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区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33
1
作者 朱秋莲 邢肖毅 +1 位作者 张宏 安韶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4674-4682,共9页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3个植被区(森林区、森林草原区、草原区)不同坡向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有机C、全N、全P、全K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区、坡向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均有明显不同。土壤有机...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3个植被区(森林区、森林草原区、草原区)不同坡向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有机C、全N、全P、全K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区、坡向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均有明显不同。土壤有机C、全N变异性较大,全P、全K变异性较小。表层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底层土壤;同一土层之间有机C、全N含量变异性较大,全P、全K含量变异性较小。不同坡向之间养分含量不同,阴坡最大,阳坡最小。土壤养分含量受植被类型及植被盖度的影响,森林区>草原区>森林草原区。土壤C/N、C/P、C/K、N/P、N/K比都较稳定,C/N比的变化范围为5.65—12.57,平均值为9.44;C/P比的变化范围为3.62—17.32,平均值为8.15;C/K比的变化范围为0.10—0.55,平均值为0.26;N/P比的变化范围为0.43—1.38,平均值为0.86;N/K比的变化范围为0.01—0.05,平均值为0.03;P/K比值较稳定,为0.03。土壤有机C和全N极显著正相关,全N和全P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计量特征 黄土丘陵沟壑区 植被区 坡向
下载PDF
黄土高原延河流域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被引量:49
2
作者 曾全超 李鑫 +1 位作者 董扬红 安韶山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81-1891,共11页
植被类型对黄土高原土壤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是体现生态系统变化过程的重要依据。研究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植被类型对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对于深入认识黄土高原植被... 植被类型对黄土高原土壤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是体现生态系统变化过程的重要依据。研究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植被类型对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对于深入认识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改良、完善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和准确评价植被恢复的生态环境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延河流域是黄河的一级支流,自然环境脆弱,植被破坏和土壤侵蚀严重,因此,论文选取延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碳、氮、磷养分和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被带下,表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显著高于下层土壤,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下土壤全磷含量在两层土壤中差异不显著,森林植被对土壤碳、氮、磷具有显著的累积作用,对于提高土壤碳、氮、磷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土壤C∶N在3种植被带下较为稳定,土壤有机碳与全氮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C∶P、N∶P受植被类型的影响较大,森林带显著高于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土壤C∶P、N∶P和C∶N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总体来说,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改善作用明显,森林植被对该区土壤碳、氮、磷等养分含量的累积作用较好,森林植被具有较大的N∶P,其植被生长主要受P含量的限制;草原植被与森林草原植被N∶P比较低,其植被生长主要受N含量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 生态化学计量学 植被带 土地利用方式
原文传递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34
3
作者 白小芳 徐福利 +3 位作者 王渭玲 赵亚芳 王玲玲 孙鹏跃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75,共8页
为阐明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的时间变化特征和垂直分布特征,以秦岭20年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地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季节变化和垂... 为阐明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的时间变化特征和垂直分布特征,以秦岭20年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地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季节变化和垂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有机碳、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质量分数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0-20 cm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从5—10月均呈现明显的动态变化,有机碳质量分数的季节波动性最大;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季节变化规律没有0-20 cm土层明显。2)0-20 cm土层的C/N、C/P和N/P显著高于20-40 cm和40-60 cm土层;各个土层C/N季节变异性最小,季节变化规律不明显,N/P变异性最大,C/P次之,且C/P和N/P具有相似的季节变化趋势。3)土壤C、N和P质量分数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C/N和C/P以及土壤全氮质量分数与C/P和N/P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磷质量分数与C/P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N/P不相关。表明有机碳和全氮质量分数是导致C/N、C/P和N/P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人工林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秦岭
