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湍动浆态床流体力学研究(Ⅰ) 气含率及其分布规律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丽军 张煜 李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996-3002,共7页
对高气速、高固含率、大塔径条件下的湍动浆态床平均气含率和气含率径向分布进行了实验测定,结合工业实验数据,归纳出可用于工业条件的气含率计算关联式,给出了简化的流体力学模型用于气含率分布的模拟。结果表明,浆态床气含率将随塔径... 对高气速、高固含率、大塔径条件下的湍动浆态床平均气含率和气含率径向分布进行了实验测定,结合工业实验数据,归纳出可用于工业条件的气含率计算关联式,给出了简化的流体力学模型用于气含率分布的模拟。结果表明,浆态床气含率将随塔径增加而降低,固含率与塔径之间存在交互影响;同时,气含率的径向分布也随气速和塔径的增大而改变,存在明显的放大效应,简化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态鼓泡塔 流体力学 气含率
下载PDF
湍动浆态床流体力学研究(Ⅱ) 轴向浆料速度的径向分布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煜 王丽军 李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003-3009,共7页
对高气速、大塔径条件下的湍动浆态床轴向速度进行了实验测定,提出了简化的一维流体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固含率对浆料速度的径向分布影响不明显;采用中心速度和塔径作为参考量,则不同条件下的量纲1流速分布相似;高气速下中心速度随... 对高气速、大塔径条件下的湍动浆态床轴向速度进行了实验测定,提出了简化的一维流体力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固含率对浆料速度的径向分布影响不明显;采用中心速度和塔径作为参考量,则不同条件下的量纲1流速分布相似;高气速下中心速度随塔径的变化可近似用Nottenkamper关联式描述。提出了一维流体力学模型预测浆态床液速分布,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浆态床反应器内液速分布随表观气速、固含率及塔径变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态鼓泡塔 流速分布 Pavlov管
下载PDF
湍动浆态床流体力学研究(Ⅲ)垂直列管内构件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煜 卢佳 +1 位作者 王丽军 李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35-1140,共6页
浆态床反应器内部往往安装有密集的竖直列管换热内构件,有关列管束对流场分布的影响还少有研究。本文在Φ500mm×5000mm的大型冷模实验装置中测定了安装不同密度列管束时的速度分布和气含率分布。实验表明,列管的存在一方面会显著... 浆态床反应器内部往往安装有密集的竖直列管换热内构件,有关列管束对流场分布的影响还少有研究。本文在Φ500mm×5000mm的大型冷模实验装置中测定了安装不同密度列管束时的速度分布和气含率分布。实验表明,列管的存在一方面会显著提高浆料轴向速度,促进大尺度流体循环,另一方面也抑制了液体与气泡的径向湍动,使速度和气含率的径向分布更不均匀,造成液体与气体轴向返混加剧,增大了有列管束的浆态床反应器的放大风险。在低气速湍动鼓泡条件下,列管加入造成的"烟囱效应"将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态鼓泡塔 流速分布 列管内构件
下载PDF
湍动浆态床流体力学研究(Ⅳ)带垂直列管束的浆态床流体力学模型与模拟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煜 李红波 +2 位作者 李兆奇 王丽军 李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373-3380,共8页
工业浆态床反应器一般都安装有密集的换热列管,列管束的存在使得速度和气含率的径向分布趋于陡峭,形成"烟囱效应",目前对此还缺乏合适的流体力学模型进行定量描述。本文提出两点新思路以解决列管束的模拟问题:一是将密集列管... 工业浆态床反应器一般都安装有密集的换热列管,列管束的存在使得速度和气含率的径向分布趋于陡峭,形成"烟囱效应",目前对此还缺乏合适的流体力学模型进行定量描述。本文提出两点新思路以解决列管束的模拟问题:一是将密集列管束的影响作为体积源项而不是边界条件来考虑,在标准k-ε方程中增加与列管阻力相关的动量源、湍动源、耗散源本构关系;二是采用气泡群的径向升力和湍流扩散力平衡方程确定气含率径向分布。新模型中引入的阻力系数由流体力学文献给出,只有两个径向力和耗散参数需实验确定。模型计算的气含率和液速分布在宽泛的条件下与实验测量值符合良好,能够定量描述"烟囱效应"以及内构件参数对流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态鼓泡塔 流体力学模型 列管内构件
下载PDF
煤间接液化费托合成浆态床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丽 杨勇 +4 位作者 高军虎 张煜 张丽丽 杨超 李永旺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9-374,共16页
