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祁连山区1997—2004年积雪面积和雪线高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47
1
作者 张杰 韩涛 王建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9-654,共6页
利用1997-2004年5~8月的NOAA-AVHRR和EOS-MODIS卫星资料、周遍气象台站气象数据、人工增雨雪等相关资料,对河西内陆河流域上游的祁连山区积雪、冰川的光谱特征进行了判识,并分析了积雪面积和雪线高度变化.结果表明:6~8月祁连山西、中... 利用1997-2004年5~8月的NOAA-AVHRR和EOS-MODIS卫星资料、周遍气象台站气象数据、人工增雨雪等相关资料,对河西内陆河流域上游的祁连山区积雪、冰川的光谱特征进行了判识,并分析了积雪面积和雪线高度变化.结果表明:6~8月祁连山西、中、东部的积雪面积都呈下降趋势,5月积雪面积有所升高;雪线高度处的气温在5月为降低趋势,6月和8月略有升高,7月升高最快;5~8月随时间的变化,祁连山区累计降水量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祁连山西、中部积雪面积和雪线高度随降水和气温的变化有明显的响应,并且中部较西部明显.人工增雪作业对祁连山雪消融具有缓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面积 雪线高度 人工增雨雪 效果检验 祁连山
下载PDF
2003-2010年青藏高原积雪及雪水当量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36
2
作者 孙燕华 黄晓东 +3 位作者 王玮 冯琦胜 李红星 梁天刚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37-1344,共8页
利用MODIS逐日无云积雪产品与AMSR-E雪水当量产品进行融合,获取了青藏高原500 m分辨率的高精度雪水当量产品,通过研究青藏高原积雪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分析了积雪覆盖日数、雪水当量以及总雪量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降... 利用MODIS逐日无云积雪产品与AMSR-E雪水当量产品进行融合,获取了青藏高原500 m分辨率的高精度雪水当量产品,通过研究青藏高原积雪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分析了积雪覆盖日数、雪水当量以及总雪量的季节及年际变化.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降雪主要集中在高海拔山区,而高原腹地降雪较少,降雪在空间上分布极为不均;2003-2010年期间,平均积雪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稳定积雪区面积在逐渐扩大,常年积雪区面积在不断缩小.与积雪日数时空变化相比,雪水当量增加的区域与积雪日数增加的区域基本一致,但喜马拉雅山脉在积雪日数减少的情况下雪水当量却在逐年增加,表明该地区温度升高虽然导致部分常年积雪向季节性积雪过渡,但降雪量却在增加.总的积雪面积年际变化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但趋势不显著,且减少的比例很少.最大积雪面积呈现波动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平均累积积雪总量呈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年递减率为1.0×103m3·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积雪面积 雪水当量 青藏高原
下载PDF
从AVHRR到MODIS的雪盖制图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3
作者 曹云刚 刘闯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19,共5页
雪盖面积是水文、气候模型中重要的输入参数之一。使用遥感方法能够有效获取大范围的雪盖信息,弥补地面观测资料在空间上的不足。阐述积雪遥感基本原理以及积雪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介绍现阶段应用较广的基于AVHRR和MODIS数据的雪盖制图... 雪盖面积是水文、气候模型中重要的输入参数之一。使用遥感方法能够有效获取大范围的雪盖信息,弥补地面观测资料在空间上的不足。阐述积雪遥感基本原理以及积雪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介绍现阶段应用较广的基于AVHRR和MODIS数据的雪盖制图算法,并通过对制图算法的比较和分析得出,MODIS雪盖制图算法的精度和效率都比AVHRR算法高。最后讨论现阶段雪盖制图算法误差的主要来源:大气状况、地表覆盖、积雪物理特性的复杂性以及使用相同的检测阈值等,并提出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雪盖面积 雪盖制图
下载PDF
45a来塔里木河流域气温、降水变化及其对积雪面积的影响 被引量:35
4
作者 徐长春 陈亚宁 +1 位作者 李卫红 陈亚鹏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3-190,共8页
