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河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土壤养分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玉斌 吴发启 +1 位作者 曹宁 李飞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26,共4页
测定并分析了黄土高原沟壑区淳化县境内泥河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结果发现流域内有机质、磷素和氮素的含量不高,尤其是氮素缺乏,相对钾素含量比较丰富。对林草地与水平梯田、坡耕地等农田土壤养分的比较分析,发现林草... 测定并分析了黄土高原沟壑区淳化县境内泥河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结果发现流域内有机质、磷素和氮素的含量不高,尤其是氮素缺乏,相对钾素含量比较丰富。对林草地与水平梯田、坡耕地等农田土壤养分的比较分析,发现林草地在改善土壤养分方面比耕地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河沟流域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养分 林草地 耕地 水土保持
下载PDF
祁连山高寒牧区不同类型草地植被特征与土壤养分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姚喜喜 宫旭胤 +3 位作者 白滨 张利平 郎侠 吴建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1-379,共9页
为探究祁连山高寒牧区不同类型草地植被特征、土壤养分及其相关性,以山地草原、高山草原、高寒草甸草原草原3个类型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室内测定和数据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3个类型草地的植被特征、土壤养分特征及其... 为探究祁连山高寒牧区不同类型草地植被特征、土壤养分及其相关性,以山地草原、高山草原、高寒草甸草原草原3个类型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室内测定和数据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3个类型草地的植被特征、土壤养分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草地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差异明显,均为高山草原>山地草原>高寒草甸草原(P<0.05);群落多样性、草本植物高度差异明显,均为山地草原>高山草原>高寒草甸草原(P<0.05);小灌木平均高度差异明显,为高寒草甸草原>高山草原>山地草原(P<0.05);不同类型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幅较大,其中以高寒草甸草原最为丰富;pH值变幅较大,变化趋势与有机质相反,即有机质含量越高,则土壤pH值低,反之亦然;全氮含量较高,都为1~2级(>0.2%);全钾含量居中,山地草原为2级(2.5%~3.0%),高山草原和高寒草甸草原为3级(2.0%~2.5%);全磷含量最低,均为3~4级(0.05%~0.10%),全量养分表现出以低磷高氮富钾为特征;速效养分以贫磷为特征;土壤保肥能力较强;各类型草地土壤肥力因子间的相关性各有特点;总体看来,高山草原土壤养分含量最高,其群落的生产力也最高,但群落物种多样性最低。磷在祁连山高寒牧区很缺乏,建议在进行草原管理和人工饲草种植时补充磷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特征 土壤养分特征 相关关系 草地类型 高寒牧区
下载PDF
湖北梁子湖湿地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和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熊汉锋 廖勤周 +1 位作者 吴庆丰 王运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3-96,共4页
对湖北梁子湖农业湿地土壤有机质、N、P、K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在24.203-56.815g/kg之间,TN、TP、TK分别为1.385-2.911g/kg、0.406-0.523g/kg和14.68-26.77g/kg.五类土壤中有机质、TN、TP、TK在水平分布... 对湖北梁子湖农业湿地土壤有机质、N、P、K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在24.203-56.815g/kg之间,TN、TP、TK分别为1.385-2.911g/kg、0.406-0.523g/kg和14.68-26.77g/kg.五类土壤中有机质、TN、TP、TK在水平分布上是随地形部位升高(地下水位降低)而降低,即从沼泽型→潜育型→侧渗型→潴育型→淹育型渐次降低.土壤剖面中,有机质、TN、TP、TK从表层到底层逐渐降低,仅在淹育型土壤中TK是从上向下逐渐升高.侧渗型水田由于湖水脉动漂洗作用使剖面底层的有机质、TN、TP、TK都低于其它四类土壤.土壤表层中速效N、P分布特征与TN、TP相似,但速效K的变异较大.土壤表层中有机质、TN、TP、TK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而剖面中有机质与TN也高度相关.此外,沼泽型土壤有机质与TK及TN与TK显著相关,而淹育型土壤剖面中TP与TK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表层 有机质 养分 土壤剖面 梁子湖 速效K 水田 TN 湿地土壤 TP
下载PDF
呼伦贝尔典型草原不同植被类型植被与土壤特征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朱立博 郑勇 +1 位作者 曾昭海 胡跃高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32-36,共5页
对呼伦贝尔典型草原四种植被类型0~100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与植被特征进行了研究,从植被特征的空间梯度模拟草原退化过程的时间梯度。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与植被水平相互关联,植被类型的土... 对呼伦贝尔典型草原四种植被类型0~100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与植被特征进行了研究,从植被特征的空间梯度模拟草原退化过程的时间梯度。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与植被水平相互关联,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特征与植被特征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总体趋势为植被水平高其土壤养分含量也较高。植被种群结构、盖度、高度和生物量差异显著。但只有当植被水平差异达到一定程度,土壤养分含量对其响应才能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养分对植被水平差异的响应灵敏度不同。在四种植被类型土壤养分含量比较中,不同养分差异性规律不同,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草原退化 土壤养分 植被特征
