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6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1
作者 齐志勇 王宏燕 +1 位作者 王江丽 刘书宇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土壤呼吸是当前碳循环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十分引人关注的热点问题 ,而且目前土壤呼吸已经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中向大气释放CO2 最大的源 ,对它的研究将有助于认识目前碳平衡中的碳失汇问题及全球气候变化。参 33。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土壤呼吸 碳循环 土壤碳储量 测定方法 影响因素
下载PDF
Vegetation and soil carbon storage in China 被引量:66
2
作者 LI Kerang, WANG Shaoqiang & CAO Mingkui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Maryland University, College Park,MD 20742, USA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o Li Kera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4年第1期49-57,共9页
This study estimated the current vegetation and soil carbon storage in China using a biogeochemical model driven with climate, soil and vegetation data at 0.5°latitude-longitude grid spatial resolution. The resul... This study estimated the current vegetation and soil carbon storage in China using a biogeochemical model driven with climate, soil and vegetation data at 0.5°latitude-longitude grid spatial resolu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otal carbon storage in China's vegetation and soils was 13.33 Gt C and 82.65 Gt C respectively, about 3% and 4% of the global total. The nationally mean vegetation and soil carbon densities were 1.47 kg C/m2 and 9.17 kg C/m2, respectively, differing greatly in various regions affected by climate, vegetation, and soil types. They were generally higher in the warm and wet Southeast China and Southwest China than in the arid Northwest China; whereas vegetation carbon density was the highest in the warm Southeast China and Southwest China, soil carbon density was the highest in the cold Northeast China and southeastern fringe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These spatial patterns are clearly correlated with variations in the climate that regulates plant growth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decomposition, and show that vegetation and soil carbon densities are controlled by different climatic fa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storage vegetation soil China.
原文传递
矮沙冬青种子特性和萌发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57
3
作者 杨期和 葛学军 +2 位作者 叶万辉 邓雄 廖富林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51-656,共6页
对矮沙冬青 (Ammopiptanthusnanus)种子的特性和萌发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种子不易传播 ;虫蛀率高 ,室温贮藏 6 0d的种子虫害率为 38% ;易形成硬实 ,含水量为 7.6 8%的种子在 30℃温水中浸泡 90h ,只有 33.33%能吸水膨胀... 对矮沙冬青 (Ammopiptanthusnanus)种子的特性和萌发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种子不易传播 ;虫蛀率高 ,室温贮藏 6 0d的种子虫害率为 38% ;易形成硬实 ,含水量为 7.6 8%的种子在 30℃温水中浸泡 90h ,只有 33.33%能吸水膨胀。种子萌发时不需光 ,在 15~ 30℃和室温 (18~ 32℃ )条件下 ,经 9d的萌发 ,发芽率均可达 80 %以上 ,30℃时萌发最快 ;在 1~ 2cm深的沙壤中 ,种子出苗率可达 75 %以上 ,超过 3cm显著降低 ,超过 6cm则低于 2 0 % ;种子在沙壤中萌发时 ,沙壤的适宜湿度为 19.35 %~ 2 8.75 % ,高于 32 .4 3%或低于 3.85 % ,很少有种子萌发 ;含水量分别为 19.36 %、10 .6 4 %和 7.6 8%的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差异 ,在 - 10℃和 5℃下贮藏 7个月 ,发芽率也无显著降低 ,但在室温和 35℃下贮藏 7个月则显著下降 ,发芽率下降的速度与种子本身的含水量和贮藏温度正相关 ;在湿度分别为 7.4 1%、13.79%和 2 8.5 7%的沙壤中播种育苗 ,幼苗死亡率高达 77.4 9%、81.2 5 %和 89.4 9% ,即使用三唑酮拌种 ,死亡率亦高达 5 0 .2 7%、6 9.5 3%和 76 .0 3% ,幼苗死亡率与沙壤湿度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沙冬青 种子 萌发 温度 光照 土壤 贮藏