下载PDF
模拟降雨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土壤化学计量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王誉陶 李建平 +2 位作者 井乐 张翼 张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17-1531,共15页
以宁夏固原云雾山自然保护区封育19年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遮雨棚和滴灌技术对研究区的降水量进行人为调控,系统分析了草原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及其微生物多样性在50%、100%和150%不同降雨处理下的响应。结果表明:经过一年的水分控制处... 以宁夏固原云雾山自然保护区封育19年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遮雨棚和滴灌技术对研究区的降水量进行人为调控,系统分析了草原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及其微生物多样性在50%、100%和150%不同降雨处理下的响应。结果表明:经过一年的水分控制处理(1)不同降雨梯度对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碳氮比(C/N)、碳磷比(C/P)、氮磷比(N/P)无显著性影响,但100%降水处理下SOC、TN、TP、N/P均高于50%和150%降水处理。(2)在3种不同降水梯度处理下,各处理不同土层深度SOC、TN、TP、C/N、C/P、N/P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土层深度加深,土壤化学计量及其比值逐渐降低。(3)降雨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不大,但增雨和减雨均能增加真菌多样性,引起细菌菌群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且真菌优势种相对丰度随降雨增加呈下降趋势。(4)土壤SOC、TP、C/N与微生物多样性无显著相关,C/P、N/P与细菌多样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真菌多样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短期(一年)降雨变化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多样性影响较弱,但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养分二者之间关系密切,研究结果为探讨长期降雨处理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控制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 微生物多样性 天然草地
下载PDF
关帝山不同海拔梯度华北落叶松林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冯燕辉 梁文俊 +1 位作者 魏曦 赵伟文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73,98,共7页
以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柴逯沟东南坡的华北落叶松天然林林下0~60cm混合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LSD多重比较,探讨不同海拔梯度下华北落叶松林的土壤养分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 以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柴逯沟东南坡的华北落叶松天然林林下0~60cm混合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LSD多重比较,探讨不同海拔梯度下华北落叶松林的土壤养分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氨态氮、速效钾随海拔梯度的增加差异显著,其含量随海拔的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土壤全磷、有效磷随海拔梯度的增加差异显著,其含量随海拔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不同海拔的C︰N、C︰P、N︰P随海拔的增加有显著差异,其比值随海拔的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柴逯沟研究区土壤受氮限制严重。因此可以通过在华北落叶松天然林栽植固氮植物,从而增加土壤氮含量,促进华北落叶松天然林的自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土壤养分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 华北落叶松
下载PDF
不同林龄针阔混交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2
6
作者 冼伟光 周丽 +4 位作者 唐洪辉 陈伟光 苏木荣 盘李军 张卫强 《广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以南亚热带不同林龄(分别为10~11 a、7~9 a和3~5 a生)针阔混交林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储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龄针阔混交林土壤有机质碳储量(106.72~136.61 t·... 以南亚热带不同林龄(分别为10~11 a、7~9 a和3~5 a生)针阔混交林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储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龄针阔混交林土壤有机质碳储量(106.72~136.61 t·hm-2)、全氮储量(9.17~11.19 t·hm-2)、全磷储量(4.07~6.77 t· hm-2)及全钾储量(321.85~370.59 t·hm-2)均随林龄的增加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C/N、C/P、C/K、N/P、N/K和P/K在不同林龄针阔混交林间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土壤全氮储量、C/N、C/P、C/K、N/P和N/K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与土壤全氮储量相关系数最高,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变化规律;土壤全氮储量与C/P、C/K、N/P、N/K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全磷储量与C/P、N/P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C/N、P/K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结果可为南亚热带人工林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针阔混交林 林龄 南亚热带
