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化商务中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情感反应的中介作用和好奇心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1
1
作者 高琳 李文立 柯育龙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25,共11页
本文基于"刺激-有机体-反应"(Stimulus-Organism-Response,S-O-R)模型和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ELM),考察了社会化商务中网络口碑的论据质量和信息源可靠性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尤其是论据强度... 本文基于"刺激-有机体-反应"(Stimulus-Organism-Response,S-O-R)模型和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ELM),考察了社会化商务中网络口碑的论据质量和信息源可靠性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尤其是论据强度和信息源活跃度的作用,并挖掘了认知反应,特别是情感反应在该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兴趣型-好奇心"和"绩效型-好奇心"分别对情感反应和认知反应与消费者购买意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问卷调查收集631份有效数据,采用结构方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论据效价和信息源活跃度显著增强消费者的情感反应,论据强度、信息源能力、信息源可信度和信息源活跃度显著增强消费者的认知反应。消费者的购买意向受情感反应和认知反应的共同影响,且在认知反应与购买意向的关系中,情感反应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时,"兴趣型-好奇心"和"绩效型-好奇心"分别正向调节情感反应和认知反应与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商务 网络口碑 信息源活跃度 情感反应 好奇心
下载PDF
邻避风险社会放大过程中的政府信任:从流失到重构 被引量:28
2
作者 辛方坤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6-131,共6页
邻避风险在传播过程中经过个体、政府、社会的放大,造成了远超事件影响的涟漪效应。新媒体、污名化认知及政府信任的差序格局为邻避风险放大储备了社会环境。本文基于风险社会放大(SARF)理论,构建了邻避风险社会放大的4阶段模型,解构了... 邻避风险在传播过程中经过个体、政府、社会的放大,造成了远超事件影响的涟漪效应。新媒体、污名化认知及政府信任的差序格局为邻避风险放大储备了社会环境。本文基于风险社会放大(SARF)理论,构建了邻避风险社会放大的4阶段模型,解构了政府信任流失的过程,并给出了邻避危机中政府信任的重构路径。研究发现,邻避危机中政府信任的消解是信息失衡、回应失灵、政府强干预、政策妥协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建议从风险信息批露、风险沟通、弹性风险干预等三个方面弱化风险,重塑政府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任 邻避 风险的社会放大 政府回应 社会学习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的社会风险应对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唐钧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9-97,共9页
人工智能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会引发人财损失、秩序破坏等社会风险。技术视角的风险源于"算法主观性"等技术属性,易导致人财损失等恶劣后果;而现有的风险应对措施偏重于"工具理性",难以有效根除责任事故和社会... 人工智能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会引发人财损失、秩序破坏等社会风险。技术视角的风险源于"算法主观性"等技术属性,易导致人财损失等恶劣后果;而现有的风险应对措施偏重于"工具理性",难以有效根除责任事故和社会负面影响。社会视角的风险来自于人工智能在社会应用时的"马太效应"等机理所导致的大多数民众和极少数弱势群体的权益受损等问题;而现有的风险应对方案侧重于"价值理性",可能出现效率与公平的失衡或偏颇。因此,建议从治理视角开展人工智能的社会风险的系统应对:全面分析技术维度和社会维度的风险,综合评估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的实况;秉承"赋能+避险"的风险方针,以提高竞争力、承受力、约束力、协同力为治理目标,建立全流程且无缝隙的风控机制,构建系统和高效的共治格局,切实提升国家竞争力和群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社会风险 系统风险 风险应对 风险治理
原文传递
环境抗争与政策变迁:一个整合性的文献综述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志军 张鹏举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5期12-27,127,共16页
环境抗争可引起政策变迁。当代中国环境抗争主要集中在公民参与、新闻媒体、环保组织和政府责任四个研究范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又有不同的议题聚焦和关系结构;政策变迁包含政策连续与终结、政策创新与维持两对基本关系,任何一项公共政... 环境抗争可引起政策变迁。当代中国环境抗争主要集中在公民参与、新闻媒体、环保组织和政府责任四个研究范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又有不同的议题聚焦和关系结构;政策变迁包含政策连续与终结、政策创新与维持两对基本关系,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变迁都可能无法回避"均衡-失效-创新-均衡"这种方程式循环。基于"政府回应"视角下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的机理结构、运行过程及发展范式可以概括为环境抗争的策略手法与中央和地方体系的分层回应:策略手法表现为农村与城市环境抗争的"直接利益诉求与间接环境意识的多样统一";分层回应表现为环境抗争手段及动员联盟方式决定中央与地方的政治产出和政策调整。最后指出,已有研究缺乏从历时性的角度对农村环境抗争、城市邻避运动及反大坝建设三类作整合性的研究,尤其是对于抗争主体和客体分别采取了什么策略,政府如何回应环境抗争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抗争 政策变迁 社会运动 策略手法 分层回应 环境治理 环保运动
