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延安市羊圈沟流域为例 被引量:500
1
作者 傅伯杰 陈利顶 马克明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1-246,共6页
选择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羊圈沟流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野外采样分析,从小流域、坡面和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三个尺度层次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土壤侵蚀、土壤养分和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发现:1996年比1984年该流域坡耕地减少了... 选择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羊圈沟流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野外采样分析,从小流域、坡面和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三个尺度层次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土壤侵蚀、土壤养分和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发现:1996年比1984年该流域坡耕地减少了43%,林地增加了42%,草地增加了5%,土壤侵蚀量减少了24%。坡耕地—草地—林地土地利用结构具有较好的土壤养分保持能力,且前期土壤含水量低,是黄土丘陵区梁峁坡地上较好的土地利用结构类型。该流域土壤养分含量林地>草地>坡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侵蚀 黄土丘陵区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地膜覆盖对土壤水温和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41
2
作者 王俊 李凤民 +1 位作者 宋秋华 李世清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05-210,共6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地膜覆盖对土壤水温状况及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地膜覆盖对土壤的增温作用在春小麦生育期内呈“U”型变化 ,地膜覆盖可以通过防止蒸发和提升土壤深层水分至作物可利用层来增加土壤中有效水含量 ,利于作...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地膜覆盖对土壤水温状况及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地膜覆盖对土壤的增温作用在春小麦生育期内呈“U”型变化 ,地膜覆盖可以通过防止蒸发和提升土壤深层水分至作物可利用层来增加土壤中有效水含量 ,利于作物利用 .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作用利于作物前期生长和水分利用 ,在生育后期覆膜 ,作物根系发育受到抑制 ,作物蒸散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下降 ,影响产量的形成 .对照(CK)、播前灌水 (W )、全程覆膜 (M)、播前灌水 +覆膜 3 0d(WM3 0 )、播前灌水 +覆膜 60d(WM 60 )及播前灌水 +全程覆膜 (WMw) 6个处理的产量分别为 2 5 5 4、2 42 4、2 75 0、3 13 8、3 3 0 5、3 12 3kg·hm-2 ,最佳覆膜时间在 40~ 60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土壤水温 春小麦 产量形成 土壤水分 半干旱地区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的影响 被引量:246
3
作者 张强 邓振镛 +1 位作者 赵映东 乔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10-1218,共9页
在比较系统总结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影响的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揭示了我国西北地区现代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的基本特征,阐述了现代气候变化对土壤水分、地表蒸发和作物气候生产力的影响规律;并且比较全面地概括了... 在比较系统总结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影响的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揭示了我国西北地区现代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的基本特征,阐述了现代气候变化对土壤水分、地表蒸发和作物气候生产力的影响规律;并且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西北地区冬、春小麦、玉米、马铃薯、冬油菜、棉花、胡麻、牧草、葡萄等9种主要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病虫害、种植面积、气候产量以及畜牧业活动等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发现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影响利弊皆存,而且不同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差异较大。研究对西北地区农业生产具有比较重要的科学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农业 气候变化 土壤水分 气候产量
下载PDF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特征——半变异函数 被引量:190
4
