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结条件下土壤水热耦合迁移数值模拟的改进 被引量:60
1
作者 尚松浩 雷志栋 杨诗秀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62-64,共3页
根据冻结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和热量迁移的基本方程,推导出了冻土水热耦合方程,并构造了采用变化的空间步长和自动调节时间步长的全隐式有限差分计算格式,使模型求解中的迭代计算过程大为简化,计算速度有很大提高。用本模型对张掖壤... 根据冻结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和热量迁移的基本方程,推导出了冻土水热耦合方程,并构造了采用变化的空间步长和自动调节时间步长的全隐式有限差分计算格式,使模型求解中的迭代计算过程大为简化,计算速度有很大提高。用本模型对张掖壤土的室内冻结过程进行了模拟,土壤水分、温度的计算值和试验值吻合较好。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模拟冻结过程中土壤水分、温度的变化,且在计算中土壤含水量较低时不需要在冻结区引入冰的阻抗系数的概念,较好地改进了已有的数值模拟,为模拟各种不同条件下的土壤冻结过程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冻结 水热迁移 水热耦合方程 有限差分法
原文传递
土壤冻结过程中潜水蒸发规律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雷志栋 尚松浩 +2 位作者 杨诗秀 王义 赵冬梅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10,共5页
应用土壤冻结过程中水热耦合迁移模型模拟了内蒙河套灌区1990~1991土壤冻结期潜水蒸发过程,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负积温、不同潜水埋深条件下的潜水蒸发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埋深、负积温对冻结期... 应用土壤冻结过程中水热耦合迁移模型模拟了内蒙河套灌区1990~1991土壤冻结期潜水蒸发过程,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负积温、不同潜水埋深条件下的潜水蒸发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埋深、负积温对冻结期潜水.蒸发总量的影响,提出了冻结期潜水蒸发折算系数的概念.潜水蒸发折算系数与负积温无关,有助于对土壤冻结期潜水蒸发规律的分析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冻结 潜水蒸发 折算系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土壤冻结温度及未冻水含量预测模型 被引量:22
3
作者 尚松浩 毛晓敏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4-418,共5页
土壤冻结温度与未冻水含量是冻土的重要物理参数 ,影响因素多 ,关系复杂 .利用BP网络模型来描述冻结温度与未冻水含量及其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效果良好 .该模型直接根据试验数据通过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寻求输出变量与输入变量... 土壤冻结温度与未冻水含量是冻土的重要物理参数 ,影响因素多 ,关系复杂 .利用BP网络模型来描述冻结温度与未冻水含量及其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效果良好 .该模型直接根据试验数据通过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寻求输出变量与输入变量间的内在非线性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未冻水含量 BP神经网络 冻土 土壤冻结温度
下载PDF
冻土水热运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海丽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99-105,共7页
本文在建立冻土水热耦合迁移的数学模型基础上,采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格式并用线性化迭代方法求解。边界条件处理采用半控制容积法,时间步长根据迭代情况自动调节,求解过程中为防止振荡过大采用松驰迭代等措施。通过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 本文在建立冻土水热耦合迁移的数学模型基础上,采用全隐式有限差分格式并用线性化迭代方法求解。边界条件处理采用半控制容积法,时间步长根据迭代情况自动调节,求解过程中为防止振荡过大采用松驰迭代等措施。通过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取得较好效果,表明采用的数学模型及数值计算方法可靠。用此模型模拟了非实验状态下(历时30d及表面温度降至-20°C)的土壤冻结过程。模拟显示温度分布随冻结历时的加长而变缓,最后趋于线性分布,随上、下表面温差的加大而变陡;水分分布基本形状并不随时间及上、下表面温差而变,只是冻深及上迁水量随历时加长、温差加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冻结 数值模拟 土壤水分 水热运动
原文传递
基于显热容法的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冻结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卫波 施明恒 +1 位作者 刘光远 陈振乾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0,共5页
