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 被引量:18
1
作者 周绍东 陈艺丹 张毓颖 《经济纵横》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0,F0002,共11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主体和客体条件。我国第三次分配作为共同富裕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人类社会发展依次经历“人的相互依赖”“物的相互依赖”及“自由人联合体”三大形态。对于中国而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主体和客体条件。我国第三次分配作为共同富裕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人类社会发展依次经历“人的相互依赖”“物的相互依赖”及“自由人联合体”三大形态。对于中国而言,三大社会形态的分配特征交织在一起,分配理念也融合为一体。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助观念、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分配要求、指向未来社会形态的分配目标,“共时性”地兼具内生动力和外部约束,兼顾分配结构和生产要求,兼容历史底蕴和未来导向,其历史使命在于消解人类解放主客体条件的互斥性,实现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劳动者精神境界的共同提升。从政策诉求看,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合的制度安排,发挥市场、政府、社会三方力量的协同作用,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更为完善的主体和客体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分配 共同富裕 三大社会形态 生产与分配
原文传递
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 被引量:12
2
作者 巫文强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27,共6页
作为人生存和发展保障最重要内容的家庭保障,必须被经济学关注并纳入经济学理论,由经济学进行理论解释,使之能够正确地指导社会生产和分配的实践,同时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解决好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问题。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保障的基... 作为人生存和发展保障最重要内容的家庭保障,必须被经济学关注并纳入经济学理论,由经济学进行理论解释,使之能够正确地指导社会生产和分配的实践,同时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解决好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问题。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保障的基本内容包括:个人劳动力及劳动力使用保障、个人衣食住行保障、个人身心健康保障、个人事业基础保障、家庭无劳动能力成员保障。对于家庭保障而言,最根本的是要保障社会成员能够就业和有经济收入。要确保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得到落实,关键是要完善包含人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内容在内的社会生产和分配理论,确立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基于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思想,建立基于人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的社会生产和分配制度,在社会生产和分配的实践中落实好人生存和发展的家庭保障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生存和发展 家庭保障 社会生产和分配
原文传递
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制度建构及落实——兼及经济与人协调发展的法律保障 被引量:10
3
作者 巫文强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共11页
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不协调已成为世界性问题。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和获取途径需要获得制度性保障。国家必须调整社会生产和分配活动以及各种生产关系,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社会理想信念与保障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思想的一致性... 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不协调已成为世界性问题。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和获取途径需要获得制度性保障。国家必须调整社会生产和分配活动以及各种生产关系,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社会理想信念与保障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思想的一致性对人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当下中国,最重要的是厘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生产关系,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建构和践行使每一个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都得到基本、同等保障的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存和发展 制度保障 社会生产和分配
原文传递
中国双导型经济与人的生存和发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巫文强 《改革与战略》 2014年第5期1-13,共13页
文章认为,中国当前运行的经济是社会生产和分配由政府和资本共同主导的双导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前的中国双导型经济体制下,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多元资本非公有积累条件未设定、资本收益者责任的制度安排严重滞后、资本收益者的权利和... 文章认为,中国当前运行的经济是社会生产和分配由政府和资本共同主导的双导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前的中国双导型经济体制下,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多元资本非公有积累条件未设定、资本收益者责任的制度安排严重滞后、资本收益者的权利和义务不一致,这就必然造成政府对社会生产和分配失去控制,资本对劳动力收益的分占、非公有资本对公共资源的排他性使用和超占、强势资本对弱势资本的挤压、公有资本变异的现象不可避免。对人生存和发展保障来说,其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资本收益最大化不断给社会制造就业难、买房难、读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中国必须做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制度建构工作,在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情况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导型生产和分配、在社会主义的制度安排内管理双导型生产和分配的全过程,对多元资本非公有积累条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导型经济 社会生产和分配 多元资本非公有积累 资本收益最大化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改造
原文传递
社会生产和分配的方式与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结合的实现——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实现途径选择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巫文强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共6页
