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澳大利亚南悉尼盆地二叠系与地震沉积有关的软沉积变形构造 被引量:77
1
作者 杜远生 G.SHI +1 位作者 龚一鸣 徐亚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1-518,I0009-I0010,共10页
悉尼盆地位于澳大利亚东部,Lachlan褶皱带和New England褶皱带之间。悉尼盆地从晚石炭世末到中三叠世经历了弧后扩张到前陆盆地的不同阶段:弧后扩张阶段(石炭纪)、被动热沉降阶段(早、中二叠世Berry组)和挤压挠曲负载阶段(中二叠世Broug... 悉尼盆地位于澳大利亚东部,Lachlan褶皱带和New England褶皱带之间。悉尼盆地从晚石炭世末到中三叠世经历了弧后扩张到前陆盆地的不同阶段:弧后扩张阶段(石炭纪)、被动热沉降阶段(早、中二叠世Berry组)和挤压挠曲负载阶段(中二叠世Broughton组—三叠纪)。此时位于悉尼盆地东侧的New England褶皱带为岛弧背景。因此,二叠纪处于弧后盆地的南悉尼盆地受弧后扩张和东侧弧前海沟俯冲的影响地震活动强烈,发育一系列与地震有关的震积岩,形成多种类型的与地震活动有关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南悉尼盆地二叠系的软沉积物变形包括地裂缝、震褶层、液化脉、沙火山、负荷构造、火焰构造、枕状构造、球状构造、枕状层、滑塌构造、角砾岩化等。其中地裂缝、震褶层是地震颤动直接引起的断裂和褶皱;枕状层是地震颤动引起的砂层脱水、下沉形成的;液化脉、沙火山为液化的砂层穿入地震形成的裂隙形成的;负荷构造、火焰构造、枕状构造、球状构造是受地震颤动在砂、泥岩界面上由于砂层下沉、泥层上穿形成的;滑塌构造和角砾岩化是地震引起的重力滑塌或泥石流形成的。地裂缝、震褶层、液化脉、沙火山、负荷构造、火焰构造、枕状构造、球状构造、枕状层相当于原地震积岩,而滑塌构造和角砾岩化属于异地震积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积岩 软沉积变形 二叠系 悉尼盆地 澳大利亚
下载PDF
济阳坳陷古近系震积岩特征 被引量:57
2
作者 杨剑萍 王辉 +3 位作者 陈世悦 袁静 鄢继华 赵卫卫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81-287,共7页
通过岩芯观察和描述 ,在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段上部和沙三段地层中识别出震积岩。震积岩的主要标志是发育各种类型的软沉积变形构造 ,包括小规模阶梯状正断层、层内小褶皱、扭曲变形、振动液化砂岩脉、微裂缝、震碎角砾岩、火焰... 通过岩芯观察和描述 ,在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段上部和沙三段地层中识别出震积岩。震积岩的主要标志是发育各种类型的软沉积变形构造 ,包括小规模阶梯状正断层、层内小褶皱、扭曲变形、振动液化砂岩脉、微裂缝、震碎角砾岩、火焰构造等。各凹陷的北部陡坡带的沙三段震积岩较发育 ,沙四段上部次之。凹陷的不同位置 ,震积岩的序列有所不同 ,远离控盆边界断裂 ,震积岩序列的完整性变差 ,这反映出震积岩是由控盆边界断裂强烈活动引发的地震所产生的直接结果。震积岩在地层剖面中多次出现表明边界断裂的活动具有周期性和幕式特点。这一成果为陆相断陷湖盆构造演化研究及震积岩的识别和描述提供了重要的地质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积岩 软沉积变形构造 震积序列 识别标志 古近系
下载PDF
中国震积岩研究综述 被引量:28
3
作者 赵卫卫 查明 杨剑萍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1-176,共6页
震积岩是具有特殊震积构造和震积序列的一种灾变性事件岩。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在研究、对比现代和古代震积岩成因沉积物后,逐渐认识到震积岩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沉积岩,震积岩的主要识别标志有震裂缝、地裂缝、断裂递变层、微同沉积... 震积岩是具有特殊震积构造和震积序列的一种灾变性事件岩。近十几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在研究、对比现代和古代震积岩成因沉积物后,逐渐认识到震积岩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沉积岩,震积岩的主要识别标志有震裂缝、地裂缝、断裂递变层、微同沉积断裂、层内褶皱、假结核、液化砂(泥)岩脉、火焰构造及振动液化卷曲变形构造等。对中国震积岩和震积作用、地震——海啸序列、碳酸盐岩振动液化序列与萨布哈震积岩序列、震积岩与震积不整合序列、大陆边缘震积岩序列、陆相断陷湖盆震积岩及垂向序列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通过岩心观察和描述开展陆相震积岩研究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特别是生油断陷湖盆震积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石油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积岩 灾变性事件沉积 识别标志 软沉积变形构造 震积序列
原文传递
