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9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化生长因子-β_1诱导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的信号通路研究
1
作者 肖以钦 叶纹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7年第1期14-16,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人结膜下 Tenon 囊成纤维细胞(human subconjunctival Tenon's capsule fibroblast,HTCF)表型转化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通路。方法白内障手术中取人结膜下 Tenon...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对人结膜下 Tenon 囊成纤维细胞(human subconjunctival Tenon's capsule fibroblast,HTCF)表型转化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通路。方法白内障手术中取人结膜下 Tenon 囊组织块培养成纤维细胞。用第5~9代细胞,以10μg/L TGF-β1诱导 HTCF48h,使其表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F)。用蛋白质印迹免疫检测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鉴定细胞表型。在诱导后不同时间点(0、5、30、60、120、180min,12、24、36h),用蛋白质印迹免疫检测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测定smad2、AKT、ERK、P38蛋白表达。结果 10μg/L TGF-β1诱导 HTCF 后α-SMA 在24h 达峰值,蛋白表达在48h 最高;10μg/L TGF-β1 诱导 HTCF 后 smad2、AKT、P38表达具有时间双向性,smad2具有两个峰值。结论 TGF-β1能显著诱导 HTCF,使其表型转化为 MF,smad 信号通路参与了这一过程。(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7,7:14~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平滑肌肌动蛋白 信号转导通路
下载PDF
低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和DDPH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骨桥蛋白基因及α平滑肌肌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杜兵 陈蓓蓓 +2 位作者 王西明 段秋红 何善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9期1013-1017,共5页
目的:研究低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HEC-CM)和DDPH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骨桥蛋白(OPN)基因表达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的影响,进而探讨DDPH对增殖后PASMC的逆转效应。方法:利用HECCM建立猪PASMC的增殖模型;采用细胞培养、... 目的:研究低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HEC-CM)和DDPH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骨桥蛋白(OPN)基因表达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的影响,进而探讨DDPH对增殖后PASMC的逆转效应。方法:利用HECCM建立猪PASMC的增殖模型;采用细胞培养、改良的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测定α-SM-actin、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OPN基因表达等方法观察HECCM的促PASMC增殖作用,以及DDPH对增殖后PASMCα-SM-actin和OPN表达的影响。结果:(1)HECCM促PASMC增殖后,PASMC的α-SM-actin含量降低而其OPN基因表达上调;(2)HECCM促PASMC增殖后,加入DDPH可使PASMC的α-SM-actin含量回升,OPN表达下调。结论:DDPH对HECCM促PASMC增殖有逆转效应,可使增殖后PASMC由合成表型逆转为正常收缩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PH α-SM-actin 骨桥蛋白 低氧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体外培养人大隐静脉新内膜形成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穆军升 镡朝晖 +3 位作者 朱洪生 郑家豪 许德华 刘新垣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 为了更好地研究静脉再狭窄的机制及预防治疗 ,建立一种人的大隐静脉体外培养模型 ,并对新内膜进行初步研究。 方法 取 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大隐静脉 ,体外培养 14天 ,常规病理学染色 ,图象分析 ;通过α-平滑肌细胞骨架 ... 目的 为了更好地研究静脉再狭窄的机制及预防治疗 ,建立一种人的大隐静脉体外培养模型 ,并对新内膜进行初步研究。 方法 取 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大隐静脉 ,体外培养 14天 ,常规病理学染色 ,图象分析 ;通过α-平滑肌细胞骨架 (α- a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内膜增生细胞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 d UTP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方法检测内膜凋亡细胞。 结果 培养的大隐静脉在 14天后有新内膜形成和显著的中膜增厚 ,与正常血管相比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新内膜细胞α- a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呈阳性细胞 ,较正常血管内膜明显增多。在新内膜中荧光和核边聚分裂数目极少 ,与正常血管相比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在人的大隐静脉体外培养中有新内膜形成和中膜增厚 ,增生的细胞可能是肌成纤维细胞 ,故抑制肌成纤维细胞增生迁移的同时 ,促进凋亡将是静脉移植血管病变潜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器官培养 大隐静脉 新内膜形成 α-平肖肌细胞骨架 凋亡 血管再狭窄
下载PDF
