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对土壤健康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228
1
作者 周丽霞 丁明懋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171,共10页
土壤健康是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者通过概述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质量的关系,阐明了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健康的生物指示功能。研究表明: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组成... 土壤健康是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者通过概述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质量的关系,阐明了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健康的生物指示功能。研究表明: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组成及其所占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的肥力水平:在土壤性质和肥水条件较好的土壤中,细菌所占比率较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而且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碳的比值(C_(mic):C_(org))和土壤微生物代谢熵(qCO_2)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有机碳的利用效率。一般情况下,土壤酶活性高的土壤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也高。因此,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可以反映土壤质量的变化,并可用作评价土壤健康的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健康 生物指示
下载PDF
三江源区不同退化演替阶段高寒草甸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94
2
作者 胡雷 王长庭 +3 位作者 王根绪 马力 刘伟 向泽宇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19,共12页
对三江源区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高寒草甸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并不随着高寒草甸的退化而降低,而是在中度退化阶段达到最高;2)不同退化演替过程。中度退化阶段土壤微生物的结构更加... 对三江源区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高寒草甸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并不随着高寒草甸的退化而降低,而是在中度退化阶段达到最高;2)不同退化演替过程。中度退化阶段土壤微生物的结构更加复杂;3)不同土层中,0~10cm.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更加丰富,其群落结构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4)5种土壤酶的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在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随演替的进行而显著降低(P〈0.05);蛋白酶和多酚氧化酶的酶活性最大值出现在中度退化演替阶段,最小值则在未退化阶段(原生植被)出现;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在4个演替阶段中均无显著变化(P〉0.05)。不同酶活性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性不同,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的敏感性较低;5)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在高寒草甸不同退化演替阶段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可以作为一个综合指标,来指示三江源区高寒草甸的演替阶段和退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退化演替阶段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群落 磷脂脂肪酸(PLFA)
下载PDF
应用PLFA方法分析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8
3
作者 于树 汪景宽 李双异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4221-4227,共7页
土壤微生物群落被认为是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预警及敏感指标,指示土壤质量变化,决定着土壤的生态功能。为了探讨长期施肥处理(1987~2004年)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法测定了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 土壤微生物群落被认为是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预警及敏感指标,指示土壤质量变化,决定着土壤的生态功能。为了探讨长期施肥处理(1987~2004年)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法测定了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站玉米地不同施肥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活性部分及群落结构的变化情况。结论:长期施肥处理都能提高土壤微生物总生物量、细菌生物量及真菌生物量,特别是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在整个生育期对微生物总生物量的增加作用比较明显。真菌的生长与季节变化和玉米生育的关系较为密切,各施肥处理土壤真菌含量在抽雄期都明显降低。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可以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单施氮肥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长期不施肥处理较为相似,没有明显的优势种群。施用有机肥和有机无机配施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均以含a15:0,i15:0,cy17:0,i16:0,16:1w7 t,10M e18:0和15:0的微生物为优势种群。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是微生物生长和活性的主要能源和营养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对气候变暖和大气N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61