下载PDF
济南地区日光温室土壤养分的分布状况和累积规律 被引量:27
5
作者 曹齐卫 张卫华 +3 位作者 李利斌 孙玉良 孙小镭 艾希珍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对济南地区不同种植年限日光温室内外及不同蔬菜作物的土壤养分差异和频数分布进行比较,分析了日光温室土壤养分随种植年限的累积特征,并对不同蔬菜温室土壤养分与种植年限进行曲线拟合,研究了引起土壤盐渍化和酸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济... 对济南地区不同种植年限日光温室内外及不同蔬菜作物的土壤养分差异和频数分布进行比较,分析了日光温室土壤养分随种植年限的累积特征,并对不同蔬菜温室土壤养分与种植年限进行曲线拟合,研究了引起土壤盐渍化和酸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济南地区日光温室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电导率显著高于棚外土壤,增幅分别为135.3%、475.2%、290.1%、97.7%、188.7%,pH值较棚外土壤降低0.31;各土壤养分的频数分布曲线均呈正态分布.不同蔬菜温室土壤养分含量各有差别,其中,碱解氮和电导率为番茄>甜椒>黄瓜,有机质和pH为黄瓜>甜椒>番茄,速效磷为黄瓜>番茄>甜椒,速效钾为番茄>黄瓜>甜椒.日光温室土壤有酸化的趋势,但不明显.温室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主要由碱解氮和速效钾的累积所致.pH的降低与碱解氮的累积关系密切.日光温室各土壤养分随种植年限的累积规律基本一致,1~2年为养分的快速累积期,3~4年的累积速率变缓,以后处于一个稳定水平,整体上表现为土壤系统的动态平衡.除pH的累积为负向外,其他均为正向累积.不同蔬菜温室土壤养分与种植年限呈极显著相关,且可用2次或3次曲线进行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 日光温室 黄瓜 番茄 甜椒 土壤养分 累积特征
原文传递
江西省茶园土壤肥力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27
6
作者 林小兵 孙永明 +4 位作者 江新凤 黄尚书 何绍浪 余跑兰 王永刚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63-1174,共12页
为探明江西省典型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和肥力特征,选取江西省21个地区372个典型茶园,分析茶园土壤养分的差异性、空间性、相关性及与地形、土壤类型、海拔和建园时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江西省茶园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 为探明江西省典型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和肥力特征,选取江西省21个地区372个典型茶园,分析茶园土壤养分的差异性、空间性、相关性及与地形、土壤类型、海拔和建园时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江西省茶园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和全钾分别达到优质高效高产茶园土壤营养指标的53.9%、60.1%、56.1%、22.9%、38.5%、43.7%、11.1%和95.5%,其中速效磷为强变异;有效铜、锌、铁、锰和硼达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级一级标准的占比分别为76.3%、74.2%、96.8%、73.1%和0.0%。江西茶园土壤养分以赣中地区最高,其次是赣东北和赣西北地区,赣南地区最低。除全钾外,土壤pH与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和全磷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地形土壤养分以平地最高,高山次之,山地和丘陵最低;不同土壤类型土壤养分以水稻土、砂壤和山地黄棕壤较高,其次是黄壤、红黄壤和紫色土,红壤最低;土壤pH、有机质和全钾随海拔上升而递增,而速效磷随海拔上升而递减;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氮、速效磷和全磷随建园时间的增加而递增,而土壤pH随建园时间的增加而递减。综上,江西省茶园土壤肥力总体水平良好,有机质、全钾、有效铜、锌、铁和锰均较丰富,但土壤偏酸,速效磷和全磷偏低,有效硼严重缺乏。赣中应提高土壤pH和钾肥,赣东北增加钾和氮肥,赣西北增加有机质和磷肥,赣南应增加氮磷钾肥并配施有机肥;高山茶园补充速效磷和钾肥,山地茶园提高氮和磷肥;红黄壤茶园提高土壤pH和全钾,红壤茶园应提高氮磷钾肥并配施有机肥,黄壤和山地黄棕壤茶园需要增施磷肥,紫色土茶园需提高土壤有机质;茶园需要逐年增加白云石粉、生理碱性肥料和有机肥等,防治茶园土壤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茶园 土壤养分 肥力特征 影响因子
原文传递
新疆南疆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评价——以阿克苏地区为例 被引量:25
7
作者 田立文 祁永春 +5 位作者 戴路 崔建平 郭仁松 徐海江 林涛 张娜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4-223,共10页
为探明自全国第二次土地普查(1982年)以来,经多年耕种后新疆南疆耕地土壤的养分含量及分布特征,以具有南疆自然生态条件典型性的新疆产棉大区阿克苏地区为代表,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方法,对该地区耕地土壤大量元素(有机质、全氮... 为探明自全国第二次土地普查(1982年)以来,经多年耕种后新疆南疆耕地土壤的养分含量及分布特征,以具有南疆自然生态条件典型性的新疆产棉大区阿克苏地区为代表,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方法,对该地区耕地土壤大量元素(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及微量元素(有效铜、铁、锌、锰)进行测定,并结合新疆本地土壤养分分级相关指标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1982年比,阿克苏地区农田土壤养分含量有较大改善,该地区平均有机质含量13.56 g·kg^-1,全氮0.68 g·kg^-1,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为62.30、13.90和145.00 mg·kg-1,其中,有机质与1982年持平,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分别较当年高74.50%和385.86%,速效钾含量以年平均2.20 mg·kg-1的速率降低;总体表现为磷富、钾足、氮素含量偏低,有机质为中等水平,微量元素中有效锰含量为中等偏下水平,有效铜、铁及锌均处于不同程度的富足状态。综上,建议针对目前土壤上述营养元素含量水平及变化趋势,加强配方平衡施肥方案的落实,并通过合理灌溉改善氮等可溶性肥料因渗漏而造成含量不足的局面,同时防止土壤盐渍化发生。本研究结果为阿克苏地区今后农业生产土壤培肥、科学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测土配方 土壤养分 分布特征
