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记》悲剧人物探微 被引量:4
1
作者 饶艳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2期40-43,共4页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以其数以百计的悲剧人物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目光。他们的一生都在与天命、与生死、与现实的搏斗中度过的,而他们在面对挑战时所表现出来的大义凛然、顽强抗争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也正...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以其数以百计的悲剧人物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目光。他们的一生都在与天命、与生死、与现实的搏斗中度过的,而他们在面对挑战时所表现出来的大义凛然、顽强抗争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也正是有了他们,《史记》才显示出一种苍远而悲壮的悲剧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 司马迁 悲剧意识 悲壮
下载PDF
生命之理:在“庄严”中“神”之再现——浅论沈从文小说的“生命意识”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翔宇 《宜春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53-56,共4页
“生命”作为沈从文小说浪漫色彩的维度之一,成为研究沈从文小说浪漫情怀的重要切入点。对于“生命”这一抽象概念,可以从血性生命力、直面和体验“死亡”、至善至真的爱情、粗糙而优美的灵魂四个方面来管窥其“生命”之“理”。这种“... “生命”作为沈从文小说浪漫色彩的维度之一,成为研究沈从文小说浪漫情怀的重要切入点。对于“生命”这一抽象概念,可以从血性生命力、直面和体验“死亡”、至善至真的爱情、粗糙而优美的灵魂四个方面来管窥其“生命”之“理”。这种“生命”背后有“神”的痕迹,也有“庄严”的理趣,流露着作家的“浪漫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之理 沈从文 庄严 神性 浪漫情怀
下载PDF
静穆与洒脱——论黄庭坚对佛禅“静观”的融摄与其诗歌创作之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左志南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82-86,共5页
黄庭坚思想的构成与其对佛教理论的学习关系紧密,这也影响到了其诗歌创作。其中"静观"这一佛禅观照方式对其思想的影响尤为显著,投映在创作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表达对"真如"之心性的感悟,一是描写对"真如... 黄庭坚思想的构成与其对佛教理论的学习关系紧密,这也影响到了其诗歌创作。其中"静观"这一佛禅观照方式对其思想的影响尤为显著,投映在创作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表达对"真如"之心性的感悟,一是描写对"真如"心性观照外物时所得之洒脱超然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 静观 真如 洒脱
下载PDF
《围城》的语言艺术发微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斌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 2008年第4期69-73,共5页
《围城》中的语言独具特色,无处不闪烁着幽默、智慧的火花,幽默可以说贯穿《围城》始终,无论是叙述还是评论,都在真实的基础上不作空泛的指责,在讽刺可笑的人和事中让人悟出深刻的道理。作者精心地把辛辣的讽刺和渊深的知识巧妙地编织... 《围城》中的语言独具特色,无处不闪烁着幽默、智慧的火花,幽默可以说贯穿《围城》始终,无论是叙述还是评论,都在真实的基础上不作空泛的指责,在讽刺可笑的人和事中让人悟出深刻的道理。作者精心地把辛辣的讽刺和渊深的知识巧妙地编织成一根闪烁着幽默之光的讽刺缨络,意之所指,无不束手就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城》 语言智慧 讽刺 幽默 冷峻
原文传递
从悲壮到平淡——论张艺谋电影的死亡主题
5
作者 陈吉德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6-119,128,共5页
张艺谋电影中出现了死亡主题 ,有因婚姻、爱情和性而死的 ,有因时代和社会因素而死的 ,有自然而死的 .其美学风格上经历了从悲壮到平淡的变化 ,这反映了张艺谋对人生的一种体验和彻语 .
