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质地对土壤热性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1
1
作者 李毅 邵明安 +3 位作者 王文焰 王全九 张建丰 来剑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2-65,共4页
土壤热性质是水热迁移研究中的重要参数之一。根据非稳态条件下热流方程的差分解和实测土壤温度资料计算了不同质地土壤的热扩散率 ,并得出了质地影响下的土壤导热率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 ,对特定土壤而言 ,土壤导热率与含水率之间可建... 土壤热性质是水热迁移研究中的重要参数之一。根据非稳态条件下热流方程的差分解和实测土壤温度资料计算了不同质地土壤的热扩散率 ,并得出了质地影响下的土壤导热率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 ,对特定土壤而言 ,土壤导热率与含水率之间可建立幂函数关系 ;砂粒、粉粒和粘粒含量对土壤热性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不同质地土壤的热性质与土壤水吸力之间存在良好的定量关系 ;此外 ,含盐土壤的导热率可表示为浓度的幂函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热性质 质地 试验系统
下载PDF
南京地区土体热物理性质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52
2
作者 苏天明 刘彤 +2 位作者 李晓昭 俞缙 肖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78-1283,共6页
通过对南京地区大量黏土和粉质黏土样品的比热容值和导热值的测试,分析土体热物理性质与其含水量、孔隙比的相关关系。对影响土体比热容值、导热值的因素作了详细分析,提出根据土体含水量计算土体比热容和根据含水量、孔隙比值计算土体... 通过对南京地区大量黏土和粉质黏土样品的比热容值和导热值的测试,分析土体热物理性质与其含水量、孔隙比的相关关系。对影响土体比热容值、导热值的因素作了详细分析,提出根据土体含水量计算土体比热容和根据含水量、孔隙比值计算土体热导率的经验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含水量 孔隙比 热物理性质 经验公式 南京地区土体
下载PDF
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3
作者 赵建坤 李江舟 +2 位作者 杜章留 王一丁 张庆忠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年第3期95-101,共7页
生物炭比重、表面结构及孔隙状况等特征对土壤物理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结构、水力特征和热性质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全面地总结了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总体而言,施用生物炭可显著降低表层... 生物炭比重、表面结构及孔隙状况等特征对土壤物理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结构、水力特征和热性质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全面地总结了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总体而言,施用生物炭可显著降低表层土壤容重,改善土壤孔隙结构,但对土壤团聚性和水力特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生物炭可调节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降低土壤热导率和地表反射率,基于目前关于生物炭对土壤热性质影响的研究较少,其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从生物炭种类、热解条件及土壤类型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今后生物炭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结构 水力特征 土壤热性质
下载PDF
热脉冲法测定土壤热性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毅 邵明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4-139,共6页
土壤热性质包括土壤热容量、热扩散率和导热率等,是决定土壤热状况的内在因素,与土壤水分状况之间关系密切。热脉冲—时域反射仪方法所用成本低,对土壤扰动小,测试时间短,具有很多优点,因此在测定土壤热性质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该方法... 土壤热性质包括土壤热容量、热扩散率和导热率等,是决定土壤热状况的内在因素,与土壤水分状况之间关系密切。热脉冲—时域反射仪方法所用成本低,对土壤扰动小,测试时间短,具有很多优点,因此在测定土壤热性质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该方法在国外已得到了大量应用,在国内应用却很有限。本文综述了土壤热性质的计算模型及研究现状,重点针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土壤热性质的新方法———热脉冲法的理论和技术发展,及其在土壤水和其他物理性质应用方面的进展。该方法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里有进一步推广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状况 热脉冲法 推广 应用 热扩散率 成本低 物理性质 热性质 扰动 热容量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麦田土壤温度及其对气温的响应特征——土壤温度特征及热特性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继康 张宇 +2 位作者 陈军胜 陈阜 张海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747-2753,共7页