随着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在百万吨级商业示范装置上的成功应用,作为其核心设备的费托合成浆态床反应器,涉及气液固三相湍流流动、传热传质及反应,其随反应器直径放大及内构件结构布局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反应器性能的多个复杂过程,... 随着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在百万吨级商业示范装置上的成功应用,作为其核心设备的费托合成浆态床反应器,涉及气液固三相湍流流动、传热传质及反应,其随反应器直径放大及内构件结构布局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反应器性能的多个复杂过程,导致在反应器设计、放大及操作优化上面临巨大挑战,科研及工业界仍然持续重视。本综述分析了影响浆态床反应器流体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对浆态床反应器的流型、气含率、气泡行为、传热等研究进行了总结。介绍了浆态床反应器核心内构件的结构特点及发展状况,回顾了浆态床在费托合成反应过程中的工业应用历程,并展望了费托合成浆态床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浆态床 流体力学 内构件 工业应用
原文传递
浆态鼓泡床反应器气液传质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德林 靳海波 佟泽民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4年第4期300-304,共5页
本文总结了有关浆态鼓泡床反应器气液传质特性的研究成果。详细地阐述了主要影响因素如系统压力、温度、气体表观气速、液体性质,固体浓度及其物性等对传质特性的影响,并对浆态鼓泡床传质模型进行了归纳介绍,最后对反应器未来的研究方... 本文总结了有关浆态鼓泡床反应器气液传质特性的研究成果。详细地阐述了主要影响因素如系统压力、温度、气体表观气速、液体性质,固体浓度及其物性等对传质特性的影响,并对浆态鼓泡床传质模型进行了归纳介绍,最后对反应器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质系数 浆态鼓泡床 气液传质 反应器
下载PDF
加压浆态鼓泡床中固含率与气含率轴向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杨索和 靳海波 佟泽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7-350,共4页
在高6.6 m、直径0.3 m的浆态鼓泡塔中,采用动态气体逸出法研究了水-空气-石英砂体系中固含率与气含率的轴向分布。在表观气速0-0.24 m/s、固体质量分数(石英砂在水中的质量分数)0-23%、压力0.1-2.0 MPa范围内,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固含率... 在高6.6 m、直径0.3 m的浆态鼓泡塔中,采用动态气体逸出法研究了水-空气-石英砂体系中固含率与气含率的轴向分布。在表观气速0-0.24 m/s、固体质量分数(石英砂在水中的质量分数)0-23%、压力0.1-2.0 MPa范围内,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固含率和气含率轴向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加和固体质量分数的减小,固含率的轴向分布趋于均匀;气含率随压力和表观气速的升高而增加;固体质量分数仅仅影响大气泡气含率和上升速率,而对小气泡气含率和上升速率的影响不大;在固体质量分数大于23%时,压力对气含率轴向分布的影响比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态鼓泡床 气含率 固含率 气泡上升速率 轴向分布
下载PDF
费托合成浆态床速度分布和浓度分布的模拟及其影响规律 被引量:6
8
作者 卢佳 王丽军 +1 位作者 张煜 李希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4-210,共7页
提出了浆态床速度分布的一维流体力学模型和合成气液相浓度分布的二维扩散模型,用于描述浆态床液相返混对费托合成反应的影响。模型计算结果与示范工厂数据符合良好。计算表明,液相返混状态对合成气转化率有显著影响。利用模型考察了空... 提出了浆态床速度分布的一维流体力学模型和合成气液相浓度分布的二维扩散模型,用于描述浆态床液相返混对费托合成反应的影响。模型计算结果与示范工厂数据符合良好。计算表明,液相返混状态对合成气转化率有显著影响。利用模型考察了空塔气速对合成气转化率和空时产率的影响规律,随气速增加,合成气转化率单调下降,空时产率先增大后缓慢降低;塔径放大后,中心液速和液相循环流率都增大,浆料返混加剧,费托合成反应转化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浆态床 返混 流体力学 扩散模型
下载PDF
高固相浓度下多孔板分布器对淤浆床内流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国峰 杨茹 +3 位作者 张晓东 刘辉 李成岳 李建伟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16,22,共5页
对于有、无进料口多孔板分布器两种结构下淤浆床中的流动特性进行了考察。在配料固相质量分数为29%的条件下,实验测定了不同操作条件下反应器内的轴、径向相含率及其分布,轴、径向压强脉动,初步揭示了分布器以及操作条件对局部流动参数... 对于有、无进料口多孔板分布器两种结构下淤浆床中的流动特性进行了考察。在配料固相质量分数为29%的条件下,实验测定了不同操作条件下反应器内的轴、径向相含率及其分布,轴、径向压强脉动,初步揭示了分布器以及操作条件对局部流动参数的效应。结果表明,多孔板分布器加入后淤浆床内的气含率较高,这种差异在较大表观气速下尤为明显,同时床内的流动变得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浆床反应器 多孔板分布器 相含率 压强脉动
下载PDF