神经因素对缺血诱导的侧枝血管生长过程中Ki67和α-SM-act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罗明英 伍校琼 +4 位作者 杨宝林 朱武 罗华 罗学港 蔡维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7-679,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支配对侧支血管细胞增殖标记物Ki67和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α-SM-a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10只新西兰大白兔,左侧行股动脉结扎,右侧行股动脉结扎伴坐骨神经和股神经切除,7d后处死动物,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单纯结扎和... 目的探讨神经支配对侧支血管细胞增殖标记物Ki67和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α-SM-a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10只新西兰大白兔,左侧行股动脉结扎,右侧行股动脉结扎伴坐骨神经和股神经切除,7d后处死动物,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单纯结扎和结扎伴去神经侧Ki67和α-SM-actin在侧支血管的表达变化,兔前肢大小相似的正常血管用作正常对照。结果正常血管没有Ki67的免疫阳性细胞,α-SM-actin在平滑肌细胞中均匀表达;单纯股动脉结扎侧,在血管壁的各层结构均可见Ki67阳性细胞,α-SM-actin在中膜呈强阳性,内膜表达较中膜低;股动脉结扎加去神经侧,仅在管腔内近细胞内皮处可见少量Ki67的免疫阳性细胞,α-SM-actin在内膜和中膜的表达下降,其中Ki67免疫阳性细胞计数和α-SM-actin免疫荧光强度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缺血诱导的兔后肢侧支血管生长模型中,去除血管壁的神经导致细胞增殖减少,平滑肌细胞的表达发生变化,表明血管壁的神经对Ki67和α-SM-actin的表达调节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支血管 神经支配 细胞增殖 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
下载PDF
DDPH对低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α-S M-act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娟 周洁 +3 位作者 谢秋红 段秋红 从容 冯友梅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58-561,共4页
目的探讨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氨基)丙烷盐酸盐(DDPH)抑制低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HECCM)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对α-SM-a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低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建立猪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的增... 目的探讨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氨基)丙烷盐酸盐(DDPH)抑制低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HECCM)诱导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对α-SM-a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低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建立猪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的增殖模型;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为指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低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DDPH对低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后的逆转效应。结果低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显著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低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表型发生转化,由收缩表型转化为合成表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胞浆内的α-SM-actin含量下降;DDPH能显著抑制低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作用,并使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表型发生逆转,即由合成表型逆转为具有执行正常收缩功能的收缩表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胞浆内的α-SM-actin含量回升。结论提示DDPH能显著抑制低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表型发生逆转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PH 低氧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表型逆转
下载PDF
DDPH逆转增生后PASMC的时间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杜兵 陈蓓蓓 +2 位作者 王西明 段秋红 何善述 《医学研究杂志》 2008年第3期22-26,共5页
目的研究DDPH对低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HECCM)促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生后的逆转效应及时间相关性,探讨DDPH使增生后PASMC恢复为正常收缩表型的时间。方法利用HECCM建立猪PASMC增生模型;采用细胞培养、改良的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 目的研究DDPH对低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HECCM)促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增生后的逆转效应及时间相关性,探讨DDPH使增生后PASMC恢复为正常收缩表型的时间。方法利用HECCM建立猪PASMC增生模型;采用细胞培养、改良的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等方法观察HECCM的促PASMC增生作用,及DDPH对PASMC增生后的逆转效应,并观察逆转效应与DDPH作用的时间相关性。结果(1)HECCM促PASMC增生后,PASMC由收缩表型转化为合成表型,胞质内的α-SM-actin含量下降,具有一定时间相关性。(2)在HECCM促PASMC增生后,加入DDPH可使PASMC由合成表型逆转为收缩表型,α-SM-actin含量回升,具有一定时间相关性。结论DDPH对HECCM促PASMC增生有逆转效应并呈一定时间相关性,DDPH作用一定时间后PASMC表型可基本逆转恢复至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PH α-SM-actin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表型逆转 低氧