蒙古塔木察格坳陷白垩系震积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化爱 钟建华 +1 位作者 陈鑫 高玉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88-1094,I0003,共8页
通过岩芯观察,结合构造背景研究,在蒙古塔木察格坳陷白垩纪地层中识别出震积岩。震积岩的主要标志有微同沉积断裂、同沉积塑性变形构造、液化脉、震积枕状及伴生构造等。通过对塔21-9井、塔19-43井等岩芯的系统观察,建立了蒙古塔木察格... 通过岩芯观察,结合构造背景研究,在蒙古塔木察格坳陷白垩纪地层中识别出震积岩。震积岩的主要标志有微同沉积断裂、同沉积塑性变形构造、液化脉、震积枕状及伴生构造等。通过对塔21-9井、塔19-43井等岩芯的系统观察,建立了蒙古塔木察格坳陷白垩系震积岩的垂向序列。震积岩的垂向序列自下而上依次为砂岩脉(砂火山)层段、水塑性褶皱变形层段、斧式构造层段、滑塌构造层段、阶梯状微断层和震裂缝层段、准原地沉积湖泊津浪丘状层理和内碎屑角砾岩层段、异地沉积震浊积岩层段,对应于地震由强变弱的一个变化过程。震积岩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有助于分析盆地边界断裂的强烈活动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震 软沉积变形构造 液化构造 白垩系 蒙古塔木察格坳陷
下载PDF
辽河西部凹陷南段沙河街组三段震积岩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5
作者 邵珠福 钟建华 +5 位作者 范莉红 李勇 刘宝 李竹强 罗可 王韶洁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9-449,共11页
以区域构造背景为基础,通过对28口井近1000 m岩心的详细观察,在辽河西部凹陷南段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识别出典型的震积岩。其代表性沉积构造有:微断层和地裂缝、液化砂(砾)岩脉、震动液化卷曲变形、环状层理、负载构造、震积角砾岩和... 以区域构造背景为基础,通过对28口井近1000 m岩心的详细观察,在辽河西部凹陷南段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识别出典型的震积岩。其代表性沉积构造有:微断层和地裂缝、液化砂(砾)岩脉、震动液化卷曲变形、环状层理、负载构造、震积角砾岩和震浊积岩等,其中液化砂岩脉和震积角砾岩是主要类型;震积岩垂向序列划分为阶梯状断层段、液化砂岩脉层段、液化卷曲变形层段、震裂岩和自碎角砾岩层段、震塌岩和内碎屑副角砾岩层段、震浊积岩层段6个部分。震积岩研究有助于恢复古构造演化史和寻找岩性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微断层、地裂缝和液化砂岩脉有利于改善储层条件,地震流体可促进烃源岩演化和成岩作用,同时震积角砾岩本身也是良好的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积岩 西部凹陷 沙河街组三段 软沉积变形 石油地质
下载PDF
四川类前陆盆地须家河组震积岩的发现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戴朝成 郑荣才 +2 位作者 朱如凯 翟文亮 高红灿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180,共9页
四川盆地是扬子地块上的一个多旋回类前陆盆地,盆地边缘长期剧烈的构造活动控制着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沉积作用。通过地表剖面和岩芯观察,首次在该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中识别出微裂缝、微褶皱层、微断层、液化砂岩构造、球—枕构造... 四川盆地是扬子地块上的一个多旋回类前陆盆地,盆地边缘长期剧烈的构造活动控制着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的沉积作用。通过地表剖面和岩芯观察,首次在该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中识别出微裂缝、微褶皱层、微断层、液化砂岩构造、球—枕构造和角砾岩等典型的软沉积变形构造的地质记录,这些变形构造可能与印支构造运动期的地震活动有关。越靠近断裂带附近,软变形构造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表明震积岩的分布与龙门山和米仓山—大巴山构造活动有关。因此,研究该盆地须家河组震积岩,对了解控制盆地边界的龙门山和米仓山—大巴山造山带的活动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积岩 软沉积变形构造 龙门山和米仓山-大巴山造山带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四川类前陆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上白垩统姚家组震积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邵宸 樊太亮 +3 位作者 郭亚杰 成鹏 孙宇 王海荣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9-726,共8页