气液及气液固三相浆态鼓泡塔的气相轴向返混系数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同贵 赵玉龙 +1 位作者 苏晓丽 张碧江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09-413,共5页
气液及气液固三相浆态鼓泡塔的气相轴向返混系数宋同贵,赵玉龙,苏晓丽,张碧江(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01)关键词:气液鼓泡塔,浆态鼓泡塔,气相轴向返混1前言在鼓泡塔反应器的设计... 气液及气液固三相浆态鼓泡塔的气相轴向返混系数宋同贵,赵玉龙,苏晓丽,张碧江(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01)关键词:气液鼓泡塔,浆态鼓泡塔,气相轴向返混1前言在鼓泡塔反应器的设计、放大及数学模拟中,气相轴向返混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鼓泡塔 浆态鼓泡塔 气相轴向返混 鼓泡塔
下载PDF
浆态床内固含率轴向分布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1
作者 史书舟 周荣涛 +1 位作者 杨宁 宋健斐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8-264,共7页
采用DBS曳力模型计算气液相间作用,分别采用Gidaspow曳力模型、经Brucato修正的Gidaspow曳力模型和Schiller-Naumann曳力模型计算液固相间作用,忽略气固间的直接作用,对比了浆态床内不同颗粒粒径体系轴向固含率的模拟和实验结果.结果表... 采用DBS曳力模型计算气液相间作用,分别采用Gidaspow曳力模型、经Brucato修正的Gidaspow曳力模型和Schiller-Naumann曳力模型计算液固相间作用,忽略气固间的直接作用,对比了浆态床内不同颗粒粒径体系轴向固含率的模拟和实验结果.结果表明,不同液固相间曳力模型对气含率的预测影响不大;在颗粒粒径较大(140?m)的体系中,较低表观气速下气液DBS与液固Schiller-Naumann曳力模型组合模拟的固含率随床高度增加而减小,与实验结果吻合,而其它曳力模型组合的模拟结果较差,轴向分布较均匀;在颗粒粒径较小(35?m)的体系中,几种曳力模型组合的模拟结果均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轴向分布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浆态床 曳力模型 固含率
原文传递
鼓泡浆态床反应器中传质对费托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钰 刘颖 +2 位作者 徐元源 相宏伟 李永旺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9-504,共6页
采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在鼓泡浆态床反应器体系中讨论了传质对费托合成反应行为的影响。通过改变传质系数定性探讨了费托合成反应体系传质控制和动力学控制,并给出了其三维示意图。在传质控制区,重点讨论了传质的变化对费托合成反应产... 采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在鼓泡浆态床反应器体系中讨论了传质对费托合成反应行为的影响。通过改变传质系数定性探讨了费托合成反应体系传质控制和动力学控制,并给出了其三维示意图。在传质控制区,重点讨论了传质的变化对费托合成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传质控制区,传质增强,产物烯烷比增大,甲烷选择性降低。传质增强,将促进重组分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鼓泡塔 模拟 传质 动力学控制
下载PDF
浆态鼓泡床反应器气液传质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德林 靳海波 佟泽民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2-17,共6页
总结了前人关于浆态鼓泡床反应器气液传质特性的研究成果。阐述了主要影响因素如系统压力、温度、气体表观气速、液体性质、固体浓度及其物性等对传质特性的影响 ,并对浆态鼓泡床传质模型进行了归纳介绍 。
关键词 浆态鼓泡床 反应器 气液传质 研究进展 传质系数
下载PDF
浆态鼓泡床新型锐孔分布器气含率分布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建辉 王亦飞 +2 位作者 曾清华 苏宜丰 于遵宏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8-114,共7页
在空气-水系统中,应用双头电导探针法,测量了采用新型锐孔分布器时浆态鼓泡床中气含率的轴向分布和径向分布规律,考察了表观气速、分隔板和液体循环等因素对床层气含率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气含率随轴向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空气-水系统中,应用双头电导探针法,测量了采用新型锐孔分布器时浆态鼓泡床中气含率的轴向分布和径向分布规律,考察了表观气速、分隔板和液体循环等因素对床层气含率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气含率随轴向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表观气速较大时,主体区径向气含率分布比较均匀;气含率随表观气速的增加几乎成直线上升;加入分隔板,局部气含率增大且分布均匀。在主体区,对多组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了不同表观气速下气含率分布的关联式,关联式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态鼓泡床 双头电导探针 新型锐孔分布器 气含率