作者 王军 傅伯杰 +1 位作者 邱扬 陈利顶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8-438,共11页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 (GIS) ,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水分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土壤水分具有较高的分维数 ,表现出强烈和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 1对平均土壤水分来说 ,基台值 (空间总变异 ...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 (GIS) ,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水分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土壤水分具有较高的分维数 ,表现出强烈和中等程度的空间自相关。 1对平均土壤水分来说 ,基台值 (空间总变异 )的季节变化与其相反 ,在干旱季节 ,土壤水分的基台值高 ;湿润季节 ,基台值降低 ;而在极端干旱条件下 ,土壤含水量接近凋萎系数 ,土壤水分变异程度降低。变程的季节变化在干旱季节数值高 ,湿润季节变程小 ,且变程变化在 1 35~ 1 60 m之间。块金值 (随机变异 )变化在 0 .2和 1 .5,季节变化格局并不明显 ,与平均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变化具有某些相似性。2对剖面土壤水分来说 ,在整个观测期内 ,基台值 (不包括 5 cm土壤水分 )随剖面深度增加而增加。变程随土壤深度并不显示明显的趋势而呈现波动变化 ,其变化幅度 60~ 1 60 m,差异近 3倍。块金值随土壤深度也无明显格局 ,但其倾向于基台值高 ,块金值也高。土壤水分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能从土地利用、地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空间异质性 黄土丘陵 半变异函数
下载PDF
中国东部区域土壤湿度的变化及其与气候变率的关系 被引量:202
5
作者 马柱国 魏和林 符淙斌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78-287,共10页
利用中国100°E以东地区98站共11a的旬土壤湿度、降水和气温资料,对不同区域土壤温度、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趋势、年际变率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湿度、降水和气温有较明显的变化趋势;土壤中各厚度... 利用中国100°E以东地区98站共11a的旬土壤湿度、降水和气温资料,对不同区域土壤温度、降水和气温的变化趋势、年际变率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湿度、降水和气温有较明显的变化趋势;土壤中各厚度层土壤湿度和降水的关系呈正相关关系,与气温呈反相关关系,且可通过0.01的置信度检验。这也说明现有土壤湿度观测资料在研究气候变化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气候变化 陆面过程 中国 东部区域
下载PDF
新疆棉田地膜残留对棉花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06
6
作者 董合干 刘彤 +2 位作者 李勇冠 刘华峰 王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1-99,共9页
为了探讨地膜残留对棉花产量的影响,该文在全面调查新疆北疆短绒棉主栽区地膜残留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地膜残留趋势,人工设置地膜残留密度梯度(0、250、500、1000、1500、2000kg/hm2),选择新陆早33号(发达根系)和新陆早13号(不发达根系)2... 为了探讨地膜残留对棉花产量的影响,该文在全面调查新疆北疆短绒棉主栽区地膜残留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地膜残留趋势,人工设置地膜残留密度梯度(0、250、500、1000、1500、2000kg/hm2),选择新陆早33号(发达根系)和新陆早13号(不发达根系)2个棉花主栽品种,研究了地膜残留对棉花产量性状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膜残留密度的升高,2个品种产量和成苗率均呈下降趋势,新陆早13号减产趋势更加明显,早熟度明显提前。如果按照现有的地膜残留趋势,则覆膜68a左右,即现在往后38a,残膜密度将达到1000kg/hm2,新陆早33号和新陆早13号产量分别下降18.1%、13.5%,成苗率分别下降8.4%、16.5%,早熟度分别上升17.0%、26.7%。当残膜密度为2000kg/hm2(覆膜141a左右)时,新陆早33号和新陆早13号产量分别下降38.3%、45.2%,成苗率分别下降13.0%、21.1%,早熟度分别上升32.2%、27.7%;生物量、根冠比和根系表面积等生长指标都与没有残膜下生长的棉株存在显著差异。地膜残留可导致土壤理化性质恶化,水分分布不均,土壤营养下降。其中在残膜密度为2000kg/hm2时,碱解氮、速效磷分别下降55.0%、60.3%。研究表明新疆地膜残留对棉花产量和土地产生明显影响,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严重危害棉花可持续发展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同时发现,应用、培育发达根系的棉花品种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地膜残留对产量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土壤水分 棉花 地膜残留 产量
下载PDF
容重对土壤水分入渗能力影响模拟试验 被引量:197
7
作者 李卓 吴普特 +3 位作者 冯浩 赵西宁 黄俊 庄文化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45,共6页
