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6篇文章
< 1 2 1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有机碳的主导影响因子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58
1
作者 周莉 李保国 周广胜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9-105,共7页
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累和分解的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碳平衡。理解土壤有机碳蓄积过程对生物、物理和人为因素的响应,把握关键的控制因子是准确预测土壤有机碳在全球变化情景下对大气CO2的源/汇方向及准确评估碳... 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累和分解的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碳平衡。理解土壤有机碳蓄积过程对生物、物理和人为因素的响应,把握关键的控制因子是准确预测土壤有机碳在全球变化情景下对大气CO2的源/汇方向及准确评估碳收支的关键。综述了土壤有机碳主导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并针对陆地碳循环特点,提出未来土壤有机碳研究应加强土壤有机碳过程与状态的定量化、土壤有机碳分解对环境因子的敏感性、氮沉降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土壤有机碳对气候变率的响应及其反馈作用,以及土壤有机碳动态的综合模拟5个方面的研究,为准确评估陆地碳收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碳库 土壤有机碳 全球变化 影响因子
下载PDF
可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动态及其与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关系 被引量:282
2
作者 李忠佩 张桃林 陈碧云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44-552,共9页
采用我国东部地区的黑土、潮土、黄泥土和红壤水稻土 ,通过室内分析和培育试验 ,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土壤有机碳矿化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了淹水导致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程度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矿化量的可能影响。结... 采用我国东部地区的黑土、潮土、黄泥土和红壤水稻土 ,通过室内分析和培育试验 ,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土壤有机碳矿化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了淹水导致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程度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矿化量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 ,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与水土比呈直线相关关系 ,累计提取量随浸提时间增加 ,单次提取量随提取次数降低。在 8周的培养期内 ,淹水处理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好气处理 ,黄泥土一号高 4 6 %~ 117% (p <0 0 5 ) ,黄泥土二号高 112 %~ 2 85 % (p <0 0 0 1) ,潴育黄泥田高 2 1%~ 73% (p <0 0 5 )。在培养的前 3周 (黄泥土一号 )或前 4周 (黄泥土二号 ) ,不同水分处理的日均土壤有机碳矿化量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其后 ,差异不显著 ;但在整个培养过程中 ,淹水处理的累计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均极显著高于好气处理 (p <0 0 1)。培养过程中 ,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动态与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 ,特别是黄泥土二号 ,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有机碳日均矿化量达到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好气相关系数 0 94 2 ,淹水相关系数 0 975 )。结果还表明 ,两种黄泥土有机碳矿化量 (包括日均矿化量和累计矿化量 )的差异并不与全土有机碳含量相关 ,而主要是其可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有机碳 含量 动态变化 土壤有机碳 矿化
下载PDF
土壤有机碳储量、影响因素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1
3
作者 苏永中 赵哈林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0-228,共9页
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及其转化在陆地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国内外土壤有机碳贮量研究的意义、主要方法和结论 ,以及影响有机碳贮量的因素 ,包括温度和降雨等自然因素、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等人为因素以及大气CO2 浓度上升与土... 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及其转化在陆地碳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国内外土壤有机碳贮量研究的意义、主要方法和结论 ,以及影响有机碳贮量的因素 ,包括温度和降雨等自然因素、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等人为因素以及大气CO2 浓度上升与土壤有机碳之间的反馈作用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介绍了土壤有机碳变化对土壤质量和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土壤碳截存对策的有关研究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储量 环境效应 生态效应 碳截存 土地覆盖 土地利用