【目的】研究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田土壤温度和热特性的影响规律。【方法】于河北省栾城县设置翻耕、旋耕和秸秆覆盖免耕处理,采用热脉冲-时域反射技术监测2004-2005年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温度及热特性,探讨了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土壤温度效应。... 【目的】研究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田土壤温度和热特性的影响规律。【方法】于河北省栾城县设置翻耕、旋耕和秸秆覆盖免耕处理,采用热脉冲-时域反射技术监测2004-2005年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温度及热特性,探讨了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土壤温度效应。【结果】耕作方式对土壤温度主要集中在冬小麦拔节前。相对于其它处理,免耕在气温降低阶段表现"增温效应",在升温阶段表现"降温效应",且达到极显著水平;免耕在播种-分蘖期降低土壤日均温0.69~1.02℃,推迟了冬小麦出苗2d、分蘖7d,缩短了冬前分蘖时间7d,分蘖活动积温减少54.12~55.55℃.d;免耕越冬期具有较高土壤平均温度0.02~0.09℃和耕层土壤负积温0.87~2.25℃.d,但在越冬期稳定通过0℃以上晚7d,低温持续时间长2~3d,并推迟返青2~6d;免耕完成返青消耗了更多活动积温21.54~29.15℃,造成拔节推迟5d;免耕在冬小麦营养生长阶段降低累积温差123.43~148.62℃和日平均温差1.17~1.42℃。旋耕相对于翻耕推迟了返青4d,减少活动积温8.55℃,增加累积温差25.19℃。不同耕作方式农田土壤容积热容量、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无明显差异。【结论】从冬小麦生育进程上来说,热量资源利用效率以翻耕最高、旋耕居中、免耕最低;免耕缩小温度变化幅度不利于冬小麦生长发育,但有利于冬小麦保苗。免耕表现增降温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秸秆覆盖而不是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土壤温度 积温 温差 热特性
下载PDF
土壤蒸发及水热传输研究综述 被引量:20
6
作者 孟春雷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4-378,共5页
土壤蒸发与水热传输是地表能量与水分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几十年来土壤蒸发、水热传输以及土壤水力、热力特性基本理论及发展过程,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土壤蒸发 水热传输 水力特性 热力特性
原文传递
地下岩土热物性及地下水渗流速度确定 被引量:15
7
作者 于明志 彭晓峰 +1 位作者 方肇洪 李晓东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7年第2期196-202,共7页
提出了可用于现场测量地下岩土的导热系数、容积比热容等热物性参数以及地下水渗流速度的方法.埋设在地下的地热换热器与周围岩土换热过程可以近似为无限大介质中移动线热源传热问题.该方法克服了其它模型对钻孔中埋管的具体位置、上升... 提出了可用于现场测量地下岩土的导热系数、容积比热容等热物性参数以及地下水渗流速度的方法.埋设在地下的地热换热器与周围岩土换热过程可以近似为无限大介质中移动线热源传热问题.该方法克服了其它模型对钻孔中埋管的具体位置、上升管和下降管之间的距离以及埋管和回填材料的物性等参数的要求,相应消除上述参数测量带来的误差.通过测量地下埋管的加热功率、循环水流量、出入口水温随时间变化,确定了某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工程地下岩土的热物性参数及地下水渗流速度,检验证实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方法 岩土 热物性参数 渗流速度
下载PDF
基于现场热响应测试方法的地下岩土热物性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春雷 王贵玲 +1 位作者 王婉丽 蔺文静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02-1608,共7页
目前获取导热系数的主要方法是现场热响应试验,但该方法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导致计算结果可比较性差,难以应用。笔者开展了不同热响应试验设备的原位热物性测试系列试验,分析了测试与数据处理方法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探讨了试验过程中需... 目前获取导热系数的主要方法是现场热响应试验,但该方法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导致计算结果可比较性差,难以应用。笔者开展了不同热响应试验设备的原位热物性测试系列试验,分析了测试与数据处理方法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探讨了试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结果显示:为减少试验误差,两次热响应试验测试的时间间隔不应少于10d;应尽量避免循环水与岩土介质以外的其他介质产生热量交换;对于恒热流热响应试验,导热系数值与舍弃时间(1.0~12.0h)成正相关关系;而对于定进回循环水温差的热响应试验,导热系数值与舍弃时间(0.0~12.0h)成负相关关系;舍弃时间大于12.0h时,导热系数变化趋于稳定。按统一标准舍弃前12.0h的测试数据进行导热系数计算,6家单位的导热系数计算值都在2.2~2.8W/(m·℃)范围内,测试结果合理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现场热响应试验 岩土热物性