通过人工改变土壤颗粒级配,配制典型砂壤、中壤、黏壤,并设置不同容重水平,用土柱积水入渗模拟了土壤容重对其入渗能力的影响,为土壤改良和促进天然降水转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容重对土壤入渗能力有较大影响。试验土壤入渗能... 通过人工改变土壤颗粒级配,配制典型砂壤、中壤、黏壤,并设置不同容重水平,用土柱积水入渗模拟了土壤容重对其入渗能力的影响,为土壤改良和促进天然降水转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容重对土壤入渗能力有较大影响。试验土壤入渗能力随容重增大递减,3种典型土壤稳定入渗速率与容重均呈对数负相关,砂壤120min累积入渗量与容重呈幂函数负相关,中壤、黏壤则呈线性负相关。考斯加科夫入渗模型中,表征初始入渗速率的参数随容重增大递减,表征入渗能力衰减速度的参数则随容重增大递增,说明土壤初始入渗能力随容重增大递减,入渗能力衰减速度随容重增大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入渗 土壤容重 模型
下载PDF
热惯量法在监测土壤表层水分变化中的研究 被引量:160
8
作者 余涛 田国良 《遥感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1期24-31,T001,共9页
利用遥感方法监测一定层深土壤水分变化 ,关键是建立卫星数据与地表水热变化的关系。该文对遥感定量反演土壤水热变化的数值模拟系统及热惯量法在其边界、初始条件确定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简述 ,并介绍了热惯量法求解表层水分含量的发展... 利用遥感方法监测一定层深土壤水分变化 ,关键是建立卫星数据与地表水热变化的关系。该文对遥感定量反演土壤水热变化的数值模拟系统及热惯量法在其边界、初始条件确定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简述 ,并介绍了热惯量法求解表层水分含量的发展概况。为进一步提高定量化监测方法的实时性及计算精度 ,该文发展了地表能量平衡方程的一种新的化简方法。经过这样的处理 ,可从遥感图象数据直接得到真实热惯量值 ,进而得到土壤水分含量分布。通过野外实验 ,我们对相关参量间关系进行确定 ,对热惯量方法的精度进行分析 ,认为此方法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表层水分 水分变化 热惯量法
下载PDF
旱作麦田秸秆覆盖的生态综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152
9
作者 巩杰 黄高宝 +1 位作者 陈利顶 傅伯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9-73,共5页
研究了秸秆覆盖春小麦田土壤温度、水分、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表层(0~10cm)土温变化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低温时有增温作用,高温时有降温作用;覆盖有一定的抑蒸保墒作用,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9.61%~20.9... 研究了秸秆覆盖春小麦田土壤温度、水分、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表层(0~10cm)土温变化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低温时有增温作用,高温时有降温作用;覆盖有一定的抑蒸保墒作用,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9.61%~20.93%,其保水作用主要发生在上层土体0~40cm,并随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强;覆盖后0~40cm土体中土壤全N、全P在一个生长季节后变化不明显,但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含量有所增加;覆盖处理后小麦生育时期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均高于对照,形成了不同时期新的土壤微生物区系,改变了土壤生物学活性。适量秸秆覆盖有利于寻求适宜作物生长发育的水热组合,具有良好的农田综合效应,可提高产量12.47%~29.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麦田 秸秆覆盖 生态综合效应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少耕 免耕
下载PDF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旱作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161
10
作者 李玲玲 黄高宝 +3 位作者 张仁陟 晋小军 Guangdi LI Kwong Yin CHAN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326-2332,共7页
研究了黄土高原西部旱农区传统耕作措施和五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动态变化、作物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表层0~10cm土壤水分含量影响较大,免耕秸秆覆盖(NTS)在作物播种... 研究了黄土高原西部旱农区传统耕作措施和五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动态变化、作物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表层0~10cm土壤水分含量影响较大,免耕秸秆覆盖(NTS)在作物播种期可以显著增加播种期表层土壤含水量.0~200cm土壤剖面贮水量年变化分春夏作物旺盛生长失墒期(5月中旬~7月中旬)、夏秋雨季增墒期(7月中旬~10月下旬)和冬春稳墒期(11月~翌年5月上旬)3个阶段.尽管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0~200cm剖面贮水量影响不大,但作物耗水量却存在显著差异.免耕秸秆覆盖在增加作物耗水量的同时也提高了作物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地膜覆盖在有些年份也有利于降水的高效利用和作物产量的提高,但与秸秆覆盖相比不利于土壤肥力的持续提高.而且,如果种植小麦,出苗前若一次性降水较多时地膜覆盖将造成严重板结,影响出苗,进而降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因此,在黄土高原西部旱农区实施免耕+秸秆覆盖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既有利于作物对有限降水的高效利用,提高作物产量,也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秸秆覆盖 地膜覆盖 土壤水分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可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水分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72
