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刚性桥面铺装层厚度的估算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毅娟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6-23,共8页
本文在对目前普遍存在的桥面铺装层破损现象分析的基础上 ,归纳其中主要力学成因 ,建立了关于桥面铺装及行车道板内力分析的简化力学模型 。
关键词 桥面铺装层 行车道板 力学分析 刚性桥 混凝土
下载PDF
考虑板间相互作用的圆形隧洞板裂屈曲型岩爆力学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魏新江 陈涛涛 +1 位作者 王霄 朱汉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80-3686,共7页
板裂屈曲型岩爆是高地应力区常见的岩爆破坏模式。针对已有力学模型忽略劈裂岩板间相互作用等不足,建立考虑岩板间水平应力的圆形隧洞薄板力学模型。采用最小势能原理计算荷载作用下岩板弯曲挠度,将其与发生张拉破坏的极限挠度进行比较... 板裂屈曲型岩爆是高地应力区常见的岩爆破坏模式。针对已有力学模型忽略劈裂岩板间相互作用等不足,建立考虑岩板间水平应力的圆形隧洞薄板力学模型。采用最小势能原理计算荷载作用下岩板弯曲挠度,将其与发生张拉破坏的极限挠度进行比较,由此得出岩爆破坏深度。选取工程实例计算分析,将新模型计算结果与已有模型进行比较,验证了研究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洞周处岩板所受荷载较大,板厚较小,岩板弯曲应变能与纵向荷载做功较为接近,较小的板间作用力即可使岩板发生屈曲破坏;随着岩板与洞壁距离增大,岩板厚度增大,应力减小,弯曲挠度较极限挠度减小较快,达到一定深度后,弯曲挠度小于极限挠度;随着埋深增大,应力增大,各块岩板弯曲挠度增大,破坏岩板数量增加,岩爆破坏深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板裂屈曲 最小势能原理 极限挠度 破坏深度
下载PDF
连铸板坯结晶器内钢液流速的控制与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李阳 《河北冶金》 2023年第3期6-11,共6页
针对SPHC-S铸坯生产存在夹渣缺陷的现状,对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结晶器流场进行了测定,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了工业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水口倾角相同的情况下,当插入深度为140 mm时,随着拉速由1.7 m/min增大至2.0 m/min,结晶器表面流速由0.201... 针对SPHC-S铸坯生产存在夹渣缺陷的现状,对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结晶器流场进行了测定,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了工业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水口倾角相同的情况下,当插入深度为140 mm时,随着拉速由1.7 m/min增大至2.0 m/min,结晶器表面流速由0.201 m/s增大至0.279 m/s;当插入深度为160 mm时,相同涨速范围内,结晶器表面钢液流速由0.167 m/s增大至0.234 m/s。当水口插入深度相同,倾角为15°时,拉速由1.7 m/min增至2.0 m/min,结晶器表面流速由0.179 m/s增大至0.258 m/s;当浸入式水口倾角为30°时,结晶器表面钢液流速随着拉速的变化由0.167 m/s提高至0.234 m/s。经过表检系统验证试验热轧卷板夹渣情况,发现结晶器表面钢液流速为0.22~0.24 m/s时,卷板夹渣指数最小。此流速对应的最优工况为浸入式水口倾角30°,水口插入深度为160 mm,拉速为2.0 m/min,且按照此工艺参数进行工业生产验证后,卷渣缺陷相比之前减少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C-S板坯 结晶器 流速 水口 深度 倾角 夹渣
下载PDF
不同环境下凝灰岩石板的相对风化速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孙亚丽 何万通 +2 位作者 方建平 罗巧慧 朱庆 《工程勘察》 2015年第2期1-7,共7页