4
作者 张乃莉 郭继勋 +1 位作者 王晓宇 马克平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2-261,共10页
气候变暖和大气N沉降是近一、二十年来人们非常关注的全球变化现象,它们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议题。它们不仅影响地上植被生长和群落组成,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微生物过程,而土壤微生物对此做出的响应正是... 气候变暖和大气N沉降是近一、二十年来人们非常关注的全球变化现象,它们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议题。它们不仅影响地上植被生长和群落组成,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土壤微生物过程,而土壤微生物对此做出的响应正是生态系统反馈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该文分别从气候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活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微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凋落物分解、养分利用与循环以及养分的固持与流失)两个角度,综述近期土壤微生物对气候变暖和大气N沉降响应与适应的研究进展。气候变暖和大气N沉降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更多地反映在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上,而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活动和群落结构的变化又会通过改变凋落物分解、养分利用和C、N循环等重要的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和过程做出响应,形成正向或负向反馈,加强或削弱气候变化给整个陆地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然而,到目前为止土壤微生物的响应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的最终结果仍是未决的关键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大气N沉降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微生物活动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凋落物组成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61
5
作者 陈法霖 郑华 +2 位作者 欧阳志云 张凯 屠乃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3-611,共9页
凋落物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关键过程,明确凋落物多样性如何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构成和多度,继而潜在地改变凋落物分解的微生物学机制有助于认识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通过小盆模拟试验,应用磷脂脂肪酸谱图的方... 凋落物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关键过程,明确凋落物多样性如何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构成和多度,继而潜在地改变凋落物分解的微生物学机制有助于认识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通过小盆模拟试验,应用磷脂脂肪酸谱图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典型物种马尾松和湿地松的凋落物分别与白栎和青冈的凋落物混合,与单一针叶凋落物分解时相比,针阔混合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1)针阔混合凋落物分解时土壤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fatty acids,PLFA)总量低于单一针叶处理,细菌和放线菌的相对多度高于单一针叶处理,真菌则相反,群落真菌/细菌低于单一针叶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差异主要来自于真菌;(2)主成分分析表明:针阔混合凋落物分解与单一针叶凋落物分解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两个时期(分解9个月和18个月)主成分一分别可以解释65.74%和89.63%的变异,第一主成分主要包括18∶2ω6,9、18∶1ω9c、17∶0和10Me18∶0等磷脂脂肪酸;(3)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受凋落物初始C/N和木质素/N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细菌的相对多度与凋落物初始C/N和木质素/N显著负相关,真菌则与凋落物初始C/N和木质素/N显著正相关,群落真菌/细菌与凋落物初始C/N和木质素/N显著正相关。针阔凋落物混合分解通过改变凋落物C/N和木质素/N,提供了对分解者更为有利的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凋落物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PLFA
下载PDF
设施番茄长期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1
6
作者 马宁宁 李天来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5-264,共10页
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裸地及不同连作年限的设施番茄栽培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设施条件下种植番茄明显改变了土壤土著细菌的群落结构,但连作年限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较小,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不大... 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裸地及不同连作年限的设施番茄栽培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设施条件下种植番茄明显改变了土壤土著细菌的群落结构,但连作年限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较小,细菌群落结构变化不大;土著真菌的群落结构稳定性优于土著细菌,但土壤真菌的优势种群在不同连作年限的土样中变化较大,连作显著降低了某些真菌的数量,同时显著增加了另一些真菌的数量,其中,连作20年番茄的土壤真菌新出现的优势种群最多,且与非优势种群的真菌数量差异较大,这种番茄连作后改变土壤真菌种群平衡的现象可能是导致番茄产生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电泳条带的回收、测序,可知所取土样中的细菌优势种群属于Clostridium butyricum、Uncultured bacterium、Bacillus和Arthrobacter,真菌优势种群属于Saccobolus dilutellus、Uncultured fungus、Lasiobolusciliatus、Spooneromyces laeticolor和Lasiobolidium orbiculo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长期连作 土壤微生物 PCR-DGGE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原文传递