对塔里木河流域19个台站45a(1958—2002年)的气温、降水序列进行非参数检验,查明其变化趋势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近20a(1982—2001年)流域的积雪面积(SCA,%)变化进行趋势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流域的气温和降水均在20世纪8... 对塔里木河流域19个台站45a(1958—2002年)的气温、降水序列进行非参数检验,查明其变化趋势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近20a(1982—2001年)流域的积雪面积(SCA,%)变化进行趋势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流域的气温和降水均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了阶段式的跳跃增长,气温和降水增加的主要季节分别为冬季和夏季.流域总体的积雪面积呈缓慢增加态势,其中北区和西区增加较为稳定,而南区相对不稳定.在垂直方向上,海拔〈2500m的区域积雪面积表现缓慢增加,而海拔≥2500m的区域则减少.相比较,低海拔区域更易受降水影响,而高海拔区域更易受气温影响.海拔2500~5000m的高度带是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的区域.20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降雪和融雪的速度都更快.积雪与冷季降水呈正相关,但与冷季气温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积雪覆盖面积(SCA) 非参数检验 塔里木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西藏地区积雪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巴桑 杨秀海 +3 位作者 拉珍 郑照军 旷达 拉巴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23-1030,共8页
利用1980—2009年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北半球NOAA周积雪产品和2001—2010年500m分辨率的EOS/MODIS积雪产品等多源资料,从不同角度对近30a来西藏区域积雪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资料分析均显示,近30a来西藏地区积雪不断减少,... 利用1980—2009年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北半球NOAA周积雪产品和2001—2010年500m分辨率的EOS/MODIS积雪产品等多源资料,从不同角度对近30a来西藏区域积雪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资料分析均显示,近30a来西藏地区积雪不断减少,尤其以近些年较为明显.近30a积雪日数、最大积雪深度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下降趋势非常明显.从秋冬春季节的积雪变化趋势来看,冬、春两季的积雪在减少,而秋季在增多,这些变化趋势都与各季节的气温和降水密切相关.NOAA资料显示,近30a来西藏地区的积雪覆盖面积正在逐步减少;季节变化略有不同,春、秋两季略呈上升趋势,冬、夏两季在减少,且夏季减少趋势较明显.MODIS资料分析表明,近10a来西藏地区的积雪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07年下半年开始下降明显.秋季的积雪在增加,冬、春、夏三季的积雪趋于减少,且春季的下降趋势最明显,其次为冬季,夏季的减少幅度最小.不同海拔的积雪都有减少趋势,最明显的是海拔4 000~5 000m的积雪,其次是海拔5 000~6 000m段.按地理区域分析,近10a来西藏东、西、中3个区域的积雪都呈减少趋势,其中西部的下降趋势最明显,其次为中部,东部相对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变化趋势 积雪日数 最大积雪深度 积雪面积
下载PDF
不同雪被厚度下典型高山草地早春植物叶片性状、株高及生物量分配的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高景 王金牛 +3 位作者 徐波 谢雨 贺俊东 吴彦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75-787,共13页
在高寒生命带,雪被作为重要的综合环境因子,影响着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种群动态及群落演替等过程,进而作用于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服务。通过在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设置厚雪、中雪和浅雪3个地段,选取早春开花的常见种紫罗兰报春(Primula p... 在高寒生命带,雪被作为重要的综合环境因子,影响着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种群动态及群落演替等过程,进而作用于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服务。通过在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设置厚雪、中雪和浅雪3个地段,选取早春开花的常见种紫罗兰报春(Primula purdomii)、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高原毛茛(Ranunculus tanguticus),研究了三种植物株高、叶片性状和生物量分配随雪被厚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甘肃马先蒿和高原毛茛在生境状况较好的地段比叶面积相对较高,紫罗兰报春由于具有根状茎和肉质根,在厚雪地段比叶面积相对较小;关于单个物种的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关系,紫罗兰报春在厚雪和浅雪地段为完全一致的异速生长关系,而甘肃马先蒿和高原毛茛在个别地段并无显著相关关系。