下载PDF
浅谈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估算方法 被引量:56
4
作者 邵月红 潘剑君 +1 位作者 许信旺 米高奇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07-1011,共5页
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在陆地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明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重要意义,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几种重要的有关土壤有机碳储量的估算方法及其优缺点,为全面而细致准确地估算我国土壤有机碳储量提供了可能途径。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 储量 估算方法
原文传递
不同强度放牧后自然恢复的沙质草地土壤呼吸、碳平衡与碳储量 被引量:51
5
作者 李玉强 赵哈林 +2 位作者 赵学勇 张铜会 陈银萍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25-31,共7页
通过测定科尔沁不同强度放牧后自然恢复的沙质草地的土壤呼吸、碳平衡和碳储量,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平均土壤呼吸速率表现为轻牧后恢复草地(CO2-C 0.737 g/m2.d)>无牧后恢复草地(CO2-C 0.704 g/m2.d)>中牧后恢复草地(CO2-C 0.641 ... 通过测定科尔沁不同强度放牧后自然恢复的沙质草地的土壤呼吸、碳平衡和碳储量,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平均土壤呼吸速率表现为轻牧后恢复草地(CO2-C 0.737 g/m2.d)>无牧后恢复草地(CO2-C 0.704 g/m2.d)>中牧后恢复草地(CO2-C 0.641 g/m2.d)>重牧后恢复草地(CO2-C 0.576 g/m2.d);无牧和重牧后恢复草地的碳素输入和输出处于平衡状态,轻牧和中牧后恢复草地的碳素输入显著高于输出,净截存碳分别为84.89和76.51g/m2;植物-土壤系统的碳储量大小为轻牧后恢复草地(1 785.39 g/m2)>中牧后恢复草地(1 494.69 g/m2)>无牧后恢复草地(1 483.61 g/m2)>重牧后恢复草地(1 323.39 g/m2)。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强度放牧后的退化沙质草地在采取围封恢复措施以后,有益于大气CO2的截存,而适度(轻度和中度)放牧后的恢复更有利于增强沙质草地的碳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质草地 牧后恢复 土壤呼吸 碳平衡 碳储量
下载PDF
长期有机培肥模式下黑土碳与氮变化及氮素矿化特征 被引量:58
6
作者 邵兴芳 徐明岗 +4 位作者 张文菊 黄敏 周显 朱平 高洪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6-335,共10页
土壤氮的矿化是土壤氮素肥力的重要指标,是影响作物产量至关重要的因素。本研究依托黑土长期定位试验,通过取样分析研究了32 a不同培肥模式下黑土碳、氮及主要活性组分的变化,采用淹水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下黑土氮素的矿化特征。... 土壤氮的矿化是土壤氮素肥力的重要指标,是影响作物产量至关重要的因素。本研究依托黑土长期定位试验,通过取样分析研究了32 a不同培肥模式下黑土碳、氮及主要活性组分的变化,采用淹水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下黑土氮素的矿化特征。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黑土可溶性碳(DOC)、氮(DON)的含量及其比例。在氮、磷、钾化肥的基础上配施有机肥,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占土壤总氮的比例,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的C/N比值(SMBC/SMBN),促进了土壤氮的生物固持。施肥32 a后,单施常量和高量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氮的矿化量(Nt)显著提高,分别相当于不施肥的8.2倍和10.2倍,而单施氮或氮磷钾化肥对黑土氮素矿化量无明显影响。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氮素的矿化率(Nt/TN),但有机肥配施化肥(氮或氮磷钾)的处理与单施有机肥相比,黑土氮的矿化率显著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23.5%32.1%和14.1%17.8%。土壤氮素矿化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储量、活性碳、氮组分均呈极显著线性相关,但氮素的矿化率随着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提高而提高至0.4%后基本稳定。表明尽管土壤氮的矿化与有机质的含量直接相关,但土壤有机质的品质同样决定着土壤氮素的矿化能力。施有机氮是提高土壤供氮能力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黑土 有机质 氮储量 氮矿化率
下载PDF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土壤碳库和碳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49
7
作者 王义祥 翁伯琦 黄毅斌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5年第3期44-51,共8页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其较小幅度的变化即影响到陆地植被的养分供应,同时可能影响到碳向大气的排放而加剧全球气候变化。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土壤碳库和碳吸存的研究概况,并对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土壤碳库和碳循环影响的最...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其较小幅度的变化即影响到陆地植被的养分供应,同时可能影响到碳向大气的排放而加剧全球气候变化。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土壤碳库和碳吸存的研究概况,并对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土壤碳库和碳循环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旨在对科学地利用和保护有限的土壤资源,减缓土壤中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土壤碳截存,提高土壤质量,对退化土地的生态恢复及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碳库 碳吸存 碳循环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