施肥对中国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酶活性影响的整合分析 被引量:42
7
作者 肖琼 王齐齐 +4 位作者 邬磊 蔡岸冬 王传杰 张文菊 徐明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98-1609,共12页
【目的】施肥能直接或间接改变农田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从而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本研究探讨不同种植制度和土壤条件下施肥对农田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程度,为合理施肥和土壤肥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近10... 【目的】施肥能直接或间接改变农田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从而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本研究探讨不同种植制度和土壤条件下施肥对农田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程度,为合理施肥和土壤肥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近10年(2008—2018年)来发表的文献,建立了包含185组微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等相关内容的数据库。采用整合分析方法 (Meta-analysis),定量分析了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群落结构以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28.5%、30.9%和41.6%。施用(单施或配施)有机物料对土壤微生物总PLFA含量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提高幅度分别为47.3%、50.4%和58.7%,相当于施用化肥的2.8、2.4和3.9倍。与不施肥相比,施肥均能增加各类微生物菌群PLFA含量,对细菌、真菌及放线菌的提高幅度为23.8%~30.4%,对革兰氏阴性菌(G~–)和革兰氏阳性菌(G^+)的提高幅度为37.8%~43.2%,且施用有机物料处理对各类微生物菌群PLFA含量的提高幅度显著高于施化肥处理。施用化肥对土壤微生物总PLFA含量的提高幅度在一年两熟制区为17.9%,在水田和水旱轮作条件下为18.3%~27.6%,而在一年一熟制区及旱地条件下对土壤微生物总PLFA含量无显著影响。在不同pH的土壤中,施用有机物料对微生物总PLFA的提高幅度均显著高于施化肥处理。在pH <6与pH> 8的土壤上施用化肥对微生物总PLFA含量无明显影响。施肥显著提高了与土壤有机质分解相关的β-葡萄糖苷酶(42.4%)和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174.5%)的活性,对与氮循环相关的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无显著影响。统计分析还表明,施肥并未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真菌细菌比(F∶B)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比(G^+∶G~–)。【结论】在不同种植制度、土地利用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田 施肥 Meta分析 土壤微生物量 群落结构 酶活性
下载PDF
中亚热带地区两种森林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40
8
作者 韩世忠 高人 +5 位作者 李爱萍 马红亮 尹云锋 司友涛 陈仕东 郑群瑞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51-2158,共8页
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生物标记法分析了中亚热带地区罗浮栲天然林和相邻的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点.结果表明:两种植被类型的磷脂脂肪酸总量、细菌特征脂肪酸、真菌特征脂肪酸、放线菌特征脂肪酸、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 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生物标记法分析了中亚热带地区罗浮栲天然林和相邻的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点.结果表明:两种植被类型的磷脂脂肪酸总量、细菌特征脂肪酸、真菌特征脂肪酸、放线菌特征脂肪酸、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特征脂肪酸含量均为0~10 cm高于10~20 cm土层,罗浮栲天然林高于杉木人工林.在两种植被类型的两个土层中,细菌PLFAs含量均显著高于真菌PLFAs含量.两种植被类型中,细菌PLFAs含量约占PLFAs总量的44%~52%,而真菌仅占6%~8%,表明细菌在该地区两种植被类型土壤中处于优势地位.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主要由植被类型差异引起,土层深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相关分析显示,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以及细菌的PLFAs含量与p H呈显著负相关,与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微生物主要类群PLFAs含量与总氮、有机碳、C/N和铵态氮均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 罗浮栲天然林 杉木人工林
原文传递
海拔对辽东栎林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39
9
作者 张地 张育新 +2 位作者 曲来叶 张霜 马克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41-2048,共8页