岩石由于所处朝向、环境不同,岩石的风化剥落深度不完全相同。岩石风化的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可用其风化速度来表示。作者利用精度较高的仪器,对位于浙江温岭新河镇的张元勋故居不同朝向所用凝灰岩石板进行了风化剥落深度量测,得出东西南... 岩石由于所处朝向、环境不同,岩石的风化剥落深度不完全相同。岩石风化的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可用其风化速度来表示。作者利用精度较高的仪器,对位于浙江温岭新河镇的张元勋故居不同朝向所用凝灰岩石板进行了风化剥落深度量测,得出东西南北四个朝向的5个测区9块凝灰岩石板的平均风化剥落深度和最大风化剥落深度分别为1.56~6.86mm和3.48~20.49mm,并以此计算出平均和最大的相应风化速度分别为0.003594~0.015806mm/a和0.008018~0.047212mm/a。研究发现,朝西的石板风化速度最大,朝南的石板风化速度最小。结合被测对象现场温湿度、照度和紫外线辐射强弱的测量值及被遮挡情况分析,笔者认为岩石所处环境的不同造成了相同石板风化速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朝向 凝灰岩石板 风化剥落深度 风化速度
下载PDF
基于瑞利波的轨道板表面裂缝深度检测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尧 张辉 +2 位作者 朱文发 范国鹏 方文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6-51,共6页
为能高效精确地检测轨道板裂缝,建立了含有表面裂缝的轨道板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并总结了瑞利波对轨道板表面裂缝的作用规律,研究了不同裂缝深度下接收到的瑞利波时域信号的特点。基于瑞利波传播时间差法的原理,提出了基于瑞利波的轨道... 为能高效精确地检测轨道板裂缝,建立了含有表面裂缝的轨道板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并总结了瑞利波对轨道板表面裂缝的作用规律,研究了不同裂缝深度下接收到的瑞利波时域信号的特点。基于瑞利波传播时间差法的原理,提出了基于瑞利波的轨道板表面裂缝深度检测方法,并利用有限元模型对检测结果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检测结果误差较小,准确高,说明该检测方法具有理论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板 裂缝检测 瑞利波 裂缝深度
下载PDF
抗震加固屋面架空层混凝土组合楼板施工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金友 伏特 张庆国 《建筑技术开发》 2017年第3期33-34,共2页
通过简要阐述老旧小区屋面加固现浇混凝土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施工艺方法,明确如何使其与原结构共同受力,并通过简要计算验证以确保加固楼体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关键词 压型钢板 组合楼板 锚固深度 结构挠度
下载PDF
无腹筋板的冲切尺寸效应
7
作者 任达 焦楚杰 陈原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46-49,共4页
根据所掌握的413个国内外受冲切混凝土板式构件资料(含基础板),基于一种新的多样本组多参量评估方法和改进的变异系数,就国际上衡量双向板厚度变化对冲切承载力影响的几种主要规范观点进行了介绍并作了评价.分析表明,现行规范中,以EC2... 根据所掌握的413个国内外受冲切混凝土板式构件资料(含基础板),基于一种新的多样本组多参量评估方法和改进的变异系数,就国际上衡量双向板厚度变化对冲切承载力影响的几种主要规范观点进行了介绍并作了评价.分析表明,现行规范中,以EC2建议的线性形式描述冲切抗力随有效板厚的变化规律较之其它形式离散程度更小,值得我国今后修订规范时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板 冲切 尺寸 效应 板厚
下载PDF
水口插入深度对连铸机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胤 贺友多 +3 位作者 白学军 王国连 杜得宝 吕永博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2-54,共3页
应用三维流动过程计算机模拟软件 ,研究了首都钢铁公司板坯连铸机结晶器内的钢液流动过程。在此基础上模拟计算四种水口插入深度对流动形态的影响 ,确定出在现有水口倾角和拉坯速度情况下 ,2
关键词 水口插入深度 连铸机 结晶器 钢液 计算机模拟 钢铁企业 流动形态
原文传递
小跨高比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史庆轩 田建勃 +2 位作者 王秋维 陶毅 赵冬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通过7个小跨高比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连梁跨高比、钢板配钢率以及楼板等因素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连梁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等。结果表明:相比于不考虑楼板小跨高比PRC连梁... 