下载PDF
地表覆盖对土壤热参数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米美霞 樊军 +1 位作者 邵明安 高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6,共9页
覆盖条件下土壤热性质的研究对于包气带水热运移及覆盖技术的应用均有重要意义。使用11针热脉冲探头对沙黄土不同深度(6 mm、18 mm、30 mm)的土壤热扩散率、热容量和热导率三个热参数进行测定,并进行地表覆盖(石子覆盖、秸秆覆盖)处理,... 覆盖条件下土壤热性质的研究对于包气带水热运移及覆盖技术的应用均有重要意义。使用11针热脉冲探头对沙黄土不同深度(6 mm、18 mm、30 mm)的土壤热扩散率、热容量和热导率三个热参数进行测定,并进行地表覆盖(石子覆盖、秸秆覆盖)处理,旨在探究覆盖条件下表层土壤热性质动态变化过程及土壤热参数与水分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相对于裸土,石子和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热参数增大,且覆盖对于靠近表层土壤热参数的影响更加明显;(2)随降雨的发生,土壤热参数均增大,在两次降雨期间,土壤热参数逐渐减小,覆盖与裸土热参数差异逐渐增大;(3)三个热参数随降雨的发生,其动态变化过程表现不同,热容量对降雨的响应最为敏感,热导率次之,热扩散率开始减小的时间较热导率和热容量滞后,三个深度滞后时间均在48 h以上,而且覆盖以后热扩散开始减小的时间较裸土推迟(48 h以上)。土壤容重不变的情况下,在频繁干湿交替的过程中土壤水分为土壤热参数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覆盖条件下土壤热参数与土壤含水量关系研究表明:石子和秸秆覆盖条件下土壤热参数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关系与裸土条件下一致,热导率与含水量呈幂函数增加的趋势,热容量随含水量线性增加,热扩散率随含水量增加先增后减,本研究所用沙黄土热扩散率峰值对应的含水量在0.20 cm3cm-3左右。由以上结果可以发现覆盖对近表层土壤热参数的动态变化有显著的影响,覆盖的保水效应直接影响土壤热参数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参数 热脉冲 覆盖 黄土高原
下载PDF
质地对土壤热扩散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经星 李春桃 +1 位作者 梁玉祥 张春来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7-581,共5页
土壤热性质的研究是分析地表能量平衡的重要途径之一,土壤热扩散率是表征土壤热性质的重要参数。根据非稳态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差分解计算了不同质地土壤的热扩散率。结果表明,风干土热扩散率小于1.4×10-3cm2.s-1,并随着时间的推移... 土壤热性质的研究是分析地表能量平衡的重要途径之一,土壤热扩散率是表征土壤热性质的重要参数。根据非稳态一维热传导方程的差分解计算了不同质地土壤的热扩散率。结果表明,风干土热扩散率小于1.4×10-3cm2.s-1,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小;土壤质地越轻土墒条件越好热量传输速度越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热性质 土壤质地 热扩散率
原文传递
探针有限特性对热脉冲技术测定土壤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付永威 卢奕丽 任图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71-77,共7页
在利用热脉冲方法测定热特性时,通常对探针形状做理想化处理,即假设探针为线性热源,热导率无限大而热容量为零。在实际应用中,探针本身的有限特性(有限半径以及有限热容量)会导致热特性测定误差。为了研究探针有限特性对热脉冲技... 在利用热脉冲方法测定热特性时,通常对探针形状做理想化处理,即假设探针为线性热源,热导率无限大而热容量为零。在实际应用中,探针本身的有限特性(有限半径以及有限热容量)会导致热特性测定误差。为了研究探针有限特性对热脉冲技术测定土壤热特性的影响,该研究采用改进的热脉冲探针(直径2mm、长度40mm、间距8mm)测定土壤热特性,并分别使用PILS(pulsed infinite line source,无限长线性脉冲热源)和ICPC(identical cylindrical perfect conductors,近似圆柱形完美导体)2种理论估计土壤热特性,比较分析了探针有限特性对热脉冲技术测定热特性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PILS理论相比,利用ICPC理论拟合得到的温度升高曲线,可以有效减少探针有限半径和热容量对土壤热特性测定结果的影响。与ICPC理论相比,在0.03~0.25m3/m3的含水率范围内,用PILS理论得到的砂土热扩散率和热导率分别偏低11.8%和5.2%;与模拟热容量相比,PILS和ICPC理论分别将热容量高估16.1%和7.9%;2)探针有限特性对土壤热特性的影响与含水率有关:在干土上最大;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其影响逐渐降低。该研究对提高热脉冲技术测定土壤热特性的准确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热传递 含水率 土壤热特性 热脉冲技术 探针有限特性
下载PDF
基于地源热泵的岩土热物性测试仪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晓东 李雨桐 于明志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1-22,共2页