以北京东灵山辽东栎林地土壤为对象,运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及磷脂脂肪酸分析(PLFA)法,研究林木生长季节土壤微生物群落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辽东栎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微生物各类群含量均有差异但不显著... 以北京东灵山辽东栎林地土壤为对象,运用氯仿熏蒸-浸提法及磷脂脂肪酸分析(PLFA)法,研究林木生长季节土壤微生物群落随海拔梯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辽东栎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微生物各类群含量均有差异但不显著;土壤细菌/真菌升高,而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菌(G-)降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细菌、真菌、G+细菌、G-细菌的含量与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呈显著正相关,土壤真菌含量与土壤碳氮比值呈正相关.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细菌/真菌和G+细菌/G-细菌)的变化主要受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显著影响,说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敏感.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暖温带辽东栎林地土壤真菌和G+细菌的比例有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PLFA 东灵山
原文传递
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5
10
作者 刘丽 段争虎 +4 位作者 汪思龙 胡江春 胡治刚 张倩茹 王书锦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17-2423,共7页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分析土壤细菌16SrDNA和土壤真菌28SrDNA特异性片段多态性,研究了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随着杉木人工林的发育年龄而改变,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 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分析土壤细菌16SrDNA和土壤真菌28SrDNA特异性片段多态性,研究了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随着杉木人工林的发育年龄而改变,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随杉木生长发育显著增加(P<0.05),但均显著低于次生阔叶林(P<0.05);聚类分析表明,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相似性均<60%,而土壤细菌群落相似性最高可达65%,由此可推测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变化较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剧烈;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速效氮、碳氮比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显著相关(P<0.05)。本研究表明,长期种植单一杉木人工林能够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来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导致人工林林分生产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林 土壤微生物群落 16S RDNA 28S RDNA PCR-DGGE
原文传递
马铃薯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7
11
作者 杜茜 卢迪 马琨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52-1256,共5页
采用BIOLOG技术,研究马铃薯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连作土壤湿热灭菌后,细菌、放线菌及微生物总量都明显升高,真菌数量显著降低。连作土壤添加马铃薯残茬后,细菌数量降低,真菌数量增加。连作土壤中微生物对多... 采用BIOLOG技术,研究马铃薯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连作土壤湿热灭菌后,细菌、放线菌及微生物总量都明显升高,真菌数量显著降低。连作土壤添加马铃薯残茬后,细菌数量降低,真菌数量增加。连作土壤中微生物对多聚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较高;湿热灭菌后,土壤微生物对6类碳源的利用率有升有降,表现为对羧酸类化合物、芳香化合物的利用率升高,对多聚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胺类化合物的利用率降低,微生物丰富度和均匀度降低。土壤病源微生物可能是马铃薯连作障碍发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连作 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和功能
下载PDF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中亚热带三种典型阔叶树种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响应 被引量:34
12
作者 张圣喜 陈法霖 郑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020-3026,共7页
通过小盆模拟试验研究了南方红壤丘陵区典型阔叶树种香樟、白栎和青冈的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异同。结果表明:(1)凋落物含氮量:白栎>香樟>青冈;碳、木质素的含量以及碳/氮比、木质素/氮比:青冈>香樟>白栎;... 通过小盆模拟试验研究了南方红壤丘陵区典型阔叶树种香樟、白栎和青冈的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异同。结果表明:(1)凋落物含氮量:白栎>香樟>青冈;碳、木质素的含量以及碳/氮比、木质素/氮比:青冈>香樟>白栎;分解速率:白栎>香樟>青冈;(2)随着凋落物分解的进程,土壤微生物群落16∶0、15∶0、i16∶0、a17∶0、17∶0、18∶2ω6,9c和10Me18∶0的含量上升,18∶0、14∶0、16∶1ω7c、18∶1ω7c、cy19∶0、i19∶0和10Me19∶0的含量下降,饱和直链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以及cy19∶0/18∶1ω7c的比值都显著上升。(3)两个时期白栎凋落物处理土壤16∶0、15∶0、a15∶0、i16∶0、a17∶0、17∶0、cy19∶0、18∶2ω6,9c、18∶1ω9c和10Me18∶0的含量显著高于香樟和青冈凋落物处理的土壤,细菌、真菌的磷脂脂肪酸含量以及磷脂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香樟和青冈凋落物处理的土壤。随着阔叶凋落物的分解,变化的土壤环境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胁迫增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与香樟和青冈的凋落物相比,白栎凋落物碳/氮比和木质素/氮比低、分解快,能显著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更有利于土壤肥力提高和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凋落物分解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PLFA