下载PDF
黄芩苷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分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徐秋玲 郭冉 +3 位作者 王以宁 孙卫 张绪东 郑学芝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6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分化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6月24例雄性SD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例)、模型组(8例)和治疗组(8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饲料饲养的方法;模型组采用尾静脉注射45 m... 目的探讨黄芩苷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分化机制。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6月24例雄性SD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例)、模型组(8例)和治疗组(8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饲料饲养的方法;模型组采用尾静脉注射45 mg/kg链脲佐菌素方法建立糖尿病模型,普通饲料饲养;治疗组采用尾静脉注射45 mg/kg链脲佐菌素方法,成模后腹腔注射黄芩苷药液每天每千克15μmol/L,普通饲料饲养。比较三组血糖、心脏重量指数、microRNA-146a(miR-146a)和α-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α-SMA)。结果治疗组血糖、心脏重量指数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糖、心脏重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iR-146a高于模型组,α-SMA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iR-146a低于对照组,α-SM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苷能够抑制糖尿病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干预心肌纤维化,机制与黄芩苷调控心肌成纤维细胞miR-146a表达,抑制α-SMA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黄芩苷 成纤维细胞 microRNA-146a α-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
下载PDF
生、熟地黄缓解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4
8
作者 刘道刚 曾敏 +1 位作者 高洪燕 王琴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507-2510,共4页
目的:探讨生地黄和熟地黄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地黄水煎液组、熟地黄水煎液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每组5只。生地黄水煎液组、熟地黄水煎液组分别按生地黄、熟地黄剂... 目的:探讨生地黄和熟地黄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生地黄水煎液组、熟地黄水煎液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每组5只。生地黄水煎液组、熟地黄水煎液组分别按生地黄、熟地黄剂量1.6 g/(kg·d)灌胃给药14 d,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印迹检测TGF-β1、α-SMA和Collagen-Ⅰ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Scr、BUN值显著降低(P<0.05);肾小球玻璃样病变减轻,肾小管囊性扩张和空泡变性程度缓解,胶原沉积减少,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TGF-β1、α-SMA和Collagen-Ⅰ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熟地黄水煎液组比较,生地黄水煎液组的Scr、BUN值较低,胶原沉积较少,肾间质纤维化改善较明显,α-SMA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生地黄和熟地黄均能缓解肾间质纤维化,以生地黄作用较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α-SMA和Collagen-Ⅰ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地黄 熟地黄 肾间质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肌动蛋白α Ⅰ型胶原
下载PDF
丹参素干预对肺纤维化大鼠TGF-β_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2
9
作者 秦静 赵铭山 李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7-940,946,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经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诱导肺间质纤维化,随后分别腹腔内注射丹参素15 mg.kg-1.d-1(DA组)、地塞米松1 mg.kg-1.d-1(DXM组)和生理盐水2 mL.d-1(BLM组)进行... 目的:探讨丹参素对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经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诱导肺间质纤维化,随后分别腹腔内注射丹参素15 mg.kg-1.d-1(DA组)、地塞米松1 mg.kg-1.d-1(DXM组)和生理盐水2 mL.d-1(BLM组)进行干预,正常对照组(NC组)气管内滴注和腹腔内注射均用生理盐水。于造模后第28天处死所有大鼠,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来评价治疗效果;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及Smad7 mRNA的表达。结果:DA组与BLM组相比,肺泡炎症及肺纤维化程度均明显减轻,肺组织α-SMA表达明显减少,肺组织TGF-β1和Smad3 mRNA表达明显减少,Smad7 mRNA明显增多。结论:丹参素早期应用可减轻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3 mRNA和促进Smad7 mRNA的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丹参素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3蛋白 SMAD7蛋白
下载PDF
熊果酸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和α-SM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2
10
作者 欧阳灿晖 朱萱 +5 位作者 张焜和 戴颖 陈江 何文华 李博 李弼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2237-2243,共7页