下载PDF
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林天然林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贺志龙 张芸香 +4 位作者 郭跃东 杨三红 任达 丁继伟 郭晋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8,共6页
采用样地调查和土壤采样分析方法,对五台山地区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天然林土壤养分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林分密度华北落叶松天然林土壤养分特征,旨在为华北落叶松天然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林下... 采用样地调查和土壤采样分析方法,对五台山地区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天然林土壤养分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林分密度华北落叶松天然林土壤养分特征,旨在为华北落叶松天然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林下土壤总碳、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在0~10、10~20、20~30 cm土层之间的差异显著,表现出明显的由上到下递减的趋势;土壤硝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在土层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土壤硝态氮含量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土层之间由上到下递减的趋势;土壤速效磷含量在各土层之间的差异最不显著,但中层略高于表层和下层。在不同土层中,不同林分密度的土壤养分特征存在差异。在0~10、10~20、20~30 cm土层中,土壤总碳、硝态氮、铵态氮、速效钾含量在576~1 568 plant·hm^(-2)密度范围内都表现为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先增加后降低的总体变化趋势;速效磷含量则分别表现为:表层先增加后减少,中层缓慢减少,下层先减少后增加。林分密度对表层土壤养分影响最为明显,随着土壤深度加深,营养元素对林分密度的响应发生改变。当华北落叶松天然林林分密度为896~1 216 plant·hm^(-2)时,0~30 cm深度土壤的总碳、硝态氮、铵态氮、速效钾、速效磷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以土壤养分为评价指标,研究地区华北落叶松天然林适宜的保留密度为896~1 216 plan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天然林 土壤养分特征 林分密度 养分垂直分布
下载PDF
不同龄组杉木林土壤碳、氮、磷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3
9
作者 曹小玉 李际平 +1 位作者 杨静 闫文德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0-296,共7页
为了阐明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湖南省金洞林场选择立地因子基本一致的杉木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分别设置3块20 m×30 m样地,在每个样地利用S形5点取样法分层(0~15、15~30、30~45... 为了阐明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湖南省金洞林场选择立地因子基本一致的杉木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分别设置3块20 m×30 m样地,在每个样地利用S形5点取样法分层(0~15、15~30、30~45、45~60 cm)采取土壤样品,用于测定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并计算化学计量比。结果显示:5个龄组杉木林0~60 cm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的含量分别为11.02~14.74、1.65~1.84、0.26~0.35 g/kg。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随着杉木年龄的增长表现出了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趋势,而土壤全磷的含量则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含量都表现为随土层加深而下降的规律,土壤有机碳下降幅度中龄林>近熟林>过熟林>成熟林>幼龄林,土壤全氮下降幅度近熟林>过熟林>中龄林>幼龄林>成熟林。而土壤全磷含量随着土层下降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5个龄组杉木林0~60 cm土壤C:N、C:P和N:P变化范围分别为6.94~8.53、49.03~53.07和5.79~7.74,土壤C:N随着杉木年龄的增加表现出了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土壤C:P和N:P则表现出了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C:P和N:P随土层下降而减少,而土壤C:N随着土层下降呈现出相对稳定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龄组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特征
下载PDF
长江源区高寒草地土壤有机质和氮磷含量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23
10
作者 高洋 王根绪 高永恒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48-1554,共7页
