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酸碱滴定曲线拟合参数表征土壤对酸缓冲能力的新方法 被引量:45
1
作者 成杰民 胡光鲁 潘根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69-573,共5页
以太湖地区3种对酸缓冲能力不同的水稻土(黄泥土、白土和乌泥土)为供试土壤,以不同pH值(pH为5.6,4.0,3.0,2.0)的模拟酸雨淋溶,研究模拟酸化条件下土壤酸碱缓冲能力的变化。根据酸碱滴定曲线,进行统计分析和数学拟合,提出以酸碱滴定曲线... 以太湖地区3种对酸缓冲能力不同的水稻土(黄泥土、白土和乌泥土)为供试土壤,以不同pH值(pH为5.6,4.0,3.0,2.0)的模拟酸雨淋溶,研究模拟酸化条件下土壤酸碱缓冲能力的变化。根据酸碱滴定曲线,进行统计分析和数学拟合,提出以酸碱滴定曲线拟合方程的斜率表征土壤酸缓冲能力的新方法。结果表明,3种供试土壤酸碱的基础缓冲能力依次为黄泥土(β=3.25)、乌泥土(3.00)、白土(1.58);土壤酸碱滴定曲线在其突跃范围内,加酸的量与pH呈显著线性负相关;直线斜率b的绝对值用以定量土壤对酸碱缓冲能力,b的绝对值越大,土壤酸碱缓冲能力越差。K值用以定量说明土壤酸碱缓冲能力的变化,当K>100%时,K值越大,土壤酸缓冲能力降低越多;当K<100%时,K值越小,土壤酸碱缓冲能力增加越大;当K≈100%(≤±5%)时,可视为土壤酸碱缓冲能力无显著变化。因新方法的理论依据仍为酸碱滴定曲线的理论,所以仅适用于反应动力学上较快的阳离子交换反应,即土壤酸碱初级缓冲体系,不适用于原生矿物的风化的土壤酸碱次级缓冲体系。其结果为研究土壤酸碱缓冲能力的变化,乃至研究土壤环境质量变化提供了可靠的定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酸碱缓冲能力 拟合参数
下载PDF
安徽主要土壤酸碱性及其酸缓冲性能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王文婧 戴万宏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5期67-72,共6页
为了解安徽省土壤酸碱性分布状况和影响因素、以及未来酸雨可能给土壤带来的酸化影响,选取采集了安徽省不同地理区域4种主要土壤的0~20 cm表层样品,通过收集资料、室内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研究了土壤酸碱性和酸缓冲容量的大小、分布规律... 为了解安徽省土壤酸碱性分布状况和影响因素、以及未来酸雨可能给土壤带来的酸化影响,选取采集了安徽省不同地理区域4种主要土壤的0~20 cm表层样品,通过收集资料、室内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研究了土壤酸碱性和酸缓冲容量的大小、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安徽主要土壤pH和酸缓冲容量均呈现由北向南依次递减趋势;pH大小顺序为: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红壤,土壤酸碱性与年均降水量、交换性铝、交换性酸和水解性总酸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2=0.7010~0.9039**);土壤酸缓冲容量大小顺序为:潮土(87.6 mmol/kg)>砂姜黑土(36.4 mmol/kg)>水稻土(29.2 mmol/kg)>红壤(23.0 mmol/kg),土壤酸缓冲容量与土壤pH、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土壤盐基饱和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2=0.7631~0.9494**);由此可见安徽几种主要土壤的酸碱性存在很大差异,土壤基本性质和环境条件强烈影响着土壤酸碱性和对酸的缓冲性能,由此也必然影响着土壤受酸雨影响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土壤 土壤酸碱性 酸缓冲性 缓冲容量
下载PDF
不同植茶年限茶园土壤pH缓冲容量 被引量:27
3
作者 苏有健 王烨军 +4 位作者 张永利 罗毅 孙力 宋莉 廖万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914-2918,共5页
为探明长期植茶对土壤pH缓冲容量(pHBC)的影响,以安徽郎溪和祁门茶园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连续植茶10、15、20、25、30年的茶园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酸碱滴定法适用于茶园土壤pHBC的测定,酸碱加入量与pH值在酸... 为探明长期植茶对土壤pH缓冲容量(pHBC)的影响,以安徽郎溪和祁门茶园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连续植茶10、15、20、25、30年的茶园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酸碱滴定法适用于茶园土壤pHBC的测定,酸碱加入量与pH值在酸碱滴定曲线的特定突跃段(pH4.0-6.0)呈近似直线关系,可通过线性拟合方程计算pHBC。两地茶园土壤的pHBC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郎溪茶园和祁门茶园土壤pHBC的下降速率分别为0.10和0.06 mmol·kg-1·a-1.茶园土壤pHBC与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有机质、盐基饱和度、物理性质黏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交换性酸总量及交换氢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植茶年限 pH缓冲容量
