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文学批评的荣辱观核心价值取向的构建
- 1
-
-
作者
张利群
-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61-69,共9页
-
基金
作者主持研究的国家社科项目"文学批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及其评价制度建设"(08BZW015)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文学批评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应以社会荣辱观作为核心价值取向及其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荣辱观不仅是道德观、伦理观,而且也是品质人格的一种价值取向。古今中外的荣辱观既具有特殊性,又具有普遍性。中国古代社会荣辱观以儒家道德伦理取向为中心,影响社会核心价值取向的构建,也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及批评取向的确立。文学批评通过真、善、美标准确立"八荣八耻"社会评价取向,影响和推动了当代文学批评社会荣辱观的构建。
-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社会荣辱观
核心价值取向
“八荣八耻”
真善美
-
Keywords
literary criticism
social honor and disgrace
the core value orientation
" eight honors and eight disgraces"
truth, kindness and beauty
-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和谐奋进凝聚人心——剖析乡风
- 2
-
-
作者
赵宇
刘立成
-
机构
中共海伦市委党校
中共绥化市委党校
-
出处
《商业经济》
2008年第7期3-4,15,共3页
-
文摘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在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农村教育存在"空洞,"农村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大力发展经济;振兴教育事业;加强社会治安;整治村容村貌;创建精神文明;塑造先进典型;健全长效机制,逐步实现乡风文明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
关键词
农村乡风
文明建设
社会治安
荣辱观
-
Keywords
rural culture,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ocial security, view of honor or disgrace
-
分类号
F320.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先秦儒墨荣辱观的流变及其现代启示
- 3
-
-
作者
李宏斌
石治华
-
机构
延安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延长油矿管理局天然气事业部
-
出处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21-25,共5页
-
文摘
先秦儒墨俩家的荣辱观分别以“仁义”和“功利”为中心,但二者又有相通之处,本质上都着眼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到荀子时,既强调荣辱观中道义的标准与内涵,也吸取墨家荣辱观的功利思想,并对“荣”与“辱”做了社会学意义的划分,儒墨荣辱观有了合流趋势。先秦荣辱观的演变对目前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有三方面启示:义利关系的澄清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伦理前提;社会公正的形成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制度保证;社会和谐的促进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目标。
-
关键词
儒墨荣辱观
义利关系
社会公正
社会和谐
社会主义荣辱观
-
Keywords
Confucian and Mo views of honor and disgrace
relation between justice and profit
socialfairness
social harmony
socialist view of honor and disgrace
-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