社会生产和分配的方式与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结合是人类追求全面自由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解决好这个问题要从理论到实践都做到:确立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思想并制度化为一种社会规定,把它作为经济发展... 社会生产和分配的方式与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结合是人类追求全面自由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解决好这个问题要从理论到实践都做到:确立保障人生存和发展条件的思想并制度化为一种社会规定,把它作为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使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生产条件,并在生产成本中体现;让每一个参与社会生产劳动的人获得基本的生存和发展费用,在分配中实现其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保障;让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够参加生产劳动并实现其自身的劳动力价值。用商品经济学观点来判定计划经济的效率或用非商品经济学的思想来看市场经济的效率都是错误的,是否保障好人生存和发展才是衡量经济活动好坏的标准,而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在好的生产组织方式和好的分配方式下参加生产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产和分配的方式 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生产成本 生产活动中的财产关系 充分的生产劳动机会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空间思想的理论视野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哲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5-192,共8页
相比物理空间,人类社会空间的组分与变迁更为复杂。空间既是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状况及理解"城市一乡村"空间对立等问题的基本视阈,也是我们系统认识19世纪人类社会发展之重组与变迁的重要维度。马克思恩格斯... 相比物理空间,人类社会空间的组分与变迁更为复杂。空间既是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状况及理解"城市一乡村"空间对立等问题的基本视阈,也是我们系统认识19世纪人类社会发展之重组与变迁的重要维度。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空间思想丰富且展现出很宽的理论视野。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视野中,空间的社会化与社会化的空间互渗互生,形成复杂的社会空间逻辑,并且社会空间的背后隐藏着更多的社会秩序与政治权威的含义,深刻影响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城市乡村变迁、阶级利益分化等。同时,资本逻辑的全球化格局与空间正义的实现也与空间生产、空间分配、空间拓展等人类社会空间实践密切相关。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空间思想及其理论视野,既有助于认识、解析当下复杂的社会空间问题,也有助于对当代社会空间进行积极、合理、有序地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社会空间 空间生产 空间分配 空间变迁
下载PDF
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保障 被引量:4
7
作者 巫文强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共6页
社会保障和家庭保障共同实施了社会生产和分配对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保障是一种宏观的、有限性的保障,是家庭保障的补充。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保障内容包括社会公共安全保障、社会生产安全保障、社会公共事业保障、... 社会保障和家庭保障共同实施了社会生产和分配对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保障是一种宏观的、有限性的保障,是家庭保障的补充。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保障内容包括社会公共安全保障、社会生产安全保障、社会公共事业保障、社会成员基本权利保障、特定群体和特定社会成员个体特别保障。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保障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的落实重点是要:完善包含人生存和发展社会保障内容在内的社会生产和分配理论;确立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基于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保障思想;建立基于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社会保障的社会生产和分配制度;在社会生产和分配的实践中落实好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保障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生存和发展 社会保障 社会生产和分配
原文传递
改善民生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郭华茹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5-28,共4页
马克思关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辩证关系的原理启示我们,不仅要高度重视物质资料的生产,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且要重视交换、分配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在时下收入分配失衡影响消费、影响生产、影响民生改善的... 马克思关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辩证关系的原理启示我们,不仅要高度重视物质资料的生产,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且要重视交换、分配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在时下收入分配失衡影响消费、影响生产、影响民生改善的状况尚未根本改观的态势下,更要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而在增加居民收入和解除人们生活后顾之忧的基础上,扩大消费,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产 改善民生 收入分配 制度改革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观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平生 金伯富 万筱群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27-31,共5页
本文在分析公平观的研究现状后,指出公平观应有层次性。作者在把公平区分为社会公平、政治公平和经济公平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经济公平,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角度说明经济公平与收入差距的关系;说明收入差距拉大并不一定是分配不... 本文在分析公平观的研究现状后,指出公平观应有层次性。作者在把公平区分为社会公平、政治公平和经济公平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经济公平,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角度说明经济公平与收入差距的关系;说明收入差距拉大并不一定是分配不公,指出我国分配不公的表现及其防范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平 经济公平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 中国
下载PDF
青年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的经济学困境与制度建构——中国第二届人的发展经济学青年论坛述评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政武 杨俏丽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12,共8页
