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丝》:批评本体的建构
1
作者 张黎敏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7-41,共5页
《语丝》批评本体的建构主要是由启蒙意识下的文明批评和理性关注下的社会批评这两个方面形成的。经过语丝同仁的共同努力,批评成为一种自觉的文学本体。《语丝》周刊,使这一批评本体的新文学建构走向了深化,将中国现代批评本体的文学... 《语丝》批评本体的建构主要是由启蒙意识下的文明批评和理性关注下的社会批评这两个方面形成的。经过语丝同仁的共同努力,批评成为一种自觉的文学本体。《语丝》周刊,使这一批评本体的新文学建构走向了深化,将中国现代批评本体的文学创作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思想艺术的新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丝》 批评本体 启蒙 文明批评 理性 社会批评
下载PDF
从哲学到社会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路探索
2
作者 陈道远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24-26,共3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以牺牲自己哲学思维的方式进入社会批判领域,其理论思路给人们带来了表达自我的机会。这种表达会引导个人成为随社会整体而运动的一个机械组成部分,融解并完全渗入社会。
关键词 哲学 社会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 个人 社会
下载PDF
国民劣根性的挖掘与微观的社会批评——论苏雪林20世纪20年代创作中的国民性批判写作
3
作者 刘旭东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第7期63-66,共4页
20世纪20年代,苏雪林除了通过《棘心》等作品展开对内的自我追问,还把批判的视角指向外部世界。她一方面在《语丝》上发表《在海船上》、《归途》等辛辣的杂文,对国人由内而外的种种劣根性进行了独到的刻画和尖锐的批判,另一方面则通过... 20世纪20年代,苏雪林除了通过《棘心》等作品展开对内的自我追问,还把批判的视角指向外部世界。她一方面在《语丝》上发表《在海船上》、《归途》等辛辣的杂文,对国人由内而外的种种劣根性进行了独到的刻画和尖锐的批判,另一方面则通过《生活周刊》上大量的时评写作来针砭社会时弊,呼吁社会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雪林 社会批评 国民性批判
下载PDF
“市民社会”及其在《资本论》中的逻辑地位(一)——兼与沈越教授商榷马恩著作的翻译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罗雄飞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31,共7页
市民社会在马克思著作中具有两类四种含义,应基于马克思独特的思维方法把握不同含义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理念的"市民社会",与所谓普世价值密切相关,它是马克思理论集中批判的对象。如果说马克思具有某... 市民社会在马克思著作中具有两类四种含义,应基于马克思独特的思维方法把握不同含义之间的内在关系。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核心理念的"市民社会",与所谓普世价值密切相关,它是马克思理论集中批判的对象。如果说马克思具有某种市民社会理论的话,也只能看成基于唯物史观把握资本主义生产内在机理的理论。应从原则高度明确反对将两种性质的市民社会理论有意无意地混淆起来的做法。沈越教授将市民社会臆想为没有阶级属性的永恒的"中产阶级"社会。认为西方经济学、西方哲学等只是这种没有阶级属性的市民的意识形态,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应该不加批判地原原本本地"拿来"。他还试图通过个别德文词的辨析,一方面将苏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既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贴上"伪马克思主义"的标签,另一方面把马克思理论整体性地改造成没有阶级属性的意识形态意义上的市民社会理论。实质上是有意识地将马克思理论与西方意识形态混为一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科学的实证主义方法 “市民社会”批判 “一词一译”原则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唯物史观 资产阶级
下载PDF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中的人的解放思想意蕴
5
作者 胡金鑫 陈文殿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9-13,共5页
围绕“犹太人问题”,马克思与鲍威尔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基于对“犹太人问题”的分析,阐发了他的人的解放的思想。其内在逻辑是,通过对宗教“光环”的剖析,揭露了鲍威尔思想的虚伪性;通过对所谓政治解放的剖析,... 围绕“犹太人问题”,马克思与鲍威尔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基于对“犹太人问题”的分析,阐发了他的人的解放的思想。其内在逻辑是,通过对宗教“光环”的剖析,揭露了鲍威尔思想的虚伪性;通过对所谓政治解放的剖析,揭示资产阶级国家政府的阶级性;通过对市民社会的剖析,揭示了商品拜物教的资本逻辑秘密。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犹太人问题”的政治与经济原因,认为只有根本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变革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才能实现人的解放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犹太人问题》 宗教批判 政治批判 市民社会批判 人的解放