下载PDF
Bubble and Heat Transfer Phenomena in Viscous Slurry Bubble Column
15
作者 Hyo Sik Kim Jin Ho Kim +4 位作者 Chan Gi Lee Suk Hwan Kang Kwang Jae Woo Ho Jin Jung Dong Wook Kim 《Advance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2014年第4期417-429,共13页
Heat transfer and bubble phenomena were investigated by adopting the drift flux model in a viscous slurry bubble column reactor (SBCR), having a diameter of 0.0508 m(ID) and height 1.5 m. The effects of superficial ga... Heat transfer and bubble phenomena were investigated by adopting the drift flux model in a viscous slurry bubble column reactor (SBCR), having a diameter of 0.0508 m(ID) and height 1.5 m. The effects of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0.002 -0.164 m/s), solid concentration (0 - 20 wt%) and liquid viscosity (paraffin oil;16.9 mPa&bull;s and squalane;25.9 mPa&bull;s) on the gas holdup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were examined.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gas holdup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UG), but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olid concentration (SC) or slurry viscosity. The degree of non-uniformity in a SBCR could be determined by the modified drift flux model at the heterogeneous flow regime. The loc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h) between the immersed heater and the bed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liquid viscosity and SC, but it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UG. The modified Nusselt number including the gas holdup and loca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was well correlated in terms of dimensionless groups such as Reynolds and Prandtl numb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HOLDUP slurry bubble column Heat Transfer DRIFT Flux Model
下载PDF
新型复合式浆态床内气体停留时间分布及模型
16
作者 苏宜丰 曾清华 +2 位作者 李建辉 王亦飞 于遵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8-333,416,共7页
由空气-水、10%K2CO3溶液、20%K2CO2溶液、液体石蜡油构成气液两相体系,常压下表观气速为l~20cm/s、静态液位200550mm、液体循环量0~240L/h时,采用脉冲实验法测量一种特殊结构的浆态床反应器内气体停留时间分布。考察了操作参... 由空气-水、10%K2CO3溶液、20%K2CO2溶液、液体石蜡油构成气液两相体系,常压下表观气速为l~20cm/s、静态液位200550mm、液体循环量0~240L/h时,采用脉冲实验法测量一种特殊结构的浆态床反应器内气体停留时间分布。考察了操作参数和液体性质对浆态段的气体停留时间分布及返混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型对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较大。气体平均停留时间随液体循环量和液体黏度的增加而增大;气体返混程度随静态液位增加而减小,随液体表面张力增加而增大。表面张力是影响返混程度的主要因素。同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得到停留时间密度分布函数,实验值与模型预测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态床 停留时间分布 流型 轴向返混
下载PDF