总体而言,三种植物整体样本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在不同雪被地段均为异速生长关系,不支持等速生长假说,并且地上生物量能够很好地解释地下生物量的变异;功能性状和生物量指标间的相关性,在紫罗兰报春和高原毛茛表现较好,而在甘肃马先蒿表现较弱。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具有一定的规律,同时也表现出物种特异性。今后的研究中,应注重构建植物适应环境变化的功能性状谱,以更好地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植物功能性状的响应及其适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被厚度 早春植物 比叶面积 株高 生物量分配 异速生长
原文传递
新疆阿勒泰地区积雪变化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庄晓翠 郭城 +1 位作者 赵正波 张林梅 《干旱气象》 2010年第2期190-197,共8页
采用阿勒泰地区7个测站1961~2008年逐月最大积雪深度、积雪和降雪日数及其初终日以及冬季(11至次年3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降水量资料,运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及R/S分析法对阿勒泰地区积雪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 采用阿勒泰地区7个测站1961~2008年逐月最大积雪深度、积雪和降雪日数及其初终日以及冬季(11至次年3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降水量资料,运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及R/S分析法对阿勒泰地区积雪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冬季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最低气温的上升更为显著;降水量呈显著增多趋势。该地区大部地方积雪、降雪最早出现在9、10月,最迟在次年4、5月。历年平均最大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的年变化呈单峰型,降雪日数分布则较复杂;在空间分布上,积雪深度最大值在阿勒泰站,最小值在福海站;积雪日数福海站最少,吉木乃站最多;降雪日数自西向东逐渐减小。最大积雪深度呈显著的增加趋势、积雪和降雪日数趋势变化不显著,但在空间分布上有差异;受积雪和降雪初日推后的影响,积雪期和降雪期均呈显著的减少趋势。突变检测表明,就全区平均来说最大积雪深度在1983年前后发生了显著的突变,与冬季降水量的变化一致;平均积雪和降雪日数则比较稳定,没有发生显著的突变,各区域变化与全区不完全同步。R/S分析表明,最大积雪深度、积雪和降雪日数在未来具有反持续性;平均降雪日数、福海站最大积雪深度、吉木乃站积雪日数、布尔津站降雪日数的反持续性相对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 阿勒泰地区 气候变化 R/S分析
下载PDF
2002-2009年中国干旱区积雪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4
8
作者 王增艳 车涛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4-471,共8页
以中国干旱区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和AMSR-E融合后的2002-2009年8个水文年份(8月1日至7月31日)的无云积雪产品,计算并验证了用遥感方法提取研究区积雪日数、初雪日期和终雪日期的精度,结合积雪日数制图和积雪面积统计,分析了研究区8 a... 以中国干旱区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和AMSR-E融合后的2002-2009年8个水文年份(8月1日至7月31日)的无云积雪产品,计算并验证了用遥感方法提取研究区积雪日数、初雪日期和终雪日期的精度,结合积雪日数制图和积雪面积统计,分析了研究区8 a来积雪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①与气象台站观测资料获取的积雪参数的对比验证表明,遥感方法提取积雪参数的精度较高,误差日数大多在20 d以内,主要表现为遥感方法积雪日数的低估,初雪日期的延后和终雪日期的提前。②除山地冰川和永久积雪外,天山和阿尔泰山山系间的北疆地区是研究区内季节性积雪最为丰富的地区,积雪日数一般在60 d以上,不过积雪的分布不均匀,大体上从边缘山区向内部盆地中心积雪日数递减,初雪日期延后,终雪日期提前。③干旱区在2005年、2007年和2002年积雪面积较大,而2008年和2006年积雪面积较小。各年稳定积雪存在的地区和范围相对稳定,面积变化不大,其年际变化主要体现在积雪日数的增减上;不稳定积雪的面积一般高于稳定积雪,且年际变化较大,积雪日数大多在20 d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面积 时空分布 积雪日数 积雪产品 MODIS AMSR-E 干旱区 中国
原文传递
2001—2008年天山西部山区积雪覆盖及NDVI的时空变化特性 被引量:26
9
作者 穆振侠 姜卉芳 刘丰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75-882,共8页