下载PDF
大兴安岭山地樟子松天然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被引量:49
8
作者 李奕 满秀玲 +1 位作者 蔡体久 盛后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7-91,96,共6页
对大兴安岭山地樟子松天然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水源涵养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土壤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枯落物蓄积量和蓄水量均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土壤含水量变化范围为278.71~377.98 g/kg,平均值为... 对大兴安岭山地樟子松天然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水源涵养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土壤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枯落物蓄积量和蓄水量均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土壤含水量变化范围为278.71~377.98 g/kg,平均值为327.67 g/kg;整个坡面土壤毛管孔隙和总孔隙度平均值分别为29.08%和53.15%;枯落物蓄积量和最大蓄水量分别为16.72,53.24 t/hm2。0-20 cm土层土壤容重随坡位降低有减小趋势,其平均值为0.84 g/cm3。土壤非毛管孔隙、土壤毛管蓄水量、有效蓄水量、最大蓄水量均表现为:坡下〉坡上〉坡中。整个坡面平均毛管蓄水量、有效蓄水量和最大蓄水量分别为625.90,499.05,1 130.29 t/hm2。樟子松天然林林地蓄水能力也表现为:坡下〉坡上〉坡中,坡下为1 358.51 t/hm2,坡上为1 102.09 t/hm2,坡中为1 058.85 t/hm2,平均蓄水量为1 183.54 t/hm2。由此可见,山地樟子松天然林蓄水能力受坡度和坡位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樟子松天然林 坡位 土壤孔隙度 蓄水量
下载PDF
Increased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in Chinese terrestrial ecosystems from the 1980s to the 2010s 被引量:41
9
作者 XU Li YU Guirui HE Nianpe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9年第1期49-66,共18页
Soil stores a large amount of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carbon (C)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global C balance. However, very few studies have addressed the regional pattern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 Soil stores a large amount of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carbon (C)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global C balance. However, very few studies have addressed the regional pattern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storage and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its changes in Chinese terrestrial ecosystems, especially using field measured data. In this study, we collected information on SOC storage in main types of ecosystems (including forest, grassland, cropland, and wetland) across 18 regions in China during the 1980s (from the Second National Soil Survey of China, SNSSC) and the 2010s (from studies published between 2004 and 2014), and evaluated its changing trends during these 30 years. The SOC storage (0-100 cm) in Chinese terrestrial ecosystems was 83.46 ± 11.89 Pg C in the 1980s and 86.50 ± 8.71 Pg C in the 2010s, and the net increase over the 30 years was 3.04 ± 1.65 Pg C, with an overall rate of 0.101 ± 0.055 Pg C yr<sup>-1</sup>. This increase was mainly observed in the topsoil (0-20 cm). Forests, grasslands, and croplands SOC storage increased 2.52 ± 0.77, 0.40 ± 0.78, and 0.07 ± 0.31 Pg C, respectively,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sever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an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implemented. On