下载PDF
论台奥多·冯塔纳的中篇小说《施蒂娜》中“并非门当户对的联姻”主题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蕾莲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77,82,共4页
德国现实主义作家台奥多·冯塔纳的中篇小说《施蒂娜》是其长篇小说《混乱与迷惘》的姐妹卷,因为它们都以"并非门当户对的联姻"为主题。藉此作者揭露了19世纪人们恪守的社会门第观念所酿成的悲剧,批判了社会世俗对人性的... 德国现实主义作家台奥多·冯塔纳的中篇小说《施蒂娜》是其长篇小说《混乱与迷惘》的姐妹卷,因为它们都以"并非门当户对的联姻"为主题。藉此作者揭露了19世纪人们恪守的社会门第观念所酿成的悲剧,批判了社会世俗对人性的压迫。《施蒂娜》描写了一位出身贵族的退役军官与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刺绣女工的爱情悲剧,男主人公最后的自杀提前展示了世纪末厌世疲惫的社会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蒂娜》 诗意现实主义原则 并非门当户对的婚姻 社会批评
原文传递
马尔库塞思想中的青年教育意蕴及其借鉴
7
作者 郭威 《科学.经济.社会》 2015年第1期38-42,共5页
教育成为马尔库塞视野中的重要内容是与他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性分析分不开的。他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分析主要包括单面人性论、社会批判理论和艺术救治理论。这些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青年教育因素,主要包括人的自我意识、批判意识、"... 教育成为马尔库塞视野中的重要内容是与他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性分析分不开的。他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分析主要包括单面人性论、社会批判理论和艺术救治理论。这些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青年教育因素,主要包括人的自我意识、批判意识、"审美"意识和主体意识。充分发掘这些青年教育思想中的有益因素,对我国青年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青年教育 社会批判 艺术救治
下载PDF
《叫魂》中的社会危机意识浅探
8
作者 倪金艳 《新余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00-101,共2页
从《叫魂》所描述的人人自危的社会画卷,揭示社会无理性精神状态及作品鲜明的批判性,并反观当下,寻找减少类似事件发生的办法。
关键词 《叫魂》 无理性精神 社会批判性
下载PDF
论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
9
作者 张一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25-26,共2页
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充分吸收、解释和补充了海德格尔、马克思、黑格尔和弗洛伊德等哲学家们的存在思想,从人的压抑性心理机制的生成、病态社会的特征及其表现等方面出发。以科学技术对人的全面控制为切入点,全面地揭示了人被异化的... 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充分吸收、解释和补充了海德格尔、马克思、黑格尔和弗洛伊德等哲学家们的存在思想,从人的压抑性心理机制的生成、病态社会的特征及其表现等方面出发。以科学技术对人的全面控制为切入点,全面地揭示了人被异化的种种状况,并主张从总体上进行革命,尤其是进行心理本能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库塞 社会批判 异化 爱欲 革命
下载PDF
克尔凯郭尔的基督教信仰观与鲁迅的国民信仰批判
10
作者 魏韶华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43-49,共7页
传统基督教信仰的式微是关系到西方“现代现象”的重大精神事件。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克尔凯郭尔痛惜地指出:“我们的这个时代若是有信仰,它就应当像其它一切时代一样可爱”。而在被纳入现代世界格局的中国,“先知式”的思想者鲁迅也... 传统基督教信仰的式微是关系到西方“现代现象”的重大精神事件。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克尔凯郭尔痛惜地指出:“我们的这个时代若是有信仰,它就应当像其它一切时代一样可爱”。而在被纳入现代世界格局的中国,“先知式”的思想者鲁迅也敏锐地看到:“佛教和孔教一样,都已经死亡”。鲁迅早在留学日本时期就与尼采和克尔凯郭尔等人发生了“精神相遇”关系,信仰缺失是他们“社会——文明批评”的一个共同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尔凯郭尔 鲁迅 宗教信仰 社会-文明批评
下载PDF
后殖民主义批评视域中的加拿大原住民文学的解读 被引量:2
11
作者 傅俊 严又萍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79,共8页