下载PDF
生物炭对玉米苗期生长、养分吸收及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34
4
作者 张晗芝 黄云 +6 位作者 刘钢 许燕萍 刘金山 卑其诚 蔺兴武 朱建国 谢祖彬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13-2717,共5页
采用田间盆栽试验,研究了生物炭(biochar)对玉米(Gramineae)苗期生长(60 d)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苗期的前33 d,生物炭(48 t.hm-2)对玉米株高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但随着玉米的生长发育,生物炭的抑制作用逐渐消失。收... 采用田间盆栽试验,研究了生物炭(biochar)对玉米(Gramineae)苗期生长(60 d)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苗期的前33 d,生物炭(48 t.hm-2)对玉米株高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但随着玉米的生长发育,生物炭的抑制作用逐渐消失。收获时(播种后60 d),生物炭对玉米植株干质量,N、P养分的吸收量没有显著影响;生物炭(12、48 t.hm-2)能显著提高土壤全N、有机碳质量分数,但对土壤全P、有效P、pH值没有显著影响。土壤全N、有机碳质量分数与生物炭用量(0、2.4、12、48 t.hm-2)为显著正相关(n=12,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玉米 有机碳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影响 被引量:193
5
作者 吴建国 张小全 徐德应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93-599,共7页
通过对比分析六盘山林区典型天然次生林 (杂灌林、山杨和辽东栎林 )与农田、草地及农田、草地与人工林 (13、18和 2 5年生华北落叶松 )邻近样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及其在土壤剖面上分布的差异 ,研究了天然次生林变成农田或草地及农田... 通过对比分析六盘山林区典型天然次生林 (杂灌林、山杨和辽东栎林 )与农田、草地及农田、草地与人工林 (13、18和 2 5年生华北落叶松 )邻近样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及其在土壤剖面上分布的差异 ,研究了天然次生林变成农田或草地及农田或草地造林后对土壤有机碳贮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土壤有机碳含量方面 ,农田和草地比天然次生林分别低 5 4 %和 2 7% ,差异主要在 0~ 5 0cm土层 ;农田和草地比人工林分别低 4 2 %和 2 6 % ,差异主要在 0~ 4 0cm土层 .土壤有机碳密度方面 ,农田和草地比天然次生林分别低35 %和 14 % ,差异主要在 0~ 5 0cm土层 ;农田比人工林低 2 3% ,草地比人工林高 4 % ,差异主要在 0~ 30cm土层 .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幅度比农田或草地大 .这些差异主要由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土壤有机碳输入与输出及根系分布的变化所致 .结果说明六盘山林区天然次生林破坏变成草地或农田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 (主要是 0~ 5 0cm土层 )将下降 ,而农田中造林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 (主要是 0~ 30cm土层 )又将增加 ,草地上造林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而密度变化不大 .另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有机碳 含量与密度
下载PDF
东北东部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贮量和碳通量 被引量:202
6
作者 杨金艳 王传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875-2882,共8页
土壤碳是高纬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极其重要组分.研究了东北东部典型的6种次生林生态系统(天然蒙古栎林、杨桦林、杂木林、硬阔叶林、红松人工林和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碳动态,包括(1)量化土壤有机碳(SOC... 土壤碳是高纬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极其重要组分.研究了东北东部典型的6种次生林生态系统(天然蒙古栎林、杨桦林、杂木林、硬阔叶林、红松人工林和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碳动态,包括(1)量化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碳密度及周转时间,(2)比较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表面CO2通量(Rs)年通量差异,(3)建立Rs年通量及其分量与SOC的量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阔叶天然次生林和针叶人工林的SOC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52.63~66.29 g·kg-1和42.15~49.15g·kg-1;平均SOC密度分别为15.57和17.16 kg·m-2;平均SOC周转时间分别为32a和48a.各个生态系统的Rs依次为杂木林951 gC·m-2·a-1、硬阔叶林892 gC·m-2·a-1、杨桦林812 gC·m-2·a-1、蒙古栎林678gC·m-2·a-1、红松林596 gC·m-2·a-1和落叶松林451 gC·m-2·a-1.Rs年通量及其分量(土壤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与SOC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但其相关程度因土层不同而异(R2=0.747~0.933).同一生态系统中,SOC含量随土深增加而降低,而SOC密度和SOC周转时间随深度增加而增大.采用统一规范的研究方法,获取大量有代表性的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贮量和Rs的实测数据,是减少区域尺度碳平衡研究中不确定性的不可缺少的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土壤呼吸 周转时间 温带森林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98