原文传递
土壤对污染物的缓冲性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华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20,共18页
阐述了土壤缓冲性概念的演变,提出从缓冲性角度研究土壤污染的思路及体系。通过几种土壤对Cu、Pb、Cd、F缓冲性测定,分析了影响因素;由土壤pH值、粘粒、碳酸钙、有机质、腐殖酸、外源镉等一系列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各因素与缓冲性量变规律... 阐述了土壤缓冲性概念的演变,提出从缓冲性角度研究土壤污染的思路及体系。通过几种土壤对Cu、Pb、Cd、F缓冲性测定,分析了影响因素;由土壤pH值、粘粒、碳酸钙、有机质、腐殖酸、外源镉等一系列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各因素与缓冲性量变规律;通过等温吸附、络合特性、溶解性、形态分布,吸附动力学试验,研究了缓冲机制;还进行了各因素综合影响试验及通径分析。在试验研究基础上,为土壤污染的防治、调控、预测预报提出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污染 缓冲性
下载PDF
湘西典型植烟土壤酸碱缓冲特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源环 邓小华 +5 位作者 张仲文 周米良 江智敏 田峰 张明发 石楠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为探明山地植烟土壤酸碱缓冲特性,采集了湘西山区烤烟典型生产区的28个土壤样本,采用酸碱滴定法和灰色关联法分析了湘西山地植烟土壤酸碱缓冲特性以及土壤缓冲容量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湘西山地植烟土壤酸碱缓冲量为11... 为探明山地植烟土壤酸碱缓冲特性,采集了湘西山区烤烟典型生产区的28个土壤样本,采用酸碱滴定法和灰色关联法分析了湘西山地植烟土壤酸碱缓冲特性以及土壤缓冲容量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量化关系。结果表明:湘西山地植烟土壤酸碱缓冲量为11.35~43.29 mmol·kg^(-1),平均为17.26 mmol·kg^(-1),黄棕壤的酸碱缓冲量(11.35~43.29 mmol·kg^(-1))显著高于黄壤(11.79~20.70 mmol·kg^(-1))。有78.57%的样本对酸碱敏感,黄壤土是否对酸敏感由有机质含量决定,黄棕壤土是否对酸敏感与pH和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对于同一土壤类型,有机质和黏粒含量与酸碱缓冲容量显著正相关;对于黄棕壤,酸碱缓冲容量还与pH和阳离子交换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呈显著负相关。主要土壤类型之间缓冲性能存在较大差异,黄壤土酸碱缓冲性能主要受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和黏粒含量的影响;黄棕壤土酸碱缓冲性能主要受pH、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的影响。在生产中应采用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调节土壤酸性等措施提高植烟土壤酸碱缓冲性能,为优质烟叶生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山地 植烟土壤 pH缓冲容量 土壤缓冲性能 酸敏感性 土壤理化性状
下载PDF
不同酸性物质对石灰性土壤的酸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姚晓芹 马文奇 楚建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68-71,共4页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酸性物质对石灰性土壤的酸化效果。结果表明,磷酸能有效地降低石灰性土壤的pH,要使土壤pH由8.89降至6.0左右,最佳酸用量为3.27g/100g土。对于pH较高的石灰性土壤,只用低pH(pH=5.5)的酸水溶液在短时间内降低土壤p...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酸性物质对石灰性土壤的酸化效果。结果表明,磷酸能有效地降低石灰性土壤的pH,要使土壤pH由8.89降至6.0左右,最佳酸用量为3.27g/100g土。对于pH较高的石灰性土壤,只用低pH(pH=5.5)的酸水溶液在短时间内降低土壤pH是不切实际的。磷酸二氢铵不仅具有很好的酸化效果,且具有很好的缓冲性能,每100g土壤加入2.3g磷酸二氢铵可使石灰性土壤pH从8.89降低到6.39,并能维持较长的酸性环境。施用5%的硫磺可在30d内使土壤pH降低到7.0~7.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物质 酸化效果 石灰性土壤 缓冲能力