the other hand, SOC storage in wetlands declined 0.76 ± 0.29 Pg C, most likely because of the decrease of wetland area and SOC density. Combining these results with those of vegetation C sink (0.100 Pg C yr<sup>-1</sup>), the net C sink in Chinese terrestrial ecosystems was about 0.201 ± 0.061 Pg C yr<sup>-1</sup>, which can offset 14.85%-27.79% of the fossil fuel C emissions from the 1980s to the 2010s. These first estimates of soil C sink based on field measured data supported the premise that China’s terrestrial ecosystems have a large C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and further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forest protection and reforestation to increase SOC storage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TERRESTRIAL ECOSYSTEMS CHANGE storage soil ORGANIC carbon
原文传递
轮耕对双季稻田土壤结构及水贮量的影响 被引量:40
10
作者 孙国峰 张海林 +3 位作者 徐尚起 崔思远 汤文光 陈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6-71,共6页
该文针对南方稻田长期免耕存在的耕层变浅、下层土壤紧实等问题,进行了土壤轮耕效应的研究。试验选择双季稻区连续7a免耕稻田,2006年4月设置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耕作处理。2007年4月将翻耕、旋耕稻田一半免耕,剩下一半继续翻耕、旋耕。... 该文针对南方稻田长期免耕存在的耕层变浅、下层土壤紧实等问题,进行了土壤轮耕效应的研究。试验选择双季稻区连续7a免耕稻田,2006年4月设置免耕、翻耕和旋耕3种耕作处理。2007年4月将翻耕、旋耕稻田一半免耕,剩下一半继续翻耕、旋耕。每年早稻和晚稻采用同一耕作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免耕表层0~5cm土壤体积质量呈降低趋势,而下层10~20cm呈增加趋势。翻耕、旋耕相对于长期免耕能够有效降低下层土壤体积质量,同时,提高下层毛管孔隙度。翻耕、旋耕后免耕下层土壤体积质量呈增加趋势,而毛管孔隙度呈降低趋势。长期免耕后,翻耕、旋耕能够有效增加耕层(0~20cm)土壤水贮量,特别是在土壤含水率偏低时尤为显著,2007年翻耕、旋耕较长期免耕分别高了12.9%和20.7%,而翻耕、旋耕后免耕呈降低趋势。研究还显示,各轮耕耕层土壤质量含水率与体积质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与毛管孔隙度呈显著线性正相关。总之,长期免耕后,翻耕、旋耕措施通过改变耕层土壤结构,进而提高稻田土壤水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管孔 土壤水 水贮量 免耕 轮耕 体积质量
下载PDF
National Scale Analysi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in China Based on Chinese Soil Taxonomy 被引量:34
11
作者 YU Dong-Sheng SHI Xue-Zheng +3 位作者 WANG Hong-Jie SUN Wei-Xia E. D. WARNER LIU Qing-Hua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1-18,共8页
Pattern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storage and density in various soil types or locations are the foundation for examining the role of soil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An assessment of SOC storage and density patte... Pattern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storage and density in various soil types or locations are the foundation for examining the role of soil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An assessment of SOC storage and density patterns in China based on soil types as defined by Chinese Soil Taxonomy (CST) and the recently compiled digital 1:1000000 Soil Database of China was conducted to generate a rigorous database for the future study of SOC storage. First, SOC densities of 7 292 soil profiles were calculated and linked by soil type to polygons of a digital soil map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resulting in a 1:1 000 000 SOC density distribution map of China. Further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s in China covered 9 281×103 km2 with a total SOC storage of 89.14 Gt and a mean SOC density 96.0 t ha-1. Among the 14 CST orders, Cambosols and Argosols constituted high percentage of China's total SOC storage, while Andosols, Vertosols, and Spodsols had a low percentage. As for SOC density, Histosols were the highest, while Primosols were the lowest. Specific patterns of SOC storage of various soil types at the CST suborder, group, and subgroup levels were also described.