7
作者 田慎重 宁堂原 +3 位作者 王瑜 李洪杰 仲惟磊 李增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3-378,共6页
通过两个生长季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及其交互效应对小麦全生育期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不同生育时期0~20cm土层有机碳含量呈明显的动态变化;秸秆还田各处理的有机碳含量都高于无秸秆还田处理;保护... 通过两个生长季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及其交互效应对小麦全生育期0~20cm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不同生育时期0~20cm土层有机碳含量呈明显的动态变化;秸秆还田各处理的有机碳含量都高于无秸秆还田处理;保护性耕作措施土壤有机碳增加量显著高于传统翻耕.除传统翻耕处理外,各处理0~10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都高于10~20cm土层,秸秆还田各处理0~10cm土层有机碳含量表现为深松(PS)>旋耕(PR)>免耕(PZ)>耙耕(PH)>传统翻耕(PC),而10~20cm土层表现为传统翻耕(PC)>深松(PS)>旋耕(PR)>耙耕(PH)>免耕(PZ),说明保护性耕作措施能提高0~10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耕作因素、秸秆因素和两者交互效应在不同生育期对0~20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都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碳 冬小麦
原文传递
土壤有机质概念和分组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2
8
作者 武天云 Jeff J.Schoenau +4 位作者 李凤民 钱佩源 张树清 Sukhadev S.Malhi 王方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717-722,共6页
土壤有机质一直是土壤学研究领域的重点 ,在过去的 5 0年里 ,对土壤质量可持续性观念的增强和寻找快速判断人为因素对土壤质量影响方向指标的强烈愿望导致了土壤有机质的研究重点发生了急剧变化 :对农业措施反映慢的土壤腐殖质类物质的... 土壤有机质一直是土壤学研究领域的重点 ,在过去的 5 0年里 ,对土壤质量可持续性观念的增强和寻找快速判断人为因素对土壤质量影响方向指标的强烈愿望导致了土壤有机质的研究重点发生了急剧变化 :对农业措施反映慢的土壤腐殖质类物质的研究正在退出土壤有机质研究领域 ,而侧重点逐渐转向了土壤中未受微生物作用或正在受微生物降解的有机残体 ;也出现了新的土壤有机质研究概念和对应测试手段 :土壤有机质的比重分组、与有机质结合的土壤颗粒大小分组、土壤团聚体中的POM和iPOM以及土壤水溶性有机质和微生物体C等概念和测试手段被相继提了出来 .土壤有机质的研究重点正在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产物 (腐殖质 )向土壤微生物作用前的、具有部分生物活性的有机质 (轻组有机质、砂粒组和粗粉砂粒组中的有机质、POM和iPOM )和完全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质 (微生物体C和水溶性有机质 )转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C
下载PDF
土壤有机碳库与全球变化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兼开展中国水稻土有机碳固定研究的建议 被引量:153
9
作者 潘根兴 李恋卿 张旭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0-109,共10页
缓解碳汇饱和的碳固定及其机制是寻找陆地生态系统碳管理可持续战略的主要科学问题。土壤有机碳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大且最具有活动性的生态系统碳库之一。近年来 ,国际学术界在探讨温带森林、湿地和极地生态系统与土壤碳汇效应的同时 ,... 缓解碳汇饱和的碳固定及其机制是寻找陆地生态系统碳管理可持续战略的主要科学问题。土壤有机碳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大且最具有活动性的生态系统碳库之一。近年来 ,国际学术界在探讨温带森林、湿地和极地生态系统与土壤碳汇效应的同时 ,越来越重视农业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和大气CO2 的源汇效应 ,以及其在人类利用和管理与生态环境演变中的动态变化。西方国家已将固碳农业作为环境管理的导向。对土壤中有机碳固定作用的研究已应用颗粒分组13 CNMR或CPMAS NMR技术 ,揭示土壤有机碳的微团聚体分布、腐殖质的转化和分子结构变化及其与土壤矿物质结合机制的微观水平。土壤有机碳在生态环境变化和全球变化下的稳定性是认识土壤碳库对于全球变化的长期效应的基本问题 ,成为土壤碳研究的热点。目前主要从土壤升温和空气CO2 加倍两方面进行研究 ,但短期的实验结果用于讨论长期效应时仍存在不定性。中国大面积的水稻土自 1980年以来显示出的有机碳库增加现象说明农业生产对大气CO2 可能产生汇效应。但对于水稻土中有机碳的分布和结合状态与农业管理措施、水稻土质量变化、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仍不清楚。因而建议就这一问题从土壤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相互作用与土壤微团聚体中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库 全球变化 中国 水稻土 有机碳固定
下载PDF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53
10
作者 刘景双 杨继松 +1 位作者 于君宝 王金达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8,共4页