下载PDF
集约经营下南方竹园土壤酸化特征与缓冲容量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吴士文 索炎炎 +3 位作者 梁钢 郑增亭 徐祖祥 卢升高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20-1125,共6页
高强度集约经营下竹周土壤质量退化是制约竹笋持续丰产高效的主要障碍因素。通过研究集约经骨雷竹林典型土壤剖面的酸度特征、养分变化以及土壤酸碱缓冲容量,以期探明集约经营下雷竹林衰退的可能因素。结果表明,雷竹种植后,表层土壤... 高强度集约经营下竹周土壤质量退化是制约竹笋持续丰产高效的主要障碍因素。通过研究集约经骨雷竹林典型土壤剖面的酸度特征、养分变化以及土壤酸碱缓冲容量,以期探明集约经营下雷竹林衰退的可能因素。结果表明,雷竹种植后,表层土壤呈现明显的酸化现象,表土的最低pHH20值达到了3.75;表土的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明显提高,表上(0~20cm)速效磷含量最高可达350mgkg-1;竹林土壤铝的形态分析表明,有机配合态铝在表土中的含量较高,并随剖面深度的降低而降低;土壤交换态铝含量与pHH20和pHKCl呈极显著负相关,有机配合态铝含量与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m相关;竹园土壤的酸碱缓冲容量在8.58~14.31mmol kg-1,之间,有机质含量是影响竹园土壤缓冲容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园 土壤酸化 pHH2O pHKCl 铝形态 酸碱缓冲能力
原文传递
土壤对污染物的缓冲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邓仕槐 郑仁宏 +1 位作者 王应军 吴晓斌 《四川环境》 2006年第4期113-117,126,共6页
本文阐述了土壤对污染物的缓冲特性的概念,研究土壤对污染物缓冲性的目的和意义、历史、现状和前景,为土壤污染与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土壤缓冲性 污染物
下载PDF
有机肥对茶园土壤酸碱性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林斌结 林月华 +1 位作者 董直文 赵东 《茶叶》 2019年第3期142-144,共3页
茶园土壤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能,能缓解外界酸碱对体系的影响。有机肥能有效地增加土壤有机质,但多数有机肥呈碱性,对土壤的酸碱度有较大的影响。试验中按不同比例混合土壤和羊粪,发现5%的有机肥就已经改变了体系的酸碱平衡,此时体系的酸... 茶园土壤具有一定的缓冲性能,能缓解外界酸碱对体系的影响。有机肥能有效地增加土壤有机质,但多数有机肥呈碱性,对土壤的酸碱度有较大的影响。试验中按不同比例混合土壤和羊粪,发现5%的有机肥就已经改变了体系的酸碱平衡,此时体系的酸碱性由其中的羊粪决定,土壤原有的缓冲体系已经被破坏。因而在施用有机肥时,要考虑其对土壤酸碱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有机肥 羊粪 酸碱度 缓冲容量
下载PDF
降雨及施氮对水耕铁渗人为土土壤酸碱缓冲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汪吉东 陈丹艳 +4 位作者 张永春 宁运旺 许仙菊 张辉 胡永红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4-107,共4页
以太湖地区典型水稻土——水耕铁渗人为土为供试材料,通过添加CaCO3和H2SO4培养及滴定的方法,研究不同pH降雨和施氮对土壤酸碱缓冲体系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在添加CaCO3和H2SO4培养后进行不同量酸碱滴定,土壤在pH 4.0~7.5的突跃范围内... 以太湖地区典型水稻土——水耕铁渗人为土为供试材料,通过添加CaCO3和H2SO4培养及滴定的方法,研究不同pH降雨和施氮对土壤酸碱缓冲体系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在添加CaCO3和H2SO4培养后进行不同量酸碱滴定,土壤在pH 4.0~7.5的突跃范围内与酸碱加入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表明该测定方法对供试土壤适用。同时施氮和降雨对土壤的酸化都有加速作用,各处理0-40 cm层土壤酸碱缓冲容量为1.91~2.20 cmol/kg,增加施氮量、降低降雨pH都降低土壤的酸碱缓冲容量,且土壤酸碱缓冲容量与盐基淋出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但不同酸度降雨对土壤酸度变化及酸碱缓冲容量变化影响主要为0-20 cm层,而对20-40 cm层影响较小;而施氮除影响土壤pH及酸碱缓冲容量的0-20 cm层外,还影响到20-40 cm层。表明研究土壤处在以盐基离子为主的酸碱缓冲体系,在此体系下,施氮或氮沉降对土体的影响比酸沉降更为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土壤酸碱缓冲体系 水耕铁渗人为土