土壤养分是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维系健康的基础。本研究分析了长江源区沼泽化草甸、典型草甸、草原化草甸和沙生草地的土壤养分特征,以期为高寒草地合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不同类型高寒草地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 土壤养分是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维系健康的基础。本研究分析了长江源区沼泽化草甸、典型草甸、草原化草甸和沙生草地的土壤养分特征,以期为高寒草地合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不同类型高寒草地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表现为沼泽化草甸>典型草甸>草原化草甸>沙生草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各个草地类型内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土壤速效氮含量为草原化草甸>典型草甸>沼泽化草甸>沙生草地,草原化草甸含量高达65.5 mg·kg-1,而沙生草地含量仅为11.5 mg·kg-1,除沙生草地外,其他草地类型土壤速效氮含量最大值出现在10-20 cm土层;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在高寒草甸不同退化演替阶段及其各土层中差异不显著(P>0.05);高寒草甸退化演替过程中,土壤养分各因素间相互影响,其中,土壤全氮、全磷、速效氮和速效磷与土壤有机质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速效氮与全氮和土壤速效磷与全磷之间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土壤p H值与土壤各养分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退化演替 土壤养分特征
下载PDF
马衔山不同海拔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新星 刘桂民 +5 位作者 吴小丽 纪庚好 李莉莎 毛楠 徐海燕 吴晓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58-765,共8页
研究半干旱地区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了解其空间变化规律,有助于揭示半干旱地区C、N、P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本研究以半干旱区的马衔山为对象,选择5个海拔的7个样地,采集0~15、15~30 cm层的土壤,测定其有机碳(SOC)、全氮(... 研究半干旱地区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了解其空间变化规律,有助于揭示半干旱地区C、N、P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本研究以半干旱区的马衔山为对象,选择5个海拔的7个样地,采集0~15、15~30 cm层的土壤,测定其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pH、含水率等理化性质,分析其SOC、TN、TP化学计量与土壤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0~15 cm土壤SOC、TN、TP含量高于15~30 cm土壤。表层土壤SOC、TN含量随海拔升高呈增加趋势,TP含量随海拔升高变化较小。(2)C∶N随海拔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C∶P、N∶P随海拔升高均呈增加趋势。(3)在0~15 cm土壤中,pH与SOC、TN含量及C∶P呈显著负相关,在15~30 cm土层中,pH与SOC、TN、T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关系不显著;土壤含水率与0~15、15~30 cm层土壤中SOC、TN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本研究显示,在半干旱区的马衔山地区,土壤含水率随海拔增加而增加,而SOC、TN含量及C∶P、N∶P也呈增加趋势,土壤养分含量及化学计量均受土壤含水率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半干旱区 化学计量特征 海拔
原文传递
黄河三角洲湿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营养元素空间分布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被引量:20
12
作者 孙德斌 栗云召 +8 位作者 于君宝 杨继松 杜朝红 孙丹丹 凌越 马元庆 周迪 王雪宏 赵佳怡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241-3252,共12页
选取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柽柳湿地、盐地碱蓬湿地和光滩这4种典型自然湿地及农垦地棉花田作为研究对象,阐明不同植被类型自然湿地土壤营养元素分布特征和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并进行农垦地同自然湿地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湿地内土... 选取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柽柳湿地、盐地碱蓬湿地和光滩这4种典型自然湿地及农垦地棉花田作为研究对象,阐明不同植被类型自然湿地土壤营养元素分布特征和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并进行农垦地同自然湿地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自然湿地内土壤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含量总体表现为:芦苇湿地、柽柳湿地>盐地碱蓬湿地>光滩,TOC和TN含量同土壤电导率值(EC)和pH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棉花田TOC、TN和全磷(TP)含量显著高于自然湿地(P<0.05),其中硝态氮(NO_(3)--N)含量为自然湿地的9.4~11.4倍,但棉花田碳、氮和磷含量同EC值和pH值无显著相关性(P>0.05).相关分析表明,自然湿地土壤碳氮比(C/N)主要受控于TN含量(P<0.05),棉花田土壤C/N显著低于自然湿地(P<0.05).自然湿地及棉花田土壤碳磷比(C/P)和氮磷比(N/P)均值较低,且与土壤TOC和TN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对比分析发现,整体上棉花田土壤营养元素含量、C/N、C/P和N/P差异显著(P<0.05),说明农垦过程可显著改变湿地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布.对于深入揭示滨海湿地土壤营养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农垦活动对土壤营养元素分异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湿地 植被类型 土壤营养元素 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原文传递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对抚育间伐的响应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0