目的:观察熊果酸(UA)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基因与蛋白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UA低剂量组(U1组)、UA中剂量组(U2组)、UA高剂量... 目的:观察熊果酸(UA)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β1基因与蛋白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UA低剂量组(U1组)、UA中剂量组(U2组)、UA高剂量组(U3组)及秋水仙碱组(C组),每组16只.除N组外,均用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肝纤维化4wk,分别给予安慰剂、不同剂量的UA、秋水仙碱腹腔注射,治疗4wk处死大鼠,取肝组织行病理HE染色及VG染色判断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TGF-β1蛋白和α-SMA蛋白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U2和U3组肝细胞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减轻;M组TGF-β1蛋白、TGF-β1mRNA及α-SMA蛋白较N组的表达明显增加(8.76±1.47vs1.48±0.24;0.60±0.11vs0.05±0.02;0.51±0.10vs0.09±0.02,均P<0.01).U1组和C组TGF-β1蛋白的表达较M组降低(P<0.05),U2和U3组TGF-β1蛋白的表达较M组明显降低(5.32±1.63,3.98±0.67vs8.76±1.47,均P<0.01),且低于C组的表达(7.14±1.29,P<0.05或0.01).U2和U3组的TGF-β1mRNA的表达也明显低于M组(0.36±0.07,0.25±0.06vs0.60±0.11,均P<0.01)和C组(0.47±0.10,P<0.05或0.01).U1-U3组较M组α-SMA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0.36±0.08,0.23±0.02,0.15±0.03vs0.51±0.10,均P<0.01);U2和U3组α-SMA蛋白的表达也显著低于C组(0.43±0.05,均P<0.01).结论:UA能明显改善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组织结构,减轻肝纤维化;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可能与降低TGF-β1表达,抑制HSC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熊果酸 转化生长因子-β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下载PDF
当归对大鼠肺纤维化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0
11
作者 郭广松 汪虹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560-563,I0001,共5页
目的:观察浓当归对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程度的影响及对肺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当归组,经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后,当归组大鼠腹腔内注射浓当归注射液10 ml/(kg.d),空白组、模型组给予... 目的:观察浓当归对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程度的影响及对肺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当归组,经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后,当归组大鼠腹腔内注射浓当归注射液10 ml/(kg.d),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处理,分别于第7,14和28天各处死5只大鼠。免疫组化法分析各组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胶原蛋白Ⅰ(COL-Ⅰ)、胶原蛋白Ⅲ(COL-Ⅲ)表达水平,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水平。结果:当归组大鼠肺组织中COL-Ⅰ、COL-Ⅲ沉积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当归组间质中-αSMA阳性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减低(P<0.05),当归组大鼠肺组织CTGF mRNA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当归可能通过降低纤维化肺组织中CTGF mRNA水平,间接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作用,减轻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成纤维细胞 Α-平滑肌动蛋白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当归
下载PDF
人参多糖通过cAMP/PKA/CREB信号通路抗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33
12
作者 黄倩 张素萍 施子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5-701,共7页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模型小鼠肾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并揭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STZ(120 mg·kg^(-1))尾静脉注射构建糖尿病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人参多糖(25、50、100 mg·kg^(-1)... 目的探讨人参多糖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模型小鼠肾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并揭示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STZ(120 mg·kg^(-1))尾静脉注射构建糖尿病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人参多糖(25、50、100 mg·kg^(-1))组、空白组,连续灌胃给药12周。12周末,比较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BG)、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含量变化;肾脏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皮质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肾皮质中环磷酸腺苷(c AMP)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肾皮质中细胞外基质及信号通路PKA/CREB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人参多糖能够明显降低DN小鼠FBG、mAlb、Scr、BUN含量,并通过抑制c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蛋白α-SMA及细胞外基质相关蛋白LN、FN的表达,延缓肾纤维化的进程。结论人参多糖对DN小鼠肾纤维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c AMP/PKA/CRE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人参多糖 环磷酸腺苷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蛋白激酶A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下载PDF