下载PDF
林下植被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2
13
作者 张坤 包维楷 +1 位作者 杨兵 胡斌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78-1184,共7页
植被和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二者之间的联系对森林经营管理和生态恢复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乔木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林下植被层对土壤微生物的潜在作用常被忽视.本文从林下植被对土壤微... 植被和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二者之间的联系对森林经营管理和生态恢复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乔木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林下植被层对土壤微生物的潜在作用常被忽视.本文从林下植被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两个方面进行总结:(1)林下植被对土壤微生物有重要的影响,其作用结果有正面、负面和没有影响几方面;(2)作用途径为通过分泌物和凋落物归还的质与量等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也通过影响土壤微气候环境、土壤营养有效性和p H、改变乔木层和其他土壤微生物类群而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3)在林下植被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中,试验方法多采用磷酸脂肪酸(PLFA)法,而最新土壤微生物的测定方法(如高通量测序等)应用较少.今后林下植被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研究重点在于(1)提高土壤微生物测定方法的准确性;(2)扩展研究方向;(3)与应用方面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植被 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植物与土壤反馈
原文传递
红壤矿区复垦土壤的微生物生态特征及其稳定性恢复研究Ⅱ.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龙健 黄昌勇 +1 位作者 滕应 姚槐应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研究了浙江哩铺铜矿废弃地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和群落结构 .结果表明 ,与对照土壤相比矿区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微生物呼吸速率减弱 ,微生物生物量显著降低 ,微生物生理生态参数Cmic/Corg下降、qCO2 值明显升高 ,重金属... 研究了浙江哩铺铜矿废弃地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和群落结构 .结果表明 ,与对照土壤相比矿区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微生物呼吸速率减弱 ,微生物生物量显著降低 ,微生物生理生态参数Cmic/Corg下降、qCO2 值明显升高 ,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有明显的影响 .Biolog结果显示 ,矿区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发生变异 ,对能源碳的消耗量和速度明显升高 ,改变了微生物利用碳源的种类 ,使微生物消耗更多的能源 ,以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 ,利用效率降低 ,明显不如对照土壤 .由此可见 ,微生物生态特征是表征矿区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土壤 重金属污染 微生物特征 群落结构
下载PDF
间作与接种AMF对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15
作者 马玲 马琨 +1 位作者 汤梦洁 代晓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41-1347,共7页
为了探明间作种植模式和接种AMF对连作土壤的影响,试验选取马铃薯连作10年土壤为基质,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盆栽实验设计,研究间作及接种AMF对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间作模式及AMF接种后,连作土壤微生物群... 为了探明间作种植模式和接种AMF对连作土壤的影响,试验选取马铃薯连作10年土壤为基质,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盆栽实验设计,研究间作及接种AMF对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间作模式及AMF接种后,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间作调控后马铃薯||玉米||蚕豆处理土壤细菌比例最高,放线菌次之,真菌最低;Biolog Eco板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比对照高36.77%。间作并接种AMF(Gloumus etunicatum)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增强,土壤真菌的比例上升,细菌、放线菌的比例下降;马铃薯||蚕豆、马铃薯||玉米||蚕豆土壤孢子密度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马铃薯||玉米||蚕豆处理在培养96 h后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比单作高48.96%。各处理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在2种方式的调控下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碳源利用强度较高,对芳香化合物的利用能力较弱;调控后碳源利用类型开始从碳水化合物、胺类化合物向胺类化合物和多聚化合物利用类型转变。间作调控和AMF调控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增加可能存在一定的叠加效应。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多样性的变化是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栽培 AMF 土壤微生物群落 结构与功能多样性 连作