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study of SOC storage and density of all CST soil types would be not only useful for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research, but also for more accurately estimating and monitoring of changes of SOC storage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soil taxonomy soil database soil organic carbon soil type storage
下载PDF
中国森林土壤氮储量估算 被引量:32
12
作者 张春娜 延晓冬 杨剑虹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2-575,579,共5页
通过对中国典型森林区域土壤剖面的统计计算,分别估算了中国森林土壤表层(0~20cm)和土壤层的平均氮密度和氮库贮量,得出中国森林土壤层的氮密度为34.64tN/hm2,氮库贮量为0.6499PgN;而土壤表层的氮密度为164.37tN/hm2,氮库贮量为2.6493... 通过对中国典型森林区域土壤剖面的统计计算,分别估算了中国森林土壤表层(0~20cm)和土壤层的平均氮密度和氮库贮量,得出中国森林土壤层的氮密度为34.64tN/hm2,氮库贮量为0.6499PgN;而土壤表层的氮密度为164.37tN/hm2,氮库贮量为2.6493P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氮密度 氮库
下载PDF
艾比湖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储量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35
13
作者 王勇辉 焦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5893-5901,共9页
土壤碳储量的研究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土壤碳库的变化对全球气候变暖、维护生态平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新疆的艾比湖湿地是干旱区典型的盐湖湿地,为探明该湿地有机碳特性及储量,选择艾比湖湿地1m深度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测试有机碳... 土壤碳储量的研究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热点,土壤碳库的变化对全球气候变暖、维护生态平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新疆的艾比湖湿地是干旱区典型的盐湖湿地,为探明该湿地有机碳特性及储量,选择艾比湖湿地1m深度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测试有机碳含量后,对艾比湖湿地土壤有机碳特性进行分析并分层定量测算有机碳储量,结果显示:(1)艾比湖湿地土壤有机碳整体偏低,随土层加深,含量依次递减的规律比较显著。湿地7种不同植被覆盖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空间变异性差异明显,其中荒漠河岸林、盐化草甸、小乔木荒漠大多属于强变异,而其它植被覆盖的土壤类型多属于中等变异。(2)艾比湖湿地7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在相同土层的分布特征为:有机碳集中分布在浅表层(0—20 cm),从40 cm以下变幅缓慢,分布较为均匀。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在不同土层的分配比例差异比较明显,但表层(0—20 cm)大多占到30%以上。(3)艾比湖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排序依次为小乔木荒漠>盐化草甸>干涸湖底>灌木荒漠>盐生灌丛>荒漠河岸林>寒湿性针叶林。湿地有机碳蓄积总量为7086862.83 kgC。上述研究结果可为新疆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保护与科学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比湖湿地 土壤 有机碳 空间分布 碳储量
下载PDF
中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碳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4
作者 李学斌 樊瑞霞 刘学东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45-1851,共7页
草地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上最主要的碳储库和碳吸收汇之一。近年来,随着"草原承包责任制"、"退耕还林还草"和"封育禁牧"等重大生态工程项目的实施及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草地生产力的提升,草地... 草地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上最主要的碳储库和碳吸收汇之一。近年来,随着"草原承包责任制"、"退耕还林还草"和"封育禁牧"等重大生态工程项目的实施及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草地生产力的提升,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固持潜力、土壤碳循环机制及稳定性机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切。