加拿大立国近一百五十年来,主流社会对待原住民的态度日渐转变——政府的归化政策已逐渐被尊重和保护包括原住民的所有族群的多元文化政策所取代;而原住民自身也日渐觉醒并通过文学创作探寻和重新确立自己的族群身份。同时,原住民文学... 加拿大立国近一百五十年来,主流社会对待原住民的态度日渐转变——政府的归化政策已逐渐被尊重和保护包括原住民的所有族群的多元文化政策所取代;而原住民自身也日渐觉醒并通过文学创作探寻和重新确立自己的族群身份。同时,原住民文学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多元文化、民族和谐等当代进步理念在加拿大社会的全面普及。本文拟借助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从主流社会的白人文学作品和原住民自身的文学创作两方面来探讨和阐述上述的互动性社会进步。司各特长期受赞誉的关于印第安人的诗歌却因在后殖民批评理论的审视下被揭示出殖民主义思维而受到诟病。本文选取了两部获奖作品印第安剧作家海威的《保留地的姐妹》和因纽特人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一部电影《冰原快跑人》以揭示原住民作家维护和弘扬本民族文化身份及传统的努力及其对主流社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社会 后殖民主义批评 原住民文学 族群身份 互动性进步
原文传递
批判的境域——从《问题域的转换》的域说起
12
作者 韩水法 《哲学分析》 2012年第6期3-25,共23页
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这两种理论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即社会—历史研究中的批判境域予以考察,这样,它们之间一脉相承的核心观点就容易分析和梳理出来,并可以得到集中的讨论。批判因素在黑格尔哲学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这两种理论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即社会—历史研究中的批判境域予以考察,这样,它们之间一脉相承的核心观点就容易分析和梳理出来,并可以得到集中的讨论。批判因素在黑格尔哲学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与历史和终结二者须臾不可分离,互为条件,但它们彼此之间却包含了无可消解的矛盾。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中有价值的部分主要在于批判因素,而它有关未来历史的构成性内容却失之于草率。由于批判的与构成的这两个维度之间的抵牾,现代社会批判理论陷于认同其所批判的社会的基本原则的困境,它自身的正当性因此需要重新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历史批判 阶级理想 社会坚硬的事实
下载PDF
任鸿隽的科学翻译活动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嘉春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4-57,共4页
任鸿隽是我国20世纪上半叶的著名科学家,为中国的科学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与任鸿隽的科学成就相比,其科学翻译尚未有足够的讨论。本文对任鸿隽的科学翻译活动进行初探,主要关注其科学翻译的成就及特点。我们认为,任鸿隽科学翻译所取... 任鸿隽是我国20世纪上半叶的著名科学家,为中国的科学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与任鸿隽的科学成就相比,其科学翻译尚未有足够的讨论。本文对任鸿隽的科学翻译活动进行初探,主要关注其科学翻译的成就及特点。我们认为,任鸿隽科学翻译所取得的成就和呈现出的特点,是对一个科学家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科学精神最好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鸿隽 科学翻译 中国科学社 科学翻译批评
原文传递
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体研究及其研究传统
14
作者 侯晓艳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 CSSCI 2008年第1期85-92,252,258,共10页
本文试图从历史出发,描绘出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体研究的历史渊源和其在英国媒体研究地形图上的位置。文章截取其历史上几个重大片段,如多科技术学院的历史背景和《媒体,文化与社会》杂志的创办来论述其独特性,并重点叙述了它的批判传播政... 本文试图从历史出发,描绘出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体研究的历史渊源和其在英国媒体研究地形图上的位置。文章截取其历史上几个重大片段,如多科技术学院的历史背景和《媒体,文化与社会》杂志的创办来论述其独特性,并重点叙述了它的批判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伦敦多科技术学院 《媒介 文化与社会》 批判的传播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如何看待IDSA对2016《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管理国际指南》的质疑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乐 刘文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91-1596,共6页
2017年,美国危重症医学会(SCCM)和欧洲危重病医学会(ESICM)联合全球10余家危重症相关专业组织颁布了《2016拯救脓毒症运动: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管理国际指南》。与前版指南比较,新指南从脓毒症的定义、诊断标准到治疗推荐都有较多的修... 2017年,美国危重症医学会(SCCM)和欧洲危重病医学会(ESICM)联合全球10余家危重症相关专业组织颁布了《2016拯救脓毒症运动: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管理国际指南》。与前版指南比较,新指南从脓毒症的定义、诊断标准到治疗推荐都有较多的修改和更新,引起了全球专业领域人士的密切关注。2017年11月22日,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在Clin Infect Dis杂志发表立场声明,对新指南表达了担忧,这一消息在重症领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因此,笔者从制度和文化角度加以分析和解读,给读者一个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危重症医学会(SCCM) 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 脓毒症 指南
