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不同林龄软阔林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莉 宋敏 +6 位作者 宋同清 王华 曾馥平 彭晚霞 杜虎 韩畅 苏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2-600,共9页
在生物量调查的基础上,对广西软阔林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5个不同林龄阶段的42个1000 m2样地进行调查,研究各林龄阶段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结果表明:软阔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表现为成熟林(421.98 t·hm^(-2))>... 在生物量调查的基础上,对广西软阔林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5个不同林龄阶段的42个1000 m2样地进行调查,研究各林龄阶段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结果表明:软阔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表现为成熟林(421.98 t·hm^(-2))>过熟林(405.23 t·hm^(-2))>近熟林(218.74 t·hm^(-2))>中龄林(172.94 t·hm^(-2))>幼龄林(164.20 t·hm^(-2))。不同林龄碳储量分布除过熟林阶段植被层>土壤层外,均为土壤层>植被层>凋落物;除成熟林阶段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其余阶段均为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其中植被层为32.03~222.43t·hm^(-2),占总碳储量的30.03%~55.28%,随林龄的增长不断增加。凋落物层为1.51~3.58t·hm^(-2),占总碳储量的0.69%~1.56%,随林龄的增长呈"M"型变化趋势。土壤层为117.33~294.54 t·hm^(-2),占总碳储量的44.06%~75.69%,随林龄的增长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植被层碳储量以乔木层最大(27.53~220.50 t·hm^(-2)),占植被层碳储量的16.77%~54.41%,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其中乔木层碳储量以树干为最大,为16.99~167.91 t·hm^(-2),占乔木层碳储量的61.70%~76.15%,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根、叶所占比例分别为9.07%~18.60%、1.59%~6.62%,随林龄的增长而减少;枝的碳储量占3.08%~13.41%,随林龄的增长呈缓慢增加的趋势,在过熟林阶段有小幅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碳 土壤碳 林龄 软阔林 广西
原文传递
广西不同林龄软阔林细根碳氮磷化学计量和储量特征
2
作者 连子文 黄荣伟 +3 位作者 杜虎 曾馥平 彭晚霞 尹力初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79,共8页
为探索广西各个林龄阶段软阔林细根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储量,以5个龄级典型软阔林为研究样点,采集各样点0~<20 cm土层、20~40 cm土层细根并进行室内测定,研究各林龄阶段下不同土层的软阔林细根C,N,P化学计量特征及... 为探索广西各个林龄阶段软阔林细根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储量,以5个龄级典型软阔林为研究样点,采集各样点0~<20 cm土层、20~40 cm土层细根并进行室内测定,研究各林龄阶段下不同土层的软阔林细根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广西软阔林细根C含量随林龄和土层变化不发生显著性变化;细根N,P含量随林龄变化差异显著,最高值均出现在成熟林阶段,最低值分别出现在中龄林和近熟林阶段。2)随林龄的增长,细根C/N出现下降的趋势,C/P和N/P整体上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3)软阔林各龄级细根生物量和C,N,P平均储量在0~40 cm土层分布为7.77~12.26 t/hm^(2),3324.18~4974.21 kg/hm^(2),44.06~103.36 kg/hm^(2),7.19~13.62 kg/hm^(2)。4)软阔叶林细根生物量和C,N,P储量随土层加深和林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软阔林细根生长总体上受到氮元素限制,在软阔林各龄级阶段中均应着重对其氮素进行补充。通过研究,以期为广西软阔林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龄 软阔林 细根 化学计量特征 C N P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