为了探讨寒冷地区土壤冻结对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换热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土壤冻结的地埋管周围土壤传热模型,并利用显热容法对冻结相变问题进行了处理。基于模型的数值求解探讨了土壤含水率、原始温度、热扩散率及Stefan数对埋管周... 为了探讨寒冷地区土壤冻结对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换热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土壤冻结的地埋管周围土壤传热模型,并利用显热容法对冻结相变问题进行了处理。基于模型的数值求解探讨了土壤含水率、原始温度、热扩散率及Stefan数对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分布及冻结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未考虑土壤冻结相比,计算出的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高,传热热阻小,从而可以减小埋管的设计长度,降低系统初投资;提高土壤含水率有利于地源热泵的设计与运行;减小热扩散率和Stefan数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的冻结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地埋管换热器 土壤冻结 显热容法
下载PDF
冻结土壤温度场数值模拟的改进 被引量:12
6
作者 商翔宇 周国庆 别小勇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9-183,共5页
针对土壤冻结过程的数值分析,基于显热容法用有限差分法构造出热传导方程变空间步长的半隐格式和全隐格式.结合实例分析了FEM和FDM方法造成的'相变遗漏',提出一种自调节时间步长、半隐和全隐格式交替使用的方法,使模型求解迭代... 针对土壤冻结过程的数值分析,基于显热容法用有限差分法构造出热传导方程变空间步长的半隐格式和全隐格式.结合实例分析了FEM和FDM方法造成的'相变遗漏',提出一种自调节时间步长、半隐和全隐格式交替使用的方法,使模型求解迭代大为简化,有效避免了'相变遗漏'引起的温度场分析误差.该方法能够较为精确求解冻土温度场,是对传统方法的有效改进,也为土体冻结及冻胀融沉过程的精确分析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格式 相变 热传导方程 迭代 热容 求解 遗漏 土壤温度场 土体 冻结
下载PDF
吉林省土壤冻融的逐日变化及与气温、地温的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任景全 王冬妮 +3 位作者 刘玉汐 李建平 郭春明 李琪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4-333,共10页
土壤冻融过程对气候和生态环境演变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季节冻土区土壤冻融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利用2014-2017年吉林省典型代表观测站逐日冻土、气温和地温数据,研究土壤冻融的逐日变化及其与气温、地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土壤... 土壤冻融过程对气候和生态环境演变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季节冻土区土壤冻融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利用2014-2017年吉林省典型代表观测站逐日冻土、气温和地温数据,研究土壤冻融的逐日变化及其与气温、地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土壤冻结和融化完整过程中,冻土上限呈直线上升趋势变化,下限呈先增大后减小的三次曲线趋势变化,即从稳定冻结初日起,冻土深度逐渐加深,在达到最大值后,缓慢变浅。冻土融化包括下限和上限融化两个过程,具有"两头化"的变化特征。冻土上限融化与下限同时开始或者晚于下限,但冻土上限融化的日变化量要大于下限。在土壤冻结过程中,活动积温、0 cm地积温、10 cm地积温与冻结深度呈三次曲线变化关系,随负积温的增加,冻结深度加深。在冻土上限融化过程中,活动积温、0 cm地积温、10 cm地积温与冻土上限深度呈三次曲线变化关系,随正积温的增加,上限融化深度加深。在冻土下限融化过程中,活动积温、0 cm地积温、160 cm地积温与冻土下限深度呈显著的直线趋势,随正积温的增加,下限融化深度变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冻结 土壤融化 活动积温 地积温 吉林省
下载PDF
高纬度低海拔岛状多年冻土桩基回冻前后承载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宇德忠 程培峰 +1 位作者 季成 崔志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478-484,共7页
冻土与普通的土体相比具有独特的工程性质。在冻土地区进行桩基础施工后,桩和周围土体在冻土地温及大气温度的作用下逐渐回冻,回冻过程中在冰的胶结作用下桩与周围土体联结成整体共同承受外荷载作用。为了研究回冻前后桩基的承载力变化... 冻土与普通的土体相比具有独特的工程性质。在冻土地区进行桩基础施工后,桩和周围土体在冻土地温及大气温度的作用下逐渐回冻,回冻过程中在冰的胶结作用下桩与周围土体联结成整体共同承受外荷载作用。为了研究回冻前后桩基的承载力变化及变形性质,在大兴安岭地区浇筑了2根15 m试验桩,试验桩中布设了温度监测系统,采集了桩基回冻过程中的温度数据。根据温度监测结果在桩基回冻前后进行了自平衡静载试验,研究了回冻前后桩基承载力、各土(岩)层的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研究结果表明,桩基回冻后冻土地温保持在-1.9℃桩基的承载力是回冻前承载力的1.42倍;端阻力是回冻前的1.49倍为964 k N,占桩基承载力的12.98%;各土(岩)层的侧摩阻力均有所增长,平均增长率为40.3%。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冻土条件下的桩基设计及施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多年冻土 桩基础 温度 土体回冻 自平衡试验 承载力