原文传递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重症医学发展的引领者与亲历者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斌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1期10-12,共3页
中国的重症医学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重症医学领域第一个全国性学术组织,于1996年成立的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最先构建了国内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国内重症医学的发展。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还... 中国的重症医学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重症医学领域第一个全国性学术组织,于1996年成立的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最先构建了国内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国内重症医学的发展。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还代表国内重症医学界,积极参加国际学术组织,加强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也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
原文传递
中国成人ICU患者营养评估与监测临床实践指南 被引量:3
17
作者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管向东 +1 位作者 陈德昌 许媛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1-1146,共26页
为实现监测指导下的危重症个体化营养治疗的理想目标,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CSCCM)组织专家制订了针对中国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营养评估与监测的临床实践指南。指南构成与编写由重症领域专家及循证指南方法学专家共同完成,经过... 为实现监测指导下的危重症个体化营养治疗的理想目标,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CSCCM)组织专家制订了针对中国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营养评估与监测的临床实践指南。指南构成与编写由重症领域专家及循证指南方法学专家共同完成,经过临床问题收集与遴选,证据检索与系统评价,形成推荐意见并通过重症医学、临床营养学等多学科专家讨论,审阅,达成共识。最终形成基于当前可得证据的18条临床问题的推荐意见,主要涉及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肠内营养不耐受评估与判断、营养治疗中代谢与营养监测、营养供给相关的器官功能评价几个方面。按照PICO原则对每个问题逐一进行解构。此外,对于未达成共识但可能具有临床意义及进一步研究价值的4个问题进行了诠释。计划在3~5年内按照国际指南更新方法(CheckUp)对本指南的推荐意见进行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危重病 重症监护病房 营养 营养评估与监测 指南 推荐意见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原文传递
中国成人ICU患者营养评估与监测临床实践指南
18
作者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管向东 +1 位作者 陈德昌 许媛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321-348,共28页
为实现监测指导下的危重症个体化营养治疗的理想目标,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CSCCM)组织专家制订了针对中国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营养评估与监测的临床实践指南。指南构成与编写由重症领域专家及循证指南方法学专家共同完成,经过... 为实现监测指导下的危重症个体化营养治疗的理想目标,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CSCCM)组织专家制订了针对中国成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营养评估与监测的临床实践指南。指南构成与编写由重症领域专家及循证指南方法学专家共同完成,经过临床问题收集与遴选,证据检索与系统评价,形成推荐意见并通过重症医学、临床营养学等多学科专家讨论,审阅,达成共识。最终形成基于当前可得证据的18条临床问题的推荐意见,主要涉及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肠内营养不耐受评估与判断、营养治疗中代谢与营养监测、营养供给相关的器官功能评价几个方面。按照PICO原则对每个问题逐一进行解构。此外,对于未达成共识但可能具有临床意义及进一步研究价值的4个问题进行了诠释。计划在3~5年内按照国际指南更新方法(CheckUp)对本指南的推荐意见进行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危重病 重症医学科 营养 营养评估与监测 指南 推荐意见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