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推进全民共同富裕思想演进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吕小亮 李正图 《消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19,共7页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共同富裕的价值引领、允许部分先富的路径优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共同富裕实践,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在减少相对贫困、推进部分先富的实...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共同富裕的价值引领、允许部分先富的路径优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共同富裕实践,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在减少相对贫困、推进部分先富的实践基础上,继续优化统筹兼顾分配制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富裕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进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提供理论和行动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共享发展
原文传递
公平正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22
2
作者 何建华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4-68,共5页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代名词。没有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就没有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代名词。没有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就没有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实践的价值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金河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4,共7页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结合政治协商的发展经验,探索适应多元化社会发展要求所建构起来的一套民主制度体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要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制度安排、程序设计以及政治实践,促成社会上各种政治主体之间广...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结合政治协商的发展经验,探索适应多元化社会发展要求所建构起来的一套民主制度体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要通过一系列科学的制度安排、程序设计以及政治实践,促成社会上各种政治主体之间广泛协商和互动治理,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充分和便利地行使宪法所赋予的民主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协商民主 政治协商 独特优势
下载PDF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被引量:22
4
作者 韩东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0,共5页
人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主体、发展目的和发展动力,是目的与动力的辩证统一。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现阶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忽视人的发展的倾... 人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主体、发展目的和发展动力,是目的与动力的辩证统一。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现阶段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改变长期以来忽视人的发展的倾向,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回归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本源上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几个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坚持经济发展与人民的发展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姚建宗 黄文艺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3,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是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宪政建设的实践,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现实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以及人类政治法律文明共识,为研究基础和资源,从中总结、归纳、概括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是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和宪政建设的实践,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现实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以及人类政治法律文明共识,为研究基础和资源,从中总结、归纳、概括和建构作为一种理论模型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国经验而又在约束条件下具有普遍真理性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这种研究不仅要致力于总结和概括宏观意义或者一般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框架,而且还要特别地总结和概括微观意义或者部门法学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法学理论体系
原文传递
论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念体系 被引量:16
6
作者 谢斌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1-97,共7页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念体系,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蓝图。丰富和深化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理念体系的研究,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政府,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为,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念体系,应由共产党领导、全心全意为人...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念体系,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蓝图。丰富和深化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理念体系的研究,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政府,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为,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念体系,应由共产党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民主行政和法治行政、有限政府、责任政府和创新政府六大理念所构成。这个体系,既有自洽互补、开放发展的系统特性,也有不同于西方政府理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和中国社会主义特色。通过建设,这个理念体系是能够外化为人民期望的社会主义服务型政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服务型政府 理念体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地区间体育发展不平衡成因剖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韩佐生 张鸽 +1 位作者 李鹏 杨兰生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5,共5页
我国地区间体育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本文通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地区间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发展差距的剖析指出:地缘因素是体育发展差距扩大的基础条件;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面临的不同起点是体育发展差距扩大的催... 我国地区间体育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本文通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地区间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发展差距的剖析指出:地缘因素是体育发展差距扩大的基础条件;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面临的不同起点是体育发展差距扩大的催化剂;“非均衡发展”的经济战略是差距扩大的宏观因素;教育、卫生事业和思想观念的落差是发展差距扩大的现实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体育 发展不平衡
下载PDF
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表征与中国表达——基于对习近平同志教育讲话的解读 被引量:13
8
作者 杨兆山 张海波 宋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4-179,共6页