下载PDF
不同产地油菜秸秆制备的生物质炭对红壤酸度和土壤pH缓冲容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清扬 徐仁扣 俞元春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1-827,共7页
【目的】明确不同产地油菜秸秆制备的生物质炭对红壤酸度的改良和土壤pH缓冲容量的提升效果。【方法】将不同添加量的油菜秸秆炭分别与两种酸性红壤混合,然后进行室内培养试验,测定培养实验前后土壤pH、pH缓冲容量、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 【目的】明确不同产地油菜秸秆制备的生物质炭对红壤酸度的改良和土壤pH缓冲容量的提升效果。【方法】将不同添加量的油菜秸秆炭分别与两种酸性红壤混合,然后进行室内培养试验,测定培养实验前后土壤pH、pH缓冲容量、土壤交换性盐基离子和土壤交换性酸。【结果】添加油菜秸秆炭显著提高了土壤的pH、pH缓冲容量、交换性盐基离子含量,显著降低了土壤交换性酸含量。说明添加油菜秸秆炭不仅可以改良红壤酸度,还能提高红壤的抗酸化能力,因而可以减缓土壤的复酸化。生长在碱性土壤上的油菜秸秆制备的生物质炭对红壤酸度的改良效果和对土壤pH缓冲容量的提升效果均优于生长在酸性土壤上的油菜秸秆制备的生物质炭,在5%添加水平下,前者使湖南红壤pH相比对照提高37.4%,后者使该土壤的p H提高22.4%;相应地,2种生物质炭分别使该土壤的pH缓冲容量分别提高41.4%和37.3%。2种油菜秸秆炭对红壤pH和pH缓冲容量的提升效果与其碱含量和表面官能团多少相一致。【结论】碱性土壤上生长的油菜秸秆制备的生物质炭对红壤具有更好的改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生物质炭 酸性红壤 土壤酸度 pH缓冲容量
原文传递
浙江省典型农田土壤酸化关键pH段的酸缓冲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童文彬 李荣会 +4 位作者 杨海峻 江建锋 祝伟东 吴怡菲 章明奎 《农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7-41,共5页
由中性(pH 6.5~7.5)向酸性(pH 4.5~5.5)发展是土壤酸化的关键阶段,因此土壤pH 4.5~6.5范围内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将直接影响土壤酸化的速率。从浙江省平原地区采集了48个代表性水田土壤,分析了酸化关键pH段的土壤酸缓冲性能及主要影响因... 由中性(pH 6.5~7.5)向酸性(pH 4.5~5.5)发展是土壤酸化的关键阶段,因此土壤pH 4.5~6.5范围内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将直接影响土壤酸化的速率。从浙江省平原地区采集了48个代表性水田土壤,分析了酸化关键pH段的土壤酸缓冲性能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供试水田土壤pH 4.5~6.5间的酸缓冲容量(pH降低1个单位所需要的酸量)在8.34~41.22 mmol/(kg·pH)之间,平均为23.38 mmol/(kg·pH),由高至低分别为水网平原>滨海平原>河谷平原,水网平原和滨海平原区水田土壤的酸缓冲容量分别是河谷平原的1.60、1.17倍。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粘粒含量和CEC是影响土壤酸缓冲容量的主要因素,缺乏粘粒含量是平原地区土壤快速酸化的主要诱因。质地较轻的土壤是平原地区农田酸化预防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酸化 酸缓冲容量 粘粒
下载PDF
几种类型土壤对碱的缓冲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龙 张美玲 +4 位作者 李建东 辛明月 孙琳琳 牛琳琳 孙占印 《农学学报》 2015年第11期40-43,共4页
为了探讨几种土壤类型对碱的缓冲特征,笔者采用电位法测定土壤碱缓冲能力大小,对几种类型土壤对碱的缓冲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几种类型土壤对碱的缓冲能力大小依次为黄棕壤>水稻土>砂姜黑土>潮土。不同肥... 为了探讨几种土壤类型对碱的缓冲特征,笔者采用电位法测定土壤碱缓冲能力大小,对几种类型土壤对碱的缓冲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几种类型土壤对碱的缓冲能力大小依次为黄棕壤>水稻土>砂姜黑土>潮土。不同肥力砂姜黑土和水稻土对碱溶液的缓冲能力均是高肥力>中肥力>低肥力。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对碱溶液的缓冲能力均是高量有基质>中量有机质>对照。同一类型土壤对碱缓冲能力高低与肥力高低和有机质含量高低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缓冲容量 缓冲作用
下载PDF
土壤对Pb污染的缓冲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仕槐 武俊英 +2 位作者 肖德林 周鹏 谢小驿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3-26,共4页