下载PDF
氮沉降对亚热带常绿阔叶天然林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7
16
作者 郑裕雄 曹际玲 +2 位作者 杨智杰 林成芳 杨玉盛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34-1544,共11页
以亚热带地区细柄阿丁枫(Altingia gracilipes)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开展2年(2010—2011年)的原位模拟大气氮沉降试验,设置3个氮水平(以氮(N)含量计算):对照(CK, 0 kg·hm^(-2)·a^(-1))、低氮(LN, 50 kg·hm^(-2)·a^(-1)... 以亚热带地区细柄阿丁枫(Altingia gracilipes)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开展2年(2010—2011年)的原位模拟大气氮沉降试验,设置3个氮水平(以氮(N)含量计算):对照(CK, 0 kg·hm^(-2)·a^(-1))、低氮(LN, 50 kg·hm^(-2)·a^(-1))、高氮(HN,100 kg·hm^(-2)·a^(-1))。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探讨常绿阔叶天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天然林土壤微生物以细菌为优势类群,占微生物总PLFA含量的78.3%。夏季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其他季节发生显著差异;LN仅显著改变夏季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HN导致春季和冬季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分异,且在不同季节对土壤微生物变化类群的影响不同。此外,氮沉降未使真菌与细菌比(F∶B)和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比(G+∶G-)发生显著改变,而使不同结构的环丙烷脂肪酸或异构脂肪酸等特殊脂肪酸比值发生改变,这表明短期氮沉降虽然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但并未影响微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力,微生物可能通过改变特殊脂肪酸含量应对短期氮沉降,不同季节的应对策略有一定差异。因此,在探讨氮沉降对亚热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时有必要考虑季节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柄阿丁枫天然林 氮沉降 磷脂脂肪酸(PLFA) 微生物群落结构 季节动态
下载PDF
不同放牧与围封高寒灌丛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PLFA分析 被引量:26
17
作者 韦应莉 曹文侠 +2 位作者 李建宏 张爱梅 李小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4897-4908,共12页
土壤微生物群落可以指示土壤质量变化,是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预警及敏感指标。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方法研究了高寒杜鹃灌丛草地不同强度放牧及围封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和响应。结果显示,高寒杜鹃灌丛草地土壤总PLF... 土壤微生物群落可以指示土壤质量变化,是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预警及敏感指标。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方法研究了高寒杜鹃灌丛草地不同强度放牧及围封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和响应。结果显示,高寒杜鹃灌丛草地土壤总PLFA量、细菌生物量、真菌生物量和放线菌生物量均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P<0.05)。重牧灌丛草地,围封后的土壤总PLFA量、细菌生物量、放线菌生物量、G^+/G^-和压力指数显著高于放牧处理,而细菌/真菌比显著低于放牧处理;中牧灌丛草地,围封后的土壤总PLFA量、细菌生物量、细菌/真菌比显著高于放牧处理,而真菌生物量和压力指数显著低于放牧处理;轻牧灌丛草地,围封处理的土壤各生物量和生物量比值与放牧处理无显著差异。PLFA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一(PC1)主要包括14:0、15:0、10Me16:0和18:1ω9c等直链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占PC1的53.68%;主成分二(PC2)主要包括由i16:0、16:1ω7c、i17:0、cy17:0、17:0、18:1ω9t、18:0和cy19:0等支链饱和脂肪酸和环丙烷脂肪酸组成,占PC2的51.34%;各处理样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围封处理的响应程度大于放牧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总PLFA量、细菌生物量、真菌生物量和放线菌生物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细菌/真菌比值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呈极显著负相关。以上表明过度放牧降低了高寒灌丛草地土壤微生物活性,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适度放牧和围封可维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围封有利于过度放牧草地土壤微生物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围封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
下载PDF
海拔梯度变化对中亚热带黄山松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5
18
作者 赵盼盼 周嘉聪 +7 位作者 林开淼 张秋芳 袁萍 曾晓敏 苏莹 徐建国 陈岳民 杨玉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15-2225,共11页