下载PDF
保护性利用影响下的大遗址周边地区社会空间演变——基于空间生产视角 被引量:19
5
作者 吴冲 朱海霞 +1 位作者 向远林 李文龙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6-114,共9页
文章以大遗址周边社会空间为研究对象,综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西安地区已开展保护性利用的大遗址周边发展情况进行规律性总结,以空间生产三元辩证法作为分析框架,以三次资本循环为逻辑主线,分析大遗址保护性利用与周边社会空间变迁之间... 文章以大遗址周边社会空间为研究对象,综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西安地区已开展保护性利用的大遗址周边发展情况进行规律性总结,以空间生产三元辩证法作为分析框架,以三次资本循环为逻辑主线,分析大遗址保护性利用与周边社会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空间生产理论由于其分析社会与空间的双向互馈优势,研究大遗址周边空间实现了精神性、物质性、社会性的统一;保护性利用影响了大遗址周边地区固有社会空间结构,直接动因在于空间资本化驱使下的物质调整;在空间功能演替与生产方式变革驱使下居民社会关系不断嬗变;文物保护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加剧了大遗址周边社会空间结构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遗址 保护性利用 空间生产 社会空间 空间响应
原文传递
一种日前发电调度与日前分时电价联合优化模型 被引量:18
6
作者 赵晋泉 胡佳 +4 位作者 王珂 姚建国 杨胜春 苏大威 徐春雷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6-63,共8页
为充分发挥电价对市场需求的调节作用,有效引导需求侧资源参与电网调度,提出一种日前发电调度与日前分时电价(Time-of-Use, TOU)联合优化模型。考虑分时电价对用户收益的影响,以最大化社会福利和最小化峰谷差为目标函数,通过源荷两侧的... 为充分发挥电价对市场需求的调节作用,有效引导需求侧资源参与电网调度,提出一种日前发电调度与日前分时电价(Time-of-Use, TOU)联合优化模型。考虑分时电价对用户收益的影响,以最大化社会福利和最小化峰谷差为目标函数,通过源荷两侧的协调调度来增强分时电价的实施效果。考虑负荷响应的差异性,对各类负荷实施不同的分时电价。计及电网公司让利约束,在保障用户和电网公司利益的前提下,电网公司以让利的形式将因分时电价带来的电网缓建获益适当转嫁给用户,以实现经济效益的共享。结合NSGA-II算法和优先顺序法求解该多目标优化问题,根据最大满意度法从Pareto解集中选取最优解。通过对修改的IEEE 39节点系统算例的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时电价 日前调度 社会福利 利益共享 需求响应
下载PDF
社会支持联合家庭支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邹欣 孙蕾 刘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9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联合家庭支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3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组(n=149)和双项支持组(n=151...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联合家庭支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3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组(n=149)和双项支持组(n=151)。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普通护理干预措施,双项支持组采用社会支持联合家庭支持。干预前后,分别对心理弹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家庭功能量表、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评价,测定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观察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措施干预前后心理弹性量表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社会支持评分、家庭功能评分、应对方式评分、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明显升高,与常规护理干预组干预后比较,双项支持组社会支持评分、家庭功能评分、应对方式评分、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项支持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支持联合家庭支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家庭功能及应对能力,改善心排血量、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支持 家庭支持 急性心肌梗死 心理弹性 自我效能 家庭功能 应对方式
下载PDF
疫情科学信息传播内容特征、模式、回应策略及优化路径——基于10名科学家相关热门微博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明德 张玥 +2 位作者 张帆 杨帆 蒙胜军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3-142,190,共11页
[研究目的]分析疫情科学信息传播的内容特征、传播模式和回应策略,为提高科学信息传播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公众理性应对疫情和相关舆情。[研究方法]通过数据挖掘得到10位科学家在新浪微博上的疫情信息内容及舆情数据,利用内容分析法和S... [研究目的]分析疫情科学信息传播的内容特征、传播模式和回应策略,为提高科学信息传播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公众理性应对疫情和相关舆情。[研究方法]通过数据挖掘得到10位科学家在新浪微博上的疫情信息内容及舆情数据,利用内容分析法和SPSS数据处理软件,结合风险传播理论对疫情科学信息传播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结论]疫情科学信息传播总体以专业性知识借助新媒体形式发挥环境监测与服务公众的作用。内容特征上,通过图片+视频等融媒体形式,在疫情发展不同阶段以重点内容传播引导公众和服务疫情防控;以科学家自媒体和传统媒体为主体平台,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在出现相关疫情舆情时,能积极以信息公开等支持型应对策略进行处理,体现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科学共同体的担当与责任;科学家个人身份对疫情科学信息传播具有显著影响。建议未来需要建立科学传播长效机制、培养科普人才队伍、增强科学家参与决策力度,建设科学传播专业媒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传播 风险传播 疫情科学信息 内容分析 意见领袖 社交媒体 回应策略