文章全面综述了近年来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碳过程的研究工作,总结了不同研究中,我国不同草地类型碳库的特征及其储量、分析了草地生态系统碳过程等,评述了土壤碳过程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当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及碳过程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未来草地生态系统土壤碳研究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研究表明:草地生态系统在调节碳循环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草地类型的多样性、结构的复杂性以及草地对干扰和变化环境响应的时空动态变化,至今对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和变率的科学估算,以及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关键碳过程及其稳定性维持机制的认识还十分有限,随着高分辨率的MODIS、TM数据、数学模型及不同草地类型实测点的建立,以及通过枯落物碳库将植物碳库与土壤碳库的有机连接,草地生态系统的土壤碳储量及固持潜力取得了重要进展;土壤有机碳来源、组成,有机碳化学结构以及环境因子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而固体赫兹共振、碳同位素示踪等对破解有机碳稳定性提供了重要手段。未来,还将进一步厘清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固碳的驱动机制,构建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固碳量化方法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植物碳 土壤碳 碳储量 碳过程
下载PDF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影响 被引量:33
15
作者 孙志虎 王秀琴 陈祥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3,共13页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的长白落叶松人工幼龄林(17年生)为对象,设置5种长期、多次、不同强度的间伐试验:2次高强度间伐(L1,35.6%~43.4%)、2次中强度间伐(L2,23.1%~24.3%)、3次中强度间伐(L3,15.3%~23.8%)、4次低强度间伐(L...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的长白落叶松人工幼龄林(17年生)为对象,设置5种长期、多次、不同强度的间伐试验:2次高强度间伐(L1,35.6%~43.4%)、2次中强度间伐(L2,23.1%~24.3%)、3次中强度间伐(L3,15.3%~23.8%)、4次低强度间伐(L4,5.8%~17.1%)和对照(CK,历次间伐时仅移出枯立木)。通过5种处理后幼龄林生长至成熟林时(56年生)生态系统各组分碳储量调查,结合1974—2013年历次间伐木和枯死木碳储量,从枯死木、间伐木和成熟林活立木生物量碳、土壤碳、生态系统碳分配和林分累计固碳量方面,评价长期间伐对落叶松人工林碳储量的影响。间伐不仅能够明显降低成熟林累计枯死木生物量碳,由CK处理的40.3 t/hm^2降低至8.3(3.1~14.1)t/hm^2,而且能够提供32.8(21.9~50.1)m^3/hm^2的间伐材和10.4(6.9~13.8)t/hm^2的生物量碳用作生物质燃料。间伐虽然降低成熟林枯枝落叶层碳储量(比CK降低14.8%),但能增加矿质土壤碳储量(比CK提高5.6%),尤其是L3处理后矿质土壤碳储量明显增加(比CK提高15.5%);间伐没有改变成熟林活立木生物量碳和生态系统碳储量分配特征(林分尺度活立木生物量碳中树干、树根、树枝、树皮和树叶比例依次为67.7%~68.7%、17.5%~18.0%、6.8%~7.0%、4.8%~4.9%和2.2%~2.3%。生态系统碳储量中活立木、0~30 cm矿质土壤层、枯枝落叶层、枯立木、灌木层和草本层所占比例依次为69.7%~72.0%、24.7%~27.7%、1.5%~2.2%、0~1.3%、0.1%~1.3%和0.1%~0.2%);但能提高地下碳储量(活立木和枯立木树根+矿质土壤层+枯枝落叶层+灌木层+草本层)占生态系统碳储量比例(间伐为40.5%~42.4%,CK为40.0%),降低树干、树枝和树皮之和所占比例(间伐为56.0%~57.9%,CK为58.3%),维持针叶比例恒定(1.6%)。成熟林主伐时,仅利用干材而枝桠留地时,能使活立木生物量碳的26.5%~27.4%留存于林地(CK为27.7%),而将枝桠随树干一起移出系统时,能使活立木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间伐 生物量 土壤碳 碳储量 碳分配 固碳量
下载PDF
长白山地区不同林型土壤特性及水源涵养功能 被引量:31
16
作者 方伟东 亢新刚 +4 位作者 赵浩彦 黄新峰 龚直文 高延 冯启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7,共8页
以长白山金沟岭林场的原始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杨桦次生林,以及53和39年生的人工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同时以草地为对照试验区,分析了不同林型枯落物的现存量及持水特性、土壤水分物理性质以及土壤蓄水量。结果表明:1)不同林型枯落物... 以长白山金沟岭林场的原始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杨桦次生林,以及53和39年生的人工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同时以草地为对照试验区,分析了不同林型枯落物的现存量及持水特性、土壤水分物理性质以及土壤蓄水量。结果表明:1)不同林型枯落物的现存量在28.96~56.42t/hm2之间,原始林枯落物现存量最大,为56.42t/hm2,杨桦次生林最小,为28.96t/hm2。2)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依次为:原始林>杨桦次生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53年生人工落叶松林>39年生人工落叶松林。3)土壤密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以幂函数方程拟合最好,各林型的土壤A1层的土壤密度都小于1.00g/cm3,且明显小于草地土壤密度。4)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随土层深度的递增而逐渐变小。5)土壤自然含水量随着土层深度的递增而逐渐降低,且用幂函数方程拟合效果最好。6)土壤饱和蓄水量和毛管蓄水量变化为:原始林>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杨桦次生林>39年生人工落叶松林>53年生人工落叶松林>草地;非毛管蓄水量变化为:杨桦次生林>云冷杉阔混交林>39年生人工落叶松林>原始林>53年生人工落叶松林>草地。综上可知林地水源涵养功能为:杨桦次生林>云冷杉阔混交林>原始林>39年生人工落叶松林>53年生人工落叶松林>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类型 林地土壤 土壤密度 孔隙度 蓄水量
下载PDF