为了探讨Pb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及其对土壤污染的影响,用Pb、Cu、Cd和Zn模拟污染石灰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和黄壤(单一污染和复合污染)后,分析模拟污染土壤中Pb的有效量变化。利用缓冲性指标分析土壤抗铅污染的能力。结果表明,3种土壤对Pb... 为了探讨Pb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及其对土壤污染的影响,用Pb、Cu、Cd和Zn模拟污染石灰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和黄壤(单一污染和复合污染)后,分析模拟污染土壤中Pb的有效量变化。利用缓冲性指标分析土壤抗铅污染的能力。结果表明,3种土壤对Pb的缓冲能力不同,由大到小顺序为:缓冲能力石灰性紫色土、黄壤和酸性紫色土。3种土壤对铅的缓冲能力随加入的单一污染物或复合污染物Pb、Cd、Cu、Zn的浓度增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土壤缓冲性 缓冲性指标 有效性
下载PDF
中、苏六种土壤对铜、铅、镉、氟的缓冲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华珞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5-62,共8页
模拟不同程度的铜、镉、铅、氟污染,测定了苏联生草灰化土和潜育泥炭土、中国湖北的红壤和黄棕壤、北京浅色草甸土、山西碳酸盐褐土对上述污染元素的缓冲性。结论:有机质含量高、阳离子代换量高、碳酸钙含量高、质地粘重、中性的北方土... 模拟不同程度的铜、镉、铅、氟污染,测定了苏联生草灰化土和潜育泥炭土、中国湖北的红壤和黄棕壤、北京浅色草甸土、山西碳酸盐褐土对上述污染元素的缓冲性。结论:有机质含量高、阳离子代换量高、碳酸钙含量高、质地粘重、中性的北方土壤对重金属的缓冲性强,对氟的缓冲性弱;富含氧化铁、铝的酸性南方土壤,对氟缓冲性较强,而对重金属缓冲性最弱。分析了影响土壤对该污染元素的缓冲性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污染元素 缓冲性 重金属
下载PDF
Sensitivity of soils to acid rain in South China
16
作者 Huang Runhua, Yang Rong and Cao Hongfa1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2Beijing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Beijing 100037,China. 3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 Science,Beijing 100012,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49-53,共5页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sensitivity of soils to acid rain in 5 provinces, South China. Based on field work and literature, and taking soil pH, CEC, and the types of residua into account, the authors classified the s...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sensitivity of soils to acid rain in 5 provinces, South China. Based on field work and literature, and taking soil pH, CEC, and the types of residua into account, the authors classified the sensitivity into 4 categories: highly sensitive, sensitive, slightly sensitive, and non-sensitive. By overlapping the maps of soil pH, CEC, and types of residua, the map of soil sensitivity in South China has finally resulted.The authors try to summarize the regularity of soil sensitivity to acid rain in this area. The sensitivity of different soil types in the studied area has also discussed.The seriousness and its prospects of acid rain in this area have been pointed out in order to draw the attention of relevant author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id rain sensitivity of soils soil buffer capacity South China.