以三江平原腹地挠力河、别拉洪河、浓江河流域天然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并以湿地开垦后的农田为对照,研究了沼泽湿地不同层次土壤中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pH值、N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随土壤深... 以三江平原腹地挠力河、别拉洪河、浓江河流域天然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并以湿地开垦后的农田为对照,研究了沼泽湿地不同层次土壤中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pH值、N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随土壤深度、植物群落类型和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开垦使天然沼泽湿地0~45cm土壤有机碳损失90%以上;土壤不同层次有机碳含量与pH呈显著负相关(r=-0.651**,P<0.01),与全氮呈显著线性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沼泽湿地 土壤有机碳 垂直分布特征 土壤深度 植物群落类型 农业耕作方式 土壤pH值
下载PDF
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2
11
作者 刘满强 胡锋 陈小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642-2650,共9页
土壤有机碳的增加不仅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缓解温室气体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等也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决定着土壤固定和储备有机碳的能力,对有机碳稳定机制的研究,将为政府制定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提供依据。... 土壤有机碳的增加不仅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缓解温室气体增加和全球气候变化等也具有重要意义。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决定着土壤固定和储备有机碳的能力,对有机碳稳定机制的研究,将为政府制定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提供依据。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主要包括:(1)有机碳的难降解性;(2)金属氧化物和粘土矿物与有机碳的相互作用;(3)土壤团聚体的物理保护导致的生物与有机碳空间隔离;(4)土壤生物学机制,主要指土壤生物自身对有机碳稳定性的直接贡献。至今,有机碳稳定性的主导机制尚不清楚,但影响因素与生态系统类型、土壤类型、土层深度、土壤管理措施、土壤生物活性及群落组成等有关。作者建议今后研究有机碳稳定性机制时,应同时考虑上述4种机制的综合作用,并加强探索土壤生物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难降解性 金属氧化物 粘土矿物 团聚体保护 土壤生物 稳定机制
下载PDF
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研究进展 被引量:151
12
作者 刘中良 宇万太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47-455,共9页
增加土壤有机碳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对缓解温室气体增加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等具有重要意义。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土壤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是不可分割的,前者是后者存在的场所,后者是前者存在... 增加土壤有机碳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对缓解温室气体增加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等具有重要意义。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土壤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是不可分割的,前者是后者存在的场所,后者是前者存在的胶结物质。本文在综合各方面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依存关系,影响团聚体固碳的几大因素,团聚体对有机碳的物理保护机制以及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团聚体内有机碳的研究方法,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碳固定 物理保护机制
下载PDF
草原土壤的碳氮含量及其与温室气体通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117
13
作者 耿远波 章申 +4 位作者 董云社 孟维奇 齐玉春 陈佐忠 王艳芬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4-53,共10页
通过采样分析研究内蒙古锡林河流域温带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全 N的含量特征 ,探讨它们的含量与温室气体 CO2 、 N2 O、 CH4 通量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沿 470~ 1 50 mm年降水梯度线 ,土壤表层 (0~ 2 0 cm)有机碳含量从 2 .38%递减到 1 .2 ... 通过采样分析研究内蒙古锡林河流域温带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全 N的含量特征 ,探讨它们的含量与温室气体 CO2 、 N2 O、 CH4 通量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沿 470~ 1 50 mm年降水梯度线 ,土壤表层 (0~ 2 0 cm)有机碳含量从 2 .38%递减到 1 .2 3% ,全 N含量从 0 .2 1 8%递减到0 .1 36% ,而且放牧和开垦都有使有机碳及全 N含量降低的趋势 ;CO2 通量与有机碳含量、全N含量、C/N及 N2 O通量显著相关 ,N2 O通量与有机碳含量、C/N及 CO2 通量显著相关 ,且CO2 和 N2 O的通量都有沿降水梯度递减的趋势 ;CH4 通量与有机碳含量、全 N含量、C/N、CO2通量及 N2 O通量都没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温室气体通量 全氮含量 草原土壤 相关性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水稻土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35