13
作者 商添雄 韩海荣 +3 位作者 程小琴 蔡锰柯 李斌 张雯雯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0-47,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间伐强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并找出影响林分生长的关键土壤因子。[方法]在山西省沁源县好地方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设置12块抚育间伐试验样地,开展轻度(间伐强度15%)、中度(间伐强度35%)、重度(间伐强度50%)抚育间伐并设置... [目的]探讨不同间伐强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并找出影响林分生长的关键土壤因子。[方法]在山西省沁源县好地方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设置12块抚育间伐试验样地,开展轻度(间伐强度15%)、中度(间伐强度35%)、重度(间伐强度50%)抚育间伐并设置对照样地,以树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枝下高、平均冠幅、乔木层生物量与生产力为林木生长指标,利用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分析不同间伐强度林分生长特征,结合土壤因子运用相关性分析研究林木生长量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经中度、重度间伐2年与4年后,各树木生长指标与对照样地相比均显著增加;间伐在减少林分内乔木层生物量的同时能显著提高乔木层生产力,各时间段及间伐强度下乔木层生产力均表现为重度>中度>轻度>对照;间伐可提高土壤有机碳(SOC)、土壤全氮(TN)、土壤全磷(TP)含量,减缓土壤养分的流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平均胸径生长量与SOC、TN呈显著正相关,平均冠幅生长量与土壤含水率(MC)、SOC、TN、TP显著正相关。[结论]间伐可促进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单株林木胸径和冠幅生长,增大林木单株冠径比与生产力,在本研究的3个间伐强度中,50%的重度间伐是最适间伐强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内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全氮含量较为丰富,土壤全磷含量较少,土壤pH为弱酸性,SOC、TN、TP是影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重要土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育间伐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土壤养分特征 林木生长 生产力
下载PDF
川西高寒灌丛草地不同海拔梯度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0
14
作者 刘颖 宫渊波 +3 位作者 李瑶 朱德雯 刘韩 帅伟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7-174,共8页
【目的】阐释川西高寒灌丛草地生态脆弱区各海拔梯度对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响应规律,为高寒山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四川省甘孜州折多山东坡选取了3 400,3 600,3 800,4 000,4 200 m 5个海拔... 【目的】阐释川西高寒灌丛草地生态脆弱区各海拔梯度对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响应规律,为高寒山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在四川省甘孜州折多山东坡选取了3 400,3 600,3 800,4 000,4 200 m 5个海拔梯度,测定各海拔范围内0~20,20~40,40~60 cm各层土壤的养分含量,分析不同海拔梯度土壤化学计量比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土壤有机C、全N、C/P和N/P在海拔为3 400~3 800 m时呈现上升趋势,在3 800 m处达到最大值后又逐渐下降,整体呈"倒V型"变化;土壤全P、N/K和P/K随海拔的升高逐渐上升;土壤全K含量除在海拔3 600 m处之外,都随海拔的增加逐渐降低;C/N和C/K则随海拔的上升大致呈现增加的趋势。土壤有机C和全N显著相关(P<0.05),全N和全P显著相关(P<0.05);海拔与土壤全P和C/K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和土壤全K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和土壤N/K、P/K呈显著正相关(P<0.05);受海拔及植被类型影响,高海拔地区土壤有机C和全N含量明显高于低海拔地区;C/P和N/P在一定程度上受有机C和全N的影响,而C/K、N/K和P/K受全K含量的影响较大;各化学计量比在不同海拔梯度的平均值表明植被类型对土壤C/N/P的影响较大,从而导致土壤碳氮磷的空间变异性较大。【结论】土壤有机C和全N含量具有明显的表聚作用,因此,加强高寒灌丛草地土壤的保护对折多山的植被修复和重建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灌丛草地 海拔梯度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特征
下载PDF
采伐林地土壤养分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郝广明 许忠学 +1 位作者 杨帆 祈凤荣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5期441-444,共4页
对吉林省东部林区长白山系张广才岭南段西坡针阔混交林、落叶松林、阔叶混交林十几a来采伐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定位及不定位和室内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采伐林地土壤养分有明显的差异.有机质、全氮、水解氮质量分数:择伐林地及保... 对吉林省东部林区长白山系张广才岭南段西坡针阔混交林、落叶松林、阔叶混交林十几a来采伐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定位及不定位和室内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采伐林地土壤养分有明显的差异.有机质、全氮、水解氮质量分数:择伐林地及保留带高于皆伐林地,针阔混交林、落叶松人工林高于阔叶混交林;速效钾质量分数:皆伐林地高于择伐林地及保留带;速效磷质量分数:针阔混交林变化无规律,阔叶混交林、落叶松人工林择伐林地高于皆伐林地;pH:针阔混交林、落叶松人工林皆伐林地比择伐林地及保留带高,水解酸低,阔叶混交林则相反;枯落层厚度:保留带、择伐林地高于皆伐林地.同一林分,随着采伐后时间推移,速效磷、速效钾逐渐降低;有机质质量分数:择伐林地和皆伐林地逐年降低,皆伐林地比择伐林地降低快些,当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又逐年增加;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pH逐渐升高,水解酸逐渐降低,落叶松人工林水解酸逐渐升高,pH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伐林地 土壤养分 理化性质 有机质 水解氮质量分数 速效钾质量分数