教育方针是指引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纲领,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关涉到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要问题。论文在历史梳理的基础上,对党的教育方针的社会主义性质做了理论分析,结合习近平同志高校思想政治工... 教育方针是指引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纲领,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关涉到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重要问题。论文在历史梳理的基础上,对党的教育方针的社会主义性质做了理论分析,结合习近平同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讲话中"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探讨了新形势下党的教育方针的新内涵,即牢牢抱定党对教育领导的宗旨,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同志"四个服务"思想,对深化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方针 “四个服务” 社会主义 立德树人
下载PDF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政法逻辑 被引量:11
9
作者 邵六益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24,共12页
“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改革开放后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法律在保护私人财产的同时也会固化既得利益,尤其是收入差异转化为生产要素后加剧了社会的分化和内卷,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共同富裕是新时代的重... “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改革开放后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法律在保护私人财产的同时也会固化既得利益,尤其是收入差异转化为生产要素后加剧了社会的分化和内卷,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共同富裕是新时代的重要命题。我国法律中蕴含着限制社会分化、支持共同富裕的法律资源。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规范具有代际约束力,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构成了国家与公民的一份公法契约,先富者有带动后富者的公法义务,这也对公民的私人财产权施加了外在限制。在分配制度中,除了要在二次分配中强调按劳分配原则外,还要在初次分配中突出劳动相对于资本的优越性,提升劳动的回报率。中国的收入差异处在更大的世界体系之中,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注意国际和国内两大视角。未来在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需要维持社会活力,努力实现国家、社会、个人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 政法逻辑 新时代
原文传递
中国复合民主的价值及其优化逻辑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明军 易承志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29,共16页
复合民主在形式上分为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复合,在内容上分为选举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民主与决定公共事务的决策民主的复合,在功能上分为消除分歧、形成共识的协商民主与履行合法化的票决民主的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合民主是协商民... 复合民主在形式上分为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复合,在内容上分为选举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民主与决定公共事务的决策民主的复合,在功能上分为消除分歧、形成共识的协商民主与履行合法化的票决民主的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合民主是协商民主与票决民主相互作用、有机互动构成的复合统一体。通过协商民主过程,以实现消除分歧、扩大共识,减少决策执行阻力的目标。依据票决程序,实现决策最大合法性的目的。此种复合民主体现了理性选择理论以最小的成本和代价,获得最大化收益的原则;展示了协商先行、票决跟进,协商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决定票决的实施及范围,协商具有解决内容的实质功能、票决具有形式的合法性意义等重要特征。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合民主运作的现状,需要从提高复合民主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增进协商民主的法治化程度、渐进拓展票决民主的范围和深度以及提升协商与票决的衔接度四个维度予以优化,更好地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复合民主的运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票决民主 复合民主 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百年探索 被引量:11
11
作者 谈火生 宋雄伟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21,共9页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从20世纪20年代的士兵委员会到新时代的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中国的协商民主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协商...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从20世纪20年代的士兵委员会到新时代的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中国的协商民主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协商民主制度确立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协商民主全面展开三个发展阶段。本文从内生性视角系统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百年历程,期望为进一步建构植根中国土壤的“全过程民主”提供历史支撑和理论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协商民主 社会主义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创造 被引量:9
12
作者 陶文昭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29,157,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党领导人民发挥历史主动精神,践行“两个结合”,通过艰辛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伟大创造。现代化多模式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成立的前提。客观特殊国情、主观积极探索、发展巨大成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终以形成...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党领导人民发挥历史主动精神,践行“两个结合”,通过艰辛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伟大创造。现代化多模式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成立的前提。客观特殊国情、主观积极探索、发展巨大成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终以形成的条件。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表现出一系列鲜明特征,具有巨大的世界影响。新时代新征程将进一步深化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 新征程
原文传递
协商实效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先宁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40-45,共6页
增强协商实效性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围绕"协商实效性"概念,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针对性两个方面论述其重要意义;通过对一般意义上的协商过程及其程序之功能的描述和分析,揭示"... 增强协商实效性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围绕"协商实效性"概念,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针对性两个方面论述其重要意义;通过对一般意义上的协商过程及其程序之功能的描述和分析,揭示"协商实效性"概念的内涵,并从三个维度来加以表述;在此基础上,简要提出从机制和程序创新人手增强协商实效性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协商民主建设 协商实效性 三个维度 程序创新
下载PDF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雨风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10-312,共3页
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事实上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同样具备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基本条件和要素。所以,必须从规范市场、... 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事实上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同样具备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基本条件和要素。所以,必须从规范市场、平衡供求、调整产业结构、改革金融体制、控制两极分化等多方面把握好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及时转变政府职能,从而避免经济危机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经济危机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被引量:8
15
作者 谢立中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2,共12页