下载PDF
小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冯秋景 赵笑梅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3-128,共6页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402名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来看,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0.1%;从各个因子来看,学习焦虑检出率最高(51.03%);小学生心理健...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402名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来看,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0.1%;从各个因子来看,学习焦虑检出率最高(51.03%);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年级、性别差异。(2)小学生社会支持方面年级、性别差异显著,而应对方式上年级差异显著、性别差异不显著。(3)高社会支持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低社会支持组,低消极应对组和高积极应对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对应的高消极应对组和低积极应对组。(4)主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与MHT总分及除自责倾向外的诸因子相关显著,客观支持与孤独倾向相关显著;两种应对方式均与MHT总分及除自责倾向和过敏倾向外的诸因子相关显著。(5)主观支持以及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均进入了回归方程,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方式 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下载PDF
社会突发事件应急模型及控制模式的构建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范泽孟 牛文元 顾基发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5-92,共8页
社会突发事件的应急控制过程中,如何在对事件特定的原因、性质、时空特征、扩散态势进行快速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及时有效的应急控制模式对应急方案措施进行实时控制,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损失和应急控制成本的前提条件,也... 社会突发事件的应急控制过程中,如何在对事件特定的原因、性质、时空特征、扩散态势进行快速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及时有效的应急控制模式对应急方案措施进行实时控制,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损失和应急控制成本的前提条件,也是社会应急预警研究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论文尝试性地将社会突发事件的发生-扩散-消退-平息过程类比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物体在分别受到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发生的运动-加速-减速-停止过程,结合社会突发事件发生的社会、自然及经济等不同影响因子,分别对社会突发事件扩散及其应急控制的应急模型进行构建。并在构建突发事件应急控制四种模式的基础上,对其不同的应急控制过程进行定量化的理论阐述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突发事件 应急模型 应急控制模式
下载PDF
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13
11
作者 谭春生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6期88-91,共4页
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明显比普通人严重;服刑人员获得的总体社会支持显著地低于普通人;服刑人员比普通人的特质应对显著地更积极;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领悟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特质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领悟社会... 服刑人员的心理问题明显比普通人严重;服刑人员获得的总体社会支持显著地低于普通人;服刑人员比普通人的特质应对显著地更积极;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领悟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特质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领悟社会支持与特质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有无职业的服刑人员在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婚姻状况的服刑人员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的服刑人员在社会支持上相关显著,不同年龄的服刑人员与积极应对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特质应对 服刑人员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救灾社会响应协同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卢文刚 周爽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2,共7页