TGF-β和α-SMA在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田宜肥 汤少明 +1 位作者 罗少军 郝新光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 检测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1,TGF β2 ,TGF β3)在增生性瘢痕和表浅性瘢痕中的表达 ,探讨其对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及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表达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2 8例增生性瘢痕 ,19例表浅性瘢痕和 16... 目的 检测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1,TGF β2 ,TGF β3)在增生性瘢痕和表浅性瘢痕中的表达 ,探讨其对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及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表达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2 8例增生性瘢痕 ,19例表浅性瘢痕和 16例正常皮肤组织中TGF β和α SMA的表达水平 ,并按年龄 ,性别 ,病程分组进行比较及TGF β和α SMA相关性分析。 结果 ①TGF β和α SMA在正常皮肤组织中几乎无表达 ,而在增生性瘢痕和表浅性瘢痕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②在增生性瘢痕中TGF β1,TGF β2 ,α SMA均有较强表达 ,与正常皮肤和表浅性瘢痕相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③TGF β3在表浅性瘢痕和女性患者以及病程 1年以上的增生性瘢痕中表达较强。④少儿和成年组间TGF β和α SMA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⑤TGF β和α SMA相关性分析显示TGF β1+TGF β2 -TGF β3的积分代数和与α SMA计数值呈正相关 ,r =0 .5 7,TGF β3与α SMA呈负相关 ,r =- 0 .80。结论 ①瘢痕的增生和挛缩是TGF β三种亚型的综合调节作用的结果 ,TGF β1和TGF β2 与α SMA的表达以及瘢痕的增生和挛缩有关 ,TGF β3与瘢痕增生的缓解有关。抑制TGF β1和TGF β2 或促进TGF β3的表达可能有益于防治瘢痕的增生和挛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转化生长因子Β Α-SMA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地龙对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α-SMA及纤维蛋白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1
14
作者 王莉 刘毅 +1 位作者 王芬 李怀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64-1968,共5页
目的:探讨地龙对哮喘小鼠肺组织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及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地龙大剂量治疗组(C组)及地龙小剂量治疗组(D组)各20只。以腹腔注射0.02%鸡卵清蛋白和1%... 目的:探讨地龙对哮喘小鼠肺组织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及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地龙大剂量治疗组(C组)及地龙小剂量治疗组(D组)各20只。以腹腔注射0.02%鸡卵清蛋白和1%鸡卵清蛋白雾化吸入建立慢性哮喘模型。治疗组在每次雾化激发前给予地龙干预。肺泡灌洗计数各炎症细胞,ELISA检测血清总IgE水平,分离右肺固定,石蜡切片,免疫组化,用LeicaQWINV3分析系统,计算表达阳性结果;取左肺置液氮中保存,留作RT-PCR,用AlphaImager2200半定量分析系统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气道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及纤维连接蛋白(FN)阳性表达显著升高,哮喘组α-SMAmRNA及FNmRNA的表达上调;地龙大剂量治疗组的α-SMA及FN的阳性表达、α-SMAmRNA及FNmRNA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哮喘组;地龙小剂量治疗组的α-SMA及FN的阳性表达、α-SMAmRNA及FNmRNA的表达亦低于哮喘组,但无显著差异。结论:地龙可抑制慢性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中α-SMA及FN表达,提示抑制α-SMA及FN的表达可能是地龙抑制哮喘气道重构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地龙 平滑肌肌动蛋白-α 纤维蛋白类 气道重构
下载PDF
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及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_1变化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21
15
作者 武希润 吕敏和 +2 位作者 王琦 师水生 郭文栋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00-402,共3页