浆态床反应器内固体轴向悬浮特征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宜丰 李建辉 +2 位作者 曾清华 王亦飞 于遵宏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3-238,共6页
实验研究了浆态床内固体的轴向悬浮特征。为了实现气体均布和优化固体悬浮效果,在浆态床内设置辐射式锐孔气体分布器和内部构件。实验以空气-水-玻璃微珠系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初始固体质量含率(固含率)为0~30%,表观气速1~25 cm/s,液... 实验研究了浆态床内固体的轴向悬浮特征。为了实现气体均布和优化固体悬浮效果,在浆态床内设置辐射式锐孔气体分布器和内部构件。实验以空气-水-玻璃微珠系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初始固体质量含率(固含率)为0~30%,表观气速1~25 cm/s,液体循环量0~230 L/h对固体浓度均布的影响。从固体轴向分布的均匀性分别比较辐射式锐孔气体分布器和1 mm多孔板气体分布器的性能以及有/无内部构件的性能。结果表明,高表观气速下,辐射式锐孔气体分布器明显优于1 mm多孔板,内部构件明显优于无内部构件。由实验结果得知,该反应器适用于操作气速大于等于10 cm/s,最佳循环量为80~150 L/h,临界悬浮气速为10~12 cm/s,催化剂装填量的增加对临界悬浮气速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态床 固含率 气体分布器 最佳循环量 临界悬浮气速
下载PDF
浆态鼓泡床内固含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立舜 王兴军 +4 位作者 苏宜丰 王亦飞 任海平 王辅臣 于遵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129-132,共4页
在直径为68mm的三相浆态鼓泡床反应器内对空气-水-石英砂系统和空气-液体石蜡-石英砂系统的固含率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表观气速、气体分布板以及内构件等因素对固含率的影响程度.同时还考查了初始固含率对浆态床的最佳操作气速的影... 在直径为68mm的三相浆态鼓泡床反应器内对空气-水-石英砂系统和空气-液体石蜡-石英砂系统的固含率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表观气速、气体分布板以及内构件等因素对固含率的影响程度.同时还考查了初始固含率对浆态床的最佳操作气速的影响,初始固含率为1%时,最佳气速在3cm/s左右;初始固含率为5%时,最佳气速在3—5cm/s之间;初始固含率为7%时,最佳气速在7cm/s左右;初始固含率为10%时,最佳气速在7—9cm/s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态鼓泡床反应器 固含率 最佳气速
下载PDF
气液固三相浆态床流型转变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蔚玲 钟文琪 +2 位作者 金保昇 肖睿 贺婷婷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建立了高0.8m,截面为0.1m×0.01m的可视化浆态床实验系统,采用空气、水和玻璃粉作为浆态床中气液固三相,研究了颗粒粒径为58-75μm和106-150μm,固相体积分数为3%和9%时的宏观流动特性。试验获得了不同物料体系下的床层压... 建立了高0.8m,截面为0.1m×0.01m的可视化浆态床实验系统,采用空气、水和玻璃粉作为浆态床中气液固三相,研究了颗粒粒径为58-75μm和106-150μm,固相体积分数为3%和9%时的宏观流动特性。试验获得了不同物料体系下的床层压降随气体雷诺数的变化规律,同时得到了颗粒浓度对流型转变气速的影响。找到均匀流流型向过渡流型转变的第一转变点和从过渡流型向非均匀流型转变的第二转变点的取值范围。结果表明:三相体系的压差值随着气体雷诺数的增大而趋于一个稳定值,颗粒粒径增大会使体系压差值增大;固体颗粒浓度的增加,会使第二转变点取值减小,而颗粒粒径对流型转变气速影响很小。固相浓度的增加,会加快三相体系的失稳,在更低的气速下进入到非均相湍动流动状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固三相流动 浆态床 床层压降 转变气速
原文传递
浆料鼓泡塔内吸附剂微粒增强气液传质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昕 许春建 周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3-266,共4页
为了考察吸附剂微粒对气液传质的增强,研究了浆料鼓泡塔内异丙醇-水/4A分子筛和叔丁醇-水/分子筛浆料系统内吸附剂微粒对气液传质的过程.考虑液相返混及气液两相间传质,建立了浆料鼓泡塔内气液传质模型,数值求解该模型,数值模拟计算结... 为了考察吸附剂微粒对气液传质的增强,研究了浆料鼓泡塔内异丙醇-水/4A分子筛和叔丁醇-水/分子筛浆料系统内吸附剂微粒对气液传质的过程.考虑液相返混及气液两相间传质,建立了浆料鼓泡塔内气液传质模型,数值求解该模型,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考察了系统中加入吸附剂微粒后,不同固含率对不同平均粒径下增强因子的影响及粒径对液相传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剂微粒的加入使气液传质得到增强.固含率增加,气液传质增强,当固含率超过4%后,气液传质的增强变得缓慢.微粒的粒径越小,对气液传质增强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微粒 浆料鼓泡塔 气液传质 增强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