大数据所具有的数据挖掘能力和对数据的强大的预测分析能力能够在复杂的防灾救灾应急响应中提高动员的效率和效果,增加社会各主体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本文对我国救灾社会响应的协同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基于危机生命周期理论对危机前、危... 大数据所具有的数据挖掘能力和对数据的强大的预测分析能力能够在复杂的防灾救灾应急响应中提高动员的效率和效果,增加社会各主体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本文对我国救灾社会响应的协同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基于危机生命周期理论对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防灾救灾社会响应、引导协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借鉴国外的经验与教训并结合我国实际,从大数据应用于应急管理的视角提出改善应急社会响应动员、引导控制协同机制的对策措施建议,以提高我国救灾应急响应能力,减少灾害损失,切实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灾害救援 社会响应 社会动员 社会协同
下载PDF
华北1743-1744年与1876-1878年旱灾中的政府粮食调度与社会后果对比 被引量:13
13
作者 萧凌波 黄欢 魏柱灯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106,共6页
以《清实录》等清代档案文献为主要历史信息源,挑选华北地区清代盛期(1743-1744年)和晚期(1876-1878年)分别发生的两次典型旱灾,对灾害气候背景和灾情、政府措施(特别是政府主导的跨区粮食调度)、社会后果(人口迁徙和动乱)等信息进行整... 以《清实录》等清代档案文献为主要历史信息源,挑选华北地区清代盛期(1743-1744年)和晚期(1876-1878年)分别发生的两次典型旱灾,对灾害气候背景和灾情、政府措施(特别是政府主导的跨区粮食调度)、社会后果(人口迁徙和动乱)等信息进行整理并分别对比,可以发现1743-1744年旱灾期间政府的粮食调度体现出粮食数量大、来源渠道广、调度效率高等鲜明特点,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而1876-1878年旱灾则反之,粮食数量及来源有限,且转运效率极低,由此引发严重社会后果。这种转变,发生在主要余粮产区农业凋敝、南北粮食运道(大运河)阻断、漕运及仓储制度衰败的时代背景之下,重灾区空间分布带来的交通通达性差异,也在客观上影响了粮食调度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历史旱灾 社会响应 粮食调度 《清实录》
下载PDF
1932年陕西省的霍乱疫情及其社会应对 被引量:12
14
作者 刘炳涛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3-124,共12页
1932年的霍乱遍及全国,尤以陕西省最为严重。本文主要依据当时的报刊资料对此次霍乱在陕西省的发生、流行以及社会各界的应对进行分析,认为此次陕西省的霍乱疫情蔓延60个县,死亡人数13万以上;呈现出初期远程传播与近程传播同时进行,后... 1932年的霍乱遍及全国,尤以陕西省最为严重。本文主要依据当时的报刊资料对此次霍乱在陕西省的发生、流行以及社会各界的应对进行分析,认为此次陕西省的霍乱疫情蔓延60个县,死亡人数13万以上;呈现出初期远程传播与近程传播同时进行,后期主要以沿交通干线的远程传播为主的特征;至于霍乱疫情的发生有外地传来和本地引发两种可能;社会各界因社会地位、职责等的不同,在应对霍乱的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和采取的措施也就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2年 霍乱 陕西省 社会应对
原文传递
论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 被引量:10
15
作者 龚静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3-66,90,共5页
大学从游离于社会之外到处于社会边缘,最终走向社会中心,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走过了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务→引导、预测社会未来这样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大学的社会责任已成为其现实使命,也成为其与社会联系的纽带。现代大学... 大学从游离于社会之外到处于社会边缘,最终走向社会中心,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日益紧密,走过了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务→引导、预测社会未来这样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大学的社会责任已成为其现实使命,也成为其与社会联系的纽带。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知识创新的集散地;国家建设的人才库;时代风尚的引领者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调音师。大学应该通过传授知识、创新知识,发现人才、培育人才,批判现实、开创风气,融合社会、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职能的实现向社会负责和向历史负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大学职能 社会义务 社会回应 社会责任
下载PDF
社会赞许性的争议、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2
16
作者 徐晟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2-160,共9页
目前,各种量表已成为一种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但是由于人的主观性,量表的反应偏差也随之而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赞许性。对于社会赞许性的研究虽然持续多年,但有很多争议,主要体现在对这一概念存在多种名称;对社会赞... 目前,各种量表已成为一种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但是由于人的主观性,量表的反应偏差也随之而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赞许性。对于社会赞许性的研究虽然持续多年,但有很多争议,主要体现在对这一概念存在多种名称;对社会赞许性的性质仍不十分明确;对社会赞许性的结构意见仍不统一。这导致了对社会赞许性的应用出现了两种方向,一种是量表筛选与校正工具,另一种是作为研究的主要变量。根据研究的现状,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对社会赞许性结构、性质以及社会赞许性的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赞许性 作答偏差 人格特质