目的 测定肝纤维化不同分级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蛋白表达及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 β_1)变化,以探讨其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慢性肝病患者37例,依... 目的 测定肝纤维化不同分级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蛋白表达及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 β_1)变化,以探讨其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慢性肝病患者37例,依据肝组织HE、VG染色分为0~4级,其中1级8例,2级9例,3级7例,4级13例。6例正常肝组织为正常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α-SMA、uPA、PAI-1蛋白表达变化。ELISA法测定血浆TGF β_1变化。检测血透明质酸。结果 肝纤维化S_(1~4)级肝组织α-SMA表达分别为(4.2±0.5)%、(5.5±0.7)%、(7.9±0.5)%、(9.7±0.7)%,uPA分别为(4.0±0.5)%、(4.8±0.5)%、(5.0±0.5)%、(4.8±0.4)%,PAI-1分别为(4.7±0.4)%、(7.0±0.4)%、(8.9±0.3)%、(11.9±0.3)%,且随肝纤维化分级增加血浆TGF β_1水平也逐渐增加。在肝纤维化S_3、S_4级,α-SMA、PAI-1蛋白表达以及血浆TGF β_1水平增加尤为明显,而uPA仅轻微增加,表现为uPA相对不足。结论 肝组织α-SMA、uPA、PAI-1蛋白表达以及血浆TGF β_1变化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抑制TGF β_1的早期激活,抑制肝硬化晚期PAI-1过度表达,可能有助于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增加肝细胞外基质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 肝纤维化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原文传递
大鼠Thyl抗血清制备及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6
16
作者 陈广平 郭慕依 +3 位作者 张月娥 张锦生 张秀荣 陈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41-243,共3页
通过分离大鼠胸腺细胞,免疫家兔,制得兔抗大鼠Thyl抗血清(ATS),采用连续4次注射ATS,建立改进型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并应用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作为增殖指标观察系膜细胞的增生情况,结果... 通过分离大鼠胸腺细胞,免疫家兔,制得兔抗大鼠Thyl抗血清(ATS),采用连续4次注射ATS,建立改进型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并应用PCNA、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作为增殖指标观察系膜细胞的增生情况,结果显示改进型动物模型在病变诱导的28d、35d时,表达PCNA、α-SMA的阳性细胞仍较多,较正常动物组,细胞增生明显(P<0.05)且病变持续时间较长。P<0.01现系膜基质增多,病变更符合临床上所见到的人的系膜增生性肾炎。3.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是DNA聚合酶的一种辅助蛋白,主要在S期表达,现多用来作为判断细胞增殖的一个指标[5]。在正常肾小球内偶见1个细胞核阳性,说明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系膜细胞更新很慢;实验组第1天尽管系膜细胞及基质溶解,但残存的细胞已表达PCNA,说明增生已开始启动,此时细胞总数虽减少,但PCNA阳性细胞核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故PCNA能较早反映系膜细胞的激活,反映细胞的增殖情况。应用该指标证实改进型Thyl肾炎,系膜区持续有阳性核细胞,表明系膜细胞持续增生。3.3α-SMA是平滑肌来源组织的标志,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肌上皮细胞、肌纤维细胞等亦可表达α-SMA[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炎 肾炎 ATS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气道上皮损伤对上皮下成纤维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在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发生中的地位 被引量:25
17
作者 陈兴无 徐军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98-703,共6页
目的探讨损伤气道上皮对上皮下成纤维细胞活化、转分化为肌纤维母细胞的影响及其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气道高反应中的地位。方法原代培养的人气道上皮下成纤维细胞与经脂多糖(LPS)处理后给予机械划伤的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共培养,... 目的探讨损伤气道上皮对上皮下成纤维细胞活化、转分化为肌纤维母细胞的影响及其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气道高反应中的地位。方法原代培养的人气道上皮下成纤维细胞与经脂多糖(LPS)处理后给予机械划伤的人气道上皮细胞(16HBE)共培养,分别加入内皮素(ET)受体A拮抗剂BQ12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中和抗体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应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以及5-溴-2′-脱氧尿苷(BrdU)掺入等方法,检测上皮下成纤维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与细胞增殖情况;将细胞转染反义内皮素转换酶(anti-ECE)mRNA表达载体并运用酶谱分析法,研究ET-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相互作用。结果损伤上皮诱导并增强了上皮下成纤维细胞α-SMA表达及细胞增殖,同时诱导了上皮下成纤维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信号通路的活化;BQ123、TGF-β1中和抗体及p38MAPK、ERK1/2抑制剂均分别抑制或部分抑制了α-SMA的表达。与对照(转染空载体)及转染anti-ECEmRNA表达载体上皮细胞比较,转染空载体的上皮细胞损伤后上清液中ET-1分泌[机械划伤+LPS刺激的pEGFPN2转染16HBE组为(15·00±0·86)pg/ml;机械划伤+LPS刺激的anti-ECE转染16HBE组为(7·57±0·94)pg/ml]增加(P均<0·01)。结论损伤上皮通过释放ET-1和(或)TGF-β1诱导了上皮下成纤维细胞向肌纤维母细胞转分化并促进了细胞的增殖,这一过程涉及了MAPKs家族的p38MAPK与ERK1/2信号通路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上皮 上皮下成纤维细胞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内皮素1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气道上皮损伤 成纤维细胞 细胞转分化 气道高反应
原文传递
黄芪甲苷对肺纤维化小鼠α-SMA、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影响 被引量:28
18