11
作者 申丽霞 王璞 张丽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5-30,共6页
针对普通地膜覆盖导致的农田土壤污染现象,进行了可降解地膜、普通地膜覆盖及露地栽培玉米对比试验,探讨可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可降解地膜覆盖能明显提高... 针对普通地膜覆盖导致的农田土壤污染现象,进行了可降解地膜、普通地膜覆盖及露地栽培玉米对比试验,探讨可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可降解地膜覆盖能明显提高玉米播种后2个月的地表和地下10cm的土壤温度,增加玉米播种至大喇叭口期0~20cm、>20~40cm的土壤水分含量,使玉米生育进程加快,出苗率和拔节期节根层数及条数增加,玉米不同生育时期株高、叶面积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增加,玉米穗粒数增加9.6%,千粒质量增加20.9%,产量增加35.1%。可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认为,以可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温度 土壤水分 可降解地膜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水热条件对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退化群落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35
12
作者 陈全胜 李凌浩 +3 位作者 韩兴国 阎志丹 王艳芬 袁志友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2-209,共8页
采用碱液吸收法对锡林河流域温带典型草原一退化群落的土壤呼吸进行了测定 ,并分析了温度和水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结果表明 :1 )土壤呼吸总体趋势是夏季高 ,其它季节低 ,但季节动态呈现不规律的波动曲线 ;2 )气温、地表温度以及 5cm、1... 采用碱液吸收法对锡林河流域温带典型草原一退化群落的土壤呼吸进行了测定 ,并分析了温度和水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结果表明 :1 )土壤呼吸总体趋势是夏季高 ,其它季节低 ,但季节动态呈现不规律的波动曲线 ;2 )气温、地表温度以及 5cm、1 0cm、1 5cm和 2 5cm的土壤温度均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显著的指数关系 ,温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在低温时比高温时更显著 ;3) 0~ 1 0cm和 1 0~ 2 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与土壤呼吸速率呈显著的线性关系 ,消除气温的影响后则呈更为显著的乘幂关系 ;4)根据变量在p =0 .0 5水平上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得到关于土壤呼吸与气温和 1 0~ 2 0cm土壤含水量的关系模型 :y =5 91 1 .648×e0 .0 42 1 6Ta×M20 .90 758(R2 =0 .8584,p <0 .0 0 0 1 ) ,这一模型比单变量模型能更好地解释土壤呼吸的变化情况 ;5)实验期间土壤呼吸的平均速率为 661 .35mgC·m-2 ·d-1 ,以气温、地表温度以及 5cm、1 0cm、1 5cm和 2 5cm的土壤温度为依据得到的Q1 0 值依次为 1 .63、1 .47、1 .52、1 .70、1 .90、1 .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退化草原 温度 土壤水分 Q10 草原群落
下载PDF
使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TVDI)反演新疆土壤湿度 被引量:152
13
作者 姚春生 张增祥 汪潇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4年第6期473-478,共6页
利用MODIS合成产品数据MOD11A2和MOD13A2获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陆地表面温度(Ts)构建Ts-NDVI特征空间,依据该特征空间计算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作为土壤湿度监测指标,反演了新疆8、9两个月份每16d的土壤湿度。使用野外与卫... 利用MODIS合成产品数据MOD11A2和MOD13A2获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陆地表面温度(Ts)构建Ts-NDVI特征空间,依据该特征空间计算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作为土壤湿度监测指标,反演了新疆8、9两个月份每16d的土壤湿度。使用野外与卫星同步采样的土壤湿度数据进行验证,发现TVDI指标与实测土壤湿度数据显著相关,能够较好地反映表层土壤湿度,反映的新疆土壤湿度的空间分布与新疆的年降水量分布、年平均相对湿度分布很吻合;同时表明8、9两个月份期间新疆土壤湿度低的区域在不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归一化植被指数 地表温度 遥感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
下载PDF
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对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33
14
作者 王军 傅伯杰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4-91,共8页
