯与引发剂的品种、反应温度、苯乙烯与引发剂的浓度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P-g-PS具有较高的接枝率。共聚PPJ340与PP粉料的接枝率均较均聚PPF401为高;将3种引发剂(BPO、TBP、DCP)进行比较,在相同的条件下,以TBP作为引发剂的接枝率最高;接枝率随St/PP质量比增大与反应温度的提高而提高。将PP-g-PS应用于聚丙烯/聚苯乙烯(PP/PS)共混物中,能降低分散相PS的粒径与提高PP/PS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苯乙烯 接枝共聚
下载PDF
聚丙烯固相接枝改性进展 被引量:23
20
作者 窦强 李春成 任巨光 《中国塑料》 CAS CSCD 1995年第5期7-13,共7页
本文介绍了聚丙烯固相接枝改性不饱和单体研究进展,其中详细介绍了Rengarajan等人对PP接枝马来酸酐(MAH)的工作及FTIR、固态NMR、WAXS等方法研究园相接枝产物MAH-g-PP的结果。
关键词 聚丙烯 固相接枝 改性 机械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