大庆长垣上白垩统姚家组发育与地震相关的震积岩。通过岩心观察,在大庆长垣上白垩统姚家组识别出2种震积岩的主要类型: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液化砂岩脉、砂球—砂枕构造、液化卷曲构造和重荷构造)和硬岩层脆性变形构造(阶梯状微断层、角砾... 大庆长垣上白垩统姚家组发育与地震相关的震积岩。通过岩心观察,在大庆长垣上白垩统姚家组识别出2种震积岩的主要类型: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液化砂岩脉、砂球—砂枕构造、液化卷曲构造和重荷构造)和硬岩层脆性变形构造(阶梯状微断层、角砾状构造和地层破裂构造),共计7小类。通过对取心井(DQ-N1井、DQ-N2井、DQ-N5井和DQ-N7井)的系统观察,总结了松辽盆地大庆长垣软沉积物变形垂向组合序列,并讨论了震积岩在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的发育情况。在阶梯状微断层现象(见于DQ-N2井)和地层破裂现象(见于DQ-N5井)发育的井段中均发现油迹显示,说明震积岩本身确实可以作为潜在的油气储集体,地震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储集层的孔渗性、增加新的油气运移通道,对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大庆长垣 姚家组 震积岩 震积序列 软沉积物变形
下载PDF
蒙古国南贝尔凹陷泥质软沉积变形构造特征及沉积序列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化爱 刘广春 +1 位作者 杨玉平 孟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46,共4页
通过岩心观察在蒙古国南贝尔凹陷发现大量泥质软沉积变形构造,个体构造形态可分为眼状、螯状、拖曳状和波状4种类型;组合构造形态可分为阶梯状、叠瓦状、梅花状、地堑式、地垒式和定向排列6种类型。通过与震积岩的特征类比和对地震作用... 通过岩心观察在蒙古国南贝尔凹陷发现大量泥质软沉积变形构造,个体构造形态可分为眼状、螯状、拖曳状和波状4种类型;组合构造形态可分为阶梯状、叠瓦状、梅花状、地堑式、地垒式和定向排列6种类型。通过与震积岩的特征类比和对地震作用特征分析可知,蒙古国南贝尔凹陷白垩系形态多样的泥质软沉积变形构造是地震作用的产物,其垂向序列自下而上为地震活动衰减期形成的地垒式组合构造和波状构造单元、地震活动停滞期形成的地堑式组合构造和阶梯状组合构造单元及波浪作用形成的泥质软沉积变形构造(组合)准原地沉积单元(包括眼状、螯状构造和叠瓦状、梅花状、定向排列等组合构造)。这些泥质软沉积变形构造主要分布在白垩系下宗巴音组,说明这一时期是控盆边界断裂和盆内主要断裂(如中央断裂)活动相对强烈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软沉积变形构造 古地震 垂向序列 下宗巴音组 南贝尔凹陷 蒙古国
下载PDF
地震成因软沉积物变形记录的地震强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钟宁 蒋汉朝 +3 位作者 李海兵 苏德辰 徐红艳 梁莲姬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85-1802,共18页
确定地震震级对中长期地震预报、震后应急救援和地震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古地震学是研究地质记录中的地震事件,特别是它们的位置、时间和震级大小。然而,传统由地表破裂参数确定的古地震震级仍存在不确定性(大多数地震事件不会导... 确定地震震级对中长期地震预报、震后应急救援和地震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古地震学是研究地质记录中的地震事件,特别是它们的位置、时间和震级大小。然而,传统由地表破裂参数确定的古地震震级仍存在不确定性(大多数地震事件不会导致地表破裂,或位移小于0.3 m),尤其是由湖泊沉积记录的古地震事件。为了解决未发现明显位错地震震级问题,本文依据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类型和形式,对确定地震震级/强度的方法(经验估算、最大液化距离、扰动层厚度、软沉积物变形类型,经验公式,快速沉积砂层厚度)进行总结和讨论,并分析其理论基础、优缺点、误差大小、适用性、存在问题等。并以中东死海盆地利桑组晚更新世湖相沉积中的震积岩(混杂层)和岷江上游萝卜寨晚第四纪湖相沉积中地震成因的液化底劈为例,利用上述6种方法推断,其代表的震级分别为M5.5~6.5和M6.0~7.0,进一步证实了前人的研究结果。这6种方法的结合,为确定地震震级/强度,特别是湖泊沉积中的地震事件提供了一种新的、相对便捷的方法。该研究可为基于地表破裂参数确定的古地震震级提供可靠的参考,为更好地认识构造活跃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和危险性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沉积物变形 地震相关沉积 液化底劈 地震强度 古地震
下载PDF
维西-乔后断裂通甸-马登盆地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常祖峰 李鉴林 +3 位作者 常昊 罗林 刘昌伟 和树芳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75-887,共13页