全球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造成一系列生态问题,使这些问题将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而进一步加剧。海拔梯度变化是研究气候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为止利用海拔梯度对微生物影响的研究尚未定论,其主要原因是忽略了植... 全球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造成一系列生态问题,使这些问题将随着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而进一步加剧。海拔梯度变化是研究气候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为止利用海拔梯度对微生物影响的研究尚未定论,其主要原因是忽略了植被类型的影响。因此,以中亚热带戴云山的3个海拔(1300、1450、1600 m)的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林为研究对象,探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响应变化。结果表明:土壤碳氮磷养分(SOC、TN、TP)、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微生物生物量磷(MBP)和丛枝菌根真菌(AMF)、革兰氏阴性菌(GN)、真菌(Fungi)、总磷脂脂肪酸(T_(PLFA)),细菌∶真菌(F∶B)均随海拔升高显著下降,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GP∶GN)随海拔升高呈相反的趋势。冗余分析(RDA)表明,温度(T)和可溶性有机氮(DON)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研究表明:与1600 m海拔相比,1300 m海拔温度较高,土壤有机质矿化作用较强,土壤速效养分及微生物生物量随之增加,从而提高(Fungi)、细菌(Bacteria)等。因此,未来气候变暖将通过改变土壤碳氮磷养分来影响本区域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这对进一步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山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下载PDF
马铃薯连作土壤微生物特性与土传病原菌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23
19
作者 谭雪莲 郭天文 刘高远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0-35,共6页
为了揭示连作马铃薯土壤微生物群体与土传病原菌的相互关系,采用盆栽试验,以裸地(CK)和轮作(R)为对照,研究了不同马铃薯连作年限条件下(马铃薯连作1 a(T1)、3 a(T3)和5 a(T5))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和土传病原菌的... 为了揭示连作马铃薯土壤微生物群体与土传病原菌的相互关系,采用盆栽试验,以裸地(CK)和轮作(R)为对照,研究了不同马铃薯连作年限条件下(马铃薯连作1 a(T1)、3 a(T3)和5 a(T5))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氮和土传病原菌的变化。结果表明,与R处理相比,T1、T3、T5处理土壤细菌/微生物的比例逐渐下降,土壤真菌/微生物和放线菌/微生物的比例逐渐增加。与CK和R处理相比,随连作年限的增加细菌/真菌显著下降。马铃薯连作后镰刀菌数量呈上升趋势,T3和T5处理茄病镰刀菌和尖胞镰刀菌数量显著高于硫色镰刀菌。连作后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呈降低趋势,R处理与T5处理差异显著,土壤过氧化氢酶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呈动态上升趋势。连作马铃薯微生物量C、N量比轮作显著降低,T1、T3和T5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显著高于R处理。土壤细菌、微生物量碳氮显著促进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土壤真菌抑制微生物量氮、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显著促进镰刀菌,而镰刀菌抑制细菌、微生物量碳氮、蔗糖酶和脲酶活性,从而导致了病原菌数量增多,土壤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连作 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 土壤酶 土壤微生物量
下载PDF
棉花连作对北疆土壤酶活性、致病菌及拮抗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李锐 刘瑜 +1 位作者 褚贵新 高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2-440,共9页
本文通过测定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PCR-DGGE指纹图谱研究了北疆棉区5年棉花连作(CtN5)、10年棉花连作(CtN10)及15年棉花连作(CtN15)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芳基硫酸酯酶、脱氢酶和蛋白酶酶活性的影响,分析了土壤细菌、真菌、镰刀菌和... 本文通过测定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PCR-DGGE指纹图谱研究了北疆棉区5年棉花连作(CtN5)、10年棉花连作(CtN10)及15年棉花连作(CtN15)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芳基硫酸酯酶、脱氢酶和蛋白酶酶活性的影响,分析了土壤细菌、真菌、镰刀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对北疆棉田长期连作的响应。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脱氢酶活性随棉花连作年限延长而下降。CtN15处理的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脱氢酶活性分别比CtN10处理下降15.0%、6.4%和12.0%,比CtN5处理下降16.8%、58.6%和49.5%(P<0.05);芳基硫酸酯酶与蛋白酶活性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的特点。土壤细菌、真菌多样性指数随连作年限的增加明显下降。CtN15的细菌条带数比CtN10下降7.41%,Ct N10比CtN5降低1.72%。CtN15真菌条带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78和3.22,比CtN5处理低17.02%和5.29%。土壤镰刀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条带数、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先下降后升高。CtN15枯草芽孢杆菌Shannon-Wiener和Simpson指数分别比CtN10处理高54.8%和14.5%。北疆长期连作棉田的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总体呈下降趋势,长期连作对棉田土壤生物性状有明显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连作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PCR-DGG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