下载PDF
岩土热物理指标的分析计算 被引量:10
9
作者 彭友君 彭博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8-43,共6页
地铁车站空调系统节能和通风节能计算需要利用岩土的热物理指标,地铁结构和围岩热物理指标差异在衡量隧道余热被吸收和传导作用时是设计研究的重点问题。一般条件下准确测试岩土的热物理指标比较困难,研究科学的解决方法是地铁勘察的重... 地铁车站空调系统节能和通风节能计算需要利用岩土的热物理指标,地铁结构和围岩热物理指标差异在衡量隧道余热被吸收和传导作用时是设计研究的重点问题。一般条件下准确测试岩土的热物理指标比较困难,研究科学的解决方法是地铁勘察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分析当前地铁通风设计和冻结法施工对热物理指标的需求现状,从热物理指标是岩土材料固有的物理性质出发,考虑了地铁工程的特点以及岩土孔隙率和温度对热物理指标的影响,在总结前人有关热物理指标计算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按照土力学理论进行推导,分岩土类别给出了导热系数和比热容的简化计算公式,公式中未知变量少,补充和完善了地铁勘察手段。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相对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系数 比热容 地铁通风 热平衡 岩土冻结
下载PDF
非饱和土壤冻融过程中水、热耦合运移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焱 陈晓飞 +1 位作者 马巍 邓友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216-5217,5282,共3页
根据冻结条件下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和热量迁移的基本方程,推求冻土水热耦合迁移的数学模型。采用Grank-Nicolson格式的有限差分法,计算结果表明土壤水分、温度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关键词 土壤冻结 水热迁移 水热耦合方程
下载PDF
采煤塌陷后风沙区土壤水分的环境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臧荫桐 汪季 +3 位作者 白彤 高永 贺晓 袁立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1-156,共6页
通过对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下毛乌素沙地南缘补连塔矿采煤塌陷区的土壤含水量的研究,为塌陷风沙区植被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土壤冻结与积雪覆盖可以显著抑制塌陷区土壤水分亏缺。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对照区与2个塌陷区土壤含水量... 通过对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下毛乌素沙地南缘补连塔矿采煤塌陷区的土壤含水量的研究,为塌陷风沙区植被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土壤冻结与积雪覆盖可以显著抑制塌陷区土壤水分亏缺。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对照区与2个塌陷区土壤含水量差异在土层未冻结时显著(P=0.0002)而在土层冻结与冻结且有积雪覆盖时不显著(P分别为0.09与0.85)。土层解冻后对照区与塌陷区的土壤含水量开始产生显著差异。解冻后不利于冻结的坡位、坡向率先进入水分亏缺状态并表现更加严重。降雨对塌陷区土壤水分亏缺有短时缓解作用。积雪融化并未显著改善解冻后塌陷区土壤水分状况。解冻后塌陷区浅层与水分剧烈变化层的水分散失在塌陷后2—3年表现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塌陷 风沙区 土壤水分 土层冻结 土层解冻
原文传递
土体一维冻结问题温度场半解析解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扬 周国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09-313,共5页
针对土体的一维冻结过程,采用考虑土体冻结状态下未冻水存在的等效热容模型,建立了其温度场计算的半解析方法,并与相关文献中的数值解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对等效热容模型与显热容模型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在瞬态阶段,... 针对土体的一维冻结过程,采用考虑土体冻结状态下未冻水存在的等效热容模型,建立了其温度场计算的半解析方法,并与相关文献中的数值解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对等效热容模型与显热容模型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在瞬态阶段,显热容模型计算的冻结锋面推进速度较等效热容模型慢;而在接近稳态阶段,显热容模型计算的冻土区厚度较等效热容模型厚。在冻结诱导水流较弱的情形下,土体冻结状态下的持水特性越好,采用显热容模型进行温度场计算产生的误差越显著,并且其计算结果应用于人工冻结设计是偏于不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冻结 温度场 半解析解 等效热容模型 显热容模型 未冻水