家庭保障是青年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准确把握好青年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的内涵并重视和发挥好其作用。青年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的经济学困境在理论上表现为经济学理论对人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的忽略,在实践上体现为人生存和发展与社会... 家庭保障是青年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准确把握好青年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的内涵并重视和发挥好其作用。青年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的经济学困境在理论上表现为经济学理论对人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的忽略,在实践上体现为人生存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和分配对接、转化的脱节。青年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的关键是要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上得到落实,即用家庭保障思想指导建立基于人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的生存和分配理论,推进以家庭为单位的就业制度和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构建青年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的社会性制度框架。青年生存和发展家庭保障研究应以人的发展经济学为理论核心,围绕青年的特性来展开,把握好人生存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和分配的本质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生存和发展 家庭保障 人的发展经济学 社会生产和分配
原文传递
基于长期合作的建设项目多层次安全监管利益分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述 向蕾 +1 位作者 任亚萍 崔洁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51-1157,共7页
为确保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政府监管效果,从体制上设计安全监管的引导机制,通过分析安全生产监管层级组织结构,确定政府安全监管的委托代理关系;基于经济人假设,确定安全监管参与各方的收益函数,建立安全监管合作博弈模型;从非合作对策阶... 为确保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政府监管效果,从体制上设计安全监管的引导机制,通过分析安全生产监管层级组织结构,确定政府安全监管的委托代理关系;基于经济人假设,确定安全监管参与各方的收益函数,建立安全监管合作博弈模型;从非合作对策阶段逆向求解安全监管利益分配情况,分析协调效率成本系数比、声誉积累优势激励系数等对利益分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全监管机构应合理控制中介组织规模、奖励分配系数范围及声誉积累优势激励系数,以提高监管效果;中介组织通过增加协调效率获得更高收益,或通过提升声誉积累优势寻求与政府的长期合作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安全生产 政府监管 利益分配 声誉激励
下载PDF
社会政策的工具性作用:欧美福利国家的双维度改革标向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欣员 钟若愚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2-152,192,共12页
社会政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它的发展不仅与福利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密切相关,而且与人民福祉紧密相连,能够纠正市场化导致的社会不平等问题。在众多欧美福利国家中,经济与社会维度的发展并不是彼此孤立的,无论生产系统还是分配系统,... 社会政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它的发展不仅与福利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密切相关,而且与人民福祉紧密相连,能够纠正市场化导致的社会不平等问题。在众多欧美福利国家中,经济与社会维度的发展并不是彼此孤立的,无论生产系统还是分配系统,二者的最终利益是一致的。欧美福利国家认识到有效的社会政策来自能否化解生产与分配系统的张力,有效平衡经济与社会的关系。欧美福利国家市场化改革主要集中在生产系统,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亦将社会不平等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而在分配系统,政府扮演着利用凯恩斯政策管理国家经济能力的角色,为民众提供了基本的社会保障,从而使贫富差距维持在可控范围。但是其双维度改革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衍生后果,主要包括:福利陷阱、抗争性斗争、阶级冲突、民粹主义思潮、与全球化趋势背离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政策 福利国家 生产系统 分配系统
下载PDF
论社会机构主导社会的生产和分配
13
作者 巫文强 《改革与战略》 2014年第8期1-13,共13页
社会机构主导社会生产和分配,目的是要更好地创造财富和更好地分配财富来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生产资料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的情况下,社会机构基于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而主导社会生产成果的分配... 社会机构主导社会生产和分配,目的是要更好地创造财富和更好地分配财富来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生产资料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的情况下,社会机构基于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而主导社会生产成果的分配才能成为现实。社会机构(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机构)对社会分配的主导主要体现在确立对生产资料的管理权、确立对劳动力产权的代理关系和社会生产成果分配权的行使等方面。社会生产资料与劳动的结合由国家主导、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机构基于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主导社会生产和分配,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本质,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问题。主导社会生产与分配就等同于主导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基于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需要调控社会分配比例,就是从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需要来考虑给社会再生产(包括扩大再生产)、再生产的社会保障和劳动力再生产(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角度来进行分配。人生存和发展保障的好坏决定着生产效率,如果长期忽视人生存和发展保障方面的分配,最终将不会得到社会想要的效率。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关系的调整对于真正保障每一个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机构 生产和分配 人生存和发展
原文传递
市场价值——劳动价值理论深化认识的一把钥匙(下)
14
作者 崔义成 於全收 李爱明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3-19,共7页
四、对市场价值构成的深化认识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虽然指出过企业管理者劳动和科技人员的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但他主要分析的是生产商品的物质生产劳动,并从劳动耗费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这两个要素出发,进... 四、对市场价值构成的深化认识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虽然指出过企业管理者劳动和科技人员的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但他主要分析的是生产商品的物质生产劳动,并从劳动耗费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这两个要素出发,进而认为商品的市场价值是由物化劳动转移的价值和活劳动创造的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和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三部分构成,用公式表示是: W=C+V+M 然而根据我们上面的分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市场价值的劳动不仅包括生产有形商品的物质生产劳动,而且包括生产无形商品的服务劳动以及生产精神商品的科技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价值 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 资本论 价值创造 剩余价值 商品 价值分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