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哈尔滨季节性土壤蓄冷不同蓄冷模式 被引量:5
1
作者 杨涛 郑茂余 +1 位作者 王潇 张小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18-1623,共6页
为降低夏季空调能耗,减少土壤源热泵系统初投资,提出自然冷源季节性土壤蓄冷系统,建立季节性土壤蓄冷垂直U型埋管和室外空气换热器的非稳态传热模型.引入显热容模型对哈尔滨地区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模拟计算,研究5种不同蓄冷模式,得出不... 为降低夏季空调能耗,减少土壤源热泵系统初投资,提出自然冷源季节性土壤蓄冷系统,建立季节性土壤蓄冷垂直U型埋管和室外空气换热器的非稳态传热模型.引入显热容模型对哈尔滨地区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模拟计算,研究5种不同蓄冷模式,得出不同模式下系统的蓄冷量、预蓄冷时间、释冷量、释冷温度、COP值以及埋管周围土壤的温度场.模拟结果显示系统的COP值在9.92~14.15,节能效果显著,释冷温度和释冷量可满足空调需要,证明该系统应用于严寒地区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蓄冷 土壤释冷 蓄冷量 释冷量
下载PDF
新鲜土壤样品储存温度和时间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吴越 马红亮 彭园珍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99-2006,共8页
土壤氮素形态及含量具有重要的生态学研究意义,而土壤样品的储存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准确测定有很大影响.为了选择合理的土壤样品储存方法,本研究以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保护区罗浮栲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在不同温度(25、4和-20℃)、不同储... 土壤氮素形态及含量具有重要的生态学研究意义,而土壤样品的储存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准确测定有很大影响.为了选择合理的土壤样品储存方法,本研究以福建省建瓯市万木林保护区罗浮栲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在不同温度(25、4和-20℃)、不同储存时间(0、7和30 d)下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总氮、可溶性有机氮、氨基酸氮含量和微生物生物量氮,以及冷冻后常温培养过程中的氮素含量.结果表明:在7 d的储存时间内,除氨基酸氮以外,常温培养样品下其余的氮素含量均有所增加;与新鲜样品相比,冷藏、冷冻样品的所有氮素含量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且氮素含量变化较常温培养下更加稳定.因低温储存样品有刺激氮矿化的效果,在30 d储存时间内,与新鲜样品相比,除可溶性有机氮外,冷藏、冷冻样品的所有氮素含量均显著升高;两种冷储存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因此,新鲜样品带回实验室后应及时处理;如需要冷储藏,时间不要超过半个月.如果需要较长的储存时间,则需将样品放置于更低的温度(-40或-80℃).在对储存土壤样品进行培养试验之前,需要进行预培养处理.在预培养过程中,除硝态氮含量呈现先下降再迅速升高的趋势外,其余氮素均随着培养时间逐渐趋近于新鲜土壤样品含量,在培养一周左右恢复到与新鲜土壤样品氮含量最为接近的状态.结合已有研究,对野外取样和风干样品需要5~14 d的预培养,冷储存样品预培养时间不应少于一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冷储存 氮素含量 氮素转化 预培养 森林土壤
原文传递
跨季节土壤蓄冷-土壤源热泵系统长期运行特性实验研究
3
作者 杨家恒 吕超 +1 位作者 吴子龙 朱伟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7,96,共8页
为解决土壤源热泵在长期运行条件下土壤热失衡导致的运行效率下降问题,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的特点,提出一种利用室外风机盘管将冬季或过渡季室外空气中的冷量存储于土壤中的跨季节蓄冷-土壤源热泵系统。利用地埋管换热系统的相似模型实验台... 为解决土壤源热泵在长期运行条件下土壤热失衡导致的运行效率下降问题,针对夏热冬冷地区的特点,提出一种利用室外风机盘管将冬季或过渡季室外空气中的冷量存储于土壤中的跨季节蓄冷-土壤源热泵系统。利用地埋管换热系统的相似模型实验台,进行了系统运行3年的供冷、供暖、蓄冷工况实验,综合分析了埋管进出口水温、气温、土壤温度、土壤及埋管换热量、单位埋深换热量等参数,研究系统的长期运行特性。研究显示:3年的土壤平均温度分别上升0.14℃、0.22℃、0.20℃,总体来说升高幅度较小;蓄冷时的室外气温越低、土壤与室外空气的温差越大,蓄冷效果越好;埋管进出口平均温差、土壤平均温度变化、土壤换热量、埋管换热量、单位埋深换热量的大小关系一致。研究结果表明,跨季节蓄冷维持了土壤的长期热平衡,系统的长期运行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源热泵 土壤蓄冷 长期实验 水温 土壤温度
下载PDF
一种土壤蓄冷与双级热泵集成系统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建恩 高涛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0-42,共3页
结合蓄冷技术和土壤源热泵技术,提出了一种土壤蓄冷和双级热泵集成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双工况制冷机组和水源热泵机组构成。介绍了该集成系统制冷、蓄冷和供热的工作过程,并指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土壤蓄冷 双级热泵 集成系统
下载PDF
Modeling of seasonal soil cold storage using natural cold energy
5