下载PDF
整治区植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肥力适宜性等级评价 被引量:19
16
作者 徐大兵 邓建强 +5 位作者 刘冬碧 佀国涵 彭成林 袁家富 赵书军 王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90-796,共7页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湖北省恩施市"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恩施城郊和利川柏杨基地单元新整治区域的土壤属性和速效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并采用模糊数学法对其土壤肥力适宜性指数(SFI)进行评...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湖北省恩施市"清江源"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区、恩施城郊和利川柏杨基地单元新整治区域的土壤属性和速效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并采用模糊数学法对其土壤肥力适宜性指数(SFI)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地整治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变异和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大,这种影响程度可能与地形地貌特征和整治程度有关;土地整治对土壤pH值的影响较小,但是柏杨土壤酸化严重(pH<5.5).77.6%的城郊土壤具有较低的SFI,而柏杨和清江源分别仅有17.1%和31.4%的土壤具有较低的SFI.柏杨需要重点解决土壤酸化问题,城郊需要重点解决整个区域土壤培肥和肥力均衡化问题,而清江源则需解决SFI较低区域的培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特征 空间变异 土壤肥力适宜性等级 土地整治
原文传递
长白山低山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及养分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19
17
作者 刘玲 王海燕 +2 位作者 戴伟 杨晓娟 李旭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60-2468,共9页
以吉林延边汪清林业局金仓林场境内森林土壤为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地统计学回归克里格方法,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及养分的垂直分布规律,预测了其空间分布,并对预测结果进行插值.结果表明: 0-6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密度为(16.14±... 以吉林延边汪清林业局金仓林场境内森林土壤为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地统计学回归克里格方法,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及养分的垂直分布规律,预测了其空间分布,并对预测结果进行插值.结果表明: 0-6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密度为(16.14±4.58) kg·m-2.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以及土壤全N、全P、全K、有效P及速效K含量都呈减小趋势,其中不同土层间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差异显著(P〈0.01).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密度的拟合方程中,地形因子中高程和坡向余弦值是最优的拟合因子,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34和0.39(P〈0.01).0-20和0-60 cm土层的半方差函数模型分别为高斯模型和指数模型,利用回归克里格插值方法得到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图.与普通克里格法相比,回归克里格法的空间预测精度改进了18%-58%.利用回归克里格插值方法预测了土壤全N的空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 土壤养分特征 回归克里格 空间异质性
原文传递
草原区露天煤矿开采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韩煜 王琦 +4 位作者 赵伟 史娜娜 肖能文 张周爱 全占军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425-3433,共9页
通过对胜利煤田3个露天矿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查,分析了露天矿区土壤性质、物种组成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同时采用冗余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土壤因子与群落特征的关系,利用灰色关联法对研究区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通过对胜利煤田3个露天矿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查,分析了露天矿区土壤性质、物种组成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同时采用冗余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土壤因子与群落特征的关系,利用灰色关联法对研究区土壤肥力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露天煤矿开采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较复杂,西二矿和东二矿土壤含水量分别下降了1.9%和14.0%,西三矿增加了63.6%。