通过7个小跨高比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试件的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连梁跨高比、钢板配钢率以及楼板等因素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连梁的破坏过程、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等。结果表明:相比于不考虑楼板小跨高比PRC连梁,考虑楼板小跨高比PRC连梁增大了连梁的开裂位移,显著提高了连梁的受剪承载力和耗能能力,考虑楼板连梁试件相比于不考虑楼板连梁试件受剪承载力提高了18.03%,破坏时对应的累积耗能是后者的1.66倍;连梁钢板的破坏包括梁墙交界区钢板的开裂和钢板的局部屈曲,钢板的局部屈曲可分为钢板边缘发生的受压局部屈曲和钢腹板的剪切局部屈曲;小跨高比PRC连梁试件的剪压比实测值为0.20~0.30,相应的剪压比设计值为0.39~0.59,内嵌钢板显著提高了小跨高比连梁的剪压比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混凝土组合连梁 带板连梁 小跨高比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土壤固化剂新材料在衬砌渠道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程满金 步丰湖 +3 位作者 王俊英 叶德忠 曾利彬 高文慧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36,共4页
在内蒙古河套灌区首次采用固化土衬砌渠道作为渠道防渗抗冻的新技术。简要说明土壤固化剂原理,通过室内试验得出固化土性能,通过施工实践总结出固化土施工工艺。应用已有和自行开发的土壤固化剂制作固化板,进行防渗、抗冻观测试验,对冻... 在内蒙古河套灌区首次采用固化土衬砌渠道作为渠道防渗抗冻的新技术。简要说明土壤固化剂原理,通过室内试验得出固化土性能,通过施工实践总结出固化土施工工艺。应用已有和自行开发的土壤固化剂制作固化板,进行防渗、抗冻观测试验,对冻深、冻胀量、防渗效果和工程造价作出定量结论,已在大型灌区田间渠道衬砌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固化剂 固化土 固化板 渠道衬砌 防渗 冻深 冻胀量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浸入式水口结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霄 徐延庆 +1 位作者 杨金松 杨彬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0-41,共2页
使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开展薄板坯连铸浸入式水口流场的研究 ,分别对水口不同浸入深度的流场分布、水口出口不同角度的流场分布进行计算。结果发现 :水口的浸入深度在 30 0mm时较为合理 ;水口的出口角度以R1 5、60°。
关键词 浸入式水口 薄板坯连铸 有限元法 浸入深度 出口角度 连铸机
下载PDF
挑跌流护底或不护底水垫塘控制标准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继敏 郭航忠 +2 位作者 崔广涛 彭新民 杨敏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4-68,73,共6页
本文使用锦屏一级、溪洛渡、糯扎渡三个大型工程的水垫塘1∶100水弹性块体模拟底板的水工模型研究了块体失稳条件。并采用专门设计的测试块体承受脉动上举力装置,测试了块体具有一定抗力条件的受力过程。进行了回归分析,给出了一定抗力... 本文使用锦屏一级、溪洛渡、糯扎渡三个大型工程的水垫塘1∶100水弹性块体模拟底板的水工模型研究了块体失稳条件。并采用专门设计的测试块体承受脉动上举力装置,测试了块体具有一定抗力条件的受力过程。进行了回归分析,给出了一定抗力条件下的安全水深,或一定水深条件下所需抗力(板重力和加锚固)大小的公式。本文对护底或护坡不护底的水垫塘塘底破坏性分析都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结构 水垫塘 底板稳定 扩坡不护底 安全水深
下载PDF
薄板坯流程生产高碳钢的热轧工艺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丽萍 王云阁 +1 位作者 董跃星 李梦英 《轧钢》 2013年第3期55-59,共5页
为在薄板坯流程上生产高品质的高碳钢热轧宽带钢,研究制定了相应的加热制度、轧机负荷分配、板形控制、卷取温度等工艺制度,成功生产出了厚2.3mm的高碳钢宽带钢,产品厚度公差达±25μm,单侧脱碳层深度小于板厚的0.8%,带钢经热处理... 为在薄板坯流程上生产高品质的高碳钢热轧宽带钢,研究制定了相应的加热制度、轧机负荷分配、板形控制、卷取温度等工艺制度,成功生产出了厚2.3mm的高碳钢宽带钢,产品厚度公差达±25μm,单侧脱碳层深度小于板厚的0.8%,带钢经热处理后组织均匀,质量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板坯流程 高碳钢 热轧工艺 脱碳层 板形
下载PDF
板坯连铸浸入式水口浸入深度对卷渣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博 邹平 +3 位作者 孙秀兵 李建军 孙立根 朱立光 《炼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2-28,共7页
