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对社会暴力信息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周红燕 王伟 +1 位作者 刘旭峰 黄志强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个体对社会暴力信息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方便选取32名男性大学本科生为被试,运用自我评价方法对6对国际情绪图片系统中的暴力和非暴力图片,进行暴力信息等级评定,并采用EyelinkⅡ型眼动仪同时记录被试眼动数据。以兴趣区第... 目的:探讨个体对社会暴力信息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方便选取32名男性大学本科生为被试,运用自我评价方法对6对国际情绪图片系统中的暴力和非暴力图片,进行暴力信息等级评定,并采用EyelinkⅡ型眼动仪同时记录被试眼动数据。以兴趣区第一个注视点开始时间、兴趣区第一个注视点序列号、首次注视点在兴趣区比率、兴趣区注视点比率、兴趣区注视点总数、图片注视点总数、兴趣区注视时间、兴趣区最大瞳孔直径等作为眼动指标,并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试在非暴力图片兴趣区第一注视点开始时间长于暴力图片,在兴趣区第一个注视点序列号大于暴力图片,在首次注视点在兴趣区比率小于暴力图片,在图片注视点总个数多于暴力图片,在兴趣区的注视时间多于暴力图片,在兴趣区瞳孔最大直径小于暴力图片,且非暴力图片与暴力图片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但是兴趣区注视点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社会暴力信息能够引起个体明显的情绪改变并吸引个体的注意,产生注意偏向。但是否影响个体注意的维持或注意解除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偏向 社会暴力信息 兴趣区 眼动研究
下载PDF
暴力犯对社会暴力信息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
2
作者 关慕桢 周红燕 刘旭峰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探讨暴力犯对社会暴力信息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方法选取37名青少年暴力犯(实验组)和32名院校学生(对照组),采用EyelinkⅡ型眼动仪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社会暴力信息图片的眼动数据,包括兴趣区第一个点开始时间、兴趣区第一个点注... 目的探讨暴力犯对社会暴力信息注意偏向的眼动研究。方法选取37名青少年暴力犯(实验组)和32名院校学生(对照组),采用EyelinkⅡ型眼动仪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社会暴力信息图片的眼动数据,包括兴趣区第一个点开始时间、兴趣区第一个点注视时间、兴趣区第一个点序列号、兴趣区注视点比率、兴趣区注视点总数、兴趣区注视时间、图片注视点总数、兴趣区最大瞳孔直径和兴趣区平均瞳孔直径。结果实验组在兴趣区第一个点开始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223±26.28)ms vs(374±42.36)ms,t=2.72,P<0.01],而实验组在兴趣区第一个点注视时间却显著长于对照组[(316±9.86)msvs(272±11.98)ms,t=-2.70,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兴趣区第一个点序列号、兴趣区注视点比率、兴趣区注视点总数、兴趣区注视时间和注视点总数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因素分析发现,对照组对暴力信息的注意偏向成分可分为3个因子,而实验组则有4个因子。结论暴力犯和正常个体对社会暴力信息注意偏向有很大的差别,暴力犯对社会暴力信息有其独特的认知加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犯罪 社会暴力信息 眼动 因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