下载PDF
昆仑山中段北坡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庞金凤 张波 +2 位作者 王波 李梅梅 曾凡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8-185,共8页
为探究昆仑山中段北坡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养分含量垂直分布特征,阐明土壤C、N、P、K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海拔变化的响应,在昆仑山中段北坡沿策勒河流域,采集1706m至3576m六个海拔梯度的土壤样品,测定各海拔梯度范围内0-5cm、5-10cm、10-3... 为探究昆仑山中段北坡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养分含量垂直分布特征,阐明土壤C、N、P、K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海拔变化的响应,在昆仑山中段北坡沿策勒河流域,采集1706m至3576m六个海拔梯度的土壤样品,测定各海拔梯度范围内0-5cm、5-10cm、10-30cm土壤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析不同海拔梯度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化学计量比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海拔梯度的增加,昆仑山中段北坡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逐渐增加,且与海拔高度显著正相关(p<0.05)。在不同海拔梯度下,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有显著变化。土壤磷表现为净矿化,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土壤钾无明显变化。(2)土壤碳氮比均值8.52、碳磷比均值7.24、氮磷比0.76,均低于全球或中国土壤平均水平。高海拔梯度(>3576m)不同土壤深度间土壤碳氮比、碳磷比、碳钾比、氮磷比和氮钾比与低海拔地区(1706-3247m)差异性显著(p<0.05)。(3)昆仑山中段北坡各环境因子对土壤C、N、P、K化学计量特征影响最大的为土壤含水量,贡献率高达84.4%,其次为海拔高度及pH。文中研究结果可为昆仑山中段北坡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中段北坡 海拔梯度 土壤化学计量学 土壤层次
原文传递
不同碳输入对天山雪岭云杉林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马鑫钰 贡璐 +3 位作者 朱海强 张甜 殷珂洁 陆星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15-2723,共9页
土壤C、N、P元素是构成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通过研究外源碳输入改变对森林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有助于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的元素循环过程及平衡反馈机制.以天山雪岭云杉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基于2 a的植物残体的添加和去除试验(DIR... 土壤C、N、P元素是构成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通过研究外源碳输入改变对森林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有助于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的元素循环过程及平衡反馈机制.以天山雪岭云杉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基于2 a的植物残体的添加和去除试验(DIRT),分析外源碳输入改变对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短期影响,讨论不同处理下土壤化学计量特征与其他土壤理化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C、N、P含量在大部分土层均表现为双倍凋落物(DL)处理最高,按土层深度由浅到深依次为,土壤ω(C):168.92、119.88、103.33和64.23g·kg^(-1);土壤ω(N):10.60、9.32、8.78和8.07g·kg^(-1);土壤ω(P):0.50、0.45、0.37和0.36g·kg^(-1);切根去凋落物(NI)处理最低,按土层深度由浅到深依次为土壤ω(C):104.56、89.24、48.08和43.96g·kg^(-1);土壤ω(N):6.83、2.60、2.63和2.22g·kg^(-1);土壤ω(P):0.40、0.34、0.32和0.22g·kg^(-1);且随土层加深呈减小趋势.除NI处理外其余处理土壤C∶N均在0~10 cm土层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土层(P<0.05),NL处理土壤C∶P在30~50 cm土层显著高于其他处理,NI处理土壤N∶P在0~10 cm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土层(P<0.05).(2)微生物量碳、氮、磷在不同碳输入处理下0~10 cm土层显著高于其他土层(P<0.05).(3)冗余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碳输入水平下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氮是影响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岭云杉 土壤化学计量 碳输入 植物残体的添加和去除试验(DIRT) 土壤理化因子
原文传递
杉木混交林的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及其林分结构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龚益广 徐明锋 +4 位作者 谢正生 黄益强 梁育兴 王凯 李春永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1期18-27,共10页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的长期经营容易出现土壤退化、地力减弱、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营造杉木阔叶混交林是平衡森林经营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益尝试。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Spearman相关分析等统计方...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的长期经营容易出现土壤退化、地力减弱、生物多样性下降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营造杉木阔叶混交林是平衡森林经营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益尝试。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Spearman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粤西杉木阔叶混交林地土壤的理化特性,探讨林地土壤碳、氮、磷等养分保持的杉木阔叶混交林模式。