较早进入现代化的国家无一例外都是采用资本主义制度来作为自己实现现代化的制度形式的,而社会主义制度则既是帝国主义时代世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形式。1949年之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 较早进入现代化的国家无一例外都是采用资本主义制度来作为自己实现现代化的制度形式的,而社会主义制度则既是帝国主义时代世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不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形式。1949年之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不仅源于采用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而且也源于中国采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是一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概念应该既适用于描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也适用于描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两者各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历史肯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后发展国家 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观”——关于新时期宗教工作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的思考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晓明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7,共13页
本文认为,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处理宗教问题的实践经验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观提供了客观历史条件,本文分析了形成这一理论的历史依据、现实依据与世情依据,重点论述了“积... 本文认为,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处理宗教问题的实践经验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观提供了客观历史条件,本文分析了形成这一理论的历史依据、现实依据与世情依据,重点论述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观理论创新的核心,及其现实意义、科学内涵、实现途径、衡量标准;本文认为,结合中国宗教实际的“怎么看”和“怎么办”的问题,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观的基本框架;最后,文章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这一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并具有世界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宗教观 积极引导
下载PDF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系统观 被引量:7
17
作者 秦书生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2年第2期78-81,共4页
运用系统方法对精神文明建设系统的组成要素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阐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 ,提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 整体性 系统观 系统方法 物质文明 构成要素 系统辩证统一性
下载PDF
我国社会主义理想人格论要 被引量:3
18
作者 阎世笙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31-36,共6页
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是真善美统一的人格标准和人格方向,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之上,以马克主义人生观为指导,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导向,具有阶级性、科学性、先进性、全面和谐性之特征,具有激励、指向、动力、自觉、文明建设和超越或批评性... 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是真善美统一的人格标准和人格方向,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之上,以马克主义人生观为指导,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导向,具有阶级性、科学性、先进性、全面和谐性之特征,具有激励、指向、动力、自觉、文明建设和超越或批评性等功能作用。社会主义理想人格在我国的实践经历了革命时期的人格锻造、过渡时期的人格改造、建设初期的人格塑造、“文革”时期的人格挫折、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人格再造等几个重要阶段。社会主义理想人格和社会主义本质的统一,决定了我国学校不仅确立了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的目标,而且建立了以社会主义理想人格教育为主体的德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理想人格 理论 实践
下载PDF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Constitutional Clause on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eign-related Rule of Law
19
作者 ZHAI Han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24年第3期548-566,共19页
The inclusion of the human rights clause in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is the core normative manifest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and point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 The inclusion of the human rights clause in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is the core normative manifest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and points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Constitution in the sense of positive law.The inclusion of the human rights clauses in the Chinese Constitution itself is an inhere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constitution,and socialism has already contributed valuable concepts and practices of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to the modern world in its early stage.The constitution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does not necessarily lead to the superiority of international law over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 of a country,but rather to the convergence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domestic law through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The relevant rules of international law will be effective only when they are transformed into domestic law through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human rights clause in the Constitution.Correspondingly,the domestic legal order is brought into lin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legal order through the Con-stitution and its human rights clause.Behind the system of fundamen-tal rights in the constitutional order is the value foundation of the en-tire legal system.The advancement of foreign-related rule of law has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for China’s judicial practice to further pro-mote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In the future,we should further integrate the human rights values embedded in socialism into China’s constitutional practice,enhance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around the country,and take a more active part in global human rights gover-n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rights clause foreign-related rule of law socialist constitution constitutionalization of human rights
下载PDF
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逻辑分析
20
作者 崔湧 《经济研究导刊》 2024年第15期1-4,共4页
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奠定了制度根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相匹配,从原则上提供了根本遵循;政府和市场的双重调节,从配置上提供现实依据;深化改革中的中国自信,从发展上培育了... 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历史必然性。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奠定了制度根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相匹配,从原则上提供了根本遵循;政府和市场的双重调节,从配置上提供现实依据;深化改革中的中国自信,从发展上培育了内生动力。对其内在逻辑进行分析,能够在学习经济体制改革的创新论述和实践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为理论提供支撑,为实践提供指导,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内在逻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