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r血型抗原抗体调查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孙爱农 段生宝 +7 位作者 易峰 廖艳婷 丁少华 曾劲峰 何子毅 古锦萍 钟展华 李勇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6-589,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人群抗-Mur发生频率、性质和来源以及Mur抗原的分布;建立献血者Mur稀有血型库服务于临床用血。方法以微量板的盐水法和聚凝胺法对广东省中山、深圳、江门、东莞、惠州市34 419名献血者做抗-Mur筛查,用抗-Mur做红细胞Mu... 目的了解广东地区人群抗-Mur发生频率、性质和来源以及Mur抗原的分布;建立献血者Mur稀有血型库服务于临床用血。方法以微量板的盐水法和聚凝胺法对广东省中山、深圳、江门、东莞、惠州市34 419名献血者做抗-Mur筛查,用抗-Mur做红细胞Mur抗原筛查,部分标本采用固相免疫吸附试验(SPIA)筛查。结果本组筛查对象共检出抗-Mur 48例,占0.14%(48/34 419),其中IgM占79.2%(38/48),IgM+IgG占16.7%(8/48),IgG占4.2%(2/48);献血者抗-Mur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山患者抗-Mur频率为0.17%(5/3010),与献血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中山地区,Mur抗原在献血者、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为7.31%(128/1 752)vs 7.14%(80/1 120),P>0.05,献血者男性和女性中分别为7.7%(72/931)vs 6.5%(33/504),P>0.05;本组Mur阳性者均为汉族,其中广东省籍贯占66.7%(70/105);建立了中山地区献血者Mur稀有血型库;SPIA技术从2 541份血浆标本中检出4例抗-Mur。结论 SPIA可以检出37℃活性有较高临床意义的抗-Mur,广东地区献血人群Mur血型抗体、抗原发生频率均明显高于Rh D血型抗体、抗原发生频率,不规则抗体检测应增加Mur阳性筛选红细胞,供受血者均应检测Mur血型是否相合,以进一步提高输血免疫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r血型 抗-MUR 不规则抗体筛查 固相免疫吸附试验 Mur稀有血型库
下载PDF
Miltenberger系统抗-Mi^a及抗-Mur检测固相免疫吸附实验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6
2
作者 段生宝 王红梅 +4 位作者 丁少华 田晶晶 陈晔洲 史素霞 李勇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目的建立不依赖GP.Mur表型红细胞的抗-Mia及抗-Mur检测固相免疫吸附实验技术。方法合成生物素标记的Mia及Mur血型抗原多肽,经凝集抑制试验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确认其抗原特异性后,通过亲和素固定于U型微孔板孔内作为反应板。同时将抗... 目的建立不依赖GP.Mur表型红细胞的抗-Mia及抗-Mur检测固相免疫吸附实验技术。方法合成生物素标记的Mia及Mur血型抗原多肽,经凝集抑制试验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确认其抗原特异性后,通过亲和素固定于U型微孔板孔内作为反应板。同时将抗球蛋白和人IgG致敏红细胞作为指示系统以建立抗-Mia及抗-Mur检测固相免疫吸附试验技术。采用该方法检测2份参考品(分别含抗-Mia及抗-Mur)和500例临床随机血液标本,并与试管法血凝试验比较。结果该方法可检出参考品中的抗-Mia及抗-Mur,500例临床随机血液标本中抗-Mia阳性1例,抗-Mur阳性2例,其余497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与试管法血凝试验结果一致。结论固相免疫吸附试验技术可准确地检测出抗-Mia及抗-Mur,弥补了临床难以获得GP.Mur表型红细胞的局限性,有助于抗-Mia及抗-Mur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tenberger系统 Mi^a Mur 多肽 固相免疫吸附
下载PDF
混合单克隆抗体在固相ELISA双夹心法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杜国光 邱裕民 +3 位作者 李倩 刘新军 杨非易 葛韵琴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6期555-559,共5页
在进行固相ELISA双夹心法时,要选择两种配对的单克隆抗体(McAb)殊非易事。本文用不同McAb的混合物与另一种McAb进行配对夹心,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实验表明,在心肌肌球蛋白轻链(CM—LC)的固相ELISA双夹心体系中,以抗CM-LCMcAb(1G6)铺底,(... 在进行固相ELISA双夹心法时,要选择两种配对的单克隆抗体(McAb)殊非易事。本文用不同McAb的混合物与另一种McAb进行配对夹心,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实验表明,在心肌肌球蛋白轻链(CM—LC)的固相ELISA双夹心体系中,以抗CM-LCMcAb(1G6)铺底,(2B4及2F6)混合物为后续复盖抗体,最低检出量可低达10ng/mL,其检出率较单独2B4或单独2F6作为后续复盖抗体者高5—10倍。而若反之,以(2B4及2F6)混合物铺底,1G6作为后续复盖抗体,则其最低检出量竟高至200ng/mL,还不如以其中之一铺底为佳。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检测体系中,用多克隆抗体与单克隆抗体配对的研究中,也获得了类似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固相ELISA
下载PDF
固相酶联免疫法测定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_1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浩 《现代食品》 2017年第6期99-101,104,共4页
本文分析利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ELISA)原理测定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_1所引入的不确定度,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规定,评定实验中所涉及的重复测量、样品的称量和稀释、工作曲线、加标回收等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关键词 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法 黄曲霉毒素B1 不确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