地下岩土的热物性参数是地源热泵地热换热器的设计中所需要的很重要的参数。热物性参数的大小对钻孔的数量及钻孔的深度具有显著的影响,进而影响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为了能够现场测量地下岩土的热物性参数,研制了便携式测试仪器,用... 地下岩土的热物性参数是地源热泵地热换热器的设计中所需要的很重要的参数。热物性参数的大小对钻孔的数量及钻孔的深度具有显著的影响,进而影响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为了能够现场测量地下岩土的热物性参数,研制了便携式测试仪器,用该测试仪现场采集到的数据,再利用参数估计的方法确定地下岩土的热物性参数。概述了岩土热物性测试仪的检测原理、结构构成及检测结果,并指出了该检测仪的应用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岩土 热物性 测试仪 研制 地热换热器
下载PDF
玉米农田行尺度土壤热特性变异特征及其对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响应
13
作者 王月月 任图生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424,共10页
本研究采用定位试验,利用热脉冲技术监测了玉米农田行尺度4个位置处(1/2行间、1/4行间、棵下和棵间)以及两个深度(2 cm和4.5 cm)土壤热特性的时空变异规律,并分析了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土壤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期间,热导率、... 本研究采用定位试验,利用热脉冲技术监测了玉米农田行尺度4个位置处(1/2行间、1/4行间、棵下和棵间)以及两个深度(2 cm和4.5 cm)土壤热特性的时空变异规律,并分析了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土壤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期间,热导率、热容量和热扩散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66~2.22 W/(m·K)、1.46~4.49 MJ/(m^(3)·K)和4.07×10^(–7)~6.88×10^(–7)m^(2)/s。降雨之后,热导率和热容量增加,且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2cm深度的土壤热特性的波动较大,棵下位置土壤热导率和热容量值最大,波动最为明显;土壤热扩散率在1/2行间位置最大。在4.5 cm深度,各位置土壤热特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土壤热导率和热容量值在1/2行间位置最大,土壤热扩散率在棵间位置最大。综合两个土层数据得出1/4行间位置的热导率和热容量更具代表性。本研究中土壤热特性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规律较为明显,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加,热导率和热容量线性增加,热扩散率则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在测定的土壤温度范围内,热扩散率随土壤温度增加呈上升趋势。该研究可以为农田水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农田 行尺度 土壤热特性 时空变异 表层土壤
下载PDF
玉米秸秆生物炭对休耕期农田地表反照率及热物理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哲 赵保卫 +2 位作者 刘辉 聂瑾 马锋锋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109,共9页
为了探究生物炭输入后对休耕期农田地表反照率及土壤热物理性质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在休耕期生物炭影响下农田地表反照率、土壤温度及土壤热物理性质的变化情况。本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CK处理(不施用生物炭)、BC10处理(生物炭... 为了探究生物炭输入后对休耕期农田地表反照率及土壤热物理性质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在休耕期生物炭影响下农田地表反照率、土壤温度及土壤热物理性质的变化情况。本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CK处理(不施用生物炭)、BC10处理(生物炭施用量为1.0 kg·m^(-2)·年^(-1))、BC40处理(生物炭施用量为4.0 kg·m^(-2)·年^(-1)),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结果表明:(1)同CK处理相比,BC10、BC40处理的地表反照率分别下降11.7%、23.5%(P<0.05)。土壤水分变化对反照率影响最为显著,呈负相关关系。(2)生物炭能够显著影响0~2.5 cm土层温度,但对5~10 cm土层温度影响不显著,主要原因为导热率下降限制了土壤热量的传递。(3)生物炭能够降低土壤容重,对土壤热性质产生影响。随施炭量增加,土壤热容量、导热率、热扩散率均呈下降趋势。同对照相比,BC10和BC40处理的土壤热容量分别下降4.1%、11.2%,导热率分别下降5.56%、18.17%,热扩散率分别下降4.3%、15.9%。生物炭的添加量越大,各热性质参数下降幅度越大。田间试验条件下,含水量的变化对热性质影响最为显著,随着土壤水分增加,土壤热容量、导热率及热扩散率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反照率 土壤热物理性质 土壤温度
下载PDF
考虑热物性变化的月壤温度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祖分 宋保银 曹西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76,共7页