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碳氮比、碳磷比在不同杉木混交林模式间有极显著差异,氮磷比没有差异。各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在不同杉木混交林间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土壤有机碳含量、碳氮比在不同杉木林地土壤中的占比间有显著差异,其余无显著差异。纯杉木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碳氮比、碳磷比均最低,氮磷比最高。土壤生态化学计量与土壤化学因子相关性较强,与土壤物理因子相关性较弱。其中,与土壤化学因子中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的相关性较强,与土壤物理因子中的毛管持水量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土壤有机碳含量、碳氮比、碳磷比、氮磷比在不同树木高度级下均无显著差异;氮磷比,土壤有机碳含量、碳磷比、碳氮比在不同径级间均有显著差异,并且随着林木径级升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碳氮比、碳磷比呈现出显著升高趋势,氮磷比呈现出降低趋势。杉木混交林对比杉木纯林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积累土壤养分,改良土壤性状。其中,混交比例为1∶1的杉木和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混交林表现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混交林 阔叶树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 土壤有机碳含量 碳氮比 森林土壤
下载PDF
不同整地方式尾巨桉林地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利丽 杜阿朋 +2 位作者 刘国粹 王志超 陈少雄 《桉树科技》 2015年第3期28-33,共6页
为了阐明不同整地方式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对尾巨桉人工林不同整地下土壤的C、N、P、K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整地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均有明显不同。土壤有机碳、全N变异性较大,全P、全... 为了阐明不同整地方式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对尾巨桉人工林不同整地下土壤的C、N、P、K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整地方式下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均有明显不同。土壤有机碳、全N变异性较大,全P、全K变异性较小。表层土壤养分的含量显著高于底层土壤;不同整地方式之间养分含量不同,全垦最高,带垦最低,同一土层之间也是有机碳、全N含量变异性较大,全P、全K含量变异性较小。土壤C/N、C/P、C/K、N/P、N/K均较稳定,平均值分别为11.50、21.21、11.46、1.81及0.95,P/K平均值为0.51,土壤有机碳和全N极显著正相关,全P、全K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地方式 尾巨桉 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下载PDF
高原鼠兔干扰对高寒草甸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间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彩凤 段媛媛 +2 位作者 王玲玲 王乙茉 郭正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7-166,共10页
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间的关系,是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维持的关键。高原鼠兔干扰虽被证实能够影响植物物种多样性、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含量,但是否影响高寒草甸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间的关系,尚不清楚... 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间的关系,是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维持的关键。高原鼠兔干扰虽被证实能够影响植物物种多样性、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含量,但是否影响高寒草甸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以甘南和青海湖流域为对象,采用配对设置样地的方法,分析了高原鼠兔干扰对高寒草甸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原鼠兔干扰显著增加了物种丰富度指数、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以及土壤C∶N和C∶P(P<0.05),但没有显著影响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和土壤N∶P。高原鼠兔干扰增加了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C∶N间的正相关性(P<0.05),减弱了物种丰富度指数与土壤C∶P间的正相关性(P<0.01);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C∶P间的关系从高原鼠兔未干扰生境的对数关系转变为干扰生境的二次函数关系(P<0.05),而物种丰富度指数与土壤N∶P间的关系从高原鼠兔未干扰生境的不显著相关,改变为干扰生境的显著负相关二次函数(P<0.01);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N∶P间的关系从未干扰生境的显著正相关二次函数(P<0.05),变为干扰生境的不显著相关,这确证了高原鼠兔干扰能够改变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间的关系,为全面解释高原鼠兔干扰下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的维持提供了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干扰 高寒草甸 植物物种多样性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 相关性
下载PDF
雾灵山不同海拔土壤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珍珠 杨苗 +3 位作者 王华玲 樊晓亮 崔华蕾 李会平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3年第2期202-208,共7页