板坯连铸中,浸入式水口浸入深度对保护渣卷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针对某厂板坯结晶器流场、钢液表面流动情况展开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对不同浸入水口浸入深度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水模型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浸入深度为100 mm和110 mm... 板坯连铸中,浸入式水口浸入深度对保护渣卷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针对某厂板坯结晶器流场、钢液表面流动情况展开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对不同浸入水口浸入深度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水模型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浸入深度为100 mm和110 mm时,结晶器液面表面流速较高,最高分别为0.215 m/s和0.210 m/s;浸入深度为120 mm和130 mm时,表面最高流速分别为0.181 m/s和0.179 m/s,表面流速在接受范围之内,卷渣几率较小。对水模研究发现,浸入深度为100 mm和110 mm时旋涡现象明显,液渣层不对称,并存在卷渣现象。综合考虑,当拉速1.65 m/min时,该研究水口浸入深度在120~130 mm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坯连铸 结晶器 水口浸入深度 流场 卷渣
原文传递
高速铁路岩溶地区桩板结构桩长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丁兆锋 《高速铁路技术》 2012年第4期28-31,共4页
岩溶地区采用桩板结构进行处理时,设计的关键是如何合理确定桩长。而桩长的确定应同时满足最小嵌岩深度以及最小溶洞顶板厚度要求。文章根据岩溶地区桩板结构桩基工程的特点,考虑桩基承载力及稳定性要求,并考虑倾斜岩层对桩基影响、提... 岩溶地区采用桩板结构进行处理时,设计的关键是如何合理确定桩长。而桩长的确定应同时满足最小嵌岩深度以及最小溶洞顶板厚度要求。文章根据岩溶地区桩板结构桩基工程的特点,考虑桩基承载力及稳定性要求,并考虑倾斜岩层对桩基影响、提出了岩溶地区桩板结构桩基嵌岩深度的确定方法,基于溶洞顶板抗弯、抗剪要求,提出了岩溶地区桩基下伏溶洞顶板厚度的确定方法,通过工程实例,探讨了岩溶地区桩板结构桩基桩长的一般设计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桩板结构 嵌岩深度 溶洞顶板厚度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桥面板保护层厚度对冲切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秋宁 毛明杰 张文博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93-97,共5页
目前在筋混凝土桥面板冲切破坏机理的研究中,多数国家规范用冲切强度计算公式均未将保护层厚度作为计算参数。为揭示钢筋混凝土桥面板抗拉侧保护层厚度对其静力冲切强度的影响规律,采用中国规范用公式、Matsui公式及自行推导公式,对16... 目前在筋混凝土桥面板冲切破坏机理的研究中,多数国家规范用冲切强度计算公式均未将保护层厚度作为计算参数。为揭示钢筋混凝土桥面板抗拉侧保护层厚度对其静力冲切强度的影响规律,采用中国规范用公式、Matsui公式及自行推导公式,对16块不同保护层厚度的钢筋混凝土板试件的理论强度进行计算,通过比对3个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差异,分析了保护层厚度对混凝土板的作用机理,并对自行前期推导的计算公式进行评价、完善,提出新的采用保护层作用系数的计算方法。算例的比较结果表明,新提出的钢筋混凝土板冲切强度计算公式适用范围较广且精度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面板 冲切强度 保护层厚度 压缩强度 有效板厚
原文传递
采用浅铰缝的横向预应力空心板桥受力性能
17
作者 陈茂榕 李学红 +2 位作者 曹小龙 陈康明 黄宛昆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3-713,共11页