关键词 死亡 悲壮 平淡
下载PDF
论正规文体翻译的语境制约
6
作者 詹建华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70-71,80,共3页
每种文体都有某些遣词造句上的语境制约。正规文体庄重严肃的文体特征是由词汇、语法、修辞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而成的 ,形式制约对于正规文体有着比一般文体更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正规文体 翻译 语境制约 庄严
下载PDF
论贺铸词的艺术精神及其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拥军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97-100,共4页
通过赏析评述南宋词人贺铸不同特点的作品,说明他的词所具有的兼容性和创造性特征,即:一部分词仍然是花间南唐以来传统的延续,但有的具有了刚性的特质;一部分词融入言志的成分,采用比兴寄托的手法;而他所特有的豪气词更为南宋开了法门... 通过赏析评述南宋词人贺铸不同特点的作品,说明他的词所具有的兼容性和创造性特征,即:一部分词仍然是花间南唐以来传统的延续,但有的具有了刚性的特质;一部分词融入言志的成分,采用比兴寄托的手法;而他所特有的豪气词更为南宋开了法门。盛丽、妖冶是他的外在形式,而幽洁、悲壮才是他的精神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铸 盛丽 妖冶 幽洁 悲壮
下载PDF
钟嵘《诗品》刘琨条疏证
8
作者 史小贺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29-32,共4页
王粲和刘琨有相似的人生经历,故其诗作皆以忧身忧国为主题,且风格凄清。刘琨诗的"风力"得到了钟嵘的肯定,但又因缺乏典雅和文采而被列之于中品。笔者认为,钟嵘的品评是合理的。
关键词 刘琨 凄清 悲壮
下载PDF
英雄·悲壮·崇高:中国电视剧叙事的审美维度 被引量:1
9
作者 杜莹杰 张一扬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5-178,182,共5页
中国电视剧通过艺术再现不同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表现中国脊梁式的英雄们刚烈悲壮、九死不悔的斗争精神,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英雄叙事传统,形成一种以崇高悲壮为主格调的美学风格,极大推动电视剧艺术的蓬勃发展,显示出独具魅力的... 中国电视剧通过艺术再现不同历史时期的英雄人物,表现中国脊梁式的英雄们刚烈悲壮、九死不悔的斗争精神,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英雄叙事传统,形成一种以崇高悲壮为主格调的美学风格,极大推动电视剧艺术的蓬勃发展,显示出独具魅力的审美价值,为新世纪社会主义电视文艺事业做出了较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艺术 悲壮 崇高 英雄 中国电视剧 审美维度
下载PDF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音乐内涵解蔽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金华 《闽江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09-113,共5页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充满了悲剧性色彩,作品优美悲伤的歌调、甜蜜柔美的抒情、轻盈华丽的炫技、灿烂丰美的热情、戏剧化的急板以及悲剧性的结尾都极富叙事性特点,而其中的民族性、英雄性与悲壮性更是作品所潜藏的深刻音乐内涵。
关键词 肖邦 第一叙事曲 民族性 英雄性 悲壮性
下载PDF
诗意肃穆的生态伦理意识——《江格尔》与《吉尔伽美什》之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海霞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7-10,14,共5页
史诗《江格尔》与《吉尔伽美什》所蕴含的朴素的生态伦理意识,是古代人类对宇宙、自然以及人与其所处环境关系的非自觉性的思考和认识,但这种思考和认识对现代人类有着启示性价值。本论文将对两部史诗中所体现出的相通和异质的原初自然... 史诗《江格尔》与《吉尔伽美什》所蕴含的朴素的生态伦理意识,是古代人类对宇宙、自然以及人与其所处环境关系的非自觉性的思考和认识,但这种思考和认识对现代人类有着启示性价值。本论文将对两部史诗中所体现出的相通和异质的原初自然观进行比较研究,来阐释两个古老的民族崇高且富有诗意的生态伦理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意 肃穆 原初 生态伦理意识 江格尔 吉尔伽美什
下载PDF
庄重大气·秩序严谨——仙居市民中心建筑设计
12
作者 蔡弋 罗晓予 应倩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2期202-203,共2页
仙居市民中心的设计探讨了建筑与场地的介入关系,推导合理的场所布局形态和建筑尺度。通过设计前期对场地情况和功能需求的深入梳理研究,将中国古典建筑群组所具有的秩序感和礼仪感贯穿进设计的多个层面,以现代的手法营造出了契合时代... 仙居市民中心的设计探讨了建筑与场地的介入关系,推导合理的场所布局形态和建筑尺度。通过设计前期对场地情况和功能需求的深入梳理研究,将中国古典建筑群组所具有的秩序感和礼仪感贯穿进设计的多个层面,以现代的手法营造出了契合时代精神的新一代市民中心,为同类型建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中心 庄重 秩序 尺度
下载PDF
北魏洛阳永宁寺遗址出土玻璃珠的用途研究
13