14
作者 李辉信 袁颖红 +2 位作者 黄欠如 胡锋 潘根兴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22-429,共8页
通过23年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观测,研究了施肥对红壤水稻土不同发生层团聚体组成、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库分布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CK)、无机肥(NPK)、有机肥(猪粪+紫云英)(OM)和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等4个处理.结果表明,... 通过23年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观测,研究了施肥对红壤水稻土不同发生层团聚体组成、有机碳含量及有机碳库分布的影响.试验设不施肥(CK)、无机肥(NPK)、有机肥(猪粪+紫云英)(OM)和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NPKM)等4个处理.结果表明,>3 mm团聚体含量随土层深度呈增加趋势,而其他粒径的团聚体含量则呈下降趋势.施肥处理有利于1~3 mm和0.25~1 mm团聚体含量增加.各处理中,各层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A>P>W1、W2.不同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有明显差异,除<0.05 mm团聚体外,粒径愈细,有机碳含量愈高.1~3 mm和0.25~1 mm团聚体含量与全土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施肥处理有机碳储量表现出NPKM>OM>NPK>CK的趋势.同施肥处理同发生层不同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储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3 mm、1~3 mm、0.25~1 mm、0.05~0.25 mm和<0.05 mm,且差异显著.施肥处理增加的新碳主要向1~3 mm、0.25~1 mm团聚体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红壤水稻土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下载PDF
阿拉善主要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28
15
作者 傅华 陈亚明 +1 位作者 王彦荣 万长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69-476,共8页
以阿拉善左旗境内贺兰山中段 (西坡 )及其山前地带主要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不同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 (SOC)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植被特征和土壤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高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 ,其垂直分... 以阿拉善左旗境内贺兰山中段 (西坡 )及其山前地带主要草地类型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不同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 (SOC)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植被特征和土壤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有机碳含量随海拔高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 ,其垂直分异规律是 :山地荒漠草原沿土壤剖面依次降低 ,高山草甸、草原化荒漠和沙砾质草原化荒漠 0~ 2 0 cm与 2 0~ 40 cm土层差异不显著 ,但高于 40~ 60 cm土层。 0~ 2 0 cm和 2 0~ 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年降水量、植被盖度、草地生产力、土壤含水量和<0 .0 5mm颗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年均温、土壤 p 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 (P<0 .0 0 1)。偏相关分析显示 ,影响 0~ 2 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最主要的因素是植被盖度、草地生产力和年降水量 ,而影响 2 0~ 4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的最主要因素是草地生产力和植被盖度。放牧与围封对荒漠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显著影响 ,在重度放牧下 0~ 2 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明显低于轻、中度放牧处理 (P<0 .0 5) ;重度退化草地围封 3 a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比自由放牧草地显著增加。研究区沙砾质草原化荒漠区 0~ 2 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在 15a持续过度放牧后下降了 2 5.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 草地类型 土壤 有机碳 植被盖度 草地生产力 年降水量 放牧
下载PDF
土壤碳循环研究及中国稻田土壤固碳研究的进展与问题 被引量:133
16
作者 潘根兴 李恋卿 +2 位作者 郑聚锋 张旭辉 周萍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01-914,共14页