探月设备的热分析设计依赖于真实有效的月面热环境信息。借助于ANSYS热分析模块,建立了月壤导热系数随密度和温度变化、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变热物性月壤温度求解模型,分别计算了月面纬度为26°和赤道地区的月表温度,探讨了赤道地区浅... 探月设备的热分析设计依赖于真实有效的月面热环境信息。借助于ANSYS热分析模块,建立了月壤导热系数随密度和温度变化、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变热物性月壤温度求解模型,分别计算了月面纬度为26°和赤道地区的月表温度,探讨了赤道地区浅层月壤的温度分布。其中,月表温度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良好的一致性表明计算模型和所用计算参数适用可靠;而通过修正月壤导热系数来提高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吻合程度则部分展示了月壤温度计算理论;在探讨赤道地区浅层月壤的温度分布时,文章给出了不同时刻对应的月壤温度剖面和热流剖面,并适度分析了月壤内部热流和导热系数对月壤温度剖面的影响,这些为利用月壤的温度剖面规律进行探月设备的热控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壤温度 变热物性 ANSYS 内部热流 热设计
下载PDF
不同淹水时长对旱作水稻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希凤 赵春雷 张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2-38,共7页
为探究淹水时长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采用室内土柱模拟的方法,基于热脉冲技术与热导率模型,明确土壤淹水及脱湿过程中土壤热特性和容重动态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压力板法、沙箱法和微型圆盘入渗仪测定不同淹水时长土壤的水分特征... 为探究淹水时长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采用室内土柱模拟的方法,基于热脉冲技术与热导率模型,明确土壤淹水及脱湿过程中土壤热特性和容重动态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压力板法、沙箱法和微型圆盘入渗仪测定不同淹水时长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和入渗速率变化,分析土壤结构和孔隙分布对土壤容重和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淹水时长的增加,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淹水1~7 d,土壤容重、热导率和热容量均表现为阶段性增加的趋势;淹水7 d后,土壤容重和热特性基本达到稳定状态。在淹水过程中,土壤孔隙分布也发生明显变化,土壤入渗速率随着淹水时长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过程。淹水过程会导致土壤结构变化、土壤孔隙分布和连通性改变,最终土壤持水性减弱、导水率降低。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长期淹水过程中土壤结构以及土壤热特性的变化特征,可为科学指导洪涝灾害后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容重 土壤热特性 土壤结构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土壤入渗速率
下载PDF
Greenhouse gases fluxes and soil thermal properties in a pasture in central Missouri 被引量:3
17
作者 Nsalambi Vakanda Nkongolo Shane Johnson +1 位作者 Kent Schmidt Frieda Eivaz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7期1029-1039,共11页
Fluctuat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s and soil properties occur at short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however, results are often reported for larger scales studies. We monitored CO2, CH4, and N2O fluxes and soil ... Fluctuat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s and soil properties occur at short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however, results are often reported for larger scales studies. We monitored CO2, CH4, and N2O fluxes and soil temperature (T), thermal conductivity (K), resistivity (R) and thermal diffusivity (D) from 2004 to 2006 in a pasture. Soil air samples for determination of CO2, CH4 and N2O concentrations were collected from static and vented chambers and analyzed within two hours of collection with a gas chromatograph. T, K, R and D were measured in-situ using a KD2 probe. Soil samples were also taken for measurements of soil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The pasture acted as a sink in 2004, a source in 2005 and again a sink of CH4 in 2006. CO2 and CH4 were