为了消除铰缝病害对装配式空心板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采用浅铰缝的横向预应力装配式空心板桥方案。通过对一跨跨径13 m的空心板桥足尺模型的试验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荷载作用下的桥梁受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浅铰缝结合面法向... 为了消除铰缝病害对装配式空心板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一种采用浅铰缝的横向预应力装配式空心板桥方案。通过对一跨跨径13 m的空心板桥足尺模型的试验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荷载作用下的桥梁受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浅铰缝结合面法向黏结强度为弱侧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的40%;结合面的切向黏结强度为弱侧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1.1%。试验过程中铰缝和新旧混凝土结合面保持完好,空心板先于铰缝破坏失效。采用浅铰缝的横向预应力装配式空心板桥的破坏模式为空心板破坏,铰缝不再是空心板桥受力的薄弱环节。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横向预应力大大减小了铰缝结合面的法向拉应力。空心板桥的浅铰缝结合面发生的是剪切破坏而不是弯拉破坏。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施加横向预应力时,预应力不宜小于预应力钢筋强度标准值的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空心板桥 浅铰缝 横向预应力 受力性能 足尺模型试验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高层建筑模板支撑体系施工的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欧伙明 《福建建筑》 2007年第7期68-70,共3页
模板支撑体系的受荷传递分析表明:特别是高层建筑楼层板施工超负载难以避免。本文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施工措施和设计建议。
关键词 模板支撑体系受力传递分析 模板支撑套数 楼板施工超负载 二次支撑 新浇楼板对模板支撑拆除的影响 高层建筑楼板厚度
下载PDF
预制叠合楼板结合面粗糙深度检测的创新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建华 吴玉龙 +3 位作者 卢康昕 丁晨晨 顾盛 刘以龙 《工程质量》 2020年第4期46-50,共5页
叠合楼板结合面的粗糙度是影响其剪性能和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一,但由于装配式结构起步较晚,与之配套的检测技术还不够成熟。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分析现有的检测方法以及规范要求的检测标准指标,设计了一种新型粗糙面凹凸深度测量装置并介... 叠合楼板结合面的粗糙度是影响其剪性能和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一,但由于装配式结构起步较晚,与之配套的检测技术还不够成熟。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分析现有的检测方法以及规范要求的检测标准指标,设计了一种新型粗糙面凹凸深度测量装置并介绍了其组成结构以及操作方法,改进了目前在叠合板粗糙面凹凸深度检测方面的不足,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楼板 粗糙面 粗糙深度 检测装置
下载PDF
水口浸入深度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场与温度场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于会香 王万军 +1 位作者 王新华 张炯明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共3页
采用软件CFX4.3和新的结晶器入口速度赋值方法,数值模拟了水口浸入深度150~450 mm时板坯结晶器内钢液的速度和温度分布。结果表明,随着水口浸入深度的增加,结晶器内钢液流场和温度场的基本特征保持不变,但上部回流区范围增大,下回流区... 采用软件CFX4.3和新的结晶器入口速度赋值方法,数值模拟了水口浸入深度150~450 mm时板坯结晶器内钢液的速度和温度分布。结果表明,随着水口浸入深度的增加,结晶器内钢液流场和温度场的基本特征保持不变,但上部回流区范围增大,下回流区的涡心下移;窄面所受的向上和向下的最大剪切力的值变大,峰值出现位置下移;窄面热流密度峰值的位置下移,浸入深度为300 mm时,热流密度的峰值最小;射流对窄面撞击点的位置也随之下移;弯液面处钢液的水平速度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反映自由表面波动的F数逐渐变小。对于侧孔倾角为向下15°、结晶器截面为1 200 mm×250 mm、拉坯速度为1.0 m/min的工况,最佳的浸入深度为30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坯结晶器 流场 温度场 数值模拟 水口浸入深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