本项研究选择黄土丘陵沟壑区5 种典型土地利用结构和7 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从1998年5 月到10 月每两周测定一次土壤水分, 探讨了土地利用结构和类型对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水分年内季节变化呈现出三峰... 本项研究选择黄土丘陵沟壑区5 种典型土地利用结构和7 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从1998年5 月到10 月每两周测定一次土壤水分, 探讨了土地利用结构和类型对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水分年内季节变化呈现出三峰三谷; 林地和间作地对土壤水分有滞后作用; 垂直梯度变化可归纳为增长型、降低型和波动型。通过分析5 种土地利用结构对坡面土壤水分的影响, 提出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发展农果间作和培育深根性植物是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及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兵陵区 土壤水分 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
下载PDF
不同地表覆盖方式对苹果园土壤性状及果树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1
15
作者 张义 谢永生 +1 位作者 郝明德 摄晓燕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9-286,共8页
以黄土高原9年生红富士果园生态系统为对象,研究不同地表覆盖模式(清耕、生草覆盖、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砂石覆盖)对果园土壤性状及果树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覆盖土壤水分剖面分异最低,砂石覆盖土壤水分剖面分异最高;砂石覆... 以黄土高原9年生红富士果园生态系统为对象,研究不同地表覆盖模式(清耕、生草覆盖、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砂石覆盖)对果园土壤性状及果树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草覆盖土壤水分剖面分异最低,砂石覆盖土壤水分剖面分异最高;砂石覆盖提高了根层水分含量,有利于果树对水分的利用.不同地表覆盖模式土壤热量状况变化显著,处理间差异明显,极端最高温度下降,但地膜覆盖处理夏季地温超过果树根系生长的上限温度,对果树根系生长和生理功能发挥不利.除地膜覆盖外,其他地表覆盖模式均能提高土壤CO2释放速率,其中生草覆盖的效果最为显著.不同地表覆盖模式对果树枝条类型比例及产量影响较大,砂石覆盖处理的中短枝比例和果实产量最高;生草覆盖处理的果实产量最低.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黄土高原沟壑区盛果期果园,砂石覆盖处理是较为适宜的地表覆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生态系统 土壤管理 土壤水分 地温 土壤呼吸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38
16
作者 李洪建 王孟本 柴宝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15-519,共5页
对晋西北砖窑沟流域荒地 7年土壤水分定位观测表明 ,生长期土壤水分动态主要受降水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一般年份生长期土壤水分动态可分为 3个时段 :1)春末夏初土壤水分消耗期 ;2 )夏末秋初土壤水分蓄积期和 3)秋末冬初土壤水分消耗期 .0... 对晋西北砖窑沟流域荒地 7年土壤水分定位观测表明 ,生长期土壤水分动态主要受降水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一般年份生长期土壤水分动态可分为 3个时段 :1)春末夏初土壤水分消耗期 ;2 )夏末秋初土壤水分蓄积期和 3)秋末冬初土壤水分消耗期 .0~ 30 0cm土层水分含量的季节变化与测定序号的关系方程为 :1)直线型 ( 1988,1990 ) ,2 )指数型 ( 1992 ,1995 )和 3)抛物线型 ( 1993) .以 15 0cm为界 ,下部土壤水分与上部的比大于 1.不同降水年土壤湿度与土层深度的关系方程均为三次抛物线型 .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0~ 30 0cm内的土壤水分剖面可分为活跃层 ( 2 0 0cm以上 )、过渡层 ( 2 0 0~ 2 5 0cm)和稳定层 ( 2 5 0cm以下 ) .各层深度随降水量及其分配的不同而变化 .不同降水年荒地土壤水分的方差分析总体差异显著 ,但各组间的均值配对比较结果不同 .特涝年的荒地土壤水分与其它年份差异均显著 .荒地与柠条林地的土壤水分差异显著 ,但与河北杨林地和小叶杨林地的土壤水分差异不显著 .本文采用的定量研究方法有助于黄土高原不同地区和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水分的定量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地 土壤水分 定位观测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土壤湿度和气候变化关系研究中的某些问题 被引量:142
17
作者 马柱国 符淙斌 +2 位作者 谢力 陈文海 陶树望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63-568,共6页
从土壤湿度研究的历史出发 ,阐述了土壤湿度在气候变化乃至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性 ;并从土壤湿度研究的科学背景出发 ,总结和综合评述了该研究领域所存在的两个重要科学问题及其研究现状。最后 。
关键词 土壤湿度 区域气候变化 陆面过程模式 数值模拟 水文模式 前期降水量指数法
下载PDF
环保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8
18
作者 张杰 任小龙 +2 位作者 罗诗峰 海江波 贾志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19,共6页