highest, but N2O as well as T, K and D were lowest in 2004. Only K was correlated with C02 in 2004 while T correlated with both N2O (r = 0.76, p = 0.0001) and CO2 (r = 0.88, p = 0.0001) in 2005. In 2006, all gases flux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 K and R when the data for the entire year were considered. However, an in-depth examination of the data revealed the existence of month-to-month shifts, lack of correlation and differing spatial structures. These results stress the need for further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properties and gases fluxes. K and R offer a promise as potential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greenhouse gases fluxes in this pas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house gases soil thermal properties FLUXES
原文传递
不同复合墙体结构对日光温室土壤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石玉 潘媛媛 +3 位作者 张毅 李姝 李梅兰 侯雷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9期679-684,共6页
[目的]土壤是高热容介质,其温度与热通量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墙体结构日光温室的蓄热保温性能差异。为探明不同复合墙体结构对日光温室土壤热特性的影响。[方法]本试验以砖土复合墙体结构(双24cm厚砖墙内夹50cm厚黄土)、砖煤复... [目的]土壤是高热容介质,其温度与热通量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墙体结构日光温室的蓄热保温性能差异。为探明不同复合墙体结构对日光温室土壤热特性的影响。[方法]本试验以砖土复合墙体结构(双24cm厚砖墙内夹50cm厚黄土)、砖煤复合墙体结构(双24cm厚砖墙内夹50cm厚煤渣)、砖苯复合墙体结构(37cm厚砖墙外贴10cm厚苯板)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冬季温室内夜温、典型天气下10cm深度处土温、同一温室不同土壤深度间的温度变化规律、同一深度不同温室间的温度变化规律、土壤温度与土壤热通量日变化规律等,初步评价了不同墙体结构日光温室的土壤热特性差异。[结果]砖土温室的土壤热稳定性和蓄热保温性能最好,而砖苯温室的隔热效果最好、白天接受太阳辐射后土壤升温最快。[结论]综合考虑,砖土复合墙体结构日光温室的土壤热特性较优,有利于作物维持较高的根系活力,在晋中地区的推广应用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复合墙体 土壤热性质
下载PDF
基于探针法的土壤热物性原位测量仪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通 张延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1-85,共5页
为满足土壤热物性原位测量需求,研制了土壤热物性原位测量仪,并通过室内外试验测试其性能,在地热探测中进行应用。该仪器基于探针法原理,包括热探针、探杆、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等组成部分,通过可视化界面和人机交互实现土壤导热系数、热... 为满足土壤热物性原位测量需求,研制了土壤热物性原位测量仪,并通过室内外试验测试其性能,在地热探测中进行应用。该仪器基于探针法原理,包括热探针、探杆、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等组成部分,通过可视化界面和人机交互实现土壤导热系数、热扩散系数、体积比热容、温度的原位测量。通过测量空气热物性确定该仪器最佳加热电压为9 V。室内细砂和粉质黏土样品测试结果显示,该仪器具有误差小、测量快速的特点。依托该仪器在厦门后埔热田开展地热探测,根据实测数据绘制浅层热流密度云图,圈定地热异常区。该土壤热物性原位测量仪可广泛应用于土壤热物性相关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具有突出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针法 土壤热物性 软件算法 原位测量 现场应用
下载PDF
地源热泵在苏州地区适应性应用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书杰 干兆和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6-119,共4页
通过对苏州地区地源热泵应用情况的调查,并对岩土热物性及土壤热平衡进行系统分析,针对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技术措施和建议,包括适当增大埋管间距、冷却塔调节、生活热水供应、土壤换热优化分组、监测系统设置、... 通过对苏州地区地源热泵应用情况的调查,并对岩土热物性及土壤热平衡进行系统分析,针对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技术措施和建议,包括适当增大埋管间距、冷却塔调节、生活热水供应、土壤换热优化分组、监测系统设置、施工质量、运营管理。为苏州地区浅层地能应用和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岩土热物性 热平衡 技术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