对于以融雪及融冰补给为主的山区河流,融雪及融冰量的多少对当地可供利用水资源量的大小起着决定作用,对河流所在的水库的正常蓄水、防洪及发电产生一定的影响.积雪时空变化规律的影响因素较多,除气温这个主要因素外,还与当地植被覆盖... 对于以融雪及融冰补给为主的山区河流,融雪及融冰量的多少对当地可供利用水资源量的大小起着决定作用,对河流所在的水库的正常蓄水、防洪及发电产生一定的影响.积雪时空变化规律的影响因素较多,除气温这个主要因素外,还与当地植被覆盖情况、风向、风速及太阳辐射等因素有关,因此,基于2001—2008年的MODIS积雪数据和NDVI数据分析了研究区的积雪覆盖度与NDVI时空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天山西部山区积雪分布极不均匀,边缘山区多雪,腹地少雪,边缘山区南坡比北坡积雪多;积雪期主要集中在10月到翌年5月,积雪年际变化差异较大,积雪有减少趋势.近8a来研究区的植被有较好的改善且与降水有一定的联系,但部分区域NDVI也有减小的趋势,不同区域植被返青时间不同.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除积雪消融与NDVI有其自有的变化规律外,二者之间也有很好的相关性,但关于植被覆盖是否会对积雪的消融起加速或减缓的作用,基于此两种MODIS数据产品无法得知,有待于通过其它方法或进行野外实验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覆盖 NDVI 山区 时空变化 MODIS
下载PDF
中国天山积雪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多通径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李雪梅 高培 +1 位作者 李倩 唐宏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3-312,共10页
基于天山山区1961—2013年60个气象站点实测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积雪深度等气候资料,结合时间序列分析、空间分析以及通径分析等方法,全面精确地获取了天山山区气候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积雪的通径影响。结果表明:天山... 基于天山山区1961—2013年60个气象站点实测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和积雪深度等气候资料,结合时间序列分析、空间分析以及通径分析等方法,全面精确地获取了天山山区气候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对积雪的通径影响。结果表明:天山山区气候变化显著,主要表现为整体增暖、局部变湿与黯化;气候变暖导致天山山区固态降水(降雪)保证率明显降低,尤其是低海拔区域。各气象要素对积雪不仅存在直接的单因素影响而且各气象要素之间还存在间接的相互交叉、相互联结的多因素影响。单因素影响通径分别为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对积雪深度的3条直接影响通径;多因素影响通径分别为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通过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对积雪深度产生的6条间接影响通径。最终结果表明气温是积雪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效应远远大于降水和日照时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积雪 天山山区 多通径影响
下载PDF
天山开都河流域积雪、径流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向燕芸 陈亚宁 +1 位作者 张齐飞 卞薇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55-1865,共11页
本文分析了开都河流域源流区积雪变化与气象要素及径流的变化趋势,讨论了气象-积雪-径流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开都河流域2000—2016年间积雪覆盖率呈微弱上升趋势(0.1%/10a),其中,最大积雪覆盖率增加速率约为0.33%/a,而最小积雪覆... 本文分析了开都河流域源流区积雪变化与气象要素及径流的变化趋势,讨论了气象-积雪-径流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开都河流域2000—2016年间积雪覆盖率呈微弱上升趋势(0.1%/10a),其中,最大积雪覆盖率增加速率约为0.33%/a,而最小积雪覆盖率则呈减小趋势(-0.017%/a);在年内表现为春、夏季节积雪面积减少,而秋、冬两季增加;在过去的45年间(1972—2016年),融雪期在春季提前了约10.35天,而秋季延迟了约7.56天;温度对春季积雪变化影响较大,而降水则对冬季积雪变化影响较大。河川径流与径流峰值均呈增加趋势,年径流增幅约2.26亿m3/10a,其中夏季径流对气温(ε=1.41)和降水(ε=0.5)变化敏感,而春季对积雪面积的变化响应敏感(ε=0.59)。开都河流域山区温度升高和降水增加对径流的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面积 径流 气候变化 开都河
原文传递
基于MODIS积雪产品的中国天山山区积雪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侯小刚 李帅 +2 位作者 张旭 陈雪华 崔宇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7年第3期9-16,共8页