为了揭示雾灵山不同海拔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比较了雾灵山7个不同海拔的土壤有机碳(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碱解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含量变化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 为了揭示雾灵山不同海拔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比较了雾灵山7个不同海拔的土壤有机碳(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碱解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含量变化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层加深,土壤OC、TN、TK、AN、AP、AK、C:N、C:P、C:K、N:P、N:K呈现显著下降趋势,且A土层显著高于C土层。土壤pH值、OC、TP、TK、AN、AP、C∶N、C∶P、N∶P和P∶K受海拔梯度显著影响;土壤OC含量呈“V”型变化趋势;土壤TP、TK含量主要呈现“M”型变化趋势;AN含量呈现“N”型变化趋势;pH值与AP含量呈波形变化趋势;C∶P,N∶P呈现“W”型变化趋势,P∶K呈现“M”型变化趋势,其他指标无显著变化趋势。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表明:OC与TN、TK、AK、C∶N、C∶P和C∶K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有机碳是土壤养分的关键因子。综上所述,雾灵山保护区内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随海拔变异明显,土壤养分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研究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土壤养分 化学计量特征 海拔 土层
下载PDF
4个尾巨桉幼林林地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治军 李慧 +3 位作者 王志超 竹万宽 陈少雄 杜阿朋 《桉树科技》 2014年第4期23-26,共4页
以4个尾巨桉幼林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有机C、全N、全P、全K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养分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土壤有机C和全N降幅较大,全P和全K降幅较小。4个林地土壤C/N比变化范围为7.95-21.78,平... 以4个尾巨桉幼林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有机C、全N、全P、全K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养分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土壤有机C和全N降幅较大,全P和全K降幅较小。4个林地土壤C/N比变化范围为7.95-21.78,平均值为12.36;土壤C/P比变化范围为23.85-57.52,平均值为40.85;土壤C/K比变化范围为3.61-13.09,平均值为9.05;土壤N/P比变化范围为1.24-7.36,平均值为4.30;土壤N/K比变化范围为0.18-2.37,平均值为1.05;土壤N/P比变化范围为0.16-0.35,平均值为0.25;土壤有机C与养分全量的N、P、K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与全K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 林地 化学计量特征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草地生态系统不同植物群落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衡 吕家珑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9-787,共9页
研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指标对植物群落的响应,有助于准确评价植被恢复的生态环境效益。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草地生态系统下5种植物群落(茭蒿群落样地、沙棘群落样地、铁杆蒿群落样地、百里香群落、芦苇群... 研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指标对植物群落的响应,有助于准确评价植被恢复的生态环境效益。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草地生态系统下5种植物群落(茭蒿群落样地、沙棘群落样地、铁杆蒿群落样地、百里香群落、芦苇群落)土壤为对象,对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速效磷(AV.P),速效钾(AV.K),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植物群落下,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有机质(SOM)、全氮(TN)显著高于下层土壤,铁杆蒿群落显著高于其他4种植物群落,其对土壤碳氮磷具有显著地累积作用,对于提高土壤碳氮磷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土壤碳氮比(C∶N)在5种植被群落下较为稳定,土壤SOM与TN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土壤碳氮比(C∶N)、氮磷比(N∶P)受植被类型的影响较大,铁杆蒿群落显著高于其他4种植物群落,土壤C∶P、N∶P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0-20cm和20-40cm土层SMBN、SMBC均表现为:铁杆蒿群落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群落,说明不同植物群落对土壤表层和下层的微生物具有明显的影响。可见,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改善作用明显,铁杆蒿群落对该区土壤碳氮磷等养分的累积作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物群落 生态化学计量学 微生物生物量 铁杆蒿
下载PDF
甘肃祁连山西水林区典型灌丛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成彩霞 马剑 +5 位作者 赵维俊 王荣新 闫春鸣 任小凤 王有余 李晓琴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3期121-128,共8页