为了提高旱作农区降雨利用效率,并解决地膜覆盖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渭北旱塬进行了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和液态膜玉米集雨种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处理在玉米不同生育阶段较对照0~6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均有所... 为了提高旱作农区降雨利用效率,并解决地膜覆盖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渭北旱塬进行了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和液态膜玉米集雨种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处理在玉米不同生育阶段较对照0~60cm土层土壤贮水量均有所提高,与液态膜及不覆盖处理(CK)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材料覆盖处理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化规律相同,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处理可有效提高土壤含水率,并能增强0~200cm土层土壤含水率的稳定性;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处理的玉米籽粒产量比对照(CK)分别提高了19.96%和19.67%,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2.08%和31.81%,均与对照(CK)呈显著性差异,液态膜处理的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可见,生物降解膜与普通地膜在土壤保水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方面均具有显著效果,且相互间没有明显差异,生物降解膜可以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农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作物 地膜 产量 覆盖材料 渭北旱原
下载PDF
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及对土壤温度、水分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0
19
作者 申丽霞 王璞 张丽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116,共6页
针对生产中使用普通农用塑料地膜导致农田土壤污染的现状,进行了不同厚度可降解(光、生物降解)地膜、普通地膜和露地栽培玉米对比试验,探讨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及对土壤水分、温度和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005mm厚可降解地膜的降... 针对生产中使用普通农用塑料地膜导致农田土壤污染的现状,进行了不同厚度可降解(光、生物降解)地膜、普通地膜和露地栽培玉米对比试验,探讨可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及对土壤水分、温度和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005mm厚可降解地膜的降解速度及强度均优于0.008mm厚膜,二者在覆膜后90d分别达降解5级、4级水平,地膜质量损失率达55.48%、39.99%。两种可降解地膜对土壤水分、温度和玉米生长的影响与普通地膜相当,均使0~20、>20~40cm土壤水分含量、地表及地下10cm土壤温度明显高于露地对照,使玉米出苗率提高,生育进程加快,株高、叶面积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其中0.008mm厚膜覆盖玉米效果优于0.005mm厚膜。研究认为,以可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农业生产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 降解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玉米 生长
下载PDF
土壤水分时空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36
20
作者 邱扬 傅伯杰 +2 位作者 王军 张希来 孟庆华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0-107,共8页
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是指在一定的景观内,不同时间、地点和土层的土壤水分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土壤水分时空变异是由多重尺度上的土地利用(植被)、气象(降雨)、地形、土壤、人为活动等诸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就其某一具体地... 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是指在一定的景观内,不同时间、地点和土层的土壤水分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土壤水分时空变异是由多重尺度上的土地利用(植被)、气象(降雨)、地形、土壤、人为活动等诸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就其某一具体地区而言存在着重点尺度和主控因子,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的重点尺度与主控因子的时空关系因时间、空间和尺度而异。本文综述了土壤水分(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的时空变异与其环境因子时空关系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广泛开展多重时空尺度上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与其诸因素的时空关系,研究土壤水分时空变异性的尺度转换规律,确定重点尺度及其相应的主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时空变异 环境因子 时空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