作者 黄霂晗 韩佳 +5 位作者 徐昌君 欧江琴 林昶 刘杨 丁倩 杨长福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肺纤维小鼠肺组织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黄芪甲苷对小鼠肺纤维化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通过于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10mL/kg)建立肺纤维化模型,空白组为正常饲养的小鼠,假手...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肺纤维小鼠肺组织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Ⅰ型和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黄芪甲苷对小鼠肺纤维化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通过于气管内滴注博来霉素(10mL/kg)建立肺纤维化模型,空白组为正常饲养的小鼠,假手术组用生理盐水代替。造模后的C57bl/6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正常饲养)、模型组(博来霉素造模+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假手术组(生理盐水造模+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黄芪甲苷组(博来霉素造模+黄芪甲苷灌胃)和阳性对照地塞米松组(博来霉素造模+地塞米松灌胃),分别于第14天和第28天处死小鼠后取肺组织,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肺纤维化程度,碱性水解法检测小鼠肺组织内羟脯氨酸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肺组织α-SMA的表达,免疫蛋白印记法检测小鼠肺组织α-SMA、COL1、COL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肺纤维化分级较高,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羟脯氨酸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组内的羟脯氨酸含量降低(P<0.05),肺组织内α-SMA、COL1、COL3的表达减少(P<0.05),地塞米松组的表达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黄芪甲苷对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明显,其机制可能与减少成纤维细胞的生成和抑制胶原蛋白的沉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黄芪甲苷 Α-平滑肌动蛋白 羟脯氨酸 胶原蛋白
下载PDF
芍药苷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组织免疫病理的影响 被引量:27
19
作者 储德勇 李丛磊 +5 位作者 杨枫 吴强 李静 丁向东 罗庆礼 沈继龙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5,20,共7页
目的观察芍药苷(paeoniflorin)对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组织免疫病理的影响,探索芍药苷预防血吸虫病肝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昆明小鼠,制成肝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然后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A组)... 目的观察芍药苷(paeoniflorin)对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组织免疫病理的影响,探索芍药苷预防血吸虫病肝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昆明小鼠,制成肝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然后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A组)(15只),吡喹酮治疗前(B组)、治疗同时(C组)及治疗后(D组)给予芍药苷组(各45只)。其中后3组又各分为低剂量组[芍药苷30mg/(kg·d)×30d]、高剂量组[芍药苷120mg/(kg·d)×30d]及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剂2ml×30d)。B组感染后第12天起、C及D组分别于感染后第42及72天起,灌胃芍药苷或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剂。B、C和D等3组均于感染后第42天起灌胃吡喹酮[500mg/(kg·d)×2d]。感染后第102天处死取血及肝脏。用竞争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苏木素-伊红(HE)及Masson胶原纤维染色观察肝虫卵肉芽肿面积及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化技术评价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Ⅰ型胶原(ColⅠ)表达情况。结果B组HA水平,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9.429,P值均<0.01);肉芽肿面积及肝纤维化程度,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862.540、F=29.738,P值均<0.01);α-SMA阳性细胞表达强度(F=12.323,P值均<0.01)、TGF-β1表达强度(F=148.990,P值均<0.01)、ColⅠ含量(F=180.881,P值均<0.0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组及D组各项检测数据与其相应的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喹酮治疗前给予芍药苷,能明显降低肝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程度,减少肝组织TGF-β1、α-SM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日本血吸虫 肝纤维化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防己黄芪汤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俞东容 杨汝春 +2 位作者 王军 李建秋 王永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5期1000-1002,共3页
目的:了解防己黄芪汤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以及去除甘草后对其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用防己黄芪汤以及防己黄芪去甘草汤干预,观察肾功能水平、肾病理以及肾α-平滑肌蛋白(α-SMA)和纤维连接蛋白(FN)蛋白... 目的:了解防己黄芪汤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以及去除甘草后对其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用防己黄芪汤以及防己黄芪去甘草汤干预,观察肾功能水平、肾病理以及肾α-平滑肌蛋白(α-SMA)和纤维连接蛋白(FN)蛋白和基因表达。结果:防己黄芪汤可降低UUO大鼠血尿素氮,使血白蛋白升高;减轻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同时,显著降低肾小管和肾间质α-SMA、FN的蛋白和基因表达。去甘草汤组与防己黄芪汤一样,改善了肾间质纤维化的多项指标,而且从数据来看,有进一步下降血尿素氮、以及FN表达的趋势。结论:防己黄芪汤具有抑制肾纤维化、改善肾功能的作用。组方去除甘草后没有影响这一作用,甚至有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平滑肌肌动蛋白 纤维连接蛋白 防己黄芪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