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理路 被引量:6
1
作者 宋强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4,共7页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逐渐成为被世界广泛接受和认同的理念,而要将这一理念传播和传递下去需要通过教育。当前需要利用西方广泛接受世界公民教育的时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世界...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逐渐成为被世界广泛接受和认同的理念,而要将这一理念传播和传递下去需要通过教育。当前需要利用西方广泛接受世界公民教育的时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内涵上有广泛的契合之处。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某种程度上还是一种由西方主导,附带西方价值观的思潮,其本质特征也呈现矛盾性。需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引领与重构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公民资格观、公民教育观、主导主体、理论基础和思潮版图,使其成为中国融入世界、展现开放包容的思想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公民教育 比较教育 教育思潮 社会思潮
下载PDF
晚明世风变迁的观察角度与解释模式——以乘舆制度为研究中心 被引量:4
2
作者 于宝航 《大连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17-21,共5页
晚明时期,“奢靡僭越”之风盛行,乘舆制度“崇节俭、辨等威”的制度精神遭到消解,而占有大量资源的权贵集团及其衍生群体是这一变化的根源和主体。由于对晚明世风变迁的研究涉及到对明代社会发展程度的总体评价问题,在观察时需要有宽阔... 晚明时期,“奢靡僭越”之风盛行,乘舆制度“崇节俭、辨等威”的制度精神遭到消解,而占有大量资源的权贵集团及其衍生群体是这一变化的根源和主体。由于对晚明世风变迁的研究涉及到对明代社会发展程度的总体评价问题,在观察时需要有宽阔的视角,既要注意下层民众,也要注意具有广泛示范性和影响力的社会上层。在解释模式的构建过程中,除了重视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需要充分关注传统社会的政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社会风气 历史观察 历史解释
下载PDF
当代社会思潮的媒体舆论引领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相雨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9-22,共4页
肇始于西方社会环境的社会思潮已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明显影响,个别思潮甚至对主流意识形态提出了挑战。由于新闻媒体对意识形态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推动思想文化继续繁荣,应有效利用新闻媒体生成媒体... 肇始于西方社会环境的社会思潮已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明显影响,个别思潮甚至对主流意识形态提出了挑战。由于新闻媒体对意识形态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推动思想文化继续繁荣,应有效利用新闻媒体生成媒体舆论,引领当代社会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思潮 新闻媒体 媒体舆论 意识形态
下载PDF
以好家风支撑良好社会风气的长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程童 张荣靖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133-135,共3页
好家风是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重要支撑,长效机制的科学构建,有助于深化好家风对社会风气发展的影响力。本文简要分析了好家风的基本原则,深入阐述好家风与良好社会风气的相关性,归纳长效机制构建思路,经由丰富家风传承活动、加强好家风... 好家风是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重要支撑,长效机制的科学构建,有助于深化好家风对社会风气发展的影响力。本文简要分析了好家风的基本原则,深入阐述好家风与良好社会风气的相关性,归纳长效机制构建思路,经由丰富家风传承活动、加强好家风建设引导、更新家风内涵、融合净化社会风气等路径,有效改良社会风气,推进新时代社会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风 社会风气 长效机制 历史文化 群众性
下载PDF
论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兴盛的原因 被引量:2
5
作者 彭龙健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44-47,共4页
艺术水平不高的才子佳人小说在明末清初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兴盛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特殊时代的文人们普遍的“求补偿”心理是其兴盛的最直接最内在的原因。其二,市场因素的影响及书坊主的参与是其兴盛的外部动因。其三,才子佳人小说... 艺术水平不高的才子佳人小说在明末清初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兴盛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特殊时代的文人们普遍的“求补偿”心理是其兴盛的最直接最内在的原因。其二,市场因素的影响及书坊主的参与是其兴盛的外部动因。其三,才子佳人小说的兴盛还与明末清初这一时代的社会风气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才子佳人小说 兴盛 求补偿心理 市场因素 社会风气
下载PDF
社会思潮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577-582,共6页
社会思潮是一个社会的"信息库"和"气象图",具有"晴雨表"和"风向标"的功效。构建一个相对科学系统的社会思潮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前社会思潮研究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体系是根据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是一个社会的"信息库"和"气象图",具有"晴雨表"和"风向标"的功效。构建一个相对科学系统的社会思潮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前社会思潮研究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体系是根据社会思潮研究的目的、要求和社会思潮的特征,把客观上存在联系的综合说明社会思潮状况、反映一个社会中社会群体对社会思潮的认知与态度的若干指标,科学地加以分类和组合而形成的统计指标体系。研究者从指标选取的原则、选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以及社会思潮概念的操作化等几个方面,建构了以社会心态、社会行为、观念文化和学术理论四个基本测量维度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思潮 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增强高职生社会责任感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曹雪峰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82-84,共3页