长江口九段沙盐沼湿地芦苇和互花米草生物量及碳储量 被引量:32
17
作者 刘钰 李秀珍 +4 位作者 闫中正 陈秀芝 何彦龙 郭文永 孙培英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29-2134,共6页
2010—2012年,采用野外采样和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长江口九段沙芦苇、互花米草植被带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和碳储存能力.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生物部分(地上、地下、枯立物生物量之和)的有机碳储量均为秋季最高、春季最低.地上活体... 2010—2012年,采用野外采样和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长江口九段沙芦苇、互花米草植被带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和碳储存能力.结果表明:两种植物生物部分(地上、地下、枯立物生物量之和)的有机碳储量均为秋季最高、春季最低.地上活体互花米草单位面积的平均碳储量(445.81g·m-2)高于芦苇(285.52g·m-2),芦苇枯立物的平均碳储量(203.15g·m-2)低于互花米草(315.28g·m-2),但芦苇区土壤表层(0~30cm)有机碳储量(1048.62g·m-2)约为互花米草区(583.33g·m-2)的2倍.芦苇区的碳储存能力(3212.96g·m-2)总体上高于互花米草区(2730.42g·m-2).表明保护芦苇群落对于维护盐沼湿地的碳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互花米草 枯立物 土壤 碳储量 九段沙湿地
原文传递
不同有机物料覆盖对桃园土壤理化性质及桃幼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0
18
作者 王中堂 彭福田 +2 位作者 唐海霞 王兆燕 肖元松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2-146,166,共6页
采用锯末、锯末颗粒、泥炭颗粒、腐熟树皮、半腐熟树皮和未腐熟树皮等为覆盖材料,研究不同覆盖处理对桃园土壤理化性质和桃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处理显著降低了0-25cm土层的温度,春季较对照低0.08~2.1℃,夏季较对照低0.94~2... 采用锯末、锯末颗粒、泥炭颗粒、腐熟树皮、半腐熟树皮和未腐熟树皮等为覆盖材料,研究不同覆盖处理对桃园土壤理化性质和桃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处理显著降低了0-25cm土层的温度,春季较对照低0.08~2.1℃,夏季较对照低0.94~2.94℃,各处理土壤温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对照>泥炭颗粒>3cm树皮>锯末颗粒>未腐熟树皮>9cm树皮>6cm腐熟树皮>锯末>半腐熟树皮;覆盖增加了0-1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增加量为5.3~61.3mm。各处理土壤贮水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锯末>6cm腐熟树皮>3cm树皮>半腐熟树皮>锯末颗粒>9cm树皮>泥炭颗粒=未腐熟树皮>对照;各覆盖处理0-20cm土层中有机质含量略有增加;覆盖处理促进了桃树干径的生长和叶面积的增大,各覆盖处理干茎增加1.0~2.8cm,其中以半腐熟树皮处理增加幅度最大。叶面积较对照增加7.6%~19.6%,其中树皮处理叶面积最大。综合考虑,半腐熟的树皮是几种材料中最适合的覆盖材料,6cm是合适的覆盖厚度,颗粒状材料优于粉末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 土壤温度 贮水量 蒸散量
下载PDF
半干旱区柠条林利用土壤水分深度和耗水量 被引量:28
19
作者 郭忠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72,共4页
植物根系利用土壤水分深度和耗水量是研究植物与土壤水关系的基础。以柠条为对象,采用中子仪,对撂荒地和柠条林地土壤水分进行长期定位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内,随着时间推移,柠条利用土壤水分深度从播种时的2cm左右,迅速增加到9... 植物根系利用土壤水分深度和耗水量是研究植物与土壤水关系的基础。以柠条为对象,采用中子仪,对撂荒地和柠条林地土壤水分进行长期定位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内,随着时间推移,柠条利用土壤水分深度从播种时的2cm左右,迅速增加到9月1日的90cm,10月15日的110cm,11月1日的170cm,到11月15日柠条利用土壤水分深度为220cm;除丰水年(2年生)柠条土壤储水量增加了122.8mm外,随着林龄的增加和降雨量等的变化,植物利用土壤水分的深度和耗水量增加,土壤储水量下降。到2004年生长季末,3年生柠条林地100cm土层出现土壤干层,5年生柠条林地剖面60—300cm土层出现土壤干层。此时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柠条生长、密度和耗水量,实现土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 柠条 土壤水分 利用深度 储水量
下载PDF
电功能水在农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27
20
作者 徐伟忠 朱丽霞 陈建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137-140,143,共5页
介绍了一种具有杀菌及促长功能的物理处理水电功能水,并从它的形成过程、作用机理、生物效应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全面论述了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包括杀菌防病、土壤改良、贮藏保鲜、农产品加工、种子处理等方面,并讨论了它在无公害绿... 介绍了一种具有杀菌及促长功能的物理处理水电功能水,并从它的形成过程、作用机理、生物效应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全面论述了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包括杀菌防病、土壤改良、贮藏保鲜、农产品加工、种子处理等方面,并讨论了它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及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功能水 电解水 杀菌 防病 土壤改良 贮藏保鲜 无公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