利用2002—2016年MODIS逐日积雪遥感产品(MOD10A1、MYD10A1),采用日产品合成法、临近日分析法、空间滤波法和相邻时间合成法,生成天山山区逐日晴空积雪遥感产品数据集,分析天山山区积雪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15 a,天山山区平均积雪... 利用2002—2016年MODIS逐日积雪遥感产品(MOD10A1、MYD10A1),采用日产品合成法、临近日分析法、空间滤波法和相邻时间合成法,生成天山山区逐日晴空积雪遥感产品数据集,分析天山山区积雪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15 a,天山山区平均积雪覆盖面积呈略微减少趋势,主要表现为年际间的波动变化;分季节来看,天山山区积雪覆盖面积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积雪面积从9月开始积累,1月达到峰值,占天山总面积的25%~75%,3月开始消融,8月达到最低值,仅占天山总面积的1.5%~5.5%。天山山区大部分区域积雪开始时间在第300 d之后,积雪结束时间在第40~150 d左右,海拔较高的区域积雪开始时间较早;天山山区平均积雪日数小于60 d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坡、北坡边缘地带,占整个天山面积的44.57%,平均积雪日数在60~300 d之间的区域占比为53.4%,主要分布在天山中部和北坡部分区域,平均积雪日数大于300 d的积雪区主要分布在海拔3800 m以上区域,占天山面积的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逐日无云积雪产品 积雪覆盖面积 积雪分布 积雪日数 天山山区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新疆叶尔羌河流域山区积雪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贾翔 陈蜀江 +5 位作者 黄铁成 黄佛君 赵彩凤 李琪 梁艳 党洁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6-303,共8页
科学监测新疆叶尔羌河流域山区积雪面积及其变化特征对该区域的气候研究、雪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灾害预报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利用2000-2012年近13 a的MOD10A2积雪产品提取研究区域内积雪,结合DEM数据分析研究区内积雪面... 科学监测新疆叶尔羌河流域山区积雪面积及其变化特征对该区域的气候研究、雪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灾害预报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利用2000-2012年近13 a的MOD10A2积雪产品提取研究区域内积雪,结合DEM数据分析研究区内积雪面积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新疆叶尔羌河流域山区的积雪面积的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其中,2005年和2009年积雪面积较大,2007年则为典型少雪年;年内变化差异显著,总体上呈现"M"型的特点,12月和3月处于高位,2月和8月处于低谷.叶尔羌河流域山区积雪覆盖率随着海拔的上升逐渐增大,稳定积雪主要分布在海拔5 000 m以上的地区;不同坡向的积雪覆盖率差异比较明显,西北坡、东坡、东北坡的积雪覆盖率比北坡、东南坡、西坡、南坡的积雪覆盖率高,西北坡高达52.8%,南坡仅为20%.叶尔羌河流域山区的积雪面积与气温呈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正相关,积雪面积变化对气温因素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尔羌河流域山区 积雪面积 MODIS 坡向 变化
下载PDF
基于SSM/I和MODIS数据的天山山区积雪深度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任艳群 刘海隆 +1 位作者 包安明 刘金平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78-1187,共10页
以天山山区为研究区,利用MODIS 8d最大积雪合成数据MOD10A2,分析天山山区积雪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情况以及不同高程带的积雪覆盖率的变化情况;结合SSM/I亮温数据和站点观测数据建立的雪深反演模型并反演研究区的雪深,根据研究区的地势... 以天山山区为研究区,利用MODIS 8d最大积雪合成数据MOD10A2,分析天山山区积雪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情况以及不同高程带的积雪覆盖率的变化情况;结合SSM/I亮温数据和站点观测数据建立的雪深反演模型并反演研究区的雪深,根据研究区的地势起伏情况,提取特殊地形进行分析其雪深变化情况,进一步分析整个天山山区的积雪深度的时空特征,并对结果进行验证,并且对不同高程带的积雪深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天山山区积雪面积分布的趋势表现为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减少,总体是呈波动中减少的趋势,到了2012年天山山区年最大积雪面积为37.69×104km2.2)积雪覆盖率与高程呈正比,在高山区可达70%以上.积雪深度分布呈自西向东、由北向南减少,深度最大的是在天山北部的博格达峰、河源峰附近,可以达到80 cm以上,最小在哈密地区的托木尔提峰附近积雪深度仅在10 cm左右.积雪深度与海拔呈正相关,最大雪深出现在4 500 m以上的高山区.3)对雪深反演结果的精度评价表明,模型在10~30 cm雪深范围内,反演平均误差为-2.47 cm;在雪深〈10 cm或〉30 cm的局部地区存在较大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面积 积雪深度 积雪分布 天山山区