下载PDF
水稻土中钾铵交换平衡及其对容量强度比的影响
17
作者 储祥云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70-74,共5页
选用浙江省杭州地区的青紫泥田、泥质田和粉泥田等三种具代表性的水稻土作供试土样,研究了钾容量强度比(K-Q/I)和铵容量强度比(NH_4-Q/I)的相互关系及K^+对NH_4-Q/I或NH_4^+对K-Q/I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土壤对K^+的亲和力远比对NH_4^+... 选用浙江省杭州地区的青紫泥田、泥质田和粉泥田等三种具代表性的水稻土作供试土样,研究了钾容量强度比(K-Q/I)和铵容量强度比(NH_4-Q/I)的相互关系及K^+对NH_4-Q/I或NH_4^+对K-Q/I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土壤对K^+的亲和力远比对NH_4^+的亲和力强.K^+对NH_4^-Q/I或NH_4^+对K-Q/I的影响,受(Ca+Mg)_(ex)降低、专性吸附NH_4^+-K^+比改变和陪补离子等综合作用.前两种使AR^(NH_4)或AR^K趋向提高.陪补离子的作用,青紫泥田和泥质田中,K^+使AR^(NH_4)趋向提高,而粉泥田相反.三种土壤中NH_4^+使AR^K趋向下降.三种土壤都因加K^+而提高AR^(NH_4)值,但粉泥田主要发生在低AR^(NH_4)值,受专性吸附影响,其它作用影响较小.加NH_4^+使青紫泥AR^K提高、泥质田AR^K降低、粉泥田在低AR^K时提高而高AR^K时降低;NH_4^+使AR^K提高主要由专性吸附引起,使AR^K下降是由陪补离子的影响超过其它两种总影响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交换平衡 容量强度比
下载PDF
汞铬砷元素污染土壤的酶监测研究 被引量:108
18
作者 和文祥 陈会明 +1 位作者 冯贵颖 朱铭莪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38-343,共6页
对西安污灌区和杨凌清灌区土样 7种酶活性进行了测定 ,结果显示 :污灌土样中重金属含量较高 ;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反映出土壤对酶保护能力和对重金属缓冲容量的大小 ,因而不同土壤酶对重金属的敏感性随土样理化性质有明显差别 ;酶活性由... 对西安污灌区和杨凌清灌区土样 7种酶活性进行了测定 ,结果显示 :污灌土样中重金属含量较高 ;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反映出土壤对酶保护能力和对重金属缓冲容量的大小 ,因而不同土壤酶对重金属的敏感性随土样理化性质有明显差别 ;酶活性由于是土样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而较好地表现了土壤的污染状况 ;主成分分析表明 ,总体酶活性值可表征土样的污染状况 ,采用酶活性构筑的土壤信息系统Ⅰ能简便、快速、准确地反映土壤的污染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污染 酶监测 土壤监测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砂壤质石灰性潮土土壤酸碱缓冲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39
19
作者 汪吉东 戚冰洁 +5 位作者 张永春 张爱君 宁运旺 许仙菊 张辉 马洪波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31-1036,共6页
通过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分析了石灰性潮土连续30年施肥处理下土壤pH、碳酸钙和活性碳酸钙含量以及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连续30年施肥处理导致石灰性潮土0~20cm耕层土壤酸化加速,各施肥处理的耕层土壤pH降低0.41~0.70;各施... 通过长期施肥定位试验,分析了石灰性潮土连续30年施肥处理下土壤pH、碳酸钙和活性碳酸钙含量以及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连续30年施肥处理导致石灰性潮土0~20cm耕层土壤酸化加速,各施肥处理的耕层土壤pH降低0.41~0.70;各施肥处理的耕层土壤酸碱缓冲容量为15.82~21.96cmol·kg-1,单施氮肥明显降低了土壤酸碱缓冲容量,而增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土壤酸碱缓冲容量.土壤酸碱缓冲容量与土壤碳酸钙和活性碳酸钙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的相关性不显著,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石灰性潮土仍处于碳酸钙初级缓冲体系,盐基离子和有机质对土壤酸碱缓冲体系的影响较小.0~40cm土层的土壤碳酸钙和活性碳酸钙含量均高于40~80cm土层.与土壤碳酸钙相比,土壤活性碳酸钙更能敏感反映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的变化,碳酸钙缓冲体系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土壤活性碳酸钙缓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 长期施肥 土壤酸碱缓冲容量 砂壤
原文传递
黄淮海平原典型潮土的酸碱缓冲性能 被引量:30
20
作者 黄平 张佳宝 +1 位作者 朱安宁 张丛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392-2396,共5页
【目的】通过对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的研究,可以评价土壤抵抗酸化和碱化的能力,也可以对土壤酸化过程进行预测和调控。【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获取土壤酸碱滴定曲线,并通过分段拟合计算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结果】酸滴定曲线和碱滴定曲线... 【目的】通过对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的研究,可以评价土壤抵抗酸化和碱化的能力,也可以对土壤酸化过程进行预测和调控。【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获取土壤酸碱滴定曲线,并通过分段拟合计算土壤酸碱缓冲容量。【结果】酸滴定曲线和碱滴定曲线在整体上并不呈线性,但分段的酸和碱滴定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7。通过分段拟合得出土壤酸、碱缓冲容量分别为158.71和25.02mmol·kg-1。【结论】酸碱滴定法适用于黄淮海平原典型潮土酸碱缓冲容量测定。根据缓冲体系的划分和土壤基本性质可以看出,碳酸盐是最重要的酸缓冲体系,而土壤有机质贡献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潮土 黄淮海平原 pH缓冲容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