土壤碳循环是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重要地球表层系统过程,是国际地学和生态学界近年来的热点领域。本文简要概述了国际土壤碳循环研究的进展和发展态势,着重讨论了中国稻田土壤固碳研究已获得的认识。提出碳循环研究越来越走向与生... 土壤碳循环是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重要地球表层系统过程,是国际地学和生态学界近年来的热点领域。本文简要概述了国际土壤碳循环研究的进展和发展态势,着重讨论了中国稻田土壤固碳研究已获得的认识。提出碳循环研究越来越走向与生物学的结合,且越来越依赖于长期试验和观测。中国稻田土壤的固碳水平、潜力已有较丰富的认识和资料积累,在团聚体尺度上也开展了较多的固碳机理的研究,包括物理保护、化学结合、生物学的稳定等。无论是野外还是实验室的培养均表明稻田土壤碳矿化潜力较低,这与团聚体的物理保护有关外,还与稻田土壤中存在的碳的化学结合而稳定的机制有关;固碳与农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生态服务功能的耦合机制是当前稻田土壤固碳研究的中心内容,一些研究已经表明生物多样性可能是控制碳稳定和温室气体减排与生产力提高的关键因素。未来研究的重点是定量表征固碳中碳更新的关键环节,同时需要加强对作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对碳输入、转化和固定的影响及机理的研究。中国稻田土壤固碳与农业发展意义值得进一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循环 土壤有机碳 稻田 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物理组分中有机碳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21
17
作者 吴建国 张小全 +1 位作者 王彦辉 徐德应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29,共11页
根据宁夏固原地区近 2 5a的历史资料 ,本文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 :天然次生林 (山杨、辽东栎、灌木 )、次生林砍伐后形成的牧草地、农田及农田或牧草地形成的人工林 (13a、18a、2 5a华北落叶松 ) ,并应用土壤有机质物理分组方法对这些类... 根据宁夏固原地区近 2 5a的历史资料 ,本文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 :天然次生林 (山杨、辽东栎、灌木 )、次生林砍伐后形成的牧草地、农田及农田或牧草地形成的人工林 (13a、18a、2 5a华北落叶松 ) ,并应用土壤有机质物理分组方法对这些类型 0~ 110cm土层土壤物理组分中的有机碳 (轻组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 )含量、分配比例及非保护性有机碳分配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轻组有机碳分配比例 ,几种天然次生林比人工林、牧草地和农田都显著低 ,而人工林、牧草地与农田之间的差异却不显著 ;轻组有机碳含量 ,农田和牧草地比天然次生林分别低 4 6 %和 14 %以上 ,人工林比农田和牧草地分别高 10 0 %和 2 7%以上 ;颗粒有机碳分配比例 ,天然次生林比人工林和农田低 ,牧草地与天然次生林的差异不显著 ;颗粒有机碳含量方面 ,农田和牧草地比天然次生林分别低 38%和 2 5 %以上 ,而人工林比农田和牧草地分别高 79%和 4 7%以上 ;非保护性库中有机碳分配比例方面 ,天然次生林比人工林、农田低。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天然林变成农田使土壤有机碳稳定性降低 ,而变成牧草地则影响较小。在农田中造林 ,对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而在牧草地中造林则使土壤有机碳稳定性降低。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对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物理组分 有机碳分配 土壤有机碳
下载PDF
生物炭与秸秆添加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组成和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28
18
作者 侯晓娜 李慧 +5 位作者 朱刘兵 韩燕来 唐政 李忠芳 谭金芳 张水清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5-712,共8页
【目的】研究生物炭与秸秆添加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组成、稳定性以及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为砂姜黑土黏板障碍因子改良和合理培肥制度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光照培养室内用砂姜黑土进行的培养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 【目的】研究生物炭与秸秆添加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组成、稳定性以及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为砂姜黑土黏板障碍因子改良和合理培肥制度建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光照培养室内用砂姜黑土进行的培养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不施有机物料,CK)、单施生物炭(5%生物炭,B)、单施秸秆(1.5%玉米秸秆,S)和生物炭与秸秆配施(5%生物炭+1.5%的玉米秸秆,BS)。培养6个月后采集土壤样品,利用湿筛法得到不同粒级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测定各粒级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结果】不同有机物料处理对>2 mm团聚体含量影响较大,其中施用秸秆显著提高了该粒级团聚体含量。单施生物炭有利于0.053—0.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的增加;施用秸秆有利于0.5—2 mm团聚体含量的增加,较对照显著增加14%—68%。单施生物炭对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大于0.25 mm团聚体含量(R0.25)无显著影响,单施秸秆和生物炭与秸秆配施则显著提高了MWD、GMD和R0.25。同时,各有机物料施用都显著降低了团聚体分形维数(D)。与对照相比,各有机物料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都显著提高,其中生物炭与秸秆配施处理含量最高,较对照提高了160%。