下载PDF
严寒地区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冻结区域分布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之强 金光 +2 位作者 吴晅 田瑞 郭少朋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3-148,共6页
建立了模拟严寒地区土壤热失衡状态下地源热泵冬季运行情况的实验装置,实验研究了地埋管周围土壤冻结区域的分布特征,给出了冻结相变锋面的平均移动速度。结果表明,土壤冻结区域呈不对称性分布,流体进口温度为-15℃时,埋深为350、700、1... 建立了模拟严寒地区土壤热失衡状态下地源热泵冬季运行情况的实验装置,实验研究了地埋管周围土壤冻结区域的分布特征,给出了冻结相变锋面的平均移动速度。结果表明,土壤冻结区域呈不对称性分布,流体进口温度为-15℃时,埋深为350、700、1 050mm,热响应区在40~60mm段,冻结锋面的平均移动速率分别为5、5、6.67mm/h,热响应区在60~80mm段,冻结锋面的平均移动速率分别为1.54、1.82、1.82mm/h;土壤冻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地埋管与周围土壤之间的换热,在严寒地区地源热泵的设计中应考虑土壤冻结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寒地区 地源热泵 土壤冻结 冻结锋面 冻结相变
下载PDF
土壤冻结时间的数值模拟及实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季阿敏 李杰 +2 位作者 糜仁华 孟庆海 魏娟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492-495,共4页
建立了土壤冻结过程数学模型及传热特性微分方程(温度模型),对土壤冻结时间进行数值模拟,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用TDMA法上机计算并同实测值进行对比,论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认为用计算机数值分析方法进行冻结过程模拟,对实际工... 建立了土壤冻结过程数学模型及传热特性微分方程(温度模型),对土壤冻结时间进行数值模拟,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用TDMA法上机计算并同实测值进行对比,论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认为用计算机数值分析方法进行冻结过程模拟,对实际工程的冻结工艺、冻结设施的优化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冻结 数学模型 冻结时间 TDMA法 数值模拟 传热 有限差分法 建筑基础
下载PDF
严寒地区地源热泵地埋管周围土壤冻结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金光 张之强 +2 位作者 吴晅 郭少朋 田瑞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3-168,共6页
为了研究影响地埋管周围土壤冻结的因素,文章建立了模拟严寒地区热失衡状态下地源热泵冬季运行情况的实验装置。实验研究了进口流体温度、土壤体积含水率和土壤初始温度对地埋管周围土壤冻结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流体温度变化改善了埋... 为了研究影响地埋管周围土壤冻结的因素,文章建立了模拟严寒地区热失衡状态下地源热泵冬季运行情况的实验装置。实验研究了进口流体温度、土壤体积含水率和土壤初始温度对地埋管周围土壤冻结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流体温度变化改善了埋管周围的温度场,有利于埋管换热器换热;随着土壤初始温度升高,减小了土壤物性参数的变化,增加了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量;土壤体积含水率的增加,强化了周围土壤与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作用,有利于提高地埋管的出口流体温度和取热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严寒地区 土壤冻结 土壤体积含水率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宁夏灌区冻土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6
作者 杨洋 贾彪 李阳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2期22-31,共10页
为掌握气候背景下宁夏灌区季节性冻土变化及其对农事活动的影响,争取最大限度地提高光热资源利用效率,挖掘生产潜力,开展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宁夏灌区冻土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利用宁夏灌区4个代表性站点1961—2020年冬季逐... 为掌握气候背景下宁夏灌区季节性冻土变化及其对农事活动的影响,争取最大限度地提高光热资源利用效率,挖掘生产潜力,开展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宁夏灌区冻土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利用宁夏灌区4个代表性站点1961—2020年冬季逐日冻土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分析宁夏灌区逐年最大冻土深度、土壤冻结日期、解冻日期及冻结日数变化特征,并分析冻土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20年冬季各代表性站点中最大冻土深度均有明显的变化趋势,2001年以前各地最大冻土深度明显变浅,2001年以后惠农、永宁、吴忠整体冻土深度有所增加,永宁、吴忠呈波动性变化,无明显趋势性变化;1961—2020年中宁最大冻土深度明显变浅。土壤冻结日期、完全解冻日期分别有不同程度延后和提前趋势;各站点冻土持续日数年变化呈缩短的趋势,其中中宁的冻土持续时间缩短趋势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灌区 土壤冻结 冻土深度