作者 刘明虎 《创意设计源》 2018年第2期40-46,共7页
1994年北魏洛阳永宁寺西门遗址出土15万余枚玻璃珠,造型精美并受到了安家瑶、孟晖及朱晓丽等一批学者的密切关注,其生产工艺、化学成分与来源等问题被逐渐廓清。本文依托以上成果,结合文献记载推断出永宁寺玻璃珠的三种用途:绣珠像、菩... 1994年北魏洛阳永宁寺西门遗址出土15万余枚玻璃珠,造型精美并受到了安家瑶、孟晖及朱晓丽等一批学者的密切关注,其生产工艺、化学成分与来源等问题被逐渐廓清。本文依托以上成果,结合文献记载推断出永宁寺玻璃珠的三种用途:绣珠像、菩萨璎珞、建筑珠帘,并分析其与当时佛教庄严时尚之间的联系,以此认识一种由丝绸之路所承载中西贸易和文化交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宁寺 玻璃珠 用途 庄严
下载PDF
庄谐园林
14
作者 郝凤 郑蕾 李文玲 《河南林业科技》 2021年第1期31-34,共4页
现代园林对于植物的需求越来越标准化和个性化,园林已由初始的绿化阶段向精细化、景观化迈进,正在走向“庄”“谐”两个极致。
关键词 标准化 个性化 随机化
下载PDF
论陈与义诗的风雅精神
15
作者 杭勇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94-98,共5页
风雅精神,是指《诗经》表现出来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优秀传统。陈与义南渡后的诗歌,在思想内容上表现出的积极关注国运、关注现实,和积极报国的人生态度,正是这种精神的... 风雅精神,是指《诗经》表现出来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优秀传统。陈与义南渡后的诗歌,在思想内容上表现出的积极关注国运、关注现实,和积极报国的人生态度,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相对而言,其前期的诗歌这种精神就比较弱。因此,风雅精神是其南渡后诗歌思想内容上显著的特点和亮点,也是陈与义南渡后诗风转变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与义 风雅精神 意象营造 雄浑悲壮
下载PDF
浅谈梁启超词
16
作者 梁琳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2期68-70,共3页
梁启超作为近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学者,其生平经历与其词的"词史"品质息息相关。受辛弃疾影响颇深,词境悲慨也不乏有凄婉清丽之作。意象独特,善用燕子,热血,残月,泪光等营造词境。
关键词 梁启超 “词史” 悲慨 凄婉清丽 意象 燕子
下载PDF
论王维诗歌的典雅之美
17
作者 焦健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101-103,共3页
王维诗中的“典雅”之美,包括“场面庄严”“情致高尚”“用典自如”三个方面。“场面庄严”多体现于应制诗中,它跟诗人“雅正”的创作观念分不开;“情致高尚”体现在作者超越功利的处世态度和表达上的节制;“用典自如”是写作技巧上的... 王维诗中的“典雅”之美,包括“场面庄严”“情致高尚”“用典自如”三个方面。“场面庄严”多体现于应制诗中,它跟诗人“雅正”的创作观念分不开;“情致高尚”体现在作者超越功利的处世态度和表达上的节制;“用典自如”是写作技巧上的特点,在王维的七言歌行及各体裁诗歌中都有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雅之美 庄严 高尚 用典
下载PDF
燕文化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玉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89-93,共5页
燕文化历史悠久,丰厚博深,以其慷慨悲歌、正道直行等著称于世,特别是慷慨悲歌,几千年来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生活方式。燕文化的许多方面成为熔铸中华民族灵魂的重要因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 燕文化 慷慨悲歌 传统文化
下载PDF
敬畏历史 感悟智慧 被引量:6
19
作者 唐浩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7-9,共3页
力求在把握历史、再现历史的同时,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精心打造的情节细节,给予读者以强烈的阅读魅力、广阔的思考空间以及人生智慧的启迪,这样的历史小说可称之为上乘之作。
关键词 历史 智慧 历史小说 创作
下载PDF
史传报告文学的发展及其文体品格 被引量:6
20
作者 章罗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6-125,共10页
史传报告文学继1990年代向纵深发展,出现其创作高峰后,新世纪以来又有更新、更大的发展,表现出更加繁荣昌盛、迅猛发达之势。其表现,一是长篇作品(包括长篇系列)更多、篇幅更长、分量更重;二是不仅对原有题材有补充和深化,而且还发掘了... 史传报告文学继1990年代向纵深发展,出现其创作高峰后,新世纪以来又有更新、更大的发展,表现出更加繁荣昌盛、迅猛发达之势。其表现,一是长篇作品(包括长篇系列)更多、篇幅更长、分量更重;二是不仅对原有题材有补充和深化,而且还发掘了更多新题材领域;三是更多作家转入或侧重于"史传"创作且取得显著成就;四是主体态度更客观、冷静,形式方法更多元、多样。它除具有报告文学的"新五性"等一般特性外,还具有现实观照、文化批判与悲壮沉郁、史诗风范等独特品质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传报告文学 现实观照 文化批判 悲壮沉郁 史诗风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