下载PDF
近10年黑河流域上游积雪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被引量:14
15
作者 党素珍 刘昌明 +1 位作者 王中根 吴梦莹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74-1581,共8页
基于黑河流域上游1960年-2011年降水、气温数据及2000年-2011年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积雪产品,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累积距平曲线,研究了降水、气温序列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点,分析了黑河流域上... 基于黑河流域上游1960年-2011年降水、气温数据及2000年-2011年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积雪产品,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累积距平曲线,研究了降水、气温序列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点,分析了黑河流域上游积雪面积的年内分布过程和年际变化趋势,探讨了近10a来降水、气温变化对积雪覆盖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黑河流域上游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年降水量也呈微弱增加趋势;②黑河流域上游积雪面积年内分布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秋季和春季,夏季积雪面积最小;③2000年-2011年积雪面积呈微弱上升趋势,但各季变化不同。春、秋季积雪面积呈上升趋势,夏季为减少趋势,冬季没有明显的变化;④积雪频率有3个高值区,分布在黑河流域上游西岔札马什克水文站周围及以上区域。积雪频率与流域内高程存在显著的相关性;⑤各个季节积雪面积与气温呈负相关的关系;除秋季外,与降水呈正相关的关系。也即较大的降水在较低的气温条件下,有利于积雪的增加,温度的升高则使积雪面积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面积 时空分布 变化趋势 积雪频率 黑河流域
原文传递
基于MODIS数据的2000-2013年西昆仑山玉龙喀什河流域积雪面积变化 被引量:14
16
作者 颜伟 刘景时 +3 位作者 罗光明 董克鹏 卢巍 杜新豪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5-325,共11页
利用两种卫星影像合成并引入冰川积雪区的方法,对西昆仑山玉龙喀什河流域2000-2013年MOD10A2积雪数据进行去云处理,分析不同海拔高度积雪的年内和年际变化特征及趋势,结合气象要素,分析其分布变化原因.结果表明:①低山区(1650-4000 m... 利用两种卫星影像合成并引入冰川积雪区的方法,对西昆仑山玉龙喀什河流域2000-2013年MOD10A2积雪数据进行去云处理,分析不同海拔高度积雪的年内和年际变化特征及趋势,结合气象要素,分析其分布变化原因.结果表明:①低山区(1650-4000 m)积雪年内变化为单峰型,补给期为冬季,而高山区(4000~6000 m)存在“平缓型”春季补给期和“尖峰型”秋季补给期两个峰值;②就年际变化而言,低、高山区平均、最大积雪面积呈微弱增加趋势,高山区最小积雪面积显著增加,倾向率为65.877 km2/a;③就季节变化而言,春、夏、冬三季低、高山区积雪面积年际变化呈“增加—减少—增加”趋势,秋季高山区积雪面积则呈“增加—减少”趋势,而低山区积雪面积在2009和2010年异常偏大,其他年份面积变化不大;④在低山区,气温是影响春、夏两季积雪面积变化的主因,气温和降水对秋季积雪面积变化的影响相当,而冬季积雪面积变化对降水更敏感;在高山区,夏季积雪面积变化对气温更敏感,而冬、春季积雪面积变化主要受降水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积雪面积 相关分析 西昆仑山 玉龙喀什河
原文传递
我国东北及邻近地区年平均气温异常及其对北半球气候变暖和欧亚雪盖面积的响应 被引量:12
17
作者 侯依玲 李栋梁 +1 位作者 施雅风 沈永平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0-908,共9页
根据我国东北及邻近地区201个常规气象台站的年平均气温资料,利用EOF和分段线性拟合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气温异常的年代际特征及其对北半球气温和欧亚雪盖面积的响应.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及邻近地区年平均气温异常主要有全区一致型和南北... 根据我国东北及邻近地区201个常规气象台站的年平均气温资料,利用EOF和分段线性拟合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气温异常的年代际特征及其对北半球气温和欧亚雪盖面积的响应.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及邻近地区年平均气温异常主要有全区一致型和南北反向型两种.近50 a来气温总体呈单调上升趋势,尤其是1990年代后期增温趋势更加明显,时间上东部早于西部.结合降水,1980年代起东北北部由冷干向暖湿转变,而华北区则由暖湿向暖干转变.东北北部升温单调、剧烈、显著,南部在1968和1985年曾两次发生突变,经历过1970—1980年代初的低温后增温趋势更加剧烈,其增温率几乎是第一次突变前的两倍.分析认为,我国东北及邻近地区大范围整体变暖与北半球平均气温的升高相一致;东北部气温的年际变化还受到欧亚雪盖面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及邻近地区 气温 年代际异常 气候转型 欧亚雪盖面积