与对照区相比,露天矿区土壤养分发生损失,全钾和碱解氮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6.3%和47.2%;②露天矿区物种数量比对照区减少了26.3%~57.9%,建群种重要值下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草原干旱化、退化趋势明显;③土壤因子与群落多样性指数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全钾和速效钾是影响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④远离露天采场的土壤肥力要好于采场附近,露天煤矿开采对一定范围内的土壤肥力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采场 土壤养分 植物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不同种植方式对北疆绿洲土壤养分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瑜 褚贵新 +2 位作者 梁永超 李俊华 王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65-471,共7页
长期种植不同作物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与生物学性状有很大影响。本研究针对北疆绿洲灰漠土几种典型作物种植方式,研究了不同作物长期种植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种植不同作物使土壤表层(0~20... 长期种植不同作物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与生物学性状有很大影响。本研究针对北疆绿洲灰漠土几种典型作物种植方式,研究了不同作物长期种植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种植不同作物使土壤表层(0~20cm)与亚表层(20~40cm)的土壤肥力性质产生明显分异,表层土壤的肥力水平明显高于亚表层;土壤pH则表层低于亚表层,而不同种植方式对灰漠土pH无显著影响。长期种植不同作物对土壤主要生物过程关键酶活性、土壤呼吸等土壤生物性状有明显影响,磷酸酶、脲酶、β-葡萄糖苷酶、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在不同种植方式下差异显著,小麦/油葵轮作10年(WSR)方式下上述5种酶活性均较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随棉花连作年限的延长而显著下降,且玉米连作10年(CrM)、小麦连作10年后棉花连作10年(WCtR)、棉花连作15年(CtM)和小麦/油葵轮作10年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分别为6.31、6.02、5.83和3.53。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呼吸在120h内的变化均为先下降后趋于平稳,不同种植方式下的土壤呼吸商之间呈显著性差异,WSR呼吸商最高,平均20.54μg(CO2-C)·mg-1(Bc)·h-1,WCtR最低,平均14.01μg(CO2-C)·mg-1(Bc)·h-1。作物长期连作后与绿肥作物轮作,有利于提高土壤生物活性,是一种较好的种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连作 轮作 土壤养分 土壤酶 土壤呼吸 微生物量碳氮 生物学性状 呼吸商
下载PDF
喀斯特石漠化区治理措施对土壤质量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伏文兵 严友进 +3 位作者 王凯 胡刚 林梽桓 黄朝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32,共6页
为进一步探明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区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质量演变的影响,选取3种治理措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坡改梯,并以撂荒地为对照,通过长期定点监测,探索了治理措施与时间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质量演变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治... 为进一步探明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区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质量演变的影响,选取3种治理措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坡改梯,并以撂荒地为对照,通过长期定点监测,探索了治理措施与时间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质量演变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治理措施和治理时间对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的影响。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坡改梯均能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质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质量指数亦得到显著的改善。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对土壤质量的改善效果总体上优于坡改梯。此外,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能够明显优化土壤碳氮比例。但是这两种措施中土壤碳磷比(C/P)相对较高,且土壤碳磷比(C/P)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这反映出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的土壤面临土壤磷素缺乏的风险。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中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对土壤质量的改善效果最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种措施可能会因土壤磷素缺乏导致植被恢复效果不佳。石漠化治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其过程中需要通过人工干预以实现石漠化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土壤养分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土壤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