【目的】探讨灌丛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明确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祁连山灌木林的科学经营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甘肃省祁连山西水林区分布的甘青锦鸡儿、鲜黄小檗、金露梅、箭叶... 【目的】探讨灌丛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明确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为祁连山灌木林的科学经营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甘肃省祁连山西水林区分布的甘青锦鸡儿、鲜黄小檗、金露梅、箭叶锦鸡儿和吉拉柳等5种典型灌丛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灌丛群落中设置固定样地,采集0~10、10~20、20~30、30~40、40~60 cm土层土样,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计算化学计量比,分析不同灌丛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化学计量比的差异性,并探讨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化学计量比之间的关系。【结果】与低海拔灌丛(甘青锦鸡儿和鲜黄小檗灌丛)相比,高海拔灌丛(吉拉柳和箭叶锦鸡儿灌丛)的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含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均较高,但pH值和容重均较小;金露梅、箭叶锦鸡儿和吉拉柳灌丛土壤C/N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甘青锦鸡儿和鲜黄小檗灌丛(P<0.05);土壤C/P和N/P均表现为吉拉柳>箭叶锦鸡儿>金露梅>鲜黄小檗>甘青锦鸡儿;土壤碱解氮含量、土壤含水量和速效磷含量均对土壤化学计量比有显著影响(P<0.05),分别占土壤因子解释量的63.2%、22.0%和12.4%。【结论】土壤碱解氮含量、土壤含水量和速效磷含量是影响灌丛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的主导因子,土壤N素是限制祁连山灌丛生长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 土壤理化性质 冗余分析 典型灌丛 祁连山
下载PDF
氮添加对红松人工林草本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范慧珠 金光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9747-9760,共14页
氮沉降是驱动生物多样性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索氮添加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草本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以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N0(对照处理,0 kg hm^(-2)a^(-1))、N20(低氮处... 氮沉降是驱动生物多样性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索氮添加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草本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以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置N0(对照处理,0 kg hm^(-2)a^(-1))、N20(低氮处理,20 kg hm^(-2)a^(-1))、N40(中氮处理,40 kg hm^(-2)a^(-1))和N80(高氮处理,80 kg hm^(-2)a^(-1))4个施氮水平,进行6年的氮添加实验。结果表明:(1)氮添加显著降低草本层3个功能群的密度和盖度,而对高度无显著影响;(2)6年氮添加使对照与施氮处理间群落相似度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减小;(3)氮添加显著降低草本植物的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而未对蕨类和木本植物的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产生显著影响,对草本层3个功能群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无显著影响;(4)氮添加对草本植物的C、N、P含量、N∶P、C∶P产生显著影响,对木本植物的P含量、N∶P、C∶P产生显著影响,对蕨类植物的C∶N∶P生态化学计量均无显著影响;(5)草本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化学性质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草本植物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植物盖度、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丰富度与植物N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植物N∶P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6年氮添加改变植物草本层中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3个功能群密度和盖度显著降低,高度未产生显著变化,仅降低草本植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不同物种对于氮的利用特性和耐受程度存在差异,氮添加引起草本植物养分失衡,改变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从而影响草本植物多样性。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持续性管理提供数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添加 红松人工林 物种多样性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 植物生态化学计量
下载PDF
钼矿开采对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和土壤化学计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梦歌 尹可敬 +1 位作者 石兆勇 焦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7-523,共7页
以不同开采程度钼矿区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索了钼矿开采对土壤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化学计量特性及其两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开采区土壤碳、氮含量分别为25.30和1.00 g/kg,显著低于恢复区和未开采区土壤的碳、氮含量。开采... 以不同开采程度钼矿区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索了钼矿开采对土壤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化学计量特性及其两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开采区土壤碳、氮含量分别为25.30和1.00 g/kg,显著低于恢复区和未开采区土壤的碳、氮含量。开采区土壤的碳氮比达到29.36,分别是恢复区和未开采区的2.02倍和1.30倍。恢复区和未开采区土壤的总提取球囊霉素含量为2.81和3.64 mg/g,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为1.22和2.02 mg/g,分别是开采区土壤总提取和易提取球囊霉素的2.08倍、2.70倍和1.97倍、3.26倍。此外,土壤碳、氮含量对丛枝菌根真菌分泌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有显著的影响。可见,钼矿开采主要导致了土壤碳、氮的大量流失,并对丛枝菌根真菌分泌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区土壤 不同开采程度 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下载PDF