下载PDF
土壤冻结条件下水、热耦合运移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焱 陈晓飞 《农业网络信息》 2007年第4期28-29,32,共3页
根据冻结条件下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和热量迁移的基本方程,推求冻土水热耦合迁移的数学模型,采用Grank-Nicolson计算格式及迭代方法进行求解。通过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采用的数学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可靠,为模拟各种不同条件下的土壤... 根据冻结条件下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和热量迁移的基本方程,推求冻土水热耦合迁移的数学模型,采用Grank-Nicolson计算格式及迭代方法进行求解。通过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采用的数学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可靠,为模拟各种不同条件下的土壤冻结过程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冻结 水热迁移 水热耦合方程 Grank—Nicolson差分
下载PDF
基于近场动力学的土冻结过程热传导模拟
18
作者 鲁洋 穆彦虎 +3 位作者 王建 郑军威 杨子越 朱戎熙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6期1816-1827,共12页
寒区冻土工程在极端气候下面临挑战,土壤温度变化威胁工程结构稳定和安全,准确预测温度变化对工程安全至关重要。由于土壤冻结涉及材料相变,模拟预测中会出现非连续问题,基于连续性假设的热传导模型和局部偏微分方程的传统数值方法在求... 寒区冻土工程在极端气候下面临挑战,土壤温度变化威胁工程结构稳定和安全,准确预测温度变化对工程安全至关重要。由于土壤冻结涉及材料相变,模拟预测中会出现非连续问题,基于连续性假设的热传导模型和局部偏微分方程的传统数值方法在求解该类问题时常产生奇异性。为此,本文引入近场动力学微分算子(PDDO),将经典连续介质力学中的偏微分方程转化为非局部积分形式,并基于热焓法建立相变热传导模型。选取不同近场范围模拟二维热传导过程并与解析解进行对比,确定在近场范围δ=3Δx时具有较高精度。选取不同相变材料模拟二维相变材料热传导过程,准确地模拟出相变材料在热传导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以及材料相变过程。最后模拟了不同冻结温度下二维土体的冻结过程,准确捕捉到了相变温度并明显展现出相变温度平台。证实了本文提出的基于近场动力学的土冻结过程热传导模拟方法可以在给定条件下准确预测冻土温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近场动力学微分算子 相变热传导 土体冻结
下载PDF
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毛炳文 余跃进 《建筑节能》 CAS 2011年第9期27-31,56,共6页
分析了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模型及适用条件,讨论了影响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因素,包括土壤热物性、回填材料、地下水流动、土壤冻结、埋管之间的热干扰以及管内循环流速,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不足,并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地埋管换热器 传热模型 回填材料 土壤冻结 地下水流动
下载PDF
土壤冻结对地埋管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白天 郑茂余 +1 位作者 张建利 李忠建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15,共5页
建立了考虑土壤冻结的地埋管换热器非稳态传热模型,采用有限容积法离散了管内流体、管壁及土壤区域的控制微分方程,对涉及的土壤相变问题采用显热容法处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冻结区域较小,但土壤冻结后导热系数大... 建立了考虑土壤冻结的地埋管换热器非稳态传热模型,采用有限容积法离散了管内流体、管壁及土壤区域的控制微分方程,对涉及的土壤相变问题采用显热容法处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冻结区域较小,但土壤冻结后导热系数大幅度提高,更有利于土壤的导热;考虑土壤冻结的影响后,计算出的地埋管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和取热量均有所提高;土壤含水量高有利于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但土壤含水量较低时,土壤冻结对地埋管换热器性能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换热器 土壤冻结 换热性能 有限容积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