各有机物料处理不同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也显著提高,与对照相比,各粒级有机碳含量提高了54%—353%。随土壤粒径的增大,添加生物炭处理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布呈现"V"型趋势,单施秸秆处理呈逐渐增加趋势。大团聚体有机碳的贡献率为S处理>BS处理>CK处理>B处理,微团聚体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0.5—1 mm粒级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最大,为6%—33%。【结论】单施生物炭对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和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不显著,而生物炭与秸秆配施不仅能提高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增加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而且提高土壤及不同粒级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秸秆 砂姜黑土 土壤有机碳 土壤团聚体
下载PDF
长期定量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呼吸影响 被引量:105
19
作者 孟磊 丁维新 +1 位作者 蔡祖聪 钦绳武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7-692,共6页
利用1989年在河南省封丘县潮土上建立的用于研究有机肥(用小麦秸秆和饼肥沤制)和化学肥料对土壤有机碳和土壤生产力影响的长期定位试验,于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在玉米—小麦轮作期内对土壤呼吸进行了研究。试验包括化肥氮磷钾(NKP)、氮... 利用1989年在河南省封丘县潮土上建立的用于研究有机肥(用小麦秸秆和饼肥沤制)和化学肥料对土壤有机碳和土壤生产力影响的长期定位试验,于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在玉米—小麦轮作期内对土壤呼吸进行了研究。试验包括化肥氮磷钾(NKP)、氮磷(NP)、氮钾(NK)、磷钾(PK)、有机肥(OM)、一半化学氮肥和一半有机氮(1/2OM)以及不施肥(CK)7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以有机肥或以化肥形式配合施用NPK不但可以极大提高土壤生产力,而且有益于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有机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提高作用显著高于化肥。玉米生长期的土壤呼吸占全年呼吸量的56%~59%,小麦生长期只占32%~37%。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呼吸量与有机物质的投入有关。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籽粒产量)和环境效益(全球变化),最佳的肥料配比是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寻求合理可行的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比率是实现农业土壤生产功能和环境功能协调统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小麦轮作 土壤有机碳 土壤呼吸
下载PDF
六盘山林区几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的比较 被引量:108
20
作者 吴建国 张小全 徐德应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57-664,共8页
应用KMnO4氧化法测定分析了六盘山林区天然次生林 (杂灌林、山杨 (Populusdavidanda)和辽东栎 (Quercesliaotungensis)林 )、农田、草地和人工林 (13、18和 2 5年华北落叶松 (Larixprincipis_rupprechtii) )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分配比... 应用KMnO4氧化法测定分析了六盘山林区天然次生林 (杂灌林、山杨 (Populusdavidanda)和辽东栎 (Quercesliaotungensis)林 )、农田、草地和人工林 (13、18和 2 5年华北落叶松 (Larixprincipis_rupprechtii) )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分配比例的差异。结果表明 :农田和草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比天然次生林分别低 6 0 %和 36 % ,差异主要在 0~ 70cm土层 ;人工林比农田和草地分别高 12 9%和 2 9% ,差异主要在 0~ 5 0cm土层。农田和草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比天然次生林分别低 11%和 4 %以上 ,差异主要在 0~ 2 0cm与 70~ 110cm土层 ;人工林比农田和草地分别高13.3%和 5 .3% ,差异主要在 0~ 110cm土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随土层加深而递减 ,其中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幅度比农田和草地中大 ,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随土层加深而递减幅度较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差异比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的差异大 ,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幅度比分配比例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幅度大。这可能由土壤有机碳的输入、稳定性、质量和根系分布等差异所致。结果说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随天然次生林变成农田或草地而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土壤活性有机碳 土地利用变化 天然次生林 六盘山林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