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特征的自然影响因素及其对氮沉降的响应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蕾 王庆贵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4期72-77,共6页
土壤酶是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微生物,微生物胞外酶活性通常可以用来表征土壤的肥力状况,土壤C-、N-、P-获取酶的活性比值(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是土壤微生物的养分获取和能量分配的指标。但有关生态... 土壤酶是土壤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微生物,微生物胞外酶活性通常可以用来表征土壤的肥力状况,土壤C-、N-、P-获取酶的活性比值(土壤生态酶化学计量比)是土壤微生物的养分获取和能量分配的指标。但有关生态酶化学计量学的相关论述还较少。本研究从氮沉降角度出发,综述了土壤生态酶对氮沉降的响应,充分探究了氮沉降背景下土壤生态酶(GLU、NAG、LAP、AP)以及氧化酶(PHO)的活性变化。同时,还讨论了温度、水分、pH、生态系统类型对C-、N-、P-获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土壤生态酶的深入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土壤生态酶 化学计量特征 自然影响因素
下载PDF
平原造林工程影响下的河岸带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莹 王西涵 +3 位作者 刘云 梁琼 徐艳 石生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8-194,共7页
北京主要河流河岸带实施平原造林工程后,对河岸带植被类型及土壤造成不同程度影响。研究河岸带原有及重建植被类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河岸生态系统土壤碳氮磷平衡及固碳潜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选取北京温榆河昌平段岸边原有植被类... 北京主要河流河岸带实施平原造林工程后,对河岸带植被类型及土壤造成不同程度影响。研究河岸带原有及重建植被类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河岸生态系统土壤碳氮磷平衡及固碳潜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选取北京温榆河昌平段岸边原有植被类型3种样地(乔木林、乔灌林及草地),重建植被类型2种样地(乔木林与灌木林),共15个样方,采集3层(0—10,10—20,20—30 cm)土壤样品,分析并计算碳(C)、氮(N)和磷(P)含量及计量比。结果表明:原有与重建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分别为3.810~10.320,0.223~0.700,0.551~0.692 g/kg,C/N、N/P、C/P分别为11.592~25.373,0.373~1.022,5.662~15.493;SOC与TN均在表层聚集,且同N/P、C/P一样表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趋势,C/N反之,TP受土层深度影响较小;原有植被类型(乔木林)土壤SOC和TN均高于其他植被类型,在10—20,20—30 cm土层间C/N、C/P均显著低于其他植被类型(P<0.05);原有植被类型(草地)在0—10 cm土层间N/P最低;重建植被类型(乔木林)土壤TP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植被类型;重建植被类型(灌木林)C/N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研究结果揭示了研究区土壤N素为植物生长的限制元素,乔木、乔灌林下土壤有机质释放更多,P有效性更高,固碳潜力强;重建植被类型有机质矿化较慢,固磷能力更强。因而,建议温榆河河岸带采用乔木纯林和乔灌混交模式来积累土壤有机质,提高河岸带生态系统土壤质量及固碳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 土壤理化性质 植被类型 平原造林 河岸带
下载PDF
长白山地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垂直特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一帆 武海涛 +5 位作者 刘吉平 刘丹丹 林奕伶 康玉娟 管强 张仲胜 《环境生态学》 2023年第1期7-15,81,共10页
碳(C)、氮(N)、磷(P)作为有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其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能够影响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为探究长白山土壤C、N、P及生态化学计量的垂直分布特征,以长白山地北坡不同海拔土壤为研究对象,在600~2 200 m海拔范围内,分析了不... 碳(C)、氮(N)、磷(P)作为有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其含量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能够影响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为探究长白山土壤C、N、P及生态化学计量的垂直分布特征,以长白山地北坡不同海拔土壤为研究对象,在600~2 200 m海拔范围内,分析了不同海拔和典型植被带不同深度土壤C、N、P含量、生态化学计量比和储量(密度)特征。结果表明:1)在不同海拔梯度下,0~15 cm土壤全碳(TC)、全氮(TN)、全磷(TP)含量变化范围分别是41.78~130.45 g/kg、2.76~6.32 g/kg、0.54~1.20 g/kg,土壤C/N、C/P、N/P的范围是13.01~22.33、45.47~156.82、3.51~7.63,土壤TC、TN、TP储量介于21.18~129.17 t/hm^(2)、1.19~6.26 t/hm^(2)、0.23~0.82 t/hm^(2)。TC含量、TN含量、C/N、C/P、N/P、TC储量和TN储量均随海拔升高呈现先增后减的中海拔峰值规律,而TP含量和TP储量则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植被带变化改变土壤C、N、P含量、生态化学计量比及储量。TC含量(59.21 g/kg)和TN含量(3.27 g/kg)最大值出现在岳桦林带,TP含量(0.57 g/kg)最大值出现在针叶林带;C/N(18.19)、C/P(122.66)和N/P(6.74)均在苔原带达到最大;而TC储量(76.95 t/hm^(2))最大值出现在岳桦林带,土壤TN储量(4.57 t/hm^(2))最大值出现在针阔混交林带,TP储量(1.12 t/hm^(2))在针叶林带达到最大。除TP储量外,不同植被带C、N、P含量、生态化学计量比和储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表现出明显的表层聚集特征。不同植被带、土壤深度及其交互作用均对C、N、P含量、生态化学计量比及其储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研究结果将为全球变化下长白山森林土壤C、N、P元素含量和储量的研究提供数据积累和基础支撑,对了解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碳氮磷 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 海拔 土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