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文学批评的荣辱观核心价值取向的构建
1
作者 张利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61-69,共9页
文学批评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应以社会荣辱观作为核心价值取向及其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荣辱观不仅是道德观、伦理观,而且也是品质人格的一种价值取向。古今中外的荣辱观既具有特殊性,又具有普遍性。中国古代社会荣辱观以儒家道德伦理... 文学批评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应以社会荣辱观作为核心价值取向及其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荣辱观不仅是道德观、伦理观,而且也是品质人格的一种价值取向。古今中外的荣辱观既具有特殊性,又具有普遍性。中国古代社会荣辱观以儒家道德伦理取向为中心,影响社会核心价值取向的构建,也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及批评取向的确立。文学批评通过真、善、美标准确立"八荣八耻"社会评价取向,影响和推动了当代文学批评社会荣辱观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社会荣辱观 核心价值取向 “八荣八耻” 真善美
下载PDF
和谐奋进凝聚人心——剖析乡风
2
作者 赵宇 刘立成 《商业经济》 2008年第7期3-4,15,共3页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在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农村教育存在"空洞,"农村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大力发展经济;振兴教育事业;加强社会治安;整治村容村貌...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在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农村教育存在"空洞,"农村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大力发展经济;振兴教育事业;加强社会治安;整治村容村貌;创建精神文明;塑造先进典型;健全长效机制,逐步实现乡风文明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乡风 文明建设 社会治安 荣辱观
下载PDF
先秦儒墨荣辱观的流变及其现代启示
3
作者 李宏斌 石治华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21-25,共5页
先秦儒墨俩家的荣辱观分别以“仁义”和“功利”为中心,但二者又有相通之处,本质上都着眼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到荀子时,既强调荣辱观中道义的标准与内涵,也吸取墨家荣辱观的功利思想,并对“荣”与“辱”做了社会学意义的划分,儒墨荣辱观... 先秦儒墨俩家的荣辱观分别以“仁义”和“功利”为中心,但二者又有相通之处,本质上都着眼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到荀子时,既强调荣辱观中道义的标准与内涵,也吸取墨家荣辱观的功利思想,并对“荣”与“辱”做了社会学意义的划分,儒墨荣辱观有了合流趋势。先秦荣辱观的演变对目前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有三方面启示:义利关系的澄清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伦理前提;社会公正的形成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制度保证;社会和谐的促进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墨荣辱观 义利关系 社会公正 社会和谐 社会主义荣辱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