为切实增强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感,探索了高职院校责任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调查问卷得知,当前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感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应以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为保障,以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基础,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 为切实增强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感,探索了高职院校责任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调查问卷得知,当前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感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应以形成良好社会风气为保障,以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基础,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为主题,以构建知行统一的教育模式为着力点,推进学生责任教育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生 社会责任感 社会风气 校园文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 社会实践
下载PDF
无赖生存的社会环境——关于社会风气的一种法社会学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星华 石任昊 《社会学评论》 2013年第6期42-49,共8页
"无赖"不仅指向一种行为主体,更是一种社会风气,从主体的"耍无赖"到"无赖之风",需要一种适合"无赖生存"的社会环境。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价值混乱造成了文化控制的弱化、关系松散破坏了社会... "无赖"不仅指向一种行为主体,更是一种社会风气,从主体的"耍无赖"到"无赖之风",需要一种适合"无赖生存"的社会环境。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价值混乱造成了文化控制的弱化、关系松散破坏了社会互动中的"人情法则"、规范真空使得越轨成本与越轨收益发生"异化",这三方面因素共同构成了适合"无赖生存"的社会条件,进而对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赖 无赖的生存 社会风气 社会秩序
原文传递
明末清初商丘侯氏文学大家族成因探析
9
作者 连超锋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11期31-35,共5页
商丘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明末清初之际大家族辈出,家族文学争奇斗艳,异彩纷呈,最为突出的就是以侯方域为代表的商丘侯氏家族。这一时期商丘侯氏家族侯方域的父辈、同辈、晚辈以及姻亲先后六代十余人都有作品结集,声名远播,对当时及后世... 商丘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明末清初之际大家族辈出,家族文学争奇斗艳,异彩纷呈,最为突出的就是以侯方域为代表的商丘侯氏家族。这一时期商丘侯氏家族侯方域的父辈、同辈、晚辈以及姻亲先后六代十余人都有作品结集,声名远播,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兴盛的原因主要有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的社会风气,侯氏家族深厚的家学渊源和大兴儒教、重视风雅的家风影响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丘 侯氏家族 家族文学 社会风气 家学 家风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与明代后期徽州社会风气——以《新安蠹状》为主要材料的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灿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9-66,共8页
以明朝万历年间徽州知府古之贤在任期间的施政档案汇编《新安蠹状》为主要材料,考察社会转型时期徽州出现的一些有违传统伦理规范和礼仪的社会风气。此时的徽州社会是明代后期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以徽州为样本,可以管窥社会转型对政治... 以明朝万历年间徽州知府古之贤在任期间的施政档案汇编《新安蠹状》为主要材料,考察社会转型时期徽州出现的一些有违传统伦理规范和礼仪的社会风气。此时的徽州社会是明代后期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以徽州为样本,可以管窥社会转型对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这对考察当时的社会运行轨迹和社会变迁实态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后期 徽州 社会风气 《新安蠹状》
下载PDF
技术伦理视角的我国宋代社会风气评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娜 王前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7-91,共5页
宋代是我国古代经济颇为繁华的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给技术进步带来了契机。宋代的社会风气既强调"功利"对于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又致力于对奇技淫巧的批判,提倡以"存天理,去人欲"的伦理... 宋代是我国古代经济颇为繁华的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给技术进步带来了契机。宋代的社会风气既强调"功利"对于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又致力于对奇技淫巧的批判,提倡以"存天理,去人欲"的伦理思想规约人们的日常生活。了解这一时期的特点,对于理解我国传统伦理观念与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很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伦理 社会风气 抑奢
原文传递
《聊斋志异》与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宗世昊 《蒲松龄研究》 2022年第3期57-66,共10页
明清时期,山东运河沿岸区域人烟密集、商旅辐辏,为当时中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之地。这一区域亦受到明清小说创作者们的青睐,《聊斋志异》中就有大量关于山东运河区域社会的描述与记载,这些记载与描写对故事环境的整体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明清时期,山东运河沿岸区域人烟密集、商旅辐辏,为当时中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之地。这一区域亦受到明清小说创作者们的青睐,《聊斋志异》中就有大量关于山东运河区域社会的描述与记载,这些记载与描写对故事环境的整体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这些记载与描述大致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山东运河沿线城市的描述;二是对山东运河区域社会风气的反映;三是对山东运河沿线社会人际关系的反映。这些记载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对研究运河沿岸社会史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运河 山东 社会风气 人际关系
下载PDF
开放式设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波 包正友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3,共3页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我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性,需要我们树立开放视野,找准引领着力点,积极增强针对性和覆盖力,不...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是我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性,需要我们树立开放视野,找准引领着力点,积极增强针对性和覆盖力,不断拓展引领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思潮 引领
下载PDF
社会风气与党风、政风、民风、学风的关联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坚 《新余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31-34,共4页