下载PDF
积雪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杨林 马秀枝 +1 位作者 李长生 舒常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6-102,共7页
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受局地气候和地形影响,积雪的分布和变化非常复杂,同时积雪对区域气候环境、植被生态系统、土壤性质及温室气体排放、工程基础设施等都会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文献综述北半球积... 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非常敏感。受局地气候和地形影响,积雪的分布和变化非常复杂,同时积雪对区域气候环境、植被生态系统、土壤性质及温室气体排放、工程基础设施等都会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文献综述北半球积雪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积雪的形成与维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地形和植被对积雪的影响以及冻土区积雪与冻土的耦合关系。总之全球气候变暖使北半球积雪覆盖面积、最大积雪深度、积雪时长等都有减少的趋势。温度和降水量是影响小尺度积雪参数变化的主要气象因素,海拔是影响局地积雪分布的主要因子,植被的覆盖与冻土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积雪的分布。未来气候变暖情景下,有关积雪地面台站监测数据与遥感监测数据的有效融合、进一步完善积雪参数的监测网络、厘清气候与积雪变化的关系,是未来该领域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覆盖 时空分布 冻土 最大积雪深度 积雪面积
下载PDF
2001-2014年新疆阿尔泰地区积雪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丽萍 李忠勤 +1 位作者 张慧 怀保娟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2-157,共6页
基于2001-2014年的MODIS10A2积雪产品数据,对新疆阿尔泰地区积雪的年际变化特征、年内变化特征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年内积雪一般由10月中旬左右便开始累积建立,在第二年1月份积雪覆盖面积到最大值,7月份积雪覆盖... 基于2001-2014年的MODIS10A2积雪产品数据,对新疆阿尔泰地区积雪的年际变化特征、年内变化特征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年内积雪一般由10月中旬左右便开始累积建立,在第二年1月份积雪覆盖面积到最大值,7月份积雪覆盖面积达到最小值,其中,冬季积雪面积所占比例最大,夏季最小。2)2001-2014年新疆阿尔泰地区积雪覆盖面积呈减少趋势。阿尔泰地区积雪空间分布极不均匀,北部积雪分布明显多于南部,山区及高海拔地区为积雪频次分布的高值区,平原及流域地区为积雪覆盖频次的低值区。3)永久性积雪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北部的高海拔区(3000-3923m),且面积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时空分布 MODIS10A2 积雪覆盖面积 积雪频次 新疆阿尔泰地区
原文传递
1980~2019年北疆积雪时空变化与气候和植被的关系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琴 郝晓华 +3 位作者 和栋材 王建 李弘毅 王旭峰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47-1258,共12页
利用1980~2019年中国长时间序列的AVHRR逐日无云积雪面积产品和气象站实测雪深资料计算积雪日数、积雪初日、积雪终日、积雪期、雪深等积雪物候参数,研究积雪物候的时空分布变化,同时结合ECMWF-ERA5再分析资料和GIMMS NDVI3g数据集分别... 利用1980~2019年中国长时间序列的AVHRR逐日无云积雪面积产品和气象站实测雪深资料计算积雪日数、积雪初日、积雪终日、积雪期、雪深等积雪物候参数,研究积雪物候的时空分布变化,同时结合ECMWF-ERA5再分析资料和GIMMS NDVI3g数据集分别提取气象因子(气温、降水)和植被因子(返青期、枯黄期、生长期),探究北疆积雪物候变化对气象因子和植被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北疆近40 a间的平均积雪日数为81.62 d/a,73%的区域为稳定积雪区,积雪初日在11月、终日在3月,积雪期为每年11月初至次年3月底4月初;空间上呈现不均匀分布,其中阿勒泰山地区、天山地区、大部分塔城盆地和额尔齐斯谷地区为主要积雪区,1980~2019年间北疆积雪覆盖面积比例、积雪日数和积雪期逐年降低,积雪初日基本没变,但积雪终日显著提前;ECMWF-ERA5再分析资料表明1980~2019年北疆积雪期降水量无明显变化,但积雪覆盖面积比例显著降低,说明降雪区雪深可能增加,这与北疆气象站实测雪深逐渐增加结果相吻合;平均气温与积雪期积雪覆盖面积比例、积雪日数、积雪期长度相关性较大,呈现显著负相关,积雪期降水量与积雪物候参数呈现正相关;积雪物候及其气候效应引起北疆自然植被返青期显著提前,植被生长期延长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HRR 积雪面积 积雪物候 气象因子 植被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