原文传递
生活圈规划嵌入国土空间规划的思考 被引量:12
17
作者 肖作鹏 韩来伟 柴彦威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5-151,共7页
作为规划理念及技术方法的生活圈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在制度框架、技术指引和实施传导等方面嵌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文章阐述了生活圈在东亚国家及地区的概念流变,介绍了“X分钟城市”等类似生活圈的概念在西方国家兴起的背景与实践,并... 作为规划理念及技术方法的生活圈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在制度框架、技术指引和实施传导等方面嵌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文章阐述了生活圈在东亚国家及地区的概念流变,介绍了“X分钟城市”等类似生活圈的概念在西方国家兴起的背景与实践,并结合西方国家当前类似生活圈的实践,从目标、编制与实施等维度,阐述了我国生活圈规划嵌入国土空间规划的实践特征。同时,从关注现代技术引发的行为逻辑变革、存量规划时代的时空整合以及实施行动规划下的保障等方面归纳了目前我国在生活圈规划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生活圈规划嵌入国土空间规划的行动建议,以期为下一阶段生活圈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圈 国土空间规划 社会发展 传导机制 应对策略
下载PDF
问卷调查质量研究:应答代表性评估 被引量:12
18
作者 任莉颖 邱泽奇 +1 位作者 丁华 严洁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6-214,共19页
随着问卷调查中无应答现象的增多,应答样本代表性问题成为问卷调查研究者的关注焦点。由于自身局限性,应答率无法提供有效的调查质量信息,建构新的应答代表性指标因此就成为研究重点。在综合比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R指标对... 随着问卷调查中无应答现象的增多,应答样本代表性问题成为问卷调查研究者的关注焦点。由于自身局限性,应答率无法提供有效的调查质量信息,建构新的应答代表性指标因此就成为研究重点。在综合比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R指标对于评估并提升问卷调查质量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并探讨了R指标的概念界定、计算方法、指标构成和注意事项,同时运用这一指标对"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10年初访数据的应答代表性进行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调查 调查质量 应答代表性 R指标
下载PDF
社会资本、雾霾风险感知与公众应对行为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晓楠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5-87,共13页
社会资本是否对公众的风险感知和应对行为产生影响,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是否可以通过风险感知的"放大"或"缩小"进而影响应对行为?为回答这些问题,针对雾霾问题,基于已有文献提出社会资本的四个核心要素(系统信任、... 社会资本是否对公众的风险感知和应对行为产生影响,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是否可以通过风险感知的"放大"或"缩小"进而影响应对行为?为回答这些问题,针对雾霾问题,基于已有文献提出社会资本的四个核心要素(系统信任、人际信任、社会网络、互惠规范)及雾霾风险感知维度,构建社会资本对雾霾风险感知与应对行为的影响机制假设模型。基于"2017年中国城市化与新移民调查"随机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差异化系统信任、差序化人际信任、社会网络和互惠规范对风险感知和应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公众对政府信任程度提升、社会网络规模和互惠规范增强不仅对应对行为产生直接正向作用,而且通过风险感知对应对行为产生间接效应;(2)组织信任程度提升不仅对应对行为产生直接负向作用,而且通过风险感知对应对行为产生间接效应;(3)专家信任完全通过雾霾风险感知对应对行为产生间接负向效应;(4)亲近人信任程度增强对雾霾风险感知产生显著正向效应。由此,应通过完善政府信任机制、信息机制、监督机制和风险沟通机制,构筑风险应对的非正式制度"安全阀",引导公众理性的风险感知和应对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感知 社会资本 系统信任 社会网络 应对行为
下载PDF
社会公众对产品召回的反应机制研究——基于混合方法的模型构建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音 黄敏学 郑海东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0-131,138,共13页
在产品召回中,社会公众的反应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形象与声誉,也体现了企业危机沟通策略的绩效。然而,现有文献偏重顾客与投资者在企业召回中的反应而缺乏对社会公众的探讨。本文以议程设置和框架理论为基础,首先通过分析社会公众对近年来... 在产品召回中,社会公众的反应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形象与声誉,也体现了企业危机沟通策略的绩效。然而,现有文献偏重顾客与投资者在企业召回中的反应而缺乏对社会公众的探讨。本文以议程设置和框架理论为基础,首先通过分析社会公众对近年来国内市场产品召回事件的评论,构建公众对产品召回的反应模型,随后借助问卷调查和情境实验对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产品召回事件能够引发公众关注和评价等一系列反应。在形成评价的过程中,公众对于召回品牌的既有信念差异导致其对产品召回产生不同的认知框架,从而影响公众对召回的评价以及企业沟通策略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召回 社会公众 社会事件 反应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