社会风气是指社会大多数成员或社会群体精神风貌的总和。党风是指党和党员的作风,就是党的世界观在行动中的表现。政风也叫官风,突出表现在干部的作风以及会风等方面。当普通的最底层的广大民众作为被评价群体的时候,体现的就是民风。... 社会风气是指社会大多数成员或社会群体精神风貌的总和。党风是指党和党员的作风,就是党的世界观在行动中的表现。政风也叫官风,突出表现在干部的作风以及会风等方面。当普通的最底层的广大民众作为被评价群体的时候,体现的就是民风。学风不仅仅指学术界的风气和学校、学生的风气,也指学习态度和学习风尚。党风、政风、民风、学风与社会风气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社会风貌。要树立清风正气,确立良风美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风气 党风 政风 民风 学风
下载PDF
论民俗文化建设对于社会稳定的作用
15
作者 张秀芹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0-12,共3页
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长久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它渗透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通过有规律的活动制约人们的意识与行为,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民俗文化可影响社会风气,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民俗文化具有教育陶冶的功... 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长久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它渗透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通过有规律的活动制约人们的意识与行为,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民俗文化可影响社会风气,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民俗文化具有教育陶冶的功能,民俗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人际交往、增加人群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 社会稳定 社会风气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校园风气的影响——以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为例
16
作者 赫帆 《船舶职业教育》 2020年第4期57-59,68,共4页
传统历史文化是人类思想精华的结晶,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利用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展开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一项迫切而又重大的任务。在对当前高校中传统文化教育问题进行... 传统历史文化是人类思想精华的结晶,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利用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展开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一项迫切而又重大的任务。在对当前高校中传统文化教育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现代价值 社会风气
下载PDF
大学生非道德主义思想现象的德育哲学分析与治理
17
作者 张茵 杜双鹤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53-60,共8页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对大学生道德心理健康的挫伤和扭曲尤其强烈。对这种道德心理阴影的德育哲学分析和伦理治疗,可以从三方面展开:首先,用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认清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理论实质、表现形式和价值纲领,明确病理...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对大学生道德心理健康的挫伤和扭曲尤其强烈。对这种道德心理阴影的德育哲学分析和伦理治疗,可以从三方面展开:首先,用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认清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理论实质、表现形式和价值纲领,明确病理实质;其次,利用大学生的群体特征,横向扩大社会主义道德宣传范围,纵向提升思想道德研究深度,形成抵制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影响的伦理合力;最后,在遵循个体思想内部矛盾运动规律的基础上,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及道德行为等方面综合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思维水平,在增强自身德性判断力和道德实践力的过程中强化拒斥非道德主义消极影响道德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道德主义 社会思潮 大学生 伦理治疗
下载PDF
六朝陈郡谢氏家族文学生成的三维解析
18
作者 周昌梅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23-28,35,共7页
六朝陈郡谢氏家族文才相继,累世有集,出现了一门文学的兴盛局面,这一文学局面的生成离不开社会、家庭、个人的多方合力。社会重视文学,文学被看成门第的标识,家族子弟可凭文学优良得到仕途晋升,一流士族的门户要求是谢氏家族文学生成的... 六朝陈郡谢氏家族文才相继,累世有集,出现了一门文学的兴盛局面,这一文学局面的生成离不开社会、家庭、个人的多方合力。社会重视文学,文学被看成门第的标识,家族子弟可凭文学优良得到仕途晋升,一流士族的门户要求是谢氏家族文学生成的外缘;家族重视教育,陈郡谢氏家族内部讲究门风家学的养成与传承,族人的文学创作才华得到保护与培养,此为家族文学生成的保障;个人重视才性,谢氏子弟雅好风流,多才多艺,是家族文学兴盛的关键。陈郡谢氏家族一门文学是世族门风家学的优秀范例,对当今社会的人才培养与家风建设深具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氏家族 社会风气 家庭教育 个人修养
下载PDF
西汉时期齐鲁地区社会风气的变迁
19
作者 陈晨捷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40,共5页
齐、鲁自古不同,延至秦汉尽管仍有差异但皆以礼义闻名。西汉时期齐鲁之地以其雄厚的知识资源和人才优势深切地影响了历史的发展进程,但同时自身也受到当时社会大势的影响,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种交互的影响中,齐、鲁最终合流... 齐、鲁自古不同,延至秦汉尽管仍有差异但皆以礼义闻名。西汉时期齐鲁之地以其雄厚的知识资源和人才优势深切地影响了历史的发展进程,但同时自身也受到当时社会大势的影响,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种交互的影响中,齐、鲁最终合流于经学之下。在社会整体风气的影响下,齐地变化不大而鲁地则受到巨大的冲击,大体上呈一种鲁地齐化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社会风气
下载PDF
新时代尊医重卫社会风气的法治保障:制度机理、核心环节与整体推进
20
作者 郑和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551-557,共7页
法治保障尊医重卫社会风气是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道路指引,法治保障尊医重卫社会风气的制度机理在于深化社会共识、规范行为标尺及明确价值目标,核心环节在于法治保障应当贯穿治理全过程、注重规... 法治保障尊医重卫社会风气是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道路指引,法治保障尊医重卫社会风气的制度机理在于深化社会共识、规范行为标尺及明确价值目标,核心环节在于法治保障应当贯穿治理全过程、注重规范主体行为和保障发展成果。进入新发展阶段,法治保障尊医重卫社会风气必须坚持整体推进,在深化法治中国建设中持续营造尊医重卫社会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医重卫 社会风气 法治保障 制度机理 核心环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