作者 杨涛 郑茂余 +1 位作者 王潇 孔凡红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10年第4期491-496,共6页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on summer air conditioning,a novel seasonal soil cold storage mode using natural energy is presented and two-dimensional transient heat transfer model of U-tube is developed. The three pro...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on summer air conditioning,a novel seasonal soil cold storage mode using natural energy is presented and two-dimensional transient heat transfer model of U-tube is developed. The three processes of cold storage in winter,shut-down in transition season and cold extraction in summer are simulated by using sensitive heat capacity method with variable time step. The changing of U-tube outlet water temperature in different periods,daily cold storage and cold extraction are estimated.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the U-tube and soil around the tube is investigated. Simulations show that seasonal soil cold storage using natural cold energy is feasible in the north to Changchun,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seasonal soil cold storage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cold storage soil cold extraction variable time step method
下载PDF
水分迁移对土壤蓄冷系统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涛 张小松 郑茂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6-683,共8页
结合蓄冷技术和土壤源热泵埋管换热器的优点,提出土壤蓄冷系统,基于薄膜水迁移理论,建立土壤蓄冷垂直U型埋管管群内、外层埋管的水热耦合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对在有无水分迁移作用下的蓄冷、释冷运行结果进行比较,并研究埋管周围土... 结合蓄冷技术和土壤源热泵埋管换热器的优点,提出土壤蓄冷系统,基于薄膜水迁移理论,建立土壤蓄冷垂直U型埋管管群内、外层埋管的水热耦合数学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对在有无水分迁移作用下的蓄冷、释冷运行结果进行比较,并研究埋管周围土壤水分场及日释冷量变化。在水迁移作用下,内、外层埋管释冷量为47.72W/m和35.12W/m,提高了10.09%和3.66%,系统COP为10.73和7.90,提高了0.98和0.28,水迁移作用对系统影响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迁移 水热耦合 土壤蓄冷 土壤释冷
下载PDF
商住园区综合能源供暖(冷)系统的方案设计及运行经济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媛媛 刘芳芳 +3 位作者 贾天翔 韩昭 商永强 姜曙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3年第12期20-28,共9页
“双碳”目标下,通过可再生能源和综合能源系统实现清洁供暖(冷)是拓展现有供热能力、解决供暖(冷)民生需求、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以我国北方某商住园区综合能源供暖(冷)项目为研究对象,依次开展项目负荷分析、区域资源分析和... “双碳”目标下,通过可再生能源和综合能源系统实现清洁供暖(冷)是拓展现有供热能力、解决供暖(冷)民生需求、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以我国北方某商住园区综合能源供暖(冷)项目为研究对象,依次开展项目负荷分析、区域资源分析和冷热源优化分析,提出2种“集中热网+可再生能源”综合能源供暖(冷)方案。通过装机方案和运行经济性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方案2,方案1减少了空气源热泵,增加了蓄能系统并以电锅炉作为极寒期的调峰热源,供暖季运行电费和购热费合计减少18.6%,制冷机组装机减少30.8%,供冷季运行电费减少35.4%,年运行成本降低20.8%。研究成果将为同类型综合能源项目的方案设计和运行策略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地热能 土壤源热泵 蓄热 蓄冷 运行优化 可再生能源 综合能源系统 清洁供暖(冷)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土壤源热泵跨季节土壤蓄冷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子龙 吕超 朱伟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77,共8页
为解决夏热冬冷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土壤热失衡问题、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提出利用室外风机盘管将冬季或过渡季室外空气中的冷量存储于土壤中的跨季节土壤蓄冷方法。搭建了地埋管换热系统的相似模型实验台,进行了土壤源热泵系统的供冷、... 为解决夏热冬冷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的土壤热失衡问题、提高系统运行效率,提出利用室外风机盘管将冬季或过渡季室外空气中的冷量存储于土壤中的跨季节土壤蓄冷方法。搭建了地埋管换热系统的相似模型实验台,进行了土壤源热泵系统的供冷、供暖、蓄冷实验,并将系统中的地埋管分成两组,在供暖后期同时运行供暖和蓄冷工况,研究跨季节土壤蓄冷的运行效果。研究显示:在全年周期实验中,有蓄冷实验和无蓄冷实验的土壤平均温度分别上升0.25℃和0.99℃;经过供暖工况和蓄冷工况,无分组蓄冷实验和有分组蓄冷实验的土壤平均温度分别下降2.60℃和2.84℃。研究结果表明:跨季节土壤蓄冷可有效降低土壤温度,减小土壤源热泵系统全年运行后的土壤温升,缓解长期运行时的土壤热堆积问题,有利于夏季供冷工况的运行;在供暖后期进行土壤蓄冷,可在不影响供暖效果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土壤温度,提高蓄冷效率和蓄冷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源热泵 相似模型实验 跨季节土壤蓄冷 分组蓄冷 夏热冬冷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