依据野外调查成果,研究维西-乔后断裂通甸-马登盆地段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质地貌特征和古地震事件。结果表明,该断裂段属于全新世活动段,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全新世以来的水平滑动速率为1.8~2.4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30~0.35mm/a。玉水坪... 依据野外调查成果,研究维西-乔后断裂通甸-马登盆地段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质地貌特征和古地震事件。结果表明,该断裂段属于全新世活动段,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全新世以来的水平滑动速率为1.8~2.4mm/a,垂直滑动速率为0.30~0.35mm/a。玉水坪探槽揭示的断错地层OSL年龄为5.1±0.6,5.3±0.2,7.5±0.5和10.3±0.9ka,属于全新世堆积。下太平某小河T2阶地上发育的多条断层断错现代土壤层之下的所有地层,被错上部地层的OSL年龄为5.3±0.6ka。上新世以来的断裂活动造成上新统的强烈构造变形,其运动性质由逆冲转变为右旋走滑。新民村和盖场等探槽揭露地震楔、砂脉和软沉积构造变形等地震现象,垂直错距多在1 m左右,属同一期地震事件所为,其发生时间约为28000 aBP,震级达到7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西-乔后断裂 全新世 右旋走滑运动 古地震 地震楔 软沉积变形
下载PDF
雷山—锦屏一带清水江组软沉积构造的变形特征——远古的地震记录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宏 《贵州地质》 2015年第2期114-118,共5页
通过面上地质调查,在黔东南雷山—锦屏一带的新元古代清水江组含火山碎屑之砂泥质岩层中,发现了大量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有滑塌、滑移及阶梯状微断层。根据前人对形成该软沉积物变形的模拟试验成果,推断该类软沉积变形的机制与震动液... 通过面上地质调查,在黔东南雷山—锦屏一带的新元古代清水江组含火山碎屑之砂泥质岩层中,发现了大量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有滑塌、滑移及阶梯状微断层。根据前人对形成该软沉积物变形的模拟试验成果,推断该类软沉积变形的机制与震动液化有关,其动力来源于古地震。在清水江组地层分布区,沉积物中含大量凝灰质,显示出古地震与古火山作用相伴频发之特点,这是新元古代裂谷盆地在此阶段构造演化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震带 软沉积变形 清水江组 雷山—锦屏
下载PDF
羌塘地块东南部上三叠统巴贡组软沉积变形特征及其意义
12
作者 杜芳鹏 王建强 +3 位作者 牛军强 谭富荣 杨创 闫明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61-670,共10页
羌塘地块东南部巴青、索县一带,在上三叠统巴贡组内发育大量未固结状态下发生的软沉积变形。其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枕状、球状、链状以及卷曲状,在平面较大范围内均有发现,纵向上密集分布,100余米长的扎德改剖面中发育有7层明显的软沉积... 羌塘地块东南部巴青、索县一带,在上三叠统巴贡组内发育大量未固结状态下发生的软沉积变形。其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枕状、球状、链状以及卷曲状,在平面较大范围内均有发现,纵向上密集分布,100余米长的扎德改剖面中发育有7层明显的软沉积变形构造。经过详细地变形特征描述与比对,认为这些软沉积变形主要是与地震振动相关的震积岩,部分变形清晰地显示出受伸展背景的控制。震积岩是软沉积物对古构造活动的记录,研究区内巴贡组震积岩的密集发育表明巴贡组沉积期区域构造活动强烈,对比晚三叠世早期地层中震积岩的发育状况,发现构造活动在诺利中晚期更加强烈,与羌塘地块中晚三叠世火山岩的年代呼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地块 巴青地区 软沉积变形 巴贡组 晚三叠世
下载PDF
云南楚雄盆地西缘晚三叠世地震软沉积变形及灾变事件分析
13
作者 陈光艳 刘桂春 +5 位作者 马进华 陈棵 孙柏东 颜寻 孙鹏 何兆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11-1023,共13页
震积岩是古地震事件的重要记录,笔者在滇西楚雄盆地西缘斜坡浊流相罗家大山组中识别出震积岩体系。通过对罗家大山组剖面宏观露头和岩石薄片微观构造观察,总结了楚雄盆地西缘晚三叠世震积岩的识别标志,分为原地相脆性震积构造和软沉积... 震积岩是古地震事件的重要记录,笔者在滇西楚雄盆地西缘斜坡浊流相罗家大山组中识别出震积岩体系。通过对罗家大山组剖面宏观露头和岩石薄片微观构造观察,总结了楚雄盆地西缘晚三叠世震积岩的识别标志,分为原地相脆性震积构造和软沉积变形震积构造,包括固结层脆性变形和疏松层软沉积变形,以及微断层、褶皱组合形成脆韧性构造、撕裂构造、自碎角砾岩、混滑层、液化卷曲变形、枕状构造、碟状构造、液化(角)砾岩、液化脉、沙火山、火焰状构造、负载构造、串珠状构造等。根据罗家大山组的震积岩特征,建立了斜坡相地震-海啸沉积序列。对这些震积岩的研究有利于对楚雄盆地西侧断陷盆地形成大地构造背景、活动时限的约束,并且可以指导在楚雄盆地内开展油气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积岩 软沉积变形 宏